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9 33.P0429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7卷)〖唐 良贲述〗
大正藏 No. 1709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
唐 良贲述
7卷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第一上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稽首无上觉 体遍相圆明
应现尘沙身 大悲无与等
所说甘露法 清净修多罗
巧济诸群生 甚深不可测
住果胜果道 麟喻部行尊
五忍诸圣凡 我今尽敬礼
三宝悲智力 加护见无遗
今欲赞真文 愿久利含识
粤真理湛寂迥出有无之表。智镜澄照洞鉴性相之源。德海扬波汩清流于尘刹。牟尼大圣故现迹于王宫。从无生而生则生无所生。演无说之说则说无所说。动而寂若清月凌空。语而默等摩尼照物。所以如来在昔居于鹫峰。住定兴悲光驰聚日。波斯匿等露集烟凝。乱坠天华坦夷岩谷。遂得净土秽土密布慈云。圣众凡众皆沾法雨。宗陈护国乃理事双彰。包括始终则境智俱寂。启五忍而行位在目。谈二谛而迷悟唯心。帝释却顶生之军普明开班足之悟。化彰令德力现难思。十三法师文照昭乎指掌。七难氛息光炅炅乎寰区。恐季叶雕残故永言深诫。若非大明作照何以破昏衢。非大震法音何以窒诸欲者矣。
皇唐八叶再造生灵。玄化无垠正刑有截。张坠网震颓纲。驱黔庶于福寿之场。导沧波于无为之宅。广运明德光扬 圣旨。乃诏不空三藏今重译斯经。三藏言善两方教传三密。 龙宫演奥邃旨闻天。 佛日再中真风永扇。良贲学孤先哲有默清流。叨接翻传谬 膺笔受。幸扬 天阙亲奉 德音今于 大明宫南桃园修疏赞演。 宸光曲照不容避席。窃玄珠于贝叶但益惭惶捧白璧于 丹墀宁胜报效。仰酬 皇泽俯课忠勤。既竭愚诚庶照玄造矣。
解释经题目义兼通别。仁王护国标请主之所为。般若波罗蜜多明境智之幽玄。序品第一即八章之别目。亦可仁者五常之首。王者统冠三才。护者悲力济时。国者所居阃城。般若净慧破识浪之烦笼。波罗彼岸即清净之室宅。蜜多者离义到义。经者连缀摄持。序者起之端由。品者区分汇聚。第者次第。一者数初。人法双彰故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序品第一。
将解此经略启四门。一叙经起意。二明经宗体。三所摄所被。四正解本文。叙经起意曲作两门。初明经起意后翻译年代。初中复二。先总后别。夫诸佛出兴。根缘感赴诸经处会。各对宜闻。今说此经广陈二护。十四王等有圣有凡。皆育黎元植菩萨事。此故经云。波斯匿等十六国王睹希有相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如来大悲平等济利。佛言。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等说护佛果护十地行。广明内护。又护国品云。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广明外护。备陈二护利乐不断说此经矣。次别明者略有六门。一明佛母。二明胜德。三明修行。四明次第。五明同说。六明佛果。诸佛所生心由智母。母出生佛。令德无俦。令德外章修行是禀。修行之渐次第浅深。非佛独言诸佛同说。从因成得故辨果圆。有此六门是说经意。有如人世慈母所生从初降灵逮乎诞育。资德立行。自幼及长师友教诲。立身扬名。叙经起由大意如是。一明佛母者。一切诸佛从般若生。般若即是诸佛之母。不思议品云。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不共功德神通生处。又奉持品云。大王般若波罗蜜多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佛从母生还彰母德。力能护国故说此经。二明胜德者。所诠般若能生诸佛。能诠之教岂有比方。观如来品云。若有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不如有人于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持读诵解一句者。又二谛品云。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难。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脱所得功德。即与十方一切诸佛等无有异。彰经胜德表法难闻。全身尚轻半偈斯重。诸佛同说出离正因。若不因经无容解脱。令生解脱故说此经。三明修行者。三有苦果长劫轮回。纵起厌欣炽然生死诸外道辈自饿投岩。虽大劬劳徒抂功力。如来慜世现迹王宫。乘大智悲无倒宣说。略开五忍。为十四忍。菩萨行品云。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菩萨之所修行。一切诸佛之所显示。未来诸佛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若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诸佛菩萨无异路故。善男子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焰慧忍.难胜忍.现前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能起一念清净信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一切苦难不生恶趣。不久当得无上菩提。于诸忍中备彰胜行。令脱苦缚故说此经。四明次第者。菩提涅槃是所求证。须修万行时历僧祇从浅至深次第悟证。奉持品云。云何诸善男子于此经中明了觉解为人演说。佛言。大王汝今谛听从习忍至金刚定如法修行十三观门。皆为法师依持建立。故十三门广明修断。一德不备无由归源。勿谓一门致少功力。便能圆证无上菩提。具明修断故说此经。五明同说者。诸佛利乐随对根宜穷其至理宗无异说。二谛品云。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若波罗蜜多无别。汝等大众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然佛化迹语默或殊。至于般若皆同说故。六明佛果者。菩萨多劫众行庄严因满果圆称究竟位。非相无相永超生灭。奉持品云。善男子金刚三昧现在前时。而亦未能等无等等。等觉因矣。若解脱位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满功德藏住如来位彰佛果矣。岂不果位菩提涅槃从生了因凝然相续。此不必尔。如下文中十三法师。由断续生烦恼障故得真解脱。由断碍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至彼经云。从初习忍至金刚定皆名为伏一切烦恼。当广分别。由斯大觉现化利生。此经之兴谅在兹矣 明翻译年代者。自周星隐。耀汉日通津洎乎魏朝。此经尚阙。从初晋代至今巨唐。前后翻传凡有四译。第一晋朝太始三年。有月支国三藏法师昙摩罗蜜。晋云法护。译为一卷名仁王般若。第二后秦弘始三年。三藏法师鸠摩罗什。秦云童寿。于长安西明阁逍遥园译为两卷。名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第三梁朝承圣三年。有西天竺优禅尼国三藏法师波罗末陀。梁云真谛。于洪府宝因寺译为一卷。名仁王般若并疏六卷。然则晋本初翻方言尚隔。梁朝所译隐而不行。秦时所翻流传宇内。自古高德疏义寔繁。百坐相仍崇护国矣。粤惟巨唐 肃宗皇帝重昌尧化革弊救焚。至忧黎元澡心斋戒。请南天竺执师子国灌顶三藏名阿目佉唐云不空。翻传众经以安社稷。兹愿未满仙驾归天。我今 宝应皇帝再造乾坤礼乐惟新。明白四达恭嗣先训恩累请焉。永泰元年岁在乙已四月二日 诏曰。如来妙旨惠洽生灵。仁王宝经义崇护国。前代所译理未融通。望依梵夹再有翻译。贝叶之言永无漏略。金口所说更益详明。仍请僧怀感等于内道场所翻译。福资先代泽及含灵。寇盗永清寰区允穆。传之旷劫救护实深者。遂 诏观军客使开府鱼朝恩。兼统其事于南桃园翻译。起自月朔终乎月望。于承明殿灌顶道场 御执旧经对读新本。 诏曰。新经旧经理甚符顺。所译新本文义稍圆。斯则金言冥契于 圣心。佛日再生于凤沼。翻传先后其在兹欤。总是初门经起竟。
第二明经宗体曲作两门。一明经宗。二明经体。初明经宗复分为二。先明诸教后明此经。明诸教者。凡诸经宗随经以立。所闻既异非唯一辙。如维摩经不思议为宗。法华经一乘为宗。楞伽经如来藏为宗。涅槃经佛性为宗。此诸经宗约对待立。若论至理清净法界言语道断。宗何所宗。楞伽经中对治心量立宗之失。故经偈云。随其所立宗.即有众杂义.等观自心量.言说不可得。故知立宗皆是心量。若宗不生宗还生矣。故净法界无宗不宗。准此而言更何所道。今依言教无倒希求为欲了知诸宗旨趣故扬摧矣。外道虽多宗唯我法。非此所要广知余文。今依文判教有三种。然佛出世初转法轮说阿含等多明有宗。次说大乘般若经等无相之教多明空宗。后说大乘解深密等不空不有非空有宗。由佛世尊于法自在当根为说有斯异矣。自双林掩耀部执竞兴。初小乘宗鸡园起诤。四百年内分二十部。本末前后如常分别。于彼时中传法圣者多知有教。次马鸣龙猛诸菩萨等造智论等多知大乘无相空教。后慈氏无著诸菩萨等造瑜伽等多知大乘不空不有教。以佛灭后同佛在时先有次空后非空有。虽明空有圣不相违。故大乘法千年间付法相承曾无异说。洎千年后空有两宗清辩护法二大菩萨各依大乘了义之教明空明有见解不同。依西域记此二菩萨亦不对敌议其优劣。言空有者。所谓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于三性中遍计体空两宗共许。圆成实性体离名言。次二谛中下具明也。唯就依他论其空有。具陈此义文分为二。初依圣教后依古德。依圣教中先明空有后明二谛。明空有者。瑜伽唯识皆有诚文。如当寺东院金刚疏中以为刊定。今依广百论第十卷中略申梗概。于中分三。初明师宗次明立难后申正义。初师宗者此复有三。第一瑜伽学徒立依他有。第二清辩菩萨立依他空。第三护法菩萨双破二执建立中道为广百论。圣天造本护法造释。故为第三评家正义。第二立难文复分二。一明立宗二明征难。明立宗者初瑜伽师申有宗云。分别所执法体是无。因缘所生法体是有。由斯发起烦恼随眠。系缚世间轮回三有。或修加行证无我空。得三菩提脱生死苦。为证此义引经颂难云遍计所执无依他起性有。妄分别失坏堕增减二边。清辩释云。名是计执义是依他。名于其义非有故无。义随世间非无故有。不可引此证有依他。第二征难略引四文。第一瑜伽者难清辩释文中有三。初总非云。此释不然义相违故。次兴四难。一义例名无难。若名于义非有故无。义亦于名是无何有。二名例义有难。又于其义所立名言既因缘生。如义应有。三名义计执难。若妄所执能诠性无。妄执所诠其性岂有。四名义依他难。名随世俗有诠表能。汝不许为依他起性。义亦随俗假说有能。何不许为遍计所执。后总结云。世俗假立能诠所诠无应并无有应齐有。如何经说一有一无。故汝所言不符经义。应信遍计所执性无。是诸世间妄情立故。依他起性从因缘生非妄情为。应信是有。第二立难。清辩菩萨为证己义引经偈云。由立此此名诠于彼彼法。彼皆性非有由法性皆然。瑜伽者难云。经意不说名于义无。但说所诠法性非有。辩诸法性皆不可诠。名言所诠皆是共相。诸法自相皆绝名言。自相非无共相非有。此中略说所诠性无。非谓能诠其性实有。故颂但说彼非有言。不尔应言此性非有。第三立难。清辩菩萨证依他无复引经中所说略颂。无有少法生.亦无少法灭.净见观诸法.非有亦非无。瑜伽者难云。此亦不能证依他起其性非有。所以者何。此颂意明遍计所执自性差别能诠所诠其体皆空无生无灭。离执净见观诸世间。因缘所生非无非有。故此非证依他起无。第四立难。清辩菩萨引经证成依他性空。契经偈曰。诸法从缘起.缘法两皆无.能如是正知.名通达缘起.若法从缘生.此法都无性.此法非缘生。瑜伽学徒会此经云。如是二经说缘生法虽无自性而不相违。以从缘生。缘生法有二种。一者遍计。二者依他。此中意明遍计所执自性非有。不说依他。若说依他都无自性。便拨染净二法皆无。名恶取空自他俱损。清辩菩萨见瑜伽师种种征难遂乃责曰。此妄分别谁复能遮。得正见时自当除遣。论文第三申正义者。护法评云。如是等类随见不同。分隔圣言令成多分。互兴诤论各执一边。既不能除恶见尘垢。讵能契当诸佛世尊所说大乘清净妙旨。未会真理随己执情。自是非他深可怖畏。应舍执著空有两边领悟大乘不二中道。明二谛者论云。然佛所说无相甚深二谛法门最为难测。今日自励依了义经略辨指归息诸诤论。世俗谛者。谓从缘生世出世间色心等法。亲证离说展转可言。亲证为先后方起说。此世俗谛亦有亦空假合所成犹诸幻事。从分别起如梦所为。有相可言名世俗谛。胜义谛者。谓圣所知分别名言皆所不及。自内所证不由他缘。无相绝言名胜义谛。如是略说二谛法门。正法学从同无所诤。诸有大心发弘誓者欲穷来际利乐有情。应正断除妄见尘垢。应妙悟入善逝真空。为满所求当勤修学。问准此所说护法失宗。唯识论中护法菩萨言依圆有。何故于此释胜义谛无相绝言而说为空。答彼据深密研穷性相言二性有。此据般若离言绝相故此言空。理教显然斯有何失。依教明说。后依古德对明三性。立三无性略引二文。真谛三藏依三无性论具遣三性立三无性。一遣分别立分别无相性。二遣依他立无生性。三遣真实立真实无性性。此所遣者于一真理遣三性故立三无性。广如彼。故慈恩三藏依唯识论即依三性立三无性。如论颂云。即依此三性立彼三无性。一依计执立相无性。二依依他立无自然性。三依圆成立无我法性。初计所执情有理无。依他圆成理有情无。广如彼说。问此二三性所立何别。答前对遣三立三无性。后但依三立三无性。前空后有是二别也。谨详至理实不相遣。如于色蕴立三性者。依色蕴上横计我法是计所执。色蕴有为即是依他。色性真如即圆成实。若说三性俱有俱空悉皆无过。但可意会勿滞于言。言俱有者。遍计妄有依他缘有圆成真有。言俱空者。遍计体空依他自性空圆成胜义空。于如是义圣贤具悉。勿谓上文前二菩萨后二三藏所说相违。言空有者。为彼时中乐闻空有能起修证。由诸凡愚无始熏习起有空执彼彼病深。佛为断除而作此说。诸菩萨等依奉圣言。各对彼时执见过失依至教量广有弘扬。幸而详之勿复兴病。即前所说三性无性二谛有空皆此经宗。至文当悉。明诸教说。
明此经者。题云般若即以为宗。观如来品别明三种。实相观照及以文字。慈恩三藏更加二种。境界眷属通前五法。般若性故.般若相故.般若因故.般若境故.般若伴故。有义此经观照为宗。经说五忍即是慧故。生空法空根本后得远近加行皆是经宗。十四忍中无不摄故。有义此经实相为宗。经自说云。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等。有义此二合为经宗。性相名殊体用无别。因或具阙果必俱故。又即此二是正所求。若因若果俱修证故。又即此二是真实身合立为宗。义符顺故。问境伴文字何不为宗。答此二是本彼三末故。又境与伴及彼能诠有此必俱。岂别立故。问经明二谛何不为宗。答先德以彰为宗无失。又此智证事理皆周。此以摄彼不别。明经宗讫。
第二明经体于中分二。先体后性。明诸教体有总有别。初总明者瑜伽八十一云。经体有二。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即能依。由能诠文义得显故。后别明者即于前二复分为五。文三义二。文有三者。一隐假谈实以声为体。俱舍论云。有说佛教语为自性。彼说法蕴皆色蕴摄。语用音声为自性故。佛意所说他所闻故。对法论有成所引声不说名等为成所引。唯识论云。若名句文离声实有。应如色等非实能诠。故说佛教以声为体。二隐实谈假名等为体。俱舍论云。有说佛教名为自性。彼说法蕴皆行蕴摄。名不相应行为性故。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谓如句文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故说佛教名等为体。三假实合论性用为体。十地论云。说者听者皆以二事而得究竟。一者声二善字。字为所依摄名句故。谓即此二而为四法。声名句文用各别故。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由此法词二无碍解境有别故。法缘名等词缘于声。故说佛教性用为体。义为二者一摄境从心唯识为体。华严经说三界唯心。此经下云。从初刹那有不可说识生诸有情色心二法。起信论云。若离心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论说。心心所色不相应行诸无为性皆不离识。识有差别。说者真教闻者似法。依净法界平等所流。若就根本能说者心。若取于末能闻者识。何以知然二十唯识世亲颂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谓余相续识差别故令余相续差别识生。展转互为增上缘故。故说佛教唯识为体。二摄相归性真如为体。故经说云。一切法亦如也。至于弥勒亦如也。此经下云。谓契经等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故说佛教真如为体。上来五种总别浅深以理而言。随举一门即互相摄不相违也。后明性者摄相归性谓即圆成。前之四门通依圆二。若从所闻有漏心变。或从能说有漏文义。唯属依他。无漏心变或无漏说正智所摄。通圆成实。无漏有为通二性故。问十八界中十五有漏。如何声等亦无漏摄。名句文三自性无记。如何可说通无漏善。答随有部宗说十五界唯是有漏名等无记。今大乘宗如来说法声名句文真善无漏。十地菩萨随识判性。若无漏心说听教者从能变识是有漏善。若有漏心说听教者从能变识有漏无记。二乘说听唯有漏说。彼无无漏说听智故。质影有无诸心集现如常分别。第二门讫。
第三所摄所被者于中有二。初辨所摄后明所被。所摄有五。一藏二分三乘四时五会。藏所摄者。依瑜伽论说有二藏。一菩萨藏二声闻藏。独觉教少入声闻中。从多为藏名声闻藏。或说三藏。一毗柰耶二素呾缆三阿毗达磨。如次诠于戒定慧学。或说六藏。菩萨声闻各有三故。独觉更无别戒律等。故无三藏可得成九。此经即于二藏六藏菩萨藏收。三藏之中素呾缆藏。虽十二分有论义经嘱累品中广明诸诫义实通贯。文则唯经。二分所摄者。十二分义具如别章。今但列名略配经矣。一者契经。有通有别。通即十二俱名契经。别即长行所应说义。此经具有。二者应颂。长行已说应重述颂。谓菩萨行品有七言偈。虽佛说长行。王赞偈颂再牒长行即重颂故。又奉持品五言偈是。三者记别。此有三相。一记大人当成佛事。二记弟子死此生彼。三为记别诸法之义。今此经中可通第三。四者讽诵。谓前未说直以偈明。谓二谛品及护国品五言四言二偈颂是。五者自说。谓不待诸观机即说令法久住显佛悲深。谓观如来品云。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护佛果护十地行等。六者缘起。此有三相。一因犯制戒。二因事说法。三因请说法。今此经中通第二三。嘱累品中因事说诫及上下文因请说故。七者譬喻。谓以喻况晓所说法。谓下经云。恒沙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有情得罗汉果等。八者本事。谓除自身说于过去弟子及法。即菩萨行品说波斯匿王为四地菩萨及下普明班足王等护国之事。九者本生。说佛自身在过去世彼彼方所若死若生行菩萨行。即自说云。我为八地菩萨及下顶生欲灭帝释。涅槃经云。尔时顶生即我身是。明佛因矣。十者方广。此有二相。一说行菩萨道。二法广多极高大故。此经具有。十一希法。为说八众共德及余最胜殊特惊异。谓下经云。若人得闻十四忍者不生恶趣得菩提等。又班足闻法证空三昧。又不思议品散花神变等。十二论义。谓诸经典修环研穷摩呾理迦诸了义经皆得名为摩呾理迦也。今此经中乘前起后请问性相修环而说。是论议经。具十二矣。三乘所摄者。或说一乘。如法华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或说二乘。如摄论等。一者大乘谓即上乘。二者小乘谓即下乘。或说三乘。一菩萨乘。二独觉乘。三声闻乘。处处经中皆同说故。及说五乘。如常分别。今此经者即一乘收。胜鬘经云。一乘即大乘故。二三乘中菩萨乘故。四时所摄者。古立教时从一至五。慈恩法师法苑具破。今唯正义。慈恩三藏依解深密王藏依经第二卷立三时教。彼经广为胜义生菩萨说三性三无性已。胜义生深生领解。世尊赞叹善解所说。胜义生白言。世尊初于一时。波罗痆斯仙人堕处施鹿林中。唯为发趣声闻乘者以四谛初转正法轮。虽是甚奇甚为希有。一切世间诸天人等先无有能如法转者。而于彼时所转法轮有上有容是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在昔第二时中。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虽更甚奇甚为希有。而于彼时所转法轮亦是有上有所容受犹未了义。是诸诤论安足处所。世尊于今第三时中。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依一切法皆无自性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无自性性。以显了相转正法轮。第一甚奇最为希有。干今世尊所转法轮无上无容是真了义。非诸诤论安足处所。属诸经者。谓诸阿含及诸般若深密等经配三时矣。又金光明经说三法轮。谓转照持。转四谛法以空照有非有非空可任持故。若唯顿教时但唯一对不定性。大由小起渐次而被可有三时。解深密经约此而判。今者此经约渐次说容第二时。随顿教性总不立时。设令立时第三时故。何以知然。广明大乘十四忍门。从浅至深革凡成圣。具明空有备陈行位。岂但说空为第二时。问解深密经据说空教诸般若等为第二时。又大般若数处经文诸天赞佛云第三时。答如彼经中说非空有为第三时。如华严等。理实而言。华严十地金光明等具明大乘非空非有治断行位三贤十地故为第三。此经亦然。岂为第二。又彼据渐次可云第二。此约顿悟故云第三。进退皎然岂违教也。五会所摄者。大般若经总依四处十六会说。言四处者。一王舍城鹫峰山。二室罗筏给孤独园。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四王舍城竹林园白鹭池侧。其十六会初之五分更无别名。但以数次标其分目。次之三分从请主名。第六最胜天王分。第七曼殊室利分。第八那伽室利分。后之八分所诠为目。第九能断金刚分。第十般若理趣分。余之六分如次六度以题今目。然今此经四处之中同第一处。若十六会无此会经。其犹联绵长山一峰孤秀荡洋渤澥别浦澄天。披之者坐览三祇。寻之者全观十地。迷者观之不惑。悟者藉之升阶。菩萨行门如启诸掌。佛果久近掘镜融心。净信则福越河沙。持读乃灾殃雾卷。安人护国莫大于斯。尘劫赞扬愿中报效故。第二明所被者。初明根性后以教被。明根性者。五性一性自古纷纭。举领提纲略申三说。有说一切众生有五种性。一声闻性。二缘觉性。三如来性。四不定性。五无种性何以得知定不定性及有一类无种性者。依大般若五百九十三善勇猛言。而于三乘性决定者。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速发无上正等觉心。即明三乘定不定矣。夫人经云。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善戒经云。无种性人无种性故。虽复发心勤行精进。终不能得无上菩提。以此等文为定量故。犹斯种性具有五种。有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有定性及无性者。何以知然。涅槃二十七云。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又云。一切众生悉皆有心。凡有心者悉皆当得阿耨菩提。以此等文为定量故。犹斯众生无无性矣。两宗所立教等理齐。破斥会违广如余记。有说有性无性唯佛能知。然佛世尊于法自在。广于诸教随对根宜说有说无。皆为利乐。勿怀取舍而欲指南。问有无相违。云何利乐。答有情本来种性差别。若闻无性恐堕彼流。佛为说无令速出离。若闻有性速起进求。佛为说有令无退堕。故佛所说皆是法轮。言有言无深为利乐。然起信论由迷本觉有不觉生。照本还源无不成佛也。二以教被者。经文不简显佛悲深。三界四生等皆度故。第三门讫。
第四依文正解曲分为二。初释题目后解本文。释题目者。晋梁所译题目俱云仁王般若无护国名。秦本虽有护国之言乃无多字。巨唐新译文义具故。释题目中初解通名后释品号。解通名中先离后合。唐梵对者。梵云么努此翻为仁。梵云产捺啰此翻为王。梵云跛罗此翻为护。梵云啰瑟吒啰此翻为国。梵云钵啰枳穰此云智慧。敌对译者名极智也。梵云波啰弭多此云倒彼岸。依声明论分句释云。波啰伊(上声)多。言伊多者云此岸也。言波蓝者云彼岸也。由乘极智离此到彼也。梵云素怛嚂此翻为经。然今题云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者一部都名。总十一字上四下一俱是唐言。中间六字乃是梵语。仁王则诸主彰广敬之令誉。护国则所为陈博爱之鸿业。言仁者人也。正理解人多思虑故。依义训人有恩亲故。依书解者如大传云。舜不登而高不行而远。拱揖于天下而天下称仁。礼曰。上下相亲是谓之仁。又曰。温良者仁之本。敬慎者仁之地。宽裕者仁之作。逊接者仁之能。礼节者仁之貌言。谈者仁之文。歌乐者仁之和。散者仁之施。儒者仁之行。兼而有之是谓之仁。论语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则恩惠于物慈施博众名为仁矣。言王者主也。顺正理论于劫初时为分香稻共立田主。三曼多王此云共许。若言天子者金光明偈云。虽生在人世尊胜故名天。由诸天护持亦得名天子。依书解者韩诗曰。王者往也天下往之。善养人也故人尊之。善治人也故人安之。善悦人也故人亲之。善饰人也故人乐之。具此四德而天下往。礼曰。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脚。又曰。昔者先王尚有德尊有道任有能举有贤。故因天事天因地事地。老子四大王居其一。说文王字德贯三才兆庶又安是称王矣。王有仁德有财得名。王怀仁德仁即王故持业得名。王行仁惠仁之王故依主得名。言护者加卫义覆摄义。盖为仁王仰希如来大悲加卫。普覆含识摄受无遗故称护也。言国者城也。四海八方有截疆域。圣凡士庶各安其居。若乃灾害不生祸乱不作。人天欢庆龙鬼潜施。至教常流安人护国。国之护故依主得名。言般若者梵音也此云智慧。先别后通列有五种。一者文字能诠教也。二者观照即净慧也。三者实相即真如也。四者境界谓即二谛三性无性也。五者眷属相应四蕴助伴五蕴定道戒也。般若名宽通前五种。胜用唯二正智如如。具足应言般罗贤若此翻为慧。梵云若那此翻为智。西方梵字有界有缘。准大品经若之一字通目智慧。二字界故。般那两字别目慧智。二字缘故。以般助若若即目慧。以那助若若即目智。由是经论六度十度开合不同。若言六度即智慧二总为第六。以合明故。若言十度慧为第六智为第十。各别明故。问慧之与智为同为异。答俱别境慧二体实同。择法决断二用则别。故胜天王般若云。菩萨具足般若具足阇那。又彼下云。得般若门分别句义。得阇那门能入众生诸根利钝。若通言之。智处说慧慧处说智皆无违矣。虽即檀等俱得度名。题中据胜唯标般若。言波罗者梵语也此云彼岸。对彼说此此岸者何。于四谛中已起苦集而为此岸。未起苦集而为中流。涅槃菩提即灭道谛而为彼岸。六度万行以为船筏。五蕴假者是能乘人。诸修行人乘于六度截流越此。高翔觉路至究竟位是达彼岸。然配经中教理行果。彼岸唯果行唯在因。教之与理通乎因果。题标果德云波罗矣。言蜜多者梵语也。此具二义离义到义。即是施等具七最胜。至下当悉。于生死中离此到彼。言经者唐言也。若以梵音云修多罗修妒路皆讹也。慈恩三藏云。素呾缆而目四义。衣.綖.席.经。犹如瞿名具多法故。今此唯取经义綖义。何以知然。四分律云。如种种花置于案上以綖贯持虽为风吹而不分散。故佛说教其犹众花。众生识心有如案矣。若不以綖连缀摄持。邪见暴风或当飘散。故故结集者连缀佛言。如綖贯花如经持纬。佛地论云。以佛圣教贯穿摄持所应说义及所化生。贯穿即綖摄持即经。然其经字即同此方经籍之名。俗释经者常也法也。古今不易故谓之常。揩定是非称之为法。杂心论中五义释经。谓涌泉等。讲者叙焉。今解经者即能诠教。出体门中依瑜伽论亦取于义。所诠之理故教及理总名为经。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亦通教理。以上十字对经一字。绮互相望总为四释。谓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即经之经持业。依主准释应知。解品名者。言序者因由也。谓说般若起之由致。言品者类也。文义汇聚各自区分。言第者次之居也。言一者数之始也。此经一部总有八品。此品居初故称第一。解本文者。先总判科后随文释经。真谛记判释此经大分为四。一发起分即初序品。二正说分谓次五品。三王得护国分即第七品。四流通分即嘱累品。昔有晋朝道安法师。科判诸经以为三分。序分正宗流通分。故至今巨唐慈恩三藏译佛地论。亲光菩萨释佛地经。科判彼经以为三分。然则东夏西天处虽悬旷。圣心潜契妙旨冥符。今判此经依彼三分。一教起因缘分即初序品。二圣教所说分次之六品。三依教奉行分谓嘱累品。释初序分文分为二。初明通序谓如是等。后明别序尔时世尊等。然此二序总为五对。一通别对。诸经通有当部别缘。二证发对。初传法者引证令信。后说法者别缘发起。三前后对。如是等文经后教置。尔时等文经首本缘。四师资对阿难请主如来说者。五现未对。阿难后请时在未来。佛说经前当时缘起。后之三对名皆不次。但取语顺义则依经。初二对名义已周备。为令尽理立五对焉。将释通序三门分别。一经起之因。二建立所以。三开合不同。经起因者。大悲经中是优波离教阿难问。大衍经云阿泥楼逗教阿难问。智论第二。佛涅槃时娑罗树间北首而卧。尔时阿难心没忧海。阿菟楼豆语阿难言。汝是守护佛法藏者。又佛世尊手付汝法。汝今愁闷失所受事。大衍经云请问四事。一佛灭度后诸比丘等以谁为师。二依何处住。三恶性比丘如何调伏。四一切经首当置何言。佛告阿难我灭度后以波罗提木叉为汝大师。依四念处住。恶性比丘梵坛治之梵法默然不应打骂但默摈故。一切经首当置如是我闻等言。何故阿难但申四问。大意总明三宝不断。以戒为师佛宝不断。四念处住如是等言此二即是法宝不断。比丘和合僧宝不断。三宝久住利乐无边故。临涅槃问答唯四。阿难结集谨奉佛言于诸经初置如是等。二立所以者。如是等言自有四意。一为除疑。二为生信。三为简邪。四为显正。言除疑者真谛记云。微细律说。阿难比丘当升高座出法藏时众有三疑。一疑佛大悲从涅槃起。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三疑阿难转身成佛说如是等。三疑并断。二生信者智度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又云如是我闻生信也。信受奉行生智也。信为能入智为能度。文无繁约非信不传。由起信心所言理顺。即由理顺即师资道成。于所说法皆顺从故。云何为信。信是心所善十一中最初信也。令心心所澄净为性。如水精珠能清浊水。对治不信浑浊之心乐善为业。众行本矣。何缘经首最初生信。五根之中先列信根。有信根故能生万善。五力之中先陈信力。有信力故魔不能动。故华严云。信为道原功德母故。又趣三乘有善法欲。由有信故起善希望。信为欲依最初生故。又此经中伏忍最初标十信心。圣胎本故。又显扬论明七圣财。谓信.戒.闻.舍.慧.惭.愧。七圣财初即信财故。又正理云。澄净有四种。谓佛法僧戒。信三宝故能越恶趣。由信戒故离贫贱因。犹如金刚四不坏故。又俱舍云。拔众生苦出生死泥。序令生信为众生手。后陈正宗为佛教手。两手相接出淤泥故。又智论云。如人有手至于宝山随意所取。若其无手空无所得。有信心人入佛宝山得诸道果。若无信心虽解文义空无所得。是故经初令生净信。三简邪者。诸外道辈于自教初皆悉置于阿沤二字。云梵王训世有七十二字。众生转薄。梵王嗔怒吞啖诸字。唯此二字在口两角。阿表于无沤表于有。置彼教首。今佛世尊教阿难置如是等言简异彼故。四显正者。三宝最吉祥故我经初说佛之一字即是佛宝。如是一时及彼处即是法宝。我闻二字及比丘众即是僧宝。具陈三宝为显正矣。第三开合者。真谛记中开为七事。开我与闻而为二事。余五如文。今依智论总说六义。一者信成所谓如是。二者闻成所谓我闻。三者时成所谓一时。四者主成所谓佛也。五者处成住王舍等。六者众成与比丘等。世亲菩萨般若灯论亦有六义。如彼颂云。前三明弟子后三证师说。一切修多罗其事皆如是。减五至一皆有义门。广如余文繁而不叙。今解通序虽有六成。且初前五其义者何。
经。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鹫峰山中。
解曰。如是者明所闻法无非法失。略叙三解。初别解如是。安法师云。有无不二名之为如。如非有无称之为是。如无所如是无所是故云如是。注无量义经云。至人说法但为显如。唯如为是故云如是。梁武帝云。如即指法是即定词。如斯之言是佛所说。次合解如是。真谛记云。如是者决定义。决定有二。一文二理。文是能诠理即所诠。阿难所传文理决定如佛所说也。法智解云。如是者阿难自明之词。金口所说旨深意远非所仰测。章句始末正自如是。后带我闻解佛地论云。如是总言依四义转。一依譬喻。如有说言如是富贵如毗沙门。二依教诲。如有说言汝当如是读诵经论。三依问答。如有说言汝当所说昔定闻耶故此答云如是我闻。四依许可。唯依此也。谓结集时诸菩萨众咸共请。言如汝所闻当如是说。传法菩萨便许彼言。如是当说如我所闻。又如是言信可审定。谓如是法我昔曾闻。此事如是齐此当说定无有异。略引六文广如余记。言我闻者。辨能闻人无非根失。又复分三。初言我者我有三种。一妄所执外道横计。二假施设谓大涅槃常乐我净。除二乘倒强施设故。三世流布我谓世共自指称我。遍计无体圆成无相。传法菩萨于依他中随顺世间假说称我。问诸佛说法本为除我。不言无我乃言我闻。答瑜伽第六有其四义。一言说易故。若说无我通蕴处界知此说谁。二顺世间故。三除无我怖。言无我者为谁修道。四为宣说自他染净因果事业。令生决定信解心故所以称我。又智论第一。四悉檀中世界悉檀故说有我。即当瑜伽顺世间故。次言闻者婆沙十二。萨婆多宗耳闻非识。法救尊者识闻非耳。成实论云。譬喻师说心心所法和合能闻。今大乘宗杂集第二。非耳能闻亦非识等。以一切法无作用故。由有和合假立为闻。就胜所依或说根闻。以能分别故说识闻。具前二义说根识闻。瑜伽五十六云。诸法自性众缘生故。刹那灭故。无作用故。智论六云。非耳及识意等能闻。多缘和合故得闻声。又耳根识唯闻于声而不闻教。若约名句唯意识闻。故瑜伽云闻谓比量。然由耳识亲闻于声。与意为门意方得闻。耳意为缘熏习在识因闻所成故说为闻。废别耳等总名我闻。故佛地云。我谓诸蕴世俗假者。闻谓耳根发识听受。废别就总故说我闻。问何须废别总说我闻。答若不言我但云耳闻。耳通一切是谁耳闻。又复闻时根.境及空.作意.分别.染净种子并根本依.一一具陈乃成繁广。若唯说一义用不周。所以废别总说我闻。后中问答。问为佛说法而言我闻。为佛不说言我闻耶。答佛地论中自有二解。一者龙军无性等云。诸佛如来唯有三法。大定.智.悲。久离戏论曾不说法。由佛慈悲本愿缘力众生识上文义相生。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譬如天等增上力故令于梦中得论咒等。二者亲光等言。佛身具有蕴处界等。由离分别名无戏论。岂不说法名无戏论。谓宜闻者善根力故本愿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闻者识心虽不亲得。然似彼相分明显现故名我闻。问阿难是成道日生。二十年后方为侍者。已前诸教何得亲闻。答有四义。一本愿力故。过去作长者供养诵经沙弥今得总持。龙树赞云。面如净满月目如青莲华。佛法大海水流入阿难心。二佛加持故。报恩经云。佛入世俗心令阿难知。又云。佛为略说粗举其端而能尽解。三三昧力故。金刚花经云。阿难得法性觉性自在王三昧悉能忆故。四闻法力故。观佛三昧海经第五云。阿难闻佛说菩萨行。即忆过去九十亿佛所说经藏。法华第四云。自闻授记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等。而说偈言。世尊甚希有。合我念过去无量诸佛法如今日所闻。问阿难尊者既是声闻。云何能持大乘法藏。答集法传云有三阿难。一阿难此云庆喜持声闻藏。二阿难跋陀此云喜贤持独觉藏。三阿难伽罗此云喜海持菩萨藏。而实阿难总持自在。三名虽异但一人矣。又金刚仙论及真谛所引阇王忏悔经亦同此说。问持佛法藏菩萨极多。何唯阿难不付菩萨。答阿难常随如来人天具识。写瓶有寄故嘱传灯。菩萨形异处疏利生严土各自匆务不可例同。表唯阿难言我闻矣。智论第二云。是阿难顶礼僧已坐师子座。一心合掌向佛涅槃方如是说言。佛初说法时尔时我不见。如是展转闻佛在波罗柰。是时千阿罗汉闻是语已上升虚空高七多罗树皆言。无常力大。如我等眼见佛说法。今者乃言如是我闻。佛地论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非他展转显示闻者。有所堪能。诸有所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非如愚夫无所堪能诸有所闻或不能离增减异分。结集法时传佛教者。依如来教初说此言。为令众生恭敬信受。言如是法我从佛闻文义决定无所增减。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言一时者。第三时成。无非时失。如来说法善应根宜会遇无差。唯一时矣。依佛地论有三义解。一谓说听究竟一时。此就刹那相续无断说听究竟总名一时。若不尔者不名句等。说听时异云何言一。论文变释名不就其。说听究竟名一时者。如初说字次名后句乃至一品一部终毕。说听时异云何言一。不以久近一期究竟。简说余部非一时故。二谓刹那领悟一时。或能说者得陀罗尼。于一字中一刹那顷能持能说一切法门。或能听者得净耳根。一刹那顷闻一字时。于余一切皆无障碍悉能领受名一时矣。此即上根于一刹那说听领悟。简中下根修促异故。三谓说听会遇一时。或相会遇时无分别故名一时。即是说听共相会遇同一时义。简不当根时前后故。此等皆是假名一时。问大乘过未既非实有。于三世中何名一时。答有二义。一道理时。说者听者虽唯在五蕴诸行刹那生灭。唯有一念现在之法。然有酬前引后之义。即以所酬假名过去。即以所引假名未来。对此二种说为现在。此过未世并于现在法上假立。故说听者事绪究竟假立三世总一时。非一生灭之一时也。二唯识时识心之上变任三时相状而起。然说听者实是现在。随心分限变作短长事绪终讫总名一时。如梦所见谓有多生。觉位唯心都无实境。问说听一念生已即灭。如何识上聚集解生。答虽唯一念由前前闻展转熏习。后识心上连带解生。前所闻者聚集显现。如言诸行无常。至常字时前之三字一时聚集。乃至后后一偈一品连带亦尔。故虽生灭说受义成。五心之义如常分别。问一之与时以何为体。答成实.俱舍.经部.多宗此二假实皆五蕴性。处界门中有为法故。今依大乘自有三解。一智论云。数时等法实无所有。谓阴入持所不摄故。阴入持者蕴处界也。二佛地论云。时者即是有为法上假立分位。或是心上分位。影像依色心等总假立故。三百法论。一之与时即依色心分位假立。是不相应数及时也。五蕴门中行蕴所摄。处界门中法处法界意识境故。亦即瑜伽数世识故。问凡圣同听总说一时。净秽同时应云一处。答净秽既异即得定言。时中万差故总言一。一会根宜圣凡胜劣利钝短长有多差别。不可定举总说一时。言佛者。第四化主成。智论第二五种能说。一佛二圣弟子三诸天四神仙五变化。简异余四故标佛也。梵云佛陀此云觉者。依起信论所言觉者心体离念。永离妄念不觉之心。有大智慧光明遍照。等虚空界无所不遍。谓之觉矣。此具三义。一者自觉。觉知自心本无生灭异凡夫故。二者觉他。觉一切法无不是如异二乘故。三者觉满。究竟理圆称之为满异菩萨故。佛地论云。具一切智一切种智能自开觉亦能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如莲华开故名为佛。一切智者能自开智.如睡觉智.观于空智.理智.真智.无分别智.如所有也。总相而言证真之智。一切种智者觉有情智.如莲华智.观于有智.事智.俗智.后所得智.尽所有也。总相而言达俗之智。问本后二智体为同异。答准此下经由谛故二。智体唯一了达一二真第一义。境二智一至下当知。若诸经首置薄伽梵者。依佛地论有二义释。初成德义后破魔义。初成德者薄伽梵声依六义转。一自在义。永不系属诸烦恼故。二炽盛义。炎猛智火所烧炼故。三端严义。三十二相所庄严故。四名称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五吉祥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六尊贵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初一断德。次一智德。后四恩德。如次应知。后破魔者或能破坏四魔怨故。破四魔位至下当知。若诸经首置佛号者。真实论云。大师十号经初何故不列余九而独称佛。有十义故。一觉胜天鼓。二不由他悟。三离二无如。四已过睡眠。五譬如莲华。六自性无染。七具足三义。一假名佛即六神通。二寂静佛惑不生故。三真实佛即是真如。八具三德。摩诃般若.解脱.法身。九具三宝性。十自知令他知。佛具十义余名不尔。故诸经首皆称佛也。然此二名并含众德。置诸经首是佛意焉。今仁王经唯言佛者。随方生善义如真实。问佛有三身。此何身说。答三身俱说。谓空无相真如妙理生智解故名法身说。应化非真。真谓报德。推功归本即真报说。十地同闻他受用说。秽土闻见即化身说。佛地论云如实义者释迦如来说此经时。地前大众见变化身居此秽土为其说法。地上大众见受用身居佛净土为其说法。所闻虽同所见各别。虽俱欢喜信受奉行解有浅深所行各异。准彼论意随对根宜。理实三身体不相离。言王舍城鹫峰山中者。第五处成。无非处失。游化居止目之为住。佛地论云。若不说处及能说者。不知此法何处谁说。一切生疑故须具说。文分为二。先城后山。摩措陀者此云善胜又云无恼害。又摩伽星名此云不恶。陀者处也。名不恶处亦名星处国。旧云摩伽陀.摩揭提.默偈陀皆讹也。是其国号。曷罗阇姞利四城者此云王舍。即其城名。婆沙三释。婆薮王子初共人民造舍而居。为鬼神坏唯留王舍。如是至七。太子教言但更造舍悉题王舍。由题字故遂得不毁。因此立名为王舍城。又云。轮王出世相承住此故名王舍。又云。四天王等与阿修罗共钻乳海遂得甘露。于此山中起舍而住。七日守之然后乃分。因此立名为王舍城。智论第三亦有三释。摩伽陀王初生一子。一头两面而有四臂。后大成人力并诸国。取诸国王万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势治阎浮提。因名此山为王舍城。又云。摩伽陀王先所住城中失火。一烧一作如是至七。王求住处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山中住。以是故名王舍城也。又云。往古世时此国有王名曰婆薮。厌世出家身作仙人。子名广车嗣位为王。如是思惟别求住处。后因出猎遇见五山周匝峻固种种严好。即舍本城于中居住名王舍城。广如彼论。西域记云。矩奢揭罗补罗城唐言上茅城。摩揭陀国之正中也。古先君王所居之处多出胜上吉祥茅草。因以为名。崇山四周以为外郭。西通狭径北辟山门。东西长南北狭。周一百五十里。内宫子城周三十余里。羯尼迦树遍诸道路。花含殊馥色烂黄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频毗娑罗王都上茅城。编户之家频遭火害。一家纵逸四邻罹灾防火不暇。资产废业众庶嗟怨不安其居。王曰。我以不德下人罗患。修何德行可以攘灾。群臣对曰。大王德化政教明察。庶人不谨致此火炎。宜制严科以清后犯。若有火起穷究先发罚其首恶。迁之寒林同夫弃尸当自谨护。王曰言善宜遍宣告。居顷之间王宫失火谓诸臣曰我自迁矣。乃命太子监摄怨事。欲清国宪故迁居焉时吠舍厘王闻频毗娑罗王野处寒林戒奘欲袭。边候闻命乃建色城。以王先舍称王舍城。有云。至未生怨王嗣位已后方筑此城更为高厚。至无忧王迁都波吒厘城。以王舍城施婆罗门。然王舍城外郭已坏无复遗堵。内城虽毁基趾犹峻。周二十余里面有一门。今故城中无复凡庶。唯婆罗门减千家耳。鹫峰山者。梵云结栗陀罗矩吒唐云鹫峰亦云鹫台。智论二义。山头似鹫故云鹫头。又云。王舍城南尸陀林中多诸死人。众鹫来啖还止山头。时人便名鹫头山也。又别记说言。灵鹫者此鸟有灵知人死活。人将欲死群翔彼家。待其送林飞下而食。以悬知故号灵鹫焉。又真谛记引婆沙说。释迦菩萨化受鹫身。广如彼文繁而不录。西域记云。言鹫台者接北山之阳孤标特起既栖鹫鸟。又类高台空翠相映浓淡分色。如来御世垂五十年多居此山广说妙法。频毗娑罗王为闻法故兴发人从。自麓之峰跨壑陵岩编石为砌。广十余步长五六里。中路有二小窣堵波。一谓下乘即王至此徒行以进。一谓退凡即简凡人不令同往。其山顶上则东西长而南北狭。临崖西绝有砖精舍。高广奇制东辟其户。如来在昔多居说法。今作说法之像。量等如来之身。问双举山城斯有何意。答准法华论如王舍城胜余城故。如鹫峰山胜诸山故。山城俱胜表法胜故。智度论云。佛生身地为报地恩。住王舍城说般若故。又真谛记住处有二。一境界处二依止处。为化在家出家者故。显佛悲智无住道故。道体俱成辩故。利他自利成究竟故。具斯众德两处双标。圣天梵佛乐者叙矣。从此第六明众成者文分为二。初列大众后结退坐。初中复二。初当根众后变化众。初中有十。一无学大德众。二结尽诸尼众。三隐显难思众。四在家诸圣众。五在家七贤众。六人王自在众。七六欲诸天众。八色界诸天众。九诸趣变现众。十修罗八部众。最初第一无学大德众于中分三。一标名举数。二总别赞德。三结赞成就。且初第一标名举数。其义者何。
经。与大比丘众千八百人俱。
