世人皆知有得道高人,证道高僧,但往往不知何为得道,道是何物。这也难怪,因为所谓道者,“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深邃幽微,远超人智,既难以言传也难以理解,非实证契入无法真正抵达。且不说得道者寥落晨星,圣者言道又往往微言大义点到为止,既使不是微言大义,而有尽可能详尽周全的揭示,由于真常大道与凡夫迷思完全相反,人们听完周全的揭示很大概率也会不以为然,暗暗撇嘴,甚至嗤之以鼻,大笑而去 ……
这或许正是古往今来得道者,尤其本土觉者,不愿详述 点到为止的原因?
毕竟能否理解、能否相信完全有赖于接受者的根基与实践,三言两语能够启动有缘众生深思参悟,甚至契入实修,已经是上佳之“觉他”了?
不过这样一来,何为道、何为得道就越发幽深迷濛,也越发富于想象空间演绎空间了。
很多人以为,道就是自然万物、宇宙天地的运行轨迹,或者人类社会的发展演变规律,得道就是了解掌握这个规律,并顺势而为获取胜利……
近代也有人认为,道就是集体潜意识,得道就是了解集体潜意识,并因此能够未卜先知,预言未来等等。
这些,当然都是天大的误解。
“道”的概念来自佛、道两家。它指称的是生命实相,宇宙本质。这实相这本质与人们通常的认知完全相反,是一个足已惊掉世人下巴的惊天奥秘。
得道、证道即是经由实证,发现、获悉这个惊天奥秘。
从有文字记载的史料看,本期人类证知此实相,发现此奥秘的有:
公元前十世纪左右的若干印度先贤,《奥义书》中 “歌者奥义” 等所记载,似乎不止一位,但均未留下姓名;
释迦牟尼佛,传世众多大小乘真经;
老子,传世《道德经》;
迦摄摩腾法师,传世译作《四十二章经》;
佛陀跋陀罗法师,传世译作《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泥垣经》《大方广佛华严经》《达摩多罗禅经》等;
傅大士,传世《证道偈》《四相偈》等;
禅宗六祖惠能, 传世《六祖坛经》;
玄沙禅师,传世《识真偈》和语录一册;
(或因史料记载不详,或本就隐身山野不为人知,往世与当世的证道者一定还有,这里所列难免有遗漏。)
那么,这些证道的觉者到底发现了什么?
我们来作个初步的了解:
“如拇指般大小的神我(注意,此神我的“神”是神识的神、元神的神,并非造物主意义上的神),像是无烟的火,他是我们过去和未来的主宰,他是我们今天的主宰,也是我们明天的主宰。”
“见到此者不见死,不见疾病与痛苦,见到此者见一切,于一切中得一切”。
“悟知神明已(此神明的“神”同上述),粉碎众桎梏;由灭除烦恼,断绝生与死。”
“彼实难得见,隐藏不显现,坐在秘密地,住于深远处。藉修内瑜伽,智者悟知彼,亲见此神明,舍离苦与忧。”
以上是公元前十世纪左右成书的《奥义书》所记述。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证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 极为甚深,难见难觉。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用真如显示分别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一切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是等事如来觉证……所谓诸法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来不去。不取不舍非因非缘。如是等法如来觉证。”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以上出自公元前589年证道成佛的释迦牟尼所说诸经。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道之为物,唯恍惟忽。忽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忽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以上出自公元前六世纪成道的老子所著《道德经》。
梁武帝时代的傅大士写过一偈,重述了东方得道者的证境,也值得我们了解体会:
“有物先天地,无形且寂寥,能为万象主,不逐四时凋”。
这个先天地而有的“物”,是无形无相,无声无嗅,清静无为,如如不动的;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自在永在的。它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须时间,不占空间。你可以称它是心,宇宙之心众生之灵,如佛家的“三界唯心”;称它是道,如道家“太初有道,道生一,一生二……”;称它是上帝的意志,如基督教:“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总之它是有相世间的本质,天地万象的源头,我们这个有声有色、貌似真实的世界,原来只是它或直接或间接的投影……
至此,您或许已经看出,虽然不同种族不同宗教的觉者所用的语言名相不同,但是描述的却是同一个实相:老子将那能生万物的something“字之曰道”,佛家则称它作真如、如来藏、如来智慧德相、佛性、法性等(不同的佛经有不同的名相指称真如,部分原因是各经译者不同),印度先贤则将它表述为“原人”“神我”……
