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 34.P0361 法华玄论 (10卷)〖隋 吉藏撰〗
大正藏 No. 1720 法华玄论
隋 吉藏撰
10卷
法华玄论卷第一
胡吉藏撰
玄义有六重。一弘经方法二大意三释名四立宗五决疑六随文释义。
第一明弘经方法有七意。初释法师义。
论曰。法师品云于我灭后欲说此经当安住三事。所谓入如来室著如来衣坐如来座。如来室者慈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来座者诸法空是。慈悲有荫覆之功喻之如来室。和忍有障蔽之用譬之如来衣。空理可以安心目之为座。然此三门则为次第。大悲拔苦大慈与乐。盖是种觉之洪基弘道之本意。欲说妙法宜先建此心。是故第一明入如来室。既于恶世欲弘善道要多留难宜应忍之。是故第二明著如来衣。虽慈悲外覆和忍内安。若无空观虚明二行不成何由悟物。是故第三明坐如来座。内具斯行外勤说法则道无不隆人无不利。故令住三事弘法华经。次束此三门以为二义。慈忍为福德空观为智慧。福慧兼习大道可弘。谓福慧法师。是以经云具二庄严能问能答。所言法师具问答者弘道之人必敷经说论。经论之中有问答。巧申菩萨之难为能问。妙显如来之通为能答。巧申外人之难为能问。妙显论主之通为能答。摧破九十六种外道为能问。妙显诸佛如来正法为能答。又能破三乘异执为能问。巧显一乘同归为能答。能问能答佛教宣流故名大法师也。又慈忍为行空慧为解。解行双备说必利人谓解行法师。自有行而无解。有解而无行无解无行。有解有行。前三始为弟子后一方是法师也。又经云兼除老病死菩萨之谓也。譬如胜怨乃可为勇。具慈忍故则能利他。心修空观名为自行。俱济之德名为雄勇法师。又以慈忍故不滞涅槃由空观故不著生死。以无所染谓无著法师。又以慈忍故越二乘地。具空观故越凡夫境。非凡夫行非贤圣行名道行法师。又经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故说法。为著有者说空为滞空者说有。以慈忍故安住世谛。具空观故住第一义谛。依二谛说法所言不虚谓诚谛法师又如论云。了四悉檀善识佛意。于十二部经八万法藏不相违背。以慈忍故依三悉檀具空观故识第一义。入佛法中无所执著不相违背谓无诤法师。又即此经文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以慈忍故名为禅定具空观故秤为智慧。定慧圆备名具足法师。又如经言。安住二法魔不能坏。知诸法空及不舍众生谓难坏法师。
又如论云。以空观故名为菩萨。具大悲故名摩诃萨。谓菩萨摩诃萨法师以有如是种种利益。宜住三行弘法华经。次会此二门圆成一旨。虽行慈忍常毕竟空。虽毕竟空常行慈忍。慈忍不妨毕竟空毕竟空不妨慈忍。指慈忍为毕竟空指毕竟空为慈忍。故地经云悲慧合修行则其事也。得此观成空有无碍。空有无碍名无碍观。得无碍观有无碍通及无碍辩。以无碍观故心无碍。得无碍通故身无碍。得无碍辩故口无碍。以三业无碍故得六根清净。备六千功德谓根净法师。若但修十善何能。便有此用。故以三事修心六根无碍耳。
次泯于一句以归无句。慈忍为空有空观为有空。空有故不有有空故不空。不空不有名为中道。所以论云远离二边名为中道谓中道法师。又前明二句则二谛观。后明无句谓中道观。虽二谛而常中道虽中道而常二谛。二谛不碍中道中道不妨二谛。是故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则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则其事也。此之三观名诸三昧王。内具三观外说法者名说法中王。谓诸王法师也。又二谛为二中道为不二。经云不著不二法以无一二故。如此卷之则不留一豪。舒之则弥纶法界。虽舒而不有虽卷而不无。瞻之在前忽焉后。仰之弥高钻之弥固。若幻若化如忽如恍。欲见斯意可寻华严。华严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无来无积聚而现诸劫事。一切施为皆此类也。谓无碍法师。
问。何故但举三喻以劝弘经。
答。夫说法人必具三事。一入讲堂二著法服三登高座。外形既尔内心亦然。若无慈悲不入讲堂不修和忍便无法服。心若滞有不登高座阙此三德安可弘经。
问。何故三事并秤如来。
答。入室但有覆己佛室普欲荫他。是故慈悲名如来室。既欲普化群生则遍忍污辱。以此自严无丑不覆。是故和忍称如来衣。空理虚通可导群有。踞此敷弘无缘不盖。是以空解为如来座。次就安乐行品明弘经方法。经云菩萨摩诃萨安住四法。能于后世说法华经。四行不同后当广说。一智慧行二离憍慢行。三无嫉妒行。四慈悲行。安住四行身心快乐故名安乐行。智慧行者具足二慧。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亦不行不分别谓实慧也。而知诸法从因缘生谓方便慧也。此二慧是菩萨之妙悟利人天之明术。夫欲自行化他必须正解。故先明二慧。虽有智慧恐恃解凌物美己恶人。宜应离之。是故第二明无憍慢行。虽不举我凌他犹恐忌他胜己则是弘经之巨患伤大士之本怀。是故第三明离嫉妒行。初具二慧为明解。次无两过为高行。行解内成故慈悲外被。是故第四辨慈悲行。备此四行则德无不立化无不隆。欲弘大道具应习之。
问。前明三德后辨四行。末世钝根云何能习。
答。从初发意必须渐学。若乖此行便非法师。
次明失义。
问。有所得说法有何过耶。
答。此经云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若有法可说乃说非法非说法也法不可闻。若有所闻乃闻非法非闻法也。
问。法不可说何故劝说法华。
答。法不可言而遂言。于无言者盖是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欲因假言令悟无言耳。故净名云其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当建此心然后说法也。正观论云离空欲问问不成问。离空欲答答不成答。有所问答悉须依空。况求离苦寂灭相者。论明依空即是斯经不可示法。斯乃经论明轨宜可依之。又佛藏经中广彰其失。今略示一文以为鉴针。彼云若以刀轮害阎浮提众生其失犹小。若以有所得说大乘者罪过于此矣。
问。有所得说法何故有是罪耶。
答。断阎浮提人命者即有二义。一者但杀肉身。二者所害犹少。若有所得说法者一害诸佛法身。二遍毁正教。所以然者。生死肉身以爱著为本。诸佛法身从无住而生。是故杀生过轻。而说有所得罪重也。
问。佛藏所说乃是一方之言何得遍用。
答。非一经意然而众教皆尔。如涅槃云有所得者是魔眷属。夫论魔者欲灭佛法有所得说佛法故名为魔。又像法决疑经云。我灭度后诸恶比丘如文存义。作决定执破灭我法。是人名为三世佛怨。又涅槃辨诤论云。若人于中生疑心者犹能摧坏无量烦恼。若决定解是名执著。如是执著能断善根故。弘法之人宜虚其心实其照矣。论弘经难义。
问。现见受持读诵讲说书写者遍满世间云何。现塔品云假使有人手把虚空。而以游行未足为难。暂读此经是乃为难耶。
答。此经反三之始归一之初。外国多小乘学小执已成难可移改。故能信者难也。
问。何以知外国学小乘者多。
答。释论云。佛灭度后有五百部。闻大乘法说毕竟空。如刀伤心。故知皆小乘学。又龙树传云。读小乘已周寻大乘。不得遇沙门于岩下。方乃闻之。又论主呵言。是迦旃延诸弟子辈不读不诵摩诃衍经。闻大乘法心不信受。又如昙无谶三往外国寻涅槃经犹不得尽。又朱仕行欲将大品至汉地。诸小乘学人皆不许之。然后求烧经为誓始得来耳。又如睿法师喻疑论云。天竺三十六国皆小乘学不信方等。故知学小者多信大者寡。
问。天竺乃多学小乘震旦皆信方等。何难之有耶。
答。大品云是波若从南方转至北方。是中四众当行之。肇公云北天之运数其然也。震旦之望于天竺即是北方。但世界遐广一方之信未足秤多。又考而言之终日弘宣终日不信。何以知之。灵坟踊现分身普集盛开二身。而讲者但谓证法华人不知开迹显本。云何信耶。又分身明其不实寿量定其非数。逸多不见其始。补处莫侧其终。而犹谓无常。遂同灰尽。可谓穷子反走于宅中。独老掩目于道上。谁肯信哉。又法师品云。令升寂灭之床吐无言之教。虽复破三心不染一。而封言之徒随名存相。虽复舍三心复滞一。何由能信。
问。心无所得乃是偏空义耳。大经呵云汝等勿谓如来唯修诸法本性空寂。故知空者空耳。盖是二乘所见。又大品三论可得明空。法华开权显实。涅槃明常住佛性何得明空。将非田夫哑盐旧医用乳。
答。法花盛开三轨以空为高座。广明四模以空为安乐。子不信之即事为验。又大经云佛性者名第一义空。佛性是三世诸佛之根本也。又云迦毗罗城空大般涅槃空。大涅槃是诸佛之极果也。又花数云如来觉诸法如幻如虚空。菩萨清凉月游于毕竟空。此明佛菩萨所悟皆空。又云游心法界如虚空。是人乃知佛行处。此明以了空故入佛境界。斯乃方等之格言至人之妙悟。子不受之。故知深信者寡。今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如是五句皆无所得。不知何以目之。强名空耳。大经所呵者呵二乘断见。释论所斥外道邪空耳。可谓乳色虽同甘毒为异。子未别之。不应相浑也。又今明无所得义。若有空可得是有所得。何名无得。乃至有无得可得犹是有得何名无得。又今以无所得故无所不得。不动等觉建立诸法。说斯为空耳。若以凡夫所解空之与有。亦有亦空非有非空。皆是戏论不应用此。以讲佛经一乘义后当广说也。又佛说教者令心同教不令教同心。心以存相为根教以无得为主。若心同教教既无得即心无所得乃名说教。若教同心心既存相即教成住著。但迷倒心终不弘教。故呵迦旃延云无以生灭心行说实相法。若以生灭心说实相实相成生灭。若实相心说生灭则生灭成实相。故闻说生灭皆入实相门。但弘经之人多以教同心。不能令心同教。故信者难。此岂虚哉。又弘经者必多留难。喜生退心故信者难得也。
问。何故尔耶。
答。既弘正道必损非道。故非道政之如服良药必动诸病。故病来政身然后疾乃得消。盖是数之然也。
问。谁力故令留难退耶。
答。大品云佛力也。今明理而言之还是经力。以弘道力能攘非道。故是经力也。
问。子虽广引众经诚如所说。但法华正明会三归一显实开权。云何乃明空义。
答。十二门论云。摩诃衍者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为大功德利根者。说摩诃衍者名为大乘。大乘凡有六义。一出二乘之上故名为大。二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为大。三观世音弥勒等大士之所乘故名为大。四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名为大。五能灭众生大苦与大利益故名为大。六能尽诸法边底故名为大。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达是空则通达大乘。具足六波罗蜜无所障碍。论明大乘是十方三世诸佛甚深法藏。空复是法藏中之甚深。故知空者是深中之穷深。大中之极大。是以法华盛开三轨以空为高座。广明四行以空为安乐。岂非菩埵之明训道场之玄范耶。
难曰。夫会三归一者正会有中诸行。以归一佛乘。云何乃说空耶。将非指南为北以晓迷徒。论虽有诚言犹未鉴意。请为会通令无豪滞。
答。若领龙树玄文已解会三妙旨。子既未悟。今当重明。夫会三归一者本令二乘趣佛道。必由鉴乎实相。实相本亡言息虑。不知何以目之强名为空。以见空相故心无所依。心无所依故能动能出。乃名为乘。若不见空相则情有。情有所依所依则名有所得。若有所得不动不出。虽复终身举手历劫低头无得佛义。是故归一要悟空岂不勉哉。
次明翻译缘起。
此经凡有二本。一正法华经。晋长安竺昙摩罗刹此言法护之所译出。二妙法莲华经。晋鸠摩罗什此云童寿。于伪秦弘始五年四月二十三日。于长安逍遥园译出大品。后于草堂寺译出此经二十七品。此二本有今古文质广略之异。而大意同矣。复有大悲莲华经。广明慈悲之德。异上二经。是昙无谶所出。其中复有华首华严诸华经不一也。然晋有前后昔在江右名为西晋得五十二年。此经犹在外国。自元王渡江左称为东晋。至晋安帝义熙中此经始度。然宋得六十年。齐得二十三年。梁得四十四年。合二百二十九年。从梁至今五十年将三百年矣。
次明讲经缘起。
法华既有新旧两本讲者亦应二人焉。名僧传云。讲经之始起竺法护。护公既亲译斯经理应敷阐。自护公之后释安竺汰之流唯讲旧本而已。及罗什至长安翻新法华竟道融讲之开为九辙。时人呼为九辙法师。九辙之文今所未见。讲新法花始乎融也。自融已后昙影道生之流染翰著述者非复一焉。次乎齐代有清信优婆塞刘虬。与十许名僧依傍安林壹远之例什肇融垣之流。撰录众师之长秤为注法华也。爰至梁始三大法师硕学当时名高一代。大集数论遍释众经。但开善以涅槃腾誉。庄严以十地胜鬘擅名。光宅法华当时独步。但光宅受经于中兴寺印法师。印本寿春人俗姓朱氏。少游彭城从昙度受论。次从匡山惠龙受学法华。而印讲斯经自少至老凡得二百五十遍。春秋六十六。永明元年卒。光宅云法师息慈之岁随印在钟山下定林寺听法华经。下讲竟住寺后石涧中累石为高座及以听众。于是自登石座霞述所闻。印未知之密听其所说。一言靡遗。年至三十于妙音寺开法华净名二经题。机辨纵横道俗叹伏。由是已来法华誉显。
余流遁禹川疏记零落。因于讲次略撰所闻目为评解。敢秤传训。盖是以备漏失正自坏之路耳。
序其评意略有五焉。一依大乘论以通方等。盖是释经之弘轨通教之本宗也。大乘论者凡有二种。一通解大乘。谓中百十二门地持摄大乘论等。二别释一部。谓大智度论地论金刚波若论法华论等。具解通别二论者始鉴大乘旨趣可讲大乘经也。小乘论者亦有二焉。一通释三藏。谓八干度婆娑成论等。二别释一教如胁比丘造四阿含论以别释四阿含教也。十八部婆娑别释十八部律如善见之流。舍利弗毗昙别释佛九分毗昙藏也。具解通别二论可讲小乘经矣。故马鸣龙树造大乘论以通大乘。法胜诃梨著小乘论以解三藏。斯则朱紫异贯泾渭分流。而宗习数论以通方等。进无弘经之功退有伤论之失。
问。数论是弘经之长宁有乖伤之过。
答。通三藏之长如跋摩之序。障方等之失现法华之文。故言安住四行演说斯经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经有诚诫可不慎哉。
问。安知成论但解小乘。
答。诃梨自秤正论三藏宁非小乘必言斯实亦通方等者过在门人。非跋摩之咎也。又罗什翻成论竟命僧睿讲之。睿序云。地水火风假也色香味触实也。而精巧有余明实不足。此三藏中之实耳。非方等之谓。序末又述什公语。秦人谓成实论所明灭谛与方等均致。什叹曰。秦人之无深识何以乃至于此乎。吾每疑其普信大乘。当知悟不由中迷可识矣。成论所明灭谛比于方等。其犹龙烛之于萤耀夜光之于鱼目。未足喻其愚也。
问。以论通教过彰于前。用数弘经复有何失。
答。释论解四缘义。有人问欲学四缘应学毗昙。云何乃学波若。龙树答言毗昙初学似如可解。转久推求则成邪见。以此详之过逾于前。此评得失之一也。妙法莲华经者盖是群圣喉衿方等之秘奥。其文巧妙其义深远。考经推论可谓教圆理满。究竟无余之说。自古爰今受持读诵者则尤累灭于内。嘉瑞陈于外者不可称言也。而人秉五时之规矩格无方之圣化。妄谓此经犹为半字明因未圆辨果不足。五时既尔四宗亦然。废五四之妄谈明究竟之圆旨。进有称叹之福。退无诽谤之罪。评得失之二也。外云自见不明自强不胜。内辨长守一见丧其无方。偏用只文失其圆旨。故广集异论捃采众师。择善而从有能必录。至如慧基以空为乘本会无量义经。道生解寿量明常符法华之论。如斯之例皆可用也。如言昔有遍行六度之人。今教辨四车之说。又云未免二种生死已度五百由旬。斯皆经论无文。即事鉾楯皆所弃之。此评得失之三也。大智度论释无作品。明巧说波若凡有十门。最后名为分别深浅难易。深浅难易者如深水难度。若巧分散则深者为浅。而度则易也。而好事君子广生细章略示大意。则昏彼清实翳其弘旨。或至前而进诵后至后而退诵前。进无益于文理退有劳于说听。今删其繁重正于乖阙使昏明殊镜。冀有过半之功。评得失之四也。书云华言不信信言不华。经云深悟者爱义浅识者好文。如见后章辨果谓初段明因。欲因果相对。又文始现六瑞于此土。亦现六瑞于他方。欲以二六文成双。斯皆巧言在余而义势不足。文具详之。今观龙树之释大品天亲之解华严。唯使文显理彰竟无斯意。故圣轨须依凡模宜弃。评得失之五也。
次明所弘之经。此经有十种不可思议。一者化主不可思议。诸余经典之所无有。如见宝塔品说十方诸佛并皆云集。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如来遍满其中。又多宝踊出谓过去佛集分身佛会。谓现在佛集十方菩萨来会谓未来佛集。略而言之十方三世并会鹫山。自此以外未有如斯之盛集也。二徒众不可思议者。十方世界一一方四百万亿那由他诸佛侍者遍满其中。又下方千世界尘数菩萨从地踊出遍满十方虚空。如是等众不可称计。虽复始莲华藏终跋提河亦未有如斯之众谓徒众不思议也。三教门不可思议者。诸余经典之所无有。如华严大波若等各十万偈尚已为多。释论云法华无量无边如大海水。又大通智胜佛说是华法经如恒河沙偈。威音王佛说此法华经二十千万亿那由他偈。斯则教门不可思议也。四时节不可思议日月灯明佛说此法华经六十小劫妙光菩萨于八十小劫说法华经。大通智胜佛于八千劫说法华经。十六沙弥于八万四千劫说法华经。释迦佛说此经时踊出菩萨问讯诸佛。如是时闻经五十小劫说法华经。时节何可秤计故名时节不可思议也。五者利益不可思议。如分别功德品初有十二种利益。始自无量恒河沙菩萨悟无生忍。终到八佛世界尘数众生发菩提心。诸余经教悟道者亦未有如斯之例。故利益不可思议也。六者国土不可思议。如释迦牟尼欲容受分身诸佛故。各变八方六万亿那由他国皆成净土。又神力品云于时十方世界通为一佛国土。说余经时或有变土或不变土或变一土或变一会。未有如斯庄严事也。故国土不可思议也。七神力不可思议。如释迦及十方佛一时现七种神力满百千岁。诸余经典虽现神力或但一佛或但一时亦未有如斯之事。故神力不可思议也。八功德不可思议。如第五十人展转闻经一念随喜者。胜布施四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六趣众生一切乐具及令得阿罗汉道。况受持读诵解脱福不可量。故功德不可思议也。九者结束始终融会权实。一化教门焕然可领。诸余经典直说而已。谓教门不可思议也。十者开近显远融会真应。无方大用三世益物。余教不明此经独有。谓身不思议也。以有如是十种难思事。持说之人累灭于内瑞获于外。僧弼广载岂徒然哉。
○第二序说经意。
问。佛以何因缘故说是妙法莲华经。诸佛不以无事及少因缘而自发言。譬如须弥山王不以无事及少因缘而动。今有何等大因缘说是经耶。
答。诸佛住三事示现说十二部经。三事示现即是三轮。一他心轮二神通轮三说法轮。既住三事说十二部经。当知亦住三事说法华也。
问。以何义故住于三事说此经耶。
答。三事示现即是如来三业利物。他心轮谓意业利物。神通轮谓身业利物。说法轮谓口业利物。
问。此经何处明三轮耶。
答。如入无量义处三昧谓他心轮也。放光动地雨华现土者谓神通轮也。从三昧起广说法华经终竟一经谓说法轮也。又总论教门凡有二种。一者正果谓如来身。二者依果即国土等。若现诸佛依正二果谓神通轮。若说诸佛依正二果谓说法轮。应机而示此二谓他心轮。故寿量品云。或说己身或说他身谓说法轮也。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谓神通轮也。序品之中盛明斯义也。又他心轮谓知病识药。现通说法谓应病授药。又应生福德为之现通应生智慧为之说法。又现通则发起信心说法则生物智慧。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则佛法具矣。又神通轮冥密利物说法轮显现益缘。圣化虽多无离显密。又神通轮方便发起说法轮开宗授法。又神通轮拔苦与乐说法轮灭惑生解。又神通轮显佛功德业说法轮显佛智慧业。又神通轮济三恶道令其离苦。说法轮劝三善道令其进行。又说法轮显波若德神通轮显法身德如大经四相品说。以有如是种种义故住三事也。
问。昔用三轮与今何异耶。
答。譬喻品云。是时长者作是思惟。当以衣裓若以机案从舍出之。作是思惟谓他心轮。当以衣裓谓神通轮。若以机案谓说法轮。合譬中云。如来复作是念。若但以神通力及智慧力即其事也。但成道初时即欲以三轮化物令入一乘。而根缘未堪今始得用故与昔不同也。
问。三轮有何次第。
答。三轮之中他心为本。谓知病识药然后乃现神通说法轮应病授药也。以他心为本。是以如来前入三昧次现神通。然后起定说法也。
问。初品之中具几轮耶。
答。就佛为论初品入定现瑞但有二轮。而弥勒之问文殊之答亦是说法轮也。从方便品起定说法竟于一经谓说法轮。其中有现通等事属神通轮。
问。六通之中三轮是何等通耶。
答。就六通义三是示现。三非示现。他心通即他心轮。如意通谓神通轮。漏尽通谓说法轮。
问。余三通何以不名示现。
答。他心等三能令众生即事信验。故名示现。天眼等三则不能尔。故不名示现也。此通释一经而正拟初品也。
复次欲说诸佛三种净义故说是经。一者五戒十善以净三途。二者说四谛十二因缘以净三界。三者说方等一乘以净二乘。具此三净令诸众生得出三界内外火宅故说是经也。
复次欲明三引法门故说是经。一者如来出世之始竟法华之前。引九十六种邪见及在家众生。归五乘正法。二者引五乘之异同归一乘。即法华初段意也。三引一乘之因归法身之果。此经后段意也。此之三引无教不收无理不摄。今具明三引究竟法故说是经也。
复次欲明权实二智相资成故说是经。所以然者非权无以辨实。非实无以明权。由实起权由权显实。由权显实故权资于实。由实起权故实资于权。三世诸佛智用虽多不出斯二。但迷宗之徒或执权而丧实。或守实而亡权。今欲开显权实二智相资成故说是经也。
复次欲说根本法轮故说是经。根本法轮者谓三世诸佛出世。为一大事因缘即说一乘之道。但根缘未堪故于一说三。即以一乘为本三乘教为末。但大缘既熟堪受一乘。今欲还说根本法轮故说此经也。
问。佛初成道欲以一乘化物不得。华严教明初成道为诸菩萨亦说一乘。二经何异。
答。教异释不同。若如南方五时之说北方四宗之论。皆云华严为圆满之教法华为未了之说。今总难之。明初成道一乘化众生不得。今说法华即是一乘化众生得。若言今说法华义犹未了者。则佛初成道欲以一乘化物不得者。此应发始即用不了义化物也。若佛初成道即欲以不了义化物者。此即乖父子恩情伤诸佛本意。若言初成道是了义化物。今说法华亦是不了义者。初成道可是一乘化物不得。今说法华应非一乘化物得也。
又问。以何义故而法华经义未了耶。救曰凡论满教谓因圆果极。此经未明常住故果未满。满字具明缘正二因。此经但明缘因成佛未明正因。故因未满。
答。此经明众生有佛性即是正因。假万行为一乘即是缘因。故因义具足。开近迹是无常显妙本为常住。故果义究竟。此义后当说之。故不应言此经明义犹未了也。又佛种种因缘称叹法华令人信受。若言教称半字理犹未圆者。则使闻经之徒不生崇仰。便于法华起轻劣心。上失光阐之福下招误物之罪。譬喻品未为之寄心也。今所释者华严之与法华同明一因一果。教满理圆无余究竟。但善巧方便起缘不同。领其大要凡十四种。一者华严谓始说一乘法华终明一乘。始终乃异一乘无别。二者华严直说一乘。始无所会终无所开。法华对三明一。始辨开一为三终明会三归一。三者华严为发始学大缘说法华为二种缘说。一者为前小后大缘说。二者为发始学大缘说也。四者华严为福德大利根人说。法华为薄福钝根人说。如初本学大中途弃大留小。后还舍小从大故名钝根也。五者华严谓平道教。法华初则斥夺迷执然后方平道说也。
问。云何斥夺迷执后方平道说耶。
答。初斥三病为说一乘。三病若消一乘亦废。然后始知寂灭之道三一二夷适缘不同大小双用也。六者华严但明一乘实慧法华具三一权实二慧。故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问。若尔华严应无二慧。
答。照一乘为实慧鉴三乘为权。华严教门但明一乘故唯有慧。就一乘中自开二慧。或约动静双用。或就空有二行。亦得具二慧也。七者华严是舍那迹本身说。法华是释迦本迹身说也。八者华严加诸菩萨说。法华如来自说。九者华严但对菩萨说。法华杂对二乘菩萨说。十者华严竖论一乘开五十二位。法华横论一乘不开阶级。
问。何故尔耶。
答。适化不同非可一类。但华严之缘本信一乘故于一乘中历位增进。故问阶级不同。法华之缘本末信一乘破其三病。始得信一乘故未得次第历位登升也。又信一乘得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学菩萨道入华严法门故。法华不须更问阶位也。十一者明华严广明一因一果。法华则略明一因一果。十二者华严净土中说。法华秽土说。现塔中虽复变土令净。而华严本是净土非变而成净。法华秽土中说也。十三者华严七处八会说。法华一处一会说。十四者华严一佛说法华分身等十方佛多宝等三世佛共说。此举七卷对彼五帙作此判了。非就法华大本论之也。释论云法华如大海水何所不明耶。
问。以何故明法华对华严耶。
答。此经领解中广序长者尊豪七珍具足眷属围绕诸人侍卫。此皆指华严初成时为诸菩萨说大法事也。是故引华严以类法华。此义现信解品也。晚见法华论释寿量品具三身一法身二报身三化身具有华严之意。以众经皆说报身即是舍那故也。寿量义当广说也。
复次欲示中道离二边相故说是经。言二边者据昔五乘有二种边一者人天乘为世间边自余三乘为出世间边禀教之徒。谓世间乘异出世乘。出世乘异世间乘故名二边。至法华教明一豪之善皆入一乘。无复世出世异乘故名中道。又昔言有异大之小异小之大复名二边。法华教起会兹大小。同入一乘无复大小异乘。故名中道也。
复次欲断二乘及菩萨疑故说是经。如言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阿罗汉悉亦当作佛也。
问。二乘菩萨有何等疑。
答。二乘之人有二种疑。一者旧疑如身子云。三乘同入法性云何见诸菩萨受记作佛。二乘不作佛欲以问世尊。为先为不先未说法华有此疑也。又云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此新疑也。菩萨之人亦有二疑。一者始行之人昔日虽闻修菩萨行得成佛道。未知为定成佛为退作二乘。此旧疑也。今闻法华明无三有一心复生疑。若无三乘佛昔何故说有三耶。今欲断声闻菩萨二种疑故说是经也。晚见论释三请文明声闻菩萨皆有旧疑。现索章义说与今文符会。
复次欲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说是经。
问。以何义故。今说一乘乃言明佛性耶。
答。乘若有三可有三性。既唯有一乘则唯有一性。如毗婆娑云一切众生有三乘性。随成一乘则余二非数缘灭。法华明一乘义则不然。故唯有一乘唯有一性。
问。此经但明一乘云何已辨佛性。
答。中论云。虽复勤精进修行菩提道若先非佛性云何得成佛。长行释云如铁无金性虽复锻炼终不成金。若法华未辨佛性但缘用成佛义者。既无佛性则无成佛理亦如师子吼品广难无性成佛义。以理推之必明佛性。
问。理推可尔有何文证。
答。此经始未多有佛性之文。方便品云开佛知见既得清净即是一文。佛知见者谓佛性之异名。众生本有知见为烦恼覆故不清净。法华教起为开众生有佛知见。此即是佛性义。若无佛性者教何所开耶。
问。若此经已明佛性涅槃何须复说。
答。若已了悟者不须涅槃也。
问。何以知至法华即了悟不须涅槃耶。
答。大经菩萨品云。如法华经中八千声闻得受记莂成大果宝。如秋收冬藏更无所作。故知至法华时即知佛性已得了悟也。又过去二万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竟便入涅槃。故知闻法华经已究竟悟。不须说涅槃也。又迦叶佛时虽有涅槃而不说之。故知法华是了义教。又寿量品云诸子有二。一不先心二者先心。不先心者其法华时并皆得道。余先心者待后唱灭方得领解也。晚见法花论明佛性义有七文。今略引二。初释方便品唯佛与佛究竟诸法实相。诸法实相者谓如来藏法身之体不变故。佛性亦名如来藏。故云隐名如来藏显名为法身。大经云我者即是如来藏义。次第二文释法师品。云知佛性水不违得成三菩提。此序方便品意竟。
复次欲结束融会。释迦一化始终凡有七门。今三乘人未得悟者皆得领解故说是经。一者序叹中道法身门。谓如来法身无一切累具一切德。无一切累不可为有。具一切德不可为无。非有非无即是中道法身。是故经云如来于诸怖畏衰恼忧患无明闇弊永尽无余。此谓无一切累也。而悉成就无量知见力无所畏等此具一切德。所以明此二者。良以无患故能救物患。有一切德故济物无德。是以将明起化故前叹化本也。二者大悲门谓如来在法身地见二种众生起大悲心。一者昔曾受佛化而先观招苦。二者未经高道受三界煮烧。此二众生具一切患无一切德。故有佛所无无佛所有。为此众生起大悲心也。三者垂应门。既起大悲心故应入生死。为度物起八相成道。是故经云而生三界朽故火宅即其事也。四者实化不得门。既起大悲心为物成道。而初成道时即欲以大悲拔其有累大慈济其无德。但圣虽能授而凡不能受故息于实化也。五者权化得门。虽一乘化之不从。而大悲不舍欲渐引诸子故于一说三。谓权诱门也。六者实化得门。小执将倾大机欲动故会三归一。谓实化得门也。七者不虚门。许三与一似若相乖。以深见物机故无虚妄。谓不虚门也。束此七义可为六双。初一是自门后六化他门。自他一双也。前二是法身后五为应迹。本迹一双也。复五之中初一节非但释迦具斯七事。亦是舍那化即是释迦化。二佛一双也。复四之中初一顿化不得后三渐化得子。谓顿渐一双也。后三之中初一说三后二明一。三一一双也。后二之中初正明一次融会。一切诸佛教皆同然。三一不虚谓教及会教一双也。此释譬喻意果方便品末也。
复次欲说如来十种大恩。今已悟之人心得坚明未解之者因此改执故说此经也。一者释迦过去初发心时结四弘誓愿欲普济六道。法华之缘已入斯愿是为第一通弘誓思。二者过去世时曾为此缘已说大法。而此众生曾高大化是为第二别结缘恩也。三者此无量众生罪重钝根背化起惑流浪六趣。菩萨随入生死方便诱化。乃至今种五乘种子。自从背化已后讫未成道之前。经无数劫随逐化之。是为第三随逐化恩。四者释迦虽久已成佛为此众生大机将熟起故更示成道。是故经云中止一城乃至脱珍御服著垢腻衣。谓隐本示迹恩。五者初成道时种种思惟方便救济。或欲现通或欲说法或劝或诫。同入一乘。但佛慧甚深众生根钝。虽有欲化之功而无从救之理。是为第五思济恩。六者子虽舍父父不舍子。故隐穷深佛慧至道而开极浅人天之乐。谓隐深说浅恩。故文云冷水洒面令得醒悟。谓成道已后鹿苑之前说人天教也。七者五戒十善暂息三途。次虚指二乘令出五趣。谓权诱恩也。八者虽以小乘摄化。而密欲以大法教之。故说波若付财之教。但根钝之徒犹未悟解。是为第八密化恩也。九者从波若已后法华之前中间说诸方等。现菩萨神变或说大士法门。种种方鼓动其情。令稍鄙小心欣慕大道。谓陶练小心恩。故文云复经小时即其事也。第十小志遂移大机将动为说法华。会父子天性。今二乘之人令入一道。现在受记未来作佛。是为第十毕竟恩也。
问。何以知具十恩耶。
答信解品云世尊大恩无量亿劫谁能报者。故总序释迦从初发意至于此会。
始终屈曲积劫崎岴。有斯十种恩也。此序信解品意兼身子等领解文也。晚见论云。欲显佛乘与二乘异故说穷子譬喻。佛乘如长者尊豪。二乘如穷子鄙贱。此欲令已解者于大小坚明未悟者改三信一。与今释符会也。
复次欲说所化人功德及能化人功德故说此经。所化人功德者如密云弥布其泽普洽。三草二木随分受润。虽随分受润而不觉知。能觉知者是为希有。如来慈身普覆法界等润五乘众生随分受益而不觉知。若能觉知亦为希有也。
问。云何不觉知耶。
答。有二种不知。一不知同二不知异。不知同者不知如来若形若教为开一道。不知异者不知五乘众生随根成异。如草木不知一云一雨谓不知同。不自知上中下差别谓不知异。今迦叶之流能知同异。今欲引叹中根之人述成其所领解故说此经。二者叹能化功德。今未解者开悟已晓者进德故说是经。故经云如来复有无量功德。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也。
问。如来复有何等功德说不可尽。
答。上信解品云过去结缘今日相会。盖是一方之化未穷无方之迹。无方迹者。慈身法雨等益十方遍利三世。岂止此会三根人耶。又上两周之说及二领解皆明昔说三不说一。今说一不说三似若偏私。是故今明如来常等现身常等说法犹如云雨。但三缘自闻三一缘自闻一耳。故大经云常行一乘众生见三。以释成上二周教意故说此品也。又上信解品明昔始结缘终于今会。随逐根情崎岴屈曲。有若难心何能利物。是故今明如来若形若教犹如云雨。虽顺物崎岴无心屈曲也。又有人疑若大慈平等何故众生有得闻法有不闻法。如以威德力令五千之徒从座而去。是故释云天泽无私不在无根非佛大慈不平等也。此释药草喻品。晚见论破大乘人。自谓言无声闻明法雨普润。随根得果不应言无。此证上能化功德也。二示种子无上义。种子无上者如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明迦叶等曾发菩提心中忘斯意。今还发心行菩提道必当作佛。故是种子无上。此证上第一所化人功德义也。
复次佛法有二种。一显示法二秘密法。显示法者谓三乘教明三种因得三种果故名显示。秘密法者谓三乘人皆得作佛。如释论第百卷云。法华明阿罗汉受记作佛故名秘密法。昔来已说显示法竟。今欲说秘密法故说此经。
问。何故三乘行因得果名显示。三乘同作佛名秘密耶。
答。显示法者方便教也。明三乘人各自行因皆得成果。此事易解。如外三种子各生三牙。其相易明故名显示。秘密法谓甚深法。明无三乘唯有一乘故名秘密。
问。若尔者三因三果此是秘密。何以故实无三乘。覆相说言有三种乘。应是秘密。而道理唯有一乘无有三乘。应是显示。以非覆相说故也。
答。若以了义为显示不了义为秘密者如后所判。今以浅近为显示甚深为秘密如前所明。此义后当广说也。
问。何故授二乘说作佛耶。
答。唯有一乘无有余乘。唯有一佛性无有余性。以皆有佛性故皆应作佛也。晚见论释受记文。
问。声闻人为实成佛故与授记。不实成佛故与授记。若实成佛者菩萨何故积劫修行。若不实成佛将非如来虚妄授记。
答。授声闻记者得决定心。非成就法故。如来依平等法说于一乘。平等法者以如来法身与声闻法身无异。故与授记。非即具足功德故与授记。菩萨具足功故与授记。依此论明佛性名为法身。故知二乘有佛性故与其授记也。
问。若尔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应授记作佛。
答。不然佛性有二种。一正因二缘因。一切众生虽有正因无有行解等善故无缘因。无缘因故不得作佛。今二乘人内有正因外闻法华经生信解等善。即缘因缘正具足故得授记。二者授二乘记。即是说法华经法华经正明一因一果。今明二乘人已改二执发菩提心。今为授记令二乘人现世行因未来作佛。以发心行行即是一因。未来作佛即是一果。又其人即是菩萨复是人一。说此一教名为教一。故授二乘记。具说四一即是说法华经也。三者畅佛本心故授二乘记。何者明如来初成道时即欲开示悟入诸佛知见。但初成道时根性未堪。今如得记则畅佛本心。同大经心喜之义。四者授二乘记令诸菩萨不复退转。所以然者有二乘道可有退路竟无此理。何所退耶。又二乘是不作佛人今当作佛。菩萨本是成佛之人云何欲退耶。五者授二乘记。一切未发二乘心者皆不复发。所以然者以证二乘尚自舍之。我等未得云何欲求。以有斯益故授声闻记也。六者授二乘记故一切未改二乘执者。因此而改伊是罗汉。既得授记我亦无学宁不作佛。遂改小心欣求大道。故信解品因身子得记自序余解即其事也。七者授二乘记欲证一乘之旨不虚无三之言是实。所以尔者上来虽唱三权一实。若二乘人不得记者此言空设。今二乘之人受记作佛。故知一乘是实三权不虚也。八者授二乘记即是说净土法门。谓化主净国土净教门净徒众净也。所以具四净者以悟一乘改其三执故其心净。其心净故国土净。以此净悟悟一切众生。即是教门及徒众净也。以身子心净故佛说四净之教也。九者以时众闻二乘得记于净土作佛故化往生。以有此益故授二乘记也。十者欲证二乘所解是实故授其记。夫得记者必由实解故也。以有如此十种义故所以授二乘记。总释诸授记品竟。
复次欲说诸佛二种法故记是经也。一说现在法二说过去法。上来二周已说释迦一期出世始终方便利益众生竟。今说释迦过去利益众生法门。故说是经也。
问。何因缘故有二种说耶。
答。众生有三种。一者上根二者中根三者下根。上中二根直闻现在说法已得了悟。今欲为下根众生令得受道故说过去始末法门也。二者为释疑故来。有人云应学二乘。所以然者。始行菩萨虽闻此经不得佛记。二乘闻经便得受决。若尔但学声闻不必须行菩萨道。是故释云。此等声闻于无量劫久行大行。但中忘斯意故作二乘。非作二乘即得授记。即是总释三根人得悟一乘因缘也。法华论云。决定声闻不得记。退菩提心声闻方得记。与此义相应。三者声闻唯有二种。一本学小乘二退大为小。譬喻品为本学小乘人。今欲为退大之人故说是经。
问。何以知然。
答。譬喻品火宅之中本有三十子。即三乘根性欲求出宅为说三乘。故知为本乘人也。化城所明本欲求佛中途懈退为说小乘。故知二譬为二人也。此就文讫。而义实通也。四者欲广叹如来智慧明久远。今二乘人心生欣慕改迷悟入故说是经。所以富楼那云复闻如来神通之力即其事也。五者欲显法华是古佛法。三世诸佛必皆说之。故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问。以何因缘故一切诸佛皆说涅槃耶。
答。一乘是佛因缘。无有诸佛不说佛乘。但说一乘自有二种。一者直说一乘。谓一因一果。如华严之□流二者先说三乘后说一乘。即法华也。此二虽殊一乘无异。是故一切诸佛皆说法花涅槃教起但为斥无常病故常乐。若众生无有无常之病即不须明常乐。是故佛或说涅槃或有不说也。
问。云法华文未说佛性之因法身之果。云何不须涅槃耶。
答。不须说也。所以然者昔有五乘故有五性。今唯有一佛乘即唯有一佛性。故利根之人即知有佛性也。昔有五乘即五乘之果是无常。今唯一佛即佛果是常。故亦不须别说法身常也。但为释迦出于恶世间。一乘因果未悟故更广说涅槃耳。六者说过去事示生死长远。今二乘人深起厌心。汝于过去本求佛道。经尔时劫退住小乘。一何可愍。我已成佛汝应欣慕。二乘闻之遂发心求佛也。七者说宿世之事。下根闻之因得领解。说系珠之譬晓诸未悟。八者三说既周。广发权行之迹正令诸小行知菩萨难可思议。改志求佛也。以有如是八种义故说化城品也。
复次欲说如实功德智慧故说此经。
问。云何名为如实福慧耶。
答。如实福慧者从实理生。以一乘是实故能生如实慧。实慧者。上三周说法生三乘信解授记作佛。今欲说如实功德。如实功德者谓受持读诵书写解说。如说修行生如实福难可格量。既信如实法得无过之福。毁如实法则获莫大之罪。今欲示众生如实罪福故说是经也。二者诸佛说法有二种门。一直说门二称叹门。上三周说法名直说门。今叹经力经用名称叹门。三者复有二门。一者一乘体门二者一乘功用门。乘体门者上已说竟。今欲说乘功用门故说是经。乘用门者谓能生福慧也。四者复有二门。一生慧门二生信门。上三周说已生慧门。余未信者今预经功德令生信心谓生信门。五者复有二门。一自行门二化他门。上来三周说法令三根人悟解故是自行门。今传化未闻谓化他门也。六者复有二门。一受恩门二报恩门。上来悟解是受恩门。今得悟之人传示未悟。助佛扬化谓报恩门。七者复有二门。一正说门二流通门。上来是正说门。今示弘经之方。谓流通门释此法师品兼释诸品。明功德事流通门也。
复次欲显如来身方便身真实。故说此经。
问。何等是身方便身真实耶。
答。以法身为真实。迹身为方便。但本迹二身凡有四种。一者生灭为迹身。无生灭为本身。如多宝虽灭不灭。显释迦虽生不生。不生不灭名为本身。不生示生不灭示灭名为迹身也。二者明本一而迹多。如集十方诸分身佛。欲明释迦为本诸佛为迹。所以然者诸佛平指为迹。各以己身为本。当知释迦之与诸佛皆是迹耳。非释迦非诸佛乃为统一之本。故明本一而迹多也。三者举释迦及分身者。此就一佛明本迹义。如一佛法身为本而垂一切迹。四者以为多宝与释迦并坐者。欲表十方诸佛同一法身。皆同一法身故垂一切迹。摄大乘论明二种平等。一别平等。如一佛法身为本垂一切迹。二通平等。谓十方诸佛同一法身由来。或但执别先通或但执通先别皆非论意也。晚见法华论明多宝以现者示平等。故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此显自身他身佛性法身平等。证四义中第四义及第一义也。
问。若此品具明四种本迹义者寿量品复何所明耶。
答。佛开本迹凡有二门。一神通轮门二说法轮门。神通轮开本迹者。从见塔品至涌出品现十一种神通以开本迹。一者涌出塔表佛犹存之义。二者住空表隐显无有滞碍。三者出声。或谓直是塔而已未足以表犹存之义。故须出声也。四者虽复有声密恐无形非是佛声。故开塔令身在其中矣。五分座同坐者。欲等生灭义往之等。今明双树之灭是迹而非真。今之等往明王宫之生权而非实也。六者集佛明本一而迹多。七者变土。迹身既非实身迹土亦非实土。释迦及化佛是迹身。别有统一之本。净秽二土皆是迹土非法身所栖。法身别处中道第一义土。八者接众在空表虚心乃见法身。九者发调达之迹以表丈六为权。调达非恶示恶。类释迦不生现生。十者显龙女成佛。昔女身不能现身成佛。今遂能成佛者。昔明如来身非常住今始明佛身是常。十一明下方菩萨地覆不现地裂方显。昔教覆故未显法身。今教始开故得明也。此十一种皆是神通门。以开本迹也。二从弥勒之问释迦之答。就说法轮以开本迹也。
问。初段开三显一辨教之权实。何故但就说法轮。今就神通轮耶。
答。教之权实但是说法。轮身之本迹属神通轮是故后门就神通轮。故下文云汝今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又云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也。又如大经开法身密广明神通。开波若密广明说法。今亦然矣。又前现通即是密开本迹。后说法身即是显开本迹。要前密开后方得显开也。又密开本迹生物之信。显开本迹生物之解。
问。辨本迹身何故具就二轮及显密耶。
答。以果德甚深绝因位境界宜就二义也。又前开三显一中亦有显密。广说为显略说为密。又前现塔虽表法身是常。未辨为始证法身。为久证法身。故寿量广明近远之义。明无量劫来久证法身。又前开三显一中亦有总别。初总明诸佛二智次别明二智。今开近显远亦具总别二义。见塔品总明诸佛本迹。寿量别明释迦二身。又前直明法身后品广释疑难。又前但明法身未辨三世益物之用。后品广明益物义也。又诸佛随俗凡有二种。一者身二者命。前明法身常住后明寿同太虚。又前明无生灭后辨无始终。无始终者逸多不见其始。补处岂测其终也。此总序宝塔品及寿量品竟。晚见论明三身具足岂非辨常之明据耶。
复次欲说菩萨要行故说是经。
问。何故说菩萨行菩萨行有几种耶。
答。菩萨有四种要行如前说也。
问。何因缘故明菩萨行。
答。上以三周开权显实破三乘执即是发菩提心。发菩提心竟应修菩萨行。如华严善财童子。于一一知识所皆云。我已先发菩提之心。而未知云何修菩萨行学菩萨道。故次发心即是明修行也。二者说菩萨行即是说法华经。法华经正明一乘。一乘即是菩萨行。故就菩萨行明一乘。故此经云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也。三者上来自说及证说即竟。欲示弘经模轨。模轨即是四行。故说菩萨行也。四者为封言之徒闻上开权显实明一辨三。便谓有三一有开有合。是故今明菩萨行诸法实相。无上中下非一非三非开非合。三一开合皆是方便化物。故说菩萨行。五者有人欲求佛道畏惮生死。多诸患难故退菩提心息诸断行。今为此人故明菩萨有四行令身心安乐。其人闻已坚固不退。故说菩萨行。六者欲发起如来寿命之果。故说菩萨行。下品明如来有不可思议之果。所谓生灭自在无碍。如此妙果必由妙因。是故今明菩萨行。即是妙因也。安乐行品竟。
复次欲广说诸菩萨智慧功德宣通此法拥护众生故说是经。如说药王妙音观音乃至普贤等功德智慧等。
问。何因缘故说诸菩萨功德智慧耶。
答。一乘有二种。一者诸佛大人之所乘故名为大乘。二者诸大菩萨之所乘故故名为大乘。如十二门论所辨。上说如来寿及佛知见等是诸佛大人能乘所乘。今欲明诸大菩萨之所乘故故名大乘也。二者说诸菩萨功德智慧不可思议。令二乘人深生愧耻弃彼所宗。则未发二乘心者不复发心故说菩萨行。三者凡夫二乘已发菩提心者修菩萨行。已修菩萨行者宜解行增进故说菩萨行。四者净名经云。或以诸佛而化佛事或以菩萨而作佛事。佛事不同受悟多种。上来明佛作佛事竟。今欲明菩萨而作佛事故说诸菩萨行也。五者欲叹此经功力故说诸菩萨行。诸大菩萨有不可思议功德智慧者皆由法华之所成就。若欲得如此功德者当行法华经也。六者欲开秘密藏故说此经。声闻法中说诸菩萨乃至一生补处菩萨犹是凡夫未断烦恼。今明大乘法中诸菩萨得无生忍。烦恼清净具六神通。出一切声闻辟支佛上。令种种方便分形六道。利益众生故说菩萨行。七者欲为利益未来一切众生。令得受持妙法华经。使无留难。佛虽去世诸大菩萨常在世间利益一切。欲求请护无愿不从故说菩萨行。此总释药王等诸品也。晚见论云。欲明护众生诸难力者故说观音陀罗尼等品。示现功德力故说妙庄严王品。依过去功德彼童子有如是力故护法身。故说普贤菩萨品。此释与今略同。如是等观诸品中意故说妙法华经也。释论第百卷云。法华经无量无边如大海水。以文无量义亦无量。故知说法华经因经亦复无量。今但略说也。
问。何故不次第论二十八品耶。
答。释经文流通次第说之。今但序其宗要耳。
问。依何论作说耶。
答。大智度论云。观诸品中意故明说波若因缘。今还依论意故作此释。释论是解经之模轨。欲释大乘经者必须影之也。
法华玄论卷第一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二
胡吉藏撰
第三释名。
具存梵本应云萨达磨分陀利修多罗。竺法护公翻为正法莲华。罗什改正为妙余依旧经。远公双用二说。加以多名谓真法好法等也。
评曰。什公改正为妙者必应有深致。今当试论之。正以对邪受称妙以形粗得名。以九十六术为邪五乘之法为正。斯则正名劣也。五乘虽正犹未妙极。唯有一乘最为无上。则妙名为胜。故改前翻用后译也。颂曰是乘微妙清净第一胜二乘也。于诸世间为无有上出人天乘也。故对彼粗乘以佛乘为妙矣。
问。妙有几种。
答。略明二义一相待妙二绝待妙。相待妙者待粗说妙。绝待妙者非粗非妙不知何以字之。故强名为妙。
问。何故立斯二妙。
答。至人善巧一往对粗说妙。封执名者谓道乃非粗理应是妙。是故次云待粗说妙未是好妙。所以然者虽复绝粗犹未绝妙。若非粗非妙粗妙两绝乃名为妙也。绝待之目起自于斯。观公经序云。寄花宣微而道玄像表。称之为妙而体绝精粗。颂曰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二乘所以息虑补处所以绝望。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评曰。观公冥同今意也。难曰。详此释者唯明果妙。乘通因果者不应偏执。答以理言之唯果妙耳。因乘未极则非妙也。但因学果行故随分说妙耳。有人但以因乘为妙者未究妙源也。