解曰。明同闻众来意有五。一为证信。助成阿难同闻可信。二为显德。如释梵等诸天围绕显佛法王诸圣围绕。三为启请。波斯匿王于大众中显发请问。四为当根。令彼时众于大乘中次第修行十四忍门至无上觉。五为列摄。若无胜侣净信不生。引摄现当令同信学。佛地论云。列菩萨者辅翼圆满。天龙等者眷属圆满。由斯五种是来意矣。言与者兼.并.共.及.佛共俱义。智论第三有七义释。谓与世尊一处一时一心一戒一见一道同一解脱故名为共。次言大者此有三说。一真谛记三义释大。一者数大如言大军。二者量大如言大山。三者胜大如言大王。比丘亦尔。众非一故。德难测故。修菩提道高无上故。二佛地论四义释大。一者利根波罗蜜多种性声闻故。二者无学果故。三者不定种性回心向大故。四众数多故。三智度论五义释大。一切众中最为上故。诸障断故。王等敬故。数甚多故。能破九十六种外道论故。此前三文总有八义。一者数大千八百故。二者名大名称远故。三者位大阿罗汉故。四者离大障碍断故。五者德大功德智慧波罗蜜多之种性故。六者识大大人识故。七者趣大趣大果故。八者敌大能破一切外道论故。具斯众义故得名大。言比丘者梵云苾刍讹云比丘。由具五义所以不译。一者怖魔。初出家时魔宫动故。二云乞士。既出家已乞食济故。三云净戒。渐入僧数持净戒故。四云净命。既受戒已所起三业无贪相应不依于贪邪活命故。五曰破恶。渐次伏断诸烦恼故。真谛记云。因名怖魔.乞士.破恶。至果位中转因怖魔名为杀贼。转因乞士名为应供。转因破恶名不生故。次言众者梵云僧伽此云和合。理事二和故名为众。四人已上得名众僧。言千八百人者明众数也。此与旧经多少别者。梵文前后列数异矣。又大般若初列众云千二百五十人俱。此与彼经处同时异。准斯列众足明此经居大经后。次当悉矣。言俱者同一时义同一处义。问与俱二言此有何别。答以佛兼众故称为与。将众就佛故说为俱。又将此对彼名之为与。彼自同时名之为俱。问此诸声闻为权为实。答准智度论此等声闻皆是应化常随如来影响正法。从此第二总别赞德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总彰无学。其义者何。
经。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
解曰。此即总明标位赞德。谓千八百皆无学果。阿罗汉者乃是梵语此有多义。依婆沙论第九十四有四义解。阿正云无。义翻为杀。罗汉言贼。杀烦恼贼名阿罗汉。又云应受世间妙供养故。又云不生。生死法中不复生故。又云远恶。远离诸恶不善法故。智论唯识俱翻为应。应有三义。应已永害烦恼贼故。应受世间妙供养故。应不复受分段生故。言诸漏者明所断障。漏体不一故名为诸。诸别有三。一者欲漏二者有漏三无明漏。问此之三漏体别云何。答欲漏体者依佛地论欲界见道四谛各十。谓贪嗔痴慢疑五见即成四十。欲界修道有其六种。贪嗔痴慢身边二见。并前见道有四十六根本烦恼兼忿恨等二十随惑成六十六。于五部下除五无明余六十一总名欲漏。欲唯散地唯有漏地。谓通五趣具四生地。不善有覆二性为体。多缘欲起。欲之漏故依主立名名为欲漏。有漏体者谓色无色二界合立。且如色界四谛各八修道有四。地法无嗔又除无明有三十六。根本烦恼并八大随成四十四。其无色界亦四十四。二界合论有八十八。色界谄诳及二界憍此四足前成九十二总名有漏。二界定地通无漏地。天趣化生有覆无记一性为体。由此合明名为有漏。缘有之漏。有即漏故。二释皆得名为有漏。无明漏者三界五部十五无明名无明漏。无明力增相应不共皆是漏故。与前二漏而作所依。唯自行相迷闇为性。无明即漏持业得名名无明漏。问此等何过名之为漏。答诸论皆言。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流散不绝三有轮回备受苦患皆由彼漏。如诸漏器亦如漏舍。极可厌离。损污处深毁责过失立名为漏。随诸转识唯是现行。罗汉永无故言已尽。无复烦恼者明所断种。诸惑现起熏种长时随逐有情眠伏藏识。设异生等世道暂伏后心还生。明诸无学圣道断已永不起故。理实烦恼通种及现名之为漏。此即唯种。不尔经文有重言失。永得清净如拔草根。是故此中云无复矣。从此第二辨类差别。其义者何。
经。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九智十智所作已办。
解云。明诸无学种类差别。谓阿罗汉有其二种。一者利根。名为不动不为烦恼所退动故。亦得名为不时解脱。不假胜上资缘具故。是先学位见至性故离烦恼障名慧解脱。得灭尽定名俱解脱。俱断定慧二种障故。名心解脱无诤愿智诸功德法必成办故。二者钝根。名退法等谓遇少缘退所得故。亦得名为时解脱者。以要待时方解脱故。时有六种。一得好衣。二得好食。三得好卧具。四得好处。五得好说法人。六得好同学。若无此等不得解脱。是先学位信解种性。此亦具有慧俱解脱。义如前说。于利钝中慧解脱者于无诤等皆不具。故所言善者是二通称。如调恶马离诸不善弃舍重担俱名善矣。九智十智者。依俱舍论萨婆多宗。一世俗智。多缘瓶等世俗境故。二者法智。谓缘欲界四圣谛故。三者类智。缘上二界四圣谛故。四者苦智。苦谛智故。五者集智。集谛智故。六者灭智。灭谛智故。七者道智。道谛智故。八他心智。缘他心故。九者尽智。尽所有故。十无生智。缘无生故。此十智中初唯有漏余八无漏。其他心智通漏无漏。缘境别者。谓世俗智遍缘一切有为无为所缘境也。法智缘欲四谛为境。类智缘上四谛为境。他心智缘他心为境。尽无生智初起之时观有顶蕴唯苦集类为境界。故后时方能遍缘四谛。此二别者。且初尽智圣者初证无学果时。若正自知从三昧起而说是言。我已知苦我已断集我已证灭我已修道。是尽智也。无生智者圣自知已而说是言。我已知苦不应更知。我已断集不应更断。我已证灭不应更证。我已修道不应更修。无生智也。依成实论经部宗云。知现在法是名法智。知过未法名曰比智。余智如上。钝根无学有前九智。容起烦恼退现法乐。利根无学即具十智。无生智后不起烦恼亦不退失现法乐住。显扬第二亦明十智。乐者叙矣。所作已办者。即同诸经已作所作已办所办也。谓诸无学得胜对治能断烦恼生死怨敌。业异熟果谓即苦谛。业烦恼因谓即集谛知苦断集起生死流此证名为作所作故。所证解脱谓即灭谛能证妙智谓即道谛。菩提分等诸功德法无不已修此即名为办所办故。已舍重障已具胜德。是故名为所作已办。从此第三辨观不同。其义者何。
经。三假实观三空门观。
解云。明二观门彰对治行。三假实观者法假实观.受假实观.名假实观。如大般若及此下文。法谓五蕴色心之法。任持自性轨生物解故名为法。从众缘生如幻士等。依他不实故说为假。相无自性体唯真如。真如不迁故说为实。观即正慧能照之心。由此而言。法之一字标所观境。假实二字正解行相。假即世俗实即胜义。观之一字自能照心。境有总别。别中真俗。智有加行及以根本。能所双彰名法假实观。受假实观者遍行中受。受之自性诸心心所受之相应。苦乐等事受所领境。福非福等受所领业。诸趣异熟受所领果。味著生死唯受力强。于心所中别立为蕴。为过既重故别对治。假实及观义如前说。名假实观者。名谓呼名表诠诸法。得法共相非自性故。诸法自性体离名言。有情妄倒横生执著。依名计义依义计名。无始时来妄熏习力。为令除断故正观察。余假实等皆如前矣。此唯大乘无学宁具如前所引。智度论云。应化声闻实是菩萨。具此何失。三空门观者。所谓空观.无相观.无愿观。依俱舍云。于苦圣谛四行相中取空无我而为空门。灭下四行为无相门。集道各四苦无常二.此之十行为无愿门。问苦集六行有漏不愿。道是无漏圣何不愿。答圣道未满常起愿求。无学果圆。于斯不愿到岸舍筏其理必然。谓已超过现前对故。依佛地论第一云。遍计所执我法俱空。缘此等持名空解脱门。涅槃无相离十相故。缘此等持名无相解脱门。言十相者所谓色声香味触相.男相.女相.生老死相为十相也。观三界苦无所愿求。缘此等持名无愿解脱门。依智论云。知法实相谓毕竟空名空三昧。知一切法实相无相不受不著是则名为无相三昧。知法空已不观诸法若空不空若有若无是则名为无作三昧。此三论文初唯小乘后二唯大。罗汉权实具阙应知。上来三文明赞德竟。从此第三结赞成就。其义者何。
经。有为功德无为功德皆悉成就。
解曰。叹诸功德皆成就也。有为功德者。无学身中菩提分法无诤愿智诸无漏道有漏净定慈三摩地十智及定诸功德法。诸定即是通大地定。诸智即是通大地慧。有为德也。无为功德者。无学身中所有择灭无为德也。依有部宗谓。诸无学见道位中而有八忍。修道九地地别九品。见修合说八十九品。诸无间道解脱道等有为功德。八十九品诸解脱道所证择灭无为功德。是谓无学为无为德。有学二德唯此应知。然大乘宗于真如上而假建立。择非择灭无别实体。亦无此等品数多少。由慧离障显如理圆即是有为无为功德。无学德具故云成就。从此第二结尽诸尼众。其义者何。
经。复有比丘尼众八百人俱皆阿罗汉。
解曰。此彰无学诸尼众也。文中有三。比丘尼众者标类举众。比丘如上。尼是女声。梵语有此女声呼尔。八百人俱者彰众数也。皆阿罗汉者皆赞无学。义如前故。从此第三隐显难思众文分为三。一标数辨类。二总别赞德。三结赞成就。且初第一标数辨类其义者何。
经。复有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
解曰。标菩萨众也。无量无数者。依华严经第四十五。至一百四名为无数。至一百六名为无量。今此经中列虽不次明其众广。是故标云无量无数。又旧经云九百万亿。此中但言无量无数。表其众多何必彼数。菩萨摩诃萨者。梵云菩提萨埵此中略云菩萨。梵云菩提此翻为觉。梵云萨埵此云有情。菩萨之行略有二门。一者自利。大智为先。二者利他。大悲为首。菩提云觉智所求果。萨埵有情悲所度生。故摄论中无性释士。依四弘誓语名菩萨。以彼二种俱属于境名菩萨者是有财释。又复觉者是所求果。言有情者目能求人。求菩提之有情名为菩萨。又复菩提正是所求。言萨埵者此云勇猛。不惮时处求大菩提有志有能故名菩萨。此后二解并依摄论亲光所释。皆依主也。又复菩提即是般若。言萨埵者亦名方便。由此二法能利能乐一切有情。是故假者名为菩萨。亦即菩提亦即萨埵皆持业释。广如不空罥索经也。梵云摩诃此翻云大。萨谓萨埵义如前释。如佛地论第二云。菩萨摩诃萨者谓诸萨埵求菩提故。此通三乘为简二乘故复言大。皆摩诃萨。从此第二总别赞德文分为二。初总赞德后别赞德。初总赞德其义者何。
经。实智平等永断惑障方便善巧起大行愿。
解曰。总赞二智也。上之两句明自利智。下之两句明利他智。然此二智各有二名。如文应悉。言实智者根本智也实谓真如体不迁变。证实之智名为实智。言平等者无高下故。永断惑障者。惑谓烦恼障谓二障。分别起者。初地见道种永断故俱生二障十地分除。至金刚定方永断故由初二障说永断言。若后二障至果方尽。言方便者是后得智。虽达依他如幻如焰。大悲拔济。不舍有情种种利他名为方便。言善巧者所化之境善应根宜。能化之心巧能不住。起大行愿者发起广大殊胜行愿也。谓诸菩萨七地已前达俗证真智不俱起。所有行愿或定或散多于后得功用修行。虽八地后俱缘真俗任运修行不假功用。约其义类亦是后得。故此通说起行愿矣。又解。正体后得俱名实智。能缘真俗二实境故。其加行智名为方便。以能引生正觉智故。义虽不违今取前解。
从此第二别赞德者十地不同文分为十。且初地相其义者何。
经。以四摄法饶益有情。
解曰。赞无贪行。菩萨济物得同体悲。正利他时即为自利。不见离自别有利他。四摄法者摄有情故。成实论云。一者布施。衣食等物摄取众生。二者爱语。随意语言取彼意故。三者利行。为他求利助成他事。四者同事。如共一船忧喜同故。又大品经云。财法二种摄取众生名为布施。六波罗蜜为众生说名为爱语。教化众生令行六度名为利行。以神通力种种变化入五趣中。与诸众生同其事业名为同事此四摄法业用云何。如庄严论第八颂云。令器及令信令行亦令解。如是作四事次第四摄业。准长行释。布施能令于法成器。由随顺彼堪受法故。爱语能令于法起信。由教法义彼疑断故。利行能令于法起行。由能依法如法行故。同事能令彼得解脱。由行长时得饶益故。理实初地万行皆修。此顺施度故偏赞矣。次第二地其义者何。
经。四无量心普覆一切。
解曰。赞无嗔行。菩萨利生怨亲平等。为不请友普覆一切。四无量者慈悲喜舍。言无量者如婆沙论八十一云。如是四种是诸贤圣广游戏处。复次此四能缘无量有情为境。生无量福引无量果故名无量。显扬论云。广故大故无量故。遍缘一方乃至十方无量无边外器世间有情世间故名无量。慈等义者俱舍论云。慈名与乐悲名拔苦。喜名欣慰舍名平等。又成实论。慈名与嗔相违善心。悲名与恼相违善心。喜名嫉妒相违善心。此三皆是慈心差别。令三平等故名为舍。又显扬论。慈无量者于彼无苦无乐众生欲施乐具。悲无量者于苦众生欲拔苦具。喜无量者于乐众生随喜彼乐。舍无量者谓舍俱心不染意乐辨其体者。如婆沙论慈悲二种自有两说。有说俱以无嗔为体。慈能对治断物命嗔。悲谓对治捶打之嗔。有说慈以无嗔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对治害故。喜亦二说。有说喜以善根为体。有说喜以欣为自性。舍以无贪善根为体。相应助伴皆五蕴性。又成实论。此四无量皆是慧性。大乘杂集。四种皆以定慧二法及彼相应诸心心法以为自性。又显扬云。慈以无嗔善根为体。悲以不害善根为体。喜以不嫉善根为体。舍以无贪无嗔为体。皆是怜愍众生法故。慈唯无嗔。悲喜二种无嗔一分。舍以无贪无嗔一分相应眷属皆为体也。小乘此四但是观门。菩萨利他四皆实行。次第三地其义者何。
经。三明鉴达得五神通。
解曰。赞具德行。此地菩萨正断无明胜定相应具通明故。三明鉴达者。旧云。一宿命明。二天眼明。三漏尽明。依婆沙论一百一云。一宿住随念智证明。通达解了前际法故。二死生智证明。通达解了后际法故。三漏尽智证明。通达解了涅槃性故。鉴体是慧目能照心。达为了达即所观境。治三际愚故云鉴达。依俱舍论出三明体。前二有漏是俗智性。后通无漏。谓以六智或十智性。依瑜伽论三皆无漏。前二后得后根本智。得五神通者。依婆沙论。于自所缘无倒了达。妙用不碍无所拥滞故名神通。一神境智证通神谓等持境谓行化。智证神境无滞名通。二天眼智证通。殊胜名天。色界大造净色眼根。智是眼识相应之慧。远见无碍名天眼通。三天耳智证通。色界大造净色耳根。智是耳识相应之慧。远闻无碍名天耳通。四他心智证通。知他心故名他心智。若就根本知心非所知所非心。此就加行名他心通。五宿住随念智证通。于宿住事随所忆念。谓忆前念渐次逆观。乃至能忆中有初心名加行满。根本成时能忆过去某处某姓彼彼类身种种事业名为宿住。谓彼聚心虽有多法而念力胜。智随念力而能知彼故名随念。智证宿住无拥名通。明五体者。依俱舍论。此之五通解脱道摄。慧为其体。神境天眼天耳宿住四皆俗智。唯是有漏。他心智通五智为体。谓法.类.道.世.俗。他心通漏无漏以为体故。所依地者于无色界观灭止增。五通必依止观均地。准四根本近分地无。依显扬论。五通皆以定慧二法及彼相应而为其体。是后得智唯无漏故。问前说三明即言漏尽。六通之内何乃阙无。答约自地辨故说三明。后地通论无漏尽矣。次第四地其义者何。
经。修习无边菩提分法。
解曰。赞修习行。言无边者。修行数习广无边故。菩提分法者。菩提云觉正是所求。分者因也亦支分义。三十七法顺趣菩提。菩提之分名菩提分。三十七者华严经云。此地菩萨观于内外身受心法。勤勇念知除世贪爱。复次修行未生已生恶不善法勤令断故。未生已生于诸善法勤令增广。复次修行欲勤心观成就神足。复次修行信根进根念根定根慧根信力进力念力定力慧力。复次修行念觉分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轻安觉分定觉分舍觉分。复次修行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三十七也。出此体者。俱舍二十五颂云。此实事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且慧摄八。谓四念住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以慧为体勤亦摄八。谓四正断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以勤为体。定亦摄八。谓四神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以定为体。信但摄二。谓信根信力以信为体。念唯摄四。谓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以念为体。喜唯摄一。谓喜觉支以喜为体。舍唯摄一。谓舍觉支行舍为体。非受舍也。轻安摄一。谓轻安觉支以轻安为体。戒但摄三。谓正语正业正命以戒为体。寻唯摄一。谓正思惟以寻为体。故三十七体唯有十。修习此观二利行者。如华严云。皆为不舍一切众生。乃至安住一切智智。次第五地其义者何。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一终
[1] [2] [3] [4] [5] [6] [7]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上二
经工巧妓艺超诸世间。
解曰。赞方便行。此地菩萨修诸谛观。为利有情作工巧等。俱舍论云。起工巧心唯是意识。作工巧处有其二种。一身工巧四尘为体。二语工巧五尘为体。言技艺者谓业艺也。工巧技艺超过世间。皆为引摄诸众生故。如华严云。此地菩萨为欲利益诸众生故。世间妓艺靡不该习。所谓善解文字算数图画印玺地水火风种种诸论。成悉通达乃至不为世间善根所倾动故。次第六地其义者何。
经。深入缘生空无相愿。
解曰。上句缘生下句辨观。言深入者是智证也。言缘生者缘谓众缘生者起也。诸有为法皆从缘生。今此所明十二因缘下广明矣。空无相愿者。依缘辨观如华严经缘生下云。此地菩萨观诸缘起知无我人了无自性空无作受者。得空解脱门。观诸有支皆自性灭毕竟解脱无少生相。得无相解脱门。如是入空无相已无有愿求。大悲为首教化众生得无愿解脱门。乃至菩萨住现前地得入百千空无相愿三三昧门。皆现前故。次第七地其义者何。
经。出入灭定示现难量。
解云赞自在行。言出入者谓即灭定出入之心。言灭定者明此菩萨无漏灭心寂然不起似涅槃故。如瑜伽论云。住灭定者身语心行无不皆灭。下广明也。示现难量者明此菩萨示现随类隐显难量。如华严云。此地菩萨三昧智力以大方便虽示现生死而恒住涅槃。虽眷属围绕而常乐远离。虽以愿力三界受生。不为世法之所染污。次第八地其义者何。
经。摧伏魔怨双照二谛。
解曰。梵云魔罗。此云害者。害人善品故名魔怨。魔别不同有其四种。如佛地论第一云。烦恼.蕴.死及以天魔。烦恼魔者谓一百二十八烦恼并随烦恼。蕴魔者谓五取蕴。死魔者谓有漏内法诸无常相。天魔者谓欲界第六自在天子。如是四种皆能损害诸善法故。四中初一是生死因。后一天魔是生死缘。蕴死二魔是生死果异熟士用自相害故。言摧伏者如智度论二十五云。是诸菩萨得菩萨道破烦恼魔。即真见道分别二障魔怨破也。得法身故能破蕴魔。得法身道能破死魔。然于初地法身及道亦能少分破蕴。死魔成佛初心方能永破。故佛地云。由是四魔生诸怖畏。如来永离四种魔。故不动三昧能破天魔。今第八地名为不动。初入此地则破天魔。故说此地永摧伏矣。双照二谛者于真俗境智俱双照。下广明也。次第九地其义者何。
经。法眼普见知众生根四无碍解演说无畏。
解曰。法眼普见者。法谓轨持通真俗境。眼谓净慧照诸有情。随其种性悉能知故。四无碍解者。摄大乘论无性释云。由法无碍自在了知一切法句。由义无碍自在通达一切义理。由词无碍自在分别一切言词。由辨无碍遍于十方随其所冥自在辨说。通以定慧及彼相应心心所法为自性故。演说无畏者。谓此菩萨法眼能见上中下根。四无碍解当根演说。言无畏者。依智度论二十四云。四无所畏菩萨有否。答曰有之。一者闻持无畏。诸陀罗尼忆念不忘。在众说法无所畏故。二者解脱无畏。一切法药悉能分别知众生根。随应说法无所畏故。三者处众无畏。十方有来问难我者。在大众中说法无畏。四者答难无畏。恣一切之来问难者一一皆答能断疑惑。在大众中说法无畏。由具此四得自在故。如华严经三十八云。此地菩萨得无碍智得如来妙法藏作大法师。得四无碍陀罗尼门以百万阿僧祇善巧音声而演说法故。次第十地其义者何。
经。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近无等等金刚三昧。
解曰。赞满足行。十力妙智雷震法音者。佛果十力处非处等。此地菩萨分得彼故。然智度论二十四云。佛有十力菩萨有否。答曰有。一者一切智心坚深牢固力。二者具足大慈力。不舍一切众生故。三者具足大悲力。不须一切供养恭敬故。四者大精进力。勤求一切佛法心不厌故。五者禅定力。一心慧行威仪不坏故。六者具足智慧力。断一切忆想分别戏论故。七者不厌生死力。成就一切众生故。八者无生法忍力。观一切法实相故。九者解脱力。入空无相无作解脱故。十者具足无碍智力。深法自在知诸众生心行所起故。然此十力于十地中各一随增。三德别者。五禅定力.六智慧力.八无生力.九解脱力.此之四力皆是自利。摄散断妄为断德因。正观解脱为智德因。二大慈力.三大悲力.七不厌生死力.十无碍智力.此之四力恩德利他。慈悲.二力能度之心。七.十二力所度之境。四精进力通其二利。故此十力定慧为性。相应眷属俱为体矣。具十智力妙应根宜演说正法其由雷震。如华严三十九云。此地菩萨以自愿力起大悲云震大法雷。通明无畏以为雷光。福德智慧而为密云。现种种身普遍十方演说法故。近无等等金刚三昧者叹近果德。佛比菩萨名为无等。佛佛道齐故名为等。此第十地名为近也。金刚三昧者最后胜定。胜用坚固名金刚定。故一近字通用及定。上来十段别赞十地。又者后地必具前德。此上通赞亦不相违。从此第三结赞成就。其义者何。
经。如是功德皆悉具足。
解曰。如前功德菩萨具矣。从此第四在家诸圣众其义者何。
经。复有无量优婆塞众优婆夷众皆见圣谛。
解曰。旧经据人分为二众。此皆近事。经合为一。言无量者标众广也。优婆塞众优婆夷众者彰其类也。此顺古译。言说讹略也。慈恩三藏所译诸经皆云邬婆索迦邬波斯迦。邬婆云近迦云事也。索是男声斯是女声。以男女声辨其类别。顺正理论三十七云。依何义说邬波索迦。彼先归依佛法僧宝。亲近承事所尊重师护尸罗故。或能习近如理所为坏恶业故。或能近事佛为师故。分同诸佛得净尸罗善意乐故。净尸罗者在家五戒。三护身业。一护语业。后一通护身语三业。前四性戒。后一遮戒。俱表无表以为自体。有宗表业谓身语二。无表从表。无见无对法处色故。成实表业身语为体。无表即彼不相应行。非色心故。大乘表业谓即是思。无表则依胜思种上假立。非实法处摄故。由具戒德堪可亲近承事比丘及比丘尼。是故名为近事男女。故婆沙云。亲近承事诸善士故。皆见圣谛者赞圣德也。明在家皆证谛也。见体即是无漏净慧。圣谛即是苦等四谛。从世第一善根无间即缘欲界苦圣谛境生无漏法名苦法智忍。如是乃至第十五念道类智忍皆名见谛。此所断者知佛地论第一云。已断见道一百一十二种烦恼即名初果。其实无学亦皆见谛。今依初见立见谛名。问经言见谛但是总明。理实在家得何等果。答在家容得前之三果。阿罗汉果唯是出家。设第三果生于边国无佛法处。证第四果鬓发自落作沙门相。如婆沙说。此经列众无学先明。近事众中但言见谛。既无遮表容有前三。何理知然。如次经云。即问宝盖无垢称等诸优婆塞。此等居士尚是应现大菩萨众。于中三果岂不得哉。从此第五在家七贤众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数辨类。其义者何。
经。复有无量修七贤行。
解曰。言无量者彰众广也。修七贤行者。修谓进修贤谓贤善亦贤和也。贤位有七名七贤矣。其七者何。一者五停心观。由诸有情机类有五。谓贪嗔痴慢及寻思。停止其心当病设药随应治断名五停心。顺正理论五十九云。诸有情类行别众多。故入修门依二门入。一不净观。二持息念。如瑜伽三十依声闻地略引两门。一明远离二别对治。明远离者如彼论云。先当修习远离圆满。此有二种。一身远离。不与在家出家二众共相杂住。独处闲静。二心远离。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习诸善能引义利定地作意。别对治者。一者勤修不净观。如理作意知实不净深可厌逆。寻思内身种种不净外诸死尸或男或女亲怨中庸或劣中胜少中老年取彼相已若尸青瘀脓烂虫蛆膀胀烂坏种种胜解狐狼等食支节分散。是名寻思修不净观。能为贪欲厌离对治故二者勤修慈愍观。由欲利益安乐于诸有情。作意与乐发起胜解。是慈愍相。复应思择亲品怨品此中庸品。我于怨品当应与乐。何以故。此中都无嗔骂打弄故。世尊言。如是有情无始世来经历生死长时流转。更互或为父母兄弟姊妹师友。皆当发起平等性心利益安乐与乐胜解。是名寻思修慈愍观。能离嗔恚故。三者勤修缘起观。能正了知十有二支。如是一切缘生诸行无不皆是本无今有。生已散灭。是故前后皆是无常皆是生老病死法故。其性是苦不自有故。中间十支不可得故性空无我。是名寻思缘起相观。能离愚痴故。四者勤修界差别观。谓正寻思地等六界。地为坚相。水为湿相。火为暖相。风为动相。空虚空相。识了别相。此一切相以要言之皆是无常苦空无我。由界差别所合成身发起高慢便为颠倒。如是六界为所依故筋骨血肉众缘和合围绕虚空。施设言论假名为身。若于如是界差别观善修善习善多修习。是名寻思界差别观。能离憍慢故。五者勤修阿那波那观。能正了知于入出息。所缘境界系心了达无忘明记。若风入内名为入息。若风出外名为出息。此入出息及所依止皆是无常。此中都无持息入者持息出者。从因缘生假设言论。若于如是入出息念善多修习能离寻思故。下总结云。如是依止净行所缘寻思观已。数数于内令心寂静。数数复于如所寻思以胜观行审谛伺察。由定为依慧得清净。由慧为依定得增长。是故名为五停心观。二者别想念住。正理六十云。以自相共相观身受心法。一一别观修四念住。一身念住观自相者。谓观于身从眼至触十处自性皆不净故能治净倒。二受念住观自相者。唯受自性性自苦故能治乐倒。三心念住观自相者。唯心自性性自无常能治常倒。四法念住观自相者。唯法自性性空无我能治我倒。观共相者。身受心法与余有为俱无常。性与余有漏俱是苦性。与一切法空无我性。此四念住以慧为体。相应俱有具五蕴性。三者总相念住。如正理云。杂缘法念住。总观一切身受心法。所谓非常苦空非我。如是熟修智及定已便能安立顺谛现观。四者暖善根。如正理云。顺决择分。初善根起名为暖法。如钻火位初暖相生。法与暖同故名暖法。此善根起分位长故。能具观察四圣谛境。由此具修十六行相观苦谛等。如次当悉。住空闲者修习此暖。下中上品渐次增进观察诸有。恒为猛盛焰所焚烧。于三宝中信上首故。五者顶善根。如正理云。总缘共相法念住差别。顶声显此是最胜处。谓色界摄。四善根中可动二中下者名暖。上者名顶。此境行相与暖法同。谓观四谛修十六行。下中上品渐次增长。缘三宝信多现行故。六者忍善根。如正理云。总缘共相法念住差别。于四谛理能忍可中此最胜故。无退堕故。然此忍法有下中上。下品忍位具八类心。谓瑜伽师以四行相观欲界苦名下品心。如是次观色无色苦集灭道谛亦如是观成八类心名下品忍。中忍减略行相所缘。谓瑜伽师以四行相观欲界苦。乃至具足以四行相观欲界道。于上界道灭一行相从此名曰中品忍初。渐减渐略唯以二心观欲界苦名中品忍。上忍唯观欲界苦谛修一行相。唯一刹那。此善根起不相续故名上品忍。七者世第一善根。上忍无间有修所成初开圣道门。世间功德中胜。此即说名世第一法。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是最胜故名为第一。有士用力离同类因引圣道起故名最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近见道故。似见道故。唯修尔所似苦法忍唯缘欲苦故。如是名为七贤行矣。从此第二别赞具德。其义者何。
经。念处正勤神足根力八胜处十遍处。
解曰。如正理论属七贤者。言念处者谓四念处。身受心法以慧为性。摄彼别总初业位故。言正勤者。勤断二恶勤修二善精进为性。暖位增故。言神足者欲勤心观。以定为性。顶位增故。根谓五根。忍必不退。忍位增故。力谓五力。世第一法惑不能屈。力增胜故。此念住等具五蕴性。无觉道支是无漏故。八胜处者如正理云。一内有色想观外色少。二内有色想观外色多。三内无色想观外色少。四内无色想观外色多。内无色想观外青黄赤白四色。足前成八。初二胜处依初解脱。次二胜处依第二解脱。前四胜处不净相转作青瘀等诸行相故。后四胜处依第四禅缘欲可见。青黄赤白清净相转作净光鲜行相转故。此八胜处能制所缘随所乐观惑终不起。能制伏境心胜境处故名胜处。此八俱以无贪为体。相应俱有五蕴为性。十遍处者。谓周遍观地水火风青黄赤白及以空识二无边处。于一切处周遍观察无有间隙故名遍处。十中前八如胜处中。后四胜处谓八。自性皆是无贪。若并助伴皆五蕴性。依第四禅缘欲可见色。后二遍处如次空识。定善无色为其自性。各缘自地四蕴为境。应知此中修观行者从诸胜处入诸遍处。后胜前故。后四胜处虽能分别青黄赤白。而未能作无边行相。前四边处谓观青等一一无边。复思青等所依大种。故观地等一一无边。此所缘色由何广大。由所依空及能缘识故。次观后二无边处。贤位所修胜处遍处但为治贪俱有漏故。从此第三结趣现观。其义者何。
经。十六心行趣谛现观。
解曰。十六心行者。依正理论。谓从暖法修四圣谛。于一一谛有四行相。苦谛四者。一非常行待众缘故。二者苦行逼迫性故。三者空行违我所故。四无我行违我见故。集谛四者。一者因行如种生牙故。二者集行因集果现故。三者生行令果相续故。四者缘行令果成办故。灭谛四者。一者灭行诸蕴尽故。二者静行三毒息故。三者妙行无众患故。四者离行脱众灾故。道谛四者。一者道行通圣行故。二者如行契正理故。三者行行趣向涅槃故。四者出行永超生死故。所言心者目能缘心。所言行者所缘行相。以能缘心缘四圣谛。施设彼等十六行相。见缘于相名为心行。俱慧为体。具五蕴故。趣谛现观者。趣谓能趣即十六行。谛现观者是所趣故世第一后名谛现观。如俱舍云。此有三种。一见现观。唯无漏慧见谛分明名见现观。二缘现观。此无漏慧及慧相应心心所法同一所缘名缘现观。三事现观。谓前相应及道共等同一事业名事现观。即七贤依趣谛现观乃至无学皆所趣故。赞已成德。约位以明闻法获益。至下当悉。从此第六人王自在众。其义者何。
经。复有十六大国王波斯匿王等各与若干千万眷属俱。
解曰。十六国名如下当列。彼诸国王皆来诣会。举波斯匿等彼诸王。象马等军王诸导从及以亲属其数既多故。结集者云若干矣。从此第七六欲诸天众。其义者何。
经。复有六欲天王释提桓因等与其眷属无量天子俱。
解曰。六欲天王者初标类也。欲谓欲界。淫食引贪。于欲界中天处有六。如顺正理三十一云。一四大王众天。居妙高山第四层级。谓彼天众事四大王。是四大王之所领故。二三十三天。居妙高顶。谓彼天处三十三部诸天所居。三夜摩天。谓彼天处时时多分称快乐哉。四睹史多天。谓彼天处于自所受生喜足心。五乐变化天。谓彼天处乐化欲境于中受乐。六他化自在天。谓彼天处于他所化妙欲境中自在受乐。彼诸天王皆来诣会释提桓因等者三十三天主也。梵云释迦提婆因达罗者。释迦姓也此翻为能。提婆天也因陀罗帝也。此正翻云能天帝也。今此经云释提桓因梵语讹略。若余处云天帝释者言乃倒耳。往昔过去字憍尸迦此云茧儿。又名阿摩揭陀此云无毒害。即摩揭陀国。过去帝释修因之处用为国名。彼国旧名置甘露处。如智论说。劫初帝释与阿修罗以山为钻。乳海得甘露置于此地因以名焉。帝释往昔有三十二人以为同伴有善法。天人圆生天人欢喜天人说支夫人同修胜业故生天中。有善法堂圆生树欢喜园阿修罗女设支夫人。此等因缘如余处说。举此等余五天主也。与其眷属等者。明诸天众随天主来故言无量。从此第八色界诸天众。其义者何。
经。色四静虑诸大梵王亦与眷属无量天子俱。
解曰。色四静虑者初标类也。色谓色界。色贪随增。色定地中静虑有四。静谓寂静虑者缘虑。虑专一境故名静虑。顺正理论二十一云。初静虑地天处有三。一梵众天。大梵所有所化所领故名梵众。二梵辅天。大梵前后行列侍卫故名梵辅。三大梵天。广善所生故名为梵。此梵即大故名大梵。由彼获行中间定故。最初生故。最后殁故。威德等胜故名为大。第二静虑天处有三。一少光天。自地天内光最小故。二无量光天。光明转胜量难测故。三极光净天。净光遍照自地处故。第三静虑天处有三。一少净天。意地受乐说名为净。于自地中此净最劣故。二无量净天。此净转增量难测故。三遍净天。此净周普故名遍净。意显更无乐能过此。第四静虑天处有九。一无云天。以下空中天所居地如云密合故说名云。此上诸天更无云地在无云首故名无云。二福生天。更有异生胜福方所可往生故。三广果天。居在方所异生果中此最胜故。四无想天。修加行时偏厌于想想灭为首名无想天。自上五天名五净居。离欲诸圣以圣道水濯烦恼垢故名为净。净身所止故名净居。一无繁天。繁谓繁杂或谓繁广。无系杂中此最初故。繁广天中此最劣故。二无热天。已善伏除杂修静虑上中品障意乐调柔离诸热恼故。三善现天。已得上品杂修静虑果德易彰故。四善见天。杂修定障除品至微见极清彻故。五色究竟天。更无有处于有色中能过于此名色究竟。诸大梵天王者。西云梵摩此云寂静又亦清净清洁之义。即四静虑俱得梵名。第四禅主名为大梵。故大般若五百七十云。堪忍世界主大梵天王。即同法华娑婆世界主梵天王也。然第四禅等大千界。下三静虑皆有梵王。自地中尊亦得名大。梵王无量故得云诸。经但总言色四静虑诸大梵王明尽来也。亦与眷属无量天子俱者同欲界来。故复云亦。王来臣从眷属必俱。数既繁多故云无量。化身变土义如常矣。从此第九诸趣变化众。其义者何。
经。诸趣变化无量有情。
解曰。诸趣变化者六趣不一故名为诸。趣即所趣无覆无记。变谓改转化谓化现。问此变化众定目何趣。答经中无简通六趣也。然变化通如俱舍论二十七云有其五种。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药得。五者业得。天趣具五人唯有四。无生得故。鬼等亦四。无修得故。傍生地狱有生业二。能起通者俱得来矣。若尔人天二趣如上具明。修罗鬼畜如次别辨。变化即彼此众是何。地狱趣中如何变化。设有变化得闻经否。答此权彼实亦不相违。正法念云。根本地狱及眷属处恶业力故种种变化。正理三十一云。孤独地狱亦有变化。虽纯苦趣亦得闻经。云何知耶。又如大般若第一云。尔时世尊不起本座复入师子游戏等持。现神通力令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变动。时此世界所有地狱傍生鬼界及余无暇险恶趣坑一切有情皆离苦难。从彼舍命得生人中及六欲天。皆忆宿住欢喜踊跃。同诣佛所以殷净心顶礼佛足。以彼准此六趣皆来。若依此解经变化言乃通二释。一由如来将说经前神力动地成熟有情大悲变化。二则苦趣恶业有情承佛威神业力变化脱苦得乐。诣会闻经彼众既多云无量矣。从此第十明修罗八部众。其义者何。
经。阿修罗等若干眷属俱。
解曰。阿修罗等者等彼天.龙.药叉.健达缚.揭路荼.紧捺洛.莫呼洛伽。此八部众常随佛故。阿修罗者讹也新云阿素洛。阿者云非素洛云天。以多謟诈无天行故名曰非天。佛地瑜伽云天趣摄。杂心鬼趣。正法念经鬼畜趣摄。伽陀经云鬼畜及天三趣摄故。罗睺阿修罗是师子儿畜生所摄。十地经说此有五类。一极溺者住于人间深山大窟非天宫也。妙高山北大海之下二万一千由旬有罗睺宫此云执日。次下复有勇健之宫。次下复有华鬘之宫。一一相去二万一千由旬。其次最下有毗摩质多罗宫。新云吠摩质呾利此云绮罗尽。以文身故。或云宝饰宝冠饰服此为最大。帝释妻翁说支父也。居大海下时复大唱我是毗摩质多阿修罗王。言天神者身有光明住空宫也。言龙神者正法念云此有二类。一者法行谓难陀等。二非法行谓黑色等。如常分别。药叉神者此云勇健亦云轻捷。飞腾虚空部摄地行诸罗刹也。如起世经此有三种。一者地居。二者空居。三者欲天。守护城门。言夜叉者讹也。健达缚者此云寻香。诸天乐神。地居山穴诸天须乐身有相现即往升天。言乾闼婆讹也。揭路荼者此云妙翅。妙翅鸟神也。云迦娄罗金翅鸟者讹谬也。毛羽之色。杂以众宝。岂唯金色。如增一阿含此有四生食四生龙。如常分别。紧捺洛者此云疑神。其形似人头有一角面极端正。疑人非人故曰疑神。此即诸天法乐神也。言紧那罗者讹也。莫呼洛伽者此云大腹。大蟒田蛇腹行之类。言摩睺罗伽者讹也。此等非人何得随佛。如舍利弗问经云。舍利弗白佛言。世尊八部鬼神以何因缘生于恶道而常闻正法。佛言以二种业。一以恶故生于恶道。二以善故多受快乐。又问善恶二异。何得同耶。佛言亦得八部鬼神皆曰人非人也。天神者过去以车舆舍宅饭食供养三宝父母贤胜之人。犹怀悭俭谄佞嫉妒故受天神身。如普光净胜天也。龙神者修达德本广行檀施。不依正念急性好嗔故受龙身。如摩尼光夜叉神者好大布施。或先损害后加饶益。随功胜负汝在天上空中地下。乾闼婆者前生亦少嗔恚常好布施。以青莲华自严其身作众伎乐。今为此神常为诸天奏诸伎乐。阿修罗神者此神志强不随善友。所作净福好逐幻为作诸邪福。傍于邪师甚好布施。又乐观他斗讼之事故受此身。迦娄罗神者先修大舍。常有高心以陵于物故受此身。紧那罗神者昔好劝人发菩提心。未正其志逐诸邪行故受此身。摩睺罗伽神者布施护法。性好嗔恚故受此身。人非人等皆由依附邪师行謟恶道以邪乱正俱谓是道生彼类中。由有善故得闻正法。此或愿生或是变化。各与眷属云若干矣。上来别明当根众竟。从此第二明变化众于中分三。一明现法座。二明现宝华。三明遍诸国。就初文中复分为二。初明所现座。其义者何。
经。复有变现十方净土而现百亿师子之座。
解曰。复有变现十方净土者。变谓改转隐秽示净。土体本有故得变名。现谓化现无而忽有。华坐本无故称化现。能变之人唯佛菩萨。所变之土净妙四尘。广博庄严遍十方故。即是瑜伽三十七说。示现转变所作自在能施安乐四种变也。而现百亿者。此方常数十十而增。十万为亿此有百亿。即是西方百洛叉矣。师子之座者佛坐说法名师子座也。从此第二现能说法。其义者何。
经。佛坐其上广宣法要。
解曰。既现法座佛于其上广宣法要。法之要者惟般若故。从此第二明现宝花文分为二。初明所现花。后明现众说法。且初第一明所现花。其义者何。
经。一一座前各现一华是百亿花众宝严饰。
解曰。一一座前者其变净土所现法座。座上有佛座前现花。花同法座数亦百亿。众宝严饰者体即四大。众宝庄严所现之中座先花后也。从此第二现众说法文复分二。初明能依众。其义者何。
经。于诸花上一一复有无量化佛无量菩萨四众八部悉皆无量。
解曰。于诸花上者诸花叶上皆有化佛。佛及余众皆无量矣。从此第二明佛说法。其义者何。
经。其中诸佛各各宣说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如文悉也无劳重释。问此所变现为释迦化为余佛化。答二俱无失。表法胜能吉祥瑞应。又表土体净秽不二。表所说法真化不二。或大菩萨庄严道场引摄现当令欣趣入故现化矣。从此第二明遍诸国。其义者何。
经。展转流遍十方恒沙诸佛国土。
解曰。所现净土及诸佛等展转周遍十方佛刹。由此而言众会忽睹故云变现。宁知未见净土宛然。故法华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总是初列众说。从此第二结申退坐。其义者何。
经。有如是等诸来大众各礼佛足退坐一面。
解曰。将说经前故光召集。如秋满月晖映众星。如夏日轮先夺诸色当根变现二众咸臻。三业至诚稽首礼足一心瞻仰默然退坐。从此第二明发起序文为二。初说经瑞相后现花召众。初中分三。一现诸瑞相二大众惊疑。三作乐供养。就初瑞相文复分四。且初第一如来入定。其义者何。
经。尔时世尊初年月八日入大寂静妙三摩地。
解曰。经前瑞相各各不同。随处引导应根而作。或眉间流照表亦一乘。或合盖现奇彰难思德。今兹般若诸佛之母故在年初表居法上。尔时者将说经时。言世尊者即第十号。破魔威德义如前释。初年月八日者彰演说时。此方四时时各三月。皇唐御历建寅为正。西国三际际各四月。寒际之首当十一月。即同往古建子为正。黑半标无。二十三日即初八矣。又金光明第九立为四时。如西域记第二卷云。从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十五日为春三月。即正月二十三日为初年月八。取舍如文。入大寂静者入谓证入。言大寂静谓即胜定。若依佛地龙军所释。佛三法中即大定矣。问佛无散心无不皆定。何故此中而复言入。答佛无散心。为师范故显慧依定示先入故。定慧双修不倾动故。入定放光及以说法三业示导即三密故。如来常法尊敬般若。将欲演说示敬仪故。妙三摩地者唯佛独得故称为妙。三摩地者此云等持。体离沉掉故名为等专注一境即名为持。等即持故。亦名三摩提义同地也。因位等持通定散地。果位唯定唯是有心亦唯无漏。若云等至通有无心。若言等引即唯是有。二皆唯定漏等皆通。三摩地言简彼后二。彰欲说经畅乎净慧慧依定发故先入矣。从此第二光照十方。其义者何。
经。身诸毛孔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恒沙佛土。
解曰。身诸毛孔者为欲说经故先入定。为惊凡圣现瑞放光。从佛足轮上至于顶遍身毛孔皆流照故。普照十方恒沙佛土者。有缘斯现即所照也。从此第三雨花供养文分为二。初明欲色后明无色。初文复三。且初第一欲界雨花。
经。是时欲界无量诸天雨众妙花。
解曰。欲界六天天众无量各雨妙花而供养故。从此第二色界雨花。
经。色界诸天亦雨天花。
解曰。色界天众亦同欲天。从此第三合明花状。
经。众色间错甚可爱乐。
解曰。二界雨花花多奇状。众色交映故云间错。乐观无厌故云爱乐。从此第二无色雨花。
经。时无色界雨诸香花香如须弥花如车轮如云而下遍覆大众。
解曰。时无色界雨诸香花者此总标也。明无色界诸宗不同。一切有部俱舍颂云。无色谓无色。后色起从心。经部宗云。色心二种互相依持。谓彼二宗皆唯四蕴在欲色界无别所依。大众部云。具十八界。但无粗色细色非无。如正理论具明立废。如中阴经说。如来至无色界无色众生礼拜世尊。又本业经云。如来说法无色诸天来入会中。华严经云。菩萨鼻根闻无色界宫殿之香。又瑜伽论五十四云。色无色天变身万亿共立毛端。由此等文彼非无色。若尔如何名无色界。答就色不同有其四种。业果通果二色定无。定境定果二色容有。云无云有皆不相违。所雨香花即定果矣。香如须弥花如车轮者明其形状也。如云而下者皆乱坠耳。从此第四地六震动。
经。普佛世界六种震动。
解曰。普佛世界者如华严经云。堪忍世界有佛号毗卢遮那如来。即大千也。又不唯尔光既遍照。动亦必俱。故大般若云。此大千界六种变动。从此展转周遍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以佛神力六种变动。以彼准此故经说云普佛世界。六种震动者略有三义。一动因者增一阿含说有八因。一随风轮上下而动。二者菩萨入胎出胎。三者出家道成正觉。四转法轮。五入涅槃。六神通比丘心得自在。七诸天命终还生胜处。八众生福尽手相攻伐故皆地动。动有小大。若小动者如法华云。而此世界六动震动。若大动者文殊偈云。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智论第十云。若菩萨等动阎浮提动四天下小中大千。若佛世尊动无量故。二动相者如华严云。所谓震.动.踊.运.吼.击。初渐为震。渐大为动。上下为踊。往来为运。大声为吼。相鼓为击。大般若云。所谓动.涌.震.击.吼.爆。动即摇动。涌即出没。震声隐隐。击即扣击。吼即发响。爆即声惊。上六各三即为十八。谓动.遍动.普遍动等。小动名动。诸处皆动名为遍动。遍大倾动名普遍动。余皆准也。此经总云六种震动。震动名宽通十八矣。又大般若初.华严三十六皆云。东涌西没西涌东涌南涌北没北没南没中涌边没边涌中没经六种言或准此故。三动意者如十地论第十二云依四种众生。一不善众生不识无常纵心逸荡。令因地动修诸善故。二生天众生信现天报。动种倾动令生厌舍起求法故。三我慢众生恒起种种我慢如山。令因地动知无常故。四咒术众生少能动地便生高举。令因大动知己劣故。又如胜思惟梵天经论。说有七因。一令诸魔生惊怖故。二令时众心不散故。三令放逸者生觉悟故。四令众生念法相故。五令众生观说处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脱故。七令随顺问正义故。今欲说经治倒生解故地动矣。从此第二大众惊疑文分为四。且初第一大众惊疑。
经。尔时大众自相谓言大觉世尊前已为我等说摩诃般若波罗蜜多金刚般若波罗蜜多天王问般若波罗蜜多大品等无量无数般若波罗蜜多今日如来放大光明斯作何事。
解曰。大觉世尊无漏假者。前已为我等者谓见已前。说诸般若摩诃等者。摩诃云大。谓大般若。金刚般若即第九会。天王问者即第六会。言大品者即第二会。万八千颂波罗蜜多。所言等者等余一切尘沙数等诸般若矣。谓前所见说诸般若皆有瑞相。故今生疑。斯作何事即其意也。从此第二仁王思念。
经。时室罗筏国波斯匿王作是思惟今佛现是希有之相必雨法雨普皆利乐。
解曰。室罗筏者略也。具足应云室罗筏悉底。此云丰德。一具财宝。二妙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此室罗筏即中印度憍萨罗国都城之名。准西域记乃有南北二憍萨罗。简异南国故双举也。波斯匿王者如鸯掘摩罗经云。波斯匿者此云和悦。既睹灵瑞作是思惟。今佛现是希有之相必说大法雨。我等诸王云何护国。如来大悲普悕利乐。一部之兴起于兹矣。从此第三问诸众会。
经。即问宝盖无垢称等诸优婆塞舍利弗须菩提等诸大声闻弥勒师子吼等诸菩萨摩诃萨言如来所现是何瑞相。
解曰。言宝盖者宝积长者持盖自荫或由奉佛故云宝盖。无垢称者即净名矣。舍利弗者具足应云舍利弗多罗。舍利鸟名弗者子也。尊者母眼如鹙鹭目。其相圆净其音便辩。因母彰名称舍利弗。须菩提者此云空生。或云善吉及善现也。言弥勒者此译为慈。多修慈行又亦是姓。师子吼者梵云僧(思孕反)伽娜娜。此云师子吼。举此等余。明遍问故。从此第四明无答者。
经。时诸大众无能答者。
解曰。无能答者虽劣知胜愿智能知。为法甚深无能答矣。从此第三作乐供养文分为三。且初第一王等作乐。
经。波斯匿王等承佛神力广作音乐。
解曰。如来住定不合諠繁。波斯匿王及诸众会承佛神力故作音乐。从此第二诸天作乐。
经。欲色诸天各奏无量天诸伎乐。
解曰。诸天音乐不鼓自鸣。今明欲色故作天乐矣。从此第三声遍大千。
经。声遍三千大千世界。
解曰。三千大千如常分别。大文第二现花召众文分为三。一放无量光。二现僧祇花。三召他方众。且初第一放无量光。
经。尔时世尊复放无量阿僧祇光其明杂色。
解曰。前文放光不言其数。今此乃云复放无量阿僧祇者显其色多。前理后事表二智故。从此第二现僧祇花文分为二。且初第一现僧祇花。
经。一一光中现宝莲华其花千叶皆作金色。
解曰。一一光中者所放光明既无数量。光中花现准亦应知。千叶金色彰其叶多金色上矣。从此第二化佛说法。
经。上有化佛宣说法要。
解曰。如文应悉。从此第三召他方众文分为二。初召十方众后结申退坐。初中复四。且初第一普照有缘。
经。是佛光明普于十方恒河沙等诸佛国土有缘斯现。
解曰。有缘斯现者现大悲之力普照十方。障重无缘虽近不睹。无障缘熟纵远亦来。故说恒沙有缘现斯。从此第二列诸菩萨文有五对。且初第一普照无染对。
经。彼地方佛国中东方普光菩萨摩诃萨东南方莲华手菩萨摩诃萨。
解曰。此十菩萨万行皆修。略随其名彰胜行。普光菩萨者如光普照不简高下。菩萨济利不简怨亲。莲华手菩萨者众行如莲不染尘垢也。从此第二欢喜破简对。
经。南方离忧菩萨摩诃萨西南方光明菩萨摩诃萨。
解曰。离忧菩萨者说无分别自他无忧。或随闻见皆无忧也。光明菩萨者所起智悲皆能破闇也。从此第三不住最胜对。
经。西方行慧菩萨摩诃萨西北方宝胜菩萨摩诃萨。
解曰。行慧菩萨者二利行中起悲慧行能不住也。宝胜菩萨者财法二宝施而无竭也。从此第四胜受离尘对。
经。北方胜受菩萨摩诃萨东北方离尘菩萨摩诃萨。
解曰。胜受菩萨者能与众生安乐受行念舍平等也。离尘菩萨者智常照如。行离尘染也。从此第五常喜清净对。
经。上方喜受菩萨摩诃萨下方莲华胜菩萨摩诃萨。
解曰。常得喜受清净如莲二菩萨也。从此第三明其眷属。
经。各与无量百千俱胝菩萨摩诃萨皆来至此。
解曰。十方菩萨各各皆有无量百千俱胝菩萨皆来至此。从此第四各献香华。
经。持种种香散种种花作无量音乐供养如来。
解曰。如文可悉。从此第二结申退坐。
经。顶礼佛足默然退坐合掌恭敬一心观佛。