不管它叫什么,不管它有多少不同的名相,它的实质都只有一,只是一。这个一,就是生命的本体,万象的源头。
这个惊人实相,虽然白纸黑字,明确记载在相关经典里,但若非实证的觉者阐释,人们大都不知所云,完全不知道它在说什么。
所以,《奥义书》的相关记述鲜有人知,少有关注,而貌似影响巨大的佛经和道德经,则遭遇了广泛、持续、甚至是恣意、肆意的误读曲解。
因为,这个实相远在人智之外,非实证无法真正抵达真正洞穿,而一代又一代的才俊名士,却不乏既骄慢又轻狂、既自大又自负者,他们误认佛道两家宗旨一如世间学问,故继续秉持“我注六经”的狂妄心态,不断挥洒局限多多的可怜人智,肆意谬诠深邃广袤的圣道觉智,且自以为是,言之凿凿。
“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这句话真不是凭空说的。它千真万确,是自命不凡但其实只是井底之蛙的人类心智的生动写照。
现在,拜觉者之赐,我们用现代语言将这惊人的实相再现如下:
无相无别、无起无作、无生无灭的something(《四十二章经》直接译作灵觉),投影、幻化出具象、各别、生生灭灭的众生(客观幻化,非有心为之,恰如水中月之于天上月)。
众生皆具身、识、如(灵觉),却以 “灵隐识行”的方式,依业力 (阿赖耶识) 并在意识的配合下,解读、执持、演绎、发挥出山河大地, 花鸟虫鱼,刀光剑影,卿卿我我……
此岸(分离的个体及其所在),万物万有声形并茂,活色生香,起起落落, 生生灭灭,周而复始;彼岸(万千同体一切即一的真常实际),无色身,无意识 ,无作为,无差别,无万相 ,无万法,只有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如如不动的本觉真如。亦称一真法界。
它只有一,没有二; 只有平等,没有分别; 只是广大如虚空,寥寂如旷野; 无声无嗅,无动无摇,无此无彼,无生无灭,无智无得……
足以惊掉世人下巴的是,这无相无别、无生无灭、一切即一的本源才是真正的存有,我们这些有相有别、生生灭灭、单打独斗的众生原来是水中月,镜中像,虚幻而不实!
换言之,那个无相的“道体”是本质,我们这个有相的世间是现象;那个无形的“真如”是真正存有,我们这些有形的肉身是虚幻假有……
反过来说,真正的存有,真如,是不死的,永在的。生生死死是假象,是真如幻化出众生后,众生的意识所作的一个个立体大梦而已……
这其中的重点是:众生的身相是幻相,众生的意识是幻身里的幻识。
但幻身幻识背后有真有,或称真常道体,本觉真如。
人类若实证到这个真常道体、本觉真如,人类就会从大梦中醒来,就不会再象放电影似地不断释放演绎出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的连串幻觉了!
……
如上所述,这个真常之道,揭开的是生命奥秘、万法实相,它远超人智,非亲历亲证,无法获悉,无法彻解。无论是天才,准天才,还是天纵巨才,都不可能经由分析思索、推敲演绎抵达——他甚至做梦都想不到,还有这样一个惊天奥秘隐匿在无常人生、喧嚣世界背后,这背后的惊人实相是如此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显然,这样深邃、这样惊世骇俗的实相不能指望人们闻已信解,但是难信难解不等于无人能至,无人能解,恰如中华民族的圣人老子所言: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端看你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智者,还是自以为是、大笑而去的愚夫了。

现在,依据先贤圣哲的揭示,我们可以回答从古至今绵延无解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人生三问了。
我们从一真法界来。
我们是无相本源的投影。我们被动来到这个世界。
我们所处乃镜像世界。我们的形体是幻相。我们所见所感亦皆幻相 (虽然我们的感官传递给我们的完全相反)。但是,与“月在天上,影现众水”略有不同的是,我们的本觉真如也随着这投射蕴含在幻身里了。只是它藏得很深,如金在矿,不经陶冶,秘而不显。
若不 “经由陶冶,让金显现”,即,经由修行让真如现前,从而证真破幻,超出有相幻界,我们将一世世地被动受形,拖着沉重的肉身,一次次地领受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甚至有很大的概率因无明造恶而堕入三恶道,难有出期……
趁着今世得人身,闻实相,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弃幻即真,借假修真,持虚守静,与道相应,直至真正的存有显现,沉沉大梦骤醒,并在此基础上持续积功累德,精进修行,彻底告别幻有三界的无限轮回,最终成就无相真身,回归真常法界,不生不灭,自在永在。
弄清这生命真相,明白此真正要务并付之实践,我们被动受形的生命,顿时有了价值。
也从此,我们的存在,真正有了意义。

结语:
道,不是宇宙天地运行轨迹,也不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它是生命本源,万法实相。
证道即是得窥惊天奥秘,证真破幻,于刹那间从连绵了无数无数劫的立体大梦中醒来——真正醒来。并从此只愿、也只会借假修真,自觉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