次明二妙一开三显一以明妙。二开近显远以辨妙。此是一经之宗领。故就此以明妙即释第二法字也。就二中初总论十对次别详因果。此义若成则名为妙。如其不成便非妙也。
总论十对者。
问。此言妙者。佛果为是常故言妙。为未是常故言妙。
答。光宅云公言。犹是无常。所以然者教有五时。唯第五涅槃是常住教。四时皆无常。法华是第四时教。是故佛身犹是无常。又此经自说无常如下文言。复倍上数虽复称久终自有限。故知无常。又药草品云终归于空。终归于空者既是无常终入无余也。
问。既是无常为是了义为不了义。
答。此经明一乘了义辨无常不了。故亦了亦不了也。
评曰。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开二种方便示二种真实。二方便者谓乘方便身方便。二真实者谓乘真实身真实。若尔前开三乘是方便一乘是真实。既是实说名为了义。后开身方便身真实。云何未是实说为不了义。若同是方便真实。以后为不了义则前亦应然。又同是方便真实。以前为了以后为不了。亦应以后为了以前为不了也。又同是方便真实。以前为了以后为不了。则前分是满教后分为半教。前分为深后分为浅。有颠倒过也。今所明者依佛口说。初段明乘之权实后段明身之权实。乘之权实谓究竟乘。身之权实名究竟身。若言乘权实为究竟身权实不究竟。是人但信初分经不信后分经。故信不具足。大经云于十二部中唯信六部不信六部。斯言验矣。
第二明因果义。旧云初开三显一以明因。次开近显远以辨果。依旧判者因亦满亦半。果则唯半不满。明会三归一故一乘究竟为因满。但明缘因未辨正因。故因不满。明果虽有近远之异皆是无常故唯半不满也。
评曰。此释二失。一者云初段明因后章辨果。是义不然。昔明因三果三今辨因一果一。何得开三显一但明因耶。若今日明一唯是因者则昔明三乘事亦应然。又明今一佛果乘究竟。明昔三因三果皆不究竟。正引物果一。云何乃明因耶。此义文中已说。二者若言初段明因了后章辨果未了。即因胜而果劣因深而果浅。是义不然。又因异声闻果同罗汉。所以然者会三归一故因异声闻。犹是无常故果同阿罗汉。又以今一因感无常之果。亦应以昔二因招常住之报。不可以三乘因得常住果者。亦不可以一乘因得无常果。又因满果半则因非果因果非因果。故非因果义也。今所明者对破二失以明二得。初段开三显一。一者通因果。故昔则有因三果三。今则有因一果一也。二者此经辨究竟之因圆满之果。会三归一之因。因名满因。开近显远之果。果名圜果。故因名果因果名因果也。又因具二因故因满。一者正因谓佛性。二者缘因即万善如前说也。果具二果一迹身果二法身果也。
第三辨三德。初段经明权实二智即是般若。后段辨本迹名为法身。此二无累称为解脱。是故斯经三德斯备故名为常。
问。大经可有三德此经云何亦明三德耶。
答。此经明一佛乘因一佛乘果。一佛乘因因具万行。一佛乘果果具三德。二乘之因因不具万行。二乘之果果不备三德。若果不备三德则果不异二乘。因不具万行因不异二乘耳。岂可然乎。
问。何以知初段明般若后段辨法身。
答。般若是口密法身是身密。如四相品说。前明智之权实故是般若。后辨身之本迹故宜明法身。解脱者斯二无累即解脱也。
第四对二缘。初辨智之权实对声闻说。今明身之本迹对菩萨说。对声闻说。身子为小中之极。大小交接故反小以归大。对菩萨说弥勒为因行之极。与法身相邻故反因无常令证果常。若法身犹是无常。则因果同位。因人复何所学耶。又因亦无常果亦无常。则因位之人能测果德。慈氏复何所疑耶。今所明者前对小人说大令小归大。今对无常人说常令无常人证常。又小劣而大胜故说大。以引小令小慕大。无常劣而常胜故。说常以引无常。令无常者以慕常。故有二教二缘两段差别。若法身无常者教无引缘之能。缘无欣教之理也。
第五明双治。初段明一乘。异昔三乘。故以三为病一为药以一斥三。后章明今常。异昔无常。常为药无常为病以常斥无常。故有今昔药病相治也。若后段犹明无常者。但有前治无后治也。则前病得消后痾不遣也。
问。明果亦异昔也。昔明八十或七百僧祇。今云复倍上数。岂非异耶。
答。虽言复倍终是无常。但短长为异耳。若终是无常终无后治也。若言昔是短无常今是长无常。终是无常者。亦应昔日粗三今日妙三。终有三也。若三一相对昔三合不三。亦应常无常相对昔无常今不无常也。
第六举二地。对两生死。前会三归一则免于二地。人天乘入一乘故离凡夫地。声闻缘觉入一乘故离二乘地。离凡圣二地故发菩提心。渐渐修行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乃至等觉。此则因义圆满也。果若犹是无常则未免二死。若未免二死则未度五百由旬。若已度五百则已免无常。又若果未免二死则果未圆。若果未圆则十地因亦不满。辨因之义亦不成也。今所明者。初段令一切众生离凡夫二乘之地发菩提心。乃至修行菩萨行至乎等觉。后章明果永除五住。具倾二死故果义圆。以因满果圆斯经究竟。
第七明二妙。初段明一妙后段明常妙。初段明一妙者以道无有二故名为一。如华严云。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但一道有二种。一者无九十六种之异故言一。二者无五乘之异故言一。无此二种故言一道。以不一故则便乖道。名之为粗。道无二故称之为妙。故初段正示一切众生一道清净也。第二段示一道是常者。虽知一道清净但未知一道为常无常。故次明一道是常。以道是常所以为妙。如来是证一道之人。以道常故诸佛亦常。以道妙故体道之人亦妙。以道一故体道之人亦一。故十方诸佛同一法身。所以然者。非道既是无常。道亦无常者。道与非道竟何异耶。若如由来说者。但有一妙无有常妙。妙义不足故不名妙法华也。又一道是常故一可称妙。由来明一犹是无常。故一亦非妙。若尔非但无常妙。亦无一妙。既无二妙但有二粗。今明唯一正道。随义说之。以至极无二故名为一。体非生灭所以是常也。
第八明三引。释迦一化始终凡有三引。法华之前谓引邪归正。佛未出世有二种邪法。一者九十六术出家外道。二者一切世俗在家众生。此二种虽异并非佛法故名为邪。如来出世引此二邪归五乘正法。此二种人中有无闻非法者。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有三乘根性者以三乘法而化度之。故引此二邪归五乘之正。二者引异归同。法华之前虽免二邪仍执五异。是故引于五异归乎一乘。即初段意也。第三引因归果。五乘虽入一乘犹是因位。故引因归果令证法身。如声闻领解明十信之始。弥勒疑除辨十地之终。引此始终二因归如来究竟法身之果。此三引无教不收无义不尽。非止局释迦乃贯通诸佛。已以三引究竟故名圆满之经。即是了义常住。又三引究竟。是故下品明多人得道。自法华之前但有初引未有二引。故得道者少也。若后段犹明无常。但有二引无有三引。又但有引声闻无有引菩萨。以声闻不信一今令入一。故引声闻。菩萨与佛同是无常。云何引菩萨耶。又亦不得引声闻。所以然者。诸佛及弟子声闻缘觉众皆是无常身。云何得引之。又佛若无常令二乘人而起退心不复求佛。又三乘犹是无常名为半字。大经云为声闻说半字。此经正教菩萨。云何说半字耶。
问。三引究竟何故复说涅槃。
答。诸子有二种一不失心二者失心。不失心子闻三引究竟皆得领悟。余失心子闻三引不悟。故方便唱灭为说涅槃方得受道也。若尔涅槃最为钝根人说。
问。涅槃为钝根人说者应浅耶。
答。教非浅也。但于缘悟故转势说之。如犹是一药。不失心者前服失心者后服。犹是一正道。利者前悟钝者后悟。涅槃法华更无异也。
问。涅槃为最钝根人说者何得经云为人中象王迦叶说耶。
答。须识二缘。一历教不悟缘。从见佛初生乃至闻法华不悟者名历教不悟缘。此是最钝根人。至涅槃方悟也。二者前已得悟今至涅槃更复进悟。如迦叶等大利根人。为此人故说涅槃也。又有根缘不闻前教直闻涅槃。即具足识如来究竟因果名大利根人。
问。历闻前教得悟何故是钝。直闻涅槃领解云何为利。
答。历闻诸教从小至大从浅入深。故为钝。直闻究竟而悟名为利根也。
第九辨三轮义。初段开三显一谓教权实名说法轮。次章辨开近显远名神通轮。说法轮谓始终一切教。一切教虽多不出权实。五乘即权教一乘即实教。昔则开一为五今收五归一也。神通轮谓始终一切身一切身虽多不出本迹身。始生终灭前凡后圣名为迹身。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名为本身。昔则以本垂迹故隐本为显迹。今则以迹显本废迹而明本也。他心轮者通贯二教二身也。
问。法华之前亦有三轮义不。
答亦有三轮。但说法轮未开教之权实。神通轮未开身之本迹。今始俱开故与昔异也。
第十明二说。一者直说。二释疑成前说。直说者初段明无九十六种之邪异。亦无五乘之正异。三世诸佛唯有一道也。第二段成前说者。道虽无二若犹是无常。还同九十六种道。亦还同五乘之道。不名一道。今明九十六道自是无常道。今明一道是常道。五乘之道谓无常道一乘之道方是常道。故举常道成前一道也。
次别明因妙义。旧云此经但明缘因成佛未明佛性正因。故因亦未妙。评曰。前已略说。此事不轻今当广说。此经对粗言妙形三辨一。昔有三乘则有三性。今唯一乘则唯一性。盖是数之然也。若乘一而性三盖是数不然也。今请难之。若乘一而性三者性既有三。则众生或有成佛或有不成。所以然者有于三性无有一性。是故或成或不成。若尔者何得经云一豪之善皆成佛耶。又若今无一乘性而成佛者。昔应无三乘性而成三乘也。又昔有三性有成三之理。今无一性无成一理。又无一乘性而成一者。等无三性何不成三。又至法华虽明一乘犹有三性者。则乘一而性三。若乘一而性三。则昔乘三而性一。不可乘三性一岂得乘一性三。又乘一性三即事相违。智人不信。譬如唯成一味复云乳有五性。乳有五性者岂唯成一味。若成一味云何复说性五。微识盐梅少异木石。不说此言言尚不成。义何犹立。若言今教无有三乘性。异昔有三性者。亦应今教有一性。异昔无一性。盖亦是数然也。若言今明无三性复明无一性者。既无三性不成三乘。若无一性何犹成一。若言佛不说有一乘性复不明无性。但覆相说一乘成佛者。此无成佛因缘。何由得成佛。夫论成佛者必有其义。众生有作佛理可成佛耳。不明有理无理何由成耶。譬如不论黄石有金无金而忽令人炉冶。事所未闻。
问。此经下云人天两足尊知法常无性。既言无性岂得说一乘性耶。
答。此明破性执耳。又破外道及小乘人因中有性义。若如大经佛性之性岂得言无耶。又难曰。既其无性亦无别佛种异三乘种。今遂有别种异五乘种。何故无别性异三性耶。若言万行为种无有性者。此之万行既无有性何必成佛。又一行无佛万行亦无佛。万行既成佛者一行亦无何不成耶。龙树云泥中无瓶而出瓶者。指端无车马饮食何不出耶。又若言恐昔我执未除故不说佛性者。何不畏今不得成佛而说有性。不应观前则怯望后便勇。以众事推之必知。应明佛性又应说佛性。所以然者。佛性是佛乘本。由有佛性故假缘显之。而但明缘因不说本性。则舍本攀条为不黠也。又天亲释金刚般若已明佛性。况法华而不说。又成道五年说如来藏经明有佛性。况法华未明。若言此非次第教故不应引之。可言金刚般若复是无方说耶。若言天亲等不足信者。五时是慧观所制。四宗是光统著述。何由则受。逆圣顺凡良所未喻。若言无文佛性之说故不用者。涅槃华严无梨耶之文则涅槃华严应未明八识。故不可即就一经令备一切教。则唯有一部八方何施。以有佛性故修行成佛。是故为妙。若无佛性则不成佛故非妙也。
次别论寿量。旧云从大品至法华皆无常。汝以何义证法华常耶。
评曰。今以三证。一法华前经证。婆数作金刚般若论云。三相异体故离彼三相是如来。此明生住灭三相与法身异体。离彼三相是如来一法身。则知金刚般若已明常义。况法华在后而是无常。若法华在后而是无常者。则般若为胜法华劣也。大品常啼品云。诸佛色身有来去法身无来去。则明法身是常。况法华耶。小品经分明辨法身不可迁灭与大品同意。第三净名经云佛身无漏诸满已尽。佛身无为不随诸数。此二句具足解如来常身。
问。此二云何具辨法身。
答。佛身无漏者子结断也。佛身无为不堕诸数者果缚断也。子果既断岂非常耶。又佛身无漏故异凡夫身。佛身无为异二乘无常身。是故佛身常恒无有变易。又佛身无漏五住皆倾。佛身无为二死俱离。此异菩萨身。菩萨从初发意至金刚已还。一念无明未断犹名诸漏无常。苦报犹在不名无为。佛已离之故是常也。又佛身无漏不可为有。佛身无为不可言无。非有非无即是中道法身故名为常。若是二边则名无常也。又佛身无漏即是解脱。佛身无为谓法身般若。但点虽有三不出得离以具三德。是故名常。又佛身无漏名之为空。佛身无为名为不空。故大涅槃具空不空义。即是常也。净名尚辨法身是常。况法华耶。又净名云诸仁者此身无常当乐佛身。既言此身无常当乐佛身。佛身犹是无常与己身同何所乐哉。
问。净名序说明常耳。而未是经正宗也。
答。此是愚人问也。领是净名所说皆是净名经宗。云何言非正宗耶。故肇师云。始自净土终讫供养其文虽殊不思议一也。又既非经宗即与宗相害云何说耶。又净名有二处四会。二处者一庵园处二方丈处。四会者佛国品庵园初会。方便品方丈初会。问疾以去方丈重会。菩萨行品以去庵园重会。若尔方便品是室内说之云何言非经正宗耶。又若净名经序与正说相违。则余一切经悉应然也。又子夏之序诗元凯之序传皆应乖正经也。次引法华文证三说三领解以明之。方便品明一种说。一广辨教之权实二略明身之本迹。如云唯有一乘法谓实教也。方便说三乘谓权教也。我始坐道场谓迹身也。从久远劫来赞示涅槃法谓本身也。身子还领二事。初文领解教之权实。次云如今者世尊从生及出家得道转法轮。亦以方便说。此领身本迹也。既言从生出家是方便迹身者。则不生不灭为实身也。既以生灭为迹身。迹身是无常无生灭为本身。本身则常斯一说一领也。次譬喻品明三车为权教一车为实教。如来已离因果诸患具一切德。谓法身也。而生三界朽故火宅谓迹身也。又云是时长者在门外立谓法身也。惊入火宅谓迹身也。迹身在三界八相成道故有生灭。本身出三界外故是无生灭也。信解品还领二事。一使谓实教也二使谓权教也。长者严饰谓本身也。脱珍御服著弊垢衣垂迹身也。
问。此明本迹诚如所言。云何用此证常无常。
答。今请问。长者眷属围绕为是法身为是应身。若是法身云何而有眷属围绕。出内取与复云何言中止一城。是释迦应身者脱珍御服著弊垢衣复喻何身耶。今所明者长者严饰即舍那身。出内取与谓舍那教。若尔舍那形教蕴在法华之中。法华教岂不说常耶。复云何言是半字耶。若法华是无常半字教者。舍那佛教义亦应然。
问。此中何处有法身常文。
答。中止一城既是应身。中止之前即是法身。故以法身垂舍那之迹。则法身是常也。
问。释迦教中何处有三身文。
答。像法决疑经云或见我身为舍那。为百千释迦围绕。或见我身满虚空即法身。或见丈六即应身也。
问。但应领解二身。何故此经领解三身耶。
答。此经领解一化始终故具领三身。三身别自有科。第三周亦具二事。教权实易知。如云我于余国作佛更有异名。此即明身之本迹也。领解中略而不陈例上可解。
问。若尔三周具明形教寿量。何繁说耶。
答。二周教广身略后周身广教略也。又初周举二身为成二教。后周举二教为成二身。次就二涅槃证即是。略释涅槃义就大小涅槃凡有三异。一者本性寂灭非本性寂灭异。二断三界内外惑异。三者具众德不具众德异。本性寂灭非本性寂灭异者。方便品云我设是方便说诸尽苦道示之以涅槃。是亦非真灭。此明昔方便涅槃也。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此明今教真实涅槃。
问。此二涅槃有何异耶。
答。文中已明竟也。但有人谓此为一乘文非涅槃也。今明不然。经文正对小涅槃明大涅槃。小涅槃为方便大涅槃为真实。故前句明非真实后句明真灭。
问。此二涅槃云何开权实耶。
答。如经自说小乘人灭烦恼故名小涅槃。大乘中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故名大涅槃也。
问。灭烦恼何故名小。本来寂灭云何名大。
答。小乘不知烦恼及身本自不生今亦无灭。故见有烦恼生今欲灭之。是生灭观故名为小。大乘人知烦恼本自不生今亦无灭。以无生灭观故名大涅槃也。
问。以何亦证小乘人不知本不生今不灭耶。
答。即前文为明据义可知也。又释论云。大乘空门者。谓一切法自性空自相空。小乘空门者即折法明空。摄大乘论云小乘人不知诸法性空。故不得法无我真如也。又净名经云。佛为增上慢人说断三毒名为涅槃。若无增上慢佛说三毒即是涅槃。三毒即是涅槃者。三毒本不生今不灭。岂非即是涅槃耶。又法华论释二乘与一乘有无义。明无有二乘涅槃唯有如来大涅槃。故知此经辨涅槃与小乘异。若尔身岂同昔耶。第二明小乘涅槃与大乘涅槃异者。譬喻品小乘人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三界子果名为虚妄。二乘脱之名得解脱。一切解脱者三界内外一切子果并皆离之名一切解脱。故大小涅槃短长义异也。
问。小乘灭三界子缚名有余。灭三界果缚名无余。大乘复云何。
答。灭三界内外一切子缚尽名有余。灭三界内外一切果缚尽名无余。
问。小乘先得有余后入无余。大乘云何。
答。即一时也。障佛无明既断无常苦报即净。故二涅槃一时也。出摄大乘论也。第三明大小涅槃异者小乘涅槃不具众德。大乘涅槃具足众德。如信解品云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脱三界苦恼之患。小乘涅槃无身无智故名为空。唯有法无人故名为空。大涅槃者具足身智及以人法。故信解品云无漏无为诸法之王。此文含一切义。无漏故谓解脱德。无为故具法身般若德。无漏无为即是法也。诸法之王即是人。故知如来之身无漏无为即是涅槃人法具足。信解品未具释此义也。又譬喻品明如来涅槃异二乘涅槃。义如云。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不令有人独得灭度。此明大小二灭异。即是果果异也。又云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解脱娱乐之具。此明佛众德异。二乘德即果义异。
问。大经何故先明果后辨果果。法华文前明果果后辨果耶。
答。摄大乘论明佛二果与法华同。而两经异者。法华为小乘人保灭为正。欲以大灭代小灭。如以大车代小车。故先明大灭。小乘人不以余德为贵后明余德也。大经云欲叹涅槃故铭涅槃是果中之果居最后也。又此二实无前后。但约义分之耳。
问。举二涅槃异欲何所明耶。
答。欲例显二身异也。大小二涅槃既异。大小二法身亦异。小乘五分法身是生灭无常身。大乘法身谓无生灭常身也。若此经明法身犹是无常者。亦应此经明涅槃不异小乘也。
问。此经明涅槃与昔不异。何以知然。此经明佛既是无常终入无余与小乘同也。又初品云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故知与小乘不异。
评曰。此是大事宜请详定。前引方便品及譬喻品。佛口自说大小二涅槃为异。何故违反佛语而言不异。如此即是无信人也。又难曰。若大小二乘同一涅槃则因异而果同。是事不然。又大小乘本期在果。在果既同何须因异。今所明者二因异故二果亦异。无复异因终归一因。无复异果终归一果。
问。此经云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此是小乘灰断涅槃。云何言是大乘涅槃耶。
答。言薪尽火灭者感以为薪应以为火。故感尽而应息耳。
问。何以知然。
答。寿量品云以方便力故说有灭不灭。岂同二乘灰身灭智云如薪尽火灭耶。又感尽应必灭。盖是数之然也。大经云诸佛法尔有为亦然。
问。有人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此明一乘寂灭三乘之相。汝今何故以配涅槃耶。
答。此是人情义耳非佛义也。佛经前偈明非真灭后偈辨真灭。云何将配一乘义耶。若以此文明一乘无三相者。前文应云三乘非真灭。不应言涅槃非真灭也。
问。今正明三乘一乘云何乃解涅槃耶。
答。正以涅槃异故分三乘一乘异耳。良由一乘涅槃是真灭三乘涅槃非真灭。故一乘是真乘三乘非真乘耳。若不以涅槃异以简三一者。复用何物简耶。讲经者多迷此处希熟观文也。复有人言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者。初段开三显一。未得说言宝所涅槃。故且用大品实相涅槃故云本来寂灭耳。
评曰。是亦不然。若摄大乘及地论正明自性清净为大乘涅槃。即是今文本来寂灭相也。彼论既释究竟涅槃。则知法华辨圆极真灭。
问。众人何故皆暗而子独明乎。
答。初释以五时局。后解将二段判。不细寻文故失其妙旨也。次引关河旧说以证常无常义。昔竺法护翻旧法华犹未见判其宗旨。自罗什所译新本长安僧睿法师亲对翻之。其法华序云。以寿无量永劫未足以明其久。分身无数万形不足以异其体。然则寿量定其非数。分身明其不实。普贤显其无来。多宝证其不灭。
评曰。睿公亲承罗什制斯序者。即明常其明证。盖是法华宗本不得不依之矣。次河西道朗对翻涅槃。其人亦者法华统略明说法华经凡有五意。第四意云。为明法身真化不异存没理一如多宝品说。而群生不解为显此义故说斯经。又云多宝塔现明法身常存。寿量品明与大虚齐量。
评曰。道朗著涅槃疏世盛行之。其所解法华理非谬说。明常之旨还符睿公。道场慧观云。同往之三会便归一乘之始也。灭影澄神乘之终也。灭影谓息迹澄神则明本。故迹无常而本常。
评曰。还同睿公义也。次注法华云。非存亡之数曰寿。出修夭之限称量。明法身非形年所摄。使大士修践极之照。不以伽耶而成佛百年为期颐也。
评曰。注释犹是明常而意极清玄也。何者既云非存非亡。即是不生不灭不修不夭非常无常。与涅槃经明法身绝百非不异也。次竺道生云。夫色身佛者应现而有无有实形也。形既不实岂有寿哉。然则万形同致古今为一。古亦今也。今亦古也。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若有时不有有处不在者。于众生然耳。佛不尔也。是以极决长寿云伽耶是也。伽耶是者非复伽耶。伽耶既非彼长何独是乎。长短斯亡长短斯存焉。
评曰。道朗僧睿但明常义耳。生公注经明非常非无常义也。常无常皆是斥病对治悉檀耳。第一义悉檀即是法身。法身岂常无常等五句可取耶。
问。药草喻品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岂非终入无余舍无常身智耶。
评曰。光宅此言不识文意也。若云此经明涅槃空即是灭身智者。涅槃云大涅槃空可得然耶。又若身智终无常者与二乘竟复何异耶。今明药草品分明有二究竟凡举两果。一者初文云究竟至于一切种智。此举智果究竟。显二乘人智不究竟也。二者云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此举断究竟。显二乘人断不究竟既明两义。是以前后开二文也。以后明断究竟故。所以涅槃空无诸相。
问。何以知举果及果果耶。
答。譬喻品合大车亦举二果皆以如来灭度。灭度谓果果也。诸佛定慧谓果也。佛德虽多莫出斯二也。又龙法师为法华之宗。其人云。大涅槃空无诸相。又云空无烦恼。与今意同也。印法师云终归常住第一义空。忠法师云终归第一义空智慧也。又有人云佛果无累故空。注经云空有同尽乃名为空。
评曰。前法师皆云常住空无相。或注经意迥越前判。谓空有俱绝故名为空也。
问。既言寿量岂是常耶。
答。若尔称无量寿应是常也。阿弥陀经云无量寿既非常者。今明寿量岂无常耶。今明有四句。一者实有量叹美长远故言无量。如阿弥陀经。二者实无量欲明量齐大虚故言寿量。即此经也。金光明亦尔。三者实无量而言无量。如大经云唯佛睹佛其寿无量。四者有量而言有量。如言释迦寿八十也。
问。若此经明常何用涅槃耶。
答。前已说竟。法华已明一乘胜鬘复何用明一耶。大品明空解诸般若复何用明耶。又若尔者第三时但有维摩明抑扬。思益应无用耶。
问。二经明常者有何异耶。
答。此经直明二义。一者教权实二者身真应。略开斯二众便解了。大经广明四德三点缘正二因。故与此经语异意同也。
问。汝虽种种门说佛是常。此就道理明是常耳。而此经文佛口自说无常。不应违经明是常耶。如经云复倍上数终有限极。故终是无常也。
答。此经明久已成佛。斯久已证常。证常之时尚非补处所知。今言复倍上数者证常已后。此岂可知。穷学不知则唯佛睹佛其寿无量。是故常也。又复倍上数者欲叙佛无始终义也。前明久已成佛而逸多不见其初。明无始义。今言复倍上数弥勒不见其后。明无终义。
问曰。何故明无始终。
答。见宝塔品亦因事密表不生灭。今假微尘譬明无始终。以身无生灭异凡夫二乘之身。寿无始终异凡夫二乘之寿。以凡夫二乘之身为生灭所迁。寿则有始成终尽一期所坏。故如来身不生灭寿无始终也。又肇法师涅槃论正明此二义。六趣无以摄其生。力负无以化其体。谓无生灭也。随之不得其踪。迎之罔眺其首明无始终。肇公不见涅槃华严。还采法华般若以作斯论。故与经意符也。
问。此但经明成佛久耳。云何是无始终耶。
答。今请详经意。若但明成佛久者于缘竟有何益耶。所以然者。始成之与久成皆是无常。今开久成竟有何利。今深取佛意者。昔明始于伽耶终乎双树。故是无常之寿。补处不见其初穷学不知其后。唯佛睹佛其寿无量。考斯文旨岂不允哉。三省愈彰再思已决也。故法华论云。复倍上数者示现如来常命。方便显多数过上数不可知故也。余见此文悲喜交至也。
又问若以近成为方便以久成为实说者。法华明久成此实说。华严辨始成正觉便是方便。未可然矣。又大经云我闻半偈超弥勒九劫先得成佛。今请问之。超九劫者为是实说为是权教。若是实说者则法华为方便。又若超九劫为实说者诸小乘经论明超九劫。若尔三藏为实教法华是权经。若言法华明久为实。大经明超九劫为权者。则法华为实涅槃为权。又法华已开近云何涅槃更覆远耶。若近远两经回互者。三一之教义亦应然。
又问若法华开近显远。明久已成佛为本近成为迹者。何故常不轻品更覆远明近隐本辨迹耶。
不应一经之内前后相违。若一经之中本迹或覆或开。则三一或会或不会也。又若此经为明久已成佛实说者。则初开三显一诸佛共同。开近显远则释迦独有也。若言此义为例者。下分别功德品诸菩萨皆发愿。愿我于未来说寿亦如是。岂得言释迦独有开近显远而余佛无耶。以此众事详之。但知是寄无始终以显法身常义。有始终者皆是应迹。以此义通上诸经无一豪滞也。此义难明。本迹义及寿量品文更广论之。又设以复倍上数之言证无常者。经有二文前文明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后明复倍之言。若以后说为无常者。何故不以前证为常。
问。何故前后相违耶。
答。后文举因说果。明行菩萨道时所得寿命于今未尽。况得佛寿命而可尽耶。如在太子之位资财犹尚未竭。况登天子之位俸禄可尽耶。
问。云何因中寿命不可尽耶。
答。从十信至十地位。行既深则寿亦无量。况法身之龄而可竭尽耶。又必是无常而说是常者。此依道理则应获福无边。以佛说教本为显理故也。若是常住而言无常得无量罪。如释论云实无十方佛敬言有者则得福也。实有十方佛而言无者则获大罪也。今明是经究竟法身。百非不非百是不是与大经及华严不异。尚不可言常岂可言是无常耶。故名果妙。以此因果妙故名为妙法。次释莲华义。有人言外国名分陀利。此间翻为莲华。莲华有四色简三取一。谓白莲华名分陀利。白者诸色中本亦是喻白净平等慧。
问。何故佛眼喻青莲华。
答。青者喻佛眼色取相似为喻。白者诸色之本明一乘是三乘之本。故取白不取三。
评曰。不然莲华者盖是通名。分陀利此为别称。何以知然。睿师序云诸华之中莲华最胜。而华未敷名屈摩罗。敷而将落名迦摩罗。处中盛时名分陀利。远法师云分陀利伽是莲华开发时名。然此华体以时迁名随形变。初出未开名屈摩蓝。衰落之时名为摩赖。当开发盛美色香具足时名分陀利伽。大经十六卷解十号云。人中莲华分陀利华。二名并出。应有通别之异。又列四华最后云分陀利华。河西道朗云鲜白色。又余处翻为赤色最香莲华。今明莲华是众华中之胜分陀利。又是莲华中之美所以云分陀利华也。又大经偈问云何处浊世不污如莲华。下菩萨品具举四华答。故知莲华是通名分陀利为别称也。今以通名为翻故云莲华也。若未开但因而无果。若已落但果而无因。今取正开因果分明。华譬因实喻果华譬教实喻理。
问。何故梵本举其别称谓分陀利。此间存其通名称为莲华。
答。分陀利必是莲华。今取分陀利之莲华非异莲华也。又外国此华有三时异名。此间无有三时异翻。故存其通称故含得别也。
问。以何义故取莲华喻此经耶。
答。略明十六种义。一明此华众华中最第一。释论云陆生中须漫那华为第一。水生中青莲华为第一。以喻此经众经中最为第一。故下云诸佛已说今说当说。而此法华最为深妙。
问曰。已说即是法华之前谓般若等。当说即是法华之后谓涅槃等。何因缘故言法华最为难信解也。
答。诸大乘经显道乃当无异。但法华已前大小分流法华已后会三又竟。但此经是反三之始归一之初。故最为难解称为第一也。二明此华由种而生喻一乘从缘而起。故下偈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三明此华开合有时。开则为昼合则为夜。以喻一乘隐显有时。大缘未熟故隐缘熟故显。四明此华能为瑞相。喻见法华必知众生皆得成佛。五明此华有三时之异终不离一华。以喻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虽说三乘终归一乘。六明此华从微至著。以喻此经明众生一礼之福一念之功渐渐成佛。七明大梵王众生之祖从此华生。喻十方三世诸佛根本法身由此经有也。八明此华为人天之所爱敬。喻此经众圣之所尊重。九明此华虽生淤泥泥不能染污以喻一乘虽在三乘污泥污泥不能染污。十明此华生必在淤泥。喻一乘之人必起自生死。十一明此华开而现实。喻此经言巧而理显也。十二明此华不生而已生则华实俱含。喻此经不说而已说则因果双辨。
问曰。若华实俱含将非因中有果因果并耶。
答。莲华未是果故非一时。离莲华无果亦非前后也。十三者明此华必生于果。余华不尔或生不生。喻一乘之因必当作佛三乘之因或作或不作。十四者明此华为诸佛之所践玩众圣之所托生。喻此经诸佛护念教菩萨法也。十五明未敷之时而莲实不现。喻佛初出世说法明有三乘一乘莲实未现。华开实方现开方便门一乘真实方现。故此华有开未开。喻三乘之权一乘之实也。十六者佛初成正觉。故莲华藏世界说一乘法门。今为二乘人说于一乘。令二乘人同入法界共在莲华藏土。故借莲华以表此义。
问。莲华但是譬名亦得是法说也。
答。大集经偈云。慈悲为茎智慧为叶三昧为须解脱为敷。菩萨蜂王采甘露味。是故敬礼妙法莲华。若观此意具以众德为莲华也。
问。莲华有几种。
答。释论云有三种。一人中莲华十余叶也。二天中莲华百叶。三菩萨净土中华有千叶或无量叶。取其最胜为喻。即举菩萨华也。借近以况远者取即目华也。晚见法华论明此大乘修多罗有十七种名。显示甚深功德。应知一名无量义经者成就字义故。以此法门说彼甚深妙境界法故。甚深妙境界者诸佛如来最胜境界法故。二名最胜修多罗者三藏中最胜妙藏成就故。三名大方广者无量大乘门随众生根住持成就故。四名教菩萨法者为教化根熟菩萨随器法成就故。五者名佛所护念者依佛如来有此法故。六名一切诸佛秘密法者此法甚深如来知故。七名一切佛藏者如来功德三昧之藏在此经故。八名一切诸佛密处者根未熟众生非法器不与故。九名能生一切诸佛者闻此法门能成佛菩提故。十名一切诸佛道场者。闻此法门能成阿耨三菩提。非余修多罗故。十一名一切诸佛所转法轮者。此法门能破一切诸障故。十二名一切说佛坚固舍利。谓如来真如法身于此修多罗不坏故。十三名一切诸佛大巧方便经者。依此法门成大菩提已。为众生说天人声闻辟支佛等法故。十四名说一乘经者。此法门显示如来阿耨三菩提究竟之体。二乘非究竟故。十五名第一义住者。此法门即是如来法身究竟住处故。十六名妙法莲华经者。有二种义何等为二。一者出水义不可尽出离小乘泥浊水故。复有义莲华出泥水喻诸声闻入如来大众中坐。如诸菩萨坐莲华上。闻说无上智慧清净境界证如来密藏故。二华开者众生于大乘中心怯弱不能生信故。开示如来净妙法身令生信心故。十七名法门者摄成就故。摄成就者。摄取无量名句字身频婆罗阿閦婆等偈故也。
第四辨经宗旨。
问。此经以何为宗耶。
答。说者甚众。略陈所见有十三家。
第一远师云此经以一乘为宗。一乘之法所谓妙法。如譬喻品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评曰。未见远师序本。相传云尔然。寻经始终虽明一乘而一乘具有因果。何得但用于因不取于果。此则得在于因失在于果。又且果门已备可得称妙。因行未圆何得称妙。以果妙故可得为宗。因既不妙岂得为宗也。
第二龙师云此经但以果为宗。彼云妙法者如来灵智体也。陶练滓累众粗斯尽故云妙也。动静轨物故云法也。法既真妙难以言辨。故借莲华为譬。所以果智为宗也。
评曰。光宅受经于印印禀承于龙。龙为法华之匠。然此释以文义两推实符会经致。何以知之。开宗之始广说之初皆叹佛慧。故云为说佛慧故诸佛出于世。又云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故知一经始终皆明佛慧也。以理推者三乘智慧犹未圆满。唯佛智慧乃称究竟。既欲引三趣一宜令皆学佛慧。则以佛慧为宗也。然此慧照无不圆。累无不尽。称之为妙。体可轨模名之为法。唯此一慧为实余二非真称为一也。虚通自在纵任无碍目之为乘。详此释意应无间然矣。但既有妙果必有妙因。考经始终因果斯备。若偏以果为宗即得在于果失在于因。义亦未允也。
第三宋道场慧观法师序云。此经以妙一为名真慧为体。妙一为名者。三乘异流是即非真。终期会归其乘唯一。其乘唯一谓之妙法。颂曰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真慧为体者。释迦玄音始唱赞佛慧甚深。多宝叹善则称平等大慧。颂曰为说佛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其序又云。会三归一乘之始也。此明三乘同入一乘始得信解。故名为始也。觉慧成满乘之盛也。此明佛果成满谓乘之盛。灭影澄神乘之终也。此明息迹归本。明法身常恒。谓乘终也。慧观作序竟以示罗什。什叹曰。善男子自不深入经藏。岂能作如是说。
评曰。寻观此释名体具足因果圆满。始终两举本迹双明。文旨允契如什所叹也。
第四中兴寺印师云。此经亦以一乘实慧为体。下开宗中叹云。佛智甚深即是实慧。又云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即是一乘妙境。故境智为经宗。所以然者非实境无以生实慧。非实慧无以照实境也。所以铭一乘。为实相境者体无三伪故称实相也。
评曰。印受经于龙龙明佛慧为宗。而印加之以境。故以境智为宗。然经非无境智。但又阙因果方之于观亦未尽美矣。
第五光宅法师受学印公之经而不用印公之释。云此经以一乘因果为宗故经有两段。初开三显一以明因。后开近显远以辨果也。
评曰。光宅所明盛传于世末学推之。又既有因果之文应符经旨。今以文义推寻意犹未允。何者后明开近显远可得是果。前辨开三显一非专明因。所以然者。昔日明三则有因三果三。今日辨一则有因一果一。开昔因三果三皆是方便。显今因一果一并为真实。何得开三显一以辨因耶。又因果乃圆本迹未足如前评也。
第六师云。此经既开权显实。则宜以二智为宗。开三即是明权显一所谓辨实。以下开近显远义亦例然。开近谓权显远为实。未详作者。
评曰。权实二慧总贯一经。诚如所说。考斯权实唯是果智。终以果为宗。同前评矣。又若以权实为宗则应具以三一为体。今不可以三一为体。何得以权实为宗。又初段开权显实宜名权实二智。后章开近显远宜称本迹二身。若皆用权实则身智相浑也。
第七师云既名妙法即以妙法莲华为宗。妙法者即是佛所得根本真实法性也。此法性不受惑染。不与惑同名之为净。以是净故称为妙也。故用此为题即以为宗。莲华者如前引大集经。取众德为华不用世间莲华也。
评曰。寻此师学集出此方。谓第八识自性清净亦名性净涅槃以为妙法。既云是佛所得还是果义同前评也。又摄大乘论阿僧伽菩萨所造及十八空论婆薮所造皆云八识是妄识。谓是生死之根。先代地论师用为佛性。谓是真极。昔般若未度远师已悟真空。涅槃不尽生公照知佛性。诸地论师有惭先见之明矣。又此经所兴不正明八识。八识之义别付余解说耳。
第八师云此经以常住为宗。所以然者。大论佛教所宗在常。是故此经以常为宗。但教门未极止。是覆相明常耳。
第九师云此经以显了明常故以常住为宗。如下文云。常住不灭但与涅槃明常广略为异耳。
评曰。此二师虽有覆显为异而明常义同。然非无有常住之文。但常义是开近显远之意。非一经始末之说也。又释论云。法华经是秘密法。明罗汉授记作佛。非正明常义也。覆相之与显了至寿量品自具详之。
第十师云以万善为体。但使是善善必无朽皆当作佛也。
评曰。万善为体犹是因义为宗。得在于初章失在于后段。复同前评也。
第十一师云万善为体。此大通漫。此经既明一乘但取乘之饰具。宜用一乘为体。乘饰具者如下云。其车高广乃至驾以白牛。但取无漏大乘简除有漏之法也。
评曰。寻此释用一乘为体。与初师不同。初师总明一乘。今但取无漏明义。既局非所用也。
第十二长安僧睿法师法华序云。寻经幽旨恢廓宏邃所该甚远。岂但说实归本毕殊途而已哉。乃大明觉理囊括古今。寿量定其非数分身明其不实。普贤显其无来多宝明其不灭。此乃丧功于本无忘期于二地也。
评曰。睿公亲承罗什。是传译之宗。制斯一序。故自冠绝众师。与光宅一门数条硕异。初开三显一以明因。睿公总云说实归本。说实归本者一乘一因名为真实。非但初段正明于因。此一义不同也。光宅云次章明果犹是数量。睿公云寿量定其非数。非数者常恒不变无有限数。二不同也。光宅云此经未明常唯一法身而垂万迹。睿公云分身明其不实。不实者释迦之与分身皆是应迹。非是实身则显法身为实。三不同也。普贤无来多宝不灭。乃至丧功于本无忘期于二地。此皆辨忘名绝相无住无得不因不果非始非终不一不二乃至非常非无常。显诸法实相不可言宣。四不同也。与光宅四异将慧观。三同既其共禀什公。一车无二辙矣。
十三刘蚪集注采安林壹远什肇融恒八师之说。其序大意云。教凝于三一之表果玄于丈六之外。无名无相者此经之旨归。自非道越三空智通十地者孰能辨。名于无名厝说于无说者哉。
评曰。寻注意与睿观等大同同辨无依无得忘言忘相之说也。
问。已闻异说未见今宗。为异众师为同诸匠耶。
答。若以悟而言禀斯异说各蒙益者。则众师释无可为非。若闻而不悟则众师无可为是。一师之意唯贵在于悟耳。宜以悟为经宗无论同异也。
问。符经须录背文宜弃。何故朱紫共贯之清浊尚混流。唯悟为宗未详可领。
答。假设符经闻而不悟于缘非药则应弃之。如其释背佛经。闻而受道则成甘露理应须录。故甘毒无定唯悟为宗。晚见摄大乘论与一师大致符会。菩萨于一切法无有定教无有定身。唯利益为定也。
问。若于缘取悟无不契道。论中何故显正破邪。
答。为缘不悟是故破邪。如其契道无非正说也。
问。唯悟之言乃应会道。未知此说出在何文耶。
答。斯乃众圣之本怀经论之宗领。非但会理亦有诚文。故大经云。一切诸法无有定相。若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以无定相是故如来非道说道道说非道。常说非常非常说常。法若有定是应说是非应说非。而是非反论真伪互说者。故知法无定相唯悟是从。又诤论中云。我诸弟子闻是说已不解我意。虽领正言乃成邪说。又中论云。一切实一切非实。亦实亦不实。非实非非实。了者于四句皆是佛法。不了者四句皆是魔法。又释论云。不得般若方便力故学阿毗昙门堕有见中。学空门堕无见中。学昆勒门堕空有见中。学非有非无堕愚痴论。得般若方便学此四句不堕四见。又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斯二十部。皆是如来赴缘方便。闻皆得道故无非大乘。又大集经云。虽有五部皆不妨如来法界及大般涅槃。又求那三藏师偈云。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者无违诤也。以此而推用悟为宗。斯判宜允。此非但欲通一教乃总贯众经也。
问。若唯悟为宗子前何故评其得失耶。
答。若领先通无俟今问。如其未晓更为折之。大判前言凡有三辙。一者于缘并悟则众释无非。二者闻悉失迷则异说无是。三者自有于此即悟于彼生迷。则此说成正彼言为邪。故法无定相。显在于兹唯悟是宗事彰今说也。
问。若约缘悟为正缘迷是邪此言通漫。自有是佛口说非佛口说。然佛说中有了义经不了义经。若尔者则应有正说邪说。今就文而判何释符经耶。
答。如前所评得失已彰。
问。前明得失自是旧宗。今欲安心愿闻异说。
答。夫欲安神好异者。盖是入道之巨累通教之尤毒。今当为子陈之失心。有所安则情有所寄。情有所寄则名有所得。有所得者则有所缚。有所缚者盖是众累之府藏万苦之林苑。子欲安神事招斯过。又云愿闻异说。若云求异则异更有异。使异异无穷。古语云真言归于竞。辨宗逾出于好异。可谓去城逾远岐路逾多。乖之弥至失之弥甚。必欲会虚宗契玄寂者。宜自同于前冥异于后。内视不己见外听不我闻。虚其心实其照者。即是闻所未闻。未曾有法如此。法者称为法华。法华大宗其意在此。
问。若心有所依既称有所缚。情无所寄还复染无。其犹逃峰趣壑俱不免于患难。故下经云。若有若无见具足六十二。
答。诚如所问。前为借无以出有。有病既息无亦不留。释论云如霜雹草死草死而雹消。若能远离二边乃称妙悟也。
问。有无双离乃可二见不生。今明非有非无即堕愚痴论也。
答。子初关滞有次辙染无。今虽两是病消双非疾起。可谓众生处处著斯言验矣。若能远离二边不著中道。萧焉无寄理自玄会。返本之道著乎兹矣。
问。虽云众生处处著复云引之令得出。请示玄宗令虚心无寄。
答。经言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今当示不可示。子宜闻无所闻。此经以实相正法为宗。明因辨果。开权显实皆是无名相中假名相说为其用也。
问。何以知实相正法为宗。
答。如前所引。是法不可示即是实相也。又过去二万亿日月灯明佛云。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又云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又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文处甚多非可具举。又夫欲辨宗须观经题。题云妙法者即是正法。正法者如华严云。正法性远离一切语言道一切趣非趣。皆悉寂灭相。正法绝于名相故乃名为妙。若四句所及何妙之有耶。
问。若非因非果亦应非正非邪非虚非实。何故名为实相正法耶。
答。实如所问。非邪非正非实非虚不知何以目之。为欲出处众生于无名相中假名相说。故强名正法耳。故大经云低罗婆夷实不食油强名食油。皆有类也。
问。若言非因非果非虚非实者。斯乃真谛四亡。复何开一乘妙旨。
答。既言非因非果亦非俗非真非缘非观。故释论解般若云。因是一边果是一边。离是二边名为中道。又云缘是一边观是一边。离是二边乃名中道。肇公涅槃论云。法无有无之相故无数于外。圣无有无之智故无心于内。于外无数于内无心。彼已寂灭乃名涅槃。岂是真谛。
问。云何因果为用耶。
答。正法实非因果。为众生开因果法门。故名为用。权实亦尔。但今明因果异旧因果。所言因者具足二因。一者佛性二者缘因。以众生有佛性故修万行方得成佛也。所言果者亦具二果。一无德不圆。二无累不尽。此义现法华论后当说之。故言正法为体因果为用也。
法华玄论卷第二(终)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三
胡吉藏撰
问。释论解问乘品云。列十种大经所谓云经大云经华手经法华经等。是摩诃波若经于中最为深大。又论第百卷云。法华是秘密法明阿罗汉受记作佛。波若非秘密法不明二乘作佛。又论释毕定品云。须菩提闻法华经明一切众生皆作佛。又闻波若经中有退。是故今问佛。是菩萨为毕定为不毕定。又释论大明品云。诸余善法入波若中。论云诸余善法谓法华经。又云法华是波若果名。是五处论文有三相违。初文列般若胜而法华等劣。第二文般若浅法华深。余三不别浅深。此三相违云何会通耶。
答。依五时之说四宗之论。言此相害鉾楯不可会通。
问。云何尔耶。
答。众师并云般若浅而法华深。决定无有言般若胜而法华劣。故知不可通也。
问。既与旧说相违今云何融会耶。
答。须广详旧论意乃明所以然者。此虽数句之文乃网罗佛教。不可轻言宜谛详究。
问。旧说云何。
答。宋道场寺惠观法师著涅槃序明教有二种。一顿教即华严之流。二渐教谓五时之说。后人更加其一复有无方教也。三大法师并皆用之。爰至北土还影五教制于四宗。今依大乘经论详其得失。释论云佛法有二种一者大乘藏二者小乘三藏。又云佛法有二道一者声闻道二菩提萨埵道。前约法分两后就人开二。又释论云佛灭后迦叶与阿难结集三藏。文殊弥勒亦与阿难结集摩诃衍藏。大经云字有二种。一半字二满字。为声闻说半字为菩萨说满字。又云诸大众凡有二种。一求小乘二求大乘。昔于波罗捺为声闻转小法轮。今始于此拘尸那城为诸菩萨转大法轮。又法华云昔于波罗捺转生灭小轮。今至鹫山转无生灭大轮。又法华明二种教。一教声闻二教菩萨。教声闻者如雇之除粪。教菩萨者如付穷子财。从付财已去皆是教菩萨。又唯有草庵及以大宅。唯有中道化城及以宝所。又摄大乘论明声闻法菩萨法。声闻法但断惑障。菩萨法断惑智二障。又地论明二藏与释论同。又净名云菩萨法藏所摄。则知有声闻法藏所摄。又中论云声闻法入第一义道。摩诃衍入第一义道。又一切经初皆列二众。一小乘众二大乘众。如是等处处经论但明大小二乘。故唯有二种法轮不应立三教也。又以理推之众生根有二种。一堪受佛道二不堪受大道。堪受大道为说佛乘名为大乘。不堪受者为说小乘。故知但应有二不应立三也。又三教之言无的明据不可用也。
次明亦无渐教。旧云波若是三乘通教凡引四文。初云欲得声闻地者。当学波若乃至欲得菩萨地者。当学般若。又云是波若中广说三乘之教。又云二乘智断是菩萨无生法忍。又云欲住须陀洹者亦不应离是忍。故知波若是三乘通教。
评曰。论序说波若因缘意云。于三藏中但为声闻说法未说菩萨行。今欲为弥勒等广说菩萨行故说波若。不言今欲通说三乘人行故说波若。即知波若非三乘通教。又论云波若不属二乘但属菩萨。若波若是三乘通教者则应通属三乘。不应但属菩萨。又论云在菩萨心中名波若。在声闻心中名道品。又云在菩萨心中名陀罗尼。在二乘心中名为道品。若波若是三乘通教则在三乘心通名波若。不应有别名也。又难曰。若三乘通学波若波若是三乘通教者。涅槃经云三乘之人同观中道。下智观故得声闻菩提。乃至上智观故得诸佛菩提。亦应是三乘通教。若言盖是涅槃一枝之义不足以证大宗者。劝学品劝三乘学波若亦是一句之言。不足以证其通致。又云波若出生三乘。故是三乘通教者。大经云即是声闻藏出生诸声闻。即是因缘藏出生缘觉。应是三乘通教。又胜鬘经明大地出四宝藏。摄受正法能生五乘。亦应是三乘通教。