解曰。顶礼合掌身业恭敬。一心观佛意业恭敬。默然退坐唯希法雨。明序分竟。
观如来品第二
大文第二观如来品下六品经明正宗分。意明护国为经之主。国有净秽分为二护。即前三品明其内护。护佛菩萨诸净土故。观如来品彰其果德。菩萨行品具明修因。后二谛品前二依故。后之三品明其外护。护诸王等所居土故。初护国品明其报得。不思议品彰法胜能。后奉持品明前二故。又科为三。前三为内。第四为外。下二为总。总彰经德总明前故。又科为四。别如二文。总中分二。先显经德示不思议。后总彰前具明二护。又科为五。初二为内内彰胜劣。次辨总依通前及后。次为外护满本所求。次因散花表经奇特。后总前四内外依持十三法师从因至果十六王等无上宝故。又科为六。开初果因别则为云合为一故。依二判中。内非无外果非无因。各依胜显彰内外普。于前三品辨次第者。先彰果德令生欣求。必藉因故修胜行。无论因果必有所依。又果位中如智平等修因趣果二利双明。住果修因皆依境故。又即于境有分有全。全胜居初分劣居次位别胜劣。境后明故。又约果谈因修因趣果。因果虽二境唯是一。犹斯因果俱得护名。果不对因更何所护。内护三品次第应知。二释品名。观如来者观谓能观体即是慧闻思修等生法俱空加行本后俱名观故。相应俱有四蕴五蕴随应为性。言如来者谓即所观。本觉真常性非生灭。不觉迷本妄识轮回。反本妄除幻梦俱寂如归本来故名如来。虽去无去来无所来。对不觉去故名为来。又应化身大悲感赴随根应现。乘如而来亦名如来。若云观空直谈法性。此兼人法云观如来。又立品名有其三种。一者从略谓即此品。前广般若后观如来。以略显广名如来品。二者从广菩萨行品。自初及末明菩萨行名菩萨品。三者当相谓次四品。依名申义以彰品号。初后二品依广立名义类相从。大例唯尔释品及次。准上应知。三科判者。总科内护三品经文大分三段。第一总标。从尔时世尊从三昧起至云何护佛果云何护十地行为初段也。第二别答。从佛告波斯匿王言护佛果者至二谛品末云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情为此也。广明因果为别答也。第三总结。从波斯匿王白佛言真理是一下至卷终一纸经文为总结也。至文当悉。别科三品。解此品者于中分三。一标二护。二明问答。三明获益。就初标中文分为五。且初第一从三昧起。其义者何。
经。尔时世尊从三昧起坐师子座。
解曰。显不住道正念正知故。佛世尊将欲演说从三昧起警动群情。言三昧者梵语也。同三摩地俱云等持。古译禅那。云思惟修及功德林。皆义翻耳。心一境性谓即等持别境中定。谓欲演说故云起也。坐师子座者智度论云。非实师子亦非木石用为师子。以佛即是人中师子所坐处床皆得名为师子之座。彼时大众皆悉至诚。佛从定起升座而坐。又解坐者即在义也非别易处。显亦正住无所倾动故云坐矣。如大般若。尔时世尊于师子座上自敷尼师坛结加趺坐。端身正愿住对面念。乃至下云在师子座。如四大宝妙高山王临照诸山威光迥出。以彼准此义周备矣。从此第二佛知王心。
经。告大众言吾知十六诸国王等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
解曰。正遍知觉善得他心。知诸国王睹相兴愿仰希法雨。文具如前。故佛当根发诚谛语。告彼大众作如是言。吾知诸王咸作是念。世尊大慈普皆利乐。我等诸王云何护国彰外护也。从此第三总标内护。
经。善男子吾今先为诸菩萨摩诃萨说护佛果护十地行。
解曰。明佛大悲平等济护。若唯外护利乐不均。念外答内显悲深普不请而说也。又若唯外。事相虽严内不澄清。心疾宁念。外严内洁相应义故。又外因内方得无灾。三毒不除三灾必起。藉内护外故先明也。又内外言约二相说。法唯一味平等无差故。佛大悲曾无异说。由悟不悟修与不修深浅次第理必然故。善男子者波斯匿等。吾今已下明所护人。护佛果者即此品也。护十地行即后品也。先果后因欣趣次第义如前说。能所护者能护之法则唯般若。所护之者依经分二。圣凡二人净秽二土。从此第四敕令谛听。
经。汝等皆应谛听谛听善思念之。
解曰。谛者审也。摄耳聆音发生闻慧。善思思慧念之修慧。审其句偈思其义理如说修行令谛听等。又复谛者令心寂静对治散乱掉动心故。言善思者令心调柔治彼邪妄不正思故。言念之者令心明记治彼妄失颠倒心故。彼所治者障生胜慧。谓若有彼性无堪任。犹如覆漏秽等三器。得甘露味失漏无堪。是故世尊诚谛听等。智论偈云。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踊跃闻法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从此第五大众赞仰文分为三。且初第一众赞善哉。
经。是时大众波斯匿王等闻佛语已咸共赞言善哉善哉。
解曰。初闻佛语喜跃无任。咸共一心至诚仰赞。仰赞之极是故重云善哉善哉。又初善哉赞他心德。次一善哉赞起悲深。三宝不断则无七难。是故重言二善哉矣。从此第二散花成盖。
经。即散无量诸妙宝花于虚空中变成宝盖。
解曰。初各散花众心渴仰后成宝盖。一法俱沾。又事虽多真理唯一。又行虽众果必无差。又盖与花非多非一。而性与相非异非同。此表散花成盖不坠。从此第三覆诸大众。
经。覆诸大众靡不周遍。
解曰。靡者无也。盖无盈缩。显说当根不减不增。总标二护。大文第二问答释成。于中分二。初波斯匿问后如来正答。且初第一总问者何。
经。时波斯匿王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合掌长跪而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云何护佛果云何护十地行。
解曰。即从座起异诸众也。顶礼佛足者以已尊顶礼佛卑足也。合掌长跪者敬请之仪。白佛言下申其所问。运身发语由审决思三业至诚利乐故。问菩萨等者举能行人。云何已下问所行行。问菩萨因位护义极成。佛果已圆更何须护。答果从因显。果德已圆性不离因故说护果。若尔护果即因与后何别。若因果一何须分二。答此品之内就果谈因。后品之中从因趣果。因果事异故品别开。约理不殊故俱说护。从此第二如来正答文分为三。初略标宗。次别问答。后直问答。初中分四。一总标护果。二征其所以。三佛为释成。四结修般若。初中分三。且初第一总标护果。
经。佛告波斯匿王言护佛果者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
解曰。王承佛旨因果总问如来别答。先果后因。由前一问起下三品。三段科中从此已下大文第二如来别答。佛告已下诸主及果并能行人。文如前释。应如是住者住悲智心。准无著论释金刚经。云何住者谓欲愿也。欲者正求也。愿者为所求故作心思念也。最初发心入诸善法欲为根本。论名正求。或正希求以欲为首方起愿故。愿于百法无别体性。依无著论思念为体。依庄严论思欲为体。依唯识论信欲胜解三法为体。总三论文五法为体。谓彼思念欲信胜解。以彼欲愿释此住矣。从此第二广明化利。
经。教化一切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解曰。正明修行。依前住心广大思愿利他行也。言教化者随病设药也。菩萨利物遂己修行。悲所度生广虽三界。于中含识唯此四生瑜伽论云。五蕴初起名为生也。如孔雀等从卵[穀-禾+卵]出名为卵生。如牛马等从胎藏出名为胎生。如飞蛾等从湿气出名为湿生。如诸天等诸根顿具无而歘有名为化生。如俱舍颂云。倒心趣欲境。湿化染香处。卵胎二生于中有位由彼业力起颠倒心驰趣欲境。虽住远处能见父母。于结生位是男是女起爱恚心随一现前。左右向背随所爱合。即生有身渐次增故。湿生染智谓远嗅知生处香气便生爱染业有胜劣香净秽故。化生染处。谓远观见当所生处。随业罪福处有苦乐。故说三界因爱受生。生之形状中有品类。如常分别。又瑜伽说。内心思业而为其因。外[穀-禾+卵]胎藏湿润为缘。卵生具四胎三湿二化生唯一所谓思业。藉缘多小从多先明。辨生胜劣少为上也。人与傍生各具有四。鬼通胎化。天及地狱唯是化生。欲色界中身具五蕴。若无色界四蕴成身。于有色界身量大小顿渐生灭义如常矣。此明菩萨所化有情。于三界中据处生说依止境界。乐者叙焉。虽菩萨愿四生等化。理实所化随对根缘难非难处待时熟等。如无著论。何故经中不言界趣界通非情趣无中有。又尼干等执草木生。申此经云卵等生故。从此第三降伏对治文分为三。且初第一对治蕴倒。
经。不观色相不观色如受想行识我人知见常乐净倒。
解曰。明所治也。前广化利令远散动住相分别故令对治。不观色相不观色如者此总标也。于五蕴中举色为首。色谓质碍变碍为性。如谓真如无碍为性。起心分别见有色如。此分别心正令除断若无分别胜义相应。一毫之善发迹至佛。此无分别遍下言故。受想行识者。受谓领纳苦乐舍受。想谓能取怨亲等像。行谓造作善染诸行亦迁流故。识谓了别即眼等识。谓于四蕴皆离分别性相平等境智俱如治依他故。我人知见常乐净倒者依蕴妄执。先我后法各有四倒。我谓主宰。依智度论即阴计我有五。离阴计我有五。和合计我有十。总二十也。即阴我者指阴为我。离阴计我如将车人。和合有十者。如色中我色作窟宅我在其中。四阴亦尔。我中色者我作窟宅色居其中。四阴亦尔。分别我故。依无著论。自体相续总执五蕴相续为我。计前际我是今世我所执取故。言人者谓展转趣余趣取执趣未来后生实趣。言知者数论执我体即是思。受用诸法我为知者即现我故。言见者谓即我执有身见也。如是四种皆我倒矣。常乐等者即法四倒住持自相能生谬解。谓外道等不了五蕴有为之法刹那不住妄起常倒。有漏皆苦妄起乐倒。实不自在妄起我倒。自性不净妄起净倒。第三我倒文无者略。旧经具有。或前我故下一倒字通上我法。由斯二执二障具生。为障既重先对治故。又报五蕴自性无记是所依故。我法二倒不善有覆分别俱生是能依故。唯无分别定慧能治故。此具明今对治也。从此第二对治诸行。
经。四摄六度二谛四谛力无畏等一切诸行。
解曰。前所治境起心为倒。此能治行动念成病。但治俱见实不除法。由如禾莠同聚俱生。俱除其莠非遣禾也。正行诸行起能见心。治彼起心令无分别。行无所行即正行故。此段经文通贤圣位。地前修习其相未已有功用住。若有散心亦未亡相。故通对治。四摄四谛如上已明。六度二谛并四无畏如下当辨。力谓十力。处非处等如常分别。一切诸行者不唯此所到行门。乃至菩萨所修万行通为观矣。从此第三对能行人。
经。乃至菩萨如来亦复如是不观相不观如。
解曰。不唯于行令心不住。观佛菩萨亦令不住。若心分别见相见如。此即所治令无分别。虽佛菩萨胜无与等。无分别位起分别心即令对治住无相故。若尔应离相求。此亦不然。即相观无相即无相。非谓相外别更求无。若更别求此即为病。然佛菩萨胜功德聚若称念者障灭河沙。于胜义心故令不住。非谓世谛事相拨无。若起此心成大邪见。岂符经意无相观耶。问前云菩萨摩诃萨应如是住。此云乃至菩萨不观相如。为复能住即所观耶。答设尔无失。谓令菩萨无相现前。所修胜行皆无相故。设于胜者亦不起心。正离自他住无相故。又解应如是住明住心也。教化四生明修行也。不观已下尽此段文明降伏也。如次即是智恩断因。因必具修成果三德。至究竟位。报化法身故。初具明。佛深意也。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所以者何。
解曰。所以不观相如者何所以也。从此第三佛为释成文分为二。且初第一释诸法空。
经。以诸法性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无二无别犹如虚空。
解曰。言诸法者即前五蕴。法性空寂即真实故。无来无去无生无灭者释法四倒。依蕴妄执计常乐等。心为彼薰识浪流动故有来有去有生有灭。若了彼倒妄体即空。本无来去无生灭故。同真际等法性者。释诸正行四摄六度所修万行皆净法界方便妙用用不离体与理相应。即一一行皆同真际等法性故。无二无别犹如虚空者。释菩萨等虽诸法性本来常住。不因显说无以证修。故佛菩萨出现于世广为开示。然修行者应正了知能说所说法界一相圣凡不二自他无别觉性常住犹如处空。对佛菩萨应如是观。又解。五蕴诸法其性真实。性被妄薰故有来去有生有灭。本性空寂无来无去无生无灭故。同真际等法性者。蕴与真性事理依持。如波依水故同真际。理不离事皆等法性。诸法与性无二无别。了法即性犹如虚空。又解。法性常住故无来去。法性不变故无生灭。由修行者了法性空。所修胜行心同真际。行等法性。因果事异所现理同故云无二。能观不异故云无别。长时无间障尽果圆犹如虚空。动而常寂彰果位矣。前解顺文次解依蕴。今前菩萨行离二边。后解顺理至无上觉释法空也。从此第二释我等空。
经。蕴处界相无我我所。
解曰。明前我空。举所依法显能依空。蕴等何义。俱舍颂云。聚生门种族是蕴处界义。聚是蕴义。谓即五蕴。色聚心聚故名为蕴。蕴是有为非无为故。生门处义谓十二处。六根六境是心心所生长门处。由六识身依根取境名生门故。种族界义即十八界。为同类因各生自类等流果故。何故世尊说蕴处界。如彼颂云。愚根乐三故说蕴处分三。愚有三者。谓诸有情执我一常。愚心所为我为说五蕴。五蕴之中三是心所故。愚色为我说十二处。十二处中十是色故。总愚色心以为我者为说十八界。十八界中离色心故。根上中下乐略中广。是故世尊说蕴处界。无我我所者我即前云我人知见。我所即是彼我资具。此蕴处界从因缘起其体尚无。况我我所从计执生而体是有。故皆空矣。从此第四结修般若。
经。是为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若能如上住悲智心。地上地前修诸胜行不著性相。必得果同。是真修行至彼岸矣。此上经文略标宗旨。世尊总陈一部之意。下文广辨。理事小殊穷其至理更无异也。又不唯一部诸大乘教但是广文。住修断障一理通贯。自下诸文先略后广。准此广悉。大文第二明别问答文分为三。一别问答。二总问答。三结护果。初别问答文分为三。一明实相。二明观照。三明文字。初明实相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其义者何。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若菩萨众生性无二者菩萨以何相而化众生耶。
解曰。世尊略陈王应具悉。词微旨妙历法广明。故牒前文而兴此问。问之意者。由诸有情迷无慧目故。希菩萨悲以利生。若菩萨众生同一法性。法性平等即无二别。若无二别菩萨更以何法而化众生耶。从此第二如来正答文分为二。初明胜义空后明世俗有。初中分三。初总明法性次征其所以后释诸法空。初法性中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总标法倒。
经。佛言大王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
解曰。初列五蕴总标有为。后列四倒总标我法。先标此二以明法空。从此第二正答不住。
经。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受想行识常乐我净亦不住净不住非净。
解曰。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者。色谓色蕴。除色之余皆名非色。住不住者依对待立。如因见住便言不住。此中法性离言绝虑寂然一相唯以智证。岂同对待住不住乎。受想行识常乐我净亦不住净不住非净者。义同于上故置亦言。初后具陈例中亦尔。皆不住故。如涅槃云。为一切诸法本性自空为因。菩萨修空见空。若一切法本性自空。何须菩萨修空见空。若一切法本性不空。菩萨修空何能见空。佛言虽一切法本性是空。亦因菩萨修空见空。言本性空所证境空。修空见空能证智空。以能所证悉皆是空故能所化皆不住矣。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法性非住不住者何以故。从此第三释诸法空。
经。以诸法性悉皆空故。
解曰。以法性空无住不住。为明菩萨法性相应化而不住同法性故。从此第二明世谛有文分为三。初总标世谛。次别明诸有。后总结非实。且初第一总标世谛。
经。由世谛故由三假故。
解曰。前胜义谛明诸法空。此世俗谛明诸法有。由诸性相体不相离如断证修故次明矣。由世谛故者此句总标。由者因由世者可毁坏也。通目一切有漏有为。言谛者审义实义。审实可坏名世谛故。由三假故此句别也。谓法受名具如前解皆世谛故。从此第二别明诸有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明三界有。
经。一切有情蕴处界法造福非福不动行等因果皆有。
解曰。此明三界有情因果也。一切有情者简非情也。蕴处界法者业所依也。造福非福不动行等者如大般若云。一者福业二者非福业三者不动业也。欲界善业名为福业。业能招人天可爱果故。欲不善业名非福业。损恼有情招三恶趣非爱果故。色无色界业名不动业。能招彼地不动果故。若尔何故俱舍论云。如世尊说初静虑地有寻伺动。第二静虑有喜受动。第三静虑有乐受动。何名不动。答如彼颂云。约自地处所业果无动故。虽下三禅有炎患动。约处言之业果不动。如初禅业招初禅果。初禅处业无容转令二禅处受。业果处定立不动名。不同欲界有天等业由别约力转令异处人等中受名动业故。因果皆有者如上所明。作业感果皆悉有故。从此第二明三乘有。
经。三乘贤圣所修诸行乃至佛果皆名为有。
解曰。三乘贤圣所修诸行者。谓由般若引摄当根。随自证修有三别故。言三者下中上根。言乘者教理行果即所乘也。言贤者和善之义资粮加行也。言圣者通达修习究竟位也。所修诸行者随前三乘所修行也。略分别者。一声闻乘者如华严云。上品十善修自利行。智慧狭劣怖三界阙大悲。从他闻声而得解了名声闻乘。依有部宗。前七方便具如上解。阿罗汉果如上略明。余之三果义如常说。二缘觉乘者如华严云。上品十善自利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缘生法故名缘觉乘。如瑜伽论第三十四独觉地云。有其五种。一种性二道三习四住五行。言种性者有其三种。一薄尘垢离愦闹处。于寂静处深心爱乐。二少悲心说法利人心不爱乐。乐少思务寂静而住。三中根性是慢行类。深心希愿无师无敌而证菩提故。第二道者亦有三种。一者谓于百劫值佛出世亲迩承事。成就相续专心求证独觉菩提。于蕴处界缘起处非处及谛此六善巧勤修觉故。于当来世速能证得独觉菩提。名麟角喻。二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未曾修习顺决择分暖等善根。修前蕴等六种善巧。于当来世证彼菩提得沙门果。三有一类。值佛出世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证法现观。得沙门果而无力能。至极究竟阿罗汉果。复修蕴等六种善巧。依出世道于当来世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阿罗汉果。后第二三名部行故。第三习者此亦有三。一有一类。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习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诸法现观得独觉果。永断一切诸烦恼尽成阿罗汉。此麟角喻。复有一类。依第二道或第三道由彼因缘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从前二三所修次第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证得最上阿罗汉果。皆部行故。第四住者此亦有三。初麟角喻。乐处孤林。乐独居住。乐甚深胜解。乐观察甚深缘起道理。乐住最极空无愿相。安处作意。第二第三所习部行。不必一向乐处林野。乐独居住。亦乐部众共相杂住。乐深胜解。乃至作意故。五独觉行。一切独觉随住彼彼村邑聚落。善护其身善守诸根善住正念。随入彼彼村邑聚落。或为乞食或济度化下劣愚昧。以身济度不以语言。何以故。唯现身相为彼说法不发言故。示现种种神通境界。乃至为令心诽谤者生归向故。明缘觉竟。乃至佛果皆名为有者。大乘贤圣至下当悉。从此第三明诸见有。
经。六十二见亦名为有。
解曰。不唯三界及以三乘世俗谛中依他故有。外道染见亦计执有。六十二见者。依贤劫经。谓于五蕴计我我所。言色是我我有色。色属我我住色中。初句是我。三句我所。受想行识四句亦然。四五二十成二十句。五句是我。余为我所。此上诸句依现在蕴。于过未世亦各二十成六十句。加断常见六十二矣。如大品经梵网六十二见经长阿含经第十梵动品大婆沙论一百九十九瑜伽五十八及八十七智度唯识皆明诸见。于法不倦乐者叙焉。从此第二总结非实。
经。大王若著名相分别诸法六趣四生三乘行果即是不见诸法实性。
解曰。若著名相分别诸法者。此明妄倒著相迷真。五法之中前三法也。言五法者相.名.分别.正智.真如。显扬第六瑜伽七十四两论同说。依他摄四。摄彼相名分别正智。圆成实一。摄彼真如。遍计所执不摄五事。彼说。有漏心心所法变似所诠说名为相。似能诠现施设为名。能变心等立为分别。无漏心等离戏论故名为正智。中边第二说。依他起摄相分别。遍计所执唯摄彼名。正智真如圆成实摄。彼说。有漏心及心所相分名相。余名分别。遍计所执都无体故。为显非有假说为名。正智真如能证所证二俱无倒。圆成实摄。楞伽偈云。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言名相者遍计所摄。二无体故。言觉想者即是妄想。谓心心所依他起摄。缘前名相故名觉想。自性二相者即上三法遍计依他二自性矣。正智如如是则成相者。智如二种为圆成故。中边楞伽所明五法属此经者。前云法性不住色不住非色等。文五中后二。正智如如皆圆成故。虽即正智而非无为。无漏有为离倒究竟。楞伽说为圆成实故。后世谛文是前三法。三界三乘依他起故。即是中边相及分别。楞伽经中觉想心故。六十二见遍计所摄。中边之名楞伽名相。显扬瑜伽属此经者。法性第五。世谛前四。不立遍计。从心说故。六趣四生三乘行果者并如前解。即是不见诸法实性者。若著名相分别诸法。乃至行果执为实有。即不能见诸法实性。显无执者能见实性。下二谛品因此而兴。前后次第至文悉矣。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疏卷上二终
[1] [2] [3] [4] [5] [6] [7]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一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观如来品第二明观照般若。
从此第二明观照中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诸法实性清净平等非有非无智云何照。
解曰。举前法性以问智也。诸法实性者即诸法性也。清净者非尘染也。言平等者无高下也。非有非无者举如问智也。法若是有称有而知。法若是无称无而解。既非有无智云何照。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三。一明诸法空。二诸法假有。三圣智次第。初法空中文分为二。初明境非有后明智照空。初境非有文分为二。初法自性空后生灭明空。初法体空文复分三。且初第一答智有无。
经。佛言大王智照实性非有非无。
解曰。明能照智称境而观。非有非无通境智矣。睿法师云。万物非无。宗之者无相。虚宗非有。照之者无心。故圣人以无心真智照无相虚宗。内外两冥境智俱寂即其照也。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所以者何。
解曰。智照实性非有无者何所以也。从此第三释诸法空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总明法空。
经。法性空故。
解曰。法者诸法性者实性。法及法性悉皆空故。然于诸法执见不同。凡夫于法执有是非。外道于法执我执法。小乘于法执实色心。大乘于法达无自性。了法即空名法性空。从此第二即法明空。
经。是即色受想行识十二处十八界七大六界十二因缘二谛四谛一切皆空。
解曰。谓蕴处界士夫六界外道异生执实起倒。举以明空。十二因缘明独觉观。言四谛者明声闻观言二谛者明菩萨观。悉无自性一切皆空。前四后一如上已明。缘生二谛至下当悉。从此第二生灭明空文分为四。且初第一标生灭空。
经。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刹那刹那亦复如是。
解曰。前明诸法无自性空。此明诸法生灭故空。随对有情当根破执。是诸法等即生即灭即有即空者。谓前蕴等诸有为法体不坚住念念迁流。若疾炎过同悬流度。随生即灭念念皆空。然有为相或说四者。如婆沙论。能起名生。能安名住。能衰名异。能坏名灭。生居未来。余三现在。又唯识云。本无今有有位名生。生位暂停即说为住。住别前后复立异名。暂有还无无时名灭。前三现在。灭居过去。此为正也。说三相者如俱舍论引经说三。一起二住异三尽。论有两解。如常今别。说二相者如此经云。即生即灭。瑜伽同此。如彼论云。生及住异俱名生品。灭名灭品。诸弟子众应观诸法生灭而住。说一相者如经偈云。诸行无常。诸者众也行谓迁流。通曰有为总名诸行。言无常者如瑜伽论八十一云。有起尽故名无常也。合生灭二总名无常。五十二说。若由此相起厌思惟。为令厌患离欲解脱。合说生灭为无常故。何谓无常。有非恒有无非恒无。二无常相故云无常。经言生灭乘略明故。刹那刹那亦复如是者。言刹那者时极少也。如言极微色极少也。生灭有二。一者刹那二者一期。此非一期云刹那矣。何名刹那。缘和合法得自体须。又行动法度一极微如是名为一刹那量。重言刹那者破情计也。有情妄倒执法常有。谓闻诸法生灭故空即作是念。唯现在法刹那生灭。过去未来体应常住。为破此计故明诸法无始时来过去已灭现在今灭未来当灭念念迁流皆刹那灭。是故经云刹那刹那亦复如是。问即灭为同刹那。为复异世。答然以一念有多刹那。于一刹那有多生灭。以多生灭成一刹那。即体明空故同念也。此同华严偈云。譬如长风起鼓拂生动势。二俱不相知。诸法亦如是。生灭即空不相知也。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诸有为法刹那生灭者何所以故从此第三释多生灭。
经。一念中有九十刹那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解曰。从粗至细转折明空。诸有为法漂驰不住。过去已无未来当无。现在一念勿谓实有。拆此一念有九十刹那。勿谓刹那而有实体。拆一刹那有九百生灭。以多生灭成一刹那。刹那无体以多刹那合成一念。念无实体。故说诸法念念皆空。问念于别境明记为性。如何此云念生灭空。答念名即同所因有异。彼别境念明记为性。此不相应时中假立一生灭顷假立念名。念无实体悉皆空也。从此第四结诸法空。
经。诸有为法悉皆空故。
解曰。结有为法生灭故空。及显无为寂而常矣。从此第二明智照空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标智照空。
经。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照见诸法一切皆空。
解曰。如宗中解。略属文者。甚深般若即净慧也。波罗蜜多彼岸到也。言照见者。照谓智体见谓智用。照体即见目无相心。由此净慧达彼岸故。言诸法者谓所照境。境智俱寂故经说云一切皆空。问前四谛下一切皆空。此诸法下一切皆空。二文何别。答前唯境空此亦智空。虽境与智皆自性空。显智照如智即无相故合明矣。从此第二历法明空文分为六。且初第一明内外空。
经。内空外空内外空。
解曰。自下经文明其正智。即有观空有十八也。此十八空与大般若后四文别。如五十一善现发问世尊具答。略引彼经释此文也。言内空者。内谓内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此中眼由眼空。鼻等亦然。非常非坏本性尔故。上言眼者谓即眼处。由眼空者眼无自性。眼处即空余皆悉矣。如智度论四十六说。若不习空必堕二边。以空破有亦不著空。无我我所。本性尔故。下文皆同恐繁故略。言外空者。外谓外法即是色声香味触法。此中色由色空。声等亦尔。内外空者谓内外法。内六根处外六尘处。此中内六处由外六处空。外六处由内六处空。前别后总偏俱空故。从此第二明二诸空。
经。空空大空胜义空。
解曰。言空空者。谓一切法空。此空由空空。言大空者。谓即十方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此中东方由东方空。南等亦尔。胜义空者。胜义谓涅槃。此胜义由胜义空。二俗一真相性空故从此第三为无为空。
经。有为空无为空。
解曰。有为空者。谓欲界色界无色界。此中欲界由欲界空。色等亦尔。无为空者。谓无生无住无异无灭。此无为由无为空。相无相空故。从此第四明三世空。
经。无始空毕竟空。
解曰。无始空者顺古译也。新云无际空。谓无初中后际可得。及无往来际可得。此无际由无际空。毕竟空者。谓诸法究竟不可得。此毕竟由毕竟空。世非世空故。从此第五明性相空。
经。散空本性空自相空一切法空。
解曰。言散空者。谓有放有弃有舍可得。此散由散空。彼经次云无变异空。谓无放无弃无舍可得。此无变异由无变异空。前有后无。相对相故。此虽阙无义影对故。言本性空者。谓一切法本性。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皆非声闻独觉菩萨如来所作。亦非余所作。此本性由本性空。言自相空者。谓一切法自相。如质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是等若有为法自相若无为法自相。此自相空。言一切法空者。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若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法。此一切法由一切法空。从此第六明因果空。
经。般若波罗蜜多空因空佛果空空空故空。
解曰。般若波罗蜜多空者观照智空。因空者等觉已前诸菩萨等一切皆空。佛果空者诸佛所有力无畏等诸不共法体寂故空空空故空者智度论云。空空者先以诸空破内外等诸法皆空。又以此空破前诸空。是名空空。问前空空与此空空何别。答前破诸法故云空空。此破前空故名空空。若尔由诸法有破故云空。空既非法。空何所破。答破诸法已唯有于空。空亦应舍故须空空。如药治病尽舍药。药若不舍药复成病。恐空成病以空舍空。故云空空。从此第二诸法假有于中分二。初明诸法有后明我法空。初诸法有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诸法有。
经。诸有为法法集故有受集故有名集故有。
解曰。前明正智所照皆空。此方便智不坏诸法。即空观有。诸有为法者。此句总标世出世间有为法也。下别明有。法集故有者。五蕴积集名法集有。受集故有者。领纳作业名受集有名集故有者。名谓表诠。习故有。虽此三集义通无漏。此上下文唯约有漏。从此第二明世间有。
经。因集故有果集故有六趣故有。
解曰。因集故有者。有漏善染所造诸业是三有因。集谛故有。果集故有者。于三界中总别业感净无记果。苦谛故有。六趣故有者。趣谓异熟。地狱饿鬼畜生修罗人天等六。能趣即因所趣即果。前别后总明三界矣。从此第三明出世有。
经。十地故有佛果故有一切皆有。
解曰。十地故有者。文言十地义摄三贤。菩萨因有。佛果故有者。三身故有亦得说云。因位进趣道谛未圆。果位智品道谛圆故。解脱法身灭谛圆故。对前苦集即四谛矣。一切皆有者。此句总结世出世间一切皆有。又料此文最初一句总标有为。中间分三三。集故有.世间故有.出世故有。最后一句总结有为如文悉矣。从此第二明我法空。于中分二。初明我法空后明不起见。初我法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我法相。
经。善男子若菩萨住于法相有我相人相有情知见为住世间即非菩萨。
解曰。谓菩萨虽观于有不应住故。住于法相者。即前有为总名为法。一一皆有轨持相故。谓若菩萨虽观诸有。而不坏法通达实性不应住相。若住相者即有执生。迷杌谓人理必然故。有我相者。我人知见四如前解。外道执我亦名有情。作业受果皆计为我。为住世间即非菩萨者。住我法相即是凡愚为住世间。非菩萨故。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所以者何。
解曰。住我法相何所以故非菩萨也。从此第三结诸法空。
经。一切诸法悉皆空故。
解曰。不了诸空即非菩萨。悟一切法悉皆空寂于有不住即菩萨矣。从此第二明不起见。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不起见。
经。若于诸法而得不动不生不灭无相无无相不应起见。
解曰。此明菩萨即法观空。若于诸法而得不动者。若诸菩萨虽观诸法达有即空。空故不动。空不动故不生灭也。言无相者。相谓诸法无相即空。悟相即空故云无相。无无相者。非谓遣相住于无相。无相亦遣故无无相。不应起见者。于相住即见生。不住有无即无见也。故肇法师云。般若之门观空。沤和之门涉有。涉有未始迷空故处有而不染。不厌有以观空故观空而不证。斯之谓矣。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以不应起见故也。从此第三释法皆如。
经。一切法皆如也诸佛法僧亦如也。
解曰。初举诸法后举三宝。无论胜劣一切皆如。宝性论云。如三器异空界不别。一切众生菩萨诸佛皆无差别同一如也。从此第三圣智次第。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初圣智。
经。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名欢喜地。
解曰。自上所明智照空有不辨位地。但是通论。准此下文方明登地。及显自上多约地前智离有无修不住故。又解。此明观照贤圣通论。自下委属明圣位故。圣智现前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者。谓真见道最初现断无始已来分别二执种子永尽具诸德故。由此言者。于三贤位一劫修行所有功德不可比此最初念故。何谓具足八万四千。对所治惑有斯数也。如俱舍云。如实行对治。所治贪等八万行别能对治道其数亦然。言八万者。谓贪嗔等十种烦恼一一皆以九为方便足成一百。前分一百后分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分一百一一皆以九为方便合成一千。后分亦尔复成一千。兼本一百成二千一百。已起未起各有二千一百足满四千二百。约彼多贪多嗔多痴著我思觉五人。一一皆有四千二百成二万一千。对治三毒等分四人。一一皆有二万一千遂成八万四千。此诸烦恼若约一人。长劫相续亦不违理。离真见道无此品殊。就所治种言八万矣。又贤劫经广说其相。所谓最初波罗蜜多乃至最后分布舍利。于中总有三百五十波罗蜜多。一一各有六到彼岸成二千一百。对治十患四大六衰合成二万一千。复对四患多贪嗔痴及等分者故成八万四千诸波罗蜜多。此通对治义如常说。又解。由无始来二障粗重。能障净慧所生功德有如是数。于初见道二障断也。为无为德最初生显有斯数故。名欢喜地者。生如来家住极喜地。下广明也。从此第一通明十地。
经。障尽解脱运载名乘。
解曰。通十地也。言障尽者。俱生二障十地分断金刚尽故。言解脱者。解谓离系脱谓自在。随于十地障断显如。金刚心后解脱圆满。言运载者即乘义也。运具四义。运障令尽.运理令显.运行令满。运果令圆至究竟位。此则释其乘之运用。乘体所谓教理行果。如前解矣。从此第三明等觉地。
经。动相灭时名金刚定。
解曰。动相灭时者第十地末最后定也。言动相者如起信论云。如风依水而有动相。无明依真而起业相。今等学位如风灭故动相随灭而水不灭。彼无明灭业相随灭而真不灭。故说此位言动相灭也。名金刚定者。谓诸菩萨至此位中所依胜定犹如金刚。悉能断除微细障故。从此第四明如来地。
经。体相平等名一切智智。
解曰。体相平等者此有二种。一体平等。一切诸佛所证等故。二相平等。一切诸佛恒沙功德亦皆等也。名一切智智者此有二智。一切智者即证如智。下言智者一切种智后得智也。真俗二智诸佛皆等。此即观照般若因果位故。从此第三文字般若。如本记云。有四无上。一说者无上。二信受无上。三所说无上。四智慧无上。且初第一说者无上。
经。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文字章句百佛千佛百千万亿一切诸佛而共同说。
解曰。所证实相能证观照彼二般若必有能诠。然就能诠诸佛国异。如维摩经。或以香饭或以光明或以园林或无言说。此堪忍界即以音声文字般若而为佛事。有此文故。言文字者。梵云便膳那此翻为文。文即是字。如言恶阿。依声所显。是不相应行蕴中字非墨书字。言章句者。梵云钵陀正翻云迹义翻为句。句者章也。诠义究竟。即如经云。诸行无常等章句也。正云迹者谓如象迹。象有四迹寻迹得象。偈有四句寻句得义。文字般若体即四法。谓名句文及与音声。名诠自性如呼色等。色等诸法自性别故。句诠差别。说无常等苦空无我差别法故。文则是字显名句故。声则音声耳所闻故。依声屈曲说名句文。彼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合为般若。解脱因故。此经文字勿谓唯是世尊独说。百千万亿一切诸佛共同说故。从此第二信无上。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财施劣。
经。若有人于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七宝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
解曰。举喻校量。言恒河者新云殑伽河也。河中多沙。取一一沙数大千界。此多沙界满中七宝如常分别。以用布施大千世界一切有情者。彰施广也。以多沙界所贵七宝持以布施大千世界六趣四生一一有情。皆悉等施。故经总说一切有情。皆得阿罗汉果者得胜果也。彼受施者一切有情发声闻心修自利行。依旧经云得七贤四果。此直举胜言罗汉果。显所施中至最胜果。从此第二彰信受胜。
经。不如有人于此经中乃至起于一念净信何况有能受持读诵解一句者。
解曰。信心澄净众善之本。若常信者无已比方。但取于经一念净信。胜前福故。何况等者。少信尚胜何况有能受持读诵心生正解。胜无等故。受持等者。受谓领受持谓不忘。对文背本读诵异也。如办中边论十法行颂云。书写以供养。施人听故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前八为闻后二思修。谓即三慧。此有彼四。三闻一思举。其少解即胜前故。问沙界七宝广施有情。彼复修行至无学果。具兹三胜何乃劣于一念信耶。答七宝是财。由住相施彼二虽广有分别故。阿罗汉果自求解脱。是小乘故。所以劣矣。此般若教是诸佛母出生诸佛。广大甚深胜无等者。一念信等即超彼故。若于前文不住相施及以法施无畏施等无相相应。与此净信受持何别。而言彼劣。从此第三所说无上。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征问所以。
经。所以者何。
解曰。所以净信持读胜者何也。从此第二释胜所由。
经。文字性离无文字相非法非非法。
解曰。文字性离无文字相者明能诠教。言文字者表诠。诸法无自性故。故云性离。以性离故即无相也。故净名云。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言非法者文字空故。非非法者离相所诠体非无故。又非法者所诠理智非有相故。非非法者是所修证不同兔角非无法故。由教及理俱离二边故无上矣。从此第四智慧无上。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般若空。
经。般若空故菩萨亦空。
解曰。即此文字所诠显也。般若空故者境智空也。菩萨亦空者能行照者菩萨亦空。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菩萨亦空。从此第三释空所由。于中分二。且初第一菩萨因空。
经。于十地中地地皆有始生住生及以终生此三十生悉皆是空。
解曰。举所依空显能依空。于十地者。谓欢喜等依持生长故名为地。始生已下明十地空。于一一地皆具有三。且如初地。最初见道名为始生。于初地中具修胜行时既经久名为住生。初地将满进求后地于最后心名为终生。即入住终以为三也。余九例此即成三十。虽后三地无别勉励。任运加行亦有三故。悉皆是空者总即十地别三十生。此之因位能依所依悉皆空故。从此第二明佛果空。
经。一切智智亦复皆空。
解曰。一切智智者谓佛所有本后二智。不唯文字及以所诠并菩萨空。乃至佛果诸相永寂亦复皆空。上来别解三般若中皆通因果。如文释竟。大文第二总明般若。于中分三。一总标境智。二别释境智。三总结皆如。且初第一总标境智。
经。大王若菩萨见境见智见说见受即非圣见是愚夫见。
解曰。此文通明圣凡二也。为前别明三种般若令诸菩萨如是证修。境智虽同犹迷悟别故。此下凡圣对明。然诸菩萨所见境者即是实相。言见智者即是观照。见说受者即是文字。谓于前二以无相心常证修说。不坏于相得无住者真是菩萨。若心取相所见境者即是六尘。言见智者妄分别智。见说受者著相说受。迷性取相愚夫见也。问凡境智说与诸菩萨境智说三体为同异。答住相故非同。照解故非异。故无定矣。从此第二别明境智。于中为三。一明凡境智。二明圣境智。三别明说听。初凡境智于中分三。一总标果报。二释三界业。三结业果空。且初第一总标果报。
经。有情果报三界虚妄。
解曰。下明三界分段生死。言有情者有情世间。言果报者六趣业果。言三界者外器世间。言虚妄者此二因果皆不实也。如不增不减经云。清净法身为诸烦恼之所漂动往来生死名为众生。明诸有情本性清净。谓因无明业所漂动。长眠三界流转六趣往来生死。
犹如伎儿种种变现。皆虚妄故。从此第二释三界业。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欲界业。
经。欲界分别所造诸业。
解曰。言欲界者食欲二贪所属之界。谓四趣全天趣一分及所依处皆名欲界。言分别者。欲界有情诸识散动。身异想异种种苦乐起妄分别。言所造者谓身口意妄想造作。言诸业者业体是思福非福行如前解矣。从此第二明色界业。
经。色四静虑定所作业。
解曰。色谓色界。四静虑地如前已解。所言定者心一境性。所作业者略有三类。一者寻伺。谓初静虑有寻有伺。若中间禅无寻唯伺。上三静虑无寻无伺。与此三种相应净定即不动行能生彼故。从此第三明无色界业。
经。无色四空定所起业。
解曰。无色二字如前已解。言四空者。一空无边处。二识无边处。三无所有处。四非想非非想处。定义如前。唯无寻伺有胜净定之所起业。如俱舍云。修如行时思无边空离第四禅生立空无边处。依此分近诸无间道厌下有漏。粗苦障三随一行相。诸解脱道欣空根本。静妙离三随一行相。得生彼四蕴成身。依命根众同分寿二万劫。识等三处准此应知。寿四万劫六八万劫定渐胜故。从此第三结业果空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业果空。
经。三有业果一切皆空。
解曰。言三有者欲有色有无色有也。言业果者。业谓有漏善不善业及烦恼障缘助力故。果谓所感诸趣异熟身命短长随因缘力有定齐限分段果故。一切皆空者。彼无自性皆空无也。从此第二结无明空。
经。三界根本无明亦空。
解曰。根本无明者如唯识云。第七识俱恒行无明虽恒相续非能发业。第六识俱迷理起者唯取能发福等诸行。缘生之首为根本矣。如起信说。无明有二。一者根本二者枝末。枝末细相谓业转现。依此现识起事识等。即楞伽云。境界风所动七识波浪转。平相引发受分段生即枝末也。言根本者。不如实知真如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念无自相不离本觉。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众生亦尔。依觉故迷。若离觉性则无不觉。此根本也。言亦空者。岂唯业果无自性空。即彼所依根本无明无自性故而亦空矣。从此第二明圣境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变易空。
经。圣位诸地无漏生灭于三界中余无明习变易果报亦复皆空。
解曰。言圣位者此明得人非凡得也。言诸地者依旧经云。三地九生灭。言三地者八九十地。地地皆有始住终生九生灭也。又四卷楞伽云。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住第八地。转舍心等得意生身。又第四云。大慧声闻辟支佛未证法无我。未得离不思议变易生故。又夫人经云。一者阿罗汉二者独觉三者已得自在菩萨受变易身。言自在者即是八地于相及土得自在也。又楞伽第三云。有三种意生身。所谓三昧乐正受意生身。觉法自性性意生身。种类俱生无行作意生身。属十地者。初至七地得初身矣。其第八地得第二身。九至十地得第三也。由此言者。直往菩萨三文皆同。声闻独觉两经皆说。二乘无学回心向地前亦得受变易身况诸菩萨发地者矣。言无漏者此明因也。漏谓烦恼起过无穷。此智无彼故云无漏。言生灭者。虽根本智自体生灭。证不生故非变易因。此唯后得缘生灭法有分别故。为变易因故。唯识云。谓诸无漏有分别业为此因故。于三界中余无明习者此为缘也。障有二种。得变易者无烦恼故唯所知障。是三界中烦恼之余故。所知障即无明。夫人经云无明住地。慈恩译云。无明习地从无始来由无明故数熏习也。唯识第八云。由所知障缘助势力故为缘也。无漏为因所知障为缘故感殊胜细异熟果。言变易者此列名也。变是改义易是转义。改转身命名变易也。此有三名。唯识论云。由悲愿力改转身命无定齐限故名变易。或名意成身。由悲愿力意愿成故。亦名变化身。由无漏力转令异本如变化故。言果报者。谓诸菩萨依欲色身随诸界地令彼改转。细妙光洁异熟无记五蕴性故。唯自类身及复胜位菩萨等境非劣境故。故何用资感有漏果。为自证菩提利乐他故。谓菩萨等已永断伏烦恼障故无容复受。当分段身恐废长时修菩萨行。遂以无漏胜定愿力如延寿法资现身因令彼长时与果不绝。数数如是定愿力助乃至证得无上菩提。彼复何须所知障助。既未圆证无相大悲。不执菩提有情实有。无由发起猛利悲愿。又所知障障大菩提。为永断除留身住故。又楞伽云。随所忆念本愿境界。为成熟众生得自觉圣智。由如是等故资感也。以此而论。变易生死性是有漏异熟果摄。于无漏业是增上果。若有圣教说为无漏出三界者。随助因说。如佛地说。有妙净土出过三界。十地菩萨当生其中。准此悉矣。亦复皆空者。岂准分段无自性空。此无自性亦复空故。从此第二明等觉空。
经。等觉菩萨得金刚定二死因果空一切智亦空。
解曰。等觉菩萨者于十地后等觉位也。得金刚定者最后胜定也。二死因果空者。谓此菩萨由有所治分段变易二种生死微细障也。如何此位有分段耶。由烦恼种。是彼因故。又由无漏延分段蕴为变易故。又本无明从本向末。是彼因故。一切智者能断智也。彼能所断皆无自性故云亦空。从此第三明果德空。
