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作为宗教广为人知,毕竟,它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信徒众多且分布广泛;佛教的世间法也广为人知,比如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乃至唯识律、全息律等等,这些法义世人大多耳熟能详。但是,佛教其实不仅仅是宗教,它是对生命真相、宇宙本质以及人类正确的应对之道最广泛最彻底的揭示,它的成为宗教,是在传播弘扬此真相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虽然它自然成为人类的三大宗教之一,但其核心要义、根本宗旨,尤其是经由大乘佛经传递给世人的“甚深最甚深,难通达最难通达的”深邃法义,却即使是大乘信徒也往往或者不甚了了,不知所以,或者各种误解曲解,甚至完全不知不解。
这是因为,大乘佛法揭示的是惊人的生命实相,这实相完全在人智之外,非实证无法真正抵达彻底了悟,而古往今来,实证者少而又少,寥若晨星。所以,对大乘经典的阐释注解,论议发挥,如果出自未觉悟者,包括未证悟与未真正理悟者(非常遗憾的是,这种情况相当普遍),就一定会犯“望文生义”“认指为月”的错误,而当事人却大都不自知,反而自信满满,言之凿凿,这,当然会令无数渴望通过他们的解读接近佛法深智的信众,反而与佛法深智渐行渐远,愈行愈远。
这是非常悲哀却非常确凿的现实。虽然这份确凿同样也是很多学人视而不见、不知不察的。
从古至今,总有无数学人发问:佛陀到底发现了什么?他悟到的究竟是什么?
也总有无数名师、大师自信满满地回答:缘起性空。
这些名师大师阐释的缘起性空,是幻有万象的缘起性空,即,有相世间的万物是因缘和合而成的,拆开即是空无即是乌有。这样的道理是人智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所以这种回答广受欢迎,也被视为理所当然。
但是,佛陀发现并尽可能向众生揭示的,远非如此。之所以遭遇如此想当然的矮化弱化,全因真觉真悟者少而又少,无知无畏者多而又多。佛陀发现的是极深邃极微妙的甚深缘起(所以一代女皇武则天才会感叹“无上甚深微妙法”,才会发心“愿解如来真实义”),这无上甚深的微妙缘起才是佛法的核心与基石。它揭开的是生命的惊人实相,宇宙的虚幻本质,了解它,明白它,人将拨开迷雾,洞穿生死,回归生命的题中应有之义,直至逃出幻有三界的生死轮回,超越升华。
《华严经》记载,佛陀证道后的第一句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
显然,佛陀证到的是那深邃幽微的如来智慧德相!而如来智慧德相在后来佛所说的经典里也被译作:如、真如、如来藏、灵觉、佛性、法性、法界等。
“法同等如如, 其生性即如 。法若是真实, 非如不可得……一切非如法 ,等住于如中。”——《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无量义者,从一法生。其一法者,即无相也”。——《无量义经》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证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 极为甚深,难见难觉。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皆用真如显示分别诸佛无上正等菩提。”——《大般若经》
“佛观众生类 悉有如来藏
无量烦恼覆 犹如秽花缠
我为诸众生 除灭烦恼故
普为说正法 令速成佛道”——《大方等如来藏经》
“诸法如义”(真如所显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唯成法身阴衰悉蠲,无内无外进退自在,乃能免此四难之患。”——《佛说四不可得经》
佛教经典洋洋大观,浩瀚如海,多数学人穷尽一生都难以尽读彻解,但这浩瀚如海的佛经或纵或横或详或略,其实无一不在揭示:
有相众生是无相真如的投影幻化(此即生命的甚深缘起),色身生生死死,生住异灭,真如不生不灭,自在永在;
有相世间貌似真实,其实只是水中月镜中像,是众生业力在意识配合下的显像表达,虚幻而不实;
经由修行,人类可以亲证真如,超出幻有三界的生死轮回,入无余涅槃,常乐我净,还可以沿着菩萨道继续修行,直至究竟圆满,成为三身具足、法力无边的佛陀。
换言之,大乘佛法其实就是告诉你,色身是假有,生死是假象,但假象背后有真有,只要经由修行亲证到那个难知难觉的真有,你就会从沉沉大梦中醒来,从此不必再生生死死,无限轮回了。你甚至可以沿着菩萨大道继续前行,直至最终成就金刚不坏身,随意显相,自由穿行于有相与无相之间,神通变化,自在永在。
这真正的大乘法义,真正的佛法深智,明明白白写在数千卷的大乘真经里,但是人们或者不读经只读论,不依本师佛只依二传手;或者读经却不完整领会,抓一把心仪的名相就跑;或者望文生义认指为月,错将谜面当谜底……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实证的觉者少而又少,自以为是的“大师”络绎不绝,所以,深邃的佛智就生生被肢解被曲解被矮化弱化,直至被歪曲演绎成了现在流行的各式洪论。
在这些洪论的指导下,人们要么自许本来是佛,不假修行;要么妄称一声佛号,成佛有余;要么认为万法皆空、空亦空掉便是彻悟便是圆觉;要么秉持前念灭后念不起,当下即是敢于承担;要么坚信生活即修行,烦恼即菩提,从而堂而皇之地继续一头扎进虚幻假有的财色名食势里,认假作真,竹篮打水,孜孜以求,志在必得……完全背离了佛所指示的证真破幻、成就佛道的正确方向。