问。此非难也。涅槃胜鬘明一乘佛性。波若不然。故不得为例。
答。若涅槃正明佛性。复有同明三乘观中道者。波若正明教菩萨法亦劝三乘同学波若。此义应齐云何非例。又引释论辨十种大经明波若最胜。既胜法华岂浅涅槃等耶。
问。波若未明常故知浅也。
答。经题中以引文竟今当更说。摄大乘论引波若云。乘有三种因乘缘乘果乘。果乘者谓常乐我净。若尔波若以明四德云何非常。但人不解经意谓言无常耳。
问。龙树何故不依此释耶。
答。论主亦明无为波若。又云常住波若非无此意。
问。波若非三乘通教者何故劝三乘人通学波若耶。
答。今当为子述之。从波若至涅槃皆是教菩萨法。但教菩萨法凡有二种。一显教二亦显亦密。如法华涅槃显教菩萨。故明三乘人皆是菩萨波若亦显亦密显教菩萨密教二乘。显教菩萨者令菩萨修学波若成佛道也。密教二乘者劝二乘学波若。亦令二乘成佛道也。如付财中说密示大法以为己任。故付穷子财。穷子根钝不知不觉。谓学波若得证三乘。若言学波若成三乘者。犹穷子之气类耳。
问。经及释论亲明学波若成二乘。云何作此释耶。
答。学波若成二乘者此终是不识波若是菩萨法证二乘耳。若必识波若是菩萨法即学波若不证二乘。
问。何以知然。
答。若学波若证二乘者即在二乘心应名真波若。何故论云在二乘心不名波若。又何得初劝二乘学于波若。后证二乘果而不名波若耶。希求味之贤留心此意也。又学波若成二乘者。此是波若少许气分耳。何以知之。释论云二乘证空比菩萨空。譬如毛孔空比十方空。又摄大乘论云。二乘但得人空不得法空。故知二乘但得波若少许气分。
问。若如后意者即以此言证波若。是三乘通教既得少许气分。岂非通耶。
答。若得少分便说波若是三乘通教者。大经云如人得食亦名涅槃。二乘断三界惑岂不得涅槃少分耶。故不应以少分之言证三乘通教。又小波若云。此经为大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故知波若不通教三乘。
问。前言波若密教二乘。又何所据耶。
答。法华信解品云。而昔于菩萨前毁訾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故知波若密说一乘。此亦得即是显说一乘。但穷子钝根不觉知耳。以此推之不应言波若是三乘通教。又摄大乘论云。波若密说一乘。所以然者。一切法皆是真如。三乘不离真如。即说一乘义。但二乘人不觉知耳。又说一切处求人不可得。若无有人云何分别此是声闻人此缘觉人此菩萨人耶。以无我同故当知即是密说一乘也。又三乘人同断惑障。以断惑障。故即是同一乘也。又古旧义云。波若已会法但未会人。会法者一切法皆入诸法实相中。皆入摩诃衍中亦皆入波若中。故云若有实语摄一切善法者。当知波若是也。故知波若已会诸行。诸行皆入大乘。但二乘根缘未熟未堪开会。故言未会人耳。以密会法竟。当知已是说一乘但未会人。故二乘人不觉知也。次言净名是抑扬法轮。叹凡夫有反覆。毁声闻为败根。
评曰。是亦不然。论主释波若魔事品云。譬如痴犬不从大家求食。从作务者索。犬者声闻人也。大家者云大乘教也。作务者小乘经也。净名虽挫之以败根。未及波若抑之以痴犬。抑扬之言亦为谬说也。又法华云。而昔于菩萨前毁訾声闻乐小法者。然佛实以大乘教化。此即指波若为抑扬。非以净名为褒贬也。又净名具呵大小何故言抑小扬大。
问曰。虽具呵大小而终叹大乘。故是抑小扬大。
难曰。终为扬大何故呵大小。既云大则非专扬大。此义如释名中广说。第四法华为一乘教乃应无疑而义亦未善。论解波若毕定品须菩提闻法华经明一切作佛。又闻波若有退。是故今问为毕定为不毕定。若尔不应法华偏明一乘。波若都无此说。又论云法华是波若异名。不应法华明一乘教波若未明也。
问。若无五时者宁有五味相生譬耶。
答。五味与五时义不相应。乃欲证成反为自害。五时中以波若为第二时。五味中波若为第四。虽欲曲会云波若即是法华平等大慧。此乃回文就义非所以也。大经云如我前于摩诃波若中说我无我无有二相。可是平等大慧引法华耶。此出人情深非文义也。又摄大乘论明乘有三。初二乘次大乘三一乘。一乘最胜何不言三时耶。
又五相略经明教有三种。第一鹿野为声闻说四谛。第二为大根说诸法离自性不生不灭。此亦有上有余不了义说起诤论处。第三为求一切乘者。说诸法离自性不生不灭。无上无余非诤论处。此经一卷与摄大乘论相应。何故不依经说三时耶。又无量义经且明三时。初为声闻说四谛。而八亿诸天来下听法发菩提心。次说甚深十二因缘。为求辟支佛人。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住声闻地。次说方等十二部摩诃波若华严海空。宣说菩萨历劫修行。依此则有三时。今复说无量义亦是四时。复说法华则为五时。涅槃为六时。初说人天乘应为七时。何不立七时。不应偏立四宗定执五教也。又释论云佛于鹿园说法无量菩萨得无生法忍。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现身作佛。岂可言鹿园但小乘耶。又大经云我初成道亦有菩萨已曾问我是甚深义。即初后皆说涅槃不应言涅槃是渐而华严是顿。又像法决疑经云或有见我入于涅槃。或有我是报佛为百千释迦之所围绕。若尔不应言华严是初成道时顿说至涅槃时不说。是故渐顿不成也。又释论有二种法轮。一显示法轮二秘密法轮。显示者如鹿园说小法五人及八万天得道是也。秘密法轮者于鹿园说大法。无量人发菩提心。乃至现身成佛如向所引也。如鹿园有此二事。以判显密者。一切处皆例然。如在祇洹身子等见释迦说法。诸菩萨见祇洹舍那说法徒众充满法界说法界法门。二乘不闻不见皆其类也。又以四句总贯众经。一始说小终说大。如鹿园先说小后明大乘。二初大后小。初成道说华严教。鹿园已去说小教。三始终俱大。如初后皆说涅槃。四始终俱小。如释论云从初转法轮至大涅槃集作阿含。以显密二教及四句不同。岂可局在五时限以三教。但知如来随缘说法教无定也。
问。如是等经皆属无方教摄故无过也。
答。无方之言经论无据不应立之。又不应立无方教。所以然者。如以大品为第二时。诸余波若皆属第二时者。以涅槃为第五时。诸余常经皆属第五时。但应以类摄经。不应以无方收教。若言相生者为次第。不相生者为无方者。安知八部波若并皆相生耶。又五时是相生之言捡既不成。况有不相成为无方教。又龙树天亲俱以类而分大小。呵梨法胜以例而开三藏。不应立无方教也。
问。北地诸地论师明四宗五宗等说。是事云何。
答。此皆影四五时教故作是说耳。五时既不成四宗自废。又菩提留支此云道希。其亲翻地论但明半满。留支是地论之宗。即知半满有本。而依四宗无根。而辄信深不测其所以也。
问。子虽广弹三教及斥五时。引前论五文云何会通。龙树传云。智慧日已颓。斯人令再耀。世昏寝已久。斯人悟令觉。外国为之立庙宗之如佛。楞伽经云。有大德比丘名龙树菩萨住初欢喜地。为人说大乘。摩耶经云七百年中有一比丘名曰龙树。灭邪见幢燃正法炬。以经传而推之理非谬说。若斯言可领则如白日朗其胸衿。甘露流其四体。如其未晓即寄心靡托。冥若夜游。请为通之使无毫滞。
答。文异常规义乖旧格。虽欲会通正恐未可即心。今当为子粗陈纲要。第一文云波若于十种经中最大者。然捡众经之极以实相为宗。统群圣之心用妙惠为主。夫万化非无宗而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无契而契之者无心。故圣人以无心之妙惠契彼无相之虚宗。内外并冥缘智俱寂。岂容名数于其间哉。斯二穷得一之原尽重玄之妙。理无不统教无不摄。如空之含万像若海之纳百川。波若盛明斯意论称最大岂虚构哉。
问。子明大之有以今用何文证之。
答。四悉檀摄十二部经八万法藏。前三悉檀犹可破可坏。第一义悉檀不可破不可坏。最上无过者此经正明第一义悉檀故。云故说第一义悉檀故说是经。即知波若盛明实相证初境大义也。又云前三悉檀皆归第一义。即知八万法藏为显第一义。波若既正明第一义。即摄八万法藏。故知最大也。二者龙树开九十章以明二惠。六十六品明实惠。从无尽品竟经辨方便惠此二惠是十方三世诸佛法身父母。如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此证第二智大义也。以此二义即于一切经中最大。岂但十经耶。盖是论主略言十耳。
问。众经且明斯二。岂独波若将非论主一时揄扬耶。
答。波若专明此二余经不尔。又众经明此二者皆摄入波若中。故前云诸余善法者谓法华皆入波若中也。盖是论主理实言之非随情称叹。
问。余经明此二摄属波若者。亦应波若明此二摄属余经。即余经为大非独波若。
答。已如前判波若专明此二。又波若初说此二余经无此两义。故不得称波若也。古有大品师谓波若为得道经。此言符论最大之旨。以一切得道皆由波若故波若最大。此通上第一文也。第二文明法华是秘密法明二乘作佛。波若非秘密法不明二乘作佛。故波若浅而法华深者。诸讲论师虽诵此言多不体其意旨。故异释纷然。或赞杨波若抑破法华。或悬信师说不详文意。今断如是种种异说以龙树论文为正。论云波若非秘密法不明二乘受记作佛故也。而法华是秘密法明阿罗汉受记作佛故也。正据二乘作佛不作佛故辨秘密非秘密也。
问。波若不明二乘作佛。何故是显示教。法华明二乘作佛。何故是秘密教耶。
答。前已释竟。今当广述。波若但明菩萨是佛因故作佛。二乘非佛因故不作佛。此义于昔易解故名显示。法华经明二乘作佛与昔教相违。于昔难解故名秘密。论主云如用药为药其事即易。用毒为药其事即难。波若明菩萨作佛如用药为药。不明二乘作佛如不用毒为药。法华经明二乘作佛如用毒为药。其义即难解所以为秘也。
问。秘密与显示为深为浅为大为小。
答。总论此二义即有两途。一者小乘为显示大乘为秘密。如论第四卷云。佛法有二种一显示二秘密。显示教中明阿罗汉断烦恼清净。诸菩萨未断烦恼未清净。即菩萨不及阿罗汉。故烈罗汉在前而菩萨居后。秘密法中明诸菩萨得六神通断一切烦恼。智慧清净超出二乘之上。此文正约小乘浅易为显示。大乘甚深为秘密。若尔者则波若之与法华皆明菩萨得无生忍具六神通。并属秘密甚深教摄。即指三藏教为显示也。二者以明义犹浅为显示。明义甚深为秘密。如第百卷说。波若但明菩萨作佛者。波若已明佛乘是实未明二乘作佛者。未开二乘是方便。约此一义有劣法华。故名波若为浅。法华即明佛乘是实复开二乘为权。故法华为深也。此同就大乘中自有浅深。故分显秘二教。
问。波若未开权显实应是秘密。法华已开权显实应属显示。何故不尔耶。
答。若以未了为秘以了为显者则如所问。但今以浅易为显示甚深为秘密。故以波若为显示。法华为秘密。说经因缘中已明此义竟。
问。若波若明义未了故称显示者。前何故言波若于一切大乘经最为深大耶。
答。各有其义。所言深大者据前二义也。后云未了者就未明二乘作佛也。
问。若法华胜明义已了波若劣明义未了者。何初言波若胜明义已了。法华劣明义未了耶。
答。不例也。初辨波若广明实相等二义故胜。法华不专明二义故法华劣耳。不言波若明义已了法华明义未了。以判胜劣。若是法华胜波若劣者正就了不了判也。
问。汝为自作此判。为义有所求耶。
答。理数自然何繁今问。作此释竟复见关中僧睿小品经序。盛判二经优劣将余意同。睿公言波若照也法华实也。论其穷理尽性夷明万行则实不如照。取其大明真化解本无三则照不如实。是故叹照则波若之功重。美实即法华之用高。考关中此文深见论意妙得经旨也。
第三毕定品云。须菩提闻法华经辨不退。复闻波若中有退。是故问佛。是菩萨为毕定为不毕定。佛答皆毕定。毕定者初心后心一切菩萨皆不退。是故毕定也。此论意明波若与法华无有优劣。以波若法华同明一切众生毕定作佛。是故二经无优劣。既无优劣则二经同名秘密也。
问。此文与第二文相违云何会通。
答。论主云波若非一时一会说。以此言推者则前分明退者在法华之前。后分不退者在法华之后也。故两言不相违也。又五不思议中佛最不可思议。如大经云。或见佛今夜入灭。或十五日后方始问讯。或一年后方取涅槃。像法决疑经云。或见今日双树泥洹。或见应生出家。或见为舍那处莲华藏。或见佛身满于虚空。若尔者不可定波若前而法华后法华前而波若后。故适时而闻随机而见也。第五法华是波若异名者。论云波若不属二乘但属菩萨。即波若是教菩萨法法华明一乘。亦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是故波若法华异名也。又要从二慧父母乃生诸佛。波若既明此二者则法华明作佛亦同波若。即波若法华不异但开权一边异波若耳。
问。以波若望法华既具三义。可得将波若望涅槃亦具三义以不。
答。亦具三义。例此可知。一者波若正明境智二义涅槃不正明此义。例法华可知。以二义故波若胜而涅槃劣也。
问。何以知然。
答。论列十种大经云波若最大。十种经中有大云经。大云经明佛性常住等。故知波若胜涅槃劣也。二者波若未明众生有佛性。例如未明二乘作佛。故波若劣而涅槃胜也。三者二经无异。波若既与法华同明二乘作佛亦同明佛性。故二经齐也。又波若唯教菩萨则涅槃亦然是故无异。
问。波若后分明义与法华同。明不退何处有同明佛性与涅槃齐耶。
答。波若文既明一切菩萨不退。即知皆有佛性。又既与法华齐。法华经中说佛性即是波若明有佛性也。此略举三文以论同异耳不可以局余义。
问。波若与净名法华同异云何。
答。净名及波若初分并已显佛乘是实。但未开二乘是权此处无异。今略明四义不同也。一者波若广说菩萨行如释论云。今欲为弥勒等广说菩萨行也。净名略明菩萨二种要行。一净佛国土二成就众生。如佛国土品说净土行。从方便品去破三种人明成就众生。方便品破凡夫见。故说生死过患也。叹法身功德令凡夫人入菩萨法门。次破二乘见明菩萨法门如弟子品说。三破菩萨大乘见如菩萨品说。凡夫著生死。生死是凡夫烦恼。二乘滞涅槃。涅槃是二乘烦恼。菩萨著佛道。佛道是大乘烦恼。故破此三种人皆悟不凡不圣不小不大不二法门。然后以权实二智适化。无方随缘益物。净名大致为如此也。
问。净名经何故明成就众生净佛国土耶。
答。释论云。菩萨得无生忍已后无有余事。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净名既得无生故今行斯二事。又适化不同不须问也。净名破三种人令入菩萨法门。此三种人即是五乘人。破凡夫谓人天乘也。次破声闻即二乘人。破菩萨即大乘人。破五乘人令入菩萨法门。与法华会五乘归一何异答显实与法华同未开权与法华异。
问。云何显实同。云何未开权异。
答。破三种人显菩萨法门甚深微妙无碍无方。法华亦明菩萨法门甚深微妙究竟真实。是故同也。但虽破三种人明其是有所得。未明五乘皆是方便。是故异法华也。又三异一同。三异者一者未开三是方便。二未会三归一。三未废三立一也。一同者净名呵大小乘法华亦破三乘异执故言同也。
问。二种破义有异不应言同。净名破其有所得义。法华破其执五乘异义。何得言同。
答。此义即两经有异。但法华破执。破执必是有所得。今取同是有所得。是故被破。所以言同也。
问。但净名显实与法华同。波若显实亦与法华同。
答。一切大乘经明道无异。即显实皆同。但波若净名之时二乘根缘未熟故未得开权。至法华时二乘根缘始熟故方得开权耳。不可言未开权故亦未显实。波若净名辨菩萨无碍之道究竟无余。法华辨菩萨行复何能过此耶。
问。以何文波若净名已显实耶。
答。法华信解品云一切诸佛所有秘藏。但为菩萨演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岂非指波若为秘藏真实法耶。
问。净名波若未明三界外事。如未辨五百由旬。显实云何无异。
答。若以五百由旬为界外者。大品明四百由旬宁非界外耶。又华严涅槃诸大乘经无有分明文辨三界内外事。但胜鬘分明说耳。可言华严涅槃未明界外事耶。
问。法华明罗汉受记作佛。即是明界外事。净名大品亦尔耶。
答。释论解大品往生品。云菩萨从一佛土至一佛土。至一佛土者此是出三界外净土。云何言不明界外事耶。又明菩萨舍肉身受法性生身。二乘亦尔。岂非明界外事耶。又大品净名未明界外事者。为未得开权故。若分明说界外事。则辨罗汉生处。便是开权。此时根缘未堪故不说。但直明三界外净土菩萨往生。则菩萨利根悬得领解。二乘根钝故不知界外更受生身。又难若言净名大品未明二乘作佛亦未显实者。华严云大药王树根不生二处。谓深水火坑。既言二乘不生菩提心。若尔华严应未显实也。又华严法界品明二乘未入法界。法华已明入一乘。然一乘法界是异名耳。岂可言华严未明二乘作佛。故显实亦未足耶。
问。何故华严未明二乘作佛耶。
答。华严多是初成道时。二乘根缘未熟故说其未得成佛。如净名大品之时二乘根缘未熟故未开权。诸菩萨道缘已熟故已显实也。不可言未开权故亦不显实矣。二者大品令二乘人口自说菩萨行密教二乘。净名经令菩萨人说菩萨行密教二乘。密教二乘不出自他两门。故二经为异。三者密教二乘复有二门。一佛自密教即大品付财也。二菩萨密教谓净名等也。四者密教二乘者。二乘有二病。一者住著空有。故大经云二乘人名有所得。波若多破其住著之心。辨无住无得。睿师释论序云。知滞有之为患故波若为之照即其事也。二者二乘人不能知无方无碍之用。净名等经正辨菩萨无方无碍之用。菩萨体无碍法。故心有无碍慧身有无碍通。口具无碍辩以密斥二乘。令悄鄙小心欣慕大智。此皆大判耳。
问。大品法华涅槃华严四经同明因果。因果何异。
答。大品因果者释论云。佛于三藏中为诸声闻说种种法未说菩萨行。今欲为诸菩萨说菩萨行故说波若。中论云先于声闻法中说生灭十二因缘。次为菩萨说无生灭十二因缘。以二论详之。三藏望波若即是开生灭无生灭二种义。以菩萨行无生灭因故得不断不常果。无生灭因即是波若。不断不常果即是萨婆若。故经云以不住法住波若中。以无所舍行檀等六度。不生故具足三十七品等。所以睿师云。启彰玄门以不住为始。妙归三慧无得为终。不住为始谓行不住因。无得为终即是得无所得果。适化当时即便取悟也。波若因果大宗若斯。法华因果者此经正开权显实。故辨因明果。可谓融会今昔结束始终。总序释迦一化之大意也。一期出世教门虽多不出权实二智真应两身。初则开权显实。明三乘为方便一乘为真实。故破昔三因三果。明今日一因一果。以因无别感唯有一因。果无异酬唯有一果。时众虽知唯有一因无有异因。唯有一果无有异果。未知一果为同昔果。为异昔果。是故次辨开近显远。近谓如来应迹。远即常住法身。但昔方便说近以覆远。今开近显远。近远既彰则本迹义显。本迹义显故成一果义。果义既成一因始立。是故此经正明一因一果。法华之会闻便领悟也。次明涅槃辨因果者。依寿量品明诸子有二种。一不失心二失心。不失心子闻波若法华皆得领解。余失心子不肯服药。保执昔无常教。是以如来唱灭。因此广破无常病逗以常药。正以佛性为因涅槃为果。
问。此经正明常无常今昔开覆。何故以佛性为因涅槃为果耶。
答。为释成常无常意故明佛性为因涅槃为果。如来之身所以常者良由本有佛性。见佛性故。所以为常故纯陀品云。未见佛性名为无常。见佛性故常恒无变。故佛性之因涅槃之果更无有异。隐名佛性显名涅槃。亦隐名如来藏显则成法身。又隐则为因显则为果。然佛性未曾隐显。约众生不了故名为隐。若得了悟自为显也。
问。佛性为因涅槃为果为释成常无常义。三宝一体异体复释何义耶。
答。亦释成常无常义及因果义。昔三宝异体。是故无常。今三宝一体。所以常住。故长寿品末云。如汝父母各各异。故知是故无常。以三宝不异所以常住也。以三宝一体故果义则成。果义既成因义便显。所以复是释成因果。
问。然作此释者与旧何异。
答。涅槃明常者此是对治悉且。非究竟说。大经云诸优婆塞常乐观察诸对治门。谓常无常乃至我无我。昔破邪常故说无常。今斥无常是故说常。然如来身未曾常与无常。常无常方便用具足。三宝未曾一体异体。一体异体方便具足。涅槃正宗大意如此。其中一化教门有未了者并皆融会。故涅槃亦名开秘密藏经也。
问。法华中三根声闻皆得领悟。何故三修沙门至涅槃时犹执苦无常耶。
答。以是义故开失心子不失心子。不失心是利根人。闻初段开三显一后章开近显远。皆得领悟。余失心子闻而不解。故至涅槃方得悟也。
问。身子等昔有二执。一执三乘异二执佛无常。闻法华教二执皆除即便领悟。失心子至涅槃时犹具二执。则涅槃教起应破三乘异执复破无常执也。
答。事如所问。明佛常住即破无常执。明同一佛性破三乘异执。二病既消即便领解。
问。法华破二执有二段经文。涅槃破二执复云何耶。
答。法华离破故开二门。涅槃合破但有一段。何以知之。开宗即辨常便说佛性。故知合破也。以根性不同取悟非一。法华离破未解至涅槃合说便解。又法华广明一乘广破异执。略明常义略破无常执。涅槃广破无常执略破异执。以取悟不同故广略互显。华严明因果者前已释竟。此经但为菩萨广开舍那能化所化二种因果法门。皆是无方无碍。任道平正无所斥夺究竟圆满。望前诸教谓根本法轮。所以明根本法轮者。三世诸佛出世唯应为菩萨直说。究竟之因圆满之果。菩萨行此因故直趣佛果。故名根本法轮。但为众生薄福钝根不堪受此法。是故方便息于大化种种杂说。或前小后大或始三终一或先无常后常。皆是释迦屈曲为缘。故深隐说法。若任道而言唯应有华严教也。
问。四经同明因果。何故涅槃具明缘正两因缘正两果。缘因即因与因因。缘果即果与果果等五性之义。而余经不明此耶。
答。受悟不同故圣教非一。如华严开世心十地等因及依正二果。而余教不作此说。故知逗缘不同也。
问。何故余经不逗缘说此法耶。
答。大品法华是合明义。涅槃是开明义。所以合明义者。大品直明无所住因无所得果。破众生有所得心即便了悟。不须别开缘正因果也。法华直破异因异果明一因一果。众生即得了悟。亦不开缘正因果。大经为钝根众生闻上合说未悟故。广开缘正两因两果始得领解也。以根缘宜。闻合以取悟则为之合。应闻开以受道故为之开也。
问。就大品法华华严亦有缘正文以不。
答。傍有此义。释论解方便品云。波若为种子是正因。五度等为水是缘因。能生菩提果树。又大品已有明佛性义。亦有缘正因义也。法华中明众生有佛性即正因。万行等是缘因。华严中正法性起文云。微尘中有一经卷。经卷中广说一切事。此即是众生身中有佛性。破微尘出经卷。即是除烦恼见佛性也。佛性既是正因。诸菩萨修行三十心十地等即是缘因也。
问。若皆有缘正二因者。云何有四经之异。
答。但众经皆有傍正二义。波若广破有所得明无依无得为正宗。佛性一乘为其傍义。法华广明一因一果为其正宗。无所得及佛性为其傍义。涅槃广明佛性常住。为斥无常之病为其正宗。一乘及无所得为其傍义。又众经逗缘不同互相开避。波若已广明无所得实相故法华不明之。未广说一乘因果。故广明之。法华已明一乘因果故涅槃不广明之。未广明佛性常住。故广说之。又唯是一道三义说之。无境不照义故名波若。真极无二义称为妙法华。常恒不变义目为涅槃。又在菩萨心故名波若。在佛心故名萨波若。具在佛菩萨心故名一乘又须领。众经显道无异而作异名说之。如大品作波若之名。不作一乘及佛性之目。法华作一乘之名。不作波若佛性之称。乃至涅槃亦然。
问。何以知然。
答。法华无佛性文。而天亲释法华论有七处明佛性。故知一乘是佛性异名。谓论主知名虽异而体是同。故就法华中明有佛性义浅识之流迷名丧实。闻名异故谓实亦异。便言一乘非是佛性。又释论云若如法观佛波若及涅槃。是三即一相其实无有异。故知波若是涅槃异名佛性别称。但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如将息病人以一种食作诸异味。又随义说譬喻之一金作诸异器。以此推之不得局以五时限之四教也。譬喻义后当广说之也。
法华玄论卷第三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四
胡吉藏撰
初明一乘义即释会三归一义。
问。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云何名为无二无三耶。
答。有人言无二者无声闻缘觉二。无三者无偏行六度菩萨乘。又昔三乘皆是方便。今教别有一大车。异昔三也。
问。何以知然。
答。经云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既以三为方便即以一为真实。即会昔三乘归今一实也。又云愿赐我等三种宝车。昔既索三今便赐一。故索所不与与所不索。即知别有大车异昔三小。以文理推之即有四车也。
评曰。三车诤论纷纶由来久矣。了之即一部可通。迷之即七轴皆壅。今以八文征之。方见此释为谬。第一文云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此文次第列三乘也。但以一佛乘者谓佛乘为第一也。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者。无有缘觉为第二。声闻为第三。以此文详之即唯有三车。即执四为谬矣。
问。经常列三乘不作此之次第。今何以说三。
次云唯一是实余二非真者。唯一佛乘欲引导众生故方便说三。考实而言唯一佛乘是实。余二非真。是故说三说二犹一意耳。请设近喻以况远旨。如父手中唯有一果欲引诸子说一果为三果。考实而论唯有一果无二果。是故二文无相违也。以三二既明会义可领。晚见法华论。释十方佛土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与今意同。论云此是遮义。是遮者明无二乘涅槃。唯佛究竟无上菩提。有大涅槃耳。此但明无有二乘唯有佛乘。不言无偏行六度菩萨乘。故光宅失旨也。
次论四句。
问。会三归一.破三归一.开三显一.废三立一有何异耶。
答。会三归一者有会教会行会缘。言会教者昔开三乘五乘之教并为显一道。所表之道既一能表之教亦复无二。故一切教皆名大乘教也。会行者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如来昔说有三行者。为趣一道故令修三行。所期之道无二。能趣之行岂三耶。所言会人者如来出世本为教菩萨。不教余人。三人所行既是菩萨道。能行之人皆成菩萨也。故文云但为教菩萨无声闻弟子。但会教正是一时。会行及人远令至佛也。
问。会有几种。
答。自有融会称会。自有会归称会。若会归称会如向所明也。融会称会者。既会三归一竟。缘即疑云。三若归一何故说三。是故释言。昔以方便故说三。今以如实故说一。此是融会今昔三一之义亦名会也。若是会归之义正就三行也。融会之义宜就教门。所以然者。若会三因同归作佛。如此之义会行为正不用教门。作佛故教非会归也。若取设教之意。为显一乘此名会归之会也。破三归一者昔说三乘本为表一。而众生遂保执三不受一教。故须破其执情名破三归一也。是故文云今为汝等说实。汝所得非灭也。
问。但破执情亦破教耶。
答。三教于佛恒是一教。故大经云。常行一乘众生见三。若尔于佛即不破也。但破众生执教生迷不破教也。开三显一者开昔三是方便。显今一是真实。废三立一者昔为不堪闻一故权说三教耳。今大缘已熟堪闻一教。即宜废昔三立今一教也。方便品云正直舍方便即是废义也。
次论乘体。
问。何以为乘体。
答。乘通因果。果乘以万德为体。因乘以万行为体。
问。何以知通因果耶。
答。后当广说。今略取二文。十二门论以六义释乘。诸佛大人之所乘故故名为大。谓果乘也。观世音等之所乘故故名为大。谓因乘也。此经云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以此度众生。为果乘也。是诸子等乘是宝车直至道场。谓因乘也。法华论具明乘通因果。后当出之。唯识论亦然也。
问。释论云六度为乘体。云何乘通因果耶。
答。此说因乘耳。广乘品中具明万德万行也。
问。因乘之中云何本末。
答。六度虽是大乘体要须波若正观。由波若正观万行方成。即波若为本余行为未。此就乘体中自开本末。
问。同是无得六度皆是正体。有何本末。
答。若六度同是无得者。要须波若方成无得。故波若为本五度为末。大品云鸟集须弥同一金色。虽同金色而须弥为本。要由须弥色乃同耳。
问。因中之乘以波若为主。果地万德用何为宗耶。
答。论云因中名波若果中名萨婆若。即果乘以萨婆若为主也。是故此经始末皆叹佛慧。如云为说佛慧故诸佛出于世。乃至多宝所叹平等大慧。即其事也。摄大乘论亦言智慧为乘体也。此是不二二开本末耳。因缘无碍一一行摄一切行。皆得为因乘本。一一德摄一切德皆果乘本也。
问。法华具明因乘果乘。何者为正。
答。辨宗之中以说斯义明正法。为乘者此乘非因非果始是正也。今就方便用者以果乘为正。所以然者果是妙极因未妙极。经题秤为妙法故宜以果乘为正也。以标此妙极之果令三乘人及一切众生皆修妙因。趣此妙极之果。然后始得明因乘耳。若发趾即明因乘为正者。竟末标所期知何所趣耶。如人先知宝所然后修行趣之耳。以此而推果为正也。此义文已广明寻之自见。后见法华论释尚无二何况三耶。明无有二乘涅槃唯有如来大涅槃名为佛果。故知二乘亦取果乘为正。大乘亦取果乘为正。是以论但举涅槃也。
问。乘有广狭义不。
答。五乘相望自辨广狭今不明之也。就一乘中自论广狭者。果乘无累不尽无德不圆故称广也。因行不尔故称为狭。就因中自论者。初地得百法明门故狭。二地得千法明门故广。如是可知也。
问。云何一体乘异体乘耶。
答。与波若相应无依无得不二观现前。如一念品说。菩萨一念具万行。此是一体乘。未得此观现前名异体乘。然从初发心则学不二观。故从初发心时是一体乘。则一念具足万行。故云发心毕竟二不别。但约此观明晦故开一体异体耳。约位明者得无生忍为一体乘。未得无生忍者为异体乘。
问。何以然。
答。大品云但燃灯佛以得无生忍即不离六度等无得万行。
问。云何是近乘远乘。
答。以波若心所起。如不住法住波若中。无所舍具足檀等六度。不生故具足道品。亦如广乘品列一切德行。后皆结言无所得故。如此之乘名为近乘。若说低头举手皆成佛者。此是有所得善名为远乘。何以知然。法华云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此岂是人天有所得善耶。今菩萨所行从初发心即行无所得观。此是近乘无有远乘。但就无所得中自有明晦故分近远耳。
问。释论解无生品中云。有近道远道。近道者谓三十七品。远道者谓六波罗蜜。然道品与六度俱皆是乘。何故分近远耶。
答。数论师地论师法华等师无有此义。故不释也。今明此义可有四列。一者六度道品是无所得故俱近。二俱是有所得故俱远。三无所得六度为近。有所得道品为远。四无得道品为近。有得六度为远。今明六度为远道品为近者。为释无生品经文。经文云有世间六度出世间六度。道品但明出世。不明世间。论主解此一义故明六度为远道品为近。
问。六度何故远道品何故近。
答。六度杂有世出世故远。道品纯是出世间故近。
问。六度何故杂道品何故不杂耶。
答。六度中明通浅深。如布施持戒忍辱等通于浅深。可得有杂义。道品中明定慧。定慧深于施戒。就此一义故六度为远道品为近。
问。此义约大小乘分近远以不。
答。若就大小乘一往分者。道品是小乘行故为远。六度正是乘体故为近。若就菩萨具一切行。皆是无得。悉是正行。六度道品俱是近乘也。
次论运出义。
问。运出明乘者。因乘果乘何者为正耶。
答。就因门正明运出。释论云是乘从三界中出至佛果。即住变成萨婆若。故因乘为正也。若以能运出众生者。即佛乘为正。唯佛能具运出一切众生。而因乘不及果也。
问。云何是自运运他。
答。就运出为义者。言因乘者有自运运他。果乘但有运他之义。佛即已出无劳更运。若纵任自在明运者果德具有此运也。
次论乘具。
问。世间乘有能乘之人及所乘之法及乘行具。一乘亦有此不耶。
答。有也。大品云是乘及所乘因法释论云六度正是乘体。慈悲与方便此二为大乘挟具。所以然者。以有慈悲故能广运众生。有巧方便故能出生死。又有慈悲故不随二乘地。有方便故不随凡夫地。出此二地故能至佛也。故此二种名乘行具也。犹属一乘摄。但义分之故成二也。小乘法中无此行具也。次中边分别论明乘有五。一乘本谓真如佛性。二乘行即福慧等。三乘摄谓慈悲心。引一切众生悉共出生死。四乘障谓烦恼障及智障。三界内烦恼名烦恼障。余障一切行解名为智障。五者乘果即佛果也。唯识论解乘有三体六义。三体同前。一自性二空所显真如是也。二随流随顺自性流。福慧十地等法是也。三至果即随流所出无上菩提。及一切不共法也。六义者一体是如如空出离四谤。二者因谓福慧三者摄摄一切众生四境界了真俗修二谛。五障即皮肉心三障。六果谓无上菩提。此六义次第者正以真如为根本。以有如此故起福慧二行。起福慧二行故能摄一切众生。摄一切众生由照真俗迷境。故成惑则失乘理见境故能除惑。除惑故得佛果也。
问。乘是何义。
答。彼论释云。乘是显载义由真如佛性故出福慧等行。由福慧等行故出佛果。佛果载出众生。摄大乘论有三。谓乘因乘缘乘得。乘因者谓真如佛性。第一义空为乘因。乘缘谓万行。乘得即佛果也。
问。真如佛性云何为乘体也。
答。唯有真如佛性为真实。修万行为欲显此佛性。佛性显故名为法身。此三要相须。以佛性是本故名为因。虽有因复须缘因。因缘具故得果。今不违此说也。法华论亦明三种。一乘体。谓如来平等法身即是佛性为乘体。又云佛乘者谓如来大般涅槃。此即明佛果为乘体。此隐显为异实无两也。又释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及低头举手之善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即是了因乃为乘缘也。此犹是三种佛性义耳。乘缘谓引出佛性即了因也。乘体谓因佛性。乘果谓果佛性。不说果果性者。果果性还属果门。不说境界性者属因门故也。又广说有五。略即唯三也。又望于十二门论乘具四事。一者乘本。谓诸法实相。由实相生波若故实相为本。即是乘境义。二者乘主。由波若故万行得成故波若为主。即智慧。三者乘助。除波若外余一切行资成波若。四者乘果乘此乘故得萨婆若也。又此经明乘有三事。一车二牛三宾从。车通因果万德万行。牛亦通因果。中道正观离断常之垢为白。由此观故引万行出生死如牛。此即波若导众行义也。
问。波若即是车云何复喻牛耶。
答。一法二义分之。导引如牛运义名车。余行但有资成运出。唯有车义而无引导之能故无牛义也。此是因地牛义也。果地牛者内德则取真慧为牛。外用宜取六通无垢为白牛。驾之而游五道运众生也。宾从者果德为车。则因为宾从因行为车。则界外众行为车界。内行为宾从。如索车中释之。又大品明乘具五事。一者乘出即是乘始。谓从三界出。二者乘终到萨婆若。三者乘住谓万行无所住为住。四所乘法即六度。五能乘之人谓菩萨也。
问。诸大乘经所明及中百大乘论等所辨此可信受。如唯识摄大乘及法华论等必可信耶。
答。此论同是婆薮所造。付法藏中天亲有其人。是故可信。又观其义意。与大乘经论语言虽异而意不相违。是故可信也。
问。三论学者恒弹破有所得义。云何今并用众家异说耶。
答。兴皇大师制释论序云。领括群妙申众家之美。使异执冰销同归一致。以此旨详之。无执不破无义不摄。巧用无非甘露拙服皆成毒药。若专守破斥之言斯人未体三论意也。
问。云何巧用云何拙服。
答。若能心无所得言无所住。如空中种树虚里织罗。如幻如化。随病随人者。设行产业之事无非大般涅槃。并应正法波若名巧服矣。与此相违即名拙服。此意已如辨宗中释之。又龙树出世制作大意者。要先破洗一切有所得病。令毕竟无遗。莫问大乘小乘内道外道。有文作义及无文构造。凡心有一豪依得言有一句定相。皆悉洗之令毕竟净。然不净既去净亦无留也。如是五句令言穷虑息。然后始得于无名相中强名相说。虽强名相说说不动无说。故宝积叹云。能善巧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又经云善哉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若能于一切义皆如此用之。始是龙树大乘论耳。不尔者还同旧执。若留一豪心住著者。退无损于烦恼进不弘于佛法也。又破洗一切有所得大小病然后于一一义中宜用四悉檀贯之。今[堂-土+((口@〡)/┴)]略举一意。十二部经八万法藏皆是随顺俗。故有此言说。若不随俗则一无言无不言。故有所言皆随俗说。谓世界悉檀。十二部八万法藏言并相违。或三或一或无常或常。或佛出二谛外或二谛内。或三世有或一世有。如大经三十余诤论门。无智之者各执一意互相是非。现世起诤论增长烦恼。乃至断善根堕坠恶趣。似僧地狱正拟斯人。欲勉斯过者须用第二悉檀。所以八万法藏及尘沙法门并相违者。此是如来各各为人悉檀。故不相违背。如大经云。以此众生非一根性。非一善友非一国土。是故如来不得一向定说。以此义观之。于一切法门无所违诤。不起烦恼勉于似僧也。第三名为对治悉檀。如来所以说各各为人。说八万法藏及尘沙法门。皆为对治众生烦恼故也。如大经云。譬如大地诸山药草能为众生病之良药。我法亦尔能令众生烦恼病药。是故一切教门无有定性。但令病息。病息故无非药。病不息无是药也。既为息病病息药废。不应复执著之也。第四名为第一义悉檀者。前来三门皆是为众生故有如此方便。若论正道即不曾有一言。况有八万耶。尚非有言况是无言耶。故过一切言语灭一切戏论。如大炎四边不可触。以烧手故。用此四门可通贯一切义及文。以得此四门故一切经可构。一切病可治。不得四门一句经不可寻。一烦恼不可破也。
问。何故就一乘义中释此意耶。
答。一乘是三世诸佛正宗。就此中释之也。又如此了悟方是能动能出。故是乘耳。若作一句定执不动不出。何名乘耶。大经云。若有定相是生死相是魔王相。非佛法相。是故一切诸法无定无相。
问曰。恒作无定相破定相者。如此即是定相。
答。破定言无定耳。云何复更执无定耶。
问。若都无所执者即是执乃不执于执。而执于无执故还是执也。
答。今言无执者以执无故。言无执耳既言不执于执。岂执无执耶。
问。执无复无无执即是断见人也。
答。断一切见故名断见此可然也。大品云断一切见故名摩诃萨。正恐诸见不能断耳。又若有诸见可言断见耳。诸见本不有何所断耶。经云动心是魔网不动即法印。
次论动出。
问。大品云是乘能动能出是何位耶。
答。论云动是顺忍出为无生忍。一者地前为顺忍登地为无生忍。二六地为顺忍七地为无生忍。若凡夫为三界者则地前为顺忍。发地入圣位出三界也。此则初地为出地前为动。若六地犹受肉身名为三界。即七地舍肉身出三界。故六地为动。七地为出。然二义之中先义为正也。
问。小乘动出其义云何耶。
答。准前可知。苦忍前名动苦忍名出。二者三果未勉三界为动。无学断三界惑尽为出。又有余名动无余名出。但就人而明者。小乘人唯有心出无有身出。异大乘也。
次论乘障。
问。乘以何物为障。
答。释论既以六度为大乘体。六[卄/幣]即是障也。若取乘出生死义即著生死以为障。若取乘广大义即以狭劣以为障。若以出世六度无所得故能出。即以有所得六度为障。六[卄/幣]即是别障有所得即是通障也。
次论二慧。
问。空有二慧何者正是乘耶。
答。旧有二释。一云空解为正乘有解为相从。例如十地空解为能生之本。有解为地上所生。次释云地义如前。若乘取运义即两解俱能运。今所明以中道正观为乘体也。中道正观非空非有。方能出有无二见故云空有并是乘方便用也。地义亦尔。
次论始终真似义。
问。何等为乘始乘终真乘似乘。
答。有人言三十心是乘正位。有人言登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八地是乘正位。有人言初得方便失正体。第二得正体失方便。第三得并观及乘体失不并及乘方便。故具有三义。三十心为方便。登地为正体。八地为并乘。七地为不并乘也。评曰。最后释者虽得经文。而义犹未善。今当序之。问乘品云是乘无始无终。不出三界。亦不住萨婆若。如经广明。若欲令乘出者。是人欲令无生法忍出。欲令真谛法出。然实际无生实际不出者。乘亦无出。以乘无出故无始无终。不因不果。如此之乘乃名出耳。
问。若无能出所出能运所运。即无有乘。云何释大乘义耶。
答。良由得此正悟不见能出所出。乃名为出。可谓无所出而出。出而无所出。若有能出所出能运所运者。即是有所得无有出义也。
问。云何是出无所出耶。
答。经云不动法故。不动法者非乘。是常住名为不动。亦不言真谛。空故不动。又非乘不去故不动。此明乘出宛然而无所出。故名不动也。既无出而出亦无始而始无终而终。无始而始始自初心。无终而终终于十地。此是因门分其始终。就此始终复开二位。地前三十心此观未具成名为似乘。登地已上得此观现前。故名真乘。故论云地前名顺忍。登地名无生忍。即是真似义。
次论并不并。
问。有人言初地并。有人言七地并。有人言八地并。是事云何。
评曰。各偏有执皆为失旨。所以然者经论具有三种并义。如仁王经及摄大乘论等云初地并。大品发趣品释七地名等定慧地。即七地并。仁经等及地经云八地并。以具有三文宜并用也。
问。此三相违不应合用。
答。不相违。言初地并者从初发心便学并观。至于地前犹是凡夫故不得并。登地名圣故云并也。又地前名顺忍登地名无生忍。是故初地并也。言七地并者此就地位。自分之初地至六地名顺忍。七地名无生忍。顺忍虽并并劣故不名并。七地并胜故称为并。
问。何以知然。
答。初地望前名无生忍。若望七地名为顺忍。若将初地望地前即初地为并。若形于七地则初地未并。
问。何故七地得名并六地不名并耶。
答。七地是功用道满故名为并六地功用。未圆故未得称并。又且六地为波若七地为方便。以七地具二慧故得称并。六地虽有波若未具方便故非并也。复言八地并者此据功用无功用判并不并。所以然者。七地虽并犹有功用。八地任运成就无复功用。是故八地得并七地非并也。故融会三经不相违背也。
次论二经。
问。法华胜鬘俱明一乘。一乘何异。
答。他云胜鬘了义法华未了义。今明法华既是明佛性法身即不应有了不了释也。但大乘是同略明三异。一者法华对破三执会归一乘。若胜鬘不对三缘。但为七岁已上学一乘缘。辨出生收入之义。出生者犹如大地出四种宝藏。正法出生五乘也。收入者正法出五乘。五乘归正法。此之出入舒卷皆是平道。因缘法门无所斥夺。与法华异法华先斥三病故明一乘。然后始得非三非一三一具足耳。二者法华但明二乘未究竟佛乘已圆满。不广释其因缘。胜鬘则开五住地之因。辨二生死之果。释二乘未圆佛果已满。是故两经异。
问。依此义即是了未了。
答。自有须释而悟。自有不须释而悟。岂得用此判了不了耶。若一经之中皆具明一切义者。即有一教唯有一缘。何名多部。三者胜鬘具明正法出生五乘数五乘归正法。法华但明会三乘归一乘开一乘为三乘。不正会人天归一乘开一乘为三乘为人天乘。
问。何故两经不同。
答。法华正为三乘保执自谓究竟。更不求佛。故须辨三乘会开之义。人天二乘无自保究竟之执。故不辨会开也。胜鬘通明正法有出生一切方便用。数一切方便归正法。故通明五乘有开会也。
问。法华亦有会人天归一乘不。
答。亦有此义低头举手皆成佛道即其事也。
问。三乘既是权说。实无三者人天乘亦是权也。
答。有例不例。若言三十三天常乐我净。如杨叶之金亦是权。亦须破及会也。不例者道实无三。方便说三是究竟故三是权。而不无行生死人天之因得人天果报。故人天非权也。昔又不说人天是究竟。故人天乘非权也。
问。三不及一在三既权。二劣于三二亦应权也。
答。胜劣乃通权实义异故不例也。人天乘得人天实报。二乘人不得究竟报故不例也。
次论三假。
问。乘具三假不。
答。释论云五阴法是法假人是受假。人法之名是名假。所乘之法及以行具谓法假。能乘之人是受假。能乘所乘及乘具皆有名字是名假也。
问。乘是因成.相续.待.三假中何假耶。
答。由来四释今不具足。一释云若论因成假者宜两望之。若望以法成人人即是假。万善成人即是实法。若望总众善为一乘。一乘则是假万行为实。
问。相续假云何。
答。有二释。初云一念实法生而即灭。尚自不固何能运出。必须相续方有运义。如智断惑如明除闇。次释云若解断惑必须两念。排他为难故也。今善体能运一念有力。如一念智即能知境。一念善即能感乐不假相续也。
今又问。若一念无力多念方有力者。一糸不能制象多糸则能制。一渧不能满多集则能满。百论破外道盛有此说。览之自见。又问云一不能多遂能者。一沙无油一盲不见。多集则能耶。
答。他云盲沙分分无力。緌渧分分有力。故非问也。今明百论中外道亦有此释。如论破之。
次论相续假。
问。两念相续者。前念灭故后起续。前不灭故后起续。前若灭者后何所续。不灭则常何劳后续。具如论破。又问实法则灭前。而两相续则转变。今请问之。如乳变为酪复有乳灭义者。为是一乳耶为二乳。若一乳者实法灭则无。复乳何所变。若言变者复何得灭耶。若一体者灭则不得变。变则不得灭。若一灭一变则成二乳也。
问曰。只是一乳而乳两义。举体实灭举体转变。
难曰。实法灭者但是乳义灭而乳体亦灭耶。若但义灭则乳体不灭。则乳义无常而体应是常。若言体义皆灭则无复体义。复何所转。欲见此意中论广明。以此推之则无相续。既无相续则无至佛理。有何一乘。当知有所得义无有乘义。
次问一念力能运者。此一念为即灭为不灭。若生而即灭何能运耶。若不灭即常复何所运耶。若亦灭亦不灭者。既是一念云何具两法耶。问今释云何。
答。此病若销自见经意也。
次论四一。
问。旧云有四一义。谓一教一因一果一人。此事云何。
答。此亦无失欲广论之。有无量一。谓教一理一人一法一机一境一智一。如前释名说也。
问。诸一有何次第。
答。如来见有一机故前有机一。说一教故次有教一。众生禀悟一教名为人一。次行一因故有因一。复得一果故名果一也。
次序权实二智义论权实名。
问。此经既言开权显实。以何义故名权实义耶。
答。有人言权是权尔之名。实是审实为义。有人言实名智慧权名方便。方便是善巧之名。智慧是解知之义。
评曰。今具详之请问。初说若妙以待粗为名。粗以形妙受称。若尔实以待权得名。权以形实为称。若权实不相待释名者。粗妙亦应然也。又难曰。若权是权尔之义以权释权。亦应实是实尔为义以实释实耶。若尔者则应苦以苦义乐以乐义。不应别有余释也。
次问智慧与方便二名。然二智俱是巧妙。何故方便独受善巧之名耶。旧释云通则皆例别则不齐方便。于无三中说三善巧义彰。实智于一上说一巧义不显。故与其智慧之目也。
难曰。于一上说一不与巧名。于一上说一不应与其妙称。而下文叹实智则云甚深微妙。此则实智正是微妙善巧也。
又问若实智没其功名当其妙称。权智应没其妙名当其巧称。若尔实智妙而无巧。无巧应是拙。权智巧而非妙。非妙应是粗。
今所释义依诸大乘经论略有四种。一依名释。谓权是权巧实为审谛。二相资释。权是实权实是权实。实不碍权权不碍实。虽实而权虽权而实。故权得以实为义。实得以权为义也。三显道释。权以不权为义。实以不实为义。故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亦一切权实法了达非权实。四无方释。华严云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若尔一权得有无量义。无量法得是一权义也。
问。非权非实为是真谛为是智耶。
答。肇师云惑者睹减照谓之实。见变动谓之权。既言惑者谓之权实。则知圣心未曾权实。此正语圣心非关真谛。次别论权义。有人言权是譬名。如称锤名权。将此诠量诸物轻重。前之则轻却之则重处中则平。此譬佛智照察根缘有三乘差别。有人言权是假义。故假三车于门外。有人言权是权尔一时之用。故云权化城于中道。有人言权是耳尔。谓随宜说法名之为权也。
评曰。具此四义可合用之。如来之智实有照缘。不差如称诠量轻重也。如经云我初得道时空拳度一切。又云实无三车假设三车。实无有城权作化城故假也。三乘谓一时之说。若久后则说真实。如经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故是权尔义也。必有随机宜则宜尔之义。