经。佛无上觉种智圆满择非择灭真净法界性相平等应用亦空。
解曰。佛上觉者梵云佛陀。义如上也。胜无与等云无上觉。此总标也。种智圆满者。种即事智智谓理智。智德圆矣。择非择灭者谓即择灭非择灭也。择即净慧断惑显如名为择灭。缘阙显如不由择力名非择灭。解脱圆故。真净法界者。真谓真如清净法界。法身圆故。性相平等者。性谓真如相谓智等。悉皆圆极即平等也。言应用者。大悲感赴应化之身用而常寂。应化圆故。如来所有恒沙功德三身三德亦皆空故。从此第三明说听空。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说听空。
经。善男子若有修习般若波罗蜜多说者听者譬如幻士无说无听法同法性犹如虚空。
解曰。若有修习般若等者。谓若说听亡说听相。譬如等者举喻明也。两句喻人两句喻法。譬如幻士者。幻化之士或如木人。彼虽转动无主宰故。观身如幻。虽有说听亡说听相。不分别故。法同法性犹如虚空者。上言法者所有悟解理事之法。同法性者即真如也。于所悟解炽然修行。了相即性如虚空故。从此第二结人法空。
经。一切法皆如也。
解曰。若有分别见人法异住。无分别一切皆如。大文第三总结护果。
经。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为若此。
解曰。如上所明总别问答广辨修行无分别相。护佛果者为若此也。总是第二别问答竟也。大文第三直问直答。于中分三。初如来发问。次波斯匿王答。后如来印结。且初第一如来发问。
经。尔时世尊告波斯匿言汝以何相而观如来。
解曰。前明般若果德已彰。此问如来即相观性。又彼时众虽闻胜空未解亡相。故佛兴问令正观矣。尔时等者文如前解。汝以何相者。以有为相以无为相而观如来。从此第二波斯匿王答。于中分三。一直明实相。二约法别明。三结观如来。且初第一直明实相。
经。波斯匿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
解曰。世尊先告问观如来。波斯匿答观身实相问答不同者有四义故。一令观者悟因知果。观自实相与如来同。法身一故。二令观者悟果知因。如来法身与己同体。但证理圆即成佛故。三令观者悟因果同。于自身处具有如来恒沙功德。应至求故。四令观者悟因果同。所修二利皆不住相。即证平等实相法故。具斯众义故举自身。言实相者真实无相名为实相。言观佛者佛有三身。一观化身权应示现。二观报身真常五蕴。三观法身二空所显。真常法身今此所观。化即法故。然此下文与涅槃经金刚身品及梵行品念佛之文。无量义。
经。叹佛法身。
维摩经中阿閦佛品。无垢称经观如来品。与此经文同小异耳。言亦然者观自实相同佛法身云亦然矣。
从此第二约法别明。于中总有六十五句类分为五。初约色心文有八对。二约事相文有八对。三约垢净文有六对。四约知见文有十对。五约废诠文有两对。总别不同。三十三对。最初第一约色相明。于中八对。且初第一三际俱无。
经。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
解曰。所言际者是际畔义。谓有为法堕三世故。三世有二。流转三世已往称前如前日等。未至称后如后日等。法行三世未至称前如言前路。已往称后如言过后。色心之法相自迁流遂成三世。无为实相无前后中故云无际。从此第二三际即离。
经。不住三际不离三际。
解曰。前说无为体无三际。此说无为不住三际。虽无为法有自相住。不同此中有住不住故为异也。谓由实相性自空寂。不可说言住此住彼。故云不住。遍一切法不可言离。体非住离得说住离。若定住离即不俱也。自下诸文准此应悉。从此第三五蕴即离。
经。不住五蕴不离五蕴。
解曰。五蕴色心积聚为义。实相非聚故言不住。遍色心故云不离。从此第四四大即离。
经。不住四大不离四大。
解曰。言四大者地水火风。谓坚湿等至下当悉。起必俱有。无色处无。实相非彼故云不住。体遍四大故云不离。从此第五六处即离。
经。不住六处不离六处。
解曰。言六处者眼耳鼻舌身意处也。前五是色。如俱舍论。身根九事。十事余根。第六意处是心法也。皆心心所生门处故。实相非彼故云不住。体遍六处故云不离。从此第六三对合明。
经。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不住方不离方明无明等。
解曰。第六对者三界即离。实相体非生死业果不住三界。体遍于彼故云不离。第七对者十方即离。所言方者依色而立。日出为东日入为西。亭午为南夜半为北。方之隅角名为四维。观待上下为十方故。又一尘上皆有方。今此言住离义有二解。一遣相门。无处可住云不住方。无处可远云不离方。二显德门。实相超有云不住方。用遍法界云不离方。第八对者明闇即离。明无明者义有二解。一依色辩。昼夜异故。又体有光体无光者。明闇异故。实相非明闇故。二依心辩。无漏净慧名之为明。有漏迷闇名曰无明。实相非心非明闇故。所言等者。非住离也。从此第二约事相明文有八对。于中分二。初之四对双非以明。
经。非一非异非此非彼非净非秽非有为非无为。
解曰。初一异对。言一异者义有二解。一离相门。不被有拘故云非一。体遍有无故云非异。二显德门。体具万德故云非一万德皆如故云非异。由此故云非一非异。二此彼对。言此彼者。此谓生死彼谓涅槃。生死涅槃迷悟对待。离言绝待本来平等。何此彼哉。又此物依色处说如。非即离非此彼故。三净秽对。言净秽者义有二释。一依色辩。一切圣众所居净土。一切凡愚所居秽土。又圣与凡各多净秽。实相非色故非净秽。二依心辩。诸无漏慧名之为净。客尘烦恼名之为秽。实相非心故非净秽。由此故云非净非秽。四为无为对。非有为者。诸有为法念念迁流。实相空寂故非有为。非无为者。然其实相即真无为。为遮定执故云非也。从此第二后之四对双无以明。
经。无自相无他相无名无相无强无弱无示无说。
解曰。一无自他对。言自他者依色心立。互相形待对他说自。对自说他。实相绝待无自他故。二无名相对。言名相者。名谓能诠相谓所诠。通有无也。实相非彼无名相故。三无强弱对。言强弱者谓色力等依观待说。实相非彼无强弱故。四无示说对。言示说者有相故可显示。有名故可演说。此无相故不可示。无名故不可说也。从此第三约垢净明文有六对。
经。非施非悭非戒非犯非忍非恚非进非怠非定非乱非智非愚。
解曰。然六度行对六弊垢。观待善恶有施悭等。实相绝待。非彼等故。从此第四约知见明文有十对。于中分二。且初六对约相以明。
经。非来非去非入非出非福田非不福田非相非无相非取非舍非大非小。
解曰。一来去对。诸有动法有来有去。实相不动无来去故。二入出对。迷入生死悟出生死故有入出。又往来法有其入出。实相寂然非入出故。三福田非福田对。所言田者如婆沙论有其四种。趣苦恩德生长福义。实相非有故非福田。实相非无非不福田。又性空故而非福田。具众德故非不福田。四非相无相对。实相常寂故非有相。妙用随缘故非无相。五非取舍对。有为之法可取可舍。实相无为非取舍故。六非大小对。有形质法可定大小。此无形质非大小故。从此第二后有四对。约境以明。
经。非见非闻非觉非知。
解曰。实相非色故非见。非声故非闻。非香味触故非觉。非法尘故非知。从此第五文有两对。约废诠明。
经。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
解曰。心行处灭者心缘虑息也。言语道断者言说不及也。同真际等法性者。谓波斯匿王观身实相。体同真际量等法性。然诸有情无始时来为我法倒。熏习力故自他差别。由业力故所感身形六趣差异。论其实相皆同真际等法性矣。从此第三结观如来。
经。我以相而观如来。
解曰。波斯匿王言。我以上来所说之相观如来也。上直答竟。从此第三如来即结。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印述所说。
经。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是。
解曰。善男子实如汝说不唯实相。而实诸佛证智平等所有十力四无畏等恒沙功德诸不共法悉如汝说皆如是也。从此第二辩观正邪。
经。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解曰。修般若者应如是观。言他观者。但于上文随偏取一。即非正观尽名为他。即邪观也。大文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无量大众得法眼净。
解曰。谓佛答王说护佛果。无量大众得法眼净。法眼净者无漏慧也。若证我空谓即初果。证法空者即初地矣。
菩萨行品第三
将释此品文分为三。初辩来意。谓前品初所申二问先陈果德。前品已明。次辩胜因。具彰于此。令修行者观果修因欣仰进修有此品矣。次释品名。言菩萨者如序品明。所言行者起悲智也。修二利行无住道故。旧云教化约利他门。得同体悲利他即自亦不违也。品第三者无劳释矣。从此第三分文解释。于中分三。第一波斯匿王问。第二如来正答。第三闻法获益。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其义者何。
经。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护十地行菩萨摩诃萨应云何修行云何化众生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解曰。护十地行者牒先问也。菩萨摩诃萨者彰能护人。未修已修俱标问故。应云何下正申三问。意问。发趣修大乘者云何修行。若修行者云何化利。若修若化如何观察即得离障至果德圆。正为希求无上果德。从初至末种不断故兴此三问不增减故。然此三问即是发心求菩提者三种妙观。厌离有为欣求菩提悲愍有情。三种之心生起次第断修化利未为初故。又亦得名三聚净戒。摄善法戒。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治断次第修行化利远离诸障顺三问故。即智恩断三德之因。如次能得报化法身究竟果故。从此第二明佛别答大分为三。一明答修行。二明答化生。三明答观察。就初修行文分为二。初略明五忍。后广明五忍。初略明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总标五忍。
经。佛言大王诸菩萨摩诃萨依五忍法以为修行。
解曰。此总标也。从此第二别列五忍。
经。所谓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皆上中下于寂灭忍而有上下。
解曰。所言忍者。忍谓忍可印许之义。以慧为体。相应助伴具五蕴性。言伏忍者谓折伏也。于三贤位未亲证理。依胜解力所修正观福智二门自他二利皆未亡相。分别二障不起现行。二取随眠伏而未断故名伏忍。即忍之忍。忍有彼伏。三释得名。即起信中相似觉也。言信忍者。信谓证信。初二三地名为信忍。顺谓顺向。顺向无生。四五六地名为顺忍。无生目如。七八九地慧常照理名无生忍。寂灭即如。十地佛地照寂寂照名寂灭忍。皆通持业依主二释。大果难感故经五忍。万行难备渐次而修。从因至果为十四忍。然此五忍经论有异。如本业璎珞经略为六性。一习种性即十住故。二性种性即十行故。三道种性即十回向故。四圣种性即十地故。五等觉性金刚心故。六妙觉性如来地故。亦名六慧。闻慧思慧修慧无相慧照寂慧寂照慧如次六性。于彼六生具明四十二贤圣。故虽此五忍与彼六性列数不同。合彼后二为寂灭忍。即与此经义不违也。又瑜伽四十七说十三住。第一种性住。即本性住种性。未入僧祇。即同此经十善位也。彼云。谓诸菩萨性自仁贤性自成就菩萨功德。菩萨所应众多善法亦有显现。由性仁贤逼遣方便令于善转。非由思择。有所制约有所防护。住此住中住持一切佛法种子。于自体中已具足有一切佛法。一切种故。不能现起上烦恼缠造无间业或断善根。广如彼矣。第二胜解行住。即同此经伏忍三品。彼云。谓诸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未得清净意乐所有一切诸菩萨行。当知皆名胜解行住。于此住中普于一切余菩萨住及如来住皆名发趣。然前住中虽修诸善。性仁贤故所已为之非为菩提。故意作也。未名发趣不入僧祇。此住所修皆名发趣。故与前别。然此住中思择力胜所作加行。以彼修慧未得坚固相续无退。慈恩法师云。此说无漏。修慧未得非有漏慧此住不得。或此所说初发心时。十信菩萨八相成道未超五畏。所有修慧未坚固也。又于三处忘失正念。一于境界可不可意色等六境。其心颠倒忘失正念。二于受生彼彼身中。既受生已忘前生事。三于所受所持诸法。久作久说有所忘失。或于一时具足聪慧。为他说法勉励而转。如闇中射或中不中。或于一时于大菩提虽已发心而复退舍。或时弃舍先所受学净戒律仪不能受学。或时舍于利乐有情而生厌倦利益安未能广大。于诸菩萨所学之中未能普学。菩萨相中未皆成就。在家出家二分菩萨正加行中未等显现。于此所说诸行相状。下忍转时诸行上品。中忍转时诸行中品。上忍转时诸行下品。渐轻微故。入初地时此一切相皆无所有乃至广说。第三极欢喜住。亦名净胜意乐住。即是此经信忍下也。第四增上戒住。即信忍中也。第五增上心住。即信忍上也。第六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即顺忍下也。第七诸谛相应增上慧住。即顺忍中也。第八缘起流转止息相应增上慧住。即顺忍上也。第九无相有功用住。即无生忍下也。第十无相无功用住。即无生忍中也。第十一无碍解住。即无生忍上也。第十二最上成满菩萨住。即寂灭忍下也。第十三最极如来住。即寂灭忍上也。虽十三住对十四忍数即少一。彼乃广也。初种性住忍所不摄。同下颂中十善位也。若以十善为忍方便。即彼与此无宽狭故。摄大乘论从初十信乃至佛地。于中说有三十四忍。地前三忍于十地中地地分为三十忍。佛地为一三十四也。又真谛记释此五忍各治三障。瑜伽四十九说为七地。唯识论说五位修习。皆与此经五忍相摄。讲者叙焉。问经列忍等云上中下。顺理应云皆下中上。何不次耶。答据能行行理实应然。约所治障亦不违理。从此第三结示修行。
经。名为菩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结也。从此第二广明五忍。于中分二。一广明五忍。二结修诸忍。广明五忍文即为五。初明伏忍于中分三。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三道种性。初习种性于中分三。初标位辩相。次正解修行。后结为圣胎。且初第一标位辩相。
经。善男子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
解曰。伏忍位者五忍之中伏忍居首。伏忍之内三中最初创入僧祇故云初也。
伏谓折伏。忍义如前。位者位次此下忍也。起习种性者。起谓生起。超前十善入忍位也。习者修习。言种性者顺理相应为后胜因故得名种。现种熏习习成性故。修十住行者此经略标不列住名。如华严经十住品云。所谓发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贵住.具足方便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王子住.灌顶住.辩住行相至下悉矣。从此第二正辩修行。于中有四。且初第一明发心相。
经。初发心相有恒河沙众生见佛法僧。
解曰。初发心相者长耳三藏云。初习种性有三相发心。一假想发二轻想发三信想发。假想发者藉三种力。一善友力谓善知识。二者行力谓受律仪。三者法力通别二因。通谓如来藏别谓信等五根也。由此三力于佛菩提假起菩提想。以求自安诸有情。犹如声闻观诸非青假起青想而能伏惑。此中亦尔名假想发。此后后想修习不已义尚难识。譬如轻毛无所倚著名轻想发。此后后心信珠显现名信想发。得入十信名发心相也有恒河沙众生者。此显发心其数虽多至于不退入忍位者其数甚少。譬如鱼子庵罗树花彼二虽多成实极少。见佛法僧者明发心缘。或复闻说一体三宝自性常住。或见别相住持三宝。犹教诲力于三宝中发起无上良福田想。而生定信入十信也。从此第二明十信心。
经。发于十信所谓信心念心精进心慧心定心不退心戒心愿心护法心回向心具此十心。
解曰。初句总标。言信心者。澄净为性善顺三宝。离不信故。言念心者明记为性令心不断。离忘念故。精进心者。遍策三业皆令不退。离懈怠故。言慧心者。简择为性令心治断。离恶见故。言定心者。专注为性令心不动。离散乱故。此上五心即是五根遍生一切诸功德故。亦即五力不为一切自所治障所屈动故。不退心者。令五根力具大堪能。必不退起上品邪见普断善根作阐提故。故下卷云。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谤正法。由此而言。至第六心不为不善所退动。故四不退中信不退也。言戒心者。遮防身语令心调柔离破戒故。言愿心者出体如前。求菩提愿利有情愿不间断故。护法心者守护六根。离尘境故。守护余九令不失故。或于三宝不惜身命常守护故。回向心者所修前九及诸胜行回施众生。回求菩提。回向涅槃。不求世间及二乘故。又璎珞经云。谓十信心各互相资心心有十。即是修行百法明门。常发无量有行无行大愿。得入习种性故。具十心者。明于十信心须具修。于中随阙即非此位。然则此十皆言心者。心谓缘虑而为主故。初信等五是心所法。恒依心住。起必相应。不退等五是其胜用。心自在故俱云心也。此前标云初伏忍位起习种性修十住行。今列十信云具十心。即显具修十信心者方入十住。何以知者。璎珞经说。通贤及圣有此二。初云十住。华严经中具明行位。地前三十十住为初。无别十信。不应十信。判为外凡。即违此中伏忍位故。由此十信于十善位虽即修行。有退有进犹如轻毛。于十千劫修习增胜具足不退方名入劫。称习忍位。即十住中发心住摄。从此第三利生分齐。
经。而能少分化诸众生。
解曰。明利他也。如下说云。习种铜轮化二天下。华严经云。此住菩萨劝学十法。所谓勤供养佛乐住生死。主导世间令除恶业。以胜妙法常行教诲。叹无上法学佛功德。生诸佛前恒蒙摄受。方便演说寂静三昧。赞叹远离生死轮回。为苦众生作归依处。第三主导世间即此轮王。第十为苦生依即八相成佛故。此经云化诸众生。即是华严世出世化。举初摄后。十住应知。若尔如何名少分化。答望前十善可云广大。望后位云少分矣。从此第四超二乘地。
经。超过二乘一切善地。
解曰。超过二乘学无学果。一切善地者。依大般若。三乘共行十地。一干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见地。五薄地。六离垢地。七已办地。八独觉地。九菩萨地。十如来地。于此十中菩萨第九。今习种位由发大心双修二利故。虽下忍即超前八故。云超过一切善地。又以义言。二乘皆有见修无学。菩萨超彼故云一切。又大乘同性经。三乘及佛各有十地。此超前二云一切矣从此第三结为圣胎。
经。是为菩萨初长养心为圣胎故。
解曰。于三贤位俱名圣胎。举此摄余皆圣胎也。所言胎者。自种为因善友为缘。闻净法界等流正法修习长养初地见道诞佛家矣。从此第二明性种性。于中分三。一标位辩相。二正解修行。三结超倒想。且初第一标位辩相。
经。复次性种性菩萨修行十种波罗蜜多。
解曰。性种性者。上言性者。以前习种所修习性而成此性故云性也。言种性者。以前种现如同类因引生于此名种性也。即性之种种之性矣。问瑜伽论云。一本性住种性。二习所成种性。此经乃云一习种性二性种性。何故经论前后相违。答论中所明。先本有性依本修习后习成性。经中所明先明修习。习成种性后以习成为性种性。论约本习未习已习。经唯修习初习久习各据一义。亦不相违。言菩萨者十行菩萨也。如华严经十行品云。所谓欢喜行。饶益行。无违逆行。无屈挠行。离痴乱行。善现行。无著行。难得行。善法行。真实行也修行十种波罗蜜多者十度行也。十行菩萨各修一行。即十度故。云何修行。施等诸行名波罗蜜多。唯识论云。要七最胜之所摄受。方可建立波罗蜜多。一安住最胜。谓要安住菩萨种性。二依止最胜。谓要依止大菩提心。三意乐最胜。谓要悲愍一切有情。四事业最胜。谓要具行一切事业。五巧便最胜。谓要无相智所摄受。六回向最胜。谓要回向无上菩提。七清净最胜。谓要不为二障间杂。若非此七所摄受者。所修诸行但名施等非到彼岸。此位菩萨依相似修。登地所行皆到彼岸从此第二正解修行。于中分三。一标十对治。二正解对治。三利生分齐。且初第一标十对治。
经。起十对治。
解曰。起谓生起。十者总标。对谓对观。治即治遣。然此上卷三品之中广明对治略能行行。下卷三中广能行行略明对治。文可悉矣。从此第二正解对治。于中分三。且初第一对治四倒。
经。所谓观察身受心法不净诸苦无常无我。
解曰。言观察者。观谓对观。察谓伺察亦审察也。体即是慧。身受心法者所观境也。身谓相续。如智论中。身谓色蕴。受谓受蕴。心谓识蕴。法处法界并名法故。不净等者能治行也。由无始来妄分别力。于身等四计为净等。为令观察知身不净知受皆苦知心无常知法无我即离倒故又了身等无自性空。即一切倒悉皆离故。从此第二对治三毒。
经。治贪嗔痴三不善根起施慈慧三种善根。
解曰。上言治者通能所治。贪嗔等者此所治也。谓由意识于可意境贪欲随增。不可意境嗔恚随增。于中庸境无明随增。由此三种为不善根。遍生慢等及随烦恼。此三若伏余随伏故。起慈等者能治行也。施谓无贪舍财法故。慈谓无嗔与他乐故。慧由无痴即正慧故。由此三种而为善根。遍生万行诸功德故。从此第三对治三世。
经。观察三世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
解曰。忍体即慧。如上已解。观过去业起曾因忍。观现色心曾因之果当果之因起因果忍。观未来法起当果忍。虽唯现在过未体无。所酬所引假变过未。又缘生法谓无明行为前际因。识等五支为现在果。爱取有三为现在因。生老死二为未来果。此约分位三际因果。此中为破执无因果及执断常。令知因缘如幻似有故观察也。此位菩萨观身等四令离四倒。观心等三离缚修行。观三世法有而不实。故令观察修胜行矣。从此第三利生分齐。
经。此位菩萨广利众生。
解曰。性种银轮化三天下。超前习种故云广利。从此第三结超倒想。
经。超过我见人见众生等想外道倒想所不能坏。
解曰。我人等者义如前释。等取寿者作者命者士夫儒童我之类也。言外道者邪论诸师。言倒想者四倒相应之想倒也。不能坏者。彼能执人及所执法所不能坏。由此菩萨胜解力增。邪师邪法悉超过故。问二乘外道俱是所超。何故前越二乘此超外道胜劣不次。答心由顿发即越二乘。行约渐修后超外道。又此已超非正超也。如二静虑名出苦故。从此第三明道种性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位辩相。
经。复次道种性菩萨修十回向。
解曰。道种性者。道谓初地平等圣道。此引彼生与道为种。道之种种之性名道种性。二依主故。言菩萨者举能行人。修十回向者此略标也。如华严经十回向品云。所谓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不坏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处回向。无尽功德藏回向。随顺坚固一切善根回向。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真实回向。无著无缚解脱回向。等法界无量回向。义如下释。从此第二正解修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总标十忍。
经。起十忍心。
解曰。此总标也。从此第二正辩对治。于中分三。且初第一对观五忍。
经。谓观五蕴色受想行识得戒忍定忍慧忍解脱忍解脱知见忍。
解曰。五蕴及忍义如前解。对观五蕴得解脱蕴。谓观自身语过患。由思愿力遮防七支而得戒忍。次观受蕴妄生领纳诸受漂动。由定专注而得定忍。次观想蕴取怨等像戏论分别起诸名言。如工画人采画诸境。由慧简择而得慧忍。次观行蕴造作种种三有诸业系缚生死。由慧离系解脱自在得解脱忍。次观识蕴妄想分别起诸知见取著六尘。无分别慧解脱清净得解脱知见忍。故对五蕴得解脱蕴。此依言说次第建立。如实义者。无分别慧观五蕴空。于念念中皆具五忍。从此第二对观三忍。
经。观三界因果得空忍无相忍无愿忍。
解曰。言三界者所依处也。言因果者业因识果即能生也。观能所感而得三忍。谓于三界及彼因果执有实体。观遍计空而得空忍。此空所显清净真如无十相故得无相忍。有漏因果虚妄业生。依之修行于此不愿得无愿忍。从此第三对观二忍。
经。观二谛假实诸法无常得无常忍一切法空得无生忍。
解曰。观二谛假实者。假即世俗实即胜义标二谛也。诸法无常得无常忍者。有为迁谢刹那不住得无常忍。观一切法无自性空体不生灭得无生忍。此二引生安非安立二种正观。至下当悉。此位菩萨观流转蕴得解脱蕴。观三界因果得三空忍。观二谛假实得生无生忍。皆依胜解治倒。进修引生圣道证初地故。从此第三结申化利。
经。此位菩萨作转轮王能广化利一切众生。
解曰。即金轮王化四天下。超前位故云广化也。从此第二明信忍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忍辩位。
经。复次信忍菩萨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
解曰。此圣位也。言信忍者谓证信也。此位菩萨亲证真如三宝及戒皆证净故。故此三地俱名信忍。虽后诸地亦有此四。此初现证得证净名。加行后得多缘此故。言欢喜者。初获圣性具证二空。能益自他生大喜故。所言地者。依持生长如智相应。至下当悉。离垢地者。具净尸罗远离能起微细毁犯烦恼垢故。发光地者。成就胜定大法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故。从此第一正解修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断三障。
经。能断三障色烦恼缚。
解曰。言三障者如下经云。初地断诸无灭三界贪等。二地断嗔等习。三地灭无明闇。此之三障至下广明。然所断障如唯识第十障有二种。一烦恼障二所知障。烦恼障中见所断种二乘见道皆能断尽。修所断种乃至金刚方能断尽。若菩萨者见所断种见道断尽。修所断种要至金刚一时顿断。所知障中见所断种亦见道断。修所断种从初地后乃至金刚地地别断。此经所说三地障俱贪嗔痴三。修所断者遍六识能发色业。或缘色境名色烦恼。烦恼自性是缚法故名为缚也。谓三地中各修胜行。贪等永除名为断故。从此第二明诸行。于中分二。初明修诸行后结行根本。初修诸行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四摄法。
经。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解曰。布施等者由无贪等善根相应摄取众生。义如前解。方便化也。从此第二明四无量。
经。修四无量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解曰。慈悲等者由无嗔等善根相应所利无量。义如前解。怜愍化也。从此第三明四弘愿。
经。具四弘愿断诸缠盖常化众生修佛知见成无上觉。
解曰。菩萨所修必备万行。所发大愿有斯四也。断诸缠盖者。由烦恼故缠缚有情。由所知故覆盖胜慧不得现起。或十缠五盖见修二惑随其所应。如常分别。所明断也。常化众生者。二界四生一切有情。明常化也。修佛知见者。诸佛世尊恒沙妙行悉皆修习。明常修也。成无上觉者。谓此初地于诸如来无上正觉明当证也。初后自利。中二利他。通因及果无断尽故。准华严经。修行愿者贤位愿增圣位俱故。从此第四明三脱门。
经。住三脱门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愿解脱门。
解曰。然三脱门义如前解。若三三昧通漏无漏言解脱门即无漏故。又准下文。前之三段于上三地随次偏增。复三脱门通诸地故。从此第二结行根本。
经。此是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一切智诸行根本。
解曰。此上所辩四摄等行。谓诸菩萨从初发心随力修习。乃至成佛皆以此等为诸行本。从此第三结申化利。
经。利益安乐一切众生。
解曰。初地菩萨往百佛刹。二地往千。三地往万。利益安乐彼等生故。从此第三明顺忍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忍辨位。
经。复次顺忍菩萨谓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
解曰。言顺忍者。能顺者慧所顺者如。由慧随顺顺向顺观。顺后无生。即忍之忍名为顺忍。如十地论第八云。随顺平等真如法故。四五地中得耎中忍。六地上忍皆悉随顺无生法忍。此忍即非无生忍故。焰慧地者。安住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慧焰增故。难胜地者。真俗两智行相互合令相应极难胜故。现前地者。住缘起智引无分别最胜般若令现前故。从此第二正明断障。
经。能断三障心烦恼缚。
解曰。能断三障者如下经云。四地永断微细身边见故。五地断随小乘乐求涅槃。六地能断三界集因集业粗现行相。此之三障至下当悉。心烦恼缚者。此上三障唯意识俱名为心也。言烦恼者。唯十地论。三障如次与三慢俱。谓我法慢.身净分别慢.从我慢说名烦恼故。又善戒经说皮肉心三种烦恼。若缘六尘起贪嗔痴。如皮在外名皮烦恼。若缘内执起我我所。如肉在内名肉烦恼。若迷真理真俗别别。如心在于皮肉之内名心烦恼。断次第者。初地见道断肉烦恼。初至七地断皮烦恼。八至十地无功用道断心烦恼。如瑜伽四十八云。所知障品有其三品。一者在皮粗重极喜已断。二者在肤粗重八地已断。三者在实粗重如来住断。经论断位与此不同。皮肉心等通目二障。显此色心义同彼故。所言缚者。心为彼拘不证自地。正智断彼即离缚故。从此第三结申利他。
经。能于一身遍往十方亿佛刹土现不可说神通变化利乐众生。
解曰。四地菩萨往亿佛刹。五地百亿。六地千亿。不可说者显其多也。遍往此等诸刹土中现通化利。从此第四明无生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忍辩位。
经。复次无生忍菩萨谓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
解曰。言无生者谓即真理。智证真理名无生忍。解深密经瑜伽唯识皆说三性名曰无生。本性无生.自然无生.惑苦无生。若能证智名无生忍。兼所证如名无生法忍。即忍之忍通二释也。远行地者。至无相住功用后边。出过世间二乘道故。不动地者。无分别智任运相续。相用烦恼不能动故。善慧地者。成就微妙四无碍解。能遍十方善说法故。从此第二正明断障。
经。能断三障色心习气。
解曰。能断三障者如下经云。七地断诸业果细现行相。八地断诸功用。九地断无碍障。断此三障也。色心习气者通种现也。下广明矣。谓所知障十地于前六地各治一分。色心粗重彼障下品。故此三地各别断故。从此第三结申利他。
经。而能示现不可说身随类饶益一切众生。
解曰。七地菩萨住百亿佛刹。八地住百万微尘数佛刹。九地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刹。往彼等土现不可说身。随类饶益诸众生故。从此第五明寂灭忍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忍辨位。
经。复次寂灭忍者佛与菩萨同依此忍。
解曰。言寂灭者谓即真如。智证寂灭名寂灭忍。即忍之忍二释得名。准下经中。入此地时断神通障。至下当悉。佛与菩萨者举能忍人。谓此菩萨初入十地名为法云。十地后位名为等觉。同依此忍者。谓此与佛胜劣虽异同一忍也。从此第二正解修行。于中分三。初明下上忍。次明等妙觉。后明佛三身。且初第一明下上忍。
经。金刚喻定住下忍位名为菩萨至于上忍名一切智。
解曰。金刚喻定者最后胜定。此定现前能断一切微细障种名金刚定。此定初起菩萨之身名为下忍。后解脱位成一切智名为上忍。从此第二明等妙觉。
经。观胜义谛断无明相是为等觉一相无相平等无二为第十一一切智地。
解曰。上言观者能观正智。正智有二。等觉照寂佛果寂照。是能观智因果别故。胜义谛者即是真如。真如体同明同证也。断无明相者。此微细障第十一地也。此有二解。有说。无明体通二障。彼微细种此皆断故。有说。无明根本不觉。智照本觉故名为断。下广明也。是为等觉者结断位也。一相无相者明佛果也。如智体同故云一相。智冥真理故云无相。平等无二者佛佛道齐等无二也。为第十一者。十地为因佛地为果。超前十地第十一也。一切智地者。佛地圆满此解脱道结果位也。从此第三明佛三身。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法性身。
经。非有非无湛然清净无来无去常住不变。
解曰。非有非无者性功德也。谓诸如来恒沙性德不同万像。故云非有。不同兔角故云非无。湛然清净者。永离众相故云湛然。不与漏俱故云清净。无为德也。无来无去者法性身也。性净本觉体常不生故云无来。体常不灭故云无去。不随迷悟性有动静故云常住。不随凡圣性有改易故云不变。即法身也。从此第二明智德身。
经。同真际等法性。
解曰。真言真际即是法身。若云同者智同理也。谓诸如来等觉位中无明障尽故同真际。解脱位中证理圆极故等法性。此与法身非即非离。俱遍法界常安乐故。从此第三明应化身。于中分二。初明应化身后明能所化。且初第一明应化身。
经。无缘大悲常化众生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
解曰。无缘大悲者悲有四种。一外道异生起爱见悲。二声闻独觉缘欲苦生起。观行悲。三菩萨利乐得同体悲。四诸佛世尊得无缘悲。常化众生者明应身也。谓诸如来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诸菩萨众。随类现身现大神通转正法轮。令彼受用大乘法乐无有间断故云常化也。乘一切智乘来化三界者明化身也。能乘者悲所乘者智。谓从法界最清净智流出智悲演诸至教。此即事智乘理智生。以一切智为所乘故。来化三界者所化处也。虚空世界悉皆无边故。举所依明来化也。如法华云。我诸子等先因游戏来入此宅。长者惊入即此来也。何故须化。如彼又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故现应化化众生也。从此第二明能所化。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所化境。
经。善男子诸众生类一切烦恼业异熟果二十二根不出三界。
解曰。诸众生者诸界趣生一切含识。诸佛菩萨化境或殊。其所化生种类唯尔。一切烦恼者所谓理事发业润生一切烦恼助发缘也。言业者。福非福等染净诸业感生因也。异熟果者。善染所感无记果也。作业感果时必不同。前后名异。异之熟等如常分别。二十二根者如有颂云。取境续家族。活命受用果。世间出世净。依此量立根。言取境者明等六根。续家族者女男二根。言活命者即是命根。受用果者所谓苦乐忧喜舍根。世间净者所谓信进念定慧根。出世净者未知当知已知具知三无漏根。然此体者应结颂云。色与不相应。心王及心所。七一一唯十。三体性随应。下之二句释上四也。七者七色根也。一一者命意根也。唯十者五受信等十心所也。三体随应者三无漏体九根等也。性随应者。色命无记。意五受三信等唯善也。不出三界者结上所明并界内也。问二十二根中前十九根是有漏故可属界系。最后三根体是无漏。云何不出。答此明所化总相而论。理实三根非界系也。言不出者有其二义。一约彼种。未起现行从所依识故云不出。二约现行。二乘无学等觉已前一切菩萨。虽六或七无漏现行。从所依判异熟有漏亦不出也。从此第二明能化身。
经。诸佛示导应化法身亦不离此。
解曰。言示导者开示引导。言应化者。即他受用及大小化通名应化。应化所依清净法界。与此能依体非即离故。说应化俱名法身。谓诸如来普遍法界应现三界。亦同所化云不离故。从此第三简外道非。
经。若有说言于三界外别更有一众生界者即是外道大有经说。
解曰。诸佛所说界外无生。若言界外有众生界者。即是外道吠世史迦六句义中大有经说。非佛教也。若尔二乘无学十地菩萨所居报土。岂非界外。答据随助缘即居界外。体是异熟故非外也。从此第四显化成佛。
经。大王我常语诸众生但断三界无明尽者即名为佛。
解曰。三界二障通名无明。唯断烦恼但免界系。断所知尽名无明尽即为佛也。广明化竟。从此第三结申满位。
经。自性清净名本觉性即是诸佛一切智智。
解曰。自性清净名本觉性者即真如也。依起信论。上句绝待下句对待。对不觉等说名本觉。即是诸佛一切智智此有二义。有说。真如是佛法身。法身智身性相平等。体相相从亦得名为一切智智。如实非智。有说。真如即一切智。心归本原冥合不异。相用非无别体也。即以真如为一切智智。二智二身随应悉故。大文第二结修诸忍。
经。由此得为众生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是为菩萨本所修行五忍法中十四忍也。
解曰。由此得为众生之本者下有二义。有说。此者上本觉也。谓由本觉随不觉故。动眠三界轮回六趣。故此本觉为众生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者。无明微薄本觉力增心归本原。从末向本随位次第建立五忍。至寂灭忍本觉湛然本无动达。今无静故。此本觉亦是诸佛菩萨行本。有说。此者即五忍也。是发大乘趣无上者。从始至终修行之本。亦是诸佛菩萨行本者。亦是法界已成未成佛菩萨本。是为已下如文易了。
从此第二答化众生。于中分四。一明十王位。二明说偈赞。三明忍境智。四诸佛同修。初明十王于中分三。一牒问略标。二明十王位。三结明诸佛。且初第一牒问略标。
经。佛言大王汝先问言菩萨云何化众生者菩萨摩诃萨应如是化从初一地至后一地自所行处及佛行处一切智见故。
解曰。佛言已下牒前问也。从初一地者欢喜地也。至后一地者法云地也。自所行处者一一地中菩萨行处。及佛行处者即彼十地佛化处也。又第十一地如来行处也。一切知见者。菩萨诸佛证真达俗。如实知见行二利也。问初一地者何非习种性耶。答此明十王所行化利。三贤已辨故此不论。从此第二明十王位。于中分十。一一地中皆分为五。一居土广狭。二配属王位。三修法多少。四辨修胜行。五明所利生。初地五中且初第一居土广狭。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佛刹。
解曰。初地菩萨住百大千。云何知然。一化佛土即一大千。百化佛刹百大千故。问所居之土总有几种。以何为体。何故十地广狭异耶。答准佛地论。诸土相对总分为二。一净二秽。净中备举有十三土。果土有三。因土有十。果土三者。若法性土真如为体。恒沙性德依自性故。若报得土镜智为体。诸无漏种依自土故。他受用土平等性智为其土体。现大小身依自土故。若变化土成事智品为其土体。现变化身依自土故。合他受用及变化身。俱为第三应化土也。因土十者。十地菩萨所依之土本识为体。即是有漏苦谛摄故。若后得智所变影像即是无漏道谛摄故。随智胜劣广狭不同。众宝庄严皆自智变。有粗妙异自受用故。乘便明者若彼二乘变易之土体同菩萨。但粗劣故。西方净土地前生者本识为体。由佛本愿及自行力故得往生。无无漏智所资感故。七宝位劣自受用也。秽土之中界趣胜劣自识所变。准此应知。净秽异同生之别业如常分别。从此第二配属王位。
经。作赡部洲转轮圣王。
解曰。如十地经。初地作阎浮提王。璎珞经说。初地已上琉璃轮王。华严经云。初地作阎浮王。此云轮王。言阎浮者明住处也。言琉璃者明胜妙也。言轮王者举轮宝也。居土化境不相违也。然今此经初地菩萨与道种性轮王何别。答如下偈云。权化有情游百国。此百彼一圣凡胜劣有多别故。从此第三修法多少。
经。修百法明门。
解曰。此经总标无别名数。璎珞经云。所谓十信一一各十。即百法明门。华严经云。此地菩萨若行精进。舍家妻子出家学道。于一念顷得百三昧。以净天眼见百佛国。二见百如来。三动百世界。身亦能往彼佛世界放大光明。四化为百类普令他见。五成熟百类所化有情。六若欲留身得百劫住。七见前后际百劫中事。八智见能入百法明门。九化作百身。十身皆能现百菩萨眷属。若以愿力自在示现过于是数。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能数知。若属此经十中第八。通而言者具此应知。从此第四辩修胜行。
经。以檀波罗蜜多住平等心。
解曰。十度之中施度圆满。具七最胜。三轮清净得无分别住平等心。此度偏增。一切常舍余非不修。随力分故。从此第五明所刹生。
经。化四天下一切众生。
解曰。以十善道化利众生。此后诸王皆十善化。处有广狭行有胜劣。以为异矣。从此第二明离垢地。文分为五。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佛刹作忉利天王修千法明门说十善道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土渐广作天帝释。广初地百为千明门。修戒度圆以十善化。从此第三明发光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不可说不可说天王修万法明门依四禅定化一切众生。
解曰。此地菩萨得诸胜定时分天王。渐广胜故。从此第四明焰慧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亿佛刹作睹史多天王修亿法明门行菩提分法化一切众生。
解曰。知足天王修诸亿门菩提分智化众生故。从此第五明难胜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亿佛刹化乐天王修百亿法明门二谛四谛化一切众生。
解曰。所修转胜百亿诸门。备观诸谛化众生故。从此第六明现前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千亿佛刹作他化自在天王修千亿法明门十二因缘智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欲界顶他化天王。所修所悟悉皆转胜。以缘生智化利众生。从此第七明远行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万亿佛刹作初禅梵王修万亿法明门方便善巧智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大梵天境修俱胜。得方便智化利众生。从此第八明不动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微尘数佛刹作二禅梵王修百万微尘数法明门双照平等神通愿智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遍光净天境修转胜。真俗双照现大神通。以大愿智化利众生。从此第九明善慧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佛刹作三禅梵王修百万亿阿僧祇微尘数法明门以四无碍智化一切众生。
解曰。居遍净天境修转胜。四无碍智化利众生。从此第十明法云地。文五如前。
经。若菩萨摩诃萨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作第四禅大梵天王为三界主修不可说不可说法明门得理尽三昧同佛行处尽三界原普利众生如佛境界。
解曰。不可说者如华严经四十五云。不可说者即一百一十九数。若不可说不可说即一百二十数也。居色界顶大自在宫作三界主。境修最胜。得理尽三昧者。照解理极故名理尽。三昧可知。此即最后金刚定也。同佛行处者同寂灭忍也。尽三界原者。依本记云。阿赖耶识以为本原。如起信论。根本无明而起业识。原集原苦是三界原。圣智断此故名为尽。普利等者。谓此地中所利有情证真达俗。悉皆最胜分同佛境。故大品经云。十地菩萨当知如佛。又云见性未了。即其义也。从此第三结明诸佛。于中分二。且初第一结诸菩萨。
经。是为菩萨摩诃萨现诸王身化导之事。
解曰。如文悉矣。从此第二结明诸佛。
经。十方如来亦复如是证无上觉常遍法界利乐众生。
解曰。不唯菩萨依此利生。十方如来亦复如是。常遍法界广利乐故。从此第二明说偈赞。于中分三。一大众供养。二王说偈赞。三闻法获益。且初第一大众供养。
经。尔时一切大众即从座起散不可说花焚不可说香供养恭敬称赞如来。
解曰。闻法喜庆供养称赞也。从此第二王说偈赞。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标王说偈。
经。时波斯匿王即于佛前以偈赞曰。
解曰。所言偈者此有三解。一云偈者竭也。摄义竭尽。二云偈者憩也。语憩息故。三者梵云伽他此云讽诵。古译经者乃至偈他略去他字但名为偈。语讹略矣。从此第二正明偈赞。总三十行于中分三。初有三行赞佛三德。次有二十六行半广赞五忍。后有半行结赞礼敬。初赞三德于中分三。一赞三业德。二赞所被妙。三赞所说深。且初第一赞三业德。
经。世尊导师金刚体心行寂灭转法轮八辩圆音为开演时众得道百万亿。
解曰。世尊如上。言导师者善巧具足如海导师。彼引得宝。此引成佛。金刚体者坚固具足。体者身也。佛身坚固由如金刚。赞身德也。言心行者悲智具足。四智心品总名为心。常照二谛故名为行。言寂灭者解脱具足逾动逾寂名为寂灭。赞心德也。如净名云。心净已度诸禅定。不违此也。转法轮者下赞语德。转者起也。法谓所说教理行果三乘法也。轮者圆满由如车轮。摧坏诸障能运用故。谓佛所转无上妙法。往他相续以被根宜。转法轮义如常分别。言八辩者。八谓八音辩谓七辩。言八音者如梵摩喻经云。一最好声。二易了声。三调和声。四柔软声。五不误声。六不女声。七尊慧声。八深远声。言七辩者。一捷辩。须言即言无蹇叱故。二迅辩。悬河湕冷不迟讷故。三应辩。应时应机不增减故。四无疏谬辩。所说契理不邪错故。五无断尽辩。相续连环终无竭故。六凡所演说丰义味辩。一一言句多事理故。七一切世间最上妙辩。具足甚深如雷等故。言圆音者。一音圆音义通多解。有说。诸佛无形无声为对根宜。如空谷响现无量声。随其根性各得一音等遍十方故云圆音。有说。诸佛实有色声。其音圆满无异韵曲。如经说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有说。诸佛实有众多音声。但以佛音无障无碍。一切即一故名一音。一即一切故名圆音。由具众德广为开演。赞语德故。上三业德即三密门。事用之中即三示导。时众得道百万亿者。赞说。当根标所被也。从此第二赞所被妙。
经。天人俱修出离行能习一切菩萨道。
解曰。天人俱修者。若天若人异类等受。俱能修习大乘出离菩萨道也。由此言者。三乘种性但诣斯会皆修大故。自上所明即三宝也。从此第三赞所说深。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五忍德。
经。五忍功德妙法门十四菩萨能谛了。
解曰。五忍如前。言功德者。菩萨所修万行功德。妙法门者。从凡至圣深妙法门。十四菩萨者。三贤十地及以等觉为十四也。能谛了者。见解证修能谛了矣。从此第二明因果异。