而那些对佛法一无所知的各路精英,更是把佛法归类为宗教之后便将它束之高阁,然后一心一意地在幻界里打打杀杀,沉沉浮浮……
从古至今,世界各地此起彼伏的熊熊战火就是明证。
所以,人类即使拥有佛法这一洞悉了宇宙生命实相的伟大智慧,人类也仍然一如既往地懵懵懂懂认假作真,自以为是坐井观天。
所以,这个假有的世间充满了人为的打打杀杀,沉沉浮浮,爱恨情仇,悲风秋歌;也不可避免地遭遇自然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错谬乖张,生离死别。即使有人暂时得意,尽享荣华,也往往付出机关算尽、恶业伴身的代价,导致后世的坠落三途,饱尝恶果,前路遥遥,难有出期……
如前所述,佛陀和《奥义书》记载的印度先贤以及中国的老子等觉者,都是亲证实相,得窥“天机”的,但与他们不同的是,佛陀不仅证真破幻,还超越升华,成就三身,圆满成佛——释迦牟尼其实早已成就佛道,他此生是化身再来,为的是向众生示现证道过程并广弘佛法。
三身是:法身,无相的真身;报身,有相的金刚不坏身(金光闪闪,天眼可见);化身,可以再临人间的肉身,就像当年再来的释迦牟尼。
所有功德圆满的佛都不仅三身具足,且具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其报身和化身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换言之,证道只获得关于宇宙生命实相的根本智,成佛才能既获根本智又具足后得智;证道只是醒来,此身灭后可以不受后有,入无余涅槃,成佛才是超越升华,成就三身,法力无边。
后得智是行者证道后,尤其八地以上菩萨才能逐渐获得的,因为八地菩萨已得意生身,能够摆脱肉身的局限,见肉眼所不能见,知色身所不能知;圆满成佛后,则既彻知现在,又洞悉过去与未来,既知如何证道,又晓如何成佛,有相世界与无相法界的所有信息也均能正遍知。
世人耳熟能详的因果报应、六道轮回、万法唯识等世间运行规律,均属后得智,是八地以后乃至成佛才能完全获悉,并逐一昭示给世人的。
正因佛陀具正遍知和大神力,所以,他可以大刀阔斧、广而告之地揭示生命真相,既不必象印度上古先贤只是耳语般地传授给儿子和高足,也无须像中国的老子那样幽婉含蓄,点到为止;佛陀对幻相假有的破斥、对借假修真的主张也格外鲜明而强烈,所以佛门也被称作空门,所以佛家有一整套出家修行证道成佛的路径与步骤。
熟悉大乘经典的学人对空性这个词都不陌生,空性及其同义词几乎贯穿各本般若经。“诸菩萨摩诃萨大乘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大空、空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无性空、无性自性空……”(《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九十三),这横扫一切的十八空指向的是众生色身及其执持的有相万物,目的就是破斥幻相,扫除对虚假万象的当真与迷执。
破相扫执最集中的是《大般若经》第九会,单译本题作《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简称金刚经。此经阐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诸相,即是非相”,“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其中著名的三段论:是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则反复昭示,在真常彼岸并无某某(无任何人、事、物,只有无相无为如如不动的真如),但众生尚在虚幻此岸须假名言说,故又名某某,从而反复昭告众生:有相万物其实都是假名戏论,虚幻不实,不应执着求取,应该知幻即离,借假修真。
本期人类只有释迦牟尼是圆满成佛的,所以只有释迦牟尼能够依据自己和高足们的成功实践,给出修行成佛的具体路径与阶位,不象其他觉者只能提示如何证道,如何觉醒。
《菩萨道树经》详细指示了从发菩提心开始,历经各步骤各阶段最终成佛的具体路径:
六前提下发菩提心—>发心后得六法喜—>法喜后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常六不计以期证道(不计有身,不计有人,不计有寿,不计有形,不计无有,不计常有)—>证道后继续修六力而成佛(身力,口力,意力,神足力,道力,慧力)—>成佛后住于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
《大般若经•修治地品》则详述了菩萨登地后,即,从初地到十地各个阶位的修行内容和达致的目标,可谓相当具体相当完备……
以上简要介绍的是佛法的核心要义与基本内容。
了解这些之后,您还认为佛法只是在说缘起性空、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吗?您是否赞成“回到真经,回到原典,看看佛是怎么说的,佛教导的修行又是什么”,从而避开被错会佛意的各路大咖误导的可能?
结语:
证道只是亲证实相,从沉沉大梦中醒来,此身灭后可以不受后有,入无余涅槃;成佛才是彻底超越升华,三身具足,功德圆满。
佛法的核心与基石是真如化生众生这个甚深缘起,它揭示的是生命奥秘诸法实相。基于这个惊人实相,佛法鲜明强烈地破斥幻相,号召知幻即离借假修真,并给出了具体完备的修证系统。依佛学,依教修,人不仅能证真破幻,逃出幻有三界的生死轮回,还能沿着菩萨道继续前行,逐级提升,最终成就三身,圆满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