问。权与方便何异耶。
答。通犹一耳。但权宜当一时之目。据三乘义。方便是善巧通于一三。如巧说一乘亦名方便。故方便名通于一三也。
问。权亦应有二。一者实权。如菩萨权巧。二者方便权。如说三乘。
答。例也。
问。方便与权既有二种。实亦有二不。
答。亦有二种。一者权实。昔说三乘为实者权作此实耳。二者非权实者今教明佛乘实也。
次论二智体义。众师皆云二智以心为体也。
详曰。今请问之。心为解惑体者。心与惑为一为异。若一断惑则应断心。心若不断惑亦不断。又若一而断惑留心。何不断心而留惑耶。若惑断心不断。则心与惑异。若异者惑便非心。心是识虑惑应非情。又惑若异心。惑自是惑心。应不惑。若尔自是智知。心终不知。如此求心竟不可得。是则无心以何为二智体。即是故论云。如身见五种求之不可得。烦恼于垢心五种求亦不得。
问。今明二智以何为体耶。
答。正由谓情言。心与惑一异故无有二智。诸佛菩萨了此心惑不见一异。既无一异则非心非惑。不智不愚亦不权不实。如是五句皆不可得。但于不二而二。为众生故开于二智。故二智以不二为体也。
次论四种二智。
问。有人言照空为实鉴有为权。此波若教二智也。内静鉴为实外动用为权。净名教二智也。照一为实照三为权谓法华二智也。照常住为实鉴无常为权。谓涅槃二智也。
评曰。不然。照空为实鉴有为权。盖是契中道之妙观。离断常之要术。法身之父母菩萨之本行。从波若已上涅槃已还。乃至华严诸方等教皆通用之。不得偏属大品。次动静分二智者。一切方等教辨菩萨行。皆以内静鉴为实。外动用为权。贯通众经亦非属净名也。
问。何以知静动分二智通诸经耶。
答。一切菩萨皆有自行化他。今内静鉴为实是自行。外动用为权是化他义。故知通一切教也。
问。何以知鉴空为实照有为权。亦通贯众经耶。
答。净名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智度即是波若方便即权义。龙树释大品分为二道。一波若道二方便道。若尔净名二慧即是大品二慧。而净名既云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即知此二慧贯通众经也。
问。前明空有分二智。后以动静明权实。皆通贯众经有何异耶。
答。约菩萨一人义论两种二慧取其鉴空照有义多是自行。具如前也。若明动静义则具自行化他则如后也。次云照三为权鉴一为实。此偏约法华。是亦不然。波若后分已明与法华齐。若尔则大品亦有此义。不应偏系法华也。
又问设云法华以照三为权。鉴一为实者。此三一为并是世谛。为通二谛耶。旧解云。照四种一为实。谓因一果一教一人一皆是世谛也。照三种三为权。谓机三教三人三。无有理三亦是俗谛也。
评曰。不然。四一但是俗谛则一乘义局。一乘之中若境若智俗之与真皆入一乘。云何但取世谛耶。
问。乘是万行故境非乘也。
答。十二门论初唱略明大乘。次后云大分深义所谓空也。若通达空则具万行。若然者空为乘本。云何不取为乘耶。今所明者照一乘中。若境智空有皆属一乘。三乘亦尔。依经详之。不如旧说也。
次论空有二智。有人言照空有二境审实不虚。故名实智。观空不证涉有无著名为方便。
问。此出何文。
答。大品云菩萨于空不著故不证空。即知不证空是方便也。又云菩萨以方便力故为众生受五欲。而无所染。故知涉有不著亦是方便。
问。若以二照为实两巧为权。二照应无两巧两巧应无二照。
答。二照两巧更无别体。虽照而巧故名方便。虽巧而照目之为实。如释论第百卷云。譬如金为妙物。物不离金金不离物。但妙物义如方便。全义如实慧也。
问。本以二谛境发生二慧。今照二境为实慧。则二谛境应俱发实慧耶。
答。正如此也。二谛发其巧照。义名实慧发其照巧义名方便也。
问。古有此释不。
答。什师注问疾品云。观空不证涉有无著皆名方便。似此义也。有人言双照空有皆名为实。涉有化人动用之义名为方便。此肇公释也。其序云。观减照谓之实。见变动谓之权。虽是惑者之情正用此分二智。减照者同照二谛。静鉴之义故名实也。有人言观空为实。鉴有为权。此处处有文。须真天子经广出。又净名问疾品缚解章四句论之。
问。云何释经四句耶。
答。异解纷纶。今以上定林寺镜师净名玄论释之。镜师云观空之心不能严土者。此是慧无方便故缚也。观空之心即能严土者。此是慧有方便故解也。若严土之心不能观空者。此方便无慧故缚也。严土之心即能观空者。方便有慧故解也。什公大意与此似同。有人言二慧互相资。方便照有而能资空。故能观空而不取证。二乘无有中行愿资。故入空便证。是知方便资空而不证空也。空慧导有令入有不著。若无空观导有则涉有取著。如凡夫也。
问。方便资空令不证。既是巧者实慧导有令不著亦是巧。则二慧俱名方便亦并名实矣。
答。通皆例。然但不著有则易。不证空则难。方便能令不证空。故与其巧名。譬如四河合流同注海口。非大力龙莫自能变。三解脱俱流注涅槃海。非方便大力莫能不证。以方便大力有变无之巧不堕二乘。故与其巧名也。
问。方便大力能变无令不堕二乘。故名巧者实慧大力能令不堕凡夫地。亦应是巧也。
答。已如前释。离圣则难。勉凡则易。故方便力大实慧力小。又实慧但是六地方便据七地。又实慧如母方便如父有又实慧三乘共。方便独在菩萨。又方便必有实。实不必有方便。又如什公答王稚远问。方便与智同是慧性。但智浅而方便深。了实相名实慧。不证实际名方便也。
问。如是四说何者为实。
答。佛经有种种之说。随人随义用之不得定执。如须真天子波若经下卷明二慧有三十许异可寻之也。又今略示诸异。经自有但就空分二慧。如观空为实慧知空亦复空。故不证空名方便慧。自有但就有中分二慧。如净名经。以身不疾为实。身疾为方便。又云观身苦空无我为实。处生死化物为方便也。自有空有分二慧如前释。自有福慧分二慧以慧为实。以福为权自有就自他分二慧。自行为实化他为权。自有大乘为实小乘为权。皆可随文用之各有旨也。
次释法华四种二智义。
有人言法华但有二种二智。一者照三乘为权照一乘为实。二者照近为权照寿量佛复倍上数为实。今明此经要具四种二智。一者初段中有三种二智。后开近显远中复有一种二智。故成四种。初段明三种二智者。初三一二智。二乘人欲入菩萨法。要先须识三乘是权一乘为实。以破彼迷权实无明。此二智是反三之始。归一之初。故先须辨之。二者空有二智既改三信一。则须学菩萨空有二慧。观空不证离二乘地。涉有无著出凡夫境。故生在佛家种姓尊贵。又空有二慧是法身父母。欲求大觉者岂不学之。三者即此空有二慧是菩萨自行耳。复应化度众生。故以内静为实外动用为权。故有第三动静二慧也。
问。此三种二慧有何次第。
答。初二慧令生信。次二慧令生解。信解是自行。第三明化他要具此三。二乘之人方成菩萨也。又初二慧为信。次二慧为解。第三二慧即是行。一切菩萨要先有信心。次有解后有行。今寄五十二位明之。前十信次十住。十住即是十解。以解故起十行。行解成就任运趣菩萨道。可名回向。回向既顺无生流则登平真悟。故名十地。以三种二智配此位者。初二智为信即是十信。次二智为解即是十住。第三二智即是十行。解行既成则能向菩萨道。是故有十回向。回向既顺无生流故登十地。无阶级阶级论之故作此判。若阶级无阶级者一念具三种二智也。
问。何故先解后行。
答。解行未始相离。但随义理强弱故前后分之。但解之易故有前。行之则难故居后也。次就此经后段明一种二智者。此经后段辨本迹常无常二智。识本是无生灭无始终为实智。识始终生灭等用谓权智。故初段具三种二智第二段常无常二智。故此经具四种二智也。晚见论分明广说法身是常化身无常。则四种二智便成五时权实皆坏矣。
问。何故次前三种二智后辨常无常二智耶。
答。前三种二智谓菩萨解行即是因义。始于十信终至等觉。后常无常二智即是果位称妙觉地。故因果二门要具四种二智也。次论三种二谛辨二智义。自摄岭相承有三种二谛。一以有为世谛空为真谛。次以空有皆俗非空非有为真。三者二不二为俗非二非不二为真。二谛既有三转约谛发智亦具三矣。初照有为俗照空为真。次照空有为俗照非空非有为真。三者照二不二为俗照非二非不二为真。
问。何故用三种二谛耶。
答。略明六义是故说之。一者谓各各为人悉檀。自有闻初得道自有闻后受悟。是已根性不同二谛非一。二者为释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若言如来常依二谛说法者。若说空说有应依二谛。今说非空非有乃至非二非不二。应不依二谛。是故释云二谛三门说。此三门皆依二谛也。若说有为俗说空为真。依初门二谛说法。乃至说二不二为俗。非二非不二为真。依后门二谛说法也。三者为释佛教不同。经辨二谛虽多不出三也。如经云菩萨住二谛中为众生说法。释论云为著有众生说空。为著空者说有。此说初门二谛也。又云若有若无皆是世谛。故说非第一义。华严云一切有无法了达非有无。如此等经是第二重二谛也。又华严云不著不二法以无一二故。此第三重二谛也。用此三门于一切经无所违诤。是故说此三种二谛。四者欲渐引众生示阶级方便。无始已来有此形心及以外物等。谓是实有。是故诸佛出世而为说之。此是世俗实耳非圣实也。若诸法本性空者乃名真谛。故中论云凡夫颠倒为有。于世人是实名为谛。诸贤圣真知颠倒性空。于圣人是实名为谛也。而众生便谓有非实谛空是真实。则舍有取空。是故云空之与有此是二边皆是俗谛。非空非有中道之法乃为真谛。或者虽舍二边复滞中道。是故第三次明远离二边不著中道乃是真谛。二边中道皆俗谛耳。五者为五乘众生说此三种二谛。初为引凡夫令舍有入空。故明有是俗空为真。次为引二乘人欲令悟中道。故说空有皆俗中道为真。三为菩萨令中偏俱舍故。若偏若中并皆是俗。非中非偏此乃为真。所以然者。菩萨之人谓凡夫二乘滞于二边。而菩萨心游中道。为破此见故明远离二边不著中道也。第六即世学者明三假有为世谛三假空为真谛。唯有此义但初门意耳。是故引之明三假空有皆俗非空有为真。彼即云我自有二谛。复有非真俗为中道。是故今云二谛与中道亦是俗谛耳。非二非不二乃为真也。
法华玄论卷第四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五
胡吉藏撰
开方便门示真实相。
问。云何开方便门示真实相耶。
答。开二种方便示二种真实。二种方便者一教方便二身方便。二种真实者一教真实二身真实。
问。何故唯开此二相耶。
答。三世诸佛唯有形之与教。于此二中有权有实。故须开示。开示此二则十二部经八万法藏焕然可了。所言开方便门示真实者。有人言昔在鹿苑人机犹杂。盛说三乘未明一理。尔时以权隐于真实。故一乘之理为权教所闭。今王城赴感乃应大机显于真实。真实既显则废除昔教。昔教被废故方便门开。一理既彰则真实相显。故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此光宅解也。
评曰。以三覆一显一除三非无此义。但经云开方便门不云除方便门。此非解也。如世人开门非是除门。详经文旨正是开覆非关废立。
有人言直詺三为方便即是开方便门。所以然者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门闭。今詺三为方便故方便门开也。示真实相者既詺三为方便。即示一为真实。此河西道朗释也。
评曰。得经旨也。所以然者。昔说三乘是真实即以真实闭于方便。故方便门不开。今明三乘是方便故方便门开。此乃是废于三实开三方便。故云开方便门。
问。此亦是废立云何言非。
答。此乃废三实立三是方便耳。前明废除三方便是故异也。又开义在前废义在后。要先开三是方便然后始得废之。不尔无因缘故不得废也。
问。方便当体是门为是通实相故为门耶。
答。具有二义。一者法门秤门则方便当体是门。如华严中诸善知识种种法门。或弄砂或相戏等皆法门也。今亦尔。如来有二种门。一方便门二者真实门。但此二门各有开闭。昔不言三是方便故方便扉掩。今说三是方便故方便门开。昔不说一是真实故真实门闭。今说一是真实故真实门开也。二者此方便法门复通实相。故三乘方便为一乘门。实相亦有二义故名门。一者当体虚通故名为门。如净名不二法门华严法界法门等。二者能通方便故为方便作门。
有人言通相之功乃由乎一极。故一为方便之门。级引之功显彰于三故三为真实之相。言非三则方便之门得开。悟唯一则真实之相可示。此注解也。
评曰。文似不然但意不失旨。所以然者。既由一通三岂非一为三门。说三为通一则三为一门。但一为三门此从实赴权谓出门也。说三通一从权入实谓入门也。门既有二相亦应宜然。说三表一故三为一相。说实令识权故一为三相。以理详之具此意也。但注经偏用一为三门三为一相。意犹未圆。若如前用义无失也。但上来三种皆一往方言。未究环中之极。若具论者可有三义。一者以三为方便。一为真实。二者三一皆方便。非三一为真实。三者明三一为二。非三一为不二。二不二皆为权。非二非不二为实。此之三种互得为门。如以三为一门。此以权通实。若以一为三门以实赴权。乃至二不二亦尔。既互得为门。亦互得为相。但不得互为权实耳。
问。方便实相既互得为门。亦得实相为实相门乃至方便为方便门不。
答。具有四句。一者方便为实相门。二实相为方便门。此二如前。三实相为实相门。四方便为方便门。如名为义门义为名门。由方便名显方便义故名为义门。由方便义显方便名故义为名门。实相亦尔。中论序云实不名不悟。故寄中以宣之。即其事也。
问。今得以三显三以一显一以不。
答。亦有四句。一者以三显一。二以一显三。三者以三显三。四以一显一。初两句如前。以三显三以一显一者言。昔三异今一此三在一外。今一异昔三此一在三外。故一非三一三非一三。如此一三皆是执见。今破此病故云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三是一三。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故一是三一。以三是一三。三岂异一。一是三一。一岂异三。故名三一因缘之义。以今因缘三一显自性三一。亦以自性三一显因缘三一。故云以三显三以一显一。
问。云何名方便复有几门耶。
答。方便品初具详方便得失事现彼文。今当说门义。此经始终略有十五门。方便品有二门。譬喻品有六门。信解品有三门。化城品有二门。法师品有一门。普门品有一门。合十五门也。方便品二门者。第一云其智慧门难解难入。故权智为实智门也。生法师云言教为门。言教为门者说实智。言教即是实智门也。法华论如生公释。次云以种种法门宣示于佛道。此用大乘教为门也。譬喻品六门者。一云其家广大唯有一门。还以大乘教为门也。二云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者。此约三界限域为门。如詺家为门也。三者云唯有一门而复狭小。还以大乘教为门也。四者如是三车今在门外。还以三界为门也。五云以佛教门出三界苦。此用小乘教为门。六云尔时长者在门外立。依大乘义此即是用二死之限域为门。小乘义明佛出一切烦恼外。故三界正使及习气无知三藏佛皆断已尽。故在门外立也。又信解品三门者一云遇到父舍住立门侧。此以大乘理教为门。二云犹在门外止宿草庵。亦通大乘理教为门。三云尔时长者于其门内。亦通以大乘理教为门也。化城品二门者。一梵王请佛愿开甘露门。通大小教为门也。二云重门高楼阁用小乘三空之解为门也。法师品一门者即是开方便门示真实相。文中已辨。普门品为一门者以大乘为门也。此门有二种。一神通普二说法普。此之二轮皆是菩萨虚通无碍故名为门。又此二普令众生悟入故名为门。
问。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云何。是能开所开能示所示能闭所闭耶。
答。昔权说三乘教不言三是方便。即三方便闭。佛权智为能闭。三方便门为所闭。今实智说三是方便则三方便门开。佛实智为能开。方便门为所开也。能示所示者。虽开三是方便门。则示一乘为真实。实智即是能示。一乘即是所示。故实智有二能。一能开二能示也。如人手能开门又示门内之物。是门内之物即是所示手是能示也。
问。云何今昔门非门也。
答。望昔三佛有二义。一就教为言。直道三乘不言三是方便复为实相作门。此是佛自闭义。二者就佛本为通一说三教。三于佛即是一乘门。就缘为论亦有二义。因三悟一故三于缘是门。不悟一者三于缘非门也。
问。为是智示为教示耶。
答。智说教示也开亦尔也。
问。云何是当体门从他门耶。
答。如权智能通实智实智为所通。从所通为名故言其智慧门。智慧即是实智。门即是权智。詺此权智为实智家门。例如三解脱门从所通为名。解脱是所通涅槃之果。三空能通行人得涅槃故名解脱门也。又世人言佛门人门等皆从所通为门也。当体得名者方便当体虚通故名为门。实相亦尔。如言竹门板门也。当门体是竹板故以当体得名也。
问。此经有十五门凡有几城。
答。五城也。信解品四城化城品一城。信解品四城者初即中止一城。即譬于一方垂应作佛。作佛为城也。二者于某城中舍吾逃走。譬背大乘之化。以大化为城也。三者昔在本城怀忧推觅。譬佛于法身地觅众生大机不得。即佛法身为城也。四者时贫穷子到父住城。即大机已动詺大乘理教为城也。五者化城品云化作一城。即二乘在三界外可以止息。喻之如城也。
问。既有五城凡有几宅。
答。凡有八宅。就火宅中凡有六宅。约义明之。初云有一大宅。二云其宅朽故。三是时宅主。四云是朽故宅属于一人。五云长者诸子在此宅中。六云焚烧舍宅。七化城品云庄严舍宅。八安乐行品云赐以田宅。初两序三界相貌。次两明属佛。后二明众生在中更起烦恼受于八苦。后二譬小乘人诸子功德。下当说之。
次论三说义。论曰广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为三根人三周说。初法说次譬说后宿世因缘说。故三周说也。
问。云何为三根人三周说耶。
答。旧经师云初周为上根人说。次周为中根人说。后周为下根人说。
评曰。直作此名于文未善。若三说各为三根三根各闻一说。则皆是上根何名三品。设云上根闻一说中根闻二说下根闻三说者。则不应言法说为上根譬说为中根宿世为下根。今所明者初周说通为三根。而上根一闻即解。次周说通为中下。而中根再闻方悟。宿世因缘说但为下根。下根三闻始了故。释论明身子一闻即证初果。目连再说方证见谛。下根理应三也。
问。何以知然。
答。初三请中三根皆疑。故知初说为三根人。次譬喻品身子具腾中下根人疑悔请佛释之。故知譬说通中下根人也。又具三周说于义乃备。若但法无譬义势未尽。若但譬无法意亦不圆。故须初周法说次周譬喻。法譬虽圆但明现在未辨宿世修因。次有第三说也。又一乘之道入有多门。自有乐闻法说从法说门入。自有乐闻譬喻从譬喻门入。即前二周也。自有俱乐法譬则双说两门。即第三周。故化城已前谓法说门。化城之后即譬喻门。自有于此三门皆不得悟。皆不为说。如五千之徒也。
问。此与三根有何异耶。
答。此不明为三根故有三说。但所乐各异故教门不同。又三周说者欲示中道相。故若一说二说则太少。若过三说则太多。今欲示中道相不多不少故但三说。又释论云诸佛语法事不过三。今依佛规矩故但三说也。又三执难改一乘难信故须三说。又示上尊大法下愍众生殷勤至三。
问。若尔一切诸经并应三说。
答。下文云。诸佛已说今说当说。此法华经最为难信难解故须三说。又初说令下种次说令生长后说得成熟。又初说生闻慧次说生思慧后说生修慧。
问。文无此意何故强生穿凿耶。
答。佛意深远非为一事。如释论解一句文凡数十复次也。
次明次第。
问。三说有何次第耶。
答。法说为譬说之本。故在第一。譬还借事以喻前法故在第二。宿世因缘明法譬始终故在第三。
次明通别。一一周皆有三说。如法说中云如优昙华即是譬说。我昔二万亿佛所教化即是宿世因缘说也。譬喻中三说者譬说之前云我先不言皆是化菩萨耶。即是法说也。又明三十子及长者为父。岂非宿世已结缘耶。宿世因缘说亦具三。化城之前是法说。化城后是譬说。故知一一说中皆是具三。但今大判云尔。又从多为论故开三说也。
次明开合。束三周为二意。初周名引证例同说。后二周名直说。初引证例同说者。广引四佛为证明释迦例同。后二周不复引证例同。直说譬喻及宿世因缘也。以破三明一此事反情。一往难信。故先须广引诸佛为证。然后明释迦例同。引证例同既竟。后二周但须直说。又初周谓人广法略。人广者明五佛也。法略者但一周说也。次后二周法广人略。法广者二周说也。人略者但明释迦一佛也。下释迦教门为作譬本。故知譬说但明释迦教门也。宿世因缘亦但明释迦结缘不明余佛。师与弟子故是释迦教门也。又初周名别说谓别明五佛教门。后二周名通说。谓譬喻得通贯五佛。化城亦然。又初二周名说现在。次一周名说过去法也。又初二周明说果后一周辨说因。
次明多少。
问。唯有三说更有余说耶。
答。大判三说耳曲论说义即多。初三周佛自说。次三根人领解复有三说。合六说也。佛三周说三长行三偈颂为六说。领解亦尔。略而言之有十二说也。就佛初周说中长行明五佛教。后偈又颂五佛合成十说也。第二周长行譬说及合譬二说偈亦然。复成四说。第三周有长行与偈为二说。各有法譬为四说。合前为十八说也。若足前略开三显一各有长行与偈成二十说也。上根人领解长行与偈为二说。中根人长行与偈。复二说各有法譬为四说。足前为六说。下根领解长行与偈。复二说各有法譬为四说。合十说。师与弟子合明开三显一之义。略明三十说也。其中说义不止于此也。
次明惑障。
问。以何惑障三根人不解一乘耶。
答。通而为言二乘断常障一乘中道。就别明之有二种惑。一者断见二者无明。断见者二乘证空谓为妙极。无明者不识如来三一权实。然断见与无明犹是一体。但约义分之耳。保执空义名为断见。不识权实名为无明亦由无明。是故保执也。此惑非九十八使。所以然者罗汉已断九十八使。而犹不识权实。故知属无明烦恼也。晚见法华论云。无烦恼人有于染慢故。不知一乘及法身常住。此染慢即是无明也。但约此惑三品不同。下根则重中根为次上根则轻。故开三品也。
问。发轸即学二乘如婆沙论释论等。云缘觉极迟则为百劫。极速则为四世。声闻极迟六十劫。极速三世。小乘既障大者。习小时久应是钝根。习小时近应为利根。二者之间应是中根。
答。是义须进退论之。若二乘心是惑而能障大乘者。应如所问。则久劫行二乘行则起惑长。此执难破。应是下根习二乘行近者起惑时小。此执易倾。应是上根。二者之间应中根。但身子行小行既久。其根则利故名上根。习小时近名为下根。二者之间秤为中根也。又身子穷小之原于大易悟。余人不尔。故身子名为利根也。又二乘有被会为菩萨道。则二乘行久者于菩萨则行深也。有人言有四句一惑轻而利根也。二惑重而利根。三惑轻根钝。四惑重根钝。若惑轻利根初闻即悟。若中下两人再闻即悟。第四人者三闻方悟。此义至下五浊中当广释也。
次明转根。
问。上中下三根有增进义不。
答。有人言。初周法说上根闻即悟。中根转为上根下根进为中根。第二周说中根同上根得悟。下根转为上根。第三周说下根同上根得悟也。有人言约三乘判上中下根。菩萨为上根缘觉为中根声闻为下根。就声闻中自有上中下根。约此三根。故有三周之说。虽复得悟犹有利钝之殊。如刀斫物一斫断者为上。二斫断者为中。三斫断者为下。虽复俱断而有利钝之别。虽前后得悟亦有利钝之殊也。
评曰。后说者得经旨。何以知然。上根人得悟时中下未悟。云何已转根耶。
问。今有转根义不。
答。毗昙是小乘尚有转根。大乘义无有定性。云何不转耶。值恶缘故转利为钝。值善缘故转钝为利也。
次明大小。
问。三周说法菩萨于何时得悟。
答。一往判菩萨为上根。缘觉为中根。声闻为下根。若尔菩萨及缘觉皆胜声闻。故闻初周并悟也。次更论者利根缘觉胜声闻可得名上根。释论云钝根缘觉不及身子。若尔可得同下根三周说乃悟耳。菩萨不定初心久行并是菩萨。今通论菩萨根有等声闻三品者。应三周并悟。利根菩萨与身子同品者。闻初周即悟。中下二品亦尔也。但菩萨执异迷轻又无自保究竟之惑。故利钝菩萨闻初周皆悟。何以知之。下身子得记中人天八部知皆受记。故凡夫人虽复根钝而惑轻。身子虽复根利而惑重。故同是初周得悟也。
问。菩萨何故无领解耶。
答。有人言菩萨亦有领解但法华经多不尽度耳。故方便品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即其证也。有人言声闻有执异之病又有自保之惑故正破之。所以有领解耳。菩萨无自保之病。设有谓大异小谓小异大。明菩萨自作佛二乘不作佛。一闻法华即得领悟。但破三归一正为二乘。傍为菩萨故不述菩萨领解也。
问。声闻闻经既得记。菩萨闻经何故不得受记。
答。以解领之言例记可知也。但提婆达多品授龙女记。随喜品云闻法华经一句一偈皆与受记。下寿量品中自有菩萨得记也。
次会二经。
问。胜鬘经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自知当得觉。云何此经明三根罗汉初则生疑后便得悟。
答。旧经师云有事有理。言其理者三乘初业已知作佛。实无始疑之与终悟。但符同凡夫引初业之前外凡夫人。令其信于一乘。必当作佛。故示始疑终悟耳。教中为论明二乘得果已后在游观心中。推理既一教不应三教。若定三理宁得一。故终日迥遑安心莫寄。故瑶法师云。踟蹰理教之间疑为失为不失。若以理惑教此有得义。若以教惑理此有失义。是故踟蹰生得失之疑。然根有三种。若上根利根智以理惑教情多以教惑理情少。故初闻法说符顺其心则便领悟。如身子之流。以理惑教情少以教惑理情多。虽闻法譬二说乖其本心。故三闻方悟如满愿之流矣。若中根人处利钝之间。理教相惑其心正等。闻法说未悟闻譬说便解如善吉之流。
评曰。若理中已知同归。教中犹有迷悟者。则胜鬘是实说法华为权教也。若尔法华明一亦未了。不应取胜鬘意解五百由旬也。又大经云罗汉二万劫至发心处。亦是不了之说。所以然者。初业已知同归何因缘故经二万劫始发心耶。若尔涅槃应是未了。若大经是了胜鬘便应未了。又初业已知同归岂应复证罗汉。夫论证者谓为究竟故证耳。既知非极岂应证耶。又依法华论明证性法身与胜鬘不异。不应作了不了及理教释之。有人言三乘初业者。此是三乘人初信大乘故名为初业。此解于胜鬘法华两经无妨。胜鬘据初信大乘故自知作佛。法华约三乘未信一乘故所以生疑。有人言胜鬘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自知者此据利根悬悟之人闻三即领一。禀小即悟大也。法华云罗汉犹疑者。此据钝根人闻三守三禀小住小。故二经不违也。
问。利根莫过身子。复有何利根人而悬悟耶。
答。法华中明身子等三根。此多是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引小行耳。
问。何以知闻小悬悟大耶。
答。义有四句。一者闻三悟三。二者闻一悟一。此二易明。三者闻一悟三。如闻大涅槃教。而成罗汉。四者闻三悟一即初业是也。
问。法华经文有闻一悟三不。
答。妙庄严王本事品云。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此义乃应通大小。而诸经中多以为小乘也。有人言胜鬘为方便之人。故自知作佛。法华据实行之人故不自知也。二经亦不相违。有人言此事不可思量解释。如大智论释毕定品云。五不思议中佛最不可思议。声闻作佛不作佛唯佛能解。论者正可论其余事。得佛时乃了。龙树既秤得佛明乃了。凡夫岂可欲专决耶。后当更论此义也。
次明缘觉无领解义。
问。法华座何故无缘觉领解耶。又法华正会三乘何故无缘觉众耶。
答。经师种种异说皆不分明。今略解释之使易了也。佛为三根人开三乘。中根人鄙声闻从师复惮佛道长远。是以其人出无佛世成辟支佛。故法华座中无缘觉也。
问。若尔何故余经复明有缘觉耶。
答。总论缘觉凡有四种。一者本乘缘觉。谓本发缘觉心后得缘觉果。但此人有多经劫。而释论及余论略举有二。一极迟百劫。百劫者此是大辟支。俱舍论秤犀角喻百劫也。二极速四世。中间则多小不定。此二种人成缘觉果决定不值佛。故华严云菩萨从兜率天下放光照之。若觉知者则舍寿入无余。不觉者徙量他方无佛世界。大经譬之彗星义亦如是。中论云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尽。诸辟支佛智从于远离生。若尔者法华之座何由有缘觉耶。
问。大小缘觉未得果时见佛以不。如四世得果自三世已来得值佛不。乃至百劫未满所作是问。
答。或值佛或不值佛此无定也。二者非本乘缘觉。其人本是声闻于佛法中证得初果。初果人但十四生满值佛则成罗汉。不值佛成辟支。如此之人或有值佛义。以其成辟支竟。而佛便出世故有值佛义也。
问。华严云放光照之令灭及移他方。云何得值佛耶。
答。此人本愿见佛与前人异。故不例也。
问。但初果不值佛成缘觉。二果三果不值佛亦成缘觉耶。
答。俱舍论云。二果不值佛法亦成缘觉。而不出三果文。但得那含竟值佛成罗汉脱。不值佛亦有成缘觉义。但此义既少故经论不出之耳。
问。大辟支根既利。何故说法不能令人得燸法乃至圣果耶。
答。辟支出无佛世时。此是正法已尽乃至亦无末法。此时众生根钝故无得燸法义耳。非辟支不能令其得道。辟支能化必利而所化必钝。声闻能化所化即通也。三者俱舍论复有部行缘觉。其人自有徒众部傥。如佛有弟子眷属故名部行。此人行行不必具满百劫。亦可六十劫。如身子时节故也。
问。此人值佛不。
答。亦不值佛也。四者变化缘觉以众生应见此人在佛世而悟故佛世有之也。
问。迦叶是何等根性耶。
答。此是本乘缘觉人。非七生须陀洹人也。
问。本乘缘觉有无量人。始自四世终讫百劫是何人耶。
答。迦叶智劣身子。即应是六十劫已下人也。
问。小乘义忍法已前犹有退。三乘根性未定有三乘相作义。忍法已去即三根已定无相作义。迦叶今住何位而值佛耶。
答。今须进退论之。若大辟支与佛齐。佛入道有二说。一云从燸法已入观。至尽无生方出。辟支亦尔。二释云佛从不净观已去至尽无生方出。大辟支亦然。迦叶是大辟支应胜身子。而不及身子。故知非大辟支。既非大辟支不得用前二说也。迦叶劣身子复胜七生满人。即是中根辟文。可得住燸顶二善根。不值佛而成缘觉也。
问。缘觉住二善成声闻。为退根性为不退根性耶。
答。燸顶既退堕恶道何不得退根性耶。俱舍论云缘觉住二善根时但闻佛教。依教得道转名声闻耳。实非退中根作下根也。今谓可具二人。一者退中根作下根。故缘觉成声闻。二者迦叶之流不值佛即成缘觉。值佛即事佛为师也。为弟子故名声闻耳。根性如故。此是不转中根为下根也。复有不转根义如七生人。不值佛成缘觉。实非退根义。迦叶缘觉成声闻。岂有退根义耶。
问。法华明会三乘者会何缘觉人耶。
答。正会无佛世缘觉以初开此三乘故后会之。
问。无佛世缘觉何处有会耶。
答。其人入涅槃生余净土中。为说法华方得会耳。
问。若尔法华但会二乘人耳。应不会三。
答。众中有求缘觉人。为此人故亦须会三。又为二人皆得会三。不必为三人会三也。
问。何故唯有声闻领解无缘觉领解耶。
答。本乘缘觉不在座故不得领解。因人行浅故未得同三根声闻领解受记。是故不说也。变化缘觉不须明其领解也。又法华会所无也。
问。大辟支百劫行行闻法华一说即悟如身子耶。
答曰。此义不定应当分别。若取三乘利钝而判。身子不及大缘觉一闻既悟。缘觉胜身子即闻略说便解也。而不例者。此中三根声闻久劫习大乘。故今始得缘觉。虽利不习大乘者则未得悟也。又三根人皆是方便人故闻经得悟。实行百劫缘觉义即不尔。
问。法华三根人悟为皆是权行亦是实行。
答。皆是权行。
问。不发余人迹云何皆是权行。
答。摄大乘论云。身子等得受记者。是化人为欲引未定声闻。直趣佛道。已定之者令其练根。
问。云何名定未定声闻。
答。小乘义忍法之前三乘未定。忍法则定也。又余经云须菩提本是青龙陀佛。又经云是阿维颜。阿维颜者十地顶人也。又大经明迦栴延及薄拘罗皆云显发如来。方便密教来至佛所故知皆权行也。晚见法华论明十种人与旧判不同。今通会之论。譬喻品从火宅文已去竟寿量品良医辟。总明十人。
论曰。自此已下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种譬喻对治七种增上慢。应知也。又为三种无烦恼人三昧解脱等染慢。应知何等七种具足烦恼性人。一者求势力人。二求声闻解脱人。三求大乘人。四有定人。五无定人。六集功德人。七无功德人。七种增上慢者。一者颠倒求功德增上慢。以世间诸烦恼炽燃而以天人为妙境界果报为对治此。故说火宅譬喻。第二声闻人一向增上慢。谓我乘与如来乘无差别。如是颠倒妄取为对治此。故说穷子譬喻。三者大乘人一向增上慢。谓无别声闻辟支佛乘。颠倒妄执为对治此。故说云雨譬。四者实无而有增上慢人。以有世间三昧三摩跋提实无涅槃。而生涅槃想。为对治此故说化城譬。五者散乱实无有定。过去有大乘善根而不觉知。彼不求大乘于狡劣心中虚妄解以为第一乘。对治此故说系宝珠譬。六者集功德人说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对治此故说王髻中明珠譬。七者无功德人于第一乘不集诸善根。说第一义不取为第一。为对治此故说医师譬。论又释云。第一人以世间种种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入涅槃故。第二人以三为一令入大乘故。第三人者令知种种乘诸佛如来平等说法。随众生善根种子生牙故。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诸禅三昧城。过此城已入大涅槃城故。第五人者示现过去善根令忆念教令入三昧故。第六人者说大乘法。此法门同十地行满。诸佛如来密与授记故。第七人者根未熟为令熟。故示现涅槃果。为此等义如来说七种譬喻。次为三种无烦恼人染慢颠倒信故。一者信种种乘。二者信世间涅槃异。三者信彼此身异。为对治此三种染说三种平等法。一者乘平等与声闻授记。唯有大乘无二乘故。二者世间涅槃平等。以多宝如来已入涅槃示现世间涅槃平等故。三者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是无烦恼人染慢见彼此身所作差别。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平等故。论文显易见。若未解者今更叙释之。论意从譬喻文已去竟寿量中医譬凡有七譬但撮此七譬为七种有烦恼人说。
问。说火宅旧云为中根声闻人说。云何言为凡夫著五欲妙境界者说耶。
答。论意与从来亦不相违。火宅譬可含二义。一者广明火宅众苦炽燃。以此引出诸子者。此为凡夫说也。若出宅以后索车赐车赐车不虚等。此为声闻未解者说之。合而言之说火宅令出凡夫地。唐捐三车后等赐大车。令出二乘地。亦得一人始终具此二义。亦得为二人说此二譬。论但举其一故为凡。从来旧亦但为明其一。故为圣早日著文疏已两兼之。可得双用也。
问。第二穷子譬乃是中根人领解。云何言此譬为对治谓二乘与佛乘平等说之耶。
答。亦二兼也。若望中根领解则如旧判。若取中根是权行人。助佛开秘密藏者。则如论判譬喻品初已具明此二义也。论但举为凡由来。但明为圣。今可两而用之。
问。说穷子譬云何明大小乘异耶。
答。大乘豪贵譬如长者。小乘鄙劣如贫穷除粪之人。著文疏已明此义也。
问。第三人云何言无小乘。
答。此是弹执无声闻义。执无声闻者言。一向都无声闻。论破此故说云雨譬。明随根不同三草二木。何故无声闻人耶。
问。第四化城譬为下根声闻说之。云何乃言为增上慢人得世俗禅定。谓得涅槃破此人。故说化城譬耶。
答。两兼如前释。
问。说化城云何破此执耶。
答。此人得世俗禅定。如释论云此人得四禅时谓得四果。今破此病故言二乘真证涅槃尚是化作。非是实有汝所得者岂是实耶。又前说小乘真涅槃。以破其无而谓有。次作化城譬令进至实所。余三人论文显不须简之。次明三种无烦恼人。即是罗汉有三种执。一执乘异不知同一乘。为破此病故说一乘。次执世间涅槃异执。世间涅槃异者。谓生身是。世间非是涅槃灭身是涅槃。为破此病明多宝入涅槃即此身是涅槃非灭身也。三执彼此身异。彼此身异者不知十方佛同一法身。为破此病故说多宝佛入涅槃复现自身他身。同一佛性法身无有差别。即是显十方佛同一法身义也。
问。前作三周判经今论为十人者将不相违。
答。论但通明为十人。七人是有烦恼人三人是无烦恼人。而不失三周意。三周亦不失为十人意。即可得两而用之。
问。依论七譬破七病者方便品复破何病耶。
答。依论三种无烦恼人中。第一谓乘异病。方便品正破此义。故论下文云。方便品有五分正为破二明一也。次论大事因缘义有六重。初解开示悟入。有人言开者略开三显一。示者广开三显一。悟者略开近显远。入者广开近显远。以经四章故有四义。
评曰。不然。佛于初段即开示悟入。不应二章方乃具四。有人言初句据理余三约解。凡论众生所以不知作佛者。良由五浊八苦障。其心用五浊用若强能障当果之理。理不得显即是闭义。如来出世说此经教而众生开除五浊障累。佛果知见即显。故名为开言清净者五浊在心当果之理不显。即有秽累之义。今五浊既不能为障即当果之理既显然。故名清净也。后三约解者。以其虽有当果知见不能自知。今欲令其得知生闻惠之解。故名示佛知见。复令得思惠解名悟佛知见。后令进得修惠解名入佛知见。
评曰。开示悟入次第相生何故。初明其理后三明解若。以三惠故分三者地前及登地有四十位。何不为四耶。又设明理及三惠义亦不然。理既未明佛性及法身。三惠亦不得佛性法身之解。终未是佛知见也。有人言初说三乘别教为开。次说三乘通教为示。第三说抑扬教为悟。第四说法华教为。入有人言三乘通教始说大乘为开。抑扬教为示。说无量义为悟。说法华为入。
评曰。教义前具评之。不应作此二释也。又法华经中自有开示悟入。云何乃引前诸教耶。例如华严中自有五十二位。及此经自有三根领解。不应引经外之文也。有人言开示悟入者。现瑞中四华正表今四事。从信方等破诸旧恶得到十住。十住始开佛知见如雨白华。次到十行分别诸法相貌即是示佛知见。如大白华。次入十回向事理不二即是悟佛知见。如小赤华。次知十地自然能通到般若海。谓入佛知见如大赤华也。故下明乘是宝车游于四方。即是游心四位中也。有人言三十心是开。初地至六地为示。七地至九地为悟。十地为入也。
评曰。寻华严缨络仁王摄大乘论十七地论五凡夫论等。皆有五十二位。则地前有四十心。初即是十信。十信僧祇行行始乃得之。此二释何故不明十信但取三十心十地耶。又大集分明辨四十心。三十如前。次有四等六度。复为十心不应不取也。又此经正明三根人皆得信解。信解即十信。何故不取耶。有人言道惠初得见理。则是开佛知见。二者道种惠能分别诸法。谓示佛知见。三者一切智谓悟佛知见。四者一切种智谓入佛知见。以智唯有四故亦明四位也。
评曰。释论一切智一切种智虽有总别为异一时得之。道惠种惠异说不同。然例佛智者。犹是实惠方便惠亦有一时得义。开示悟入似有深浅不同故不应同四智也。又四智位高开示悟入通于深浅。义非例。有人言约因缘义判之。谓因缘所生法知法是因缘而成名开佛知见。我说即是空。谓知因缘法是空名示佛知见也。亦为是假名谓识空不空皆是假名秤为悟也。亦是中道义即是入义也。
评曰。四义横论耳。又四义之中初二后一正明诸法假名说。是教门亦非今意也。有人言约理四句论之非空非有为中道即是开。非空非有而能生空有即是示。知空有不二即是悟。了空有不二而二即入也。有人言初观三谛之理为开。三谛者有谛无谛中道第一义谛。渐渐分明为示。不见三谛一异为悟。见中道任运顺为入。
评曰。此三义同前也。有人言正观中道一切种智没前三智之名。正观此理初观为开如十住。次观为示如十行。次观为悟如十回向。后观为入如十地也。故约一中道观有四品。故有四位不同也。
评曰。此义不明。十信如前评也。今依法华论释四句有四义。一者无上义除一切智更无余事。如经欲开佛知见令众生始得清净故出现于世。二者同义。声闻辟支佛法身平等故。如经欲示众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法身平等者。佛性身更无差别故。三者不知义。谓二乘人不知究竟唯一佛乘故。如经欲悟佛知见出现于世。四者为令证不退转地示现。与无量智业故。如经欲令入佛知见故出现于世。详论意四门即次第。初开佛智为无上。次示三乘同有佛性法身。上虽明佛智无上但恐独佛有故。第二明三乘同有。虽三乘同有而二乘不知。示其令知。虽知而未得不退故。第四明令得不退为入也。又二番释云。开如上说。示者诸菩萨有疑者令知如实修行故。悟者未发菩提心令发心故。入者已发菩提心令入法故。第三番释云。悟者令外道众生生觉悟故。入者令二乘人天入大菩提故也。
第二释知见。
问。云何名佛知见。
答。此是波若佛性之异名。正法涅槃之别目。未曾因果亦非实权。百是不能是百非不能非。不知何以目之。强名佛知见也。所以叹美为佛知见者。为对二乘不知见故也。所以明无二乘知见唯佛见者。唯佛知见是实道。自非佛知见者皆非实也。欲显实道故明实知见也。以无照而无不照故名为知。知之分明犹如眼见故秤为见。又知谓一切智即如来总相智也。见谓一切种智谓别相智。此之二智摄佛智尽故略明知见。又知即是尽智。二种生死五住烦恼皆悉清净故名为尽智。见者即是无生智。因果患累毕竟不生故名见也。二乘之人亦无此二智今始得开也。
次第三辨因果。
问。为辨众生有佛知见。为办佛果地知见耶。
答。具二义。一者明佛果知见。如前叹佛一智令二乘之人改其小心求佛大道。二者明众生有佛知见。但昔未说故名为开。今始得说所以名为开也。晚见论释开示悟入具有二义。初义云佛知见者。如来能证如实知彼义故。第二义云示三乘人同一佛性故。前明佛证即果地佛法身。后明三乘同佛性即众生有佛性义。
第四辨二因。
问。开众生佛知见为辨缘因成佛。为正因成佛耶。
答。由来云但明万善缘因成佛耳。前已评竟。今更责之。既但明缘因未辨佛性。云何成佛。如乳无酪性不成酪。若乳无酪性而成酪者。水无酪性何不成耶。今明佛知见即是佛性。以有佛性复修行万善。因缘具足乃得成佛也。论明四义中第二义明佛性即是正因。第三令二乘知第四令不退行皆是因缘也。又初一是果佛性。后三是因。因中有缘正五性具足也。又初番四义就果性及性门释开示悟入。后二番皆就了因门释示悟与入也。
第五明开覆。凡有四句一者但覆不开。众生烦恼覆一乘佛性也。二但开不覆。谓法华教正开一乘佛性也。三亦开亦覆。即昔五乘是也。为欲开一故说五乘名开。昔说五乘未得彰言辨一故五乘覆一也。四非开非覆即是正道寂灭相也。
第六辨因缘。
问。何故名为大事因缘。因缘有何义。
答。具有二义。一者众生本有佛知见名之为因。外假佛说一乘教显众生本有知见之义故名缘。因缘具足故名为开。若众生无佛知见虽有教门何所开耶。虽有知见无佛教者何由得开。故佛教为能开。佛知见为所开也。二者因缘即是所以。三世诸佛何所以故出现于世。正为大事因缘开示悟入诸佛知见。故出现于世也。
次明五浊义初序大意。所言明五浊者为释前三后一之义也。若言三世诸佛皆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者。何故不发轸即说一乘。而前说三乘后明一乘耶。为释此疑故云众生五浊障不堪闻一。是以先三后一过在众生。非佛咎也。为此义故又明五浊也。晚见论云为释疑故来。有人疑佛何时说此种种方便法耶。是故释云。为五浊恶世故说三乘。此意正以劫浊为端故偏言时耳。以恶世中即有恶众生。乃至烦恼见等也。
次论名五浊者。若通而为言凡是众生有此五皆名为浊。所以然者。有众生即众生浊。有时即劫浊。有生死涅槃凡圣等见皆名见浊。有所得生心动念劳役观心皆烦恼浊。未得法身慧命即是今浊。以有此五皆不得一乘净观障翳正道。岂非浊耶。要须洗之观心乃净。故波若云众生不生故波若生耳。若众生生者则波若不生。余四亦尔。欲得一乘实观生者须了五无生也。
问。若如此而论者则皆是五浊应无净秽土异耶。
答。如向所明皆是秽土无净土也。故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
问。若尔五浊既障一乘。凡有此五皆障一乘不。
答。唯佛居净土。唯佛所乘者为一乘耳。故凡有此五皆无一乘也。
问。经何故复云五浊名秽土无五浊为净土耶。
答。此就秽中开净秽浊中开净浊耳。所言五者烦恼与见此正是浊。此二所成众生名众生浊。即此众生连持之命名为命浊。此四种时谓劫浊也。若无前二后三不名为浊也。因果分者烦恼与见谓因浊。余三果浊。人法分者众生为人浊。余四为法浊。时法分者劫为时浊。余四法浊。三障分者众生命时为报障烦恼与见即烦恼障。而业含其中也。但五浊通轻重三障但是重。谓障圣道及圣道方便故立三障名也。
问。三障五浊见思辨何异耶。
答。见思正取惑性。品数相番五浊。及三障则通惑非惑。皆是障又不论品数相障也。
问。摄大乘论明三浊与今何异耶。
答。三浊即是烦恼业苦此义通三界内外及净秽二土。今明五浊但是界内唯据秽土也。三假摄五浊者众生为因成。命谓色心连待不断是相续假。相待可知也。又大乘三假者众生为受假。余四为法假。此二皆有名谓名假也。次二别论之。烦恼与见开为二者。烦恼名通诸见语别。又见谓五利烦恼谓五钝。又属爱名烦恼属见名为见。又烦恼据在家众生。见谓九十六种外道。又六十二见名为见。余皆属烦恼。众生者会众法而成为宰一之主故名众生也。即一世论也。处处受生故名众生三世论也。前通凡圣后但凡也。命与劫异者劫时长命时短。劫但时命以法带时。劫通内外命但据内。又三小劫但害众生不损外物。三大劫但损外物不害众生。三小劫但在人中。三大劫通二界。此皆短狭。若是命通三界通于五道。又劫名共浊命各各有谓不共浊故异也。然取小劫为劫浊。大劫时通也。
问。几时名小劫。
答。八万岁至十岁为一劫。如是八十返为大劫也。
问。但烦恼与见成余三种故二种名浊。当余三种亦名浊耶。
答。余三亦自是浊。如短命恶时恶人。此皆是苦果能令起烦恼及见故是浊也。然于是相带不无强弱也。
次论障义。
问。五浊障大乘以不。
答。障大乘也。
问。若尔何故凡夫具五浊而闻大乘。罗汉无五浊而不闻耶。
答。可具四句。一者障重机弱谓凡夫不闻大乘也。二障重机强谓凡夫闻大乘也。具五浊故障重。有大机故机强。机强故虽有五浊不能为障也。三障轻机弱谓罗汉不闻大乘。无五浊故障轻。无大机故不闻一乘也。四障轻机强谓罗汉得闻一乘也。
问。五浊但障大亦障小。
答。俱障大小也。
问。何以知五浊障三乘耶。
答。有时佛不出世说三乘。故知五浊障三乘也。
问。障小昔既得说小障大昔何不说大也。
答。昔小机熟故虽有五不能为障。大机未熟故障大也。
问。但由机熟则闻。不熟则不闻。则五浊不名为障也。
答。五浊必是障法。但机熟故不能为障耳。如地必是障法。但物欲生时地不能障耳。
问。障重则不应有机强。机强则不应障重。
答。实尔也。凡夫具五浊而遂闻一乘者。此是机强而五浊有时废不常现前故障弱也。前作此判者取其有五为重无五为轻也。
问。得言重品障小乘轻品障大乘不耶。
答。就罗汉一人始终亦有此义。而罗汉断钝利皆尽无有重品。而不识权实即是无明证于断空即是诸见。此二即是二浊。以此成众生谓众生浊。不离于时即是劫浊。色心连持名为命浊。若尔罗汉具五轻浊也。
问。何以知五浊为重不识权实为轻耶。
答。罗汉断五浊尽而犹不识权实。则知重品虽去轻品犹存也。
问。就凡夫可得作此判不。
答。不必尔。如凡夫具有五浊而复不识权实。则具轻重俱障一乘。但大机既强此二不能为障也。又约大小乘各有四句。小乘四句者。一根利障轻如身子等。二根利障重如鸯掘摩罗等。三根钝障。轻如蛇奴等。四根钝障重如凡夫不得圣道者也。大乘四句。一根利障轻多生他方佛土闻大乘。二根利障重三根钝障轻。此二多值佛初成道说华严得了悟也。四根钝障重者为此人初说三藏。乃至终闻法华也。此大略判耳。
问。五浊得论别障以不。