经。三贤十圣忍中行唯佛一人能尽原。
解曰。因中菩萨依此趣求。故忍中行。唯佛果圆德行俱满。独尽原故。从此第三明三宝藏。
经。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摄。
解曰。佛法众者列三宝名。一体真如即忍性故。能说所说诸修行者即别相故。所言海者。赞忍深广包含三宝。蕴积为藏。无量功德者。有为无为恒沙功德皆积忍中故云摄也。赞所说深。明三业竟从此第二有二十六行半广赞五忍。于中分二。初有二十四行广赞五忍。后有两行半赞佛悲深。初明五忍。于中分二。初有二十三行广明五忍。后有一行因果对明。就明五忍大分为六。初四行半偏明伏忍。于中分二。初通赞四王。后总明伏忍。初文复二。且初第一明十善位。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一终
[1] [2] [3] [4] [5] [6] [7]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
经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中下品善粟散王上品十善铁轮王。
解曰。十善如下。此十善位经十千劫方入伏忍。忍方便故。发大心者。所度所断所修所趣悉皆大故名发大心。长别三界者。前发大心总有二类。一者直往二者回心。若前顿发心必坚猛。惑虽未断定当超。故若后渐悟。二乘有学及无学果圣道断障云长别故。苦轮海者。苦通三界谓三苦也。依苦乐舍立为苦故。往返不息回转如轮。升沉出没深大如海。中下品善者。所修十善时既长久。初中后位为下中上。中下二品作粟散王。小王众多如彼粟散。从喻立称。又如劫初分香稻者。以粟散布名粟散王。若上品者铁轮王也。从此第三明三贤位。
经。习种铜轮二天下银轮三天性种性道品坚德转轮王七宝金轮四天下。
解曰。十住菩萨作铜轮王。十行银轮。十回向位作金轮王。然四轮王王化别者。一二三四洲化境为异。故顺正理云。从此洲人寿命无量乃至八万岁有转轮王生。灭八万时。有情富乐寿量损减。众恶渐盛。非大人器故无轮王。此王由轮旋转应导威伏一切名转轮王。金银铜铁轮应别故。若王生在刹帝利种绍洒顶位。于十五日受齐戒。时沐浴首身受胜齐戒。升高台殿臣僚辅翼。东方忽有金轮宝现。余转轮王应知亦尔。轮主如佛无二俱生。一切轮王皆无伤害。令伏得胜已各安其所居。劝导令修十善业道。言七宝者。所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主藏臣宝主兵臣宝。马等五宝有情所摄。珠轮二宝乃是非情。正法念经又有七宝。所谓剑宝皮宝床宝林宝殿宝衣宝履宝。此等诸宝皆由修习无嗔善根之所招感。所有威德及王风化。如正法念乃起世经。彼广明矣。从此第二总明伏忍。于中今三。且初第一总明圣胎。
经。伏忍圣胎三十人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世诸佛于中学无不由此伏忍生。
解曰。住伏忍者即名圣胎。三世诸佛从此生故。从此第二明难得入。
经。一切菩萨行根本是故发心信心难若得信心必不退进入无生初地道。
解曰。一切菩萨行根本等者。此明入劫菩萨行本。即十信心此心难发。如前经云。有恒河沙见佛法僧。得入信者数极少矣。若得十信至第六心必不退者信不退也。定证无生至初地故。虽七住前容作二乘。设尔不久定当得故。又解若得信心即十信心必不退者。十住第七位不退也。已前容退。如璎珞经云。净目天子法才王子舍利弗等欲入第七。遇缘退故。从此第三结名辩相。
经。化利自他悉平等是名菩萨初发心。
解曰。化利自他者辩发心相。若时菩萨观他如自得平等心而修二利。方名菩萨初发心相。入初住也。明伏忍竟。从此第二有五行半广明信忍。于中分二。初别明三地。后总结断障。初明三地文分为三。初明下忍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明欢喜地。
经。欢喜菩萨转轮王初照二谛平等理权化有情游百国檀施清净利群生。
解曰。欢喜等者。标住地名明其王位。初照二谛平等理者。谓此初证平等真如断分别也。权化有情者。或王或佛权现化身。游百国者明化境也。檀度清净者胜行利生也。从此第二明地得名。
经。入理般若名为住住生德行名为地。
解曰。入者证也。言般若者。无分别智证实相理俱名般若。住者不动名住。依持义也。住生德行名为地者。智冥真理即能生显为无为德。有为功德因此而生。无为功德因此而显。五相显发住生二义故名为地。道十地也。如唯识第九云。如是十地总摄有为无为功德。以为自性。与所修行为胜依持。令得生长名为地矣从此第三初心具德。
经。初住一心具众德于胜义中而不动。
解曰。言初住者。见道证如名为初住。言一心者。即一心真见道也。具众德者。如前经云。具足八万四千德也。于胜义者。境第七声。谓智证真寂而不动。此初入地。例后应知。从此第二明中品忍。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离垢地。
经。离垢菩萨忉利王现形六趣千国土戒度清净悉圆满永离误犯诸过失。
解曰。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所化境。明修胜行。戒度圆满明其离过。微细不犯矣。从此第二明修境智。
经。无相无缘真实性无体无生无二照。
解曰。上句明境。妄执缘生圆成异故。下句明智。达无体故。了无生故。证无二故。明智照解无分别故。虽于五忍胜劣有殊。论其境智准此应悉。从此第三明发光地。
经。发光菩萨夜摩王应形往万诸佛刹善能通达三摩地隐显自在具三明。
解曰。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所化境。明其得定。明所具德。言隐显者。五通自在具有三明。如序品也。从此第二总结断障。
经。欢喜离垢与发光能灭色缚诸烦恼具观一切身口业法性清净照皆圆。
解曰。结上三地能断色缚。谓贪等三如前解故。具观一切身口业者。显离色缚。色业自在。言法性者。色心实性即是真如智照圆也。从此第三有四行偈广明顺忍。于中分二。初别明三地后总结断障。初明三地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明焰慧地。
经。焰慧菩萨大精进睹史天王游亿刹实智寂灭方便智达无生理照空有。
解曰。标其地名。明修胜行。明王居处。实智寂灭者证如智也。方便智者缘事智也。达无生理者即是真如正智境也。照空有者即是理事方便境故。从此第二明难胜地。
经。难胜菩萨得平等化乐天王百亿国空空谛观无二相垂形六趣靡不周。
解曰。标其地名明修正观。真俗二智行相互违。合令相应故名平等。明王居处。空空谛观者。初空显如。后空遣相。或云色心。或云我法。谓此地中理事合照故云谛观。无二相者。能合难合令相应无二相故。垂形以下。明所化境。靡者无也。从此第三明现前地。
经。现前菩萨自在王照见缘生相无二胜义智光能遍满往千亿土化众生。
解曰。标其地名。明王居处。照见缘生者。智常照解十二缘生相无二也。胜义智光者。智缘胜义名胜义智。智能照理故名光能。照解体圆故云遍满。往千亿土明所化故。从此第二总结断障。
经。焰慧难胜现前地能断三障迷心惑空慧寂然无缘观还照心空无量境。
解曰。结上三地。能断三障迷心惑者。如上见等三种障也。言空慧者结实智也。言寂然者结平等也。无缘观者。结照见缘生相无二也。还照心空者。自障既断照自地如。如智德广云无量矣。从此第四有两行半明远行地。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远行地。
经。远行菩萨初禅王住于无相无生忍方便善巧悉平等常万亿土化群生。
解曰。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无相无生忍者。此地菩萨纯无相观故。云无相智证无生忍。方便善巧者。明修胜行。济利有情悉平等故。常万已下。明所化境。从此第二超分段生。
经。进入不动法流地永无分段超诸有。
解曰。此地菩萨必能进入后不动地法駃流也。未无分段者。自此已前容有分段。受三界生。今此地中功用分段最后边故。超诸有者。无漏定愿资彼胜身。令所感报渐渐增胜乃至等觉受变易生。超三有故。从此第三明所断障。
经。常观胜义照无二二十一生空寂行顺道法爱无明习远行大士独能断。
解曰。言常观者表无间断。言胜义者明所证也。照无二者。真俗双照无有二也。二十一生者明经生也。地地有三。今第七地经二十一生。智皆照如云空寂行。理实住地有二十生。最后终生必当得故。顺道法爱者爱善法也。婆沙论中名善法欲。智度论云。顶位未伏顺道法爱。不言断位。此说断者。谓六地前有定有散。散位起爱。今入此地。虽有加行以结无相。相续现前无散忻求。永无爱故。无明习者。如下经云。断诸业果细现行相。诸业果者即分段生。细现行者所知障也。执有生灭。细相现行能障此地妙无相道。所知障体即是无明。与前爱俱。入地止断。故偈说云。远行大士独能断也。前长行中七八九地皆无生忍合为一文断色心习。此别结者。永无法爱超分段生。功用后边具此三义故别结矣。又若大劫数三无数。今第七地第二劫满。又后二同第三劫皆无功用故同结矣。从此第五有五行偈明后三地。于中分二。初别明三地。后总明断障。初明三地文分为三。初不动地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明不动地。
经。不动菩萨二禅王得变易身常自在能于百万微尘刹随其形类化众生。
解曰。明中忍也。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得胜身。常自在者。现相及土悉皆自在。明所化境随类化故。从此第二明常不动。
经。悉知三世无量劫于第一义常不动。
解曰。悉知三世者明智照也。无量劫者。知过未世俱无量也。于第一义者。此地菩萨虽常证如。真俗双照常不动矣。从此第二明善慧地。
经。善慧菩萨三禅王能于千恒一时现常在无为空寂行恒沙佛藏一念了。
解曰。明上忍也。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所化境。明修止观。智常证如。真俗平等皆空寂故。恒沙佛藏者明具德也。恒沙诸佛所流至教。此地菩萨于一念中四无碍解皆能了矣。从此第三明法云地。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法云地。
经。法云菩萨四禅王于亿恒土化群生始入金刚一切了二十九生永已度。
解曰。寂灭忍中此下品也。标其地名。明王居处。明所化境。始入金刚者后胜定也。始者初也。入者证也。此地末心起金刚定。初无间道证理。现前惑障永无。照解圆极名一切了。此等觉位法云地收。上下各半显前后故。明所超生如文悉矣。从此第二明下品忍。
经。寂灭忍中下忍观一转妙觉无等等。
解曰。标忍之名明下忍观。言一转者。辩忍位也。此无间位转为解脱名为一转。即名妙觉佛果圆也。无等等者。若前刹那以因望果名为无等。至解脱位佛佛道齐即名为等。此下忍位明当转故。从此第二总明断障。
经。不动善慧法云地除前所有无明习无明习相识俱转二谛理圆无不尽。
解曰。标上三地。除前所有无明习者。所知障也。除前七地各治一分色心障外余之细障。于此三地各别断故。无明习相识俱转者。谓修所断烦恼障种及第七俱所有无明彼微细种至等觉位由与识俱故云俱转。又如起信。根本无明与业识俱。云转舍也。二谛理圆无不尽者。明等觉位。照解体圆所断所弃无不尽矣。从此第六有一行半明正觉位。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正觉圆。
经。正觉无相遍法界三十生尽智圆明。
解曰。梵云三菩提此云正觉。无上觉也。言无相者。能证所证俱无相也。遍法界者。恒沙功德一一无边乃至毛端皆遍法界。三十生尽者。超过十地彼生尽故。智圆明者智圆极也。从此第二明佛具德。
经。寂照无为真解脱大悲应现无与等湛然不动常安稳光明遍照无所照。
解曰。言寂照者明智德圆。无为真解脱者明断德圆。大悲应现者明恩德圆。无与等者。明上三德俱无等也。湛然不动者显恩德也。由佛大悲利他愿力。应现大小种种类身。动而常寂故云湛然。虽示去来体常不动。言安隐者示现化也。如食马麦及现出血。未曾动摇常安隐也。光明遍照者。恩德之体如净摩尼。体周法界照而无照。大文第二结前因果。
经。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一切有情皆暂住登金刚原常不动。
解曰。三贤十圣住果报者。约人明也。分段变易二种生死。若身若土乘因感果住果报故。唯佛一人居净土者。如来亦名无上觉者。随身所居。皆净土故。一切有情皆暂住者。约法明也。等觉已前若贤若圣有为生灭刹那不住。设令证如亦暂住故。登金刚原常不动者此有二义。有说。佛果真解脱位。智常证如。如智平等故名不动。凝然相续俱名常故。有说。佛果金刚定后证寂灭原。身智湛然常不动矣。从此第二有两行半赞佛悲深。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总赞悲深。
经。如来三业德无量随诸众生等怜愍。
解曰。总赞三业德无量也。随诸众生等怜愍者。正赞悲深。如来大悲怜愍平等。随其种性示无上乘。实悲深故。从此第二别赞三业。
经。法王无上人中树普荫大众无量光口常说法非无义心智寂灭无缘照。
解曰。人中树者举喻明也。赞佛身业。荫除执恼。光能破闇。口常说法者赞语业也。说即是声。甚深如雷具梵声也。非无义者。外道异生有字无义。二乘狭劣。菩萨未圆。唯佛所说有字有义皆圆满也。心智寂灭者赞正智也。智冥真理常寂灭故。无缘照者赞业用也。冥真起化。悉皆无相照而无照。化而无化。从此第三赞说甚深。
经。人中师子为演说甚深白义未曾有尘沙刹土悉震动大众欢喜皆蒙益。
解曰。人中师子者。师子出声百兽潜伏。如来演说诸障云消故以喻也。为演说者赞五忍也。甚深等者。二乘不测故云甚深。旷劫难闻未曾有故。尘沙等者。以法威力闻所未闻。尘沙刹土皆震动故。大众等者。大众闻法领解欢喜。若凡若圣皆蒙益故。具斯众德故赞悲深。三示道中偏赞此者。后诫示导利乐广故。从此第三结赞敬礼。
经。世尊善说十四王是故我今头面礼。
解曰。文易可知。此结赞矣。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尔时百万亿恒河沙大众闻佛世尊及波斯匿王说十四忍无量功德获大法利闻法悟解得无生法忍入于正位。
解曰。无生忍者。随其所应。此多地前无生忍也。入于正位者即初地也。偈与长行有差别者。修行诸忍自利行增。化生为王利他行胜。偈总上二。即为异矣。从此第三忍位智于中分三。一印述所说。二忍位境智。三赞忍德深。初印所说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往昔因。
经。尔时世尊告大众言是波斯匿王已于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我为八地菩萨。
解曰。引昔因中明同事也。从此第二明今偈赞。
经。今于我前大师子吼。
解曰。赞于佛前得决定说。从此第三印可所说。
经。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得真实义不可思议。
解曰。重言如是者。如汝所说印能诠文。得真实义者。印所诠义。是故重言如是如是。不可思议者。赞其文义心言路绝。从此第四唯佛能知。
经。唯佛与佛乃知斯事。
解曰。唯佛等者。菩萨修证诸忍未圆。设后如前悉皆分故。唯有诸佛。佛道齐证解忍圆故尽知也。从此第二忍位境智。于中分三。一标忍难量。二总相征问。三分别解释。且初第一标忍难量。
经。善男子此十四忍诸佛法身诸菩萨行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解曰。前长行中佛说十王。次于偈中王别赞忍。忍之境智若因若果此具明也。此十四忍者牒前文也。诸佛法身者。谓应化身皆法身也。诸菩萨行者。等觉已前一切行也。思议等者。心不能思口不能议。过称量境云不可也。明佛菩萨皆依此忍。忍之性相思议称量俱不及矣。从此第二总相征问。
经。何以故。
解曰。何故诸佛菩萨皆依十四忍不可思量也。从此第三分别解释。于中分二。初别明境智后释结难量。初明境智于中分二。一明佛境智二明菩萨境智。初佛境智于中分三。一标佛生化灭。二释无生化灭。三结如虚空。且初第一标佛生化灭。
经。一切诸佛皆于般若波罗蜜多中生般若波罗蜜多中化般若波罗蜜多中灭。
解曰。实相般若无生化灭。诸佛化现圆应十方。于般若中示生化灭。即王宫生转法轮化。双林后灭则其事也。从此第二释无生化灭。于中复二。且初第一释无生等。
经。而实诸佛生无所生化无所化灭无所灭。
解曰。谓明诸佛体遍相圆动而常寂无生化灭。从此第二境智俱寂。
经。第一无二非相非无相无自无他无来无去。
解曰。言第一者胜无等故。言无二者如智不异故。言非相者不同色像故。非无相者不同兔角故。无自无他者。所现应化胜劣有殊。与法性身无自他故。无来无去者。化现应物示有去来。体常不动。无来去故。从此第三结如虚空。
经。如虚空故。
解曰。静不违动。动而常寂。即动而静。如虚空故。从此第二明菩萨境智。于中分二。一即境观空二即智观空。初即境中文分为二。一别相观空二总相观空。初别相中文分为二。初即法观空后即受观空。初即法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无生灭。
经。善男子一切众生性无生灭。
解曰。显依真也。一切众生者。通能所化一切生也。蕴等自性体即真如无生灭故。从此第二明法不实。
经。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蕴处界相无合无散。
解曰。谓无始来迷自真性。为相所动令知幻也。由诸法集幻化而有者五蕴法也。五蕴和合故名为集。此无实体幻化有也。蕴处界者明幻法也。言无合者蕴从缘起。缘自性空故无合也。言无散者。众缘假集暂有显现故非散矣。从此第三明法性空。
经。法同法性寂然空故。
解曰。上言法者蕴等法也。同法性者同真如性。性相依持体不相离。了相即性寂然空故。从此第二即受观空。于中分三。一体性清净。二明行不实。三总结明空。且初第一标性清净。
经。一切众生自性清净。
解曰。此标众生真性清净。与前别者。前明蕴等体无生灭。此明作业自性清净。前果后因。前法后受。前苦后集。是二别故。从此第二明行不实。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明行不实。
经。所作诸行无缚无解非因非果非不因果。
解曰。明作业也。所作诸行者。诸即众也。行谓造作。依身口意造作善染六趣之业名诸行也。无缚无解者。由妄所动为烦恼缚。求离系解故有缚解。了体即真本自无缚。谁复求解即无缚解。非因非果者。所作诸行妄故见有。妄自性空非因果也。非不因果者。未了自性妄想漂驰乘因感果如幻有也。从此第二明受不实。
经。诸苦受行烦恼所知我相人相知见受者。
解曰明妄受也。言诸苦者。三界通论总有三苦。三苦不一故名为诸。言受行者。受谓领纳。顺违俱非境相为性名受行也。或于所受善染境中起爱为业。领彼所作为行相也。言烦恼者。烦劳扰恼诸有恼故。言所知者。碍慧不生。障所知故。即二障也。我相等者如前已解。障依执生。障宽执狭具生二障故别明也。从此第三总结明空。
经。一切皆空。
解曰。明所作行乃至受者随彼妄情流动以有。皆无自性故一切空也。从此第二总相观空文分为三。一标境界空。二释境界空。三结如虚空。且初第一标境界空。
经。法境界空。
解曰。法境界者。即前蕴等所作诸行法受二中。三性六趣及以三宝皆名为法。标俱空故。从此第二释境界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三性空。
经。空无相无作不顺颠倒不顺幻化。
解曰。言空者妄倒空故。无相者真如无相故。无作者有为不实无自作故。不顺颠倒者。妄体本空无所顺故。不顺幻化者。相无自性体空寂故。从此第二明无相空。
经。无六趣相无四生相无圣人相无三宝相。
解曰。所趣所生无记三性彼无自性。照解空故。无圣人者。二乘圣者十地菩萨无自性故。无三宝者。别相住持二种三宝佛身示现余无自性。达无实体皆无相故。从此第三结如虚空。
经。如虚空故。
解曰。照境空寂如虚空故。从此第二即智观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智照空。
经。善男子甚深般若无知无见不行不缘不舍不受。
解曰。甚深般若者谓正智也。言无知者无分别故。言无见者无推求故。言不行者智冥真故。言不缘者无缘相故。言不舍者不易脱故。言不受者无领纳故。此之六义俱正智也又解。无所不知知而无知。无所不见见而无见。乃至第六无所不受受而无受。此后六义通真俗也。然后六中。行谓万行。缘谓理事。舍谓财法或大舍故。受谓真俗不变变故。证真达俗得无住故。从此第二明无照相。
经。正住观察而无照相。
解曰。无分别智正住现前照而无照。不住相故。从此第三结智明空。
经。行斯道者如虚空故。
解曰。行斯道者。谓诸菩萨依此证修。境智俱寂如虚空故。又以此文对不知亡相生正解者。为立量云。观照般若为宗。有法定无照相为宗之法。法及有法和合为宗。无知无见等故。别三合一。以为因法。由如虚空。此是喻法。若尔对佛弟子宗有相符。小乘诸师因犯随一。若有空者若无空者。喻犯有俱无俱不成。略有四过。若对外道宗有所别。能别不极成。同有随一彼不许。此无知见等取彼无想。非此极成喻。对空论对无空论。有俱无俱二二不成。略有六过。有过之量岂能立破耶。此亦不然。为对大乘初心菩萨未解亡相生正解者。此无过量。小乘诸宗慧解狭劣。外道倒执。耳初不闻。宁以摩尼尔无目者。然此置中改经而字以为定字。取文不次。性相求故。由此自上明忍境智一一文中有多比量。皆无过失。能生正解。乐者叙焉。又于菩萨境智之中。如次亦为苦集灭道。从此第二释结难量。于中分二。初释难量后结难量。释难量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不可得。
经。法相如是有所得心无所得心皆不可得。
解曰。法相如是者前境智也。有所得心者取相之心也。无所得心者无分别智也。皆不可得者。前有得心妄故不得。后无得智真故不得。设非亲证相似缘如亦不可得。即四句中初标次列后总结矣。从此第二释非即离。
经。是以般若非即五蕴非离五蕴非即众生非离众生非即境界非离境界非即行解非离行解。
解曰。释上四文体皆般若。由心迷悟解缚异也。是以般若者标可释法。非即五蕴。幻妄有故。此非幻妄故即非也。非离五蕴者。实相平等体遍一切故非离也。此释上云由诸法集幻化有也。非即众生者。众生妄倒。此非妄倒故即非也。非离可知。释次众生所作诸行也。非即境界者。前诸境界不了故妄。实相非妄故即非也。非离可知。释次境界文也。非即行解者。行解即是观照智也。若住于相故云非即。若无分别云非离也。释观照。故知断证修是四别矣。从此第三总释难量。
经。如是等相不可思量。
解曰。如是上来诸佛菩萨忍之性相。不可思惟不可称量能知其德过思量矣。从此第二明结难量。于中分三。且初第一结菩萨行。
经。是故一切菩萨摩诃萨所修诸行未至究竟而于中行。
解曰。此结标中诸菩萨行也。言是故者结上之词。言一切者地前地上诸菩萨也从初发心至未成佛。皆于思中而修行矣。虽忍之性体无圣凡。依忍辩修故明菩萨也。从此第二结诸佛化。
经。一切诸佛知如幻化得无住相而于中化。
解曰。一切诸佛者。此结标中诸佛法身。知如幻化者。知所化生如幻不实。若非教被无脱幻缚。故起化也。得无住相者。一切凡夫乐住生死。二乘圣者乐住涅槃。诸佛世尊得无住道。大悲大智常所辅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身或异同恒利乐故。而于中化者。界趣圣贤忍所摄故。于中化故。从此第三结忍难量。
经。故十四忍不可思量。
解曰。结也。然据标中释结别者。释后结前文越次也。又复结中人亦越次。标据果因结依行化。是二别矣。从此第三赞忍德深。于中分三。一标利益广。二喻说难量。三诸佛称赞。且初第一标利益广。
经。善男子汝今所说此功德藏有大利益一切众生。
解曰。赞所说忍是功德藏。生闻思等广利乐故。从此第二喻说难量。
经。假使无量恒河沙数十地菩萨说是功德百千亿分如海一滴。
解曰。明德广也。假使无量恒河沙数者明其多也。十地菩萨者明其胜也。菩萨之中十地最胜。说是功德者忍功德也。百千亿分等者举喻以明。谓忍德圆量同法界犹如大海。十地赞说于百千亿分中其如一滴耳。若尔波斯所证极唯十地。何故十地赞乃劣耶。答波斯说忍与佛说同。赞忍功德亦同前说。如一滴矣。从此第三诸佛称赞。
经。三世诸佛如实能知一切贤圣悉皆称赞是故我今略述所说少分功德。
解曰。此十四忍所有功德。三世诸佛如实能知。一切菩萨若贤若圣依忍修行悉皆称赞。是故等者。若佛具说者恐生犯乱。故佛略述少分功德。从此第四诸佛同修。于中分三。初诸佛同修后明起净信。初同修中文分为二。初三世同修后明必修习。初文复三。且初第一过现同修。
经。善男子此十四忍十方世界过去现在一切菩萨之所修行。
解曰。明此忍门菩萨同修。从此第二明佛显示。
经。一切诸佛之所显示。
解曰。明同说也。从此第三合明未来。
经。未来诸佛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
解曰。例过现也。从此第二明必修习。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必修习。
经。若佛菩萨不由此门得一切智者无有是处。
解曰。言不由者由谓因由所以之义。若佛菩萨不因于忍不入是门得成佛果一切智者。无有是处。从此第二征之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以不修忍者不成佛也。从此第三释无所由。
经。诸佛菩萨无异路故。
解曰。诸佛菩萨不依忍门次第修证。更无异路得成佛故。从此第二明起净信。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信超劫。
经若人闻此住忍行忍回向忍欢喜忍离垢忍发光忍焰慧忍难胜忍现前忍远行忍不动忍善慧忍法云忍正觉忍能起一念清净信者是人超过百劫千劫无量无边恒河沙劫一切苦难不生恶趣。
解曰。生死长劫无由闻名。若有得闻不生疑谤深生净信。乃至极少一念净信者。是人即超百千等者。即超沙劫诸苦八难不生恶趣。何况多时受持读诵起闻思修。而不越哉。从此第二明得菩提。
经。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曰。由前净信岂唯越苦。亦乃不久当得菩提。从此第三大众修行。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闻法人。
经。是时十亿同名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与无量无数诸来大众欢喜踊跃。
解曰。闻忍之时。同名菩萨与诸大众即序品中所列大众。悉皆欢跃。从此第二明见诸佛。
经。承佛威神普见十方恒沙诸佛各于道场说十四忍如我世尊所说无异。
解曰。以闻法故承佛威神。即见十方恒沙佛也。各于道场等者。谓一切佛各居本土道场海会说十四忍。如今世尊所说无异。表能说同表所说同。以法威力得闻见同。如华严经。法慧菩萨说十住。功德林菩萨说十行。金刚幢菩萨说十回向。金刚藏菩萨说十地。一一会终庄严道场。后后转胜。阿僧祇数宝幢幡盖种种严饰。令彼时众普见十方同名菩萨同说修行。今者此经世尊自说。故见十方恒河沙数诸佛会海皆同说也。从此第三如说修行。
经。各各欢喜如说修行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欢喜修行如文易了。从此第三答观察问。于中分三。一总标前问。二别相对治。三结正观察。标前问中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总标前问。
经。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汝先问云复以何相而住观察。
解曰。牒前问也。初明五忍自利行增。次说十王利他行胜。若自他利俱令观察。总此显示。观谓照慧察谓审谛。观照审谛故云观察。从此第二明住平等。
经。菩萨摩诃萨应如是观以幻化身而见幻化正住平等无有彼我。
解曰。应如是观者标示观行。以幻化身者观自如幻。而见幻化者观他如幻。正住平等者。无分别智正住现前无自他相即平等也。无有彼我者。达有如幻。所修二利长时无间则彼我亡故。从此第三结示修行。
经。如是观察化利众生。
解曰。应如是观行化利故。从此第二别相对治。于中分二。初别观诸假。后结示正观。初别观中文分为七。一明法假。二明受假。三明名假。四相续假。五相待假。六缘成假。七因成假。初明法假于中分三。一明心法。二明色法。三总结对治。明心法中文分为二。初别明二依。后明为心广。初文复二。且初第一明迷悟依。
经。然诸有情于久远劫初刹那识异于木石。
解曰。然诸有情者。等觉已前一切圣凡皆通摄也。于久远劫者。时无始故但言久远也。初刹那识异于木石者。此有二义。有说。初识随于何趣续生位中最初刹那第八识也。识有缘虑。异于木石无缘虑故。有说。初识如四卷楞伽第一云。诸识有三种相。谓转相业相真相。言真相者海东法师云。本觉真心不藉妄缘名自真相。业转如次也。又起信论说业转现。大同楞伽名有少别。海东解云。言业相者。根本无明起静令动动为业识。极微细故。言转相者。是能见相依前业相转成能缘。虽有能缘而未能显所缘境故。言现相者。即境界相依前转相能现境故。故楞伽云。譬如明镜持诸色像。现识所现亦复如是。又经下云。顿分别知自心现身及身安立受用境界如次。即是根身外器。色等五境以一切时任运现故。此是三细即本识故。若尔经初识言为目。何者依何熏习为因缘生。答最初业识即为初识。依生起门为次第故。又远劫来时无初始。过未无体。熏习唯心妄念为初。违真起故。又熏习者楞伽经云。不思议熏不思议变是现识因。海东解云。根本无明熏彼本觉名不思议熏。本觉随动说为熏也。又彼本觉体虽不变。由随缘故故说为变。若熏若变心言路绝名不思议现识因者据粗显说。然其理实是业识因。又因缘者。海东法师解楞伽经。流注虽等辩因缘者。本觉为因无明为缘而起业识。异木石有同前解故。从此第二明染净依。
经。生得染净各自能为无量无数染净识本。
解曰。生得染净者与身俱生。生便得故。此亦无始所生得也。染有二种。有覆不善。净有二种。无记及善。俱生得故。言各自者。从染生染从净生净。如同类因引等流果为各自也。能为无量无数者。一则长劫时无量数。二则所生染净二种无量数也。染净识本者。由前生得引后自类。前为后本名识本也。诸识别者此有二义。有说。第八唯净无记。趣生本故。第七亦恒有覆善故。前六间断俱通三性。唯第六识染净皆增。修断事中最为胜故。虽互熏习为因故生。此俱本来本有种起。各从自种生染净识。为后本故。有说。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故。依于动心而起转识能见相。故依于能见而起现识。所谓能现一切境界故。依于现识而起智识。分别染净起我法。故依于智识起相续识。住持过去善恶之业。令不失故成熟现未苦乐等报。无差违故。前之三细虽无明起。由不相应净无记故。后二染净劣胜虽殊。从前而生。业为本故。有差别者业从本觉起。本觉为业本。业生余染净。业为染净本故。以业相为染净本。若尔识有几种。如何熏习为因缘生。答楞伽经云。大慧略说有三种识。广说有八相。三谓真识现识及分别事识。海东解云。真谓本觉。现谓第八。余七俱名分别事识。虽第七识不缘外尘。缘第八故名分别事。若对前师不须问答也。又熏习者。依楞伽经。现识及分别事识展转因故。第八种识为因生七。前七能熏复重生八。无始时来展转因故。又因缘者自种为因。现识所现诸境为缘。能合染净诸识生故。若谓般若无八识者。经无遮来故引成文。释染净言。乃得尽理。不尔。初识为目何者。然于增一已说赖耶。引此释经。幸详察矣。从此第二明色心广。于中分二。一标陈初后二明色心广。且初第一标陈初后。
经。从初刹那不可说劫乃至金刚终一刹那。
解曰。前据生起从细至粗。此举始终明中多故。从初刹那者即前初也。不可说劫者。生死长远不可说其尘沙算数。故经但云不可说也。乃至金刚者。菩萨后定明其终也。虽二乘人至无学位。亦起此定。彼未究竟略不明故。终一刹那者。等觉菩萨依金刚定无间道时为最后也。于此中间有几生灭者。如楞伽云。大慧诸识有二种生住灭。非思量所知。谓流注生住灭相生住灭。海东解云。言流注者唯目第八。三相微隐种现不断名为流注。由无明缘初起业识故说为生。相续长劫故名为住。至金刚定等觉一念断本无明名流注灭。相生住灭者。谓余七识心境粗显故名为相。虽七缘八。望六为细。具有四惑。亦云。粗故依彼现识自种诸境缘和生七说为相生。长劫熏习名为相住。从末向本渐伏及断至七地满名为相灭。依前生灭立迷悟依。依后生灭立染净依。后短前长是二别矣。然今此文即前生灭相生住灭在其中矣。从此第二明色心广。于中分三。且初第一从心生心。
经。有不可说不可说识。
解曰。不可说识者此有二义。有说。本识从初结生一期寿命乃至最后刹那灭识于二中间刹那不住。识之生灭不可说也。举其边者。如有顶地及无间中。从初至后有不可说。况于长劫岂可说业乎。有说。业识从初起后。至末断前。然于中间无始生灭造业受果。于界趣生从心生心。染净诸识刹那相续皆不可说故。经重云不可说矣。从此第二从心生色。
经。生诸有情色心二法。
解曰。生诸有情色心二法者。唯起信论。从转相后而起现相。现境方有色尘。即转识后而生色也。此亦不然。现识现境因前六熏。岂以现境便从心起。镜中之像从镜生邪。如依唯识。三类境中且如性境。于相分中熏色之时。种因心熏现从识起。从心生色。有何过耶。此亦不然。缘虑质碍一各别故。能熏持种皆自类生。岂以熏持体即是色。此亦不然。熏持由心故说心生。若不生何名唯识。况楞伽第三云。谓津润妄想大种生内外水界。湛能妄想大种生内外火界。飘动妄想大种生内外风界。断截色妄想大种生内外地界。彼经既云妄想种生。说心生色。斯有何过。若碍虑异。定别有体。云何修断得无漏耶。又佛菩萨毛容巨海。芥纳须弥。色若定碍。何不碍彼但对妄情说碍虑异。得自在者实无异矣。是心之相从心而生。圣教云理之为定量。从此第三色心蕴义。
经。色名色蕴心名四蕴皆积聚性隐覆真实。
解曰。五蕴之中初一色蕴后四心蕴。皆积聚性者明蕴义也。隐覆真实者明障真也。清净法界其体湛然。由蕴隐覆不显现故。从此第二别明色法。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明色生色。
经。大王此一色法生无量色。
解曰。此总明也。所言色者质碍为性。从一色蕴无始时来于诸界趣备受众身。自类相生生无量故。从此第二明所造色。
经。眼得为色耳得为声鼻得为香舌得为味身得为触。
解曰。举根取尘不明根也。五尘自类名数多大。大小乘教如常释矣。从此第三明能造大。
经。坚持名地津润名水暖性名火轻动名风。
解曰。于触尘中有四大触坚持等者。坚湿暖动别其体也。地水火风列四名也。持摄熟长辨业用也。文有具闻。义类应知。望前所造为缘。多少如常分别。从此第四明五色根。
经。生五识处名五色根。
解曰。然五色根净色为体。根之形量.取境离合.界地有无.并前伏断。如常分别。从此第三总结对治。
经。如是展转一色一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皆如幻故。
解曰。如是展转者。谓无始来依一色心生不可说无量色心。此明多者令生厌患若不治遣永劫轮回皆如幻故者。令观色心如幻不实离诸过患即对治也。从此第二明观受假。于中分三。一总标受假。二明受行相。三显示对治。且初第一总标受假。
经。善男子有情之受依世俗立。
解曰。言有情者简彼非情五蕴。受者总名受蕴。若别明者。有别领纳故云之受。体即心所。遍行中受。法假五蕴。受假受蕴。前总后别是二别矣。依世俗立者。世俗两字如次当释。明不实故从此第二明受行相。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受作业。
经。若有若无但生有情妄想忆念作业受果皆名世谛。
解曰。若有若无者受所领也。领对现前色心之法故云若有。缘实我法过未无法。不对现前及无体法故云若无。境虽万殊此并摄故。但生有情妄想忆念者。明受妄倒也。领纳有无顺违俱境。起三性等种种妄想种种忆念。随所应故。虽想与念体非是受。因受由受相应所领也。作果受果者。福及非福不动等业故云作业。能感顺生顺后及不定报故云受果。虽业与果体是思议。由所领故名为受也。皆名世谛者明不实故。从此第二明受所依。
经。三界六趣一切有情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
解曰。言三界者受所依处。言六趣者受所生趣。一切有情者能起受者。婆罗门等者明受妄分别也。婆罗门者此云静志。刹帝利者此王种也。言毗舍者顺古译也。新云吠舍。此为商也。言首陀者亦顺古译。新云戍达罗。此为农也。受于四姓领解胜劣令别作业。皆名为受。从此第三显妄对治。
经。我人知见色法心法如梦所见。
解曰。我人知见者受妄倒也。色法心法者受所依也。受依色心起。我法倒领解种种虚妄法故。如梦所见者明不实也。梦中谓实。觉已都无故。唯识云。未得真觉恒处梦中。诸佛说为生死长夜。是故应知作业受果界趣往还皆如梦中。悉不实也。若得真觉当自了矣。从此第三明观名假。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标名不实。
经。善男子一切诸名皆假施设。
解曰。言一切者。为无为法世出世法故云一切。言诸名者名谓表诠。一切诸法随方万异。故云诸名。皆假施设者明不实也。名诠诸法自性之共相。是意长缘不得法体故云假也。如唯识云。名诠自性。此何乃云不得法体。说火所烧说食不饱。若称法体。应令贫者多说宝藏故。假施设明无实故。从此第二明本无名。
经。佛未出前世谛幻法无名无义亦无体相无三界名善恶果报六趣名字。
解曰。世谛幻法者。法受二假皆如幻故。明不实也。无名无义者。名谓能诠。义谓所诠。世俗言论随情横设。不称法境。彼皆不实故云无也。又诸世间世俗言论毁其过失。无名义故。亦无体相者。有为幻法藉诸因缘无自体相。类前名义云亦无故。无三界等者。不因佛说不知三界处之上下及大小故。善恶果报者。作善恶业当得何果胜劣报也。六趣名字者。于六趣中受生差别皆无名字。悉不知故。从此第三明佛建立。
经。诸佛出现为有情故说于三界六趣染净无量名字。
解曰。诸佛世尊所出现者。为诸有情令出离故立种种名。说于三界者示胜劣故。说六趣者示所生故。说染净者。示染令断示净令修。世出世间无量名故。从此第四明对治相。
经。如是一切如呼声响。
解曰。如是一切者。世出世间一切言故。如呼声响者正示对治。世诸言论皆不实故。出世言教离相修故皆如响矣。从此第四明相续假。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相续假。
经。诸法相续念念不住。
解曰。诸法相续者。蕴等不一名为诸法。生灭迁流故云相续。如维摩云。生者是虚诳法相续之相。没者是虚诳法败坏之相。相即续也。念念不住者正明假也。从此第二明相续义。
经。刹那刹那非一非异速起速灭非断非常。
解曰。刹那刹那非一非异者。标生灭法非定一异也。速起速灭非断非常者。释生灭法非定断常及一异也。若执蕴等过未无者。以速起故故非断也。若执蕴等体是常者。以速灭故故非常也。由非常故故非定一。由非断故故非定异。妙离断常一异倒者。是谓观察相续假也。从此第三结示对治。
经。诸有为法如阳炎故。
解曰。如阳炎者指事明也。春阳发生郊野气动。若谓实有转近转无。若谓今无能诳渴者。故有为法体非有无。示其不实如阳炎矣。从此第五明相待假。于中分二。一明观待假。二明观待假。且初第一明观待假。
经。诸法相待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乃至法界意界意识界犹如电光。
解曰。诸法相待者此总标也。待者藉待。谓蕴处界诸有为法阙缘不起。相待藉也。所谓色界眼界眼识界者明行相也。根境识三若不同世及互阙者。识定不生。境正现前根正发识正了境。必相藉待方照解故。乃至已下举后例中。皆具三和。明待藉也。犹如电光者结不久也。假不实故即灭无故。从此第二明形待假。
经。不定相待有无一异如第二月。
解曰。不定相待者此初标也。诸法形待好丑高下及长短等。色心形待皆不定故。有无一异者。有不自有待无故有。无不自无待有故无。一异亦尔。更相形待无定体也。又假有以形无。得无而有遣。待无而观有。立有而无去。递为往返俱无体也。一异亦尔。故密严偈云。世间妄分别。见兔等有角。不了角非有。因言兔角无。分折至极微。求角无所有。要待于有法。而起于无见。问此有无等为一法前后为雨法俱时相形待耶。答有无俱时待唯一法。如将一丈对丈五等。即彼一丈而有短相。对五尺等即无短相而有长相故。彼一丈短长二相体俱无故。一法前后例此应知。如第二月者结无实体。由眼病故见第二也开一触一。见一谓二。闭一触一及眼无病即无二也。由心病故。妄见有无一异好丑及长短等。示令观察如月无矣。从此第六明缘成假。
经。诸法缘成蕴处界法如水上泡。
解曰。诸法缘成者标有为也。如谷生牙藉水土等。何不言生言缘成者。因生缘成是二别故。蕴处界法者显示诸法。此三具摄一切有为。但言色心亦皆摄故。虽于处界亦通无为。唯取有为藉缘成矣。如水上泡者明不实也。水上起泡。泡无实体从缘成法法岂实乎。从此第七明因成假。
经。诸法因成一切有情俱时因果异时因果三世善恶如空中云。
解曰。诸法因成者。标诸有为必藉因生。此言成者是生成也。前为增上此为因缘。是二别也。一切有情者表此有因。遮余非情无因缘故。外草木等虽从种起。是增上缘非因缘故。俱时因果者。于本识中有漏三性无漏万行一切种子悉皆具故。如现身中同一刹那从种生现现能熏种。三法同时有二因果故。唯识云。如炷生焰焰生燋炷。三法展转更互同时。如二束芦俱时依住故。二因果必俱时也。异时因果者如识中种。前后相望或种现在果未来世。不俱起故名异时也。三世善恶者。业种识种必唯现在作业感果有三世也。如空中云者示对治也。如于晴空不见云状。遇缘弥满雷雨霈作。种于识中亦无形。遇缘界地苦乐显然。又蕴等种有无如云。蕴从种生。如云故假。然上七种观蕴体用。观体用名。生灭藉待。现及因故。对治实常。领纳名字。断常自然空无因例有斯七矣。从此第二结示正观。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菩萨行。
经。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无彼此相无自他相常行化利无化利相。
解曰。明正观也。住无分别者。定慧相应无分别故。无彼此相者。由无分别无彼此故。无自他相者。由无彼此自他平等无二相故。常行化利无化利相者。菩萨利物遂己悲心。虽常利他不住相故。从此第二明愚夫行。
经。是故应知愚夫垢识染著虚妄为相所缚。
解曰。言愚夫者。旧云愚痴凡夫亦云小儿凡夫。今此文略但云愚夫。愚无智也。言垢识者。无始尘垢妄分别故名为垢识。染著虚妄者。不能观察蕴处界等。如衣润湿尘垢随住故云染著。不了真实故云虚妄。为相所缚者。被虚妄法相所缚故。如显扬十九云。相缚缚众生亦由粗重缚。善双修止观方乃俱解脱。由不了境唯是自心。见被相拘故云相缚。从此第三结示正观。
经。菩萨照见知如幻士无有体相但如空花。
解曰。菩萨照见等者。明诸菩萨住无分别。照见有为达如幻士无体相故。但如空花者明无体也。目翳见花。无翳无花。同处同时见不见异。照蕴处界有无亦尔。从此第三结正观察。
经。是为菩萨摩诃萨住利自他如实观察。
解曰。明诸菩萨能如上观。是修二利正观察矣。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会中无量人天大众有得伏忍空无生忍一地二地乃至十地无量菩萨得一生补处。
解曰。由闻法故各得胜进。若劫外者进得伏忍。三贤位也。空无生忍者。空谓三空及无生忍。此之二忍通别如前。言一地者即初地也。乃至胜进至十地故。一生补处者如瑜伽说。知足天身补处尊故。
二谛品第四
将解此品辩来意者。前之二品别明果因。此显彼依总明二谛。然于上文观如来品。明实相中略明真俗。此处彼文具明一二。境智文字如前次也。释品者。题云二谛。一者世谛二者真谛。二智之境万行皆宗。空有对明故云二谛。带数释也。言世谛者。谓有为法体从缘生。假而非实故名世谛。言真谛者。实相真如本性清净。实而非假故名真谛。经言世俗及以胜义。初世俗者。梵云三佛栗底。此隐显义。护法释云。世谓隐覆。可毁坏义。俗谓显现。随世流义。如结手巾幻为兔等。相现隐真显俗准此应悉世即俗之俗具二释故。言胜义者旧云第一义也。胜谓殊胜义有二种。一境界名义。二道理名义。真理名义。胜即义也。依他圆成二智境故胜智之义。依主释也。谛者实也。事如实事。理如实理。理事不谬俱名为谛。如瑜伽说。谛有二义。一如所说相不舍离义。二由观此故至究竟处故名为谛。即谛随应二释。依人辩者。涅槃经云。上智所知名为胜义。中智所知名为世俗。二智所知皆通空有。依法辩者。法有胜劣。互相形待而为真俗。总依五法建立四重。一假实二谛。瓶军林等假为世俗。蕴处界等实为胜义。二理事二谛。蕴等事法粗为世俗。四谛道理细为胜义。三浅深二谛。四谛安立浅为世俗。二空真如深为胜义。四诠旨二谛。二空真如带诠世俗。一真法界亡诠胜义。初一唯俗后一唯真。中间三法亦真亦俗。唯识第九显扬第六皆广明故。今此经中依境智辩。有无一二至文当悉。品第四者如文悉矣释经文者。大分为三。一问答分别。二明佛同说。三闻法获益。就初问答于中分三。一问答境智。二问答修证。三问答理事。亦得名为二谛不二文字不二法门不二。如文悉也。初问境智文分为二。初波斯匿王问。后如来正答。问中复三。且初第一问谛有无。
经。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胜义谛中有世俗谛不。
解曰。此问境也。胜义真常而为主故。世俗生灭如客住故。故问胜义中有世谛不。从此第二难智一二。
经。若言无者智不应二若言有者智不应一。
解曰。若言无等者此双难也。若俗无者智不应二。何故说有真俗二智。若言有者智不应一。何故真智证解之时无有二也。约人辩者。凡夫迷真智唯缘俗。二乘理事定散别缘。地上菩萨实智唯真。五地已前根本证真。后得达俗。于真俗谛二智不俱。八地已后乃至诸佛境虽有二智容俱故。总依此义随应问者。若言无者俗智不应见二。若言有者真智不应照一。牒境难智有斯异矣。从此第三双结云何。
经。一二之义其事云何。
解曰。一二等者。境一智二境二智一。双结境智其事云何。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二。初答二谛后明正智。初二谛中文分为二。一长行略答。二说偈广明。初中复三。且初第一明昔已问。
经。佛言大王汝于过去龙光王佛法中已问此义。
解曰。举昔问故。从此第二略答一二。
经。我今无说汝今无听无说无听是即名为一义二义。