答。后偈云贫穷无福慧。而有五浊。见浊正是无明。障慧余皆障福德也。
法华玄论卷第五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六
胡吉藏撰
论罗汉知一乘不知一乘义。
问。得罗汉意即自知一乘。为得说法华方乃知耶。又方便品以简真伪章二文相违。初云若实得罗汉不信此法无有是处。若不信此增上慢人。非阿罗汉。此明罗汉必信一乘。次文云除佛灭后现前无佛。明佛灭后罗汉亦有不信一乘。是以二文互相鉾楯。云何会通。
答。此义前已论之。后当广说。既为一经之难今略云其相也。有人言一切得道并知得归常住。若知同归常住皆是菩萨。无有二乘成圣。故大经云不知常住尚不得二乘菩提说后无上道。若尔前章明罗汉。此名据权行之人。后明不信者此据六心之前有实行声闻。故不信了。有人言一切道要得会空。不必须知同归常住。故亦有知者亦有不知者。利根则知钝根不知。前文据知者后文据不知。有人言前说就理为论。三乘初业不愚于法故。凡是罗汉皆知同归。闻经则信。后就教中为论。罗汉禀小乘教成圣不知同归。例如大经云。十住菩萨如来不说。不知佛性。今亦然也。有人言是真罗汉则知。后据末世凡夫故是不知耳。所以然者。凡夫具足三毒闻经尚信。况末世罗汉而不信耶。有人言此为时座今其专听速决疑心。若不信受则抱疑永世以传。后佛来令促乘可以决言。
评曰。盖是一经之大宗不可存于异释。然众师厝意不同皆言二文相违。故异释纷纶耳。今明二文不相违也。前明是真罗汉者闻经必信。若闻经不信者此非罗汉也。后文佛更简之。若真罗汉闻经必信。颇有罗汉不信一乘以不。是故释云亦有此义。即佛灭度后现前无佛复。无传经之人及所传之法。阙此三义则罗汉亦有不信义也。若佛虽灭度有传经人及所传之法罗汉闻之则便信受也。
问。佛灭度后无人法故罗汉无所信者。何故信耶。
答。佛自更释之。若值余佛则能决了。若尔者前后二文无相鉾楯。不应异释纷然也。晚见法华论亦不明二文相违。除佛灭后现前无佛者。论明云何如来不成不堪说法人。为断此疑如经。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故也。论意明。如来在世说一乘必然令罗汉信受。故不成不堪说法人。明除佛灭后无复佛者则有罗汉不信耳。
问。依此释者则罗汉闻法华经始知作佛。不闻则不知作佛以不。
答曰。如是。
问。何以为证。
答。即向释文为证也。又前身子云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则知尔前皆未觉也。及三请之中一切二乘皆生疑惑。若自知作佛何所疑耶。法华教起复何所为耶。又下化城品分明说之。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而于自功德生灭度想入涅槃。我于余国作佛为说是经方得神契部知作佛也。又释论解毕定品亦作此说。明罗汉生三界外净土得闻法华经修行求佛。故知二乘不闻法华不知同归也。又二乘自知作佛者何得云为诸声闻说妙法华经。
问。大经云不知常住不得二乘菩提。今云何言得二乘菩提不知常住。
答。大经复云为诸声闻开发慧眼。说秘密藏。如其已知则慧明已发。云何更开。又二乘已知则无复八倒。何所斥耶。
问。不知常住不得二乘菩提云何偏耶。
答。此呵啧二乘保执昔教。汝不改无常不信常住者。亦不得二乘菩提故作此呵耳。又此是欲时会令信常住故。又若不知常住不得二乘菩提。若不知常住亦不得三归五戒。若尔者涅槃之前无佛弟子皆是俗人也。而经但云不识常住归戒不具足耳。非不随分得之。二乘亦尔。随分断三界惑成罗汉耳。
问。既断三界惑尽云何不同归耶。
答。外道亦断三宫惑尽可言惑尽即知一乘耶。二乘之人但胜凡夫一阶。不应全闭菩萨也。又难曰。断惑要论知同归常住者。外道断亦应然也。
问。外道伏惑实不断也。
答。伏惑断惑此诸部异之。佛陀人云伏惑萨卫人断惑。不应偏用。又大经亲。言外道断惑不言伏。又释论摄大乘论皆言外道断惑不应言伏。又毗婆娑云以迦旃延子为三明六通大阿罗汉。及五百评解者亦是罗汉。龙树呵云。汝于八揵度中处处有失。况名解大乘义耶。诸罗汉答云。乘闻大乘心都不信。若罗汉闻大乘为有失复云何不闻而自知耶。又佛灭度后五百部闻大乘法毕竟空如刀伤心。况闻常而即信。彼云何能知常耶。又化城品云大通智胜佛说法华经。十六菩萨即便信受。声闻众中或有信受成不信者。然罗汉值佛闻法华经尚有信者及未信者。云何不闻而自知耶。
问。若二乘不自知作佛者。何得胜鬘云三乘初业不愚于法自知当觉当得耶。又优婆塞经十四品说自知应得菩提。而且取小乘果。十三品中正明受戒得三道果。以知之甚易行之甚难。故虽知一乘而取证罗汉。
答。此义前已说竟。利根者得知钝根不知。又过去久习大乘者闻小乘教得道即悟大乘。如此人即知。不尔者不知。又实行者不知权行者知。此义索车中广说。晚见法华论开示悟入作四义释之。第三义名为不知。不知者以一切声闻辟支佛不知彼真实处故。不知真实处者不知毕竟唯一佛乘故。此文分明释二乘人不知一乘也。第二义明三乘同有佛性法身即是常住。二乘人既不知一乘。不知常住佛性。不应云得道者。恶须牒解常住。此证上不知常义也。
问。凡夫人常知作佛。罗汉是圣人何故不知作佛耶。
答。法华疏云。三种无烦恼人而有染慢颠倒信故。一者信种种乘。二者信世间涅槃异。三者信彼此身异。为对治此三种病故说三旗平等。一者乘平等。与声闻授记唯有大乘无有二乘也。二者世间涅槃平等。以多宝如来入涅槃是世间涅槃平等故也。三者身平等。多宝如来已入涅槃复示现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无差别故。是无烦恼染慢人见彼此身所作差别。不知彼此佛性法身平等故。论释三义中初明罗汉不知一乘。后明罗汉不可知佛性常住。所以不知者。虽无界内烦恼而有染慢。染慢即是无明。此是智障。是故不知也。
问。若尔者凡夫能知一乘常住者应无无明耶。
答。凡夫但是信佛语名为知耳。此未足是证。罗汉破此无明即能决定知异凡夫也。又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闻知以悟则为说知。闻不知以悟则为说不知。
问。说知不知有何义耶。
答。佛为七岁已上学大乘人说。二乘人尚自知作佛汝云何不信大乘耶。又化城求二乘人作如是说。已证罗汉者自知作佛。汝云何欲证罗汉不求佛耶。
问。说罗汉不知者何义耶。
答。此依小乘教令证小乘果。若说自知成佛岂求小乘耶。譬本义八重第一序来意。有此文来者凡有二义。一者颂上长行二者为下譬本。所以为譬本者利根已解中根未解。故复以譬还辨前法。是以先法为后譬本也。
问。后譬文长何故但譬此中法也。
答。此文虽[打-丁+豆]总序释迦一化始终。故得为后譬本。第二定譬多少。古旧开为五譬。一长者譬。二思济譬。三权诱譬。四平等譬。五不虚譬。
评曰。初实总譬非独长者。思济者思惟救济。此是一乘化不得义了。犹少见火譬不用此释也。光宅云十譬。一总二见火三救子不得四救子得五见子免难六诸子索车七见子免难欢喜八等赐大车九得车欢喜第十不虚譬。此中十法为后十譬作本也。
评曰。十譬起即光宅。众师所无。今以四义评之。一者若以句断有九句不应十也。若以义分唯有六义。一总二见火三二乘化不得四三乘化得五还说一乘六不虚自余细句皆是枝流。收摄属此六义也。今进不取句退不依义。故十譬非也。二者若六十譬则法譬颠倒。法说之中索车在前父喜居后。譬说之中父喜在前索车居后。虽欲会通终成迂曲。至后自显也。三者大小相违之。先法说中见大机动故喜。譬说中见小机免难故喜。法说明其大因譬说序其小果。法说大障将倾。譬说小难已离。义势即乘小应相主也。四者有无异。法说中序上根易悟故无索车。譬说明中根犹惑故有索车。若尔恭敬之言用为索车之本。殊不体文意。此四义品下文自显也。今依六譬无此四先也。第三明有无者。长行有五。一开三。二显一。三五偈。四真伪。五不虚。今偈六。五但长行。有真伪偈则无也。偈有欲法长行则无。属显意也。余者皆同也。第四明次第。长行先开三后显一。偈先显一后开三。余者同也。第五明开合。开三显一为总譬本合而不开。次离五浊文为四譬之本开而不合。不虚一章还为不虚譬不开不合也。第六明取舍。四段经文为六譬之本取而不舍。叹法一章非六譬本舍而不取也。第七论总别。初开三显一总序释迦一化教门也。从五浊去皆属别譬。第八明本迹。总叙佛教总含本迹也。从五浊去别明本迹。五浊一章正明居法身之本。见众生有苦无乐起大悲心。起从一乘化不得去。皆属以本垂迹八相成道。始坐道场终讫今日说法华教也。索车义释有二重(一明索二释车)。初门十句论名也。第一论曰。文中无索字但有赐言。长行明愿时赐与偈中云愿赐我等三种宝车。虽无索字言但愿时赐与即是索也。然索有二种。一者许故索。如偈云愿赐我等三种宝车。如前所许诸子出来。此索先所许也。二者未许而索。如世人乞索名索。然索前所许可名为索。未许称索宜作求名。
问。此文唯有索许。亦索未许耶。
答。具有二义。一者索许名索。谓三乘人索果义也。若以求索名索。大机既动扣佛说于一佛乘。故有未许名索也。此就言许及言未许故作斯判。若言意合论者皆是许也。言许于三是故索三。意许于一所以索一。亦是显密二许。显密二索。显许其三密欲与一。言显索三机密索一也。
问。此二索云何解惑耶。
答。求一为解索三为惑。不知无三假说三就父索三。故是惑也。大机扣佛以求于一故是解也。
第二辨大意。先总叙三譬次明索车。总序三譬者。一索车二赐车三得车欢喜。此三属大乘化得故合为一段也。可拟上三处。一者拟方便品末三事。索车拟上我见佛子等发大机也。赐车拟上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也。得车欢喜拟上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也。二者拟譬喻品三事。索车拟身子腾学无学人疑悔也。赐车拟佛酬请说法也。得车欢喜拟信解品中中根人领解也。三者还譬上方便品三事。索车拟三请中大众执动疑生也。赐车拟佛酬请广说也。得车欢喜拟身子领解也。
问。但应拟中下根人云何更拟三根人耶。
答。三请中通明大众皆疑悔非独身子。故得拟之。又今虽别为中下根人说譬。但佛就一一周中总序一化大意。遍为一切乃至为末代世众生令识一三权实义也。次别序索车大意者。上一乘化不得故虚指门外明有三车引出诸子。诸子并承权出宅。有智之者不执父言。悬领父意知权有实无则无所索。无智之子执父之言不领父意。未鉴权有实无。是故有索。佛以此喻令执三之徒因此而改未信一乘。藉斯而信故前身子请云。善哉世尊愿为四众说其因缘。今说索譬即说因缘酬其请也。
第三明索人。
问。为是三人索三。为是二人索三耶。
答。旧经师云。三人索三车也。何以知然。下文云尔时诸子各白父言。愿赐我等三种宝车。故知三人索三。又所以索三者。实无三乘但昔于一佛乘方便说三。以是方便所以索也。
评曰。今以十义推之不应有三人索三也。一者本以三车譬于三果。故云今此三车皆在门外。二乘人出门外至许车处觅果不得。可言索果。菩萨之人未至许车处觅佛果不得。何有索佛果耶。二者设云六地菩萨出三界外。乃不索佛果。亦同二乘索尽无生智。故菩萨三人亦有索者。是义不然。寻大小乘经无菩萨索。小乘中明二种菩萨。一者所化菩萨。始自发心终至补处。皆是凡夫。无出三界之义。则无有索。故弥勒观经优婆离白佛。是阿逸多未断三毒命终当生何处。故知始行终心皆是凡夫。不得出门外索也。二者能化释迦菩萨。三十四心成道三十三心犹是菩萨。三十四心是佛。三十三心是菩萨。而见谛已倾思惟未尽。此时未出三界故无索。三十四心见思俱断结习皆亡。尔时出于三界。便是佛果亦无索也。又小乘法中尚无出三界菩萨。何得言菩萨出三界而索耶。又三十四心成道无出观义岂有索耶。又本就佛索果。释迦菩萨就谁索耶。又大乘经中明有十地。至第六地时断三界正使尽。岂不知有七地而就佛觅究竟果耶。三者若救云都无三藏中佛。道理而权言有。即是昔有今无。菩萨何故不索耶。若无菩萨索者三藏中明。佛菩萨皆应是究竟实有也。
答曰。原索意者本为昔有今无。是故索耳。若今昔俱有者必不索也。寻大小乘经始终皆明佛乘是有。如初教明佛乘是有。至法华亦明佛乘是有。以始终明佛乘是有故不索也。后见法华论亦明唯有佛乘无有二乘。凡有二义。一者云无有二乘涅槃唯有大乘涅槃。名为佛乘。前已答竟。二者总序方便品有五分。明义但为破二明一。若尔不言无有佛乘。菩萨何所索耶。法华前后文无有言佛乘是方便。但言二乘是方便。故二乘人索菩萨不索。
问。今昔佛乘是有者亦应今昔明佛乘是究竟。
答。佛乘是有斯义究竟。但就有之中说尽不尽故有究竟不究竟耳。但昔教说佛乘不具足。今教明佛乘具足。释论云佛于三藏中不具说佛功德略有三义。一者有无不具足如三藏中不说十八不共法等。唯大乘说之。二者说不尽故不具足。如三藏中说十力。不言尽智遍智而言尽智遍智者。此是诸论义师说耳。三者于一科中半说半不说故不具足。如三藏中唯明三眼。大乘经中具说五眼。
问。何以知三藏中不说五眼。
答。杂心论及舍利弗毗昙皆云唯有三眼。肉眼天眼惠眼也。
问。昔说佛既不具足。即是方便。道理唯有具足无不具足。昔有此不具佛今无此不具足佛。即是昔有今无。菩萨应索不具足车。
答。权实有二种。一者有无论权实。二者具足不具足论权实。有无论权实者无二而说二。故二乘是权。有一而说一故佛乘是实。二者具足不具足论权实者。昔说佛乘未尽为权。今说佛乘尽为实。索车之义者正就三乘有无义有索。不就佛乘具足不具足明索义也。又反责曰。若言昔不具足故今索者。依汝义法华中明佛果义犹是无常。即是果车不具足。若尔至涅槃时应有索无常果车也。法华但为缘因未明正因。则因车不具足。至涅槃时亦应索前不具足因车也。而涅槃时无有索。法华不具足车者。当知至法华时亦不索尔前不具足佛果也。四者譬中云三车门外者此总相说耳。依昔义者二车在三界正使门外。佛果在习气无知门外。二乘人以正使限域为门。佛以无知习气限域为门。昔说二乘人尽无生智在三界正使门外。今二乘人断正使尽而不见车。是故索耳。昔说佛果在习气无知门外。今菩萨断正使尽习气无知则尽则便成佛亦无索也。大乘菩萨有正使无知习气二门。今出正使未出习气无知门。遂索果者二乘有见谛门。复有思惟门。今出见谛惑门亦应有索。声闻既不尔。菩萨何犹然。进退往论大小穷捡。菩萨之人无有索也。五者经明三乘是方便可言索三。又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又云世间无有二乘唯一佛乘。以此推之唯索二乘不索佛乘。六者若言昔明三乘皆是方便者。从大品已上乃至法华之前明佛乘皆是方便。若佛乘是方便六度等因亦是方便。若尔者付穷子财之珍宝库藏皆是方便说耳。应非真实也。若付财之宝遂是夜光非鱼目者。则大品明佛乘已是真实不名方便。
问。付财之宝即是委属家业珍宝者。说波若时已应是说法华也。
答。于他为难于今是通。故方便品云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既称说是经者当知波若之时已是说法华也。但教菩萨故作波若名。未教二乘不作法华称耳。此义已如前说也。七者方便品初偈文叙昔说二乘。复明二乘是方便。叙昔说大乘不明大乘是方便。但明为此诸佛子说是大乘经。则知佛乘非是方便。菩萨不应索佛大乘也。八者既有三人索者何故无菩萨领解耶。但明二乘领解不明菩萨领解。故知无菩萨索也。
问。若以无菩萨领解谓无菩萨索者。亦无缘觉果人领解应无缘觉索。
答。无缘觉领解此有其义。以缘觉果人出无佛世也。又法华座中所无故不叙其领解。菩萨有座何义故不明领解耶。九者下合赐车云。见诸众生出三界若得涅槃乐。是故赐以大乘。若尔二乘人得涅槃故与大乘。菩萨云何已证涅槃耶。既但赐二乘当知但二乘人索。用此一文可断得失也。十者诸子安座故就父索。二乘人果满息求不复修行。故名安座。可得有索未出门。菩萨本知车非正使门外。出门菩萨故自知之。则始终二人俱有前进之义。无安座之理。是以菩萨无索车义也。又合赐车云。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独取灭度可有二义。一者昔日菩萨受记作佛故。菩萨独得如来灭度。二乘人昔不得作佛。故不得灭度。今日令二乘人亦得如来灭度。故名等赐。二者昔二乘人独取小乘灭度。今令同得大乘涅槃。以此二文推无菩萨索。既言菩萨独得如来灭度。菩萨何由更索。又昔二乘人独取小乘灭度。故今以大车赐之。菩萨不尔。云何赐菩萨耶。即以此文破四车义也。若三乘皆索则失独得灭度之言也。夫论独者此是偏谓此人得彼人不得故名为独。若三乘皆索何有独耶。今所明者但二乘人索菩萨不索。如上十推。
问。若尔者唯应索二。何得文云愿赐我等三种宝车。
答。昔说三乘是实今遂云有一无二。昔有三之言竟何所在。以今无征昔有。亦以昔有难今无。故名为索也。经师不体此言故谓三人索。致成异说。今观其言甚易见耳。
问。经文题三车名。就文索之故云羊车鹿车牛车愿时赐与。云何背文但言二乘人索菩萨不索耶。又并曰若二乘人索三者应二乘人乘三车。二乘人实不乘三。二乘人亦不索三。又并曰若二乘人索菩萨车者。菩萨之人应索二乘车也。文义往推进退穷捡。幸宜依旧无俟斯通。
答。若领解前通无俟后问。盖是腾昔三以征今一耳。昔本道三今遂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若尔昔日明有羊鹿牛车为何所在。腾三征一文义焕然。下诸难并不通自去。宜改旧迷以从新悟也。
问。何以证知二乘索三车耶。
答。本为二乘人开三乘耳。初以一乘化之不得。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谓三乘化得今明无三唯一。故二乘人索觅三也。又此经始终正为二乘人说。故二乘人索三。今当具烈三周文证之。方便品云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既但告二乘人明方便说三不告菩萨。故知三乘教为二乘人也。次三请初但明二乘人执动生疑不明菩萨。故知二乘疑无三有一也。三者十方佛劝释迦云。少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不明为菩萨分别说三也。故知为二乘人分别说三也。诸果者谓三乘果也。次第二周文。身子腾学无学人皆堕疑悔。请佛重说。不明菩萨疑悔请佛重说。故知第二周说但为二乘人。云我今还欲令汝忆念本愿所行道。故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经。不明为菩萨说。第三周文云。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为说此经。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又云唯有一佛乘息处故说二。以此三周文证。故知开一为三。但为二乘人。今会三归一。亦为二乘。若尔索三之义亦二乘人索。
问。二乘人出门外但不见二车。亦不见三。
答。出正使近门无有二车。是故不见。未出无知习气远门亦不见一大车。二车无故不见。大车有而未见也。
又问亦得近远二门俱不见三以不。
答。若言于一说三实无三者。近远二门俱不见三。若就三中自论虚实如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耳。出近门不见二出远门见有一也。又近远二门俱不见二以无二。故近远二门俱见有一。一是实有故。出远门得一出近门知有一。此据菩萨也。
问。罗汉出界外故索缘觉亦然不。
答。当法华座唯有罗汉无缘觉果。故唯是一人索三耳。非二乘果人索三也。
问。若是一人者何得文云诸子就父觅车。既云诸子则知三乘人也。
答。下合譬中云若见无量亿千众生。以佛教门出三界苦得涅槃乐。便赐大车。此约罗汉非一故有诸子耳。又虽无缘觉悬为缘觉果人。作索车譬合缘觉因人领解亦义无失也。又即以此文证无菩萨索车义。但罗汉一人即得索三。岂须三人方索三耶。
第四明时节。
问。何时索果耶。
答。旧云得罗汉已后法华之前此时有索。昔佛为三乘人说若能断三界烦恼即得尽无生智。三乘人即依教修行断三界惑成无学果。此无学人并具三明之解。有未来生死智通。在闲暇心中思惟量度遂见未来犹有生死因果。生死因未尽未有尽智。生死果未倾未有无生智。若尔佛云何言断惑尽故有尽智。果亡故有无生智耶。故就佛索觅尽无生二智也。
评曰。寻第二周譬说意正在索车。若斯言可领众譬自明。今请问之。若得罗汉即索二智者。此时已应执动疑生。若尔法华唯开三显一。便为无用。故何者。开三显一本为动执生疑。未说之前疑执已动。何烦复用前略说耶。又难若未说法华已生疑者。身子得果竟已应云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岂待说法华方有此唱。又领解中云初闻佛所说心中大惊疑。若前已执动何事今闻而始惊疑耶。
问。若说法华之前未动执生疑者。何得身子云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
答。文已释之。此文不明理中无三教有三。但保执昔教谓永失大乘。复见如来诸胜功德而帐帙迟回或恐不失。是故致有此难耳。若实见未来生死因果者。必知修行作佛。何事嗟伤耶。即以此文破子所说。又依汝此义净名次法华。而诸声闻于是净名经自云。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又云高原陆地不生莲华。何得云尔前声闻以理疑教以教惑理。踟蹰理教之间。既踟蹰理教之间复何得云永绝其根已如败种。自成鉾楯不可会通。又问罗汉得果竟即索者。依汝义从初教至法华之前未明三界外事。云何尔者。已见未来界外生死不尽耶。若言深解故见界外事者。何不深解即知三权一实耶。又阿罗汉见未来生死不尽者。此是理中说。为是教中说。若理中说三乘初业已知当得作佛生死未亡。不待证无学方始知也。若教中说者。法华之前大乘教尚未明三界外事。云何三藏教中得罗汉。后即见未来生死不尽耶。今所明者昔日未索今始索也。何以知之。前救子得譬属昔三乘化得义。索车譬属今一乘化得也。故以知约今明索昔不索也。
问。何故昔不索今明索耶。
答。昔教明实有三。复而自谓实得于三。是故不索。今教明无三时会。闻无有三即便生疑是故索三。如父母以空卷诳子。云谓手实有物子谓实有。子便止啼。复知空卷方就父索也。
问。文云诸子出宅则就父索也。云何言昔不索今索耶。若尔今始出宅昔应未出。
答。若出门即索亦应出三界竟即知无三有一。今捡法华三周文但明罗汉闻法华经始知无三。未闻之时不知无三。何者身子领解云我悉除邪见于空法得证。尔时心自谓得至于灭度。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此文分明云法华之前自谓实得三。闻今教始知无三也。第二周文云是诸千二百心自在者是学无学人亦各自以离我见及有无见等谓得涅槃。化城中云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稳想。故知三根之人未闻法华自谓究竟。不知无三。云何言得果毕即知无三而索三耶。
问。譬中明出宅即便索车。如向所引至法华时方索。斯则法譬相反云何会通。
答。须得譬意。意不论索之久近。但作痴子无知不领父意不识权实有无故就父索用此晓于时会令改三执耳。是故法譬言不相违。后见法华论释三请文明。有三种义。一者决定义。二者疑义。三者依何事疑。决定者有声闻方便证得深法。作决定心得涅槃证。此明尔前证得涅槃生决定究竟心。不疑为究竟为不究竟。若尔前已疑者疑名犹豫。不得称为决定。以论推之则知尔前犹未索。闻今教生疑方乃索耳。
问曰。汝引法华论证尔前不索者。我亦引法华论证知有菩萨索。论释三请中惊怖文云有五种惊怖。一者损惊怖。如二乘人取小为实谤无大乘。二者多事惊怖。以大乘人生如是心。我无量无边劫行菩萨行。生惊怖意起取异乘心。三者颠倒惊怖。分别我我所见身不善故。四悔惊怖。如身子云我不应证如是小乘。五诳惊怖。增上慢比丘作如是言。云何如来诳于我。观此五惊怖第二有菩萨惊故有菩萨索。第四身子悔故尔前已索。将非汝解与论相违耶。
答。若以惊怖为索者。诸大乘经皆云闻大乘法惊疑怖畏。法华应是索也。
问。即以此言相难。既以疑为索者诸大乘经皆明闻大乘惊疑。皆应是索也。
答。须谛论文语意。论云菩萨惊怖起取异乘心。故若以此文为索佛乘者。菩萨正应觅昔日佛乘耳。何得起取异乘心耶。今释论此文者。正言大乘甚深二乘之人闻之生谤。如五义中第一。菩萨闻大乘甚深。唯佛能究竟解了余人不解。如上发心已上不退已还皆不能了佛智。菩萨闻此言欲退取二乘。故言起取异乘心。故非是索菩萨乘也。身子之悔前文已通。
第五明有索无索。
注经云。修空离有则空有同尽。若实在门外唯见一极。则众求自亡何有索情。今欲辨三乘初业之所期将显终成之所会。故假设时与之。言以彰等赐之义耳。
评曰。注依胜鬘意释故无索义。此得在于彼经失在于此教。此教既明有索不应言假设也。基公云无别有索。但大机扣佛义同于索。所以然者。大机既发反望昔则无有三乘故言索三耳。
评曰。基公得在于求一失在于索三。所以然者。实有机动求一。复有情中索三。偏执一机失三情索。故非所用也。
第六明大小。
有人言索一大车非索三也。何以故者。父既赐大则知索大。若不索大何由赐大。有人言文云愿赐我等三种宝车。不应背文言索一也。
评曰。偏执二文俱失圆意。考其旨归具索一二也。以大机既动是故求一。情执于三所以索三。机情合论则三一俱索。
第七会二经。
问。依胜鬘初业已知无三此则无索。就此经无学犹惑于教是故有索。云何会通。
答。旧云胜鬘是了义教理实言之。是故无有索也。此经就教所以有索。
评曰。此义已如方便品广释二经同异。今更叙之。若胜鬘是理说此经据教者。亦不同旧释明三乘人保昔教。谓有究竟是故无索。今教无三故就佛索三耳。
第八三根索不索义。旧云但中根人索利钝二人不索。
问。何以知二根不索耶。
答。化城云。生已度想生安稳想。执教作解是故不索。
评曰。不然。寻三根人皆有索也身子疑云我今自于知疑惑不能了。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即是上根索也。第二周中有索车譬。验中根人必有索也。上中二人既索即知下根亦索。
问。下根人何故无索文耶。
答。身子譬喻品初总腾中下根皆有疑悔。故即中下根人有索文也。又以义推之昔三根皆保执。昔教自谓究竟。故并无索。闻今教无三究竟故皆有索。则义可知也。
问。三周文皆明三根人有疑执。云何是索耶。
答。若不用疑执为索者。复取何文为三根人索耶。又鹿园已后法华之前何经中说三乘情索耶。今明但法华时三根有疑故有索。尔前无疑故不索也。
问。若三根人皆有索何故第二周有索车余文无耶。
答。上根人索三。佛于方便品中直为法说便悟。不须作索车譬。中根人未悟为作索车譬便了。下根闻索车譬不悟更待化城譬乃解。若皆作一譬何名逗三缘耶。复何名三周说异耶。
问。若以疑为索者。凡圣一切人疑应一切人皆索。而今出门不见有三可索三。门内未见有无云何索耶。
答。门内人及门外人并执昔教俱有三究竟果。今闻无三故内外人俱索三。
问。门外人索云何异。
答。门内人索于当三。门外人索于现三。是故异也。
问。文但云出门外索。不云门内索。何故违经耶。
答。佛说譬喻欲令易解。令寄门外人索三通晓时会疑悔也。又反责曰。若但门外人索者。亦但赐门外人车不赐门内人车。但应无学受记作佛。学人应不得记。无学人所行是菩萨道。学人所行应非菩萨道。今赐车之譬虽赐无学实通赐一切人。亦虽无学人索实通一切人索也。经师不究竟其始终故不识譬意耳。
问。若以疑为索者方便品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若尔菩萨应有索也。
答。菩萨疑与二乘疑异。二乘昔谓究竟今闻无究竟。是故以昔疑今。所以有索。菩萨不昔自谓究竟今闻无究竟。是故生疑。所以菩萨无索也。但以始行之人疑昔何故说三。今何故说一。今昔三一相违。故生疑耳。
问。菩萨疑昔明有三今明无三。即是菩萨索耶。
答。领上一有二无。此疑又息。二乘索三终为索二。菩萨疑三亦为疑二也。佛乘始终皆是有。故不疑不索也。
问。菩萨亦有索佛乘以不。
答。昔明三乘俱有。今忽言二乘无者。昔虽言佛乘是有。今亦可无脱。有此疑非正意也。
问。二乘人亦索佛乘不。
答。亦有此义例如菩萨昔明有二。今还无二者佛乘亦尔也。此皆是傍义非索车之大宗。
问。子出门自见无车。得罗汉出三界亦应自见无三。
答。旧说正尔今请问之。若自见无三亦应自见有一。何所索耶。今明若审知无三亦不索。若昔有三亦不索。但昔许有今遂言无。今昔有无合说。是故有索耳。
第九次明四句。旧云有四句一索而机不发。即是鹿园已后无学人及六住菩萨也。二发而不索。法华座席七种学人五住大士及凡夫是也。三亦发亦索。谓今教时无学人是也。四不发不索。即法华前七种学人五住菩萨及凡夫是也。
评曰。破此义如前。今开四句。一者机发而不索。谓菩萨闻一乘领悟。是故机发无自保之执。是故不索。二者索而不发。如二乘人闻法华经不领悟者是也。如求二乘昔有自保之执。是故今索而无大机所以不悟。
问。既无大机何由闻耶。
答。但有闻机无有悟机故云无也。
问。何以知有此句。
答。化城品云声闻众中或有信解或不信解即其事也。三亦发亦索。如三根之流。四不发不索。即法华之前及化城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不知不觉菩萨所行。自于所得功德生灭度想也。复有四句。一者权而非实。谓二乘也。二者实而非权。今日一乘也。三亦权亦实。昔日三中之大是也。非无佛乘道故实。但昔说之未尽故权。四非权非实。即是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泯上三句也。复有四句。一合大而离小。合大者佛菩萨同名佛乘也。离小者声闻缘觉乘也。二离大而合小。大品中明三智义。佛为一切种智。菩萨为道种智。故佛菩萨开二智也。合小者二乘人总名一切智也。三大小俱合者。直名大小二乘亦是摩诃衍藏及三藏也。四俱开者如三乘共十地。八地即是二乘因果。九地与十地为大乘因果也。生死河中七人亦是俱开之义也。
第十广会今教。
问。何故车三使二。
答。旧云车为三乘人设譬故三。但二乘领解故使二。
评曰。若为三乘人设三车譬者。二乘人闻二事领解。有二使之譬者菩萨何故无领解。不作大使之譬。又譬喻品乃为中根声闻耳。菩萨何得在中根数耶。今所明者通别二义释之。一者通而为论皆平等也。三乘所乘既有三车。化于三人亦有三使。三人止息便有三城。大经云声闻之人以小涅槃而般涅槃。乃至云菩萨之人以大涅槃而般涅槃。故知亦有三城也。别而为论车有三者。前以一乘化诸子不得。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方便信解化城并明于一佛乘分别说三。故知说三之义皆为二乘人也。既为二乘人于一说三。二乘人便领解。知三中之一是实。余二非真。故但明二使无有三使也。
问。初成道时实有三乘根性。故云长者诸子若十二十或至三十。若尔三乘教为三根人。何得于一说三为二乘人耶。
答。前已通竟。今亦二条释两品意。长者宅中有三十子者。此约二乘人始终具三乘根性耳。但成道时唯有二乘根性而无大机。是以一乘化之不得。故于一说三为二乘人也。
问。何以知二乘人始终具三乘根性耶。
答。文云若十二十或至三十。若以定有三乘根性何事称或耶。以初有二性后方有一机故称或至也。此望方便品意也。二者初一乘化不得后以三乘化得者。此约总别为论。明长者本有三十子。佛初出世时已有三乘根性。若但以一乘化三乘根性者。有三种机唯有一教无从化理。是故息一乘之化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化得三人。
问。何以知然。
答。譬喻品云。若我但以神力及智慧力为诸众生赞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众生不能以是得度。文既有但以之言。故知一乘化三人不得。故于一说三。化得三人故有三子求三车也。
问。初成道时有三根性。一乘化二乘机不得化。菩萨应得。何故言我宁不说法疾入于涅槃。
答。此据前义耳。始终乃有三机。当时无有大机。以大化不得故欲入灭。又但用一化三进。无得益之功。退有起谤之罪。故欲入灭此据后义也。
问。何以知然。
答。以一乘化不得。即趣鹿园为声闻说法。故知初无大机唯有小机。
问。昔于何处说三乘耶。
答。鹿园之时但说声闻乘。故云昔于波罗奈转四谛法轮也。但佛教主即有佛授弥勒记。亦是说佛乘也。
问。缘觉乘说何时耶。
答。大通智胜佛说四谛时即说十二因缘。释迦亦例此也。又大经云于王城为迦叶具足演说十二因缘也。无量义经云先为声闻说四谛。中为缘觉说十二因缘。后为菩萨说六度。以此文推之前说四谛后说因缘也。
问。门外何故无车。由旬外有化城耶。
答。义例可有三句。一者约昔教城车俱有。昔说有三车亦说有一城。二者据今教城车俱无。三者无车有城。欲明实故无三车。亦权有故有化城也。俱有示两权俱无据两实。一有一无即一权一实也。
问。何以知然。
答。众生惮佛道长远为止息。故权说化城。故知序昔即明权义。约今说十方佛土无有三乘。时会问无故就佛索。故知车无据今实也。又化城譬属三乘化得。故是序昔权。索车譬属大乘化得故是今实也。
问。何故唐捐三车而化一城耶。
答。车在宅外诸子在内。举眼不见故唐捐门外不假化作也。城在迥绝。道中众人疲极不复堪去。是以导师化作大城。众人遥见便劝励之。已望见城何为不去。故须化作城也。
问。诸子为求门外车而出宅。亦得众人本为趣化城而进路以不。
答。二譬意别非一例也。三车本意为求三乘作譬。化城本意为求佛道作譬。但中途懈退故权设化城也。
问。何故车多城一。车动城静。
答。车三约智优劣城一据涅槃无二。城为止息故静。车明游戏快乐故动。皆是互举并不相违。
问。二使何故不言化作。亦不唐捐。
答。使是佛教。此不可无故不得言化。又教据被缘亦不得唐捐。
问。四种权实云何同异。
答。三车与一车此并是教所表理。三车为权一车为实也。一使谓一乘教。二使谓二乘教。教通因果也。此文三使皆是门内说之。三车一车皆是门外之事也。二使为权一使为实也。若大宅与草庵者。草庵者小乘理教也。大宅者大乘理教也。此二通因果也。若化城谓小乘果。宝所谓大乘果也。
问。唯是一法何故多种说之。
答。体虽是一随义说四也。纵任自在欢喜快乐故名为车。所说教门随佛运用。如使能示语。众生如人也。大乘正法无患不障。如舍虚通无碍为一。众德可珍远涉乃得如宝所也。小乘四义可以意求也。
次明所索车四重。一因果。二福惠。三空有。四为无为。旧解三车但是果非因。大车二释。光宅云果地究竟尽无生二智为体。远出由旬之外。对昔近故为高。具含万德。对昔狭义为广。庄严云大车是因。总万行为体。虽总万行略明二法为主。一者菩提大愿上求佛道为高。下度众生为广。二者空慧不离。初后得菩提为高。照穷法性为广。
评曰。三车为果不远文义。文云今此三车皆在门外。义者三界内未免生老病死之火。三界外则永免之。以斯弘文义可然也。大车互执因果文义俱伤。今当具说。若言大车但是果者。下何得云乘是宝车直至道场耶。故一不可也。又诸子索车父则赐车。诸子得车各乘之。今但是果者乃是悬许。竟未父赐子遂不得。何所乘耶。昔许其三实不得三。今许其一又未得一。若尔三一两车并许而未赐。二不可也。救曰。正说同归三教记三乘作佛。使其标心在果而修行取之故云乘。是大车而前进耳。难曰。昔于一说三。三非究竟故门外无车。今会三归一。一乘是实故子得大车。更非别法。即捐昔三乘同运向佛为大车体。此岂标寿量果。而子竟不得耶。三不可也。又赐大车是当果记者。前许三车亦应是三乘记耳。四不可也。又出二死之外故高者出二死之外应常。若此教明佛犹是无常。此教明佛未出二死。未出二死则不名高。若云在二死之顶故未常者。则在二死之顶犹应未出。如三有顶犹未出有山顶犹未离山。二死顶犹未离二死也。又问二死摄无常为尽不尽。若尽既出二死则出无常岂非常耶。若不尽应有六百非五百也。又反难曰。若出而未常不常。而未出不可常而未出。岂得出而未常。又出二死而非常。未出二死应是常。未出既非常出则应常。五不可也。又若言未出二死者。亦应未应五百由旬。故出则害。义不出远文。进退无取。不可救。六不可也。又问昔二车但出正使外。故下昔佛出习气无知外。何故下耶。故通一未充释三不足。七不可也。
次评曰。庄严义是亦不然。若言大车但是因者。下合中何因缘故举果德合耶。文云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又云悉与诸佛禅定解脱名赐大车耶。又难曰。若乘唯因非果行亦唯因非果。大经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谓大乘大般涅槃。不应言车但是因。又昔三车是三果。今大车何非大果。理数然。无劳惑也。又此经云妙法然唯是果德乃是妙极。若尔则果车为妙极。因车未极。例因乘未极果乘乃极。何故不取极乘为乘。而取不极乘为乘耶。又因有乘果无乘。则因车果无车。则长者自无车以何赐之。若云此经但取进趣乘。不取果德乘者亦不然。要先应明果德妙乘。用此应物然后令乘因行以求果乘耳。则知果乘为上宗。云何不取耶。
问。若众释皆非。谓示今意。
答。以文义推之具有四句。一但果车非因车。如三车皆在门外。二但因车非果车。如大品是乘德从三界出到萨婆若。论释云到。萨婆若边则反不复名乘。例如在菩萨心中名波若。在佛心中反名萨婆若也。三亦因亦果车。具如此经二文。诸子所乘即是因车。如来所乘即是果车。因果更无有二。在菩萨心名因。在佛心名之为果。因则总万行庄严为大车。果则万德修饰为大车。
问。诸子出宅具赐因果二车不。
答。交赐其界外因车。为授佛记悬赐果车也。
问。诸子得果车不。
答。摄大乘论云。菩萨必得佛故亦名为佛乘。此是因中说果也。
问。此经有文以不。
答。处处皆有文。信解品云如彼穷子得无量宝。又云无上宝聚不求自得也。总束可有四句。一者因人乘因车。如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二者因人乘果车。如菩萨必得佛故名佛乘。佛乘即因中说果也。三果人乘果车。如万德所成人为能乘。万德为所乘。四果人乘因车。如文殊云昔为能仁师今为弟子化也。
问。云何名赐因车。
答。文中有说二乘所行是菩萨道。即指小行以为大车令信解故云乘。故身子自述云。昔来蒙佛教不失于大乘。
问。大车具因果二车。三乘亦有因果二车不。
答。就譬但果无因。就义亦有如诸子闻父许车之言。此则是教。竞共驰走谓如教修行。如教修行即因车也。
问。大乘因车位长。何故但取界外。
答。今正为二乘人作譬。无学人出界外。令其从界外更复进趣。故是界外车也。
问。文中复有界内车不。
答。就譬亦复得作之。下明大车复有宾从。无学所行既是界外车。从七凡已上七种学人皆是宾从。既说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亦是界内大乘因车也。约义论之故通有也。第四句非因非果车。即是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以因果言说。
问。何故明非因果耶。
答。如来说因果皆为开非因非果正法。故收上三句唯是因果二句。然因果是因缘义故。因名果因果称因果。虽有二句是因果一句。因果则不果果因则非因。非因非果名为无句。亦由非因果故有因果。以无句为一句。次开一句为二句。二句为三句。三句或四句。如此开合皆是如来无名相中强名相说。不相应定生执著也。
问。文云有车有宾从云云何是耶。
答。前已略说。今更广明。总云大车者具通因果收摄始终。但有一乘无宾从也。今开车与宾从者。约大乘五位论之。一者果地万德为车。即果人登果车因人皆宾从也。二者三界内外判者。七地得无生忍出三界为登车。六地皆宾从也。释论解能动能出云无生忍为出。出者出三界也。三者约真似判。登地真解为登车。三十心似解为宾从。四者三十心具解行。行地为登车。十信等始入为宾从。五者十信及三十心皆登车。举手低头之善为宾从也。依小乘明者。无学人出三界为登车。七种学人及凡夫皆宾从。余例可知也。
问。大品经何故但明大乘不辨宾从。
答。约此可有四句。一者法华明因乘短。大品因乘长。何者法华赐门外诸子。大车不通门内。故门内宾从门外诸子。大车不通门内。故门内从门外为登车。以乘短故有宾从也。大品明是乘从三界出至萨婆若。摄内外皆为大乘。大乘则长。无复宾从。若以果德为车。因中宾从。则二经俱有也。二者约因果为论。法华乘长。大品则短。法华明诸子及佛皆乘大车。大车通因果故长。大品云是乘至萨婆若。则变不名为乘。乘义则短也。三者俱长。大品明萨婆若摄一切善法。又云从念处至十力等皆为大乘。此则通因果始终故长。法华亦尔。低头之善及果地众德皆为一乘也。四者俱短。大品有所得善不动不出不名为乘。无所得善方名为乘。法华云是乘清净微妙第一。于诸世间为无有上。取无得众行为乘。约此义二俱有宾从也。
次辨功德智慧。
旧云三车俱取智慧为体不舍功德。功德与凡夫共有。大车亦然。但取如来尽无生二智为体。
评曰。不然下合大小二车具取福慧。小车文云。乘是三乘以无漏根力觉道禅定解脱三昧等而自娱乐。岂可但取智慧耶。合大车云悉与诸佛禅定解脱名为等赐。岂但是智慧耶。
问。小车具取福慧者。亦得具取漏无漏耶。
答。但取无漏智慧。故文云自在不系无所依求。又称门外者是无漏也。大车既通始终义可知也。
次辨空有。旧云空有二解但取有解。空解无动是故不取。又尽无生智也。但是有智也。
评曰。不然。于小乘断结为宗正是空解。应以空解为正。故下文云但念空无相无作之法。此是果德空解也。我等长夜修习空法得尽三界苦恼之患。故二乘之人正证空法应以空慧为车。云何乃取有智耶。今所明空有二智皆是小车体也。大车亦以实慧方便慧为车之体。
次辨为无为。旧解三车正譬有为所以然者。车取运动故是车。无为无动故非车。大车亦尔。
评曰。著譬大过不寻经也。寻大小二车具有二文。合小车云。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如彼诸子为求羊车出于火宅。合鹿车亦举有为无为合之。则知三车具是有为无为。
问。具有为无为二文以何为正。
答。若取三车优劣义分别以智为正。三乘智有优劣。同入无余无优劣。二乘断正使尽亦无优劣。故知正取有为为正以分三车也。若取根本所求者。二乘人本为求涅槃则无为为正也。所以然者二乘畏老病死本求涅槃。故以涅槃正譬车也。设使断结亦为涅槃。下穷子云。先取涅槃之价寻与除粪。又三学次第亦为求灭修戒。修戒为求定。得定为发慧慧断结证于涅槃。故知涅槃为正。又方便品说云钝根乐小法贪著于生死。为是说涅槃也。
问。文中何故合羊车而取涅槃。合余二车举智慧耶。
答。一者互举也。二者若并云求涅槃者。则三车无异。今欲辨三车异义故后二举智也。
问。若尔可言声闻正求涅槃余二乘不尔耶。
答。义实尔也。若三乘人皆为求涅槃为正者。但宜取涅槃行声闻行便足。但缘觉人鄙声闻从师而智便钝。故求自然慧欲得利根。菩萨复鄙缘觉智钝不能化物。故求佛智也。
问。大车云何具为无为耶。
答。下云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无为文。又云是诸众生脱三界者悉与诸佛禅定智慧等。是有为也。又此文若指法身众德者。皆是无为。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谓果果也。悉与诸佛禅定等谓果德也。
问。何故大车并以无为众德为正耶。
答。二乘之人本谓身智无常。三德不备。今大车还复无常者。云何得引二乘耶。以常住万德令二乘人欣求之耳。若尔因中大车则是有为万行。果德大车则常住万德。常住万德一体但约义异。故众德庄严也。
问。车但取运动义有为有动无为无动。云何是车。
答。肇师云。逾寂逾动何失动耶。若由来所辨常定之义不复能动耳。又车但取欢娱快乐自在无寻。不皆取动义为喻。又小车义具为无为二文。有为众德无动而动。无为众德动而无动。是有二文幸应双用。大乘中因乘不动而动。果乘动而不动。又应身众德不动而动。故驾之而游五道。法身众德动而不动也。
法华玄论卷第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七
胡吉藏撰
信解品譬喻义
光宅师为九譬。一者父子相失。二者父子相见。三者唤子不得。四者唤子得。五者教作人。六者付财。七者知子志大。八者委家业。九者得家业欢喜。
评曰。此譬难明。备含众意不可就文说之。今当广序其相有十四条。此喻可领上品自明也。
第一定譬多少。若就义意始终论之便有十恩即成十数。如前释也。二者就文及教意凡有八譬。一者父子相失。二者父子相见。三唤子不得。四冷水洒面。五唤子得。六付财密化。七陶练小心。八委家业也。然此八譬总摄一化始终略尽也。父子相失譬者。昔曾禀大教而背化流浪五趣子失父也。从背化已后求其大乘善机不得父失子也。父子相见譬者从背化已后大机应发。当悟一乘子见父也。见子机发堪受大化父见子也。唤子不得譬者初成道时大机未动不堪受一乘化也。冷水洒面譬者初成道时但堪受人天教。为瞽龙及提谓等说三归五戒也。唤子得譬者趣鹿苑为说出世二乘教也。付财密化譬者。大机远动命说波若辨菩萨行。密排其小执潜开其大心也。陶练小心譬者。文云复经少时。即是从波若已后诸方等经广说菩萨行门。具现大士神变。令稍鄙小情欣慕大道。如净名等经迦叶自叹也。第八委家业譬者。心渐通泰小心遂移。为说一乘入佛知见也。故始终委具此八。但冷水洒面。唤子不得譬中通明之也。陶练小心经文既少。属家业摄故但六譬也。今以文义详之进宜应八辟。退有六譬。不应开为九也。
问。何故无教作人譬耶。
答。教作人犹是唤子得耳。即是鹿苑时事更无别教。故不应开为二也。
问。若教作人譬属小乘化得故合为一者。付财譬属大乘化亦应不别开为一也。
答。付财譬进未及一乘退复非三藏。既是别教复是别时。宜开为一也。唤子得与教作人无有二教。亦无二时不应开为两也。
问。知子大志譬。得家业欢喜譬。何故不取耶。
答。此并属一乘化得中之枝流故不应开也。又责曰若知子大志及得家业遂开为二譬者。唤子得中亦有知其小志。何不开耶。故应观其义类。不可随取片文也。
第二明领前不领前。
问。经师皆言后譬一一领前如前次第。是事云何。
评曰。是事不然。若依前次第但有前次第失后次第。若都不依前不名领解。以文义而详具二意也。一者就今譬自有次第者。子自序始终但有三时。一幼稚时。二失父时。三还归乡时。此三摄譬尽矣。初学大乘谓幼稚时。背化起惑名失父时。变迷从悟为归乡时也。就第三归乡时中复有三时。一者去家远时如向国。二者去家近时如至城。三者至父舍时。初喻悟理犹奢。次悟稍近。三与理交接也。于第三时中复三时。一初见父不识时。二不受父教时。三堪渐诱引时。第一喻后得悟理如见父。初无大机如不识父。次喻以无大机不受大化。三喻既有小机堪受小化。第三时中复有三时。一受雇除粪时。二领受财物时。三知是父子时。初喻禀二乘教时。次喻闻大乘教时。三喻闻法华时。摄大乘论云乘有三种。一者二乘二者大乘三者一乘。与此三符会也。若别开此三时则成十譬。一幼稚譬。二失父譬。三游行还归乡譬。四至城譬。五至舍譬。六不识父譬。七不受父。教譬。八佣作譬。九领受财物譬。十知是父子譬。次就父序譬意凡有九种。一生子幼稚譬。二失子譬。三觅子不得譬。四不废家业譬。五见子便识譬。六唤子不得譬。七雇子除粪譬。八者付财譬。九会天性譬。此九即是次第宿世始为说大乘为生子幼稚也。背化起惑名父失子遍求。大乘善根未成谓觅子不得子。虽善根未成而诸菩萨道缘已熟。不可背化名不废家业。见其大机当发识其曾受大化名见子便识。初未堪实化名唤子不得。但堪权诱如雇除粪。大机远动故命说大法如付财。道缘已成须会天性也。