解曰。我今无说等者。如本记云。有说有听即是不一。无说无听即是不二。不一不二即是第一义谛。古释此文乃有二解。一云。不一即是二谛。一真二俗。不二即是第一义谛。非真非俗故名第一义谛。二云。不一即是二谛差别义。不二即是二谛无差别义。非二谛外有第三谛也。今又解云。见有说听俗故不一。无说听相真故不二。即相无相明一二矣。从此第三敕听为说。
经。汝今谛听当为汝说。
解曰。令审听也。从此第二说偈广明。于中分二。且初第一世尊说偈。
经。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解曰。如文悉也。从此第二说偈广明。于中分二。一别明二谛二结劝正观。初明二谛于中分三。一明二谛体。二对明境智。三喻明俗谛。初二谛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明二谛体。
经。无相胜义谛体非自他作因缘如幻有亦非自他作。
解曰。此下三行上半明真。下半明俗也。无相胜义谛者明真谛体。无彼十相故云无相。胜智所证体即真常故云胜义。体非自他作者遮我我所也。体非我作故云非自。非我所作故云非他。我我所空非彼作故。因缘如幻有者明俗谛体。色心之法种为以因。惑为似缘。或因即缘生诸有为。如幻有故。亦非自他作者。如大品云。十二因缘是谁所作。佛言。非佛所作非菩萨作。乃至非一切人作也。故缘生法无自他作。又如论说。诸有为法不从自生故非自作。不从他生故非他作。如前胜义。是故略云亦非自他作。若具应云亦不共作不无因作。谓有为法现种熏生无我我所。如幻有故。从此第二明体有无。
经。法性本无性胜义谛空如诸有幻有法三假集假有。
解曰。法性本无性者。诸有为法真实之性常自寂灭无相为性。胜义谛空如者。即此法性不生不灭常不变易故云空如。诸有幻有法者。三有不一故名诸有。言其体者。蕴等色心名为诸有。以不实故名幻有也。三假集假有者。由法.受.名三假集故有而不实名假有矣。从此第三结明空有。
经。无无谛实无寂灭胜义空诸法因缘有有无义如是。
解曰。无无谛实无者。我法俱无故云无无。实相真无名谛实无。寂灭胜义空者。惑相永灭故云寂灭。圣智所谛。结胜空也。诸法因缘有者。明前诸有似因缘故名为有。有无义如是者。结胜义无。智证之无。结世俗有。幻有之有。义如是也。从此第二对明境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体一二。
经。有无本自二譬如牛二角照解见无二二谛常不即。
解曰。无有本自二者明谛体也。俗有真无故云有无。从本已来性相依持体非即离故云自二。譬如牛二角者。谓真俗谛若俗智缘故见二也。照解见无二者。明其真智离相绝待证无二也。二谛常不即者。谓由证解无二相也。若真俗有二可相即。真俗谛无二无所即。从此第二明遣一二。
经。解心见无二求二不可得非谓二谛一一亦不可得。
解曰。解心见无二者明智证也。求二不可得者。此遣二也。智现证如求真俗谛二相别者不可得也。非谓二谛一一亦不可得者。此遣一也。非谓证如无二有一。求其一相亦不可得。从此第三结成一二。
经。于解常自一于谛常自二了达此一二真入胜义谛。
解曰。明前问中境智一二。于解常自一者。无分别智于相无相解常一也。于谛常自二者。于真俗谛不以解一。即无二也。了达此一二者。了达智谛。俗故不一。真故不二。真入胜义谛者。真是智证。胜义谛者了达智谛无定一二。即真证也。从此第三喻明世谛。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喻明世谛。
经。世谛幻化起譬如虚空花如影如毛轮因缘故幻有。
解曰。世谛幻化起者。总明有为幻化起也。次下两句别举三喻。譬如虚空花者喻妄有也。谓计执性无实体故。言如影者。水镜等影皆托质生。喻依他性业缘现故。如毛轮者合明前也。由翳有异故见毛轮。若眼翳无二俱无矣。由心迷故妄见前二。若智证如二俱无故。因缘故幻有者。结世谛法由似因缘如幻有故。从此第二举幻已明。
经。幻化见幻化愚夫名幻谛幻师见幻法谛幻悉皆无。
解曰。幻化见幻化者。明诸世间能见所见悉皆不实。是幻化故。愚夫名幻谛者。谓诸异生愚无慧目。常处幻中名幻谛也。幻师见幻法者。谓诸菩萨得如幻身。能见世谛幻不实故。谛幻悉皆无者。了人法空悉皆无矣。从此第二结劝正观。
经。若了如是法即解一二义遍于一切法应作如是观。
解曰。上之两句结示上文。了前性相境智如是。解一二义。下之两句劝令正观。性相真俗不相离故。如是观也。从此第二别明正智。于中分三。一明境智空。二明迷悟空。三明染净空。初境智中文分为四。且初第一标境智空。
经。大王菩萨摩诃萨住胜义谛化诸有情一而无二。
解曰。明观照也。同如来品实相下文。前对二谛辩智一二。此明智体照解皆空。菩萨摩诃萨者明观行人。住胜义谛者。智相应行此自利也。化诸有情者。明利他行。佛及有情。一而无二者此有二义。一者真理不二。性平等故。二者事相不二。无分别智不取二相起胜劣故。如维摩说。乃受璎珞施最下乞人。奉难胜如来无所分别等。为法施。即同此中一而无二。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故佛及有情一无二也。从此第三释境界空。
经。有情菩提此二皆空。
解曰。言有情者悲所度生。言菩提者智所求觉。菩提有二。性净菩提即本觉故。无上菩提究竟觉故。此二菩提与所度生照解平等二皆空也。从此第四结境界空。
经。以有情空得置菩提空以菩提空得置有情空。
解曰。以有情空等者。以所度生与菩提空无有二也。谓性净菩提自他平等此俱空者。有情诸法无自性空。清净菩提性净故空。明修二利无能所相。故以此二性反明空。从此第二明迷悟空。于中分四。一标诸法空。二征之所以。三释境智空。四结境智空。且初第一标诸法空。
经。以一切法空空故空。
解曰。以一切法者。所谓二谛生死涅槃境智俱空。空空故空者。能所俱空我法俱空故云空空。照解空寂故云空也。从此第二征之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彼皆空也。从此第三释境智空。
经。般若无相二谛皆空。
解曰。般若无相者能照智空。二谛皆空者。生死涅槃彼二皆空。从此第四结境智空。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智因果空。
经。谓从无明至一切智无自相无他相。
解曰。明本末空此有两释。有说。无始十二缘生从无明行乃至最后一切智位无人相故名无自相。无法相故名无他相。人无我我所彼二空故无自他矣。有说。无始根本无明顺自违他故眠生死。觉迷反本。违自顺他成一切智。迷悟自他依对待立。照解绝待。彼皆无故。从此第二境性相空。
经。于胜义谛见无所见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若不修行亦不取著非行非不行亦不取著于一切法皆不取著。
解曰。于胜义谛者标所诠也。见无所见者。无分别智照解理事悉皆平等。即见无所见也。若有修行亦不取著者。下别明也。明三贤位所有修行虽未亡相修无分别。于诸法中而不执取起染著也。下取著言准此应悉。如前义故云亦也。若不修行者。谓根本智正冥真理而无修相名不修行。非谓驰散不修行也。又设散位如不散时。于诸法中亦不取著。此依前解。非行非不行者。谓后得智由带相故。非亲证如名为非行。了幻利乐非不行也。于一切法皆不取著者。明于理事皆不著矣。从此第三明染净空。于中分三。一标染净位。二征其所以。三释染净空。且初第一标染净位。
经。菩萨未成佛以菩提为烦恼菩萨成佛时以烦恼为菩提。
解曰。菩萨未成佛等者此有二义。有说。烦恼菩提互有胜劣。如于凡位烦恼现增菩提种劣。于诸圣位菩提现增烦恼种劣。于前位中说为烦恼。于后位中说为菩提于成未成说为二故。有说。烦恼菩提其性无二。于随染位性染菩提动为烦恼。于性净位烦恼妄灭即为菩提。染净虽殊性不异矣。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染净相违如何不异也。从此第三释染净空。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染净俱空。
经。于第一义而无二故。
解曰。于第一义等者。谓智证如烦恼菩提俱不可得无二体故。从此第二明相皆空。
经。诸佛如来与一切法悉皆如故。
解曰。由智证理。理无二故。由智达事。事相皆如故。说诸佛与一切法悉皆如矣。从此第二问答修证。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十方诸佛一切菩萨云何不离文字而行实相。
解曰。问文字也。同如来品观照下文。十方诸佛者明已修也。一切菩萨者明现修也。云何已下问所修法。不离文字者云何不离也。而行实相者如何修习而行实相。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二。初别答修行。后结护果等。初别答中分为三。一明文字相。二明修实相。三遣文字相。初文字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总标文字。
经。佛言大王文字者谓契经应颂记别讽诵自说缘起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有论议。
解曰。佛言等者牒前问也。谓契经下列其名也。能说之人有五。如上所说教法数等尘沙。汇聚区分唯有此等十二分教。梵语列者。所谓修多罗.祇夜.和伽罗那.伽他.优陀那.尼陀那.阿波陀那.伊帝越多伽.阇多伽.毗佛略.阿浮陀达摩.优波提舍。敌对翻者如经所列。牒名辩相如上卷初。义理征求如别章矣。从此第二明皆实相。
经。所有宣说音声语言文字章句一切皆如无非实相。
解曰。此出体也。所有宣说者标所说也。音声语言者。诸说佛教声为体者。色蕴所摄即此句也。文字章句者。诸说佛教名为体者。行蕴所摄即此句也。一切皆如无非实相者。谓契经等彼能所诠摄事归如。无非实相。又佛说法正为显如。离如之外更无一字。故声及字悉皆如矣。从此第三及结非如。
经。若取文字相者即非实相。
解曰。若取文字等者明取著也。谓无分别不著文相。是修实相取文字相即非实相。从此第二明修实相。于中分二。一依文字修二明佛智母。初文字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如文字修。
经。大王修实相者如文字修。
解曰。修实相者牒能修人。如文字修示所修法。文字所说理事皆如。如文字修得实相故。从此第二明是智母。
经。实相即是诸佛智母一切有情根本智母。
解曰。上两句明诸佛已修实相。下两句明有情现当修故。谓契经等文字实相所诠理事。事有断修。修有万行。万行虽别实相体同。故言实相为佛智母也。有情智母者。谓诸有情实相平等闻名信解。即本母也。又实相者即是本觉。由本觉故发生正智。至究竟觉。一切智圆。本觉即是诸佛智母。有情智母者。有情由斯为众行本。故以本觉为智母矣。从此第三结为智体。
经。此即名为一切智体。
解曰。即此实相为智体矣。从此第二明佛智母。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佛智母。
经。诸佛未成佛与当佛为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未得为性已得为智。
解曰。诸佛未成佛者明在因也。与当佛为智母者。谓前实相即是本觉。因中本觉为无明覆。望后当果必正智圆。与自当佛为智因也。如如意宝垢秽暂时垢尽体圆。说初为母。诸佛已成佛即为一切智者明果德圆。觉解圆极即为智也。未得为性已得为智者辩因果也。因中障覆即为佛性。果德显现名一切智。问为复实相为缘生智。为复实相即为智母。答有二义。有说。实相体常不变因声诠显名言故熏。熏发识中本无漏种。从种起现证实相理。因彼缘彼正智得生。故说实相名为智母。有说。实相即是本觉。因中本觉有胜堪能。合未无明渐次微劣初地分显名为始觉。果位顿圆名一切智。说因本觉即为智母。法相法性幸而参详。从此第二明三乘性。
经。三乘般若不生不灭。自性常住。
解曰。言三乘者三乘之人。言般若者实相等也。不生不灭者明体常也。自性常住者。谓彼实相体不生灭不变易也。虽三乘者证解不同。论其智体等无异矣。从此第三总明觉性。
经。一切有情此为觉性。
解曰。岂唯诸佛及三乘人。不以巨细一切有情实相平等为觉性故。从此第三违文字相。于中分三。且初第一遣文字相。
经。若菩萨不著文字不离文字无文字相非无文字。
解曰。若菩萨者明修行人。不著文字者遣如言执。不离文字者不应拨无。无文字相者不应住相。非无文字者。谓离分别如文字修。一一文字皆得实相解脱智也。初离执有。次离拨无。次不住相。后顺解脱。从此第二遣修行相。
经。能如是修不见修相是即名为修文字者而能得于般若真性。
解曰。初之两句遣修行相。次之两句明顺文修。后之两句得般若性。从此第三结修般若。
经。是为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能如上者智随文字而证实相。是即名为至彼岸矣。从此第二结护果等。
经。大王菩萨摩诃萨护佛果护十地行护化有情为若此也。
解曰。此文结上果因两品。显别依总彰此胜德。无倒修习即护国也。从此第三问答理事。于中分五。一波斯匿王问。二世尊总答。三总征所以。四别释一多。五结非一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白佛言真性是一有情品类根行无量法门为一为无量耶。
解曰。此下经文近明二谛。远结上也。如前长科。观如来品初九行经为总标问。从佛告下至此上结为问答也。此下至终即是第三总结上文。明前理事。文有远近义含通。为读者悉矣。真性是一者。标所证理。真如法性体是一也。言有情者。通诸圣凡一切有情也。言品类者。圣中三乘凡中六趣也。且如人中种类无数。况余界趣讵可测乎。言根行者根有三种。上中下根。行有顿渐利钝等异。言无量者通上四类。一者有情。二者品类。三根。四行。从宽向狭悉皆无量。标其多也。法门为一为无量者发二问也。如来所说般若之法。为如真性法门是一。为如有情法门无量耶。从此第二如来总答。
经。佛言大王法门非一亦非无量。
解曰。法门非一者。佛对根宜当病设药。一音演说随类各解故非一也。亦非无量者。当病之教虽等尘沙。随所证理非无量也。又以所证就有情心。一一门中皆得解脱故非一也。有情毕竟行无不修。障无不尽。至无上觉佛果圆满。非无量矣。从此第三总征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何所以故非定一多也。从此第四别释一多。于中分二。一明法一多二明谛一二。初明一多中复分二。且初第一明法门多。
经。由诸有情色法心法五取蕴相我人知见种种根行品类无边法门随根亦有无量。
解曰。明非一也。由诸有情者总标类也。言色法者有色界中色差别也。言心法者三界之中心差别也。五取蕴相者合明色心也。取谓烦恼。执取生死故名为取。言取蕴者蕴从取生故名取蕴。从因为名。如草糠火。或蕴生取故名取蕴。从果为名。如花果树。或蕴属取故名取蕴。从属为名。如帝王臣。三界色心皆名取蕴。我人知见者明妄倒也。种种根行品类无边者如前悉也。法门随根亦有无量者。应病之药教等尘沙故。云随根亦无量矣。从此第二明非无量。
经。此诸法性非相非无相而非无量。
解曰。明其一也。此诸法性者即实性也。言非相者非十相也。非无相者。智所证故非如兔角毕竟无也。而非无量者。随证虽多。解脱之理一相一味非无量矣。从此第二明谛一二。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见一二。
经。若菩萨随诸有情见二是即不见一二之义。
解曰。若菩萨等者。谓若菩萨不能亡相。见无所见而起分别。见实相一见有情多。故云二也。是即不见一二之义者。即是取相妄见一二不能悟解。真不违俗。随修证多解脱门多。俗不违真。实相体一万行归一。此之真俗一二义矣。从此第二释胜义谛。
经。乃知一二非一非二即胜义谛。
解曰。了知一二者了上一二也。非一非二者。了真非定一。了俗非受二。如上悟解即无分别胜义谛也。从此第三释世俗谛。
经。取著一二若有若无即世俗谛。
解曰。取著一二者。取相执著见一定一见二定二也。若有若无者。执俗定有胜义定无。此皆妄情世俗谛故。从此第五结非一二。
经。是故法门非一非二。
解曰。是故等者。可以虚心融其妙旨。是故法门非一非二。破情计也。自上三门境智文字及法门者。由依说听如文字修。悟解法门非一非二。从浅至深明二谛故。从此第二明佛同说。于中分三。一明佛同说。二明功德多。三明受持胜。初明同说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标佛同说。
经。大王一切诸佛说般若波罗蜜多我今说般若波罗蜜多无二无别。
解曰。显同说也。从此第二明受持等。
经。汝等大众受持读诵如说修行即为受持诸佛之法。
解曰。一者受持二读三诵四如说行。四法行也。即是受持一切诸佛所说之法。非唯世尊独说法也。从此第二明功德多。于中分三。一标功德多。二明多佛说。三明少况多。且初第一标功德多。
经。大王此般若波罗蜜多功德无量。
解曰。此般若等者。摄此一部能诠所诠总名般若。人不唯尔。尘沙教法皆名般若。功德无量者。般若功德犹如虚空不可量矣。从此第二明多佛说。文须分二。且初第一明能说多。
经。若有恒河沙不可说诸佛是一一佛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是一一有情皆得成佛是诸佛等复教化无量不可说有情亦皆成佛。
解曰。若有恒沙等者明多佛也。是一一佛者化多成佛也。是诸佛等者复化多佛也。此上三重喻说。诸佛所有数量唯佛能知。显能说多。从此第二显所说多。
经。是诸佛等所说般若波罗蜜多有无量不可说那庾多亿偈说不可尽。
解曰。是诸佛等者明各说般若也。有无量等者明所说多也。此上所明。于前般若所有功德有尔所佛。各各说有尔所偈。赞般若德说不可尽。从此第三明少况多。
经。于诸偈中而取一偈分为千分复于十分而说一分句义功德尚无穷尽何况如是无量句义所有功德。
解曰。于诸等者。明取一偈分为千也。复于千等者。明说一分尚无穷尽。何况等者。况多佛说无量句义。所有功德而能测量。从此第三明受持胜。于中分二。初明受持胜。后当得菩提。初文复二。且初第一明受持胜。
经。若有人能于此经中起一念净信是人即超百劫千劫百千万劫生死苦难。
解曰。明一念信超多劫苦。从此第二明等诸佛。
经。何况书写受持读诵为人解说所得功德即与十方一切诸佛等无有异。
解曰。何况等者彰持说胜。即与等者同诸佛说。诸佛所说文句甚深。显书写等皆佛所说。人虽胜劣教理无差。所有功德等无异矣。从此第二当得菩提。
经。当知此人诸佛护念不久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曰。诸佛护念者显法胜也。当得菩提法力修行也。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有十亿人得三空忍百万亿人得大空忍无量菩萨得住十地。
解曰。依本记者。一得三空。即三贤位三假空也。二得大空。即登地也。三得十地。随地增进皆蒙益也。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中二终
[1] [2] [3] [4] [5] [6] [7]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一
青龙寺翻经讲论沙门良贲奉 诏述
护国品第五
解曰。大文第二后之三品明其外护。初护国品正陈外护。不思议品表殊胜德。后奉持品彰奉持人除诸灾难。先明外护王等乃诚示法令遵。现难思力依持具德。内洁外清。由是故有后之三品。辩来意者。依本记云国土有二。一世间。二乘凡夫土。二出世间。信至十地土。贼有二种。一外劫盗贼。二内烦恼贼。护有二种。一谓鬼神二谓智慧。内外悉是佛菩萨护。已明内护。此明外护。遂诸王愿有此品故。释品名者。上释总名。即此别号。恩惠曰仁。自在曰王。覆摄为护。率土为国。具如上解。明护义者略以四门。一能护人者。若佛菩萨摄生如子。为不请友如母之慈。维摩经云。如菩萨者。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又诸菩萨现种种身。随念而应。如观音等。即其护也。又诸王仁惠慈育为心。大臣百察奉法陈令。亦其护也。若尔自护何待于经。世出世间此为异故。二所护法者。谓此般若及余诸经更无有法过于般若波罗蜜多者。信受读诵依教修行。天龙潜护尚得成佛。况乎七难岂不灭哉。若王法者。文武之道赏罚两权进善黜恶。斯为化本。故金光明经第八偈云。国人造恶业。王舍不禁制。斯非顺正理。治摈当如法。若见恶不遮。非法便滋长。遂令王国内奸诉日增多。被他怨敌侵。破坏其国土。由国正令亦护法也。三能护心者。佛无缘慈菩萨之悲。应念如响。不言而悉。即护心也。若诸王臣常以正直。无贪嗔痴。依文奉法。亦护心也。故正理云。由彼时人不平等贪。天龙忿责不降甘雨。故遭饥馑。又彼时人不平等心。非人吐毒。疾疫难救。又彼时人不平等贪嗔毒增上故。有刀兵互相残害。由贪嗔痴积之于内。三灾七耀灾变于外。内心不平欲求外护。煎水求冰不亦难矣。由无贪等从化如流。即是经中外护之意。四所护事者。严饰道场听受持读。孝养恭敬王臣正治。如下具明。至文当悉释经文者。文分三段。一正明护国。二引昔护国。三闻法获益。初明护国于中分二。初明护国法。后明除灾难。初护国法文分为三。一明护国法。二严饰道场。三明其说听。初护国法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陈护国。其义者何。
经。尔时世尊告波斯匿王等诸大国王谛听谛听我为汝等说护国法。
解曰。答先所愿。若不谛听闻已忘失。故令审也。从此第二明护国时。其义者何。
经。一切国土若欲乱时有诸灾难贼来破坏。
解曰。一切国土者十六国也。对诸王等言一切故。又不唯尔于赡部洲大小国土。随教所被即一切也。若以教被言一切者。即人三洲但有至教所及之处亦一切也。天宫龙宫至教所及亦一切也。设尔无肉慈无限故。彼同闻众教必被故。若现若当教所被处皆一切故。不尔巨唐岂不护矣。若欲乱时者标护时也。国境清平已明常护。若有灾难标求护时。有诸灾难者。灾谓三灾。如前所引正理论说。刀兵疾疫饥馑之灾。彼小三灾在中劫末。灾之前相相似亦灾。难谓七难。下当明也。贼来破坏者申难相也。从此第三明受持经。其义者何。
经。汝等诸王应当受持读诵此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令诸王等亲自受持若读若诵。三法行也。若常持读难必不生。若有难生诫持读者。如涅槃经第二十云。父母之心非不平等。然于病子心则偏多。故劝受持以除难矣。从此第二严饰道场。于中分三。且初第一严饰道场。
经。严饰道场置百佛像百菩萨像百师子座请百法师解说。
解曰。初句总标。次如文悉。令此经中不别言处。如金光明第六护国品说。时四天王白佛言。世尊于未来世若有人王。为护自身后妃王子。于自国土令无怨敌及诸忧恼灾厄事者。世尊如是人王不应放逸命心散乱。先当庄严最上宫室王所爱重。显弊之处香水洒地。散众名花。安置师子殊胜法座。以诸珍宝而为挍饰。乃至下云。时彼人王应著纯净鲜洁之衣。种种璎珞以为严饰。自持白盖及以香花备整军仪盛陈音乐。步出城阙近彼法师。运想虔恭为吉祥事。以彼准此义乃具故。从此第二香花供养。
经。于诸座前然种种灯烧种种香散诸杂花广大供养。
解曰。一一座前广严饰故。从此第三百一供事。
经。衣服卧具饮食汤药房舍床座一切供事。
解曰。一一供事表其敬也。从此第三明其说听。于中分三。且初第一二时解说。
经。每日二时讲读此经。
解曰。如文悉也。从此第二王臣听受。
经。若王大臣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听受读诵。
解曰。国王大臣上行下化。四众听受悉皆迁善。即自护也。又金光明云。其王尔时当净澡浴。以香涂身著新净衣。坐小卑座不生高举。舍自在位离诸憍慢。端心正念听是经王。于法师所起大师想。以彼准此明其敬也。从此第三如说修行。
经。如法修行灾难即灭。
解曰。如法修行者。依前理事应如说行。服药患除理必然故。观其即事以略言者。去每四月内译经毕。我后至道持读听闻。洎夫九月出经百座。秋霖澄霁卿云满空。自卯及申倏乎万变。军容相国爰与百察。士马溢郭倾城纵观。或礼或跃零涕如雨。其月二日恩敕曰。师久植智牙。高悬心镜。开法王之秘藏演金口之玄言。三际流传四生蒙赖。而道符真圣理契天人。宿雨[扠-、]阴祥云流彩。感通之力朝野同欢。有愧宣扬用增诚敬也。其月下旬西戎北狄蚁聚王畿。无劳强师蕃丑[馬*炎]溃。若非明主至信大臣尽节。上行下化雷动云行。道俗精诚。熟能兴于此。善法堂号岂虚也哉。惭不能文幸而述矣。从此第二明除灾难。于中分二。初明除灾难后明称所求。初除灾难文分为二。一明诸灾难二明灾难灭。初明灾难文分为三。一明鬼神护。二明其丧亡。三列诸灾难。且初第一明鬼神护。
经。大王诸国土中有无量鬼神一一复有无量眷属若闻是经护汝国土。
解曰。明诸国中鬼神无量各有眷属闻经护国。此经文总无别名也。如金光明第八说。僧慎尔耶药叉大将。并与二十八部药叉诸神白言。世尊若现在世及未来世所在宣扬布流之处。若于城邑聚落山泽空林或王宫殿或僧住处。我与诸神俱诣其所。各自隐形随处拥护彼说法师。令离衰恼常受安乐。乃至下云。言词辩了具足庄严。亦令精气从毛孔入。身力充足威光勇健。难思智光皆得成就。及听法者若男若女受持供养。我当摄受令无灾横。乃至常遇诸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如彼悉矣。从此第二明其丧亡。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其丧亡。
经。若国欲乱鬼神无乱鬼神乱故即万人乱当有贼起百姓丧亡。
解曰。由鬼神乱次万人乱。百姓丧亡庶人弊也。从此第二王臣乖争。
经。国王太子王子百官互相是非。
解曰。上不和也。从此第三明诸灾难。
经。天地变怪日月众星失时失度大火大水及大风等。
解曰。天地变怪者。天众象变地有妖怪。此总明也。言日月者如下经中。即初难也。言众星者第二难也。失时失度者即上二难失时度也。言大火者第三难也。言大水者第四难也。言大风者第五难也。所言等者等披六七。六者亢阳七者贼来。至下悉矣。何故有是鬼神先乱百姓丧亡王臣不和七难俱起。如下经云。由赡部洲大小国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大臣不行正法。由是诸恶有是难兴。此即难因。至下当悉。从此第二明灾难灭。
经。是诸难起皆应受持讲说此般若波罗密多。
解曰。是诸难起者。一一难起皆须讲读如说修行。即良药矣。从此第二明称所求。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称所求。
经。若于是经受持读诵一切所求官位富饶男女慧解行来随意人天果报皆得满足。
解曰。一切所求者此总标也。此中有七。一求官位得荣位故。二求富饶得福利故。三求男女即皆得故。四求慧解得世出世胜知见故。五行来者求往来也。二足四足皆安隐故。六人中果报。七天中果报。此上皆由受持读诵经之威力所愿满足。如宝云经云。譬如药树名曰善见。若有众生得其根茎枝叶花果。或见色嗅香尝味得触。于此十中随其所得病皆除愈。是故于经十法行中。随其持读世出世间愿皆满故。从此第二厄难解脱。
经。疾疫厄难即得除愈杻械枷锁捡系其身皆得解脱。
解曰。上之两句明厄难除。下之三句系者得脱。从此第三明诸罪灭。
经。破四重戒作五逆罪及毁诸戒无量咎过悉得消灭。
解曰。破四重戒者淫盗杀妄性重戒也。作五逆罪者。如俱舍论第十八说。所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也。然此五中四身一语。并彼同类。彼广明故。及毁诸戒者。所谓残等诸戒也。别解脱戒各有交因。律仪有八。实体唯四。依缘具阙。义如常解。然其体者。有宗无表色。成实不相应。今大乘宗依思愿种假立为体。不随心戒四心三性皆得现前。舍缘别者。有宗五缘。如俱舍论第十五颂云。舍别解词伏。由故舍命终及二形俱生断善根夜尽。经部加犯重。法密加法灭。舍缘别故。瑜伽五十三舍有五缘也。舍学处故。犯根本罪故。二形生故。善根断故。舍同分故。舍苾刍律仪。若正法毁坏正法隐没。虽无新受。旧不舍故得戒未舍。身有律仪遇缘毁犯名毁诸戒。无别悔缘定堕地狱。如常分别。若悔缘者。依大乘教。如造像经说。由造经像。三恶道业略受速出而不受苦。如箭射林不住而遇。又观无量寿云。有五逆者亦生西方。又涅槃二十云。阿阇世王发菩提心不入地狱。广赞发菩提心如彼文也。又大方等陀罗尼经第一云。若犯菩萨二十四戒。若犯比丘等一一诸戒。一心忏悔若不还生。无有是处。今此经云。无量过咎悉得消灭者。即由闻经受持读诵罪皆灭矣。从此第二引昔护国于中分二。初引昔护国后结劝受持。初引昔中文分为三。一明昔天王。二明昔人王。三例指诸王。初天王中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顶生王。
经。大王往昔过去释提桓因为顶生王领四军众来上天宫欲灭帝释。
解曰。领四军众者。象马车步为四军也。此因缘者。如贤愚经顶生王品及涅槃经第十二说。从此第二帝释奉法。
经。时彼天主即依过去诸佛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讲读般若波罗蜜多经。
解曰。明依法也。从此第三天众安乐。
经。顶生即退天众安乐。
解曰。结安乐也。从此第二明昔人王。于中分三。一明斑足王。二明普明王。三闻法悟解。初斑足王文分为二。初明斑足王后明得千王。初文复三。且初第一明斑足王。
经大王昔天罗国王有一太子名曰斑足解曰。梵云提婆罗此云天罗。言斑足者。以足斑驳名斑足也。如贤愚经及智度论叙彼缘也。从此第二邪师灌顶。
经。登王位时有外道师名为善施与王灌顶。
解曰。如文易了。从此第三受教祀天。
经。乃命斑足取千王头以祀冢间摩诃迦罗大黑天神。
解曰。言冢间者所住处也。言摩诃者此翻云大。言迦罗者此云黑天也。上句梵语下句唐言。大黑天神斗战神也。若礼彼神增其威德。举事皆胜故向祀也。何以知者。三藏引别梵夹云。孔雀王经说。乌尸尼国国城之东有林。名奢摩奢那。此云尸林。其林纵广满一由旬。有大黑天神。是摩醯首罗变化之身。与诸鬼神无量眷属。常于夜间游行林中。有大神力多诸珍宝。有隐形药有长年药。游行飞空。诸幻术药与人贸易。唯取生人血肉。先约斤两而贸药等。若人欲往。先以陀罗尼加持其身。然往贸易。若不加持。彼诸鬼神乃自隐形。盗人血肉令减斤两。即取彼人身上血肉。随取随尽。不充先约。乃至取尽一人血肉。斤两不充药不可得。若加持者贸得宝贝及诸药等。随意所为皆得成就。若向祀者。唯人血肉彼有大力。即加护人所作勇猛。斗战等法皆得胜也。故大黑天神即斗战神也。如贤愚经说祀罗刹。普明王经说。取百王以祀树神。师子断肉经说。取百王以祀山神。各随文矣。从此第二明得千王。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得诸王等。
经。自登王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
解曰。斑足登位威力自在。遂得诸王满斯数故。从此第二明得普明。
经。唯少一王北行万里乃得一王名曰普明。
解曰。彰处得王也。从此第二明普明王。于中分二。一长行建立二以偈说法。初长行中文复分四。且初第一普明诸愿。
经。其普明王白斑足言愿听一日礼敬三宝饭食沙门。
解曰。依贤愚经愿诸七日也。从此第二斑足忍许。
经。斑足闻已即便许之。
解曰。斑足许也。从此第三依法建立。
经。其王乃依过去诸佛所说教法敷百高座请百法师。
解曰。明依教也。从此第四明说般若。
经。一日二时讲说般若波罗蜜多八千亿偈。
解曰。明宣说也。从此第二以偈说法中分二。且初第一标说偈人。
经。时彼众中第一法师为普明王而说偈言。
解曰标说人也。从此第二明所说偈。于中分四。一明法无常。二明诸法苦。三明诸法空。四明法无我。初明无常又复分二。且初第一外界无常。
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须弥巨海磨灭无余。
解曰。劫火洞然明火灾也。瑜伽第二说三大灾。谓火水风相次起故。三中标初此火灾也。大千俱坏者明一大千同成坏也。下之两句九山八海数各百亿灭无余也。成住坏空相次而起。此明坏劫。余三准知。俱舍十二瑜伽第二皆广说也。从此第二有情无常。
经。梵释天龙诸有情等尚皆殄灭何况此身。
解曰。梵释天龙者。梵谓梵王通四禅也。释谓帝释忉利主也。举此摄余诸天处也。此二自在胜故标也。言天龙者八部众也。诸有情等者。除前所明余界趣也。尚皆殄灭者明无常也。何况此身者。界无大小情无胜劣彼皆殄灭。何况此身。示无常矣。从此第二明诸法苦。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列诸苦。
经。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怨亲逼迫能与愿违。
解曰。生老病死者此有四苦。忧悲苦恼者。于欲界中随遇苦缘种种忧悲逼切故。恼下之两句明其四苦。怨者怨憎会苦。亲者爱别离苦。言逼迫者。五盛阴苦谓五蕴身生灭迁流逼迫性故。能与愿违者求不得苦也。又生老病死五盛阴苦此流转苦。通于三界。是行苦故。怨憎爱别此相违苦。是苦苦摄。唯欲界故。求不得苦此之受用是坏苦摄。亦唯欲界。依乐受者亦通色界。从此第二明苦因果。
经。爱欲结使自作疮疣三界无安国有何乐。
解曰。爱欲结使者此明因也。爱为有因能润诸业。欲谓贪欲于境驰求。言结使者。结谓结系使谓役使。谓贪等十结系有情役使三有名结使也。又俱舍二十一云结有九种。一爱结。二恚结。三慢结。四无明结。五见结谓三见故。六取结谓二取故。七疑结。八嫉结。九悭结。恚嫉悭三唯欲界系。余之六种通于三界。为结所使名结使也。自作疮疣者。三有苦果如疮疣也。三界无安者。若界若情俱行苦故有漏逼迫名无安故。国有何乐者。普明所重爱国爱身内外不安示其苦故。从此第三明诸法空。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总明法空。
经。有为不实从因缘起盛衰电转暂有即无。
解曰。有为不实者依他有为幻不实故。从因缘起者。共相自种亲生内外世间。因缘起故。盛衰电转者。谓有为法皆有盛衰。起灭如流不住如电。暂有即无者。无者暂如电。有即灭无矣。从此第二明界趣空。
经。诸界趣生随业缘现如影如响一切皆空。
解曰。诸界趣生者。三界六趣及以四生。此聪明也。随业缘现者明因果也。随诸趣业现生彼故。如影如响者举喻明也。由业为质。现果如影。由业如声。后果如响又如影响。明不实也。一切皆空者。通明界等一切有为悉皆空故。从此第四明法无我。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妄起我。
经。识由业漂乘四大起无明爱缚我我所生。
解曰。识由业漂者。识谓本识。恒转如流由业如风能起识浪。识随业故云业漂也。又业种依识藉现缘起。现起诸业随境界风动本识浪故云漂矣。四卷楞伽第一偈云。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风起。洪波鼓溟壑。无有断绝时。藏识海常住。境界风所动。种种诸浪识腾跃而转生。业境界风动生识浪故说漂也。乘四大起者有色界也。无色非显略故不说。又王之身即是四大举以令悟知不实也。无明爱缚者。无明为本发业感生。爱与无明自缠缚故。我我所生者。谓依五蕴起我我所也。又于五蕴而执为我。国城资具而起我所。皆由无明起斯见矣。从此第二总明无我。
经。识随业迁身即无主应知国土幻化亦然。
解曰。识随业迁者。谓总报识随业而生。旧业无余新业将熟。识随业故迁往余趣。身即无主者。身谓相续即四大。身执受识迁则无主故。又主谓主宰即是我也。识随业往。身即无我。我既无故我所亦无。身无主故。下之两句明我所无。彼先爱身身尚无我。外国土等幻化亦然。令知内外皆无我故。谓不了身无常苦空无我我所。横生爱著恐怖皆生。闻法悟空斯更何惧。从此第三闻法悟解。于中分三。一普明悟解。二诸王悟解。三斑足悟解。初普明中文分为二。一普明悟解二转教诸王。初普明中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普明悟解。
经。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闻法悟解证空三昧。
解曰。证空三昧者若证生空即得初果故。偈所明苦谛行故。或闻法证空即法空理至初地也。从此第二眷属悟空。
经。王诸眷属得法眼空。
解曰。得法眼空者如王悉也。从此第二转教诸王。于中分三。且初第一往天罗国。
经。其王即便诣天罗国。
解曰。所愿既满。闻法证空怖畏已无。起所期故。从此第二诘示诸王。
经。诸王众中而作是言仁等今者就命时到。
解曰。诸王众中者如前应悉。就命时到者举所怖事令发心故。从此第三转教般若。
经。悉应诵持过去诸佛所说般若波罗蜜多偈。
解曰。即以前偈令诵持也。从此第二诸王悟解。
经。诸王闻已亦皆悟解得空三昧各各诵持。
解曰。彼诸王等因怖发心。因缘俱胜。闻法悟解如普明王。故复云亦得空三昧各诵持也。从此第三斑足悟解。于中分三。一斑足王问。二普明王答。三斑足悟解。且初第一斑足王问。
经。时斑足王问诸王言汝等今者皆诵何法。
解曰。斑足缘熟故为问也。从此第二普明王答。
经。尔时普明即以上偈答斑足王。
解曰。如文悉也。从此第三斑足悟解。于中复四。且初第一斑足悟解。
经。王闻是法亦证空定。
解曰。闻法证解如前诸王。故云亦也。从此第二明悔邪师。
经。欢喜踊跃告诸王言我为外道邪师所误非汝等咎。
解曰。证解喜跃悔先咎也。从此第三令各奉持。
经。汝各还国当请法师解说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广令流布。从此第四出家得忍。
经。时斑足王以国付弟出家为道得无生法忍。
解曰。无生法者即五忍中第四忍也。菩萨化迹逆顺难思。或引群迷故现斯事。从此第三例指诸王。
经。大王过去复有五千国王常诵此经现生获报。
解曰。说先过去常诵此经现生获报。必招后故。从此第二结劝受持。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劝命受持。
经。汝等十六诸大国王修护国法应当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
解曰。前具引昔。此即劝令修护国法。如上应悉。从此第二劝后受持。
经。若未来世诸国王等为欲护国护自身者亦应如是受持读诵解说此经。
解曰。护国之最诫后亦尔。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说是法时无量人众得不退转阿修罗等得生天上无量无数欲色诸天得无生忍。
解曰。得不退者。不退有四。信位证行。从浅至深即初二也。阿修罗等等余七部。得生天也。欲色诸天得无生忍。天台解云。即十行也或即初地。如大品经云。初地菩萨得无生法忍。
不思议品第六
将解此品辨来意者。护国之法其唯般若。内护修证亦唯般若。般若威德无以测量。寄事以明转益深敬。故因散花见佛闻法得睹希有神变难思。以事表经即来意也。次释品名。不思议者。诸佛功德神变妙用心言不测云不思议。故法花云。非口所宣非心所测。智度论云。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大般若云。心言路绝。此等皆释不思议也。古就散花以彰品号。此睹神变名不思议。各依一义亦不相违。释本文者文分三段。一大众散花。二佛现神变。三闻法获益。初散花中文分为三。初大众欢喜。次散花供养。后王等发愿。且初第一大众欢喜。其义者何。
经。尔时十六国王及诸大众闻佛说此般若波罗蜜多甚深句义欢喜踊跃。
解曰。诸王所闻护国之最甚深句义故喜跃也。从此第二散花供养。于中分三。一散宝莲花。二芬陀利花。三曼殊沙花。初散宝花文复分四。且初第一标所散花。
经。散百万亿众宝莲花。
解曰。宝莲花者。或众宝为花。或花如众宝云宝花也。旧云行花。天台解云。表三贤位所修无量福慧之行。今言莲花表行不染。又表能诠文字般若句偈无量皆不染故。从此第二花成宝座。
经。于虚空中成宝花座。
解曰。花成宝座。诸佛所依。贤位居初。为圣之本。又显文字修证所依。从此第三诸佛演说。
经。十方诸佛无量大众共坐此座说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显同说也。从此第四化众散花。
经。是诸大众持十千金莲花散释迦牟尼佛合成花轮盖诸大众。
解曰。持十千者旧云万轮花盖也。言释迦者举其性氏。言牟尼者此云寂默。烦恼諠诤永寂默故。盖佛及众者。已修未修行必同故。此佛他佛说无异故。从此第二散芬陀利花。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标其所散。
经。复散八万四千芬陀利花。
解曰。王等重散云复也。八万四千者表登地也。如上经云。最初一念具足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即初地也。旧云散般若波罗蜜多花。从能散心以立花称。此云芬陀利花者白莲花也。即从所散彰其名也。无漏正智能所表同于初后地观照一矣。从此第二花成云台。
经。于虚空中成白云台。
解曰。如下经云。譬如有人登大高台。等觉位也。通表十地故现台矣。从此第三彰佛演说。
经。台中光明王佛与十方诸佛无量大众演说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标佛列众显同说也。从此第四化众散花。
经。是诸大众持曼陀罗花散释迦牟尼佛及诸众会。
解曰。曼陀罗者此云适意花。见者心悦即天花也。从此第三散曼殊沙花。于中分四。且初第一标所散花。
经。复散曼殊沙花。
解曰。大众散也。复义如前。旧云妙觉。彰果德圆。今言曼殊沙此云柔濡。能令见者离刚强故。即天花也。人天同会随所散也。从此第二变作宝城。
经。于虚空中变作金刚宝城。
解曰。金刚宝城者表示实相。即涅槃城。犹如金刚体不可坏。从此第三彰佛演说。
经。城中师子奋迅王佛共十方诸佛大菩萨众演说胜义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胜义者即实相也。上三所现花座台城显三般若。文字观照及实相故。三贤十圣果圆满故。如应显示不思议故。从此第四化众散花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散花成盖。
经。复散无量天诸妙花于虚空中成宝云盖。
解曰。所散天花如宝云盖。现不思议与如来品所现虽殊。义如彼故。从此第二明盖广量。
经。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解曰。明其广量满大千故。问旧经所散云行等花。此中乃云宝莲花等。为是水陆诸时花否。答如大般若第八十四散花品说。尔时天帝释及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大王众天乃至色究竟天咸作是念。尊者善现承佛神力。为一切有情雨大法雨我等今者宜各化作天诸妙花。奉散释迦如来及菩萨摩诃萨并苾刍僧。尊者善现亦散所说甚深般若波罗密多而为供养时。诸天众作是念已。各化种种微妙香花奉散如来诸菩萨等。是时于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花悉充满。以佛神力于虚空中合成花台。庄严殊妙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善现睹已作是念言。今所散花于诸天处未曾见有。是花殊妙定非草木水陆所生。应是诸天为供养故从心化出。时天帝释知善现心谓善现言。此所散花实非草木水陆所生。亦不从心实能化出。但变现耳。具寿善现语帝释言。是花不生则非花也。帝释问言。为但是花不生。为余法亦尔。善现答言。非但是花不生。诸余法亦尔。遍蕴处界四谛十二缘六度四摄诸功德法悉皆不生。并同花也。此前所散若人若天般若理同。准旧经中义同彼矣。从此第三雨花供养。
经。是花盖中雨恒河沙花从空而下。
解曰。从盖雨花希有瑞也。从此第三王等发愿。于中分二。初王等发愿。后如来印述。初中复三。且初第一王等称赞。
经。时波斯匿王及诸大众见是事已叹未曾有。
解曰。异口同音叹希有也。从此第二愿佛当说。
经。合掌向佛而作是言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常说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常说等者。地上菩萨常见佛说。地前处会说或有无。王及大众发斯诚愿。从此第三愿众常见。
经。愿诸众生常得见闻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解曰。愿诸众生者。除在会中诸余界趣及此未来。愿常见佛常闻般若。如今无异。从此第二如来印述。于中分三。且初第一如来印述。
经。佛言大王如汝所说。
解曰。如汝所说者。如四分律不与过愿。清净可辨。此愿见闻义不违彼。故佛印云如汝所说。从此第二赞法出生。
经。此般若波罗蜜多是诸佛母诸菩萨母不共功德神通生处。
解曰。初句指法。次显出生。生佛菩萨等而为母。故佛之与法熟为先后。云般若法生佛菩萨焉。佛禀法成。法先佛后。如涅槃经第四云。诸佛所师所谓法也。以法常故诸佛亦常。从般若生法为先。故若成正觉念法悲深说般若法。佛先经后。教诫示导令出离故。然佛与法互相资。说征求此理奚所用为。今此所明诸佛菩萨皆因般若而得出生。故说般若为其母也。不共功德者下明法也。即大小乘十八不共法也。又瑜伽说一百四十不共功德。神通生处者。如花严经十身相作涅槃经中八自在义。皆因般若波罗蜜多为生处故。从此第三结劝受学。
经。诸佛同说能多利益是故汝等常应受持。
解曰。诸佛同说劝受持也。从此第二佛现神变。于中分三。一标示神变。二广现神变三结不思议。且初第一标示神变。
经。尔时世尊为诸大众现不可思议神通变化。
解曰。不思议者义如上解。言神通者谓佛世尊神境智通。此总明也。言变化者。瑜伽三十七略有二种。一能变通。谓改转故。二能化通。谓化现故。下对文属。从此第二广现神变。于中分四。一一多相容。二巨细相容。三圣凡相容。四净秽相容。初一多相容文复分三。且初第一诸花相容。
经。一花入无量花无量花入一花。
解曰。于所散花一多相入。从此第二佛土相容。
经。一佛土入无量佛土无量佛土入一佛土。
解曰。令众皆见世界相入。从此第三尘刹相容。
经。一尘刹土入无量尘刹土无量尘刹土入一尘刹土。
解曰。令彼大众于一尘中见佛刹土一多相入。此三总是广狭相容。即是十三所作自在也。从此第二巨细相容。
经。无量大海入一毛孔无量须弥入芥子中。
解曰。令彼咸见海入毛孔芥纳须弥。即是第五转变自在。从此第三圣凡相容。