问。初明八譬次明六譬次明十譬后明九譬。以何因缘有四种释耶。
答。皆有义也。初就一化始终具有八譬。次就正譬但有其六。后据子自序始终故有十譬。次就文意但有九。前二父子合论。后二父子各辨。以经意多含非片言可尽。如释论摄大乘论等。释一经文多有复次。又身子闻说一偈知其千义。目连止了五百。故一句之中具含多义也。若领上者父子相失领上总譬。总譬虽有六义而不出能化所化。故明父子相失即领总譬也。又见火譬中明父子相失。如云汝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即是子失父义。子既失父即是父失子也。若尔父子相失。可兼领二譬意也。父子相见譬头上见火譬。但上明见火正是法身地见。故云是时长者在门外立。方便品亦然。故云我以佛眼观见六道众生。谓法身地见也。今云父子相见者可就本迹二处明之。一者未垂迹时在法身地。众生大机动扣于法身名子见父。佛于法身地见大机动名父见子。若尔从其父先来求子不得此中即含子见父父见子义也。二者就迹中而言。初成道时见其大机当发名父见子。中止一城踞师子座尔时始明父子相见。若尔父子相失及父子相见二譬相带领上见火譬也。唤子不得领上救子不得。唤子得领上救子得。委家业领上等赐大车也。冷水洒面领初成道时说人天教。付财领佛说波若教。此二譬来者。在昔闻犹未悟。因今悟昔不领上六譬也。不领不虚譬者。既领一化大宗方悟。佛屈曲恩深崎岴德重乃患惭之不足。岂敢疑佛虚哉。又如此而悟即是总领不虚旨也。
第三明三化。三化者初一往化。二随遂化。三毕竟化。此三化摄八譬也。一往化者过去为说大乘也。二随遂化者从背化已后流浪五趣。菩萨随入生死而教化之。三毕竟化者从父子相见如悟一乘受记作佛得不退转谓毕竟化也。又初说人天乘为一往化为说二乘。乃至法华之前四十余年随遂不舍谓随遂化也。三说法华得记作佛谓毕竟化也。又初说二乘权诱为一往化。众生遂保执而住不更进求。如来终不舍之。或令自说大法。或闻他说大谓随遂化。至法华时方得了悟为毕竟化。又初说大乘波若教名一往化。从波若已后历闻诸方等经为随遂化。终悟一乘成大果实如秋收冬藏为毕竟化。又今唯为说法华为一往化。从此已后乃至十地常教化之为随遂化。至金刚心等觉地时。化令得妙觉地圆满谓毕竟化也。又结僧那于始心名一往化。于其中间种种化之为随遂化。得佛方息为毕竟化也。
问。何故须立三化。
答。初明父子相失。后忽然相见似无因缘。是故须立三化也。
第四明三世。八譬中初父子相失是过去世事也。从见大机当发一生。应悟法华记作佛。始于顿止一城竟第八譬。皆是现在时事也。
第五明本迹。一往八譬皆是迹中事耳。如来久已成佛昔示同沙弥为说大乘。乃至今日中止一城亦是方便成佛。是以八譬皆为迹也。但父子相见都有二本二迹。一者法身见诸菩萨大机已成。故示为舍那以化之。中止一城家业不废即其事也。二者舍那成道时见诸子唯有小机无有大机。故垂为释迦以化之。脱珍御服著弊垢衣即其事也。
问。若尔法身地具照二机。双垂两迹。
答。亦得如此。但今欲明二佛传论本迹化大小二缘。故作此判也。
第六明因果。就本而言皆是果化。就迹辨者过去结缘。示沙弥之迹。但因而非果也。从中止一城谓果迹。此二中间或因或果也。
第七明化得不得。若以悟一乘受记为得者。七譬皆是唤子不得。唯第八为得也。若就大乘化为得不得者。过去为沙弥时为说大乘即是化得。从背化已后为不得。至法华悟一乘为得。如譬喻品云。我昔教汝志愿佛道此是大乘化得也。而汝今悉忘此为不得。我今令汝忆念本愿。为诸声闻说法华经为化得也。
第八明二教。从顿止一城即序长者豪贵自在眷属宗侍等。此领华严初成佛时舍那教闻化诸菩萨也。脱珍御服著弊垢衣即是舍那之本。垂释迦之迹。遍化二乘。竟第八譬皆是领释迦教也。
第九明世出世。冷水洒面说人天教为世间法从化子得皆出世教也。
十第明大小。唤子得譬鹿苑之教为小乘化。从付财竟委家业皆大乘化也。此中无有三乘通教义。何以知之。教作人时但说二乘法名三藏教。从般若已去即付大乘法财。不复教二乘人作。故唯是大乘教也。若言波若是三乘通教者。付财之时应有通教三乘人作。
第十一明自他。般若教明自教般若已后明化教。自教者令声闻人口自说大因大果。即以此法教之。可谓以彼口自言以教其心也。从波若已后历闻诸方等经闻他说大。令其得悟故云他教也。
第十二明显密。从波若至法华之前谓显教菩萨密教二乘。如付财之说密示大法以为已任。法华教名显教二乘也。
第十三明迷悟。自父子相失竟陶练小心。二乘皆不知是佛子为迷也。至法华时始得悟也。故下文云。我今得道得果于无漏法得清净眼。尔前皆无眼也。第十四广上说。上有二章第一五譬广上昔迷。第二最后譬广上今悟。
问。以何义故有此十四义耶。
答。此譬领释迦一期始终教意尽。故作此十四条也。
药草喻品 五乘义 一音义
五乘义者。前序经一雨一云大意者。教虽万差终表一道。所表之道无二。能表之教亦一。但随五种根情故有五乘教异。既随物说五则五乘皆权。五乘既权则以不五为实。以对破五病故以不五为实也。然五既不实则不五亦权。故凡涉名言皆非究竟。但为渐诱众生故开五不五。至道寂寥何五不五耶。
问。若五乘皆是权者。前何故言二乘是权佛乘是实。故云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
答。义门各异。前就三乘判有无以明权实。正欲斥二乘病故明佛乘实有二乘伪无。所以然者。二乘人谓二乘及佛乘俱是实有。故作此斥之以二乘是无故索。菩萨乘是有故不索。今明无五者就正道望之。是法不可示何曾有五与不五。言五不五者并随物说之。皆是权也。
问。道实非五不五。五不五皆是权者何因缘故不索五耶。
答。若识道非五不五而说五不五。皆是权者。此人不索不识如此权实者。亦有索五义也。
次论名义。
问。不应有五乘但应为二。人天为世间乘余三为出世间乘。又应为二乘。佛为实乘余四是权乘。佛为第一义乘余四乘皆世俗乘。如胜鬘说。又佛为果乘余四为因乘也。又应为三乘。人天乘为下乘。二乘为中乘。佛乘为上乘。又人天乘是出三途乘。二乘是出三界乘。佛乘出五百由旬乘。又人天名为不断烦恼乘。二乘名断烦恼乘。佛乘非断非不断乘。不同凡夫故非不断。不同二乘故非断。如净名云。不断烦恼亦不与俱烦恼。本不有故无可与之俱。今不无故无所断也。此法华前大乘教及法华亦有此义三藏中无此说也。又凡夫名不断乘。佛名为断乘。二乘亦断亦不断。望凡夫故断少分比佛故未断也。通今昔也。又人天名凡夫乘。二乘名圣乘。佛名非凡非圣乘。又凡夫为有乘二乘为空乘佛乘为中道乘。大乘教意也。又凡夫为著生死乘。二乘为著涅槃乘。佛名无所著乘。亦大乘教意也。又应为四乘。如胜鬘四种重檐四百亿类洲四大宝藏。故皆大乘教意以大乘教别有大地。能持四藏也。今何因缘故不二不三不四。而立五乘耶。
答。实具上来诸义即以此义摄五乘也。而今明五者此是如来渐舍法门故立五也。今采华严性起品意以序五乘大意。如经云。三恶道苦谓恶道民苦。阎罗王苦则恶道王苦。是以三途中皆是苦聚。欲舍此苦当修五戒。五戒因缘则得人身故说五戒为人乘也。但人中钝根短寿乐少苦多。欲离斯事当修十善。十善因缘则招天报名为天乘。次云三界皆苦无常破坏。如烧铁丸无可乐处。为脱此苦说声闻乘。但声闻之人从他闻法。居弟子位。外无相好内智不深。独静山间无师自悟福德利根名辟支佛。为说缘觉令舍声闻乘。缘觉之人虽无师自悟而智犹未圆。经结习不断独善自身慈悲心薄。唯有佛乘最为无上。众德斯备结习永亡。自利已满广能度他。故说佛乘令舍缘觉。然昔欲示渐舍法门故说五乘。禀教之徒不解佛意。遂保三乘皆是究竟也。
问。为五人说五为一人说五。
答。具二义也。如恒河中七人具七。一人具七。
问。今昔说五云何异。
答。昔说五乘二乘明未极。三已究竟。今说五者如华严说渐舍法门。
问。上云华严叙昔意云何言今说五耶。
答。今教叙昔教所表意也。
次论开合同异。
问。论明五善胜鬘辨四藏。法华三草二木。云何同异。
答。五善者人天为二善。二乘为一善。佛菩萨为二善。以人天五戒十善优劣不同故开为二。二乘利钝根为异。而智断义齐故合为一。佛与菩萨万行万德因果升降。宜开为两。五善则开大合小。五乘则开小合大。四藏则合凡开圣。五乘则凡圣俱开也。此皆随缘不同不须曲会也。三草二木者有人言。人天为小草二乘为中草。外凡为大草内凡为小树。初地至十地为大树。有人言内凡为大草。初地至七地皆为小树。八地为大树。
评曰。位义难明。今以合譬为正。合二草譬如前判也。合大草云求世尊处我当作佛。行精进定是名大草。既称佛道必应从外凡十信位至内凡三十心。此四十心皆是大草。所以然者。未得无生植根犹浅。宜与草名。又既以二乘为中草。则地前四十心皆属菩萨。故云名大草也。初地至六地名为小树。七地已上名为大树。
问。何以知然。
答。释论判无生有两位。一初地二七地。晚见法华论亦云初地无生七地无生。无生既两树亦例然。
问。此经云何证七地为大树耶。
答。释论云位居七地得无生忍具六神通。此经云得神通力转不退轮。故相会也。
问。何以知初地如小树。
答。论既云初地得无上。此经云又诸佛子决定无疑。无疑即是断道。以地前烦恼未断不得称为无疑。又初果人拟菩萨初地。初果既断疑。今初地亦尔。又地论云。初地名决定位。此四处文皆相扶也。次论三草二木位次第义。人天为世间故譬之小草。二乘为出世故譬之中草。此从世至出世也。十信已上回向已还。此四十心即是大乘名为大草。此从小入大也。登地已上六地已还名为小树。此从凡夫至圣也。七地已上十地已还名为大树。此即从浅至深。斯则总摄凡圣收罗大小。故有三草二木之譬也。
一音义。
问。经明一云一雨随根受润。与一音说法随类异解此有何异。
答。有同有异。异者云雨来意。如说经因缘中辨之。今略举二意。一者取无心而能普益。二者欲显同一正道随根成异也。一音者欲明如来三密不可思议。凡夫二乘不能测度。所以然者。下位之人但以一音令缘同闻一。不能以一音令万类异闻。唯佛能尔故名口密不可思议也。
问。上来所明一音与一雨义异。云何复是同耶。
答。一云一雨同明一教。但得随根成异。一音亦为显一道。随类万差。此无异也。
问。云何名为一音耶。
答。有人言。唯一法身。法身不二故名为一。从一法身出音。以法身为名故云一音也。
评曰。大品释相好。云以一音报众声。不明法身故非解也。有人言一时中并出众音。故云一音也。
评曰。经但云一音不云众音并出。亦非所用。有人言身为天竺之身。音为天竺之音。故云一音。
评曰。佛能随咄一音非局天竺。又有人言五音之中随用一音。
评曰。佛既托一方之迹受一土之音。五音义通亦非所用也。今所明者此义多含略明四种。一者依药草品明一大云普覆。一大雨遍洽。喻一乘大法音。故名一音。但大缘悟大故称于大。小缘悟小小不称为大。故一音之名主一大乘音也。
问。云何小不称大。
答。如说大般涅槃。而道成罗汉。维摩经广辨净佛国土。而取证小乘。如是等皆是小缘。闻大而不称大。故一音之名正主于大也。
问。此经何故一音遍主大耶。
答。欲显唯有一乘无有五乘。故一音主大乘也。
问。何以知一音遍主大耶。
答。经云一大云一大雨。故知主一大乘音也。二者如净名所辨。明如来一音说法而万类异解。
问。此据何一音耶。
答。既云佛以一音说法即是佛音。佛音者一梵音。
问。何故主一梵音。
答。就一方化迹托形天竺报得梵音。是以一音主梵音也。
问。此言何所出耶。
答。毗婆娑中作此说也。佛于鹿园以一梵音演说四谛。五人则闻人语说四谛。八万天则闻天语说四谛。地夜叉闻夜叉语说四谛。故唱告之。如是展转闻至于梵世。故知一音主梵音也。
问。为是梵天音故名梵音。如报得天眼故名天眼耶。
答。不尔。此是八种音中清净最妙音名为梵音。非梵天音也。故释论云佛生人中受人法故是人音。又若是梵天音者人则不闻。故知非也。
问。释论云小乘法中无不可思议。如六十劫说法华经谓如食顷。云何三藏中明以一音说法随类解耶。
答。小乘虽无六十劫说法华经。不可思议有余五不可思议。谓佛力龙力等。今一音说法即是明佛不可思议也。次言一音者不必但局梵音。如来随吐一音能令异类各闻。故名一音也。又一音者人闻即人音天闻则天音。非人非天也。以是天人音故名为多。以非人非天故名一音。乃至声闻闻小菩萨闻大。而音非大非小故名为一也。
问。人闻则人音天闻则天音。而音非人非天者。亦应一缘闻则音一多缘闻则音多。而音非一非多也。
答曰。然也。
问。若尔音缘闻则音。非音缘闻则非音。
答曰。亦然也。是故经云。同在一座有人闻佛说法。有人见佛默然。如肇师云。心生于有心像出于有像。即其事也。
问。若尔前何故言一音耶。
答。正为下位之人不能以一音令万类异解。叹佛能尔。故明一音也。
问。云何但说一音令万类异闻。
答。华严前后略明三事。一者明佛能出众生数等音。余人不能尔。唯佛独能故佛不思议。二者佛能于一音中并出众生数等音。故一切众生各有所闻。此明余人不能于一音中出一切音佛能尔也。三者一音说法。能令一切各有所闻。亦不分一音以为多音。余不能尔唯佛独能若尔者具三种义。不可局之。以一此三。皆是显佛口密不思议事。口密既三身亦如是。
问。华严性起品云。大梵天王以少方便大千众生皆见己身亦不分身。若尔余人亦能何故唯佛耶。
答。彼唯局大千如来普周法界。彼则有心所作。如来无心化物。又菩萨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观眼无生说空非有。彼不能尔。何由及佛。
问。此四种辨一音。今昔明之以何为正。
答。通皆具也。但有唯一乘音。正在今教。余三通今昔也。
问。佛有二种光一常光。初生至灭常自有之。即丈光相。二非常光。随时示现。一音说法令万类异解。为是常音为是示现。
答。八十种好中云以一音报众声。若尔此是佛常音也。
问。一音说法有几事耶。
答。依净名经略明三种。一者佛随吐一音万类异解。六道众生皆谓佛各同其语也。二者但说一法随义普行。好施者闻施好戒者闻戒各蒙利益。三者明说事是同而欣忧兼发。此有二事如说一苦法生四种心。有人闻苦生怖畏有人闻苦欲脱之。故生欢喜。有人闻苦心生厌离有人闻苦实知是苦断于疑心也。二者闻四种法生四种心。如闻三涂苦则怖。闻人天妙乐则喜。闻不净则厌离。闻因果则断疑。两义中前意正也。
授记品 明授记义 论曰十种因缘为二乘授记。如前说。
问。若此经明授记者何故净名广破授记。又思益经云。愿我生生不闻授记名字。大品云。若住阿鞞跋致及授记皆是戏论。今何因缘故明授记耶。
答。不相违也。菩萨之人言有记可授有人能受。则是人法之见。为破此病故言无记。二乘之人谓不得记但菩萨得记。为二乘人故明授记。此是各各为人门也。又有二谛。为世谛故明有记。为第一义门故说无记。二言皆实也。又经明无记者此辨记无所记。今明记者此是无所记故名为记。般若明无所得即是得。以是得无所得也。但授记有二种三种四种六种九种十种。
二种者有八种二。初明通别二。所言通记者。如法师品说。若佛在世及灭度后闻法华经一偈一句。一念随喜皆与授记。所以然者。唯有一乘无有余乘。故无异路必得作佛。二者别记谓。于佛前别授劫数之记。如三周说法三根人得授记也。第二二种者。一正因门授记。二缘因门授记。正因门授记者如常不轻菩萨说。四众皆当作佛。然此四众未有信一乘心。但身中有佛性必当作佛。法华论释常不轻品。一切众生实有佛性故当作佛也。明缘因授记者。如法师品。以信法华即是缘因。所以但明此二。佛性者然果。得生唯有二种。一正因二缘因。如乳有酪性要具二因。乳为正因。燸等法为缘因。众生有佛性亦具二因。一者众生是正因。二者假信解等法以为缘因。是以法华但明二因也。摄大乘论詺缘因为引出因。即是了因也。缘正二因授记广狭者正因则广。善恶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正因义广也。缘因但取有信解心方乃得佛记故狭也。三者迟速二种。大经云。若有众生宜闻速记则授之以速。宜闻迟记则授之以迟。
问。此迟速为是实记为是权记。
答。具二义也。一者实记。以佛见其积行已久成佛不奢故以速记。照其积行未久成佛犹奢故与迟记。二者权记。见此众生闻佛道长远久受勤苦生退没心为授速记。闻速记故精进勇猛修行趣佛。如人知去家不远力步而进也。二者有人闻速记则谓佛道易得。便起轻心生于懈怠。为此人故与其迟记令贵佛道使勤精进。
问。实记可有实益虚记应无实益。
答。如来实记亦有实益虚记亦有实益。以皆益故皆是实也。四者约授记人凡有二种。一佛授记二菩萨授记。如常不轻菩萨授四众记。
问。常不轻既是菩萨云何乃授佛记。
答。菩萨不得授劫数成佛之记得授通记。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无有余乘唯一佛乘。然道理推之得授佛记。乃至凡夫知有佛性一乘者亦得授他记也。
问。何故授劫数起唯是佛耶。
答。成佛事大。非是佛果无以授之又成佛必须佛授所以然者。成佛必须见佛性明了法身显现。十地已还见佛性未明法身未现。故不得授见性明了法身显现记也。
问。如十地菩萨知他未来一劫乃至十劫成佛。何故不得授其记汝过十劫当成佛耶。
答。虽知成佛久近亦不得授之。但成佛事大。必前佛后佛相传须佛授也。五者二世授记。自有佛在世为其授记。自有悬授佛灭度后人记。如化城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生在余国闻法华经得成佛道也。六者今昔二种。昔但授菩萨作佛记。未授声闻记。今亦授菩萨亦记二乘。七者善恶二种授记等。不记调达恶人今始记之。八者男女现成佛不现成佛记。昔明女人不得现身成佛。今记现身成佛如龙女等。
次明三种授记。释论云。有人自知得记他人不知。有他知得记而自不知。有自他俱知也。真谛三藏翻摄大乘明三种授记。一当得记。从外凡至十回向当得佛。二加行记。初地至七地增众行。三圆满记。八地至佛地。又有三种一时节记。三十四阿僧祇劫。二修行记。谓修十度。三究竟记。至于万德。初又有三。一远因记。外凡至十行去佛远。二近因记。十回向已上去佛近。三至得记。初地已上得法身理也。次修行记亦三。一下道种谓十信。二成就即三十心。三解脱初地已上也。次究竟记有四。一化主二处所三大众四说法也。三藏又出中阿含及萨婆多义。明凡欲至佛要三僧祇行行。初僧祇行行犹退为小乘。曰不定位。次二僧祇行行不退曰定位。三僧祇断见思惑堪受记。今未详此释。与释论及旧出小乘义不相应也次明四种授记。出首楞严经及释论犹未见经本。可更看经文拣之。及释论有四。一未发心授记。二发心授记。三不现前授记。亦名密授记。四现前授记。未发心授记有二种。一者昔是具缚众生都未预五乘善所摄。而佛悬记其未来成三乘果。如释论记鸽鸟事。未来生八万大劫犹受鸽身。后过无数劫乃舍鸽身方得人身。发心行行得辟支佛也。
问。记此鸽有何益耶。
答。于鸽无益。身子等因此知佛智不可思议令多人发心。身子悔取小道。但为益人不为利鸽。二者依首楞严经意言。其人过去久已发心行行。但在轻毛位随风东西。未可是詺故云未发心。又此人过去已曾发心。但现在未值缘。故云未得发心。此人从外凡至退位已来。又依璎珞经六心中人也。依法华是系宝珠人。以其失大解故今为此人授记。名未发心授记也。二者发心授记。如过去久发心乃至现在发心。故名发心。首楞严意。判此人位不退也。依璎珞经是七心已上人也。第三不现前授记者。唯他人知而自不知。故名不现前也。
问。自既不知何用授记。
答。其人若自闻授记则生懈怠。今欲断他疑令生欢喜故为他记。
问。他有何疑。
答。他见其积行既久又崇仰之。而不见得记。今闻得记则他闻发心也。第四现前授记即是无生忍也。南方旧云。第三人位从初地至六地。第四人位七地也。以两义证之。一者首楞严经明第三人行六度。六度即六地。第四人得无生忍。故知是七地也。二者诸经及释论云。儒童菩萨得七地无生忍。值燃灯佛方与授记。未值燃灯佛之前犹未得记。故知第四人是七地。北方论师云。第一人是外凡前人。即十信之前也。第二人是外凡即十信菩萨也。第三人三贤菩萨即恐闻记生谤。故不现前授记。第四位登初地闻不生谤现前授记也。
评曰。皆有二义取六地未得无生忍。故未得无生记作佛则如前释也。取登地得无生则如后判。释论云初地无生七地无生故也。
问。若用前释者。可言六地犹恐懈怠不现前授记耶。
答。不取此义但明六地未得无生忍。故未得无生记。所以不现前授六地菩萨无生记作佛耳。若恐懈怠者依后释也。又摄大乘论六地名有相地。亦得约此义为懈怠也。
问。授声闻记亦有四不。
答。就法华明亦具四也。常不轻授四众记。谓未发心而授也。以四众未发菩提心故。又化城品云我灭度后复有弟子。不闻是经。于自功德生灭度想入于涅槃。我于余土作佛为说是经故发心作佛。是名未发心授记。即用此文。又是不现前授记也。发心授记者约迹言之。三根声闻并发菩提心信解一乘。故与授记。现前授记者。第四卷云是千二百罗汉我今现前次第与授记也。
次明五种声闻得记不得记义。一者退大学小声闻如身子之流。二者发轸学小声闻。三者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四内秘菩萨行外现为声闻。五增上慢声闻。增上慢声闻中复有二种。一者得四禅时谓得四果。如释论出之。得初禅时谓得初果。乃至得四禅时谓得第四果。二者不必得禅但偏修厌观。三毒不起谓得罗汉也。次明得记不得记者。若退大为小声闻约位判者。是六心以下人。但是未发心授记也。若发轸学小声闻亦是未发心授记也。但此二人优劣不同。初人已曾发心。但发心未成就故名未发心。第二人都未发心也。若第三以佛道声令一切闻。此位既通从初发心至佛皆是声闻也。若取中根人领解自称以佛道声令一切闻者。此正就位不退义判。属发心授记也。内秘菩萨行。此位亦通从位不退已上皆能有此事。而取登地。去此人有是现前得记也。增上慢声闻有三种人。一者亦得闻经亦得授记。如常不轻菩萨为增上慢声闻说法华经及为授记。此是未发心授记也。二者不得闻经不得授记。如释论所出得四禅者。此人命终堕无间狱也。三者得仿佛闻而不得授记。则五千之徒得闻略说而不得记也。
问。此三增上慢声闻位行云何优劣。
答。值常不轻菩萨者初谤后信。初谤故千劫堕无间狱。后信故得入菩萨位。如经文所列五千人。直明起去不明是谤。取其不谤义则胜不闻法义则劣。初人闻经故胜谤故劣也。又初人闻经不闻经皆谤。次人闻经则谤。不闻则不谤故初人劣。第二人胜。又初人多是实行人。五千多是变化人。第三人临命终时生邪见谤无圣道。此人非但谤小亦谤大。前二人但谤大不谤小。据此义则前二人为胜后人为劣也。又第三人但堕一劫无间。初人千劫受苦。则初人为劣后人为胜。晚见论明四种声闻。一决定声闻。二增上慢声闻。三退菩提心声闻。四应化声闻。决定声闻者即是本学小乘行得证四果故名决定声闻。增上慢者不得四果妄谓言得。此二是小乘中得不得二也。退大为小及应化为小。此二就大乘中明得失故有二也。此四摄一切声闻皆尽。与上五种不相违。但广略为异耳。论明得记不得记者。退菩提心及应化人此二得记。决定声闻及增上慢此二根未熟故不与授记。
问。此释与前相违。
答。不相违也。论意解三根人得记者。皆是退大及应化人得记耳。此中无实行人得现前记也。
问。无实行人得记者。常不轻菩萨与四众授记。是何等人。
答。论云方便令其发心故。此是与实行人授记。
问。若尔前云何实行人不得记。
答。前明不得如此中三根人现前授劫数之记耳。非无通记以同有佛性而得记者。皆得与一切众生授记也。三根人就缘因门授记。常不轻就正因门授记。义各有异也。
问。叵有为实行人授劫数记耶。
答。有利益者则为授之。义亦得也。论明五种授记。一者身子迦叶名号不同。又为众所知识故与记别。二者富楼那等五百人及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时与记。三者学无学等俱同一名非众所识。故一时与记。四者与提婆达多记者。示如来无怨恶心故。五者与比丘尼及龙女记者。明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萨行皆证佛果故。论直明法华经始终与五种人授记不同耳。次横论授记者。随一人具得二种授记。如三根声闻发菩提心故是发心授记。面从佛受为现前受记也。增上慢声闻即是未发菩提心得授记。是未发心授记。面从常不轻闻经是现前记。如是例义可解也。
次明四种记摄法。
问。授记何故不多不少但立四耶。
答。据位论之摄授记尽。未发心授记从具缚凡夫至六心退位也。发心授记从七心已上至三十心也。不现前初地至六地也。现前七地至十地也。又未发心外凡前人也。发心始入外凡位也。不现前内凡三十心也。现前登地至十地摄位既周。故但明四种也。又作二种双摄之也。一者发心未发心一双摄授记尽。自有未发心与记。自有已发心与记。未发心与记如鸽鸟。已发心与记从发心已上至十地皆摄也。二者现前不现前一双。自有不现前而与记。已虽无益能利益他。自有现前而与记。或可自益而他不益或自他得益。此摄记亦尽也。
次明九种授记。即是授九道记谓三乘及六道也。
次明十种授记。如华严离世间品说。
次明诸四句。有前发心后得记。后发心前得记。前发心前得记。后发心后得记。又前发心后成佛。后发心前成佛。如释迦弥勒等易解也。次法华中大小四句交络。一者小乘无胜劣大乘有胜劣。如五百人皆罗汉故小无胜劣。五百人转次授记成佛前后大有胜劣也。二者小有胜劣大无胜劣。如二千学无学人是也。二千有学及无学故有胜劣。同时成佛故无胜劣也。三者小劣大胜。如阿难得初果而先成佛者。小胜大劣如罗云得罗汉后成佛。此四释五百弟子及学无学授记品尽也。又四句。一者同是无学得记有前后。如三根罗汉等。二者同是无学同时得记。如五百罗汉。三者学无学不同而同时得记。如二千人。四者有举无学不同。得记前后亦不同。如阿难罗云等。此四句总摄三周也。
次简大小。
问。大小乘经俱有九部。何故小乘九部无授记大乘九部有授记耶。
答。授记正明作佛。作佛是大乘正宗。故大乘九部明之。小乘授记非小乘正宗。故小乘九部不说。所以法华中明九部但为趣涅槃也。
问。外国名和伽罗此云授记。何故成论同用此名而云解义经耶。
答。成论师会二名云解授记义故名解义。引彼论文从明入明等四句。即是解授记义也。今明不然。以授记非小乘正宗故。小乘论不作授记名说。何以知之。大涅槃解授记经引阿逸多作佛事。故知尔也。
问。授记是一义耳。何故十二部中以授记为一经耶。
答。授记虽是一义以其作佛事大。又授九道记亦是大事故可为一部也。
问。为能记名记所记名记。为能所合明记。
答。授记经者正取文言为经。故以能记之言为记也。又本记前人作佛又取所记名记。如目连记。两等三能所合目易知也。
次释化城义。
问。三车化城既同是权。二品来意有何异耶。
答。索车中已明。余未尽者更序其相。但声闻有二种。一发轸学小。二者退大为小。三车为发轸学小人令出三界当得三乘。若化城譬者。为退大为小人本求佛乘。惮佛道长远欲退受人天之乐。故于中路为止息说二涅槃也。然通而为论二文皆含两义。取其正意则如向说也。
问。方便品明何义。
答。乃具含二义。而正取初意是以三周说法可为二例。初二周说法正为发轸学小声闻。二周领解亦然。第三周说法正为退大学小声闻。领解亦然。
问。前应为退大取小人说。何故前为发轸学小人耶。
答。学小之人执病既强。故先须斥之故初为也。
问。身子皆是退大取小人。故云三万亿佛所修学大乘。则知先为退大取小人也。
答。身子是权行人。为引发轸学小实行之人故先对身子也。如摄大乘论云。身子化人既得授记。令未定入二乘正位者改小乘行。已入正位者令其练根学菩萨道也。
问。前明五种声闻今何故但明二种。
答。虽有五种声闻但法华教起正为二人。以发轸学小令改小而信大。退大为小亦令还学本大。故但为二人也。权行人乃是欲诱引此二种人。故不须为也。以佛道声令一切闻即是前二人得悟。能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为之已竟。亦不须为也。增上慢者惮教不受。如五千之徒。此未可为也。
问。此之二人得悟有深浅不。
答。初人但得信佛语耳。第二人随位浅深也。
问。化城与三车何异。
答。直言三车则通今昔。若言化城但是今教。昔未言化也。
问。就譬而言有何异耶。
答。作三车者此举说法轮为譬。若是化城以神通轮为譬。何以知之。长者虚指门外说有三车。故知是说法轮譬也。化城则明导师以神通力化作大城。则以通轮为譬也。又三车以声为譬。化城则举色为譬。诸子但耳闻车而眼不见。故举声譬。众人眼见城故举色譬也。但城譬之中非无有声。如导师抚慰乃至集众告言皆是声也。车譬之中非无有色。如长者指门外示彼三车即是色也。但城据眼见车就耳闻。如前正意。
问。既举二轮为譬者有二轮事不。
答。二譬皆是佛说。但是说法轮。无有现通事。故非神通也。
问。三车及化城何异。
答。前已释之。未尽者更说约此别为四句。一者实而非权。谓一大车。二者权而非实。即二使及化城也。三者亦权亦实。谓三车也。于一说三故为权也。余二非真唯一为实故名实也。四非权非实者前。虽有三句唯成权实二句。权实是因缘义。故权实则不实。实权则非权。直唱权实。宛然而未曾权实即第四句也。又若约五乘者人天乘非一乘。故非实非三乘。故非权为第四句。
问。二使与城何殊。
答。前已释之。未尽者更序之。一者使就人为譬。人能指示是非如教能诠理邪正。城以法为譬但明止息耳。二者使人动而城静使动喻说教被缘。城静取安隐无患也。三者使人喻教。一城譬理。四者使人有二即四谛十二缘城则唯一两智不殊。二涅槃无异也。
问。二乘二智有异。云何无异。又入无余无异。有余有异。云何无异耶。
答。可两望之。取其同得二智。同得二涅槃。故言无异。此可譬一城也。取其二智不同有余差别。则譬二教深浅。如两车粗妙也。五者二使但在因中。入城登车皆据果地。六者二使譬教门通诠因果。城车则但在果门。七者二教诠为无为。而但体是有为。城车通为无为也。八者城则是无。使则是有。实无小乘究竟果故云无。化作无教是佛说而不无佛教故言有也。
问。既实无究竟果而权明有者。亦实无小乘教亦权说有小乘教。此义应齐。何故不例。
答。非无佛之言教。为会小教归一大教故。云我此九部法随须众生说。入大乘为本故教有也。究竟之果既无不可会归一果。如不可从化城归宝所也。
问。若果是无不可会者。智断无。应不可会。何得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
答。可细寻其旨也。此智断可两望之。若言智断究竟此则无故不可会。而有此不究竟之智断。宜会归一乘。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也。论释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谓前菩提心退已还发前所修。善根不灭同后得果故。此意明取菩提心善根故是菩萨道耳。二乘智断皆是菩萨道之远缘。人天善根亦尔也。
问。何故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萨果。
答。二乘正谓是果而非道。今斥其病故云是道非果。道者因义也。汝等所行若因若果皆是菩萨家道耳。
问。菩萨有果如信解中云我今得道得果。大品云有法是菩萨道。无法是菩萨果。何故不言汝等所行是菩萨果耶。
答。约此义亦得也。但今言道者取菩萨若果若道望佛并为因。皆悉是道故言是菩萨道耳。
法华玄论卷第七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八
胡吉藏撰
论曰。转法轮具四义。一轮二转三方四降敌。轮者大乘以无生灭观为体。小乘以生灭观为体。大乘无生观为轮。略具十义。一唯圣王有余人则无。唯无所得圣王有此无生灭观。有所得人则无。二自然成就不由工匠。佛菩萨了诸法本自不生今亦无灭。得无生观非破生灭故有无生也。方便品云。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三辐辋具足。无生观圆则众行皆备。四自在王前导。以无生观常居众行之首。五余人不能坏。天魔外道不能坏。六能摧怨敌。得无生观能破一切生心动念。七停空不堕。得无生观常在实相虚空不复退转。八圆而无际。得无生观离断常诸边。九上下回转。得无生观能于生无生不相妨碍。如法身无生无处不生。以无生故诸趣门闭。即是上回无处不生而生五道。谓下转也。十速疾得无生观心无所碍。一念遍知。所言轮者转轮为义。前佛得如实悟授于后佛。众生不尽轮无息时。故云轮转也。又轮者谓具足义。此无生观无德不含。如波若说一念具万行。又轮者圆正义。无生实观圆正不偏也。
问。何故名法轮复名梵轮耶。
答。可轨名法清净名梵。十住论云此轮能除众生三毒使得清净。故云梵轮。婆娑云梵音说故名为梵轮。
释论文已具足。次论位但一无生中道正观。约明昧不同开为四位。初地至三地名信无生。四地至六地名顺无生。七地至九地谓真无生。十地至佛地谓寂灭无生。即喻四转轮王也。又地前亦具四位。外凡十信信无生。次十住谓解无生。十行因无生起行。十回向明解行具足顺无生流。后四名似轮。前四名真轮。似中内外凡。真中并不并如一乘中释。
问。何故地前至佛皆无生观。
答。般若云菩萨初发心皆学无所得。以无所得故能从一位至一位耳。有所得是魔眷属无道无果。是故皆学无生。
问。云何名无生观。
答。于一切生死涅槃缘之与观不生心动念。故名无生。是故经云。动心是魔网。不动为法印也。
次释转义。既以无生为轮即以无转为转也。净名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像法决疑经云。鹿园不说鹄树无言。善吉云我无所论乃至不说一字。大经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则名为具足多闻。此皆无转而转。故言无所言。但转有二种。一者他转二者自转。此二种开三种成佛。一者法身成佛。谓坐无生观道场将满不二念。若假诸佛为作因缘故。无生观轮于心中转名为他转。二者应身成佛。谓十地行满坐于道场无师自悟名为自转也。此二皆是大乘。三藏所无。次明三僧祇劫行满三十四心成佛。亦无师自悟得眼智明觉此三藏成佛。成佛虽多不出此三。若以本迹而言初一为本。后二为迹。大小为论初二大乘后一三藏。权实而言三藏辨权大乘有权有实。法身为实成迹身为权成也。
次就应身成佛复有自他。婆娑云佛在菩提树下转自身法轮。谓自得无漏慧行四谛境。于鹿园为他身转法轮。谓陈如等有应发之慧须佛言教为其扣发名为他转。但自转之义就初成道。此义则短。从尔已后皆属他转。故他转时长。小乘既尔大乘亦同也。
次明方义。转必有方所即是转境义。若尔小乘生灭观照四谛境。故轮于四方转。大乘明无生灭观于一实谛方转也。
问。云何尔耶。
答。小乘以苦集为相生。灭道为还灭。境即生灭观亦复然。故生灭境发生灭观。生灭观照生灭境。所以言生灭之轮四方转也。大乘则明不苦不集故不生。不道不灭故无灭。故名一谛。以无生灭一谛发不生灭一观。无生灭一观照无生灭一境。故云无生灭轮于一谛方转也。然转轮既是无转而转。境生亦无生而生。无转而转虽转不照。无生而生虽生不发也。次明小乘之轮于四方转。大乘亦尔。但小乘于有量四方转。大乘于无量四方转。
问。小乘有量故有生灭。大乘无量亦有生灭。量无量乃异。生灭观应同耶。
答。亦不同也。大乘明苦者如大经云。解苦无苦为苦谛。又云五阴洞达空无所起。是苦义法本不生。今则无灭是寂灭义。岂同小乘逼恼为苦。已有还无称为灭耶。
次明降怨即辨轮用。小乘于四谛方转降四谛下怨。正观之轮于一实谛方转降生灭断常怨也。又小乘轮于有量四谛转降有量四谛下惑。大乘轮于无量四谛方转降无量四谛下惑也。
次明权实。以内照四谛为实智。外说教为权智者。佛自转法轮则转之与轮皆是实智。若为众生转法轮者则所转之轮为实智。能转之教为权智也。
次明教智两轮。
问。大经云诸佛世尊凡有所说皆悉为转法轮也。此用何物为转云何为轮耶。
答。可具二义。一者佛教为能转。众生智为所转之轮。以诸佛说法皆能生物智慧故。以佛教为能转。众生之智为所转之轮也。二者以教为所转之轮。以佛智为能转也。所以然者佛二智能说二谛。二谛之教为所转之轮也。
问。前云教为能转。众生二智为所转之轮。与后相违云何会通耶。
答。佛为众生转法轮要须具二种能所。一者以二智说二轮。则二智为能转。二谛教为所转之轮。二者二谛教复能发生众生二智。则二谛教为能转。众生二智为所转之轮也。初则智能谛所。次则谛能智所也。
问。就佛自转亦有能所不耶。
答。佛二谛能发生佛二智。则二谛为能转佛智为所转之轮。合前则有三种能所也。
问。教云何名轮。
答。教有摧邪显正之能亦名轮也。以智为轮通自他。以教为轮但为他也。
问。智教为轮出何文耶。
答。大经云。凡有所说皆名为转法轮此教也。净名云得无生忍转不退轮。以智为轮也。十住论具出二解。一云十二种行为轮。十二种行谓眼智明觉此用智为轮。二云分别三乘之法名转法轮。用教为轮也。
次明三轮义。一为声闻转四谛此则三转谓示劝证也。为缘觉明再转。谓十二因缘相生及以还灭也。为菩萨说六度轮。但明一转。不三说六度。亦不言有生灭二也。
问。何以知然耶。
答。法华经文自作此判。四谛则言三转。十二因缘则言生灭。六度直说而已也。
问。何故尔耶。
答。示声闻根钝故三转。示缘觉中根故再转。示菩萨上根故一转也。次明通方义者。声闻既三转。余二亦然互例也。又通者三乘人同观十二因缘。故得通为三乘人转十二因缘法轮。但就十二因缘教可分二位。为二乘人说生灭十二因缘故名为二转。为菩萨说无生灭一中道正观名为一转。故中论云。前于声闻法中说生灭十二因缘。次为菩萨说无生灭十二因缘。生灭十二者即是相生及还灭也。为菩萨说无生灭十二者。十二本不生今亦不灭也。次明四谛通别者。为二乘人说有量圣谛。为菩萨说无量圣谛。
问。何文明为缘觉人说四谛耶。
答。十二相生即苦集。还灭即灭道。义可知。又释论往生品云。菩萨若证四谛成辟支佛。即共文也。次明六度通别者。通得为三乘人说六度。大品发趣品云。阿罗汉辟支佛诸佛因六波罗蜜到彼岸。摄大乘论云。凡夫二乘皆有六。但六不同菩萨耳。
问。若三乘皆六者。亦应但名波罗蜜不。
答。二乘人行此行到涅槃彼岸。亦称波罗蜜。但不能到佛道彼岸故。比菩萨非波罗蜜耳。又释论明小乘人具有六度。以佛毗昙即是波若。定即禅戒为尸罗。道品中精进即毗梨耶。能忍呵骂即忍。有布施即是檀也。
问。六度即是四谛不。
答。六弊相生为苦集。六行能灭即道谛。所灭之无谓灭谛。亦得具四谛也。次明别释声闻三转义。
问。何故明三转耶。
答。三世十方诸佛法语不过三。鹿园之时此是初转法轮。示诸佛法所以三说也。二者为众生有三根故三说。释论第百卷云。受法者有三种利根一闻即悟。中根二闻方解钝根三说始悟。婆娑亦作此判也。
问。为五比丘三说四谛。此中云何有三根耶。
答。此中有八万天及五人。何故无三根耶。三者发生三慧。是故三转初转生闻慧。次转生思慧。三转生修慧四者初转生未知欲知根。次转生知根。三说生知已根。五者初说生见道。次说生修道。后说生无学道。
问。鹿园三说生何物耶。
答。但生未知欲知根。但生见道而具生三慧。至见道时是修慧位也。
问。何以然耶。
答。以五人及八万天皆得初道故也。又第一说利根人生见道。中下未悟。皆在见道前。第二说利根人至修道。中根人在见道。下根人未入见谛。第三说上根人得无学道。中根人得修道。下根人得见道也。三慧亦尔。利根人闻一说得闻慧。则二人未得。第二说利根人得思慧。中根人得闻慧。第三说利根人得修慧。中根人得思慧。下根人得闻慧也。
问。何以知然耶。
答。婆娑云。陈如一人得初道。时四人住四善根也。但三转有二种。一者四谛三转如前。二者一谛三转。谓是苦。苦应知苦我已知。集等亦尔也。次明十二行义。开为二意一就四谛法轮明十二。次约十六谛法轮明之转四谛法轮明十二者。有教十二有行十二。教十二者即示劝证。四谛成十二教。十二行者三转皆生眼智明觉。若教十二为能转。行十二为所转。十二行是轮。十二教非轮也。若明二轮义者。十二谛是教法轮。十二行是行法轮。若是教法轮则能转。唯是一权智。所转则有十二教也。若是行法轮。能转之教有十二。所转之行亦十二也。
问。此教行为就一人为就多人。
答。教通一人多人。自有一人具禀示劝证三。自有三根人禀三各得悟。若就见谛道论十二行者。要是三人。利根人闻示转即生眼智明觉。故得见谛。中下亦尔。以三人合举故言十二行也。
问。何故约见谛明十二行耶。
答。此就鹿园。明陈如及八万诸天得法眼净故作此说也。又约小乘义。见谛道正是法轮。小乘旧义云。牟尼说见道疾。故名法轮。瞿沙亦尔。故云或复说八支转至于他心。八支犹是八正道。八正道即是见道。然瞿沙解转与杂心不异。但杂心明转与轮皆是见谛解。就两义分之。取见谛无漏解。有摧破义故名为轮。此解速疾说之为转。瞿沙明佛自悟八正至五人心中故名转也。
问。何以知三转生三道耶。
答。释迦初转但明得见谛解。故就见谛道。大通智胜初转时皆得罗汉。罗汉必经三道。故知就三道明三转也。萨波多明唯见道名法轮。僧祇部明诸佛凡有所说皆名转法轮。释论云。但初说名转法轮。后去因初亦名转法轮也。
次明四十八法轮者。如一人得眼智明觉。开此四心则成十六心。谓苦法忍为眼。苦法智为智。比忍为明。比智为觉。与三谛皆尔。故成十六。三根人各得十六故成四十八行也。次明转十六谛法轮。亦应有示劝证。则成四十八教法轮。三根人各得十六心。故是四十八行法轮也。此非是苦忍十六心。乃是苦无常十六心也。一人三人具得四十八教。若是行轮四十八者但约三人也。
问。四谛十六谛何异耶。
答。略广为异耳。又为利根人但略说四谛。为钝根人广开十六。又四谛为章门。十六为解义。又广说为十六。为易持故但说四也。
问。前明四十八行。后复明四十八行。云何异耶。
答。若转四谛法明四十八行。必是约见谛也。何者以见谛十六心约三根各得十六故。故成四十八。思惟不必备观四谛。又作九无碍九解脱断惑。不明十六心故不得作四十八也。若转十六谛法轮者。此通见思。以见思皆得作十六谛观。故成十六行。但前十六唯就见谛故别。后十六即通也。次明以四句束之。一开教开行。谓十六谛十六行也。二合教合行。谓十二教十二行。三合教开行三转十二教为合教约三根四十八开行也。四合行开教。约一人具闻三转十二教。故名开教。但生一眼智明觉为合行也。
问。今明小乘与数论明小乘何异耶。
答。存言虽同其心则异。如净名序小乘法轮云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若尔者虽复开之与合境之与行皆是因缘。假名之转。因缘转此是无转而转无所转。故云其轮本来常清净。乃至境无所境开无所开。如此乃得名转法轮。亦乃得名法眼净也。若有所转此是转颠倒。不名转法轮。若有所见乃名颠倒见耳。不名得法眼净也。华严性起品序。小乘法轮无所转无所还名转法轮。
问。无转而转。为是大乘中说。为是小乘中说耶。
答。大乘中序佛说小乘转法轮意如此也。若不如此悟者是人不得大乘意。亦不得三藏意也。次别明大乘转法轮有四句。初转四谛轮。次转二谛轮。次一谛轮。次无谛法轮。小乘但有三转而大乘具有四转。此四转皆是舒卷明义。舒之从无谛为一谛。一谛为二谛。二谛为四谛卷之则合四为二谛。二谛归一谛。一谛归无谛。四转法轮者。一中道佛性。法华亦然。约此开四谛。迷之则成苦集。悟之则成灭道。迷之成苦集者。如随其流处六味不同。一切诸业烦恼即集谛。生死苦恼即苦谛。悟之即有十信乃至等觉地名为道谛。如来地一谛一依寂灭涅槃名灭谛也。次合此四谛唯成二谛。三谛入有为相。灭谛入无为相。唯有常无常二谛。亦是空不空二谛。无常即是可空。涅槃名为不空。故云空不空二谛也。次合二谛唯成一谛。有为虚妄不名为谛。常住真实故名为谛。如大经七义释之。次泯一谛以归无谛。如经云所言空者不见空与不空。不见空者不见有为生死空也。不见不空者亦不见涅槃不空。又生死是空。而今通言不见空不空者。涅槃为不空。亦不见有不有。若尔即不见生死空不空。亦不见涅槃有不有。故非空非有非生死非涅槃。即是无谛。又大经十三卷云。鹿园唱小而无言。双林大音而不说。呵文殊谓转斥时会有闻。即如此相始名转大法轮。故前云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菩萨具足多闻。次双泯大小。以生灭为小轮。以无生灭为大轮。此是无生灭生灭生灭无生灭故。非生灭非无生灭。非大非小不转不还。故云其轮本来常清净也。佛如斯而转竟无所转。缘如斯而悟竟无所悟。无所转始为妙转。无所悟始名妙悟。故肇公云。玄道在乎绝域。故不得而得之。大音匿于希声故不闻而闻之矣。
五百由旬义。论曰。佛法虽复深旷而大要不出生死涅槃迷悟二[跳-兆+(轍-車)]也。诸师盛引五百由旬广证诸义。故须评其得失。此义若成众证皆立。斯义若坏众证皆谬矣。有人言生死有四种。一流来生死。二变易生死。三中间生死。四分段生死。今但明三种生死以譬五百不说流来。流来是有识之初。今明反原之始故不说也。三百谓分段生死。四百是七地。中间生死五百是。八地已上变易生死也。
评曰。此释五义为失。一者四种生死经论无据。胜鬘云因五果二。果二者一分段二变易。因五者谓五住地。离二生死别立流来生死及中间生死。应离五住外别立烦恼。离漏无漏业别更立业也。二者法华明五百。而不增为六百减成四百者。经明二种生死亦不可增减。若二生死遂有增减则五百义亦同然。三者释论云。菩萨有二种身一肉身二法性生身。肉身则分段生死。法身谓变易生死。若二生死外别有生死。应离二身外别更有身也。四者论又云阿罗汉舍三界肉身受法性生身。故罗汉唯有二身。则但有二生死。离二之外无别生死也。五者若以四百为七地则三百为六地。若尔二乘断惑便与六地齐功。若二乘断惑齐六地者无有是处。二乘极久唯六十劫或百劫。菩萨至六地时二十二大僧祇劫。略据一文详之则菩萨求佛道而迂回。二乘望大觉为直路。而众经呵斥二乘便成妄说。又大智论云。二乘去佛道迂回。不如直往菩萨。以经论详之不应作此说也。此义至有声闻无声闻中当广论之。有人言但有二种生死。如胜鬘所说。但此中三百喻三界。四百喻七地。二国中间难可过度。五百喻八地已上。
评曰。经明七地难可过度。就菩萨法中自论难易。云何用此以化二乘人耶。又若以四百喻七地。则应三百喻六地。则二乘还与六地齐功。有人言断见谛惑为一百。断五下分结为二百。断五上分结为三百。断恒沙烦恼为四百。断无明为五百。
评曰。不然。初果倾三界见谛。已度三百一半。不应言一百。又未断欲界思惟。未度一百。若过若不及也。又经说三界为火宅。二乘出火宅。即是度三百。不应有此解也。四百为恒沙。五百为无明。还配地位者同前评也。有人言。三界为三百。七住及二乘为四百。七地已上为五百。
评曰。三界为三百则如前判也。后二还以配地过同于前。有人言如大经云。须陀洹八万劫到乃至辟支佛人十千劫到。到者至于菩提心处。如三根人领解。即是发菩提心。以五种人来至菩提心处故言广五百也。此取极钝根人故云八万劫到耳。若利根人不必须多劫。释迦一期出世得四果者。闻法华皆发心即名至也。
评曰。是义不然。经明度三百由旬立二乘地。岂是度五人耶。
问。五人并发菩提心名度五百。如初果经八万劫发菩提心。是超二乘地名度五百。
评曰。此乃是大经明五人发心离于五位。今非此中意。所以然者上来皆明权实之义。今譬亦明权实。度三百立化城此是权。度五百至宝所名为实。故废化城进宝所。若明度五人者皆是进宝所譬。失立化城譬意故此非解也。次总评。上来诸释皆非经意。所以然者。此经三周说权实。有法譬有合譬。此五百由旬亦有合譬。诸经师不观合譬文不解合譬意。故引余处经意以释此文。故皆僻谬也。次出今譬意今所释者。三界为三百。声闻地为四百。缘觉地为五百也。
问。以何义故作此释耶。
答。今以二义作如此判。一者三百为凡夫地。二百为二乘地。此二障于佛道。欲求佛道须免斯二障。故释论云。菩萨退有二事。一贪三界二乐二乘。今免二退故得入菩萨位进至宝所。又三界名有见地。二乘名空见地。空有二见伤菩萨中道正观。今欲修菩萨行求于佛道。应离此二地也。又三百以生死为障。二百以涅槃为障。地论云。菩萨度五道复净涅槃。以五道与涅槃皆是障故。又华严云。大药树王不生二处。一者深水二者火坑。火坑深水即是二乘及邪见凡夫。此二不能生菩提心大药树王根。是故菩萨须离此二地也。又三界是二乘牢狱。二乘地是菩萨牢狱。故二乘欲出三界。菩萨欲出二乘地也。又三界凡夫多修福德而无智慧。二乘之人多有智慧而无福德。以二轮不具无由至佛。故须离之方登大觉也。又行有三种。一者凡夫不能自行。亦不能化他行。二者二乘但能自行。而不能化他行。则行不具足。菩萨修自行故出凡夫地。修化他行故离二乘地也。又摄大乘及地持论明障。有二种。一惑障。二智障。脱三界烦恼但离惑障。未离智障。若出二百便离二障也。又生死有二种一分段二变易。若凡夫受分段。二乘受变易。离凡夫故不受分段。离二乘故不受变易。又生死因缘凡有二种。一有漏业因四取为缘。二无漏业因无明为缘。凡夫有有漏业及四住烦恼。二乘有无漏业有无明烦恼。今度此五百则断此因缘故生死永尽也。
问。若如后三义还同旧释耶。
答。旧不数二乘为二百。岂同旧耶。
次引证。
问。此释出何处文耶。
答。释论解大品闻持品云。菩萨度四百由旬则去佛道不远。论云三百喻三界。四百喻二乘地。菩萨度此二地知必作佛。但大品合二乘为一百。法华开为二百。虽开合不同意无异也。
问。大品已明此譬者与法华何异耶。
答。大品但明菩萨度凡圣二地。未明二乘为权。犹阙化城之意也。
问。既未辨化城亦应未明宝所耶。
答。大品已明显实相。故辨宝所。犹未开权故不明化城也。
问。大品可用此喻法华何必同耶。
答。下合化城譬中佛自作此说也。如经云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为止息故说二涅槃。此合度三百由旬譬也。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所住地近于佛慧。此合度二百由旬譬也。文既分明无劳惑也。而经师都不见此文。横引余事以释故失经旨也。又不以二地为二百。复以何文合二百耶。又责旧经师曰。譬说之中明一化城今合譬文何故乃明二地。不应一二相违。今明开合皆有其旨。所以合者略明六义。一同出三界。二同得尽无生智。三同断正使尽。四同得余无余二涅槃。五望波若三慧品同得一切智。六同名小乘。以六义同故合二乘为一化城也。而开为二地者略明十义。一行因久近如百劫六十劫等。二者根有利钝。三从师与独悟。四声闻无大悲。缘觉有小悲。如鹿犀之喻。现释论也。五声闻不必有相好。缘觉必有。但小多不定。六声闻观法略谓四谛。缘觉观法广谓十二因缘。七声闻说法则令人悟于圣道。缘觉不能令至燸法。及得贤圣事。出大经。八罗汉必在佛世。缘觉不定也。九声闻或顿证四果或复渐证。缘觉必顿证如三藏佛。十缘觉现通多说法少。声闻不定。以具十义故开为二地。是故三百譬三界二百喻二地也。
问。譬喻品何故合三界为一宅。开教门为三乘。今何故开一宅为三百。合三乘为二百耶。
答。前明同为苦火所烧。故合为一宅。求出者有三根人不同。故教门开为三乘也。今明佛道长远。三界及二乘地是大恶之道要。须度之然后得佛。是故开一宅为三界。三乘中但二乘地是障佛乘非障。故但明二百也。
问。何故以凡夫地为三百。小乘地为二百耶。
答。盖引进之言。明汝所度已多。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唯二百在耳。当怒力精进。宝所不遥也。以理言之则所度犹少未度犹多。二乘发心始入十信。方经五十二位三十三僧祇劫方至佛耳。尔前极长百劫修行故所度犹少也。
问。若所度已多是引进之。言则此经未成了义耶。
答。深有旨也。明佛道虽长。若能度凡夫地及离二乘地者后进修行不复为难。故名为近佛。如万里之行唯五百里多难。若过此道则前进为易也。次论恶道。
问。何故说五百由旬皆是恶道耶。
答。上诸义即明恶道竟。贪著三界及深二乘。能害菩萨法身惠命故言恶道。二者佛及弟子已四处开权显实呵责二乘。钝根闻之犹未领悟。方便品云。小智乐小法不自信作佛。是故以方便分别说诸果。次身子章云。我昔于空法得证。而今乃自觉非是实灭度。譬喻品云。唯有一大车。唐捐门。外实无三车。信解品云。佛乘如大豪富长者小乘之人如。眇目痤陋无威德者。乃至贫穷下贱除粪之人四处。虽种种呵斥二乘称叹大道。钝根声闻犹故保执。是以今说恶道譬喻明三界二乘皆是恶道。汝今云何欲乐住耶。又昔于大通佛所已欲度五百由旬。今积行弥劫云何退住恶道。譬如父母呵子云乃不长进何为退缩。又凡夫以三途为地狱。二乘以三界为地狱。菩萨以二乘为地狱。故大经云。今我怖畏二乘道果。如惜命者怖畏舍身。汝今云何乐住地狱。又本畏生老病死。求涅槃乐。三界及二乘地未免生死之苦。故名恶道云何欲住。又此凡圣二地未免四魔。故名恶道。三界具四魔二乘具三魔。烦恼未断故有烦恼魔。方便受身故有阴魔。无常所切即是死魔。明此二地未免四魔。但前进不可住也。又华严性起品明即事而言四乘皆苦。为三途苦说人天乘。为三界苦说声闻乘。为声闻根钝少福有徒师之苦。说缘觉乘为缘觉福慧未圆结习不断之苦。故说佛乘以有四苦名为恶道。本欲厌苦今未脱之云何欲住耶。
问。若二乘地是恶道者何故文云度三百由旬。说二种涅槃耶。
答。此则是开权显实义。昔说恶道为涅槃。欲引出三界。今指涅槃为恶道令离二乘不相违也。又有三句。一恶而非善。谓三百也。二善而非恶。谓度五百也。三亦恶亦善。中间二百能度三界故为善。以是佛道巨患故名为恶。故经云。求二乘者名为不善。既称不善岂非恶道耶。
问。会二行皆为菩萨。云何名恶道耶。故不应以二乘地喻二百也。
答。亦会人天善入一乘。云何以三界为恶道耶。
问。三界烦恼可得为恶道。善是清升云何为恶耶。
答。三界烦恼心所起善。皆是不动不出非是乘义。二乘心所起善亦不动不出。亦非乘义。
问。云何凡圣二善俱不动不出耶。
答。凡夫善不能出分段。二乘善不能动出变易。又有二种阐提。一凡夫阐提。二圣人阐提。凡夫不信出三界者名凡夫阐提。二乘不信一乘名圣人阐提。破凡夫阐提始生小信。破二乘阐提始生菩萨十信也。因此转悟方入菩萨道。
次论至宝所义。
问。若以三界及二乘为五百者。度三界及二乘地应至佛道。此譬以宝所喻佛道故也。
答。三界及二乘是佛道巨难。若能度之必至佛道。故大经有三处文。明二乘至义。一云至菩提心。二云至菩提。三云至大涅槃。然二乘经尔所劫。但应至菩提心耳。而言至大涅槃及菩提。以至菩提心必至佛道及涅槃故也。
问。五人云何至菩提心必至佛道耶。
答。五人发菩提心时必是双厌之。人既登圣位故必不作凡夫。今复发菩提心则厌二乘道。是故此人不起凡夫行。亦不起二乘行。所以至佛道也。
问。大经何故举三文耶。
答。要须三文义乃圆足。至菩提心谓至因。至菩提及涅槃名至果。果中有菩提智果及涅槃断果。所以说二。今欲具说始终总摄因果故有三文也。又度五百由旬至佛者譬意具三。一恶道二好路三宝所。合譬亦三。一发菩提心谓度恶道。二行菩萨行如平坦好路。三得佛道如至宝所也。
问。譬无此意云何穿凿耶。
答。理数应然岂可度二乘地便得佛耶。又下偈中具足明之。今为汝说实汝所得非灭。此明度五百恶道也。为佛一切智。当发大精进谓行菩萨行。即好路也。汝证一切智十力等佛法。谓得佛道也。又度五百即至佛者。三百为分段生死。二百属变易生死。度于二种生死必得至佛也。
次论多少。
问。何故度五百不多不少耶。
答。如前十义及恶道中说。又唯有五乘故但度五百。人天乘是三百。二乘是二百。故佛乘度此五百。以声闻乘度三百缘觉乘度四百佛乘度五百故。不得多少。此明一人始终度五百。亦得五人度五百。如大经一人具七。七人具七也。
问。释迦舍那教门明度云何耶。
答。舍那直说一乘明顿度法门。直令菩萨度于五百也。释迦初三后一具渐顿义。昔已令诸子度三百。今复令度二百谓渐度。若为始发心菩萨说法华经即令顿度也。
问。昔亦明顿度不耶。
答。昔为菩萨亦令顿度五百。如大品四百之喻。但未明三百为化城耳。
问。昔未明三百为化城。亦应未明五百恶道。
答。二乘是佛道大患。是故已说是恶道。但二乘根缘未熟故。不得明化城也。
问。昔度今度何异。
答。昔但令菩萨度五百。令二乘度三百。今教令菩萨度五百。明二乘人已度三百。但令更度二百耳。
问。法华叵有菩萨不度五百而修行耶。
答。亦有此义。如位不退菩萨已过凡夫行及二乘行。此人已度五百恶道但修菩萨行。入平坦好路进至佛果宝所也。若就二生死为五百者。唯佛度五百耳。
问。若尔无有菩萨得离二乘地者耶。
答。胜鬘经云。声闻缘觉大力菩萨皆共在不可思议变易生死中。就此而论菩萨与二乘。共在生死中不得相离也。
问。叵有菩萨与二乘不共在生死以不耶。
答。摄大乘论明七种生死。界内通名分段即三种生死。界外有四种生死。谓方便生死即变易是也。二因缘生死。三有有生死。四无有生死。后三生死唯菩萨受生。二乘在变易生死内。故菩萨与二乘有共生死义。复有不共义如彼论广说也。安乐行义八重第一来意。然此品虽是法华之一章。实通辨菩萨之要行。夫欲自行化人弘道利物者皆须依之。
问。何因缘故说四行耶。
答。上品末菩萨声闻皆云弘经多难。弘经多难或生退没妨自行化他。故说四行。身心安乐自行化人则无所废。又大判位行略有三种。一发菩提心。二行菩萨行。三得佛果。上三周说法即是发菩提心。今此一品即明行菩萨行。宝塔已去明佛果也。又上三周明开三显一之义。谓智慧门。次叹法美人明流通。谓功德门。物情便谓有三有一有福有慧。是故此品泯寂斯念。劝菩萨观诸法如实相。不有不无不二不一。而不失三一方便。自行化他虽有三一。三一只是无三无一。为是因缘故说此四行。如说经大意释也第二明四行名不同。光宅云。一空慧行。二说法行。三离过行。四慈悲行。但初行中辨空慧。后三不明。故初名空慧行也。第二行中广明说法。第三行中亦有说法。说法义略故第二名说法行。第三行中广明离过。余行文少故第三名离过行。第四广辨慈悲故名慈悲行。第三亦有慈悲。慈悲文略不名慈悲行也。生公及注经列四行名。第一空寂行。第二离憍慢行。三离嫉妒行。四者慈悲行。生公不以说法别为一行者。下偈云。安住四法然后说法华经。此明内住四法外说法华。故不以说法为一行也。今用生公所说也。
问。观第二行文实是明说法。不应言离憍慢行也。
答。由初行有解。次行无慢。内具此二故外无是非。方能说法耳。次明四行体。光宅以假实二空为初行体。
评曰。假实二慧此犹小乘论意耳。正可通彼阿含不应用释。方等如前评之。有人言假实二空似解为体。
评曰。二空失已如前义。似解义又不可。下位高人皆通用四行。偏据似解而弃真明非可用也。有人言初行以忍辱为体也。
评曰。不然初文具明空有解行。忍辱是有行之一枝亦非所用也。今所明者初行正是二慧为体。何以知然。夫欲说法要须正解二慧。是菩萨妙悟不同凡夫二乘。故以二慧为体。故文云观诸法如实相空无所有。谓实慧也。但从颠倒因缘生谓方便慧也。第二行体者光宅云。说法行用言辩为体。有人言用权智为体。今依生公及注经用离慢为体。上明二慧已有能说之功。但恐内恃明解外相是非。故明离慢为体也。第三光宅云离过行即以离过为体。龙公云。不说他人好恶长短。印师云离七支恶。复有人言离慢为体。今依生公以离嫉妒为体。憍慢则贵已卑人。嫉妒则恶人胜已。斯二是弘法之大患。伤菩萨之本怀。故说离之也。第四慈悲行。经有明文。众师更无异说。但慈悲有三。一众生缘见有众生。二法缘不见有众生而见有法。三无缘。此三异者亦得三人具三一人具三三人具三者。外道有众生缘。二乘法缘。菩萨无缘也。一人具三者。始行为众生缘。中行为法缘。上行为无缘。今品所明者既发趾标生法二空。则以无缘为正宗也。
问。既言无缘则应不缘众生。何名为慈悲耶。
答。缘众生如实相故名无缘。无缘者不复起众生见及法见。如实相而识众生故名无缘也。第四释四行名。初行处近处。此二种是所行之处。举所目能从境为称也。中间二行离过受名。第四慈悲当体为目。通称安乐者。安住四行故身心乐也。又行此四行身安心乐。又外缘不动为安。内心适悦为乐。又安为离苦乐名得乐也。又身安心安身乐心乐也。初义为正也。第五明开合。龙师云初一是身业。次一口业。后二为意业。此皆大判耳。有人言初二主智慧。初一为空智。次一为有智。后二主功德。初一为止善。后一为行善也。今所明可为四双。一者初一为解。后三为行。解中具空有二解。行中有离得二行。中二为离行。后一为得行也。又初一为智慧智慧中有空智有智。后三为功德。功德中有止有行。中二为止。后一为行也。又初一后一为得。中二为离。又前三为自行。后一为化他。化他拔苦与乐。自行中初一为生解。后二为灭惑也。第六明次第。夫有苦者皆由乖理。若具二慧则是得理。得理者无复苦恼身心安乐。是以第一先明二慧。虽复有解恐恃解[怡-台+夌]他。或忌人胜己。故明不憍不嫉。初具二慧又具两行。则自德成立。然后以慈悲被人故次第也。第七明位。始自发心终于十地皆行四行。但地前似而未真。登地唯真不似。真位之中有并不并。就并之中有功用无功用。如前释也。但四行就一大体论之必是齐品。但习学不同。或功德已深智慧犹浅。或自行已胜化他犹劣。不定也。第八明同异。
问。法师品明三事。入慈悲室著忍辱衣坐于空座。与今何异。
答。彼前明于有行以有资空。今前辨于空解以空导有。以空导有空宛然而有。以有资空有宛然而空。但字不累书故前后说耳。又前明化他后辨自行。今前明自行后辨化他。以菩萨先人后己故。前化他而后自行。然要须自免方能济人。故前自行后化他也。次释法师义。法师义者已如弘经方法中释竟。未尽今当略说。依此有五种法师。一受持二读三诵四解说五书写。释论解灭诤品云。以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或看文或口受故言为读。常得不忘故为诵。宣传未闻故言为他说。圣人经书直说难解故解义。此即有六种法师。望今文互有广略。今文合受持为一。为他说与解义复为一。足书写为一也。释论解无作品。明说波若有十种。十种皆是就说法中开耳。通称法师者。法是可轨义。五人上弘此法。下为人作师。故云法师。通自行化他也。又法师者此五人以法为师。此自行法师。又法师者法乃尊妙。要由人弘。人有弘法之功名人为法师。如云当作心师不师于心。今亦如此。以弘法故为法作师。此化他法师也。次明位。若例四依应起自内凡通乎十地。是其人位。但于初依自有师资之别。此自明依止之位。今就弘化分之。外凡已上皆法师位也。次约阶品。如涅槃四依品明有九人。初人于熙连河沙佛所发心。亦得不谤未能信乐。次一恒河沙佛所发心。得信乐而未能受持读诵。二恒河沙佛所发心。能受持读诵未能为人说。三恒河沙佛所发心能为人说而不解义。四恒河沙人十六分中解一分义。五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八分义。六恒沙人十六分中解十二分义。七恒沙人解十四分义。八恒河沙人具解十六分义。此九品人前四人既无解。是弟子位非师也。后五品人既有解义属法师位也。此五人合为四依人。即初依人。又通而为论三十心位俱皆是法师也。十地菩萨念念化人皆是法师。自有优劣。如九地得十种四无碍为大法师也。
问。三业云何摄五种法师耶。
答。论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此是意业。然初非不藉身口业也。书写是身业。而要假意业。亦得有口业也。余三皆具三业也。
问。此五得相离以不。
答。受持是意业。得离读诵等四。若是读诵等四要须受持。所以然者由信心故方有读诵等耳。
问。亦有无信而读诵。此应离受持也。
答。今不论此也。
问。经中何故先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以为次第耶。
答。信为初门故前说受持。以信力故能读诵故。能读诵竟方解义。解义故为他说使法流通故书之也。
问。此五几是功德几是智慧耶。
答。皆通福慧。但余四属功德。强解说正是智慧也。
问。受持具信念二力。余四具几力耶。
答。解说是慧力。亦是精进力定力也。读诵正是精进力亦是慧力。但遂强弱耳。
问。此五几自行化他耶。
答。解说通自他。但化他强自行弱。四通自他自行强化他弱也。
问。何故但明此五耶。
答。略举五耳。大品及此经劝发品复有正忆念及修集。皆摄入今三业中故也。
问。受持意业可得化他人不。
答。由意业信故能化他人亦有化他义也。
问。此五云何深浅耶。
答。依经次第明深浅者。直信之则易故在前。以有信故能读。读故能诵。诵故能解说。解说故云书写即是从浅至深也。
次论佛道近远义释高原求水譬。论曰此虽一句经文但寻味之者喜生。抑扬涅槃以四重五逆谤法阐提皆一类而科之。波若云不谛读诵受持故成魔事。今具述异闻详其得失。敢希生善庶望免咎。有人言初教如高原干土。大品如湿土。法华譬泥。佛果如水。有人言维摩思益如干土。无量义经如湿土。法华如泥土。佛果如水。有人言大品如干土。无量义经如湿土。法华如泥。佛果如水。此三皆执五时说者也。生公云。渴乏求水者。受持法华求悟佛道。欲得之如至渴乏须水也。于彼高原穿凿求之者。一乘于三乘为难得。故于法华求解如求高原水也。受持读诵为穿凿。未能如闻而解犹为未闻。如见干土。若能解者方乃为闻。如遂至泥知去水不远也。注经云。生死渴乏须寂灭之水也。高原水者一乘理妙。求理于法华如求水也。犹见干土者。受持书写以穿凿之初为未闻。未解去道尚远如见干土也。次读诵以譬施功不已。闻已解故曰见湿土与泥。注经犹采生公意。但小加修饰耳。
评曰。此譬唯有二意。一譬去佛道远。二譬去佛道近。不应纭纭有余释也。又初三师明法华之前诸教去佛道远。法华教去佛道近。后二释但就法华中自论远近。未能如闻解为远。能如闻解为近。今捡经始终皆失旨也。寻长行合譬及偈文具有二义。一举余经对法华以明近远。二就法华自论近远。偈云如是等诸人不闻法华经去佛道甚远。若闻是深经近于佛智慧。此举余经对法华以明近远也。长行云。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去佛道远。与此相违去佛道近。此文具二义。若据未闻为去佛道远。此举余经以对法华。若就未解为远能解为近。此据法华自论近远。是以众师偏用一文俱失经旨也。
问。举余经对法华明近远相云何耶。
答。法华之前未开三为方便一乘为真实。遂使求佛之人犹有踌躇。大小之望取佛之心未决定。故去佛道远也。法华明有一无三永息退心求佛意决。故去佛道近也。
问。何以知就开权显实义明近远耶。
答。下偈云。若闻是深经决了声闻法。决了声闻法者知其是三权一乘为实也。又长行云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即释近远之意故知尔也。
问。法华之前即是波若。可云波若去佛道远耶。
答。前已释此义竟。今重论之。一者据波若未开权义边。即始行菩萨犹有进退之望。或言进为菩萨。或谓退作二乘永不成佛。故波若于其人去佛道远。若闻法华无三有一。直进不回。则法华于其人去佛道近也。二者声闻不觉。波若密化二乘令趣佛道。如不觉付财。犹言波若有三乘教。故保执二乘。波若于其人去佛道远。闻法华开权明有一无三。改二乘执信受一乘。则法华于其人去佛道近也。
问。约大小二人判二经近远。以理言之波若法华云何优劣耶。
答。波若正明实慧方便慧。此二是十方三世诸佛法身父母。求佛者要修学波若如前已说。又求佛道者皆具烦恼。如老病人寝卧床席不能起居。波若方便二健人各扶一掖能至佛道。故求佛之人须学波若。又三界二乘是佛道巨患。以实慧故不著三界。以方便故不证二乘。离此大恶能至佛道。故求佛之人要学波若。又波若显诸实相。实相是大乘本。由实相故有波若。以波若心修万行。万行皆是无所得。如此万行能动能出名为大乘。若尔波若经乃明一乘之本。故波若最胜。此即是本中之本。所以然者。一乘为三乘本。实相复为一乘本。波若常明实相。即波若经为本中本也。
问。实相亦是三乘本。云何言是一乘本。
答。二乘人不能知本性空。故诸法本性空唯是大乘根本。非二乘本也。
问。波若未开权。则波若为劣。法华为胜不耶。
答。法华但明开权之义异波若耳。若显实之义终归波若。所以然者。开权即改二乘心。改二乘心即发菩提心。若发菩提心竟即修行学菩萨道。要须詑二慧之胎方成如来法身之子耳。故知波若为胜。又佛始终常用波若化物。初显教菩萨波若。密教二乘波若。此从大品至法华前也。次至法华显教二乘波若。亦显教菩萨波若。以显教二乘波若故波若亦名法华耳。非波若外别有法华也。至涅槃明波若即是四种佛性。大品云。因名波若果名萨婆若。涅槃云。因名观智果谓菩提。菩提无累即是果果。观智与境界更无别体。所观义即境。能观义即智。发观义为境。能照义为智。故波若即是四性。当知唯一波若。是故最大。又地前四十心名相似波若。登地去至佛名真波若。故知波若竖通于五十二位。即波若最大也。
问。波若是何物法如此最大耶。
答。波若是诸佛菩萨观心。是故一切教皆明此法。一切佛菩萨无不修行。又波若有三种。一所行即实相境。谓实相波若。二能行之观。名观照波若。三为众生说即文字波若。所行境即佛菩萨所行处。能行之心即佛菩萨观。此二为自德。文字波若即是教门化他德。此三摄一切佛菩萨能行所行自行化他义无不尽。虽有千经万论终显此法。以一切教皆入波若中故波若最大。龙树岂是虚言者哉。
问。若尔法华应劣耶。
答。法华是波若异名。但明上来诸义不及波若。故名为劣。非但法华不及一切大乘经。皆不及波若。如论列十种大经而波若最大。
问。此语难信。今重请释。为波若明义已了。余大乘经明义未了。故判胜劣以不耶。
答曰。不也。但波若专明上来诸义。余经不尔。据此义故称波若最胜耳。
问。前言就法华中自论去佛道远近义云何。
答。大意如生公。注经释云。今更须领此意。若闻法华生三慧者即去佛道近。虽闻不生三慧则去佛道远。故文云。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去佛道近。闻解谓闻慧。思惟谓思慧。修习谓修慧也。就三慧中自论近远。闻慧为远余二为近。如是可知也。
问。但应如生公及注经释之。所以然者。唯一高原就中求水有近有远。唯一法华教中求佛生三慧为近。不生三慧为远。若以法华前教为远法华为近者。乃是异原何名一原耶。
答。法华波若同是一大乘藏。亦得同为一原。又依生公解有前诸妨故可得两而存之也。
法华玄论卷第八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九
胡吉藏撰
宝塔品密开本迹义
河西道朗云。上来开三显一明法华体竟。从此去辨果门。谓法身常住理非存没。注解云道非存亡古今一揆。然则裂地诵塔以表双林非灭。交莚接向微显丈六非真。生公意亦同矣。印法师云。上来明三乘之教为权。一乘之言为实。自此以下至神力品。明形权身实。王宫非生双树非灭。此品始开其端。又亦证上所说至当之极。亦督时会宣通上之所说也。光宅云此品证上所说不虚。命觅弘经人也。
评曰。初三师但为开后。光宅唯为成前。印公则两而兼之谓结前开后。考经始终印释为长矣。
问。云何证前云何开后耶。
答。成前者证上所说不虚。上三周说明一乘体竟。法师品明受持乃至书写生无边之福。谓一乘用。体用既周宜证说。又三周说明慧。五法师明福。福慧既圆故须证也。又三周辨所通之法。五法师明能通之人。人法既圆须证说也。
问。证有几种。
答。一切证说凡有二种。一人证二瑞相证。多宝浮空分身向集即人证。灵塔涌现谓瑞相证。华严中诸菩萨说法竟亦有二证。十方菩萨来谓人证。雨华动地为相证。今佛说经竟。还以佛依正二果为证成也。
问。何故须证耶。
答。一乘难信。恐释迦化偏。故古佛证显诸佛道同非释迦偏化也。又既说穷理之法必感非常之瑞。瑞中之大者莫过三世佛集。时会见之则未信者信已信坚明。又多宝涌现及十方佛集。共叹经福重。命人弘宣则始心终行莫不受旨。如是等义故证前也。开后者上来开三显一明教权实已竟。今次显如来身方便身真实。从现塔至寿量略明三义。一者明多宝灭既不灭。则知释迦生亦非生。欲显不生不灭为实身。生灭为方便。则开身方便门显身真实义。二者集分身开本一迹多。既互相为分身。则知彼此皆是迹。彼此皆是迹必有统一之本。故本一而迹多。迹多故开身方便门。本一故显身真实也。三者命觅弘经之人。因此则有持品。乃至他方菩萨奉命弘经。如来便得止其宣持。显下方菩萨广开寿量久已证常也。
问。何故但明此三。
答。显身是常必具三义。一者体无生灭。二唯一法身。三本来是有。备此三门常义乃圆矣。此据理释之。又虽有三义束而成两。体无生灭唯一法身。则常义已。现但未知为始证常为久证常。故说寿量明久已成佛也。
问。但明现塔证所说不虚。唯应如光宅所明。云何用此开于本迹。
答。下偈云多宝如来及与我身。所集化佛当知此意者。夫圣人言近而意远不可齐事。而求之佛恐寻言失旨。故唱当知此意以惊悟之耳。若意唯存受持弘宣者。则已显之于言。岂曰此意难知。复何烦唱言当知此意也。又若现塔但为证前说者。何烦放光集佛开塔并坐。意在何耶。故知皆为开本迹耳。
问。此乃是多宝本愿。开我塔必须集分身佛。亦非表本迹义也。
答。若不詑多宝愿。何由得集分身佛明本迹义耶。当知此意显于兹矣。又多宝实有此愿所以然者。诸佛各有誓愿。如身子成佛愿于净土而说三乘。多宝本愿因此塔以开本迹。以惑者皆谓。居在塔者必是身已灭亡。故寄塔以表法身常住也。
问。若尔一切佛皆得以塔涌开于本迹。何止多宝耶。
答。实如所问。但多宝即以此事为愿故开本迹也。又所以明多宝愿者。以塔现故寄古佛以明法身常。以本愿故集化身以显本一。以事约而理周。盖是至人之善巧也。又示多宝因果愿行皆悉益物。明塔现谓果益物。举本愿谓因利缘。又涌塔赞叹谓。行益物称于本愿谓愿利缘。又多宝塔涌现则古佛降莚。以本愿故化身云集。时会奉睹则起奇特心。尊敬法华广植诸善。有斯大益故称本愿也。
问。何以之证涌塔是密开本迹耶。
答。初但寻法华文义已显。后见华严法界品四十一卷。善知识中有安住长者。得不灭度法门。见过去诸佛皆不灭度。开栴檀佛塔户即得三昧智。过去佛不灭。即法华开塔不灭宜为符契。论舍利有无义。
问。首楞严经云本愿力故现法。尽三昧力故示碎身舍利。大品即释此经云。如来碎金刚身作末舍利。此二经明有舍利。新金光明云。假使水蛭虫口中生白齿。如来身舍利毕竟不可得。乃至鼠登兔角梯食月除修罗。如来身舍利毕竟不可得。此经无舍利。有无相违云何领会耶。
答。有无之言既是佛说。理无违背。初明有者据佛迹身。后明无者就法身也。又前明有者示同凡夫二乘。故明此身从业报起故有舍利。后明无者不同凡夫二乘。明如来之身是幻化。身非实业报生无身骨也。又大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非是血肉之所成立。若不二而二故开二身。法身无舍利应身有舍利。二而不二。即此身名为法身。故无舍利也。
问。大经金刚身品云。虽不常住非念念灭。此是何身。若是法身即应常住。若是应身应念念灭。云何而言虽不常住非念念灭耶。
答。以此问二身义者难可会通。今所明者以四义通之。一者明如来身者即是中道。非念念灭故非无常。亦非常住故非是常。非常非无常即中道身也。又非常故不同虚空。下云常法无知犹如虚空。如来有知。是故非常。非念念灭不同有为。故如来身非为无为也。又同众生故非是常住。异众生故非念念灭。故如来之身不可思议也。又存不为有故非常住。亡不为无故非念念灭。故如来之身非有非无也。
问。小乘明舍利是金刚。与大乘何异。
答。小乘谓骨是金刚。肉非金刚以伤出血故。大乘明一切坚满故皆是金刚。无有能伤佛身肉者也。
问。世间金刚以羊角碎之。舍利金刚可得尔耶。
答。不也。唯有如来入金刚三昧。出世间道力能破此身耳。世间之物无能坏者。
问。全身碎身何所表耶。
答。此事适缘。但多宝全身欲表法身常恒。释迦碎质示应身灭度也。
次论塔表义。
问。多宝佛开本迹二身。塔何所表耶。
答。就事中明依正二果。如前说也。言所表者塔表成人之万德。佛表万德所成人。
问。涌出表何义耶。
答。略明二义。一表能化隐显适缘。缘感则显缘谢则隐。如日喻品明山障故隐无障故显。此经云。时我及众僧俱出灵鹫山即缘感故出。是诸众生类过阿僧祇劫不闻三宝名。无感故隐。与大经不异。不应云彼经明常住此教无常也。二者所化众生佛性涅槃本自有之。如塔在地下裂地而出。涅槃本有。烦恼覆故不见。烦恼地裂则便显现。如生公之说也。论集化佛。
问。何故放光通照十方。然后化佛乃集。
答。不光照而忽集即是当时化作。而十方无有实佛便不得显迹多本一义也。又若不放光照即无因缘。故佛不得集。今会集佛必有因缘也。
问。何不集余十方佛。而集释迦分身耶。
答。集余佛者不得显释迦是应迹也。又欲显二种本迹。以多宝并坐显十方诸佛如来同共一法身。又集释迦分身故显一佛自有本迹。
问。集分身佛为显释迦之与化佛皆是迹。为偏显释迦是迹耶。
答。通具二义。别则正显释迦为迹。所以然者。自昔已来执二乘为实教。丈六为真身。上已明二乘非实教。今次显丈六非真身。净土中不必有此二执。故偏显释迦也。
问。云何以化佛显释迦为迹耶。
答。上已说之今当更解寻本迹义者必本妙而迹粗。而今乃以释迦之粗为本。净土之妙为迹者。则知释迦非复本矣。释迦既非复本则丈六非真身也。又一事之中得双显二义。以释迦指净土为化迹。则净土佛非实身。释迦之粗必非妙身。则知释迦亦为迹矣。是以二身皆悉是迹。然后始知法身妙极为化之本也。论变土义。
问。何故不但一集佛一变土。而三集三变耶。
答。就事言之一集一变则昧不觉土旷佛多。今令觉知佛多土旷。故三集三变也。又诸佛常用三事如三试等。又有所表者。以心垢土秽心净故土净。三根众生心垢应净故三变土也。
问。是何等心垢耶。
答。谓丈六为实身生灭为至极。此二乘曲见即是垢也。
问。何故唯留此会移诸天人置于他方耶。
答。此会之众有三因缘。一者久积净心应见净土。二积见佛因缘应见多佛。三应闻本迹皆得领悟。如分别功德品十二种利益。故留此会也。其余人天无三因缘故移之也。
问。何故不即令在座不见净土。如华严入法界品广明净土。二乘不见耶。
答。亦是显有因缘者故住。无因缘者故移之。若不移之则此义不显也。华严欲显二乘不能见故留之在会。若移之者或言二乘能见菩萨事也。
问。今亦应留人天令在会不见。
答。华严中二乘人初不见。后承佛力故见。今此人天都无见义。故移之欲显四净义。一化主净。二土净。三教净。四徒众净。不移人天者则众不净也。
问。明土净既变土令净。何不变众令净耶。如净名会一切大众悉皆得见坐宝莲华。
答。此众罪垢何由得然。维摩之会此是应悟者耳。
问。寿量品云吾净土不毁。今何故三变而成净土耶。
答。净土多门下明异质同处义。故净土不毁。秽土被烧。今明同质同处义。故三变而成净。同质者一净质。一处者无两质共处也。
问。何故尔耶。
答。今表众生心垢应变而成净故土变。又表佛身既非复实身。则正果变故依果亦变。以依果既变表正果将变也。下时众谓佛无常国土磨灭。故明常在灵鹫山净土不毁。明义不同故有变不变也。又有四句。一土净人净。如化佛将一菩萨来净土中也。二者土净人杂。如娑婆土净而会有五乘之众。三土杂人杂。四土杂人净。此已如身子章明也。
问。将一菩萨及在树下居狮子座皆何所表耶。
答。世界悉檀法应如是同来影向。座以安身树以覆体。遣使问讯故将一侍者。若有所表者法身不二。故侍者唯一。
问。若尔下云地涌既有多众。应表法身是多不耶。
答。下方明众多者显久已成佛。故所化众多也。树以立为义。今明开宝塔树立法身也。昔惧物起谤故不得显寿长远。今道缘既发故喜无畏。所以居树师子座也。
问。此品多宝三过发言。有何益耶。
答。初明塔涌。欲表非是孤坟有灵觉故发声也。次开塔竟复发声者。前虽发声犹未见形。恐前所发者非是佛声。故现形表口自发声。最后发声者。多宝不灭虽彰释迦不生未显。故携之并坐欲显释迦不生故复发声也。次论提婆达多品。
有人疑此品都应非次第。或非佛说。今明不然。定是次第亦是佛说。晚见论云。为调达受记显如来无怨心。故当知是佛说也。次宝塔品后者密开本迹。有二种。一者就佛事而开本迹。即是宝塔现分身集也。二举例密开本迹。即此品是也。调达迹身恶而本非恶者。释迦迹示生灭本实不生灭也。又此经云开方便门示真实义。非但开一种方便门。通开一切方便门示一切真实义。从经初来至宝塔品明约善开方便门显真实义。今就恶明开方便门云真实义。一切三世十方佛菩萨不出善恶违顺二方便。如释迦等为善方便用。调达为恶方便用者。不言昔是方便。故方便门闭。今开是方便门。故方便门开恶既是方便。善即是真实也。如此善恶皆欲引众生归善。故若违若顺皆顺也。又大品云有威仪非威仪。非威仪即变常合道。摄大乘论中明菩萨作。具足十恶五逆。
问。菩萨作十恶五逆为实作为变化作耶。
答。具二作也。一者化杀。如金刚神杀童子。二者实杀。如杀五百婆罗门。所以须实杀者。摄大乘论云。菩萨更无余方便度之。唯应有杀可以度之。故行杀等事也。又束此二方便归非善非恶不可示也。而能善能恶即妙法华用也。又以三种方便。一者凡夫方便。二者二乘方便。三者大乘方便。调达为重恶谓凡夫方便。富楼那等现声闻为二乘方便。释迦为佛方便。上来已开二方便门。今次开凡夫方便门故说此品。又发三迹。初发多宝灭迹明不灭。次发释迦生迹明不生。后发调达恶迹明非恶。又难曰。言释迦昔无常今无常。亦应调达昔恶今犹恶也。若昔说调达恶今发迹故明非恶者。释迦亦然矣。又昔记调达当成辟支佛。今开调达久为大行。则昔方便示小而实是大者。当知释迦实常示现无常耳。又说此品者为欲成叹经劝人弘宣故来。上品已明往古多宝佛自来俱共说法华。明福深功重劝人弘宣。今释迦复引调达为证。明调达过去世为我说法华经。故今得成佛。是故法华功用难思议。应须受持。提婆达多此言天热。提婆言天达多名热。初生之时天人心热。以其将造逆罪故。斛饭王之子阿难之兄。从所说之人为名。故以目品也。
问。昔明调达造三逆罪。其事云何。
答。释论云。佛初成道度结发梵志千人。后还本国。诸弟子虽得道迹而苦行。来久容色燋悴不光显。世尊父王即敕国中豪贵子等应尽资之身并令出家。调达于时入道而无信心。但欲学通不欲求佛道。得通已后遂便失之。求徒众佛不许之。于是遂造逆罪。初则破僧。以犯戒人不得破僧。故知前未犯余罪而前破僧破。僧已后次推岩厌佛。金刚神以杵掷石。石破伤佛大指出血。故次出佛身血。华色比丘尼得罗汉果见其伤佛指而呵责之。调达以拳打比丘尼。尼眼出血死。故次杀罗汉。具三逆罗。次第如是也。此中释调达造逆次第。与律中明不异也。论本迹义释寿量信解等品。
问曰。信解品云。长者居师子座眷属围绕。乃至脱珍御服著弊垢衣。此约何义明于本迹耶。
答。有人言严饰上服譬法身。著弊垢衣喻隐本垂迹。
评曰。今以四义推之非法身也。一者大士。入法身之境形不可以像测。心不可以智知。今明眷属宗待则形有方所。罗列宝物譬阐扬道教。既是言像之域知非法身。二者旧经师云。中止一城譬垂迹作佛不废家业化诸高行。若是法身斯言失矣。三者唤子不得远领方便品一乘化物不从。上既显迹今何犹领本。四者唤子不得近领譬喻求子不得。前既是门内长者今云何喻城外法身。以此详之义可知矣。复有人言长者处师子座喻寿量之本。著弊垢衣譬从本垂迹。
评曰。虽有新通犹滞故难。旧明中止一城既是应迹作佛。今处师子座云何乃喻寿量本耶。请更研辨之。求子不得而家业不废。家业不废正是迹身化物。非本地导缘。又此譬忍土成圣。不可遥指他方。又今明。即世垂应复非前世作佛。进退往论竟是何身。今所明者凡有三身。一法身二舍那身。三释迦身。其父先来求子不得。譬法身觅大机不得也。中止一城家业不废。譬舍那身初成道时。二乘大机虽复未热。而菩萨道缘已成故初登正觉化诸高行。如文广说之。宗亲侍卫乃至罗列宝物者。皆指华严为诸菩萨说大法也。脱珍御服著垢弊衣者。隐舍那之本示释迦迹化于二乘也。此三身即是次第。前明法身。法身次垂舍那之迹化诸大行。舍那次示释迦之化引于二乘。
问。何以知有三身。
答。即以前推义可知也。又梵网云我今卢舍那方座莲华台谓舍那身。周匠千华上复现千释迦谓释迦身。必知有法身。此同信解品意也。又摄大乘论明三身。一法身二应身三化身。法身唯佛见。应身应菩萨。化身化二乘。与法华信解全同。又像法决疑经具明三身。上已引竟。亦同信解。又华严性起品譬如日出前照高山次及中下。如来出世前化菩萨。次化二乘。与信解相符。又大经日喻品明。日有三时冬日最短。喻二乘所见。春日处中譬大士所睹。夏日最长喻明唯佛睹佛其寿无量。亦有三身之义与前大同。
问。未开近显远。云何已领三身。
答。上三周佛已略开三身。三根声闻亦略领本迹。如释名中辨之。又法华之前已明本迹。如净名佛身无为无漏之说。大品去来无去来之文。但昔闻未悟。今因法华始知领解。故作此述。之如昔闻大品付财不悟。今因此教方复领解。又昔在华严座有类盲聋。今悟一乘方得净眼。故见舍那。又化菩萨名舍那。今成菩萨云何不见。又以理言之此等皆为权行。又是化人为欲调伏众生。显发密教恐实行之流闻后长远乖其本情。故豫领本迹二身。逆闻寿量故托领解密助阐扬。例如初品弥勒之疑文殊之决。明古佛说之于前释迦将敷之于后。逆杜疑谤之萌豫开一乘之旨。论寿量佛义。
问。信解品明三身者。寿量品论何等佛耶。
答。有人言是金刚心耳。犹未成佛但任持三昧故延之使长。为广度物也。故下文云。神通力如是于阿僧祇劫。
评曰。经言久已成佛而言未成佛。公于我前违反我语。如来三诫恐时会惊疑。岂徒然哉。又昔尚明已登大觉。今言犹未成圣则昔胜今劣。岂可然。
问。若非后圣则应凝然常住。下云复倍上数犹是无常。故知应未成也。
难曰。若未常住则未度五百何故闻度五百而即信。明已成而未受。又难若度五百而未常。亦应未度五百即是常。若未度非常。则已度是常矣。又经言佛度五百。而言未度者。昔明佛度三百。亦应未度。若昔言广三百佛实度者。今亦应实度五百也。若顺经故遂度五百。则已免三相。何事非常。今所释者。寿量品亦具则三身。法华论云。王宫现生伽耶成佛名为化佛。久已成佛乃至复倍上数故名为报佛。如实知见三界之相。无有生死若退若出。明法身佛。但三身不同。若法华论明三身者。以佛性为法身。修行显佛性为报身。化众生义为化身。若摄大乘论所明。隐名如来藏。显名为法身。则此二皆名法身。就应身中自开为二。化菩萨名报身。化二乘名化身。或云化地上名报身。化地前名化身。地论法华论是菩提留支所出。摄大乘是真谛三藏所翻。此三部皆天亲之所述作。而明义有异者。或当译人不体其意。今欲融会者。众经及论或二身或三身或四身。今总束为四句。一合本合迹。如金光明但辨一本一迹也。故云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二开本开迹。如五凡夫论明有四佛。开本为二身。一法身二报身。法身即佛性。报身谓修因满显出佛性。开迹为二身。化菩萨名舍那。化二乘名释迦也。三开本合迹。如地论法华论所明。开本谓二身。谓佛性是法身。佛性显为报身。四开迹合本。如摄大乘论所明。合佛性及佛性显皆名法身。开迹为二。化菩萨名舍那。化二乘名释迦。此皆经论随义说之。悉不相违。众师不体其意故起诤论耳。
问。常无常云何。
答。亦四句。开本合迹即是开常合无常。合本开迹合常开无常。本迹俱开即常无常俱开。常有法报二身无常有应化两佛。本迹俱合即常无常俱合也。
问。经说云何。
答。华严梵网像法决疑大涅槃及法华信解品。此等诸文皆明法身常应化身无常。与摄大乘论同。法华寿量品可具二义。寿命无量劫久修业所得。此是报佛。即名常乐法身也。纯化菩萨名为舍那者。如化千世界微尘菩萨无有凡夫二乘。此可名舍那。无常身也。若化二乘及三乘杂众名释迦。化佛也。捡众经与诸论皆不相违也。
问。三身有几名耶。
答。经论列名不同。或法身舍那身释迦身。又名法身报身化身。又名法身应身化身。又名佛所见身菩萨所见身二乘凡夫所见身。
问。此等名字出何文耶。
答。初出梵网经。次出像法决疑金刚波若论。次出摄大乘论说。次出涅槃日喻品。三时短长之异如佛菩萨二乘所见不同。经说异名意犹一也。
问。何故但明三身。不多不小耶。
答。若就法华论明三身者。佛性隐显为二身。化他为化身。二身为自德。一身化他德。又约摄大乘论明三身义。员不得多小。法身为自德余二身化他德。化他中自有二。一者化菩萨身总名舍那身。二者化二乘身名释迦身。所化虽多不出大小也。又化净土缘为舍那。化秽土缘为释迦。化处虽多净秽摄尽。又纯化菩萨为舍那。杂化三乘为释迦。所化虽多不出斯二也。又华台世界为舍那。华叶国土为释迦。又本为舍那迹为释迦。能化虽多摄唯本迹。又酬因义名舍那。舍那名报佛。化物既名释迦。释迦化佛。又初成道为舍那。成道已后为释迦。
问。何故尔耶。
答。初成道时大缘已热堪受大化。故现舍那在前化之。小乘未热待后方化。又化时长为舍那化时短为释迦。
问。云何尔耶。
答。经师皆言华严是顿教。唯初成道说之故化时短也。后从鹿苑至双林皆是渐教。故渐教时长。今请难之。华严七处八会。初一会可言初成道说之。七会六处云何亦是初成道说耶。又第八会入法界品在祇洹说之。初成道时未有祇洹。亦无声闻。云何第八会在祇洹说之。又列五百声闻耶。今所明者。释迦化短舍那化长。可具五义。一者释迦化身住世八十。舍那报身寿命无量。二者释迦秽土劫火所烧。舍那净土三灾不毁。三者释迦但化杂缘。杂缘寿短。舍那纯化高行。高行寿长。四者释迦说教小。舍那说教多。五者释迦劫短。舍那劫长。如云忍土劫短弥勒劫长。此出华严文五事推之。则释迦化短舍那化长。以舍那化长故从初成道乃至释迦涅槃而舍那不灭。若尔岂但初成道说华严耶。此是不二。二开二身不同。又随二缘故见两佛为异也。像法决疑言。或见我涅槃或见我为报佛为百千释迦之所围绕。则知释迦涅槃时舍那犹存也。
问。大经云。我初成道时已有菩萨曾问此义。当知初成道时即是释迦云何以长者喻舍那。
答。二佛有一义有异义。一义者如华严名号说。或名释迦或名舍那。两佛异义者。如梵网本迹不同。又华严中二乘但见释迦不见舍那。又如像法决疑。明二佛为异也。
问。既具有一异义。何故偏以长者喻舍那耶。
答。已如前说。穷子所见著弊垢衣。正就隐本垂迹。故偏就二佛异义论之。若是一佛则失斯意也。
问。若以长者喻舍那者。付财之时见长者豪贵。二乘之人应见舍那不耶。
答。譬意不同不可一例。初就隐本显迹故分二佛之异。付财之时欲以大法密教二乘。不明本迹。不得为例。
问。付财长者不喻舍那譬何等佛耶。
答。还譬释迦。所以然者。本以菩萨所见名舍那。付财时二乘未悟。犹是释迦也。
问。若是释迦与著弊垢衣长者何异。
答。前譬释迦说小乘教。今譬释迦说大乘教是故异也。
问。何初成道时喻舍那。今喻释迦耶。
答。垂释迦迹有渐化之义。初说人天乘次说二乘后说大乘。若初成道具足说大法者名舍那。故初譬舍那后喻释迦也。
问。前云化二乘为释迦。化菩萨名舍那。若尔释迦不应化菩萨。何得波若已上至法华皆明化菩萨耶。
答。前云化二乘名释迦。化菩萨名舍那者。此一义耳。又杂化三乘为释迦。纯化菩萨名舍那。故无过也。
问。唯是一长者何故三种喻耶。初明长者豪贵等此喻舍那。次明长者著弊垢衣喻释迦偏化二乘。后明长者付财喻说大乘法耶。
答。此三皆有其义。初明化菩萨故喻舍那。次偏明化二乘故喻小乘佛。付财之时正明说大乘义故喻大乘中释迦也。
问。大乘中释迦何故非舍那耶。
答。纯化菩萨为舍那耳。大乘佛有三乘杂众。复是对小明大故犹是释迦也。又示唯是一长者随缘所见。如唯一佛。或见舍那或见。为释迦或见二佛异。或见犹是一佛或见是应身或见为法身。二乘之人昔并未悟今方解了耳。是故此文或作二佛异譬或作同譬也。
问。前文明法身不说法。何故释论云法身亦说法耶。
答。释论明。法身者望华台舍那丈六释迦为法身耳。若望究竟法身犹属迹身。何以知然。经云隐名如来藏。显名法身。唯佛能见十地不睹。释论所明犹化菩萨。则菩萨见之故知属应身。
问。法身佛何故不说法耶。
答。唯有二缘。一菩萨则报身化之。二声闻则应身化之。法身唯佛能见故不说法也。又法身名相斯绝岂有音声说法。说法之事皆是应身。
问。法身既不化物何为法身用。
答。法身为化物之本故有大用。又三身为二德。法身是自行德。余二是化物德。要具自德后能化物也。
问。依像法决疑及摄大乘论。何故法身不名报耶。
答。法身不生不灭本自有之如经言。隐名如来藏。显则名法身。法身岂修因所得耶。故知法身非报。今示行因得果果起酬因故名为报也。
问。化身亦修因得。何故非报耶。
答。通义亦然。但化身从报身起故非正酬因义。报身正酬因义故名报也。又化身既为化二乘。此身既劣非是胜报。故不名报身也。
问。报佛定是常为无常耶。
答。前已论之。今当更说。地论师云。报身是常。所以然者。法身即是本有佛性。报佛为修因所得。佛性显故名报身。即是始有。亦是性净方便净义。若据此明报身。报身是常者此不违法华论。地论金刚波若论等宜用之。若云舍那是报佛而言舍那常者。五义不可。一者像法决疑经云。或见我为报身为千万释迦之所围绕。则舍那为报身。既云为千万释迦围绕。岂是常身耶。二者菩萨戒经明。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常无方所岂偏在华台。三者华严经盛明。舍那坐道场菩提树下成佛眷属围绕。云何是常身耶。四者法华经明。长者尊豪宗亲侍卫。然后脱珍御服著弊垢衣。示释迦形。云何长者实是常身。五摄大乘论化菩萨故示报身。化二乘故示化身。法身佛不化云何以化菩萨身为常身耶。
问。云何通耶。
答。有二种报佛。法华论明报佛是常。摄论及众经明报佛是无常。故不应偏用。
问。余二身但是无常。亦得是常耶。
答。义有通别。通而为论三身皆常。法身无始终不生灭故常。以有法身常化菩萨而无息时故应身亦常。化二乘亦无息时故化身亦常。但于此缘息彼缘不息故言灭而实不灭也。如华严云。譬如大火遍烧诸草。此处草尽故言火灭。彼处草不尽故言不灭也。
问。报身何故一化身则多。如舍那唯一释迦则多耶。
答。通则例也。而今舍那唯一释迦则多者。略明三义。一者据本迹分之。舍那为本故不二。释迦是迹故不一。如菩萨戒经说也。二者欲显根本一义示唯有一道。故云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所体之道既一。体道之人亦一。故唯一化主一国土一教门一菩萨众。根本为论唯有四种一也。如法华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即是一化主一土一教一缘也。但为众生不堪受道故开四异。以不堪道故作多道说之。或大小乘道或三乘道或四道。谓三乘道福乐道。或五乘道。以五道既不一故化主亦不一。故有多释迦多国土多教门多徒众。为此义故舍那唯一释迦则多也。三者舍那是报佛。报则无二。所以然者。示因有差别果无差别。因有差别故有十信乃至等觉五十一位不同。示果无差别唯得舍那。故报佛不二也。又唯有一道行一道故唯得一。报佛不二也。化则从缘不定。故有多释迦。