经。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无量众生身入一佛身。
解曰。令彼皆见凡圣相入。即第九十众像入身同类往趣二种变也。亦是能化神境智通自他胜劣尘沙身故。从此第四净秽相容。
经。大复现小小复现大净复现秽秽复现净。
解曰。佛自现身或大或小。即是七八卷舒变也。现所居土或净或秽。即十一二隐显变也。此上皆为破诸情计。遣事一多。遣相大小。遣身凡圣。遣佛胜劣。遣土净秽。破诸有情无始时来妄生分别。见一定一。见多定多。乃至见净定净。见秽定秽。即法执也。睹佛神变悟事由心了相即性。遣诸执故。又本记云。变有三意。一者遍空。一花入无量花。为除不乐大乘障故有遍空。二者转变。一佛土入无量佛土。为除执我所障故有转变。三者显了。一佛身入无量众生身。为除怖畏生死障故有显了。问须弥大海入毛芥中。巨细相违如何能入。答曰西方诸师略作三解。一云。一切诸法以如为体。所依真如离诸相。故能依诸法无定大小。故得相容。二云。依唯识理。一切诸法皆不离识。随心变现无有定相。故得相容。三云。一切诸法从因缘生。因缘如幻幻无定相。故得容也。问色中有大小。许小能容大。时中有短长。长劫应入短。答此无过难。佛得希有延促自在。促多劫为一劫。延一劫为多劫。如是等文成证非一。若尔一劫延为三。三劫促为一。一三无定量。此岂不违文。便违佛说。菩萨要经三无数劫具修万行证大菩提。此难不然。果德自在。非因境故。显扬瑜伽皆作是说。于不思议强思量者得诳乱报。从此第三结不思议。
经。佛身不可思议众生身不可思议乃至世界不可思议。
解曰。诸佛之身遍众生身。诸众生身遍诸佛身。体牙相遍俱不思议。即第三全第四少分。乃至世界者。即摄二全一少分也。心言路绝名不思议。从此第三闻法获益。
经。当佛现此神变之时十千女人现转女身得神通三昧无量天人得无生法忍无量阿修罗等成菩萨道恒河沙菩萨现身成佛。
解曰。得益有四。一现转女身得如幻故。二天人得忍见法理故。三修罗八部成菩萨故。四恒河沙菩萨现成佛故。问一世界中多佛并出否。答轮王尚无二并出者。况乎大觉二并出耶。若尔如何恒沙菩萨现身成佛。此亦不然。余界何失。如法花经彼龙女故。问现身成佛是究竟否。答如大般若即说十地名十种佛。又余亦说地前现化。又法花经分别功德品。一四天下微尘数菩萨一生当得阿耨菩提。法花论释即是初地。由此而言。以法威力故说现成。既言现成非究竟矣。
奉持品第七
将解此品辨来意者。内外二护前已具明。由二奉持故有此品。违前二科三等无咎。释品名者。奉谓敬承持谓不忘。如智论说。由信力故闻而信奉。由念力故不忘为持。若云受持领纳不失。言第七者如文悉矣。释本文者。然此品经古德西明寺测法师.玄范法师纪国寺慧静法师皆以此品为流通分。天台智者道安法师.安国大法师皆以此品为正宗分。虽皆诸理俱有所凭。今依天台等义如前故。科此品经大分为三。一波斯匿王问。二如来正答。三闻法获益。波斯匿王问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明睹诸佛。其义者何。
经。尔时波斯匿王睹佛神变见千花台上遍照如来千花叶上千化身佛千花叶中无量诸佛各说般若波罗密多。
解曰。睹佛神变者。睹前品中现神变也。见千花台上遍照如来者。梵云毗卢遮那亦云尾嚧遮那亦云吠路遮那。此云遍照亦云大日。至下当悉。准花严第八。娑婆世界毗卢遮那如来即报身佛也。梵云卢舍那或云嚧拓那或云嚧折罗。亦云遍照。依梵网经。他受用身也。然此二名或云体同前后译异。或云自他二报身也。如佛地论清净法界为自性身。四智心品自受用身。又他受用及变化身皆为化他方便示现。随其所现大小异故。准佛地论。遍照如来即他受用或应化身。以自受用量同法界。不可说其身量大小。广如彼矣。如旧经云。是一切佛化身主者。若他受用名应化身。依自报身起他受用。若大小化名为化身。即他受用为化主也。以自他报体非即离。俱不违理。此中所见花台上佛与前白云台体为同异。因睹神变故见多佛。与前同异俱不相违。此亦不然。前自云化。此有报化。前白云台。此云花台。异则可尔。何得言同。答曰同处同时所见各异。定同定异非不思议。又前散花花白如云。以成云台。非本云也。又前所见光明王佛与此所见遍照如来。义极相应。报化大小俱不违理。千花叶上千化身佛者大化佛也。千花叶中无量诸佛者小化佛也。加行资粮二乘异生见有异也。同梵网经我令卢舍那方座莲花台。周匝千花上复现千释迦。一花百亿国一国一释迦。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义不违也。从此第二明法无量。
经。白佛言世尊如是无量般若波罗蜜多不可识识不可智知。
解曰。如是无量者明所闻也。谓波斯匿王如旧经云行十地行。地上随应常见诸佛。今睹神变见大小身。各各宣说般若波罗蜜多。导诸大众云无量矣。不可识识者。浅近之识所不能识。不可智知者。下劣之智所不能知。显所说法多无量故。深不测故。非识知故。从此第三正问奉持。
经。云何诸善男子于此经中明了觉解为人演说。
解曰。言云何者正是问辞。诸善男子者修行人也。于此经中者即此经也。所睹虽多般若同故。言明了者于诸理事皆明了也。或于理明于事了故。言觉解者。
觉谓现证解谓悟解。于理明证于事了解。是故名为明了觉解。此自利也。为人演说者即利他也。从此第二如来正答大分为二。初明十三法师奉持。后明十六国王奉持。就明法师中文分为二。一略明法师。二广明行位。初明法师文复分三。且初第一诫命谛听。
经。佛言大王汝今谛听。
解曰。令审听也。从此第二略示行位。
经。从初习忍至金刚定如法修行十三观门皆为法师依持建立。
解曰。从初习忍者标其初也。至金刚定者举其后也。如法修行十三观门者。初后及中总十三位。各依行位如法修行自观门也。皆为法师者此通名也。皆修二利名法师也。依持建立者依彼而修持令不失。初起曰建终成为立。从此第三结劝供养。
经。汝等大众应当如佛而供养之百千万亿天妙香花而以奉上。
解曰。以法殊胜在处处尊。在人人贵。于修行者令诸王等敬之如佛生尊重故。天妙香花者。举其胜者而奉上故。从此第二广明行位大分为二。初别明行位。后结申受持。初别明中分为十三。如次当悉。初习种性于中分三。初标位辨相。次辨所修法。后结申满位。且初第一标位辨相。
经。善男子其法师者习种性菩萨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解曰。其法师者此名总也。通十三位皆名法师习种性者如前释也。苾刍二众远离五邪。索迦斯迦五戒男女。此之四众如序品释。从此第二辨所修法。于中分二。初明修十住。后聊简内外。初中复二。初明十住后明修习行。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标修十住。
经。修十住行。
解曰。三贤之中此位最劣。当体彰名。十行次胜。业用受称。后十回向贤位最胜。约自行后大愿为名。回前诸行向正证故。十地菩萨已登圣位既得现证。从地立名。随位渐增有兹异故。初释住名。先总后别。言十住者入位不退故名为住。住法圆满故说为十。总言十住带数得名。即住之住义通三释。解别名者次随文释。明住体者若就所缘二谛为体。若就能缘悲智为体。合以境智而为住体。相应助伴具五蕴故。明依身者。唯人三洲即前四众。容有凡圣顿渐二矣。从此第二辨住相文分为十。且初第一明发心住。
经。见佛法僧发菩提心。
解曰。释住名者于大菩提起决定心入位不退名发心住也。见佛法僧者发心缘也。佛谓觉者能开发故。法谓教等生正解故。僧谓和合三乘贤圣良福田故。初因三宝发无上心至究竟位常现前故。发菩提心者。发无上心起三妙观。如前释也。摄论颂云。清净增上力坚固心胜进。名菩萨初修无数三大劫。大菩提心以善根为体以大愿为缘。不退屈为策发。方能起故善根为因名清净力。此能降伏自所治故。大愿为缘名增上力。常遇善友令增进故。坚固心者虽遇恶友方便破坏。终不退舍菩提之心名坚固也。言胜进者。所修善根运运增长转胜进故。前十信心入此住者由具彼十。于大菩提坚猛不退齐此方名初劫之始。即以此心为十住本。此转增胜成后诸住。乃至极果由此得故。有说。十住同十地行。从此第二明治地住。
经。于诸众生利乐悲愍。
解曰。解住名者。磨练其心离垢澄净涛汰诸染名治地住。于诸众生利乐悲愍者。利谓利益。乐谓安乐。言悲愍者拔济行也。如花严云。诵习多闻虚闲寂静。近善知识了达于义。如法修行安住不动。从此第三明修行住。
经。自观己身六界诸根一切无常苦空无我。
解曰。解住名者。审观自身远离空有正行修习名修行住。自观己身者此总标也。言六界者地等六界也。言诸根者谓眼等根。如旧经中五色五受女男意命十四根也。谓观六界及此诸根生灭逼迫皆空无我。治彼倒故。从此第四明生贵住。
经。了知业行生死涅槃。
解住名者。生在佛家种性尊贵。此虽长养已胜余乘名生贵住。了知业行生死涅槃者。了知自他善恶业行此顺生死此顺涅槃。如旧花严偈云。第四生贵真佛子。从诸贤圣正法生。有无诸法无所著。舍离生死出三界。著有生死著无涅槃。二俱不著当出难矣。从此第五明具足方便住。
经。能利自他饶益安乐。
解住名者。巧不滞真。起悲愍物。真俗二行能双修故。故名此住。上句二利下句利他。如经说云。所修善根皆为救护饶益安乐哀愍度脱一切众生。令离灾难出离生死证涅槃故。从此第六明正心住。
经。闻赞佛毁佛心定不动。
解住名者。观理无二渐次纯熟。闻赞毁佛心不倾动名正心住。闻赞佛等者。谓此菩萨善观诸法无体无性。达如幻梦故。闻赞毁心定不动也。如经说云。赞法毁法赞毁菩萨闻说众生有垢无垢易度皆定不动。此唯就胜故言佛也。从此第七明不退住。
经。闻有佛无佛心定不退。
解住名者。止观双修缘不能坏。闻说有无心定不退名不退住。此亦就胜唯言有佛无佛心定不退如彼经说。法及菩萨闻说有无定不退也。谓能了知无相即相相即无相。于佛法中心不退转。从此第八明童真住。
经。三业无失起六和敬。
解住名者。三业光洁离染如童。行性成就物莫能坏名童真住。三业等者。身口意三离遇失故。如旧经云。谓三业同。戒见学同。六和敬故。如彼经说身行无失语行无失意行无失。勤学修习游行无数世界。领受无数佛法。现变化自在身。出广大遍满音。一刹那中承事供养无数诸佛。三业行矣。从此第九明法王子住。
经。方便善巧调伏众生。
解住名者。应根善说妙合所宜绍嗣法王名法王子住。方便等者。方便演说皆善巧故。善能调伏诸众生故。如经说云。法王轨度法王观察法王宴寝法王赞叹。皆悉勤学调伏行矣。从此第十明灌顶住。
经。勤学十智神通化利。
解住名者。住位满足成就智身。诸佛法水以灌其顶名灌顶住。然灌顶法如三藏所持梵本金刚顶经说。有五种灌顶。所谓宝冠印契。以水光明及以名号。三贤十圣将成正觉。一一位中或佛菩萨与灌顶也。勤学十智者。如经说云。学三世智.佛法智.法界无碍智.法界无边智.充满一切世界智.普照一切世界智.住持一切世界智.知一切众生智.知一切法智.知无边诸佛智。初之五智知世界故。如次所谓随心转智.正觉照智.照法界智.自在普入智.至处皆严智。次之三智知众生心。所谓知一切心智.知心境界智.知诸根性智。后之二智明其成德。所谓当根与法智.令灭诸惑智。明十智矣。神通化利者。如旧经第九解十住偈云。清净妙法身应现种种形。犹如大幻师所乐无不现。或处为众生究竟菩萨行。或复现初生出家行学道。或于树王下自然成正觉。或处为众生示现入泥洹。此皆神通化利行也。结为颂曰。发心治修行。生贵具方便。正心及不退。童真王灌顶。从此第三明修习行。
经。下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解曰。言下品者三贤初也。修习等者。此位时长。具修福智诸行愿也。从此第二聊简内外。于中分二。初明忍方便。后明正定聚。初忍方便文复分二。且初第一忍前方便。
经。善男子习忍以前经十千劫行十善行有退有进。
解曰。习忍以前者明劫外也。经十千劫者所经时也。此明直往。不同涅槃八万六万四万二万十千劫等。此顿彼渐有差别故。行十善行者所行行也。身三口四意三为十。有退有进者明不定矣。从此第二举喻释成。
经。譬如轻毛随风东西。
解曰。十善进退如毛东西。从此第二明正定聚。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正定聚。
经。若至忍位入正定聚不作五逆不谤正法。
解曰。若至忍位者。谓修十善。上品成满发菩提心。如前不退名至忍位。入正定聚者。入谓进入也。即此忍位名正定聚。不同小乘。俱舍第十正性离生名正定故。下之两句明不造逆非阐提故。从此第二明忍所治。
经。知我法相悉皆空故住解脱位。
解曰。知我法相者分别二执也。谓由邪教及由邪师自邪分别。我谓主宰法谓蕴等。如上所明。即蕴离蕴二十句等六十二见即我法执。由此二执二障具生。此伏二执及相应障伏彼现行悉皆空故。二执随眠皆未灭也。若尔何故花严第十解十位云。除灭诸烦恼永尽无有余。无碍寂灭观是则佛正法。如何此云随眠未灭。答彼依伏灭邪教邪师所起我法不共无明伴类烦恼故云永尽。非谓一切自分别生烦恼及俱生烦恼亦永尽故。故缘起经云。内法异生不放逸者。我不说为无明缘行。谓邪教等所发不共相应无明已永尽故。故不说为无明缘行。然自分别烦恼及俱生烦恼现行渐伏种皆未尽。至见道位分别二障所有种子顿断尽故。至下当悉。住解脱位者。此伏忍位而有二名。望菩提果故名资粮。望涅槃果故名解脱。解脱分故名解脱位。从此第三结申满位。
经。于一阿僧祇劫修习此忍能起胜行。
解曰。于一阿僧祇劫者所经时也。阿之云无。僧祇云数。劫者梵语也。具足应云劫波者时分也。译为唐言一无数时也。修习此忍者结此位也。能起胜行者起性种性十行位也。此阿僧祇略分别者。如新花严经第四十五阿僧祇品。有一百二十数。从初百洛叉至第一百三数名阿僧祇。即无数劫也。如瑜伽四十八说十三住竟下分别云。又即于此一一住中经多俱胝百千大劫。或过是数方乃证得一住成满。由此应悉。今此经中前十法师一一各增一僧祇者。准此应悉。瑜伽次云。然一切住总经于三无数大劫。方乃圆证无上菩提。谓经第一无数大劫。方乃起过胜解行住。证欢喜住。此就恒常勇猛精进。非不勇猛勤精进者。复经第二无数大劫。方乃超过极欢喜住乃至有加行有功用无相住。证得八地。此即决定以是菩萨得净意乐决定勇猛勤精进故。复经第三无数大劫。方乃超过无功用住无碍解住。证得最上成满菩萨住。即法云地。当知。此中略有二种无数大劫。一者日夜半月一月等。算数方便时无量故。亦说名为无数大劫。二者大劫。彼论前云。以风灾劫算数方便超过一切算数之量。亦说名为无数大劫。若就前说无数大劫。要由无量无数大劫。方证无上正等菩提。又以斯文属此经者。无数阿僧祇亦不违理。若就后说无数大劫。但经于三无数大劫。便证无上正等菩提。更无大劫过此量也。问论既说云经三大劫。然一大劫为经几时。答如璎珞经下卷说云。如有大石方八百里。净居天衣三年一拂拂尽此石。名一阿僧祇劫。问若如此者。婆娑论说。释迦菩萨超九劫等。为何劫耶。答瑜伽次云。若正修行最上上品勇猛精进。或有能转众多中劫小三灾劫。或有乃至转多大劫大三灾劫。当知决定无有能转无数大劫。此同婆沙于修妙相转大劫也。若尔时既长远何由成佛。答曰。处梦谓多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悟乃一刹那。常自精勤勿怀怖惧。由此应说三练磨心。从此第二明性种性。于中分三。初标位辨相。次正辨修行。后结申满位。且初第一标位辨相。
经。复次性种性菩萨住无分别。
解曰。性种性者如前已解。住无分别者。标此位中修十胜行远离自也取相分别。又了三假无分别观也。从此第二正辨修行。于中分三。初明修十行。次明所对治。后明所修观。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标十慧观。
经。修十慧观。
解曰。十慧观者即十行也。慧即别境能观之心。修行施等十胜行也。然十行者。谓施戒等修起名行。行法故圆满说为十。总言十行。带数得名。即行之行。自他异故。然别名者。若云施等当体彰名。云欢喜等约用为目。出体辨人如前住故。从此第二别明十行文分为十。且初第一明欢喜行。
经。舍财命故。
解行品者。施悦自他名欢喜行。无贪三业为自性也。舍财命者舍即施也。由能舍心行施事也。财谓财物资具法财。命谓身肉及无畏行皆能舍故。从此第二明饶益行。
经。持净戒故。
解行名者。护持三聚能益自他名饶益行。受持净戒三业为性。持净戒者。守护律仪三业无失。从此第三无违逆行。
经。心谦下故。
解行名者。忍力能治自他恚恨名无违逆行。无嗔三业为自性也。心谦下者。种种毁辱逼切恼害。心唯谦下皆能忍也。从此第四无屈挠行。
经。利自他故。
解行名者。精勤修习心不退乱名无屈挠行。以勤三业为自性也。利自他者。遍策诸根修诸胜行皆不退屈能益自他。精进行也。从此第五离痴乱行。
经。生死无乱故。
解行名者。善修止品得胜等持名离散乱行。定为自性也。生死无乱者。如经说云。于世间中死此生彼入住出胎皆无痴乱。禅定行也。从此第六明善现行。
经。无相甚深故。
解行名者。观法实相照理现前名善现行择法为性也。无相甚深者。如经说云。念念观察一切众生无性为性。一切诸法无为为性。一切国土无相为性。即相观性名为甚深。修慧行也。从此第七明无著行。
经。达有如幻故。
解行名者。善修胜行不滞空有名无著行。择法为性也。达有如幻者。达诸有为如幻不实。如经说云。观诸法如幻。诸佛如影。菩萨行如梦。佛说法如响。世间如化。由了此等不著空有。方便行也。从此第八明难得行。
经。不求果报故。
解行名者。常以大愿摄胜善根名难得行。以欲胜解信思念等为自性也。不求果报者。自修胜行不希当果。利乐有情不求彼报也。从此第九明善法行。
经。得无碍解故。
解行名者。深达根器善于法化名善法行。思择为性也。得无碍解者。谓得四种。法.义.词.辨。无碍解力思择修习二利行也。从此第十明真实行。
经。念念示现佛神力故。
解行名者。言行相应所作诚谛名真实行。择法为性也。念念示现佛神力者。如经说云。此菩萨摩诃萨成就第一诚谛之语。如说能行。如行能说。随本誓愿皆得究竟。念念遍游十方世界。念念普诣诸佛国土。念念悉见不可说诸佛及佛庄严清净国土。示现如来自在神力。遍法界虚空界。现无量身普入世界。大师子吼得无所畏。能转无碍清净法轮。到佛法海实相源底。行二利行也。结为颂曰。欢喜饶无违无屈离痴乱善现无难得善法真实行。从此第二明所对治。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治十倒。
经。对治四倒三不善根三世惑业十颠倒故。
解曰。前十慧观是能治行。此下十倒是所治障。言对治者此是总标。言四倒者常乐我净。前习种中第三修行住已辨对治。此中永灭。总聚明也。三不善根者贪嗔痴也。初欢喜行治彼贪也。第三无违逆行治彼嗔也。第六善现行治彼痴也。三世惑业者。过去因忍现在因果忍未来果忍。第七无著行治过现也。八难得行治当果也。约行别治。准此而悉。总聚明者如上卷。十颠倒者结所治也。从此第二明我法空。
经。我人知见念念虚伪。
解曰。我人知见者举所治也。前习种性明渐伏除。此举所治所依之蕴念念虚伪明其不实。显所治我永所行故。从此第三明所修观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所修观。
经。了达名假受假法假皆不可得无自他相住真实观。
解曰。了达名等体皆虚伪无有真实不可得也。前依生起。以法受法而为次也。此明对治。从易至难故与前异。无自他相者。谓修十行及治十倒。不住自他分别之相。了三假空不起分别。此即顺向无生之理真实观也。天台所谓十行之中有无生忍。此之类也。从此第二明所修行。
经。中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解曰。贤位中故文易可知从此第三结申满位。
经。于二阿僧祇劫行诸胜行得坚忍位。
解曰。此位长时于前一上加一劫故。行诸胜行者结此十行。得坚忍位者得入后位。从此第三明道种性。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位辨相。
经。复次道种性菩萨位坚忍中观诸法性得无生灭。
解曰。道种性者如前已解。住坚忍中者。坚谓坚固不可坏义。如梵网经谓十回向为十金刚也。观诸法性者有为法性也。得无生灭者。达有为空了无生灭。从此第二正辨修行。于中分二。初明十回向。次明对治。后辨生差别。然十回向谓已所修发胜思愿各有三义。言回向者。照理不住曰回。大悲救物名向。向众生也。又行不住有曰回。直趣菩提名向。向菩提也。又于相不住曰回。达事照如名向。向实际也。由此义故名为回向。回向圆满故说为十。言十回向带数得名。回向两字六释不摄。共目一法。非合释也。此十回向各具三义。向众生者。善根依彼得增长故。又以大悲异二乘故。向菩提者。心依彼发顺向彼故。希无上果速圆满故。向实际者。善根依彼必归理故。智起照如希证圆故。由此回向各异三也。然出体者。总即大愿。别即四法。定.慧.愿.悲。具五蕴故。别名辨相如次释矣。明十回向文分为十。且初第一明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
经。四无量心能破诸闇。
解此名者。拔济为救。加卫为护。于所救护照解平等名离相也。又悲能救护。智能离相。离相之行为回向也。四无量心者能救护心也。能破诸闇者。拔济有情破烦恼闇。从此第二明不坏回向。
经。常见诸佛广兴供养。
解此名者。三宝及戒为不坏信。以彼善根成此回向。常见诸佛者。就胜而明。法僧及戒理必俱故。广兴供养者。彰福资粮黄供养也。从此第三明等一切诸佛回向。
经。常学诸佛住回向心。
解此名者。学三世佛所作回向。念念修学成此回向。言常学者能受学心。言诸佛者所受学处。回向心者受学之事。如花严说。诸佛世尊回向之道略有三种。所修善根回向法界无与等故。回向菩提愿圆满故。回向众生近三宝故。受行彼三即常学故。从此第四明至一切处回向。
经。所修善根皆如实际。
解此名者。菩萨所修一切善根至一切处成此回向。所修善根者。所修福慧自利利他无量行愿诸善根故。皆如实际者。举喻释成。实际平等无处不遍。所修诸行由不住相等实际故。从此第五明无尽功德藏回向。
经。能于三昧广作佛事。
解此名者。以所修习无尽诸行功德之法成此回向。能于三昧者明依定也。广作佛事者化利事也。如花严说。谓此菩萨忏除重障礼敬诸佛。劝请一切诸佛说法。随喜诸佛及菩萨等一切善根。凡自所修德行知见回向庄严一切佛国入不思议自在三昧。善巧方便作佛事故。从此第六明入一切平等善根回向。
经。现种种身行四摄法。
解此名者。广修檀施得三轮净。住平等心成此回向。现种种身者现诸随类尊贵之身。行四摄法者。利他行故。如花严说。或为帝王为转轮王。施外资财及身肉故。彼有一百二十门。广示差别。从第二十五终第二十八明檀行矣。从此第七明等随顺一切众生回向。
经。住无分别化利众生。
解此名者。广大善根方便善巧。随顺众生成此回向。住无分别者。多住相似无分别故。化利众生者利他胜行。从此第八明真实相回向。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一
[1] [2] [3] [4] [5] [6] [7]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二
经智慧明了甚深观察。
解此名者。所修诸行福慧无量皆等真实成此回向。智慧明了者。谓观理事悟解明了。甚深观察者。所行合理名曰甚深。不住有无即善观察。从此第九明无缚无著解脱回向。
经。一切行愿普皆修习。
解此名者。不为相缚不著诸见所作自在成此回向。一切行者施等诸行。一切愿者广大愿故。此二相资起必俱故。普皆修习者。由无缚著解脱自在。无量行愿皆修习矣。从此第十明等法界无量回向。
经。能为法师调御有情。
解此名者。所修诸行离相广大皆等法界成此回向。能为法师者。得无碍解善化导故。调御有情者。演说当根令善调伏广利乐故。如花严云。如离垢缯而系其顶。住法师位广行法施。起大慈悲安立众生。于菩提道常行饶益无有休息。以菩提心长养善根。为诸众生作调御师。示诸众生一切智道。此即显示化利行矣。结为颂曰。救护不坏等一切。至一切处及无尽。随顺等随并真实。无著无缚等法界。从此第二明所对治。于中分三。一明所对治。二辨生著别。三所修转胜。且初第一明所对治。
经。善观五蕴三界二谛无自他相得如实性。
解曰。善观五蕴等者如前已释。谓观五蕴得解脱蕴。观三界因果得空等忍。观二谛假实得生无生忍。无自他相者。谓观蕴等悉不住。无能所故。无自他故。即无分别。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明三界生。
经。虽常修胜义而受生三界。
解曰。虽常修胜义等者释疑难也。谓此已前所修胜行皆顺胜义。当何所生。虽常修习皆顺胜义。由感三界分段生死。习种未已未离相缚。故所修行生三界也。经言三界总相而明。多唯欲界。如次当悉。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何以故。
解曰。征也。从此第三释其所生。
经。业习果报未坏尽故于人天中顺道生故。
解曰。言业习者此为因也。言果报者此为果也。未坏尽者。由未断彼感生之因故。分段生未坏尽故。于人天中者。唯欲人天受胜生故。何非上二唯欲人天。有现观故此近初地非彼二故。顺道生故者。经生不忘性成就故。此中所明直往种性。若回心者前变易中已分别故。从此第三明所修行。
经。上品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多。
解曰。三贤之上余文悉矣。从此第三结申满位。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所经劫。
经。三阿僧祇劫修二利行广大饶益。
解曰。三阿僧祇者于前二上加一劫故。具修二利广饶益故。从此第二明出离行。
经。得善调伏诸三摩地住胜观察修出离行。
解曰。得善调伏者。于三贤位善调伏故。三摩地者此云等持。修诸胜定恒相应故。住胜观察者。下中上品修胜慧故。为引初地出离行故。又解。修二利行广大饶益者。此明结上资粮位中多住外门修菩萨行。得善调伏已下文者明加行位。上之两句明所依定。得善调伏者。已得上品调伏心故。诸三摩地者。谓明得等所依定故。此四不一名诸定故。下之两句明燸等位。依四寻思四如实智名胜观察。此略明者。一者燸位。依明得定发下寻思观无所取。谓此位中创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初获慧日。前行相故立明得名。即此所获道火前相故亦名燸。二者顶位。依明增定发上寻思观无所取。谓此位中重观所取名等四法皆自心变假施设有实不可得。明相转盛故名明增。寻思位极故复名顶。三者忍位。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如实遍知名义自性差别四法于无所取。决定印持无能取。中亦顺乐忍既无实境离能取识。宁有实识离所取境。印前顺后立印顺名。忍境识空故亦名忍。四世第一位。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即二取空。谓前上忍唯印能取空。今世第一法二空双印。从此无间必入见道立无间名。异生法中此最胜故名世第一法。如是燸顶依能取识观所取空下忍起时。印境空相。中忍转位于能取识如境是空顺乐忍可。上忍起位印能取空。世第一法双印空相。皆带相故未能证实。故厚严经为成此义。如经偈云。菩萨于定位。观影唯是心。义想既灭除。审观唯自想。如是住内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无。后触无所得。此位菩萨于安立谛观苦等四。非安立谛总一真实别即二空俱学观察。为引当来二种见故。菩萨起此燸等善根。虽方便时通诸静虑。而依第四方得成满。托最胜依入见道故。唯依欲界善趣身起。故显扬论第十六云。极厌非恶趣。极欣非上二。唯欲界人天佛出世现观。此上皆是住胜观察。修顺见道出离行故。若依瑜伽。三无数劫上来总是明初劫竟。古人立此四加行云。初禅方便非欲界摄。初地方便非初劫摄。应为质云。初地方便非初劫者。初地方便非凡夫摄。若言未证真故非圣人者。应言未证真故非第二劫摄若观斯文无劳立难。从此第三结后胜地。
经。能证平等圣人地故。
解曰。能证平等者。别无漏智亲证真如。如即平等圣人地故。从此第四明欢喜地。于中分三。初标入地相。次住地修行。后结申满地。初文复三。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欢喜地菩萨摩诃萨超愚夫地生如来家住平等忍。
解曰。凡欲登地先瑞相者。如金光明第四云。佛告师子相无碍光焰菩萨言。善男子初地菩萨是相。先现三千大千世界无量无边种种宝藏。无不盈满。菩萨悉见。此与大宝积第一百一十五卷中十地文同。即先相矣。欢喜地者。谓初证得出世之心。昔所未得而今始得生极喜故。所言地者。为无为德以为自性。如前解故。超愚夫地者。愚谓凡愚无明为地。无漏断彼故云超也。生如来家者。无性摄论云。谓佛法界名如来家。于此证会故名为生。初生圣胎绍佛种故。如十地经云。过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在佛家种姓尊贵也。住平等忍者。真无高下故云平等。正智证曾为忍住矣。从此第二明所证如。
经。初无相智照胜义谛一相平等非相无相。
解曰。初无相智者。谓真见道无分别智证二空理。此最居初故名初智。虽相见道望修为初。此在彼先故名初也。照胜义谛者。证法性如二空所显真胜义故。一相平等者。如智不二即一相平等。非相无相者。无能所相即非相无相。从此第三明所断障。
经。断诸无明灭三界贪未来无量生死永不生故。
解曰。断诸无明者。谓二障中分别起者。无明不一故名为诸。虽举无明执障皆断。无明为本执障所依。但断无明余皆随断故偏举也。灭三界贪者此修断也。谓贪烦恼与无明俱障施度。增入初地时谓贪粗重即永断故。未来无量生死永不生故者。谓分别惑所造十恶及诸善业感彼恶趣。北俱卢洲长寿天等无量生死。入初地时永不生故。如金光明第四。断二无明。一执著有相我法无明。谓二障中著有相者。二执为本言我法故。即同此中断诸无明。二怖畏生死恶趣无明。谓感恶趣诸业果等。即同此中未来无量生死。然此三中前后见惑。贪为修惑。显此三种皆永断故。断差别者。谓初无明自性断故。次三界贪檀行离系缘缚断故。无量生死因果皆无不生断故。前二择灭后非择灭所证真如即无为故。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三。初明修悲智。次明智一异。后明修智愿。初明悲智文分为三。一总标悲智。二明修胜行。三依地辨德。且初第一总标悲智。
经。大悲为首起诸大愿于方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
解曰。大悲为首者利他本故。起诸大愿者行所依故。由行与愿牙相依持。此二俱修不偏起故。于方便智者达俗智也。如十地经云。大悲为首智慧增上方便善巧所摄诸智。准彼经者。显依悲智。念念修习自利利他无量胜行皆善巧故。从此第二明修胜行。文复分二。且初第一遍修诸行。
经。非证非不证一切遍学故。
解曰。言非证者方便智故。非不证者影像故。若依本记。真中有俗故云非证。俗中有真故非不证。一切遍学者。住此地中一无数劫万行庄严遍修学故。如成实论。广学异论遍知意故。如善戒经。遍学五明诸论等故。又等严三十四。十地论第二三广明行矣。从此第二向一切智。
经。非住非不住向一切智故。
解曰。言非住者。遍修诸行不住止之。非不住者。于所修行心无散乱常寂静故。向一切智者。所修行愿悉皆趣入一切智故。从此第三依地辨德。于中分四。且初第一魔不能动。
经。行于生死魔不动故。
解曰。行于生死者利生处也。魔不能动者谓四魔也。烦恼.蕴.死及以天魔。如上序品已广分别。如佛地论第一云。初地已上诸大菩萨在净土中离粗四魔无五怖畏。从此第二离诸怖畏。
经。离我我所无怖畏故。
解曰。离我我所者。分别所起已永断故。无怖畏有五。一不活畏。二恶名畏。三者死畏。四恶道畏。五大众威德畏。辨五依者。十地论第二去。此五怖畏是初地障。第一二五依身口意。第三第四依身。身者爱憎异故。辨五因者略有二种。一者邪智妄取想见爱著故。二善根微少故。能对治者如十地经及花严云。此菩萨离我想故尚不爱身。何况资财。无不活畏。不于他所希求供养。唯专给施一切众生。无恶名畏。远离我见无有我想。无死畏故。自知死已决定不离诸佛菩萨。无恶道畏。我所志乐一切世间无与等者。何况有胜。无大众威德畏故。此总云无怖畏矣从此第三常化众生。
经。无自他相常化众生故。
解曰。无自他相者。得无分别不住相故。常化众生者。如十地经云。又发大愿三界所系入于六趣。一切生处名色所摄如是等类。我皆教化令入佛法。悉令永断一切世间趣。令安住一切智道。尽未来际无休息故即常化矣。从此第四生诸净土。
经。自在愿力生诸净土故。
解曰。自在愿力者。愿由行力得自在故。生诸净土者。所谓诸佛受用土故。然此菩萨自受用土与诸佛土处无有异。体别如前。此受用土体状如何。依何乘路即得生故。如佛地经论第一云。诸佛净土周圆无际其量难测。超过三界所行之处。胜出世间善根所起最极自在净识为相。如来所睹。诸大菩萨众所云集。大念慧行以为游路。大止妙观以为所乘。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此经上云修三脱门。今此又云自在愿力。显愿由行得自在故。依彼乘路而得生故。何以知彼此地生耶。彼论解云。他受用土地上菩萨乃得生故。从此第二明智一异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根本智。
经。善男子此初觉智非如非智非有非无无有二相。
解曰。此初觉智者入地智也。觉谓觉照即证真智。非如非智者境智俱空故。非有非无者有无俱寂故。无有二相者能所两亡故。即六七识观察平等。此二智品最初起故。从此第二明方便智。
经。方便妙用非倒非住非动非静。
解曰。方便妙用者达俗智也。体具四德故云妙用。非倒者虽带相缘不颠倒故。非住者万行皆修非住一故。非动者缘前如智不散动故。非静者乘大智悲修无住故。又初异外道。次异凡天。动静二种异于二乘。彼无此智不同此故。从此第三二智一异。
经。二利自在如水与波非一非异智起诸波罗蜜多亦非一异。
解曰。二利自在者。真智自利方便利地。于此二利作用自在。如水与波者举喻释成。水喻本智波喻后智。此二作用如波水故。非一非异者由动静异故非一也。离水无波故非异也。即是二智非一异义。智起诸波罗蜜多亦非一异者。依智起行行与智俱。亦如水波非一异故。从此第三明修智愿。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所修行。
经。于四阿僧祇劫满足修习万万行愿。
解曰。四阿僧祇者。于前三上加一劫故。修习等者。此中修行与贤异者。准瑜伽云。初无数劫名波罗蜜多。于一行中修一行故。第二无数劫名近波罗蜜多。于一行中修一切行故。第三无数劫名大波罗蜜多。一切行中修一切行故。深密第四唯识第九亦同说故。今此修习即第二劫。故与贤位有其异矣。从此第二明智愿力。
经。此地菩萨无三界业习更不造新由随智力以愿生故。
解曰。无三界业习者业者行也。习谓习气通种现也。见所断者皆已无故。更不造新者。迷理无明转新发业。既已断故更不造新。从此已后乃至十地所修行愿皆不招生。由初入地无明断故。若尔后地无明与前何别。地上菩萨现贪嗔等。岂非业耶。答后自无明唯俱生惑。虽有不起。非发业故。又诸菩萨所化有情种种性欲化缘不一。由大悲力故现贪嗔。如花严六十八婆须蜜女六十六无厌足王。一一皆得无量三昧。岂如所见同不善故。若尔地上胜报彼应无因。此亦不然。谓由地前资粮等位无明发行以为因故。由随智力以愿生故者。西方诸师自有两解。有说。渐悟及智增者。续生烦恼发润永断。于三界内无分段生。十王果报由随智力无漏定愿受变易生。不尔十王彼应无故。若界外生非凡境者。诸佛菩萨应非见故。有说。彼有论师名调伏光。依解深密作如是说。一类顿悟悲增上者。地前熏习感胜身因留事惑种。随智愿力润彼生故。八地已上唯变化生。随定散地皆得见矣。故七地前十王果等皆实生故。从此第三结申满地。
经。念念常行檀波罗蜜多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广大清净善能安住饶益众生。
解曰。念念常行者。十度之中檀度偏增。财法无畏圆满修故。余非不修随力分故。布施等者。广大修习皆清净故。如十地论与此少别。彼第三云。以二摄法摄取众生。所谓布施爱语二也。后之二摄但信解力行未通达。善能安住等结圆满也。从此第五明离垢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离垢地菩萨摩诃萨四无量心最胜寂灭断嗔等习。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经云。二地菩萨是相先现。三千大千世界地平如掌。无量无边种种妙色清净珍宝庄严之具菩萨悉见。离垢地者。诸微细垢犯戒过失皆得清净名无垢故。四无量心者。谓于此地断嗔等习故。四无量与入地心相应起也。最胜寂灭者所证如也。此同摄论证最胜如。谓具无边胜功德故。断嗔等习者明所断也。习谓习气此有二义一者嗔等烦恼种子。二者嗔等所熏粗重无堪任性。等亦二义。一者等彼忿恚害等诸随烦恼。二者等彼俱所知障所断无明。此复有二。如金光明云。一者微细学处误犯无明。即此地俱生一分。二者发起种种业行无明。即彼所起误犯三业此无明等皆障二地极净尸罗。入二地时皆永断故。断差别者。此俱嗔等但断粗重无堪任性不断种故。以嗔等种是修所断唯识第十说。修所断地前渐伏。初地以上能顿伏尽令永不行。前七地中虽暂现起而不为失。八地以上毕竟不行。于十地中不别断种。至金刚定一切顿断。问此所知障与嗔粗重二类不同。为俱断否。答明所断者。二类虽殊非离障外别起无间断嗔粗重。此无始来与所知障俱所知障为本。以无间道断本障故。嗔粗重性与所知障粗重性。解脱道中俱时舍故。断时别者。无间道起障种已无。而未舍彼无堪任性。为舍此故起解脱道。解脱道起非唯为此。及证此品择灭无为。即无堪任性与无间道俱灭证无为。得与解脱道俱生。于十地中所断二障断种断习及能断道无间解脱。准此悉矣。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修十善行。
经。修一切行所谓远离杀害不与不取心无染欲得真实语得和合语得柔软语得调伏语常行舍心常起慈心住正直心。
解曰。修一切行者此总标也。所谓已下明十善也。初三身业离杀盗淫。次四口业远离虚诳离间粗恶杂秽语故。后三意业离贪嗔痴不善根故。谓此菩萨戒度圆满三业清净具十善故。辨此体者。有宗七色三心所故。经部唯思运身发语审虑决定作动三故。大乘亦思假亦色故。辨差别者。如十地经论第四云。十善业道集因缘故则生人中至有顶处。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与智慧观和合修行。其心狭劣故。厌畏三界故。远离大悲故。从他闻声而解了故。成声闻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成独觉乘。又此上品十善业道修治清净。心广无量故。具足悲愍故。方便所摄故。发生大愿故。不舍众生故。希求诸佛大智故。净治菩萨诸地故。净修一切诸度故。成菩萨广大行。又此上上十善业道一切种清净故。证十力故。四无畏故。一切佛法皆成就故。此即具明诸趣诸乘乃至佛果皆由十善。有斯异故。与此相违十不善果有其三种异熟果者。彼经次云。十不善业道上者地狱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饿鬼因。由此故生三恶趣。故等流果者若生人中。杀有二果。短命多病。盗有二果。贫穷失财不得自在。淫有二果。妻不贞良不得随意眷属。虚诳二果。多被诽谤为他所诳。离间二果。眷属乖离亲族弊恶。粗恶二果常闻恶声言多诤讼。杂秽二果。言无人受语不明了。贪欲二果。心不知足多欲无厌。嗔恚二果。常被他人求其长短又常被他之所恼害。邪见二果。生邪见家其心谄曲。此即人中等流果故。增上果者如婆沙云。身无光泽常遭霜雹。身多尘垢口恒臭秽。时候改变由多荆确。居处险曲感外果少。果多辛辣果少或无此。即人中增上果故。彼经结云。十不善道能生此等无量无边众大苦聚。故当远离。以十善道为法园苑。常自安住亦劝他故。从此第二离过修行。
经。寂静纯善离破戒垢行大慈观念念现前。
解曰。寂静纯善者。三业寂静离諠动故。十善无杂即纯善故。离破戒垢者行清净故。行大慈观者获胜定故。念念现前者无间断故。从此第三结申满地。
经。于五阿僧祇劫具足清净戒波罗蜜多志意勇猛永离诸染。
解曰。五阿僧祇者。于前四上加一劫故。具足等者。戒度偏增余随分故。志意勇猛者行无退故。永离诸染者清净圆满。从此第六明发光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发光地菩萨摩诃萨住无分别灭无明闇。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云。三地菩萨是相先现。自身勇健甲伏庄严。一切怨贼皆能推伏。菩萨悉见也。发光地者。无量智慧三昧光明不可倾动。无能摧伏。闻持陀罗尼以为根本。名发光地。住无分别者。谓即入地无分别智也。但明能证智。必有所证如准唯识论。此地菩萨证胜流真如。谓此真如所流教法于余教法极为胜故。谓由此地所得三慧照大乘法。证此教法根本真如。灭无明闇者明断障也。谓入此地断闇钝障。所知障中俱生一分障彼三地胜定总持及彼所发殊胜三慧。如金光明云。有二无明。一者未得今得爱者无明。谓障胜定及修慧者。爱谓烦恼。与无明俱。俱能障也。二能障殊胜总持无明。谓障总持闻思慧者。梵云陀罗尼此云总持。念慧为体。依地持论。有其四种。一者法持持名句文。二者义持持所诠义。三者词无碍解。四者辨才无断。由得忍智故。于此四总持不忘。此地于法至求无倦。如十地论第五云。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大火满中投身直过求佛所说一句法故。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显得三明。
经。于无相忍而得三明悉知三世无来无去。
解曰。于无相忍者。智缘无相名无相忍也。而得三明者。一宿住智明。二死生智明。三漏尽智明。广如前解。悉知三世无来无去者。由此三明初知过去次知未来后知现在。了知三世达彼体空无来去矣。从此第二明所修定。
经。依四静虑四无色定无分别智次第随顺。
解曰。依四静虑四无色者。静虑无色如前已解。二界定地地别有八。此差别者。前七各三净味无漏凡圣别故。有顶唯二无无漏故。无分别智者。谓即加行根本后得俱无分别也。次第随顺者后得智也。云何知然。谓加行智引根本故。根本智品证真理故。准于后得种种修行得于八地皆修习故。言随顺者修习义也。从下至上随顺趣入。如俱舍论第二十八修超等至。彼论颂云。二类定顺逆均间次及超至间超为成。于前八地本善等至分为二类。一者有漏二者无漏。往上名顺。还下名逆。同类名均。异类名间。相邻名次。越一为超。至间超为成者。谓观行者修超定时。于有漏八地顺逆均次现前数习。无漏七地顺逆均次漏无漏顺逆间次。于有漏地顺逆均超。于无漏地顺逆均超现前数习。名加行满无漏等至。顺逆间超名超定成。此则随顺大般若经菩萨摩诃萨师子频申三摩地集散三摩地。至下当悉。如十地论云。此地菩萨以何义故入禅无色无量神通。为五种众生故。一为禅乐憍慢众生入诸禅故。二为无色解脱憍慢众生入无色定故。三为苦恼众生令安善处永与乐故。应解彼苦令不受故。入诸禅定起慈悲无量故。四为已得解脱众生入喜舍无量故。五为邪归依众生入胜神通令正信故。此地获得不退禅故名三昧地前地。非无此地胜故。然此五中前之四门属此段也。第五神通属次下故。从此第三明得五通。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总标定等。
经。具足胜定得五神通。
解曰。具足胜定者前八定也。于中前四五通所依。得五神通者此总标矣。从此第二别明五通。
经。现身大小隐显自在天眼清净悉见诸趣天耳清净悉闻众声以他心智知众生心宿住能知无量差别。
解曰。于此五中第一三四境唯现在。所现闻知皆现在故。境畔际者如前经云。万佛刹土。第五知过去。如十地经云。如实念知过去无量百千万亿那由他劫。第二知未来。准彼过去义应悉也。又十地论明智见者。四通明智第五明见。然十地经列五通者。一者神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天眼通。依此次第明智见别不同此也。三业异者彼论次云。初一神通身业清净。天耳他心口业清净。宿命死生意业清净。所知异者。初一神通能至众生所运身胜解意速异。天耳智通能知说法音声义故。他心智通随诸言音皆能尽知。依于此义种种异名随众生说。故去来二通尽知众生过去未来所应受化故。释名出体如序品矣。从此第三结申满地。
经。于六阿僧祇劫行一切忍波罗蜜多得大总持利益安乐。
解曰。六阿僧祇者如前加也。忍波罗蜜者。此度偏增。余非不修。随力分故。得大总持者。四种如前悉圆满故。利益安乐者结利他故。
从此第七明焰慧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焰慧地菩萨摩诃萨修行顺忍无所摄受永断微细身边见故。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云。四地菩萨是相先现。四方风轮种种妙花悉皆散洒充布地上。菩萨悉见也。焰慧地者。以智慧火烧诸烦恼。增长光明修觉分故。修行顺忍者。第三顺忍中下品忍也。修谓修习行谓进趣。忍名虽通令入此地证真之智名为顺忍。初证此理忍义胜故。无所摄受者所证如也。谓此真如无所系属。非我系属非我执等所依取故。永断微细身边见故者所断障也。谓意识俱修断烦恼身边见也。言微细者。此身边见最下品故。不作意缘故。远随现行故。说名微细。彼障此地菩提分法。入此地时便永断故。见俱无明为所知障。此有二种。如金光明云。一者味著等至喜悦无明。即是此中定爱俱者。于净定中生味著故。二者微妙净法爱乐无明。即是此中法爱俱者。言净法者。谓真如法及菩提分法十二分教法。此二无明为所知障。与彼烦恼二爱相应。又二无明从无始来与意识中任运而生身边二见相应而起。今入此地无明断故。二爱二见皆永不行。断种断现准上悉也。然此地中与前异者。初二三地行施戒修相同世间。今第四地既得无漏菩提分法名出世矣。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所修行。
经。修习无边菩提分法。
解曰。言修习者如十地论。谓此地中修菩提分行相无边。或所利无边。或即趣向果德无边。名无边也。分者因也亦支分义。趣果果分名分法也。从此第二明菩提分。
经。念处正勤神足根力觉道具足。
解曰。念处等者。前三各四次二各五次七后八为三十七。列名出体如前序品。此地所修皆无漏故。如十地经修念住勤一一皆云除世贪忧。神足已下尽八正道一一具四。依止厌依止离依心灭依止舍。花严经云回向于舍也。如婆沙云。慧缘苦集名为厌故。能断惑道皆名为离。离烦恼故。灭谓惑无灭理显故。舍谓大舍寂静住故。广如俱舍论第二十五对法第十具分别也。从此第三明所趣果。
经。为欲成就力无所畏不共佛法。
解曰。为趣佛果文易可知。从此第二经申满地。
经。于七阿僧祇劫修习无量精进波罗蜜多远离懈怠普利众生。