问。为横论三身为竖论三身耶。
答。具二义。一者横论以法身为本。应彼二缘故有二身。二者竖论即是传。望从法身垂舍那之迹。次从舍那之本复起释迦之应。如梵网云我今卢舍那示现千释迦。亦如法华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也。
问。经有种种说。或言虚空法身。或言实相法身。或言感应法身。或言法性生身。或言功德法身。有何等异耶。
答。言其大网则弥纶太虚故言虚空法身。语其妙则无相无为。故云实相法身。辨其能应则无感不形。故云感应法身。说其生则本之法性。故云法性生身。明其体则众德所成。故云功德法身。约其义异故有众名不同。考而论之一法身也。
问。从法性生故名法性生身者。释论云二乘人及法身菩萨亦是法性生身。与佛何异耶。
答。佛照穷法性故名真法性生身。菩萨二乘随分受秤也。
问。直就佛法性身中自得论真应不耶。
答。得也。妙穷法性即是法身。若隐法性身菩萨所见。如前引释论法身佛者。此是法性身中应身也。次明本迹四句。遍通众经异说。一者开而不合。开本迹二身。法身无生灭。应身有生灭。法身寿无量。应身寿有量也。二者合而不开。昔说此身近成。今说此身久成。同指一身更无有二。又昔指久为近。今指近为久。更无有二也。
问。云何是指近为久耶。
答。涌出云。我于伽耶城尔乃化度之。岂非则近指伽耶以为久远。既指伽耶为久。亦指久为伽耶。生公正用此意云。极决彼长寿则伽耶是也。伽耶是者非复伽耶。伽耶既非彼长何独是乎。欲显不长不短长短斯亡。然后久近适化也。又大经迦叶频难。现见此身无常。如来还答此身是常。又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非血肉之所成立。净名云。佛身者即法身也。如此等经皆是合而不开。三者亦合亦开。明法身无生灭迹身有生灭。岂非开二身耶。即生者不生。不生者生。多宝释迦即是其事。岂非合耶。四者本迹是因缘义。不可一故不合。不可异故不开也。
问。何故明四句耶。
答。如来法身言辞寂灭。为欲出处众生故开本迹二身。所以有第一句。而众生闻说二。多依起二见。谓法身自无生灭。应身自是生灭。欲泯其二见故云。只生者不生。不生者何处别有二身耶。故有第二句也。或者闻二身不二便作一解。一则不得二。闻二便作二解。二则不得一。为破此碍心故明虽一而二。虽二而一。一不碍二。二不碍一。故有第三亦开亦合句也。迷情复谓舍定一定二。便取亦一亦二。今欲双斥两病。故明因缘本迹不可一异。由本有迹由迹有本。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故说第四非开非合不一不二义也。
问。开此四句意何所在耶。
答。欲令因四悟不四之身耳。次论近远开覆义。
问。为是破近明远。为是开近显远。为是覆近开远。为是废近立远耶。
答。具四义。一者破近明远。故文云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谓。释迦始成正觉。然我成佛甚大久远。此破近明寿远也。二开近显远。明开方便门显真实义。昔明近远是方便。今明远是实说。此二皆佛方便非众生横执也。三者覆近开远。如二鸟双游不相舍离。但昔覆远以开近。今则覆近开远也。四者废近立远。如废三立一也。
问。四义之中初一是缘迷。后三明佛教。昔自说近云何言缘。谓佛近耶。
答。以是义故文中明秘密神通之力。昔日说近而密为开远。言虽在近昔在于远。乃至今日言虽在远意为开不近不远无始无终。而惑者闻近遂守近不能悟远。乃至闻远不能悟不远不近。故名迷也。又虽闻非近非远不能悟近远双游。皆失佛旨也。又昔说近者此是因缘远近。义近远无碍。昔以远为近。今以近为远。以不远近为近远。近远为不近远。如来是无碍之人。故有无碍之身无碍之说。以众生乖道不能有无碍之悟。故皆失佛旨。又如来非近非远。昔能结为近用。乃至非远非近。今结为远用。昔结以为近用。故此近于佛。欲开非近非远而众生执近乃覆非近非远也。近义既尔远义亦然。若能悟如此近远义者。方识一化始终意也。
问。开近显远开无常显常。开短显长何异。
答。有人言开无常显常。但在涅槃余二通两教。今明三事互通。但开近显远明久已成佛。开无常显常者。此通久近。何以知之。证常有二种。一者久已证常。二今始证常。是故通也。开短显长此复通上二义也。
次论三世义。旧云寿量品正明三世益物。既是三世益物。故皆是无常。
评曰。今品但明三世益物。未究此章之美。下文亦无多人得道。今依法华论具明三身。可有三义。一者法身无始终即是无三世义。二者修因得果以为报佛。此有始无终义。以修因满初证法身故名为始。证法身已后无复生灭。所以无终。三化身有始有终。就化身中自开二身。化菩萨名舍那。如化千世界麻数菩萨。无凡夫二乘等众是也。次化二乘名释迦。如生王宫伽耶成佛是也。亦如信解品菩萨所见二乘所睹两身不同也。
问。法身无始终化身有始终。此义易明。云何报身有始无终。无终云何有始耶。
答。此经云。寿命无量劫久修业所得。则知初发菩提心。中修菩萨行。后得法身。故知有始。既证法身无复生灭。故无有终。此须解大经纯陀难及佛举本有今无偈释之。方见此义意耳。若就此中释之于文义为繁。
问。此中有三世益物义不耶。
答。从初证法身已来。垂迹化物竟王宫之前名过去世。托生王宫乃至双林灭度谓现在世。自尔已后为未来世。此皆是迹身有三世。本身无三世义由来。但明有三世唯明成迹身。三身之中但得其一。
问。明报身何故言复倍上数耶。
答。初证法身已不可知。证法身已复倍上数者此明不可知。不可知如华严不可说不可说。此显无复有终义耳。
问。本迹义中云。逸多不见其始。补处不测其终。此明无始终。今何言有始无终耶。
答。前就法身义释之。以因位之人不知其始终。故是无始终。所以是法身常义。今据报身故有始无终。又初证法身二义。一初证义故有始。二者同法身义者故无始无终也。又此是以报身显法身。初得报身因位人尚不见其始终。况法身而可知耶。
问。作此释者应是地论及旧义耳。
答。法华论有此文不应违也。但今读论与旧意不同。旧义但如前释之。今所明者义起有由。正为二乘人谓释迦王宫始生双林终灭。如大经云。是名二乘邪曲之见。今为破此病故云。久已成佛非始伽耶。复倍上数非终双树。为破始终故言无始终耳。然如来岂是始终无始终等四句可取耶。
问。等是破始终明无始终。何故无终则长而言复倍。无始则短但云补处不知。
答。斯言亦有深旨。二义之中正取无终。所以然者证常有二。一者久证二者始证。此二但得明常。唯无终义是常。有终义非常。正取无终显常。斥二乘无常。故言复倍。所以无终则长无始则短也。若法身无始无终此义无长短也。但自摄岭相传有二河之说。一者菩萨在佛性河中行。二者佛在佛河中行。菩萨在佛性河中行者。此欲显三世无三世义。所以然者。菩萨犹是无常未免三世之法。故就三世中修行。欲显中道佛性非三世法。是故菩萨三世欲显无三世义也。如来已离三世法。今作三世者此是无三世。为众生故作三世方便。故佛河中明无三世义也。今此中明三世益物者。皆是佛河中行无三世三世益物。过去则不灭而灭。现在不生而生。未来不至而至。既不灭而灭。虽灭不灭。不生而生虽生不起。如此三世宛然而无起动。无三世三世即是三世无三世。然无三世三世岂是三世。三世无三世岂是无三世。故非三世非无三世而三世无三世。虽三世无三世而非三世无三世。所以如来之身不可思议绝凡夫二乘境界也。次挋论三世无碍义。三不一一不三。不三不一得为三一。故华严经云。现在为过去过去为现在。过去名现在过去。现在名过去现在。未来名现在未来。故三世皆是因缘。以过去是现在过去过去得为现在。以现在是过去现在现在得为过去。未来亦尔。又三世得为一世一世得为三世。此是一三名为三一。三一得为不三一。如现在现在为未来。未来为现在。又云过去劫摄现在劫。现在劫摄未来劫。长劫摄短劫。短劫摄长劫。有佛劫摄无佛劫。无佛劫摄有佛劫。乃至一劫摄一切劫。一切劫摄一劫。以有因缘无碍故得如此也。若有定性何犹能尔。即此经说灭为不灭不灭为灭。不生为生生为不生。故多宝灭而不灭。并释迦生而不生。此皆三世自在无碍之义也。
问。一世云何得是三世。三世云何得是一世。三世时节相碍云何得尔耶。
答。华严云。无量劫一念一念无量劫。无来无积聚而现诸劫事。以法无定性故。菩萨得诸法实相所以能如此也。
问。此犹未明请示其相。
答。无量劫亦是正道。一念亦是正道。正道既不异。无量劫一念岂异哉。复何失一念无量劫。亦非无量劫聚来。一念亦尔。无量劫一念事恒不失也。肇云如动而静似去来相。可以神会不可以事求也。
次论三根义。
问。何故明三根义耶。
答。能化之佛有三世益物。所化众生有于三根。故文云其人多诸子息。若十二十乃至百数。
问。此三根与譬喻品三根何异。
答。彼明三乘为三根。此中直取利钝判三根。何以知然。文云诸子之中有失心者则是钝根。不失心者即是利根。
问。约何物论利钝耶。
答。就三世分者。若过去久习无所得观。观强而烦恼弱者。于过去值释迦得了悟名为上根。二者于过去习无所得观。观弱而烦恼小强。故值恶知识流浪五趣。乃至渐习善根。今日释迦出世从初生至闻说法华皆得领悟名为中根也。若过去习善弱而烦恼强。亦流浪五趣。然后稍习善根感释迦出世。从初生乃至法华历闻诸教不悟。至涅槃唱灭方得悟解。如此之人名为下根也。然譬喻但明后之二人。就前法说中明过去久已成佛。导利众生如千世界涌出菩萨等。皆是释迦过去化得之名上根人也。
问。何故从初生至法华悟为中根。至涅槃解复为下根人耶。
答。初成道时开一为三。至法华之前求子犹未得。从法华始会三归一觅子始得。故一化之终尽在法华。故有无量世界尘数人皆得悟道。所以至此时结束为一根也。于法华中复未得了悟。如来更复唱灭至涅槃方得领解。故名为下根人义也。
问。三世益物化三根人不耶。
答。过去益物上根人。现在益物为中下根人。三根众生于二世皆领悟也。所以文中正明二世益物。不正明未来益物者。为化三根人尽也。若未来益物者更余缘耳。
次论净土义。
问。经云余众生见烧尽吾净土不毁。是何净土耶。
答。罗什云是异质同处义。净秽二质同在一处。谓秽在净处净在秽处。故云同在一处。
问。何由得尔耶。
答。净秽粗妙不同故不相碍。如首真天子身不碍于地。又如无间地狱虽百千共处亦不为妨。又如提胡不碍粗器。况净秽二质而相妨耶。故烧秽不烧净。如欲界火不能烧净居天身。况净土耶。
问。既有净土何故无有净火能烧耶。
答。秽土有三灾净土无三灾也。
问。秽土为三灾所烧可是无常。净土既无三灾云何得坏耶。
答。第四禅勉三灾而有始起终灭。故无常。复有念念无常。净土亦具斯二也。
问。秽土有劫数净土亦然。何故不同有三灾耶。
答。劫直是时节。名三灾。必为过患故秽土有。净土无。如五浊例也。生法师释净土不毁云。夫佛之不在者良以众生秽恶故也。以秽故不在无秽必在。无秽故寄七宝以明之者。明无土砂之秽耳。虽有宝土之净比于无形亦何异秽质耶。以理论之乃是无土义。既寄土言无故云净土。无土之净岂非法身所托。至于秽土被烧者自众生罪报。亦何伤于无不净乎。是以众生见烧。净土不毁也。
评曰。佛或开三身。或名为本迹二身。以身例土亦有三土及与二土。法身栖中道第一义土。如璎珞所辨。又如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又摄大乘论明。真如即是佛所住土也。晚见法华论亦明真如常住为土也。二舍那报身化诸菩萨处于净土。故有四净。化主净国土净徒众净教门净。此四皆由菩萨心器净故有此四净。故舍那化菩萨也。三者释迦化二乘即是秽土。谓二乘人天心器不净。故感四种不净也。若合三身为本迹二身者。法身托本土余二托迹土也。若然者什公以土沙为秽。宝玉为净。明异质同处者此是迹身净土耳。生公著七珍论此是法身无净土论。今请评之。若言法身不托土沙之秽。复不在宝玉之净。故云无土者如前所判也。若取法身栖形实相中道之法。亦无此土者是义不然。详生公意但是无宝玉之土也。非无中道之土也。若尔生公得法身土则失迹土。什公得于迹土失于本土。若二师各明一义者无所失。以今文具明三身。则具明三土。以昔未开三身今始开之。三土亦然也。
问。经云一质异见。是何物一质耶。如人见水如鬼见火。此为是水质而见火。火质而见水。为非水非火而见水火耶。
答。净名华严初已广明此义难解。今略决之。但一质多种。今具详之。若以一实相为一质。以失实相故有六道异见。如大经云。是一味药随其流处有六种差别。则其事也。如人见水则有三尘。知见于火但有色触。皆是倒心所感。故成水火二见也。如人见恒河为水。鬼见为火。净秽亦尔。皆是众生二业不同故有二见。实无如此净秽也。
问。此得是一中道土质净秽二缘故见二不耶。
答。是矣。亦名为土亦名实相也。二者就迹中论一质二见者。身子见释迦土秽。梵王见释迦土净。身子见为人土。梵王见为天土。而释迦净土非如此人天土。故释迦土如宝庄严土。而人天缘自见人天二土。故名一质二见也。
问。身子自见秽。梵王自见净。何开一质二见。
答。经说身子自云我见释迦土秽。梵王云我见释迦土净。佛复云我此土净而汝不见。三种皆云释迦土。故知二缘见释迦土是天人土。而释迦土非天人土也。三者云一质二见者。于一净质见秽。于秽质见净。故云一质二见也。
问。前明一质二见可然。后于净质见秽。秽被烧净烧不耶。
答。以恶业故于净见秽。而净实非秽。恶业故见不净者而烧。而净实不烧也。
问。净质坏者秽亦坏不耶。
答。秽随坏也。何以知然。净质属净业所起。于净寄见秽耳。以净坏故则秽缘无所见。如鬼本于恒河水见火。恒河水竭鬼则不见火也。
问。于秽质见净复云何耶。
答。例此可知也。
问。像法决疑经云。或见此土为土沙。或见此土为七宝。或见纯黄金等。此土定是何物质耶。
答。此是随业所见。可得是异质同处。此明报土也。又得是明应土义。根缘应见秽。以得悟示之以秽。乃至净等亦尔。故不相碍也。
次论净秽土教门义。凡有四句。一者前说一后说三。如舍那前为菩萨说一乘竟。后隐舍那之本垂释迦之迹说于三乘。如长者脱珍御服著弊垢衣也。二者前说三乘后明一乘。即是释迦前说三后明一。明一此即是隐释迦之教显舍那之教。息释迦之迹显舍那之本。此二句要相成。初明以本垂迹。次明以迹显本。初脱珍御服著垢弊衣。次脱垢弊衣著珍御服也。三者始终常说一乘。如释论云七宝世界纯诸菩萨。乃至不闻二乘名字。四者但说二乘不说大乘。如释论云黄金世界纯罗汉白银土皆求缘觉也。
问。经文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纯罗汉皆辟支佛。此中云何得说一乘。
答。不必一期出世要前说三后说一乘。但诸佛久后必说真实。以无有毕竟住二乘永不作佛故也。复有四句。一者但说一乘不说三乘。二但说三乘不说一乘。三者亦说三亦说一。即释迦教。初三后一是也。四不说三不说一。如无言世界不说三一也。又有四句。一者土净而乘一。如七宝世界但化菩萨。二土秽乘三。如五浊刹。三土净乘三。如身子成佛及中下根人净土成佛有三乘教。四土秽乘一。未见别文。阿输阇国七岁已上皆学大乘亦其事也。次明四句。一者为三缘说三乘。二为一缘说一乘。此事易明。三为三缘说一。可具二义。一者本是三乘缘会归一乘。二者命三乘缘说于大法。四者为一乘缘说三乘。令一乘缘识三。是权知一为实。如胜鬘。七岁为学大乘者说三乘。二者为一乘缘说三。令传化余三乘缘也。缘悟复有四句。闻一悟一。闻三悟三。闻三悟一。闻一悟三。前已说之也。
法华玄论卷第九
[1] [2] [3] [4] [5] [6] [7] [8] [9] [10]
法华玄论卷第十
胡吉藏撰
论分别功德品生数义
问曰。经言八生乃至一生。据何义此说。
答。注经云。体寿量之深玄。神凝绝崖之境。岂感生数差别不同。由强心不一发机处异。故此品位不同以示学人耳。色想既虚灭定可修。入解心开然后乃会。故言八生也。四生者四等意发因此而悟故言四生。三生者居宗化物必资三达故云三生。二生者空有两冥法门不二故曰二生。一生者微妙之根尽乎一极故曰一生也。
评曰。寿量虽绝形言悟者必有明珠。既许十地阶渐。何妨以生升降。经既诚言不应曲释。窃谓不尔后当具陈。光宅云此中约惑品论之。以无明住地惑分九品。能为九生作因。从七地至金刚为五位。一七地。二八地。三九地。四十地。五金刚。于前四位所治各开为二品。金刚为一品。合成九品。一品为一生则是九生。若居六地之前望金刚位具余九生。今住六地闻经得入七地以断其一。但余八品。故云余八生当得菩提。亦应次此至七六五生。但今对上八数而取其半。故云四生。如是次第除损称一生。三二一皆遂四天下数而除之。故云四生乃至一生。故下偈颂中复有四三二。如是四天下微尘数菩萨随数生成佛即此义也。十地中忍余金刚是一生当得。则四生者是八地终入九地。准向品可知。
评曰。今请详断惑之法。何故七八九十此之四地各断二品惑。金刚独断一品惑耶。寻经论明地断惑。未见此法亦非所用也。印师释。十二位中初三种是从初地通至七地。旋陀罗尼是八地。转不退轮为九地。转清净法轮为十地。又其八生者从初地至六地。其四生者是七地终心。三生是八地。二生为九地。一生为十地。亦约惑以明生数。谓四住地惑名为四生。习气为第五生。三无知即三品为三生。都是八分为八生。故对其次第位如向叙也。
评曰。印师释则是二周明十地得益义。从初三位至清净法轮此一周明十地得益也。从八生至一生复一周明十地得益。但前据所得后约所离。故有两周而意无异。今谓于文为繁。所以然者。十地得益既无异。但列一便足。何繁再陈耶。譬如已说小乘得法眼净为一位。后说远尘离垢复为一位者。义则繁矣。有人言。初发心即是外凡。十信菩萨铁轮之位此从外凡闻经入十信。次从十信闻经进入十住。十住即是无生法忍。故云入理三昧名为住。生功德名为地。次十住闻经进入十行。十行闻十方佛说一切教能持。即是闻持陀罗尼。十行闻经进至十回向。乐说之辨。回向者能回事向道。次从十回向进入初地。入初地故能无碍。以无碍行故百法明门旋转名旋陀罗尼。次不退是二地。清净为一地。八生为四地。此中言生者了法实相无生。故能发生。此即是正观开发故名生耳。非是身数得佛近远故名生也。
问。既言正观开发名生。云何有生数耶。此望佛地正观犹有八过。开发生故云八生也。四生者从四地起至八地。三生者九地。二生者十地。一生者等觉地。此中得悟不定。故从四地至八地不必一一次第也。
评曰。此释似次第。但未详此意。何故初三地不言生。从四地去而言生耶。若从真观开发为生者。则始于初地终竟法云皆应尔也。又经论幸有生数之说文。何不依耶。今捡经论有二种生。净名经云一生得菩提。释论明三生菩提。此据应身成佛生数多少之义。如弥勒亦是三生。亦是一生。三生者即是人间。次生天上。后下生作佛。一生者据最后生。或云取生天为一生。下生作佛乃示佛身耳。次云生者仁王经云。三十生功德地地三生。初见此说谓。是疑经不足为证。后见地论云。一一地皆有入住满三分。又见摄大乘论亦同地论说也。又云一地三僧祇劫。入分一僧祇劫。住满亦尔。以此推之则地地中有三生也。但前据应身后说实行。今用此二文以通上说者。若就应身成佛而言八生者。即八过受生。乃至一生而得菩提。如弥勒一生得佛也。次据实行通者。十地既有三十生。今言八生得佛者。则二十二生已满。唯余八生。此人已是八地入分。乃至一生者此是十地住分。余有满分一生在耳。故仁王解。十地菩萨云二十九生永已度也。
问。至十地满则犹是十地。云何言便得佛。
答。十地满坐道场故得成佛也。
问。据后义云何断惑耶。
答。摄大乘论云。地地中上中下三品惑。即以入住满三分治之。故名断也。
问。摄大乘论既言。一地经三僧祇劫行行。云何一闻经从八生即至四生耶。
答。彼论明地地三僧祇劫。此据其极久者耳。复有超生义则不定。如释迦之超弥勒等也。又此经但明八生得佛乃至四生得佛耳。不云何从八生经得至四生也。
问。请示其相云何。
答。一僧祇劫修行方得入分者。今闻经力故或可减一僧祇劫。其义不定可以意知也。
问。就生义通何得从八生乃至四生耶。
答。如本是八生人应得菩提。今闻经力故超四生便得佛。如释迦之超弥勒义。例可知也。
问。弥勒一生得佛。既是十地位者。八生得佛复是何位人耶。
答。亦是十地。但十地去佛犹远。其中劫数犹长。可得有八生。如摄大乘论说。但闻经力故则超于劫数速至佛耳。晚见法华论云。八生一生得菩提者此说初地。为菩提者此八生得入初地。乃至一生得入初地。初地离分段故云菩提。非佛菩提也。
论得道多少义。
问自鹿园已上双树已还未有得道。如法华之会何故尔耶请为宣释。
答。略就二义明之。一者此经明三引义。一化始终唯有三引。至于法华三引究竟。一者鹿园已后法华之前。引九十六种外道及余一切在家众生。皆入五乘之教谓引邪归正。二者引五乘之异同归一乘。即是法华初段。三者引一乘之因入如来法身果。谓第二段。此三引摄一切教。以是义故豫是应悟之徒皆于此经得道也。
问。此之三引引何等人耶。
答。皆是宿世曾经禀教。但释迦见其道缘应热。为之出世。所以初之一引邪归正。乃至最后引因得果。故有八生乃至证佛者也。
问。三引为一人耶三人耶。
答。具有二义。言一人者宿世曾经禀教。但失父流浪生死。或在家而爱五欲。或堕外道而起诸见。为拔爱见故引邪归五乘。二者虽于生死中不起爱见。而于五乘复起爱见。为拔五乘中爱见故说乘因。此遂得信悟发菩提心名为因位也。信心已成次为说果德。有无方大用令其历位修因求此果德。是故第三引因归果也。此人于三引中破三种烦恼。故初引破生死中烦恼。第二破涅槃中烦恼。又初引破邪法中烦恼。次引破正法中烦恼。又初凡夫烦恼。次破二乘烦恼。又初引破有见。次破空见。如是等皆是破二边烦恼。然后得中道正信。发菩提心。第三引广说如来寂然法身无方妙用。破其中道微细烦恼。今从十信入十住。从十住入十行。从十行入十回向。从十回向入十地。乃至八生一生得佛。皆是破中道烦恼除一乘之惑也。此皆是约三乘人始终。故开此三引。次引菩萨者。法华之前已发心求佛。闻第二会三归一无复二乘。则求佛之心坚固。所以云菩萨闻是法疑网皆已除。闻第三引历位登升取无上道也。此约始行菩萨有此三也。次明于法华之前已得悟无生者。受记作佛如前云。有佛子心净。乃至我记如是人来世得作佛。闻法华二引更复进行。故有得闻持乐说乃至八生一生。此略举三人以示大要。不可曲尽也。以此经具明三引故得道多也。二者诸佛化物唯有二门。一形二教。各二。一者方便二者真实。昔未开二方便显二真实。故得道少。今开两权显于两实。故得道者皆在法华。
问曰。得道要是见空。云何闻说寿量而得道耶。
答。以此责执。无常佛者辞理俱屈。明佛犹是无常。云何见无常而得道耶。又无常犹未了义。云何闻未了义而得已了之解耶。又是无常尚不能令凡夫欣慕二乘改执。岂能令菩萨速证菩提。又佛若是无常者。已信一乘则退起三执。复何犹进得菩提。是故不应得道者。多今所明者此经称为妙法莲华。妙法者是即法身。未曾常与无常。言穷虑绝。且为众生故长短适缘。虽示长短而不动法身。虽不动法身而长短化物。是以经云。善哉世尊。不动真际为诸法立处。如此本迹无有障碍。不可思议。但果地有本迹二身。因中名权实二慧。如来既说两身。菩萨便悟二慧。是以时会皆得道也。
问。云何得无生乃至发菩提心耶。
答。文已明之。今示一势。既说。寂灭之身故闻者不复生心动念。故名无生忍。本虽垂迹实无所垂。虽无所垂而无所不垂。时会即同纠。虽闻而无所闻。虽无所闻而无所不闻。故名闻持陀罗尼。昔日示短今日现长皆是适缘。故名乐说。短长自在故名无碍。为物陈之称为辩才。时会得于此悟名乐说无碍辩才。昔指长为短今指短为长。即以长短为非长短。非长短为长短。纵任循环自在无碍。菩萨随分得悟名旋陀罗尼。如此之身纵任自在不可破坏。菩萨随分得解名不退轮也。此身出一切凡夫二乘菩萨之上毕竟清净。菩萨随分悟解名清净轮。为如此身发心求佛名菩提心也。
次随喜义。
问。随喜有几种耶。
答。随喜有二种。一通随喜谓若见若闻若觉若知他所作福。皆随而欢喜谓通随喜。二者别随喜者。且据闻法华经随而欢喜。故名别随喜。论大小随喜。
问。大小乘随喜有何异。
答。随喜正是菩萨法门。故菩萨五悔中有随喜义。但小乘随分有之耳。又小乘明喜义局唯随喜三世佛及弟子善根耳。无有随喜十方三世佛也。大乘明随喜三世十方佛及弟子善根故广也。又小乘但有随喜迹身功德。不知法身常恒。故无随喜法身功德也。又小乘随喜功德不回向萨婆若。大乘用随喜功德趣一切智也。又小乘随喜是有漏心。非是理中观行。大乘随喜通漏无漏。始行人随喜是有漏。深行随喜即是波若正观。无得无依。故是无漏。又小乘随喜生身菩萨功德。无有随喜法身功德。以小乘法中不说菩萨得法身。故论自他随喜。
问。随喜是自行。化他门。
答。正是化他门。所以然者。菩萨本为教化众生令作福德。而众生能作者菩萨欢喜。故是化他门。若自欲除嫉妒烦恼求福德故起随喜。是自行门也。
论二经随喜。
问。法华明随喜与大品明随喜何异。
答。大品正说无得随喜。随喜即是波若。故论主云。佛欲令须菩提就随喜门说波若。故明随喜。
问。云何就随喜说波若耶。
答。知能随喜之心。及所随喜之福无得无依。不能不所。非二非不二。如此欢喜心即是波若。又以波若心随喜故随喜即是波若。
问。前境福德为所。菩萨之心为能。有此能所可名随喜。今云不能不所云何名随喜。
答。论主云此中应用波若及伛和。以波若故知能所未曾能所。以伛和故虽未曾能所而能所宛然。能所不动无能所。无能所不动能所而不失能所。无能所如镜中像非像非不像。欲言其像像非真有。欲言非像事像既形。非二非不二亦尔。以波若故非二。方便力故非不二。故言非二非不二也。
问。法华明随喜云何耶。
答。波若但取无所得随喜。法华通明得无得随喜。何以知之。直明一因一果能信受不逆。即是随喜。不开得无得二也。
问。大品何故开得无得。而法华不开耶。
答。波若为破有得住著。故明无得随喜。有所得不动不出不能至佛。故非波若也。法华合取者。此叙诸佛出世大意。说一切教皆为开一正道。故低头举手之善皆入一乘也。又五乘人谓四乘善根不作佛。佛乘善根方作佛。为破此病故明一切善皆作佛也。
问。若一切善法作佛者。一切善皆能动出耶。
答。一切善亦能动出。所以然者。由有所得善相资故然后生无所得善。有所得善是无所得远缘。以此言之亦有动出之义也。
问。若尔与大品相违。
答。波若明不动不出者。但取近缘不取远缘。何以知之。动为顺忍出为无生忍。有所得非此二忍耳。亦得是二忍之前远缘也。
问。二经得相成不。
答。正相成也。大品虽明无所得善。要须藉有得为远缘。法华虽明得无得皆入一乘。若欲出三界至佛道。要须无得也。又大品虽用无所得。要须识三乘是权一乘为实。故求佛之心乃得坚固。法华虽知一乘为实三乘为权。要须破有所得心。学无所得观。方能动出以成佛道也。
问。所随喜福能随喜心云何同异。
答。凡有四句。一所随喜福劣。能随喜心胜。如二乘有所得人作福。菩萨无所得心随喜也。二所随喜福胜。能随喜心劣。如诸佛菩萨所作福有得人随喜之。三者俱胜。同是无得。四者俱劣。同是有得。若随喜法华者则法华唯胜不劣。能随喜通胜劣。随人位行深浅而随喜也。
论同异。
问。随喜与四等喜.七觉中喜.五受喜.四禅喜何异。
答。四等中喜谓庆前人脱苦得乐。随喜门通随一切圣凡所作功德而喜。此义不同。但四等要是定心。今通定散。又四等中喜但据脱苦果故喜。今通随喜因果也。七觉中喜是无漏随喜门。通漏无漏禅杖中喜是定心。但是喜受。今通也。五受中喜是果报。今是因门。彼是自悦今是庆他。彼是无记今是善法也。
问。前人自作福今随喜之。有何益耶。
答。释论云。如人卖香有人买香。复有人在边亦得闻香。随喜亦尔。不动身口亦得福也。
论惑障。
问。随喜破何等惑。
答。直言随喜正破嫉妒。若法华明随喜亦破嫉妒。又破不信一乘寿量义也。波若中随喜即是波若。此破有所得心也。
六千功德义。
有人言一切善法不出十善。始自不杀及不邪见。持一不杀戒以不盗等九事庄严之。则一一善皆具十善。十善便成百善。此百善有自行化他赞叹随喜。故成四百。将此四百配五种法师。五种法师各有四百。合成二千善。此二千善各有上中下三品。便成六千。但三根用强故有千二百。三根用弱故有八百也。
评曰。此释意具五种法师乃具六千耳。一一法师无六千也。而经云。若读诵乃至书写者。不必要具五师方有六千。能读能解如说修行亦得六千。但此义难明未可专释也。注经云。始乎十善一善具十善即成百善。复约自行化他叹人美法即成四百。各有三品成千二百。眼等三根助道用弱。但得中下二品故唯八百。意等三根于通化用强。具于三品。故得千二百也。
评曰。注意不必具五法师。则勉前妨也。有人言。例如百福庄严。百福者就十善之中有行十止十。合成二十。各有五品如大经云。下.中.上.上中.上上。故成百善名为百福。今亦尔。十善为十。约自行化他叹人美法故成四十。约五法师故成二百。行善二百止善亦二百。故成四百。止行各有五品。故成二千。约三业明之。一业二千故成六千。既有六根应一根各一千便成六千。但用有强弱故有千二百及八百耳。有人言。如上法师品中三事。慈悲心为室。柔和忍辱为衣。诸法空为座。此三事各有二千。故成六千。如以慈悲心行十善。一善还以十善庄严。故成百善。自行化他等四故成四百。约五种法师便成二千。慈悲心既尔。忍辱与空亦然。故成六千。有人言。依仁王经明十信菩萨。一一信具十成百。自行化他等四有四百。约五法师成二千。据上慈悲等三事为六千也。
问。何故不六根功德等耶。
答。如前云。三根用强三根用弱。故多少不同。三根用强者意根为五法师之本故强。舌亦具五法师。由舌故能读能说。又由他舌故能授之令得受持书写。故备五法师矣。
问。眼耳云何强弱。
答。生盲之人不得书读二事。而能诵说受持乃至得道。生聋之人不可示语都无五种法师。故耳强眼弱也。
问。身等三根有何功德而得八百。
答。互相资持故余根得用即是功德。
问。何位行菩萨得六千功德耶。
答。下云未得无漏法性身。而有此功德用。当知是八地以下人也。有人言。十信菩萨有此用也。法华论云是地前人也。
问。云何名六根净耶。
答。如文所明。有此胜用故名为净。又此经明权实二智真应两身。皆是无碍之法。菩萨悟无碍之法。故今得无碍。故名六根净也。
问。云何权实真应无碍。
答。如前说。长为短用。短为长用。长短为非长短用。非长短为长短用。此是如来究竟自在无碍之身。即有究竟自在无方之大用。始行之人得分此悟。故六根自在也。
问。诸部皆云。香到鼻方知。云何此经言遥闻香耶。
答。有人言。道理则到根方知。今假经力则遥闻也。
问。若道理色可见声可闻。今假经力则应闻色见声耶。若色不可闻声不可见者。到者不可遥闻遥者不可到知也。
答。明中色定可见。闇中色不可见者。何故人眼昼则见夜不见。穴鸟夜见而昼不见乎。若言眼有光故夜能见者。昼何不见耶。又如弱水不升毛而升铁。金刚破余物而水银所坏。谁定强弱耶。故知诸法无有定性随意而转。到不到亦然也。又今约事释者。菩萨分得二智。以实智故知六根六尘空无所有。如华严中明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观眼无生。无自性说空寂灭无所有。以权智故有六根之用。约权智能知香义。故说鼻遥闻香也。非鼻根能遥闻。余亦例然也。
论观音与妙音菩萨同异。
问。观音妙音弘经何异。
答。有同有异。同者并以神通应感弘道利人也。又同明菩萨位行门。以菩萨为佛事也。又同就人门说法华也。同是他方大士。来影向释迦共利物弘道也。所言异者略明十一义。一者名题不同。妙音但有人名。观音人法两举也。妙音从能受名。观音能所合目。观是能观之智。世音为所观之境也。又妙音以德益物。观音用名为佛事。妙音品不释妙音之名。观音品辨观音之号也。二者所对人异。说妙音对华德文殊。说观音对无尽意持地也。三者来义有异。妙音东土而来。观音西方而至。妙音被召而方至臻。观音不召而来。妙音有来有去。观音不明来去。妙音则后集。观音则前来也。四者语默异。妙音则语谓圣说法。观音默谓圣默然。五者动静异。妙音现神通。谓不动动方便。观音不现神通。动不动善巧。六者因果异。妙音品明其往因说现所得果。观音但明现德不说往因。七者略广异。妙音现身说法则广。故有六道之身。观音则略。故无地狱饿鬼之身也。八者有无异。说妙音无挌量。说观音则有挌量。说妙音无供养。说观音则有供养。九者利益异。说妙音则利益多。故他方此土得益。说观音但利益此土。说妙音利益则深。故有得法华三昧及无生忍。说观音利益则浅。但云发菩提心。十者妙音不明绍尊。观音叙其补处。十一者不明妙音已成正觉。观音则是往古如来。
论观音普门义。就观音略有二十条义。一者人法一双。二者本迹一双。三者三轮一双。四者名德一双。五者内外一双。六者智慧功德一双。七者智断一双。八者显密一双。九者慈悲一双。十者二身一双。十一者权实一双。十二者三业一双。十三明三德。十四者浅深。十五明二德。十六神通示现。十七力无畏。十八四等四摄。十九解行。二十悲慧一双。所言人法观音则弘道利益之人。普门谓所弘利物之法。非法无以成人。非人无以秉法。人法实无前后。但道不孤运。弘之由人故前明人后辨法也。又此下诸品以菩萨为佛事故先显人也。
问。此品何故人法双题。
答。为下无尽意之二问。先问人次问法。是故先题人次题法也。就此人法因缘无碍。指人为法指法为人。说此人法为开正道。不人不法即是妙法莲华也。二者言本迹者。观音即是法身。以居法身之地观物根缘也。普门谓应身。法身地照缘故垂应救拔。如华严云。金翅鸟王上升虚空。以清净眼观大海龙应命尽者。即以两翅搏水令两辟。而撮取之。菩萨以法身智眼观法界虚空。见众生应得度者。以实慧方便二翅搏生死海。而度脱之。如云非本以无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因此本迹为开不本不迹正法莲华也。次辨三轮者观音谓他心轮。观察法界众生心可度不可度等。普门即神通轮。说法轮观察既竟或为说法。或为现通。现通生其功德。说法生其智慧。现通灭其苦果。说法生其乐因。现通发其信心。说法生其慧解。亦得互用。又现通多为钝根。说法多为利根。现通多为在家众生。说法多为出家众生。如前说也。四者名德一双。观音谓三种名。普门谓三密德。三名者。一观世音生众生口业善。二观世意生众生意业善。三观世身生众生身业善也。普门三密德者。一知他心普。二说法普。三神通普。三名谓生众生三善。则生善义周也。三密德则应物善尽也。下二问答正明三名三德。摄十方诸佛菩萨名德皆尽。所以受持功德多也。又观音谓大悲心。普门明大悲事。悲者前则无际。后则无穷。亦无中间。所以前无际者。无始来有众生则有菩萨悲。故此悲与前际等。后则无边者。众生若尽悲心乃息。以众生不尽故悲心不息也。
问。后际无尽可然。无始来则有众生者。亦应无始来有观音耶。
答。众生无始今悲此无始。故无始有悲也。净名云。从痴有爱则我病生。所以悲心拔痴爱。既其无始。悲心亦无始。故无始亦有悲也。普门谓悲事者。虽有悲心若无悲事则是假相悲。以无实益故非实悲也。今悲心既通悲事亦普遍。拔三世十方之苦。悲事普也。又题名释名一双。观世音者谓标菩萨名。并叹菩萨名用。谓众生起于三业免脱众难。普门者则是释免难。菩萨所以能拔难者。良由有三普故也。
问。云何用三普耶。
答。众生三业向感。菩萨于一一业中随用三轮。或应通或说法等也。五者内外一双。观世音谓菩萨内德。潜眸密照。即知病识药。普门谓菩萨外德。种种方便充满十方。救度众生应病授药也。六者智慧功德一双者。观世音即是智慧。谓知根欲性。普门即是功德救度众生也。七者智断一双。观音即是菩萨智慧谓之智德。普门即是断德。大经云。随所调伏众生之处名为解脱。今亦尔。遍度众生令一切解脱。乃是断德。不如二乘之人自无烦恼名为解脱也。八者显密一双。初问答释观音名。明显感密应。显感者谓众生三业兴感。密应者观音不现身。不说法而令得解脱也。普门即是密感显应。显应观察其心现身说法。密感者不明众生三业兴感。但有应以言。谓根缘真发故。即为现身说法也。然显密感应具通四句。可以意知也。初章明密应。后章明显应。应章虽多不出显密。今经正明感应。故四句之中但明期二也。非但此品明期义。乃总摄一切众经应感义也。九者慈悲一双。观音即是大悲。谓拔七难三毒等苦。令其得脱。普门即是大慈。说法现身令其得果。十者二身一双。观音是药树王身。根茎枝叶华果皆能愈病。普门谓如意珠王身。能与一切乐。二身义出十地论释文无心能灭物苦。如药树王无心而与物乐如意珠王也。十一者谓二智一双。观音即是实智。普门即从实智起方便智益物也。十二者三业。观音谓菩萨意业。普门谓身业口业。十三者三德。观音谓波若德。以观察即是智慧智慧名为波若。普门谓现一切身。即是法身。为调伏一切众生令得解脱。即是解脱也。十四者二益一双。观音谓众生与世间乐拔世间苦。故有七难及无男女难等。即是世间获益。普门现一切身说一切法令其得度。即是出世间益也。十五者释二德。观音即是明菩萨字义门。普门即是实德门。字义门者。释论云菩萨字有无量义。今释观音字有无量功德义。故是字义门。普门明三密实德。故是实德门也。十六者神通示现。观音六通中他心宿命天眼天耳。普门者谓如意通漏尽通。漏尽通即是说法也。观音名虽摄四通而文正主天耳通也。示现者可具二句。一者神通非示现。谓天眼天耳宿命也。二者亦示现亦神通。谓他心如意及漏尽。故六通中三是示现。三非示现。所以大品云三事示现。下文即云普门示现。今普门即是三事示现。观音既是天耳故不名示现。即是示现不示现一双。十七者观音是十力。十力是内照故。普门谓四无畏。四无畏外用故也。十八者观音即是四等。谓慈心欲与乐。悲心欲拔苦。喜心庆脱苦得乐。舍心修于平等。普门即是四摄。摄取众生。应以布施摄者即以布施摄之。余亦如是也。十九即是解行一双。观音谓智慧智慧解也。普门救度。救度谓行也。二十者悲慧一双。华严云观音说大悲经光明之行。悲者欲救也。光明之行是智慧能救也。世间父母见子受苦欲救。而无智不能救拔。世医有智慧能救。无悲心故不欲救。菩萨有悲故欲救。有智慧故能拔也。又始行菩萨欲救而无道力故不能救。二乘有道力能救。无悲故不欲拔也。观音悲慧合行。悲故欲救智慧故能拔也。
次论观音名。观音可具二义。一者智境合题二者应感双举。观谓能观之智。世音即所观之境。故名境智也。观即是观察赴应。世音即是众生机感。故名应感也。
问。境智为名具几智耶。
答。正是实方便智耳。知世间音声即不有有不闻闻义。既了世间音不有有。即知有不有。若识不闻闻。即知闻不闻。以识不有有不闻闻义。名为实方便。若知有不有名为方便实。不有有岂是有。有不有岂是不有。故非有亦非不有。非实非方便。名为中道观。故观音之名具三观。世谛观.真谛观.非真俗中道观也。
问。今文但言观世音耳。何处有三观。
答。观音受记经出观音所解具三观音也。又论云。因缘所生法。即是空。即是中道者。明世间音声即是因缘即空即中道。故具得三观也。所言世音者。世有三种。一者众生世间。二者五阴世间。三者国土世间。众生世间者谓之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众法中生故云众生。五阴世间。谓能成众生之法。即是色之与心。三国土世间即是色法为体。谓国土风俗。今菩萨正观众生世间。但五阴能成众生。国土是众生所托。不得相离。故总名世间也。世音者世间语通。音是世间中之别。子夏毛诗序云。以声成文谓之音。寻大小经论明音与声不异。杂心界品云。声有三种。一因受四大声。谓有情物声。二因不受四大声。谓外物如钟铃等声。三因俱声。如人吹管等声。此则但解声不明音。故知音与声不异也。成实论云。如人欲听钟铃等声则以耳就铃。此品云即时观其音声。化城品云迦陵频伽声。如是等皆明音不异声。普者上明观其声未必周普。故今明普门。普以周普为义。但普有二种。一心普二事普。凡夫二乘俱无二普。始行菩萨心虽周普而事不普。观音心事俱普。大悲欲普拔众众苦。大慈欲普与物乐。谓心普也。外现一切身说一切声。谓事普也。门者以心事二普为法门。故云门。又令众生悟入能通正道。故名为门。
问。观世音有几名。
答。古经云光世音。今云观世音也。未详方言。故为此号耳。若欲释者光犹是智慧如大经云光明者即是智慧智慧即是观也。又菩萨智慧光明照于世间故云光也。华严云。观音菩萨说大悲经光明之行。大悲即是功德光明谓智慧。则知光世音不失此意也。罗什注净名经明有三名。观世音观世意观世身。什今所以作此释者。见普门品具释三名。故有三号耳。
问。何故立三名耶。
答。立此三名则遍察众生事尽。众生唯有三业。菩萨具观其三业。故立三名也。又随众生好乐不同。又众生或口不能言。或身不能礼。故具说三名。又众生忌讳不同。故备三名。
问。何故具观三业。
答。欲遍生三业善。故若口称名乃至身礼拜者。皆为观音所照。必得脱苦也。
问。众生三业兴感。三业具几业耶。
答。口业称名具三业。发声即口业。动舌即身业。经意则意业。身礼拜但身意二业。意存念唯意业也。
问。菩萨观者但意业能观。身口二业亦能观耶。
答。菩萨三业无碍皆能观也。
问。观是智慧。意地可能观耳。身口云何能观耶。
答。阿修罗琴无心尚能应物出声。天宝无情随诸天意而走使。况菩萨身口光明不能观物耶。
问。既有三名何故今但称观世音。
答。此越举一名也。二者众生称名具动三业。今欲遍生三业善故偏名观音也。三者娑婆以音声为佛事。四称名得自行化他。余但自行。五者称名便易。若遭难之时身礼意念为难。六者直称名尚脱苦。何况意念身礼拜耶。如妙药但得闻能治病。况意念身触耶。七者弘猛海惠经明。观音过去世值空王观世音佛发愿。愿未来名观世音。余二名无有愿也。则观音名有二。一行二愿。行者观名救苦。愿者过去发愿也。论脱难不脱难。
问。称菩萨名何故有脱苦不脱苦耶。
答。至心则脱。不至心故不脱。
问。菩萨自应救之何须至心。
答。以至心故则罪灭。菩萨方得应之耳。故须至心。二者罪轻则脱苦。罪重则不脱苦。三者习因有厚薄。薄者脱苦厚者不脱苦。四者业有定不定。定者不脱不定者脱。
问。不定者可称名。定者应不用称名。
答。今虽无益作后世因也。五者有密益显益。则脱苦者谓显益。则不脱者谓密益。六者有利益者脱苦。无利益者不令脱也。
问。称观世音复有以神力杀害众生以不。
答。如前明以利益为定。余悉不定。若尔者或令脱火。或令不脱。或故烧杀之也。今称名而不脱死苦者。此事难知也。
二种次第义释妙庄严等品
三世诸佛唯有二种次第。一根缘次第。二随义次第。随义次第者如先说苦谛次说集谛也。根缘次第者如先说苦谛后说十善等。非四谛之次但随根缘也。佛说法具此二种次第。而多就根缘次第。诸菩萨造论亦具二种次第。但弟子欲解佛语多依义门次第。择集佛语次第释之。
问。二次第何者为正。
答。以根缘次第为正。所以然者。佛及弟子说经造论。唯令人悟而教无有定。
问。叵有定义以不。
答。如前云。唯以悟人故教则不定。如大经云。三十余事诤论门皆是如来就根缘说。以此众生非一国土一种根性一善知识。是故如来不作一说。但令取悟耳。若尔者前说法身寿量。后则明诸菩萨。又前说陀罗尼咒。后说妙庄严王本事。根缘次第。不必辨咒居第一。妙庄严王为第二。故非义次第。此通释二十八品经及八万四千法藏也。
问。直闻妙庄严王本事。云何悟道耶。
答。佛见根缘说必得道。无论事理及以古今。设不见机虽说妙道于缘无益。
问。上说妙音来往得悟无生。今闻往古事复得净眼。然大小二悟要见空然后得道。今说有事云何成圣。
答。虽质小疑实壮哉大问。成论人云。见空得道。数人云见有成圣。诤论纷然由来久矣。今明如数论等四句皆不得道。何以知之。释论解波若度中云。不得波若方便力故学阿毗昙堕有见中。学空门堕空见。学有无门堕亦空亦有见中。学非有非无门堕愚痴论。故知四句皆不得道也。若得波若方便学此四句。不堕四见。若尔者善巧学四句四句皆得道。不善巧学四句四句皆不得道。又即此明菩萨往来而得道者。即是善巧方便学有故得道。
问。云何善巧。
答。菩萨来者此是不来相来。虽来不来。悟解此来即生二慧。是以得道。
问。见有得道为作有解故得道。为作空解故得道。
答。已如前说。作有解即有见。作空解即空见。如是四空皆不得道。识有是空。有虽有而不有。因此得入道。有终非道乃是道门耳。空等亦然。
正像义 此义总释诸受记中法住久近。
问。释迦佛法住世凡得几年。
答。正法千年像法千年末法万年。出祇洹精舍碑善见毗婆沙中亦有此说。但度女人出家。损正法五百年。有人言都失五百年。正法但五百像法千年。故摩耶经但明千五百耳。中论文亦尔。有人言损正法五百流入像法。便有千五百年。有人言修八敬故正法还复千年。
问。何故三时复但言像法。
答。但言像正者摄末法入像也。言末法者开像为二。谓像及末也。
问。何以知像即末耶。
答。十二门论云。末世众生薄福钝根。即名像为末也。
问。云何为像正。
答。此具多义。一者佛在世为正。佛灭后为像。二者未有异部为正。有异部为像。则百十六年后方为像法耳。三者得道多为正。得道少为像。故释迦前五百年得道多。不得道少。后五百年得道少不得者多。四者破正法未破正法分像正。大经邪正品云。我灭后七百年中是魔波旬渐当破坏我之正法。则六百年未破为正。七百年破为像。五者诸恶法起未起分像正。像法决疑经云。千一百年诸恶法起名像。若千年内恶法未起为正。然千年内虽有恶法起。犹未盛故属正法也。恶盛为像。六者二千年皆属正法。万年转衰微为像法。七者诸菩萨见如来法无有灭。常见诸佛。则万二千乃至一切时皆是正法。二乘人见佛法有兴衰。故有像正耳。
问。何故释迦正法但得千年耶。
答。过去释迦佛正法千年住世。而释迦本作陶师因发愿。愿我作佛为释迦。令我正法亦千年住世。以是事故正法但千年。
问。佛灭度以来凡得几年。
答。至今已得一千五百九十六年。
问。经何故云正法千年住世。复何故千年外别有佛法。
答。此不相违。所以然者。佛法有二种。一正得二正教。正得者得道人也。正教者佛正法教也。言千年佛法灭者此就正得为言耳。千年内有得道人多。千年外得道人少。故名佛法灭也。正教法者乃至万年住世也。
问。佛法灭时有几因缘。
答。有七因缘如思益经广说。
问。有三大劫三小劫。法华经中身子正法住世三十二小劫。像法亦三十二小劫。何故但言小劫非大劫耶。
答。应是小劫。所以然者。大劫则无复世界。岂有佛法住耶。而今云三十二劫者此是小劫耳。
问。三大劫通净秽土。三小劫但是秽土。若尔身子成佛时皆是净土。云何有小劫起耶。
答。外国名劫波。此云分别时节。今但有时节久近。如小劫起尽之数故名小劫耳。实无小劫起也。
问。小劫时节云何。
答。从八万四千岁渐减。至十岁名一小劫。
问。一大劫唯有八十小劫耳。常不轻品中云。彼佛正法住世如四天下微尘劫耶。
答。大劫有长短不同。短大劫者但有八十小劫耳。长大劫者其事不定。如娑婆一劫比西方为一日一夜。如是乃有百万阿僧祇品。如华严广说。以此推之无所疑也。
论佛入涅槃。释此经诸佛入灭事。诸佛有六事故入涅槃。一为所应成就。众生已竟故入涅槃。二者令二乘人舍小涅槃令归大涅槃故。所以然者。如来舍此身归法身者。二乘之人亦应舍此身求佛法身也。三者为除众生轻慢心故。浅识之流取信耳目。谓如来身有生老病死。与己身同。于如来身起轻劣想。是故今明。佛有二身。一反化身舍之入灭。此与人同。二者法身。无生老病死。此与物异。四者为令众生生渴仰心。若恒见不灭必生厌薄。示现舍灭故生渴仰心。五者令众生勤加精进悟世非常。诸佛有三种力胜一切人。一父母生身力胜一切人天。二神通力胜一切人。三解脱力胜一切人。虽有三力为无常所灭。故知无常其力最大。因此悟世勤修道。六者为已勤修道者速令成就。是故现灭也。
法华玄论卷第十(终)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