解曰。于七阿僧祇者如前加也。言无量者众行广故。习修不退皆精进故。此度偏增余随分故。远离懈怠者障永断故。普利众生者等利他故。从此第八明难胜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难胜地菩萨摩诃萨以四无畏随顺真如清净平等无差别相断随小乘乐求涅槃。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云。五地菩萨是相先现。有妙宝女。宝实璎珞周遍严身。首冠名花以为其饰。菩萨悉见也。难胜地者。修行方便胜智自在能得难得名难胜地。以四无畏者。此有二种。一者佛果四无畏。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障道无畏。四出苦道无畏。如常分别。二者菩萨四无畏。一闻持无畏。二解脱无畏。三处众无畏。四答难无畏。如前已解。若后四种希转增进广行利乐。加行引发入此地故。若前四种由此地中能证之智所断之障。知诸地中障道出道分同果故名无畏也。随顺真如者如十地论第八云。随顺平等真如法故。准彼论者。谓能证智随顺平等证真如理中品顺忍也。清净平等无差别相者所证如也。染净平等体无差别。非如眼等有差别故。断随小乘乐求涅槃者所断障也。谓前地中修菩提分虽得无漏。由所知障令善心等而有欣厌。同小乘等厌背生死欣求涅槃。此有二种如金光明云。一者欲背生死无明。即是此中厌生死者。二者希趣涅槃无明。即是此中乐涅槃者。此二无明障于五地无差别道。入五地时便永断故。从此第三住地修行。于中分三。初明观诸谛。次明习技艺。后明出障道。且初第一明观诸谛。
经。集诸功德具观诸谛此苦圣谛集灭道谛世俗胜义观无量谛。
解曰。集诸功德者积集无量行愿功德也。如十地论第七云。修习菩提心得大愿力故。不疲倦心慈悲不舍众生故。得善根力修习功德智慧行故。不舍众生力不休息诸行故。正修行力起方便善巧故。无厌足力照见上上地故。得他胜力正受如来加护故。自得胜力得念定慧故。然此八中总有四对。初二二利后二自他广明。此地集诸德也。具观诸谛者标所观也。此苦等谛观无量者。四谛二谛具摄真俗境无量故。能证之智解无量故。从此第二明习技艺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明习技艺。
经。为利众生习诸伎艺文字医方赞咏戏笑工巧咒术外道异论吉凶占相一无错谬。
解曰。为利众生习诸伎艺者标利他也。技术业艺有无别故。文字者书记故。医方者救疗故。赞咏者文辞故。戏笑者歌乐故。工巧者雕镂等故。咒术者隐显等故。外道异论者十六异论故。吉凶占相者。占谓卜噬相谓候貌。或于梦寐或于列宿皆善占相能知吉凶无错谬故。从此第二明趣菩提。
经。但于众生不为损恼为利益故咸悉开示渐令安住无上菩提。
解曰。开此示彼。余文易了。从此第三明出障道。
经。知诸地中出道障道。
解曰。知诸地中者。谓知诸地障道出道入住满心皆悉了矣。从此第三结申满地。
经。于八阿僧祇劫常修三昧开发诸行。
解曰。于八阿僧祇劫者如前加也。常修三昧者。禅度偏增余随力分。依定开发诸行愿故。从此第九明现前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现前地菩萨摩诃萨得上顺忍住三脱门能尽三界集因集业粗现行相。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云。六地菩萨是相先现。七宝花池有四阶道。金砂遍布清净无秽。八功德水皆悉盈满。嗢钵罗花.波头摩花.分头花.芬陀利花随处庄严。于花池所游戏快乐清凉无比。菩萨悉见也。现前地者。行法相续了了显现无相思惟悉现前故。得上顺忍者。明能证智。上品忍也。住三脱门者如十地论第八云。欲入第六地。得一切法自性无相平等故。准彼即显证三脱门平等真理也。如唯识论。此地所证。无染净如本性。无染非后净故。能尽三界等者所断障也。能尽即是断尽义也。言三界者明所依也。集因者俱生烦恼及识种也。集业者福非福等诸业种也。皆是集论分段因故。粗现行相者所知障也。谓由前地观于四谛二染二净执有染净粗相现行。障于六地无染净道。谓此无明有其二种。如金光明云。一者观行流转无明。即是此中执有染者。二者粗相现前无明。即是此中执有净者。取净相故相观多行未能多时住无相观。入此地时彼二无明及集因集业俱永断故断彼种现。准前悉故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缘生观。
经大悲增上观诸生死无明闇覆业集识种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等皆由著我解曰。大悲增上观诸生死者。先起大悲利生增上。观诸世间受生死故。如十地经云。世间受身生处差别皆以著我。若离于我则无生等。无明闇覆者。发业无明速闇为性。覆真实理生死本故。业习者。业谓非福福不动行。习谓熏习也。识种者总报识种于结生位种生现故。名色者。初结生位非色四蕴总立为名。羯逻蓝等名之为色。合此二种为名色故。六处者名色增长有明等生六根处故。触谓触对。根境识三和合生故。受谓领纳。因触生故。然识等五约位以明。此之五果种种唯无记。随业所生起必俱故。爱谓润惑。受增名取。业等六种增长名有。有当果故。随于诸趣蕴起名生。衰变名老。灭坏名死。言等者等彼忧悲苦恼也。亦显缘起长劫轮回治道未生恒无尽故。皆由著我者。菩萨观彼长劫轮回由有我故生死不断。从此第二三脱门观。
经。无明业果非有非无一相无相而不二故。
解曰。无明业果者。无明爱取三是无明。行有两支此二通业。识等五支及生老死七支是果。二世皆不违经。随应悉故。若以本末明因果者。十二支中无明爱取体是烦恼为业苦本。三唯是因。生老死支体是异熟业惑之果。二唯是果。行有识等乃具二义。生死之因烦恼之果。亦因亦果故。瑜伽第十云。三唯是因二唯是果余之七支通因果故。若以等起明因果者。前前为因后后为果。十二支中无明唯因。老死唯果。余望前后亦因亦果故。瑜伽第十云。初一唯因后一唯果余通二故。非有非无者空解脱门也。观前缘生我法非有实性非无。如十地论第八云。如是观察因缘法已无我作者。自性空离得空解脱门。一相无相者。无相解脱门也。彼论次云。观彼有支自性灭故。如是不见少法相故得无相解脱门。而不二故者无愿解脱门也。彼论次云。见因缘法无少法相可生愿乐。唯除大悲教化众生得无愿解脱门。此即显示无愿与悲境不二故。又非有故非无故一相无相故知。次即空无愿无相也。而不二故者。以三脱门观缘生法境唯一相而不二故。从此第三结申满地。
经。于九阿僧祇劫行百万空无相无愿三昧得一切般若波罗蜜多无边光照。
解曰。九阿僧祇者如前加也。行百万等者如十地经。于三三昧门一一各得百千万三昧现前。大同此也。得一切般若等者。得谓证得又亦获也。慧度偏增余随分也。无边光照者。达空达有皆无边矣。从此第十明远行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远行地菩萨摩诃萨修无生忍证法无别断诸业果细现行相。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云。七地菩萨是相先现。于菩萨前有诸众生应堕地狱。以菩萨力便得不堕。无有损伤亦无恐怖也。远行地者。无漏无间无相思惟解脱三昧远修行故。修无生忍者。五中第四明能证智。下品忍也。证法无别者明所证如。谓此真如虽多教法种种安立而无异故。断诸业果者明所断也。地前所感分段业果极至此地皆永断故。细现行相者所知障也。执有生灭细相现行能障此地妙无相道。此有二种如金光明云。一者微细诸相现行无明。即是此中执有生者。谓取流转细生相故二者作意欣乐无相无明。即是此中执有灭者。谓取还灭细灭相故。由此二故纯于无相作意勤求。未能空中起有胜行。入此地时彼等永断故。于无相不专勤求。即于空中起有胜行。冥真俗境合本后智。少用功力即能超故。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灭定行。
经。住于灭定起殊胜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
解曰。住于灭定者所得定也。十地第九云寂灭定。余论皆名灭尽定也。大般若云灭想受定。释此名者。令不恒行恒行染污心心所灭故名灭尽。命身安和故亦名定。灭尽之定依主得名。出此体者。依彼所灭不恒行识二十二法及恒行识有覆心所灭十二法种子为体。依大小乘假实异故。明所依者。此定加行由心息想作意为先。初修之时必依有顶游观无漏为加行入。次第定中最居后故。虽属有顶是无漏故。此定微妙要证二空。随应后定所引发故。明得人者。三乘无学及有学圣已伏或离无所有贪。准在人中此定初起佛及弟子说力起故。人中慧解极猛利故。后上二界亦得现前。如大般若三百五十云。菩萨摩诃萨师子频申三摩地者。入初静虑次第往上乃至灭想受定。彼复下入初静虑名频申定。若菩萨摩诃萨集散三摩地者。如超等至从一切地心入灭想受定。于一切地心出名集散故。今此菩萨于灭尽定入出自在起殊胜行故。十地论第九引经云。从第六地能入灭定。今住此地于念念中能入寂灭而不证灭。毕竟成就不可思议。身口意业行实际行。虽常寂灭广化众生者。谓此菩萨第六识全第七一分住彼定中。虽常寂灭第七智品起三业事广化众生故。十地论云。行实际行而不证灭。不舍有情即广化故。从此第二明示现行。
经。示入声闻常随佛智示同外道示作魔王随顺世间而常出世。
解曰。示入声闻者。现入小乘不同于彼但求自度。广利有情随佛智故。如十地经。亦云示同辟支佛达佛境界故。示同外道者著诸见也。同众魔者乐生死也。随顺世间者。世间凡夫染著颠倒。菩萨示现皆同彼等。常修出世亦命彼等皆得出世。同类化矣。从此第三结申满地。
经。于十阿僧祇劫行百万三昧善巧方便广宣法藏一切庄严皆得圆满。
解曰。十阿僧祇者如前加也。行百万三昧者如十地论云。菩萨住此第七地能入百千万菩萨三昧门净治此地故。善巧方便者此偏增故。广宣法藏者利乐地故。一切庄严者。悲智行愿以自庄严悉圆满故。从此第十一明不动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不动地菩萨摩诃萨住无生忍体无增减断诸功用。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云。八地菩萨是相先现。于身两边有师子王以为卫护。一切众兽悉皆怖畏。菩萨悉见也。言不动者。无相思惟修得自在。诸烦恼行不能动故。住无生忍者明能证智。中品忍也。体无增减者明所证也。体谓证会或即真如是诸法体性也。谓此真如离增减执不随染净有增减故。断诸功用者所断障也。言功用者加行义也。谓由功用令无相观不任运起。通前辨者。前之五地有相观多无相观少。于第六地有相观少无相观多。第七地中纯无相观。虽恒相续而有加行。由无相中有加行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如是加行障此地中无功用道。彼功用体有二无明。如金光明云。一者于无相观功用无明。谓无相中未得自在。要由功用方得起故。二者执相自在无明。谓执相故令于相中不得。亦摄土相一分故。云何为相。谓示现身相及净土相皆名相故。彼二无明入此地时便永断故。由彼永断故此中得二自在。此地以上纯无漏道常任运起。三界烦恼永不现行。第七识中细所知障犹可现起。生空智果不违彼故。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二。初身心不起后诸佛加持。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无身心相。
经。心心寂灭无身心相犹如虚空。
解曰。言心心者前后之心或心心所也。言寂灭者明证理也。无身心相者。若身若心无所施作寂不动故。上句明心下句明相是二别故。犹如虚空者喻总明也。如花严云。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无所取著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各别明故。从此第二明不起心。
经。此菩萨佛心菩提心涅槃心悉皆不起。
解曰。明此菩萨佛大悲心趣菩提心求涅槃心此等诸心尚皆不起。况复起于世间之心。从此第二诸佛加持。于中分二。且初第一诸佛加持。
经。由本愿故诸佛加持。
解曰。由本愿故者。由此菩萨本胜愿也。谓此地中入无相海身心寂灭若无胜愿永不起故。诸佛加持者。唯有诸佛加护摄持即能起心趣无上故。如花严三十八十地论第十俱明十方诸佛悉皆现前与如来智。申其七劝。今依花严明七劝者。一者应趣果德劝。经云善哉善哉善男子此忍第一顺诸佛法。然善男子我等所有十力无畏十八不共诸佛之法汝今未得。汝应为欲成就此法勤加精进。勿复放舍。于此忍门劝进求故。二者愍念众生劝。经云又善男子汝虽得是寂灭解脱。然诸凡夫未能证得。种种烦恼皆悉现前。种种觉观常相侵害。汝当愍念如是众生。劝令化故。三者令忆本誓劝。经云又善男子汝当忆念本所誓愿。普大饶益一切众生。皆令得入不可思议智慧之门。劝满本愿故。四者诃同二乘劝。经云又善男子此诸法性若佛出世若不出世常住不异。诸佛不以得此法故名为如来。一切二乘亦能得此无分别法。劝双修故。五者指事令成劝。经云又善男子汝观我等身相无量智慧无量国土无量方便无量光明无量清净音声亦无有量。汝今宜应成就此法。劝修成故。六者勿生止足劝。经云又善男子汝今适得此一法明。所谓一切法无生无分别。善男子如来法明无量入无量作无量转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劫不可得知。汝应修行成就此法。劝遍修故。十地论解云。无量入者法门差别故。无量转者依上上不断差别故。谓修前二后后地中至究竟位皆不断故。七者悉应通达劝。经云又善男子汝观十方无量国土无量众生无量法种种差别。悉应如实通达其事。劝遍知故。说七劝已彼经结云。若诸佛不与此菩萨起智门者。彼时即入究竟涅槃。弃舍一切利众生业。即是此中加持义故。从此第二明起化利。
经。能一念顷而起智业双照平等以十力智遍不可说大千世界随诸众生普皆利乐。
解曰。能一念顷者。蒙诫劝已一刹那也。而起智业者利生业也。双照平等者。真俗双照利行平等。以十力智者。分同诸佛十力智也。遍不可说大千世界者。即前经云。百万微尘数佛刹也。随诸众生者。现随类身当根利乐也。如花严云。于一念顷所生智业。从初发心乃至七地所修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分亦不及一。譬如乘船欲入大海。未至于海多用功力。若至海已但随风去。不假人力以至大海。一日所行比于未至。设经百岁亦不能及。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积集广大善根资粮。乘大乘船到菩萨行海。于一念顷以无功用智入一切智智境界。本有功用行经于无量百千亿那由他劫所不能及。从此第三结申满地。
经。于千阿僧祇劫满足百万大愿心心趣入一切种一切智智。
解曰。于千阿僧祇劫者越前数也。如前瑜伽三无数劫。此地初入第三劫故与前异故。虽上下文数有多少。三劫所经时无异故。满足百万大愿者。行愿相资故云满足。愿度偏增余随分故。心心趣入者无间修。一切种一切智智者。上俗下真。移下智字置于种下。结所趣故。从此第十二明善慧地文三如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善慧地菩萨摩诃萨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证智自在断无碍障。
解曰。明入地者如金光明云。九地菩萨是相先现。转轮圣王无量亿众围绕供养。顶上白盖无量众宝之所庄严。菩萨悉见也。善慧地者。说一切法种种差别皆得自在。无患无累增长智慧自在无碍故。住上无生忍灭心心相者。明能证智。住上品忍。念念寂灭无相为相。证智自在者所证如也。由证真如智得自在。谓若此地证真如已。于无碍解得自在故。断无碍障者明所断障。此地菩萨得无碍解。由障障彼名无碍障。此障无明有其二种。如金光明云。一者于所说义及名句文此二无碍未善巧无明。言所说者义无碍也。名句文者法无碍也。此二各有无量差别名为无量。于此二种未得善巧故。二者于词辨才不随意无明词。谓无碍辨才无碍由无明故不得随意故。二无明障于此地。四无碍解不得自在。入九地时便永断故。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二。初明无碍解后明利众生。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明护法藏。
经。具大神通修力无畏善能守护诸佛法藏。
解曰。具大神通者明已得也。修力无畏者明修习也。善能守护诸佛法藏者。四无碍解为佛法藏。善能持说即为守护。或于四中得初二种为佛法藏。得后词辨为能守护。如花严云。作大法师具法师行。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善巧智起四无碍。用菩萨言词而演说也。准彼经意。十二分教为佛法藏。具二利行为能守护起四无碍利乐事故。从此第二明无碍解。
经。得无碍解法义词辨演说正法无断无尽。
解曰。得无碍解者。至此地中获无碍智名为得也。如摄大乘论无性释云。四无碍解通以定慧及彼相应心心所法以为自性。法义词辨者。法者知诸法自相也。义者知诸法差别相也。词者无错谬说也。辨者无断尽说也。如十地论第十一云口业成就也。四无碍境界者。一法体。二法境界体。三正得与众生。四正求与无量门。初法体者。远离二边生法所摄如色碍相如是等也。法境界体者。彼远离二边生法所摄中如实智境界。菩萨如彼生法所摄智境界中住。如前色等。何者是色谓眼色等虚妄分别也。正得与众生者。于彼如实智境界中。随他所喜言说正知。随他言说正知而与也。正求与无量门者。于彼随他所喜言说。正知无量种种义语。随知而与。彼论依经广解。大精繁故略也。演说正法无断尽者辨无碍也。此有七种如前解矣。从此第二明利众生。
经。一刹那顷于不可说诸世界中随诸众生所有问难一音解释普令欢喜。
解曰。随诸众生者人天等趣。所有问难者。各随言音种种名义所申问难也。一音解释者。能解者词辨二也。所解者法义二也。普令欢喜者。随其种性利中钝根。普皆摄益令欢喜故。如十地经云。此菩萨于一佛所。以十阿僧祇百千陀罗尼门听受其法。于余无量无边诸佛亦复如是。此菩萨于一念间。若一大千界若二三四十百千万亿世界若十亿百亿千万亿那由他乃至不可说不可说大千世界满中众生。于一念间一时问难。菩萨于一念间但以一音皆令开解。即于一名句字中说一切名句字。于一义中说一切义。一方音声中现一切音声。于一法义中皆应根宜演说无尽名无碍解。从此第三结申满地。
经。于万阿僧祇劫能现百万恒河沙等诸佛神力无尽法藏利益圆满。
解曰。于万阿僧祇者。所经时劫越前量故。能现百万等者。能现此等诸佛神力明神通也。然此菩萨十度之中力度偏增。无尽法藏者四无碍解广利乐故。从此第十三明法云地。于中分三。初标入地相。次住地修行。后结申满位。且初第一标入地相。
经。复次法云地菩萨摩诃萨无量智慧思惟观察从发信心经百万阿僧祇劫广集无量助道法增长无边大福智证业自在断神通障。
解曰。明入地者金光明云。十地菩萨是相先现。如来之身金色晃耀无量净光悉皆圆满。有无量亿梵王围绕恭敬供养。转于无上微妙法轮。菩萨悉见也。法云地者。法身如虚空智慧如大云。皆能遍满覆一切故。法云两字如智别故。唯识论云。大法智云含众德水。蔽如空粗重充满法身故。法云俱智所遍如也。无量智慧思惟观察者。此即加行遍观察也。从发信心者举最初也。经百万阿僧祇劫者。至九地满所经时也。广集无量助道法者。助已修习一切行愿助道之法也。增长无边大福智者。明已增长广大福智。如是观察引能证智证寂灭忍入此地也。证业自在者明所证也。证者能证也。业自在者所证如也谓此地中证此真如。普于一切神通作业总持定门皆自在故。虽十地中真如无别。随能证行假立名故。断神通障者所断障也。神通障者就胜立名。通障此地令于诸法不得自在。亦障此地大法智云及所含藏所起事业。此有二种如金光明云。一者于大神通未得自在变现无明。即是此中障所起事业者。此中应云于大神通变现未得自在无明。文则顺故。二者微细秘密未能悟解事业无明。即是此中障大法智云及所含藏者。由二无明障神通等。入此地时便永断故。从此第二住地修行。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明利他行。
经。于一念顷能遍十方百万亿阿僧祇世界微尘数国土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普令修习波罗蜜多。
解曰。于一念顷等者。明能化时所遍国土所化有情当根摄益。随一味法各修习故。从此第二明修转依。
经。入佛行处力无所畏随顺如来寂灭转依。
解曰。入佛行处力无所畏者。入谓证也或趣入也。证真利乐佛行处也。力无畏等不共功德皆趣入故。随顺如来寂灭转依者。修习果位所转依也。转谓转易依谓所依。易劣得胜转依义故。然彼位别。如唯识论略有六种。一损力益能转。在三贤位由习胜解及惭愧故。损本识中染种势力。益本识内净种功能。渐伏现行名为转也。二通达转。谓在初地由见道力通达真如。断分别生二障粗重。证得一分真实转依。三修习转。谓通十地由数修习十地行故。渐断俱生二障粗重。渐次证得真实转依。四果圆满转。谓究竟位由三大劫阿僧企耶修集无边难行胜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永断本来一切粗重。顿证佛果圆满转依。穷尽未来利乐无尽。五下劣转。谓二乘位专求自利。厌苦欣寂无胜堪能名下劣转。六广大转。谓大乘位为利他故趣大菩提。生死涅槃俱无欣厌。有胜堪能名广大转。今第三位已超前二第五下劣。习种已超趣第四六。是所随顺转依义别略有四种。一能转道二所转依三所转舍四所转得。如彼第十广分别故。从此第三明伏灭顿渐。于中分二。初明伏灭殊后明见顿渐。初中复三。且初第一总标伏位。
经。善男子从初习忍至金刚定皆名为伏一切烦恼。
解曰。从初习忍者举其最初。至金刚定者举其最后。标陈初后明其伏也。所言伏者如余文中。世道名伏伏烦恼现。圣道名断断烦恼种。此地伏者合前二道俱名为伏。于伏忍位以世道伏。金刚定前以圣道伏。所谓二障粗品虽无。彼微细者种由未断故说为伏。如起信论断转识前枝末无明亦合名断。望本不觉故名伏也。如本记云。从初十信至金刚定。未断阿赖耶识。一刹那在故说为伏一切烦恼。从此第二别明断灭。
经。无相信忍照胜义谛灭诸烦恼生解脱智。
解曰。无相信忍者。谓入初地真见道也。智证真如故云无相。初信忍也照胜义谛者谓证如也。灭诸烦恼者。分别二障故名为诸。体俱无明通名烦恼。见道初断故名为灭。前望俱生故总名伏。此据分别当体灭也。生解脱智者。谓法空观生妙观察平等智品名解脱智。又即起信论中法身菩萨始觉位也。从此第三明究竟灭。
经。渐渐伏灭以生灭心得无生灭此心若灭即无明灭。
解曰。此有二义。有说。渐渐伏灭者。依唯识第十。修所断中烦恼即伏。所知即灭。于十地中地地皆示故言渐渐。且烦恼障所有现起。地前渐伏。初地已上皆能伏尽。随于诸地智障相应。如初地贪二地嗔等。地地伏故。此障种子至金刚定一切顿断。若所知障所有现起。地前渐伏。乃至十地方永断尽。八地已上六识俱者不复现行。无漏观心及果相续能违彼故。第七俱者犹可现行。法空智果起位方伏。前五转识设未转依。无漏伏故障不现起此障种子于十地中渐次断灭。至金刚定方永断尽。二障伏灭有此异故。以生灭心者能证智也。得无生灭者所证如也。此心若灭即无明灭者。此集起心即第八识无明习气恒依此心心无漏位有漏识灭。彼无明种皆已灭故。有说。渐渐伏灭者。依起信论。从末向本。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业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复名觉即是不觉。二乘观智初发意菩萨。相似觉位觉于念异念无异相舍粗分别名渐渐伏。初地已上法身菩萨。随分觉于念住。念无住相名渐渐灭。通说名为渐渐伏灭。以生灭心得无生灭者。以随分觉生灭之心修证不已。得至究竟无生灭故。此心若灭即无明灭者。如菩萨地尽。等觉位中金刚喻定现在前时。满足方便即方便道。一念相应即无间道。觉心初相。即业相心因本无明业相动念业相心灭即无明灭。前唯约圣后亦通贤。互有广略不相违故。从此第二明见顿渐。
经。金刚定前所有知见皆不名见唯佛顿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见而得名见。
解曰。金刚定前者等觉已前也。所有知见者。证真达俗慧知见也。皆不名见者。智品未具觉解未圆故不名见。唯佛顿解具一切智所有知见而得名见者。具四智品觉解圆极故名见也。佛智渐圆云何名顿。泛论渐顿有其四种。一者教渐顿。方便说三直谈大故。二者理渐顿。渐次悟入照实性故。三者行渐顿。二乘回心直往性故。四者果渐顿。前二智品渐次而圆。圆镜智品顿满足故。所证涅槃体非渐顿。从能证智亦不违故。又无上菩提从渐修圆。性净菩提本满足故。今佛果位解理圆极梦想都尽。觉知自心本不流动。今无所静常自一心住一如床。如金鼓经梦中渡河至彼岸竟即斯见也。从此第三结申满位文复分二。初明等觉后明佛果。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明等觉位。
经。善男子金刚三昧现在前时而亦未能等无等等。
解曰。然于等觉有初后位。此后位也。谓此菩萨住第四禅大自在宫有妙净土。如佛地论第一云。十地菩萨自心所变净土有二。若第八识所变净土。是有漏识相分摄故。虽无漏善力所资薰。其相净妙是苦谛摄。若随后得无漏心变净土影像。是无漏故从无漏善种子而生。体是无漏道谛所摄。居此土中所修觉者。如璎珞经云。等觉菩萨以大愿力住寿。百劫修千三昧。千劫学佛威仪。万劫学佛化现也。自此已前明等觉位所修行也。将成正觉起金刚三昧者。如十地论第十二。花严经三十九皆云。菩萨摩诃萨入受职地已得百万阿僧祇三昧。皆现在前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现有大宝莲花忽然出生。其花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妙宝间错庄严。超过一切世间境界。出世善根之所生起。恒放光明普照法界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花以为眷属。尔时菩萨其身殊妙坐此花座身相大小正相称可。无量菩萨以为眷属。各坐其余莲花之上周匝围绕。一一各得百万三昧。向大菩萨一心瞻仰。此大菩萨并其眷属所有光明及以言音。普皆充满十方法界。一切世界咸悉震动。恶趣休息国土严净。同行菩萨靡不来集。此大菩萨足下放光照诸地狱。膝轮放光照诸畜生。齐轮放光照阎罗界。两胁放光照诸人趣。两手放光照天及修罗。两肩放光普照声闻。项背放光照辟支佛。面门放光照初发心乃至九地菩萨。眉间放光普照十方受职菩萨。顶上放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诸佛道场。右绕十匝住虚空中。成光明网雨庄严具以为供养。复绕十匝从诸如来足下而入。尔时诸佛及诸菩萨知某世界某菩萨摩诃萨到受职位。彼诸菩萨皆来观察。即各获得十千三昧。一切诸佛眉间出光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绕十匝示现佛事。而来至此菩萨会上。周匝右绕示现种种庄严事已。从大菩萨顶上而入。得先未得百万三昧。名为已得受职之位。如转轮王所生太子。母是正后身相具足。王令太子坐白象宝妙金之座。网幔幢幡散花奏乐。取四大海水置金瓶内。王执此瓶灌太子顶。是时即名受王职位。广如彼故。然金刚三昧现在前时者。即前经云得先未得百万三昧中最后三昧也。依此胜定起无间道断微细障。此有二义。有说。此断第十一地如来地障。有二无明如金光明云。一者于一切境微细所知障碍无明。即是此中微所知障。二者极细烦恼粗重无明。即是此中一切任运烦恼障种。此二无明障于佛地。无间道时此断舍故本识种现。许异时者此舍种故。若同时者此未舍故。有说。断者如起信论。唯心相灭非心体灭。灭者断也。自相心体举体为彼无明所起。乃是激静令动。非谓辨无令有心之动因即是无明起为业相。今等觉位断本无明。无明尽时动相随灭。但灭心相不灭心体。此二别者。前断转识后断本识。合取两文义符顺故。而亦未能等无等等者。此位由劣未能等佛。佛超此位故名无等。佛佛道齐名等等故。从此第二举喻释成。
经。譬如有人登大高台普观一切无不斯了。
解曰登高台者显居顶也。菩萨位极如彼顶故。从此第二明佛果位。
经。若解脱位一相无相无生无灭同真际等法性满功德藏住如来位。
解曰。若解脱等者此有二义。前师解云。解脱道也。本识种现及劣无漏与微细障所断所弃无间解脱如前悉故。如佛地论第三云。四智心品何位得者。大圆镜智种虽本有。此解脱位最初现行一切佛果无漏种子圆满依附。尽未来际常无间断。平等智品一初地现行后后地中修令增长。法空智果恒常现有漏心时即便间断。乃至等觉最后之心尽未来际常无间断。如有漏位本识恒俱。无漏立中常无断故。妙观察智亦初现行。从此已后渐修增长乃至佛果若入灭定亦不行故成所作智。有说。初地皆得现行。如实义者。佛果方起有漏五根发无漏识未曾见故。于佛果位容间断故。言一相者。即净法界一真相故。言无相者。四智心品随应证如常无相故。无生无灭者。证如之智体虽相续。常与如合无间断故。同真际者智等如故。等法性者不变易故。满功德藏者。有为功德满智德身。无为功德性自满故。住如来位者满之地也。身差别者。所证真理即自性身。能证四智自受用身虽果位中无能所别。五法性类属二身故。流出功德。利他二身地前地上粗细异故。大悲愿力平等无二。随类所见胜劣不等。与自二身非即非离。广如彼故。后师解脱同前。言一相者。前无间道灭本无明。今解脱道心归本源。同一相故。言无相者众相无故。无生无灭者。智冥真理无生灭故。同真际者动相灭故。等法性者智等如故。满功德藏者神解体圆。住如来位者寂不动故。身差别者。一者体大。真体遍故。二者相大。性德圆故。三者用大。遍法界动而常寂非即离故。前遣定一后遣定异。牙相影显不相违故。此上总是第十三法师结申满位。虽明佛果故不别开。同三贤中申后位故。从此第二结申受持。于此分二。初结申信解。且初第一结申受持。
经。善男子如是诸菩萨摩诃萨受持解说皆往十方诸佛刹土利安有情通达实相如我今日等无有异。
解曰。如是等者结总上也。受持解说往诸佛刹。利乐比佛胜劣悬殊。化利分同云无异矣。从此第二结申信解。于中分二。初长行显示后说偈重明。且初第一长行显示。
经。善男子十方法界一切如来皆依此门而得成佛若言越此得成佛者是魔所说非是佛说是故汝等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解曰。皆依此门者彰同修也。若言越此等非佛说也。是故等者劝生正解。知见等者如智论云。若智依止奢摩他故知。依毗钵舍那故见。此二依止三摩提故信解也。以三摩提作用自在解内攀缘。由有影像彼名胜解。从此第二说偈重明。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标佛说偈。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二
[1] [2] [3] [4] [5] [6] [7]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疏卷下三
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解曰。重颂前义也。从此第二偈颂重明。于中分三。初有一行。总明三贤。次有十行。别明十地。后有一行。结申佛果。且初第一总明三贤。
经。彼伏忍菩萨于佛法长养坚固三十心名为不退转。
解曰。明所依忍。长养圣胎。坚固不退信位及心。结三不退。从此第二别明十地。文有其十。且初第一明欢喜地。
经。初证平等性而生诸佛家由初得觉悟名为欢喜地。
解曰。所证所生初觉悟故。结名可知。从此第二明离垢地。
经。远离于染污嗔等种种垢具戒德清净名为离垢地。
解曰。所离所断所具德故。从此第三明发光地。
经。灭坏无明闇而得诸禅定照曜由慧光名为发光地。
解曰。所断所得定慧自在故。从此第四明焰慧地。
经。清净菩提分远离身边见智慧焰炽然名为焰慧地。
解曰。所修所断焰慧增故。从此第五明难胜地。
经。如实知诸谛世间诸技艺种种利群生名为难胜地。
解曰。所观所习合二利故。从此第六明现前地。
经。观察缘生法无明至老死能证彼甚深名为现前地。
解曰。所观所证了染净矣。从此第七明远行地。
经。方便三摩地示现无量身善巧应群生名为远行地。
解曰。胜行相应现身善巧故。从此第八明不动地。
经。住于无相海一切佛加持自在破魔军名为不动地。
解曰。所住所劝文如次前破天魔军极至此地。从此第九明善慧地。
经。得四无碍解一音演一切闻者悉欢喜名为善慧地。
解曰。所得所利生欢喜故。从此第十明法云地。
经。智慧如密云遍满于法界普洒甘露法名为法云地。
解曰。如云遍满洒法雨故。从此第三结申佛果。
经。满足无漏界常净解脱身寂灭不思议名为一切智。
解曰。言满足者即究竟义。言无漏者漏永尽也。界者藏义镜智含容大功德故。或是因义出生诸乘广利乐故。常净解脱身者转无常蕴获常法故。清净法界无生灭故。即真解脱体安乐故。寂灭不思议者菩提涅槃俱寂灭故。此究竟果俱不思议超过寻思言议道故。名为一切智者举智结名也。又此诸偈属长行科贤义类一故不别开。最后果德如前悉矣。总是第一十三法师奉持文竟。从此第二明十六国王奉持。于中分三。初诸王奉持。次明护国法。后诸王获益。就初第一诸王奉持文分为五。一明护国法。二广明七难。三明诸难因。四明般若德。五明教兴废。就初门中文分为二。初明护国时后明所付法。初文复二。且初第一明护国时。
经。佛告波斯匿王我灭度后法欲灭时一切有情造恶业故令诸国土种种灾起。
解曰。我灭度者总举时也。法欲灭时者一体别相悉皆常住住持三宝时有衰灭反显不灭。有修说行即是好时无诸难也。一切有情造恶业故者由法衰灭十恶增也。令诸国土种种灾起者由十恶增有诸难起展转释也。从此第二劝王持读。
经。诸国王等为护自身太子王子后妃眷属百官百姓一切国土即当受持此般若波罗蜜多皆得安乐。
解曰。标劝诸王举胜者。故各自持读皆获安乐。从此第二明所付法。于中有四。且初第一明所付法。
经。我以是经付属国王不付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解曰。唯有国王能建正法以经付嘱故不付余。从此第二征其所以。
经。所以者何。
解曰。微不付余者何所以也。从此第三释不付意。
经。无王威力不能建立。
解曰。余并依王无力建立。从此第四结劝受持。
经。是故汝等常当受持读诵解说。
解曰。王自受持化及草木。人臣迁善灾难自除即护国矣。从此第二广明七难。于中分四。一明所化境。二正明七难。三例明诸难。四结劝受持。初明化境。文分为二。初总明化境。后别明赡部。且初第一总明化境。
经。大王吾今所化大千世界百亿须弥百亿日月一一须弥有四天下。
解曰。总举大千明其化境也。从此第二明赡部。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总明诸国。
经。此赡部洲十六大国五百中国十万小国。
解曰。此赡部洲者从树立号。洲形大小身量寿量作业趣果如常分别。十六大国者至下当列。问旧经但言十千小国。此言十万何乃甚欤。答旧经多以教所及处而凭论也。云何知然。如金光明第六护国品云。此赡部洲八万四千城邑聚落。八万四千诸人王等。各于其国受诸快乐。皆得自在。乃至慈悲谦让增长善根。以是因缘安隐丰乐。此虽小剩何所怪焉。梵本不同各如文矣。从此第二有难受持。
经。是诸国中若七难起一切国王为除难故受持解说此般若波罗密多。
解曰。是诸国中若常受持难终不起。脱若有难即唯受持。作善之家有余庆矣。从此第三难除安乐。
经。七难即灭国土安乐。
解曰。如文悉也。从此第二正明七难。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波斯匿王言云何七难。
解曰。问也。从此第二如来正答。于中分七且初第一日月薄蚀难。
经。佛言一者日月失度日色改变白色赤色黄色黑色或二三四五日并照月色改变赤色黄色日月薄蚀或有重轮一二三四五重轮现。
解曰。文中有五。所谓失度。颜色改变。日体增多。日月薄蚀。及以重轮。如文悉也。从此第二众星改变难。
经。二者星辰失度彗星木星火星金星水星土等诸星各各为变或时昼出。
解曰。文中有四。所谓失度。及以彗星五星改变。并其昼出。如文悉矣。从此第三诸火焚烧难。
经。三者龙火鬼火人火树火大火四起焚烧万物。
解曰。文中有五。言龙火者礔礰起火。言鬼火者能为疾疫。言人火者世五通者遇现违缘。意愿起火。言树火者亢阳过时树木起火大火四起者不善业熟随处火起皆为难也。从此第四时候改变难。
经。四者时节改变寒暑不恒冬雨雷电夏霜冰雪雨土石山及以沙砾非时降雹雨赤黑水江河泛涨流石浮山。
解曰。文中有六。一时节改变。二冬夏各三三三雨土石山者。正法念经第二十说。阿修罗王与诸天战。或擎大石方八百里。或取大山名波利佉广五百由旬。掷打诸天以天威力即于空中箭射石碎。或火烧灭。接彼大山却打修罗中花鬘。阿修罗匈军众破。散走入海下还住本宫。海中大鱼皆大怖散。雨土石山此之类也。四非时降雹。五雨水色变。六大雨过度江河泛涨流石浮山。从此第五大风数起难。
经。五者暴风数起昏蔽日月发屋拔树飞沙走石。
解曰。初句总标。下三为难。如文悉矣。从此第六天地亢阳难。
经。六者天地亢阳陂池竭涸草木枯死百谷不成。
解曰。标难如前也。兹永泰二年景午岁夏六月。自夏乏雨。祈诸山川有将逾时。竟未嘉应修述至此惭不能前。对卷长想辄申诚告。时乃偶然际会验不足征。天聪俯临猥见搜问其月三十日诏曰。仁王真经义宗护国师演述妙旨弘誓逾深。遂得慈云结阴法雨流润。时稼增茂年丰有斯。至诚之功载深喜叹也。此实明主至道。大臣深信。五方菩萨慈力所祐也。从此第七四方贼来难。
经。七者四方贼来侵国内外兵戈竞起百姓丧亡。
解曰。标难如前。上来总即七文。别乃二十有九。其中缕紬数亦多矣。从此第三例明诸难。
经。大王我今略说如是诸难其有日昼不现月夜不现天种种灾无云雨雪地种种灾崩裂震动或复血流鬼神出现鸟兽怪异如是灾难无量无边。
解曰。文中有五。一日月不现。二天种种灾三地种种灾。四鬼神出现。五鸟兽怪异。如是等者例于余。黑白二虹诸不祥相。狼虎肆毒草木虫伤若国若家为难众矣。从此第四结劝受持。
经。一一灾起皆须受持读诵解说此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言一一者灾无大小皆劝受持读诵解说。已于前云七难即灭国土安乐。故此但劝不重言灭耳。从此第三明诸难因。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波斯匿王问。
经。尔时十六国王闻佛所说皆悉惊怖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何故天地有是灾难。
解曰。十六国王者。圣众虽闻以超怖畏。诸王为国皆悉惊怖。波斯匿王故发兹问。从此第二世尊正答。
经。佛言大王由赡部洲大小国邑一切人民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沙门婆罗门国王大臣不行正法。
解曰。由赡部洲者。举其总也。于四天洲灾难异者。如正法念经第十八云。东弗婆提若彼洲人不修法行。恶龙增长震吼大雷如大山崩。或耀电光云中龙现。犹如黑云其颈三头。或作蛇身彼心柔软见是事。已皆得疾苦故衰恼也。西瞿陀尼众生心濡不修法行。非法恶龙空山险处降澍洪雨。一切水浊。彼若饮者得大衰恼。北郁单越如第二天若彼世间不孝父母。恶龙自在起大黑云。犹如黑山奄蔽日光。莲花即合无有香气失金色光。僧迦赊山鸟呜粗恶。彼见是事愁恼怯劣。云中出风吹众乐音。皆悉散灭不可爱乐。以此为难。阎浮提中有其四缘。一者饥俭。二者刀兵。三者毒风。四者恶雨。由此缘故丧失身命。此总明也。北西东南此四大洲难渐增故。大小国邑者。举其别也。下别六缘。一者不孝父母生身本故。二者不敬师长成德本故。三者不敬沙门良福田故。四者不敬婆罗门有志道故。五者国王不行正法。六者大臣不行正法。有一于此必有难生。若具斯六灾难竞起。何以知者如正法念第十九说云。何因缘恶龙修罗损灭不胜。不作衰损坏诸世间。由阎浮提大小国邑若修行.正法。孝养父母供养沙门及诸耆老。若王大臣修行正法。尔时地神诸夜叉等即向大海婆修吉等法行龙王说是事。已复告虚空诸夜叉等。以疾神力告四天王。如是展转至上诸禅。悉知是已乃至时婆修吉自庄严已即往非法诸龙之所作如是言。汝行非法非为善伴。我欲与汝决其胜负。是时非法恼乱龙王闻是语已即起。庄严震雷耀电礔礰起火降澍大雨。由前善等婆修吉胜。恶龙破坏令阎浮提雨泽以时人民安乐永无灾难。若阎浮提不孝父母。乃至王臣不行正法。婆修吉等龙王破散。诸大恶龙增其势力。令阎浮提灾旱水涝人民饥馑种种灾起。阎浮提中邪见论师不识因果。妄作是言。地动星流大风大雨妄说丰俭。或言吉凶无有真实。若天魔梵若阿修罗不能如是知微细业因缘果报。不能思惟我此法律十善业道。唯佛世尊如实能知也。然十善业十不善业遂令彼等善恶地神二种夜叉。法非法行二种龙王天阿修罗。种种胜负人中伏咎获如是报。彼十八九至第二十。广说大精讲者叙矣。从此第三结诸难起。
经。由此诸恶有是难兴。
解曰。文易可知。从此第四明般若德于中分二。初明般若德后结劝奉持。初明德中文分为二。初明具众德后举喻以明。且初第一明具众德。
经。大王般若波罗蜜多能出生一切诸佛法一切菩萨解脱法一切国王无上法一切有情出离法。
解曰。般若波罗蜜多者示法体也。次彰佛母诸菩萨母解脱法。故次诸国王愿护国者无上法宝无与等也。后一切有情若称其名。若复于经受持读诵定出离故。从此第二举喻释成于中分三。初总明喻体次别显胜德后结申般若。且初第一总彰喻体。
经。如摩尼宝体具众德。
解曰。如谓举喻。梵云摩尼此翻为宝顺旧译也。新云末尼具足应云震跢末尼。此云思惟宝。会意翻云如意宝珠随意所求皆满足故。体具众德者标下众德也。从此第二别显胜德。
经。能镇毒龙诸恶鬼神能遂人心所求满足能应轮王名如意珠能令难陀跋难陀等诸大龙王降霔甘雨润泽草木若于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
解曰。能镇毒龙者镇恶龙鬼德。谓摩尼宝镇诸毒龙止恶风雨镇恶鬼神。不行疾疫不令非法夭害有情。能遂人心者遂人所求德。谓摩尼宝若有所求衣服饮食及诸珍宝所须皆得。能应轮王者轮王意珠德。谓摩尼宝应转轮王随王之意所须皆得。能令难陀等者龙降甘雨德。谓摩尼宝能令难陀此翻云喜。跋难陀者此云贤喜。等者等和修吉等诸大龙王。随顺法行降霔甘雨。润泽草木。若于闇夜者光照天地德。谓摩尼宝若于闇夜置高幢上。光照天地明如日出.无所不见。从此第三结申般若。
经。此般若波罗蜜多亦复如是。
解曰。谓此般若具前众德。能镇信解一切有情三毒恶龙五见诸鬼故。又若受持读诵之者。一切所求官位富饶男女慧解行来随意。人天果报等能遂人心皆满足故。又此即是诸佛法王菩提涅槃无上意珠。从净法界等流出故。又诸菩萨起大悲云于诸世界广为有情洒甘露法。当根摄益皆润泽故。又此能为生死长夜大黑闇中宝炬智灯。令受持者发生三慧破无明闇。如日照故亦如是言显具德矣。从此第二结劝奉持于中分四。且初第一劝正供养。
经。汝等诸王应作宝幢及以幡盖烧灯散花广大供养。
解曰。广建道场表其敬也。从此第二置经之处。
经。宝函盛经置于宝案。
解曰。宝函宝案表至重也。从此第三行常引前。
经。若欲行时常导其前。
解曰。王君行时常以此经导引其前。传闻西方有佛法处。诸国国王皆以般若为镇国宝。王若出行以经先导即得国界无灾难矣。从此第四住处供养。
经。所在住处作七宝帐众宝为座置经于上种种供养如事父母亦如诸天奉事帝释。
解曰。所在住处者明置经处。喻申供养文易悉也。从此第五明教兴废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因教兴。
经。大王我见诸国一切人王皆由过去供五百佛恭敬供养得为帝王一切圣人得道果者来生其国作大利益。
解曰。皆由过去者。明久侍多佛及圣人来生种种兴建作大利益。如金刚般若云。如来灭后后五百岁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乃至以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何况人王兴建般若非侍多佛能致此欤。从此第二明诸难起。
经。若王福尽无道之时圣人舍去灾难竞起。
解曰。如文易了。从此第二明护国法于中分三。初明护国人次明护国法后世尊印述。初护国人中文分为二。初佛令护国后菩萨敬承。初文复三。初告示诸王。次诫诸菩萨。后立像供养。且初第一告示诸王。
经。大王若未来世有诸国王建立正法护三宝者我令五方菩萨摩诃萨众往护其国。
解曰。建立正法者此有二种。一世间正法。如金光明云治摈如法故。二出世正法。诸佛所说解脱法故。余文易了无劳重释。从此第二诫诸菩萨于中分五。且初第一东方菩萨。
经。东方金刚手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杵放青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解曰。言金刚者如三藏所持梵本金刚顶瑜伽经云。坚固利用具二义也。依彼释者然五菩萨依二种轮现身有异。一者法轮现真实身所修行愿报得身故。二教令轮示威怒身由起大悲现威猛故。此金刚手即普贤菩萨也。手持金刚杵者所起正智犹如金刚。能断我法微细障故。依教令轮现作威怒。降三世金刚三头八臂。摧伏一切摩醯首罗大自在天诸魔军众。能害正法恼众生者。令调伏故。放青色光者显能除遣魔等众也。与彼东方持国天王及将无量乾闼婆众毗舍阇众而为眷属。四俱胝者且一俱胝如花严经第四十五阿僧祇品云。百洛叉为一俱胝当此百亿也。余三准知。从此第二南方菩萨。
经。南方金刚宝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摩尼放白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解曰。言金刚宝者如彼经云。虚空藏菩萨也。依前法轮现胜妙身修檀等行。三轮净故。手持金刚摩尼者体净坚密犹如金刚。即是金刚如意宝也。随诸有情所求皆得也。依教令轮现作威怒甘露军吒利金刚。示现八臂摧伏一切阿修罗众炎魔眷属诸恶鬼神。恼害有情行疾疫者。令调伏故。放白色光者显能除遣修罗等也。与彼南方增长天王及将无量恭畔荼众薜荔多众而为眷属。余如文矣。从此第三西方菩萨。
经。西方金刚利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剑放金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解曰。言金刚利者如彼经云。文殊师利菩萨也。依前法轮现胜妙身。正智圆满得自在故。手持金刚剑者示其所作能断自他俱生障故。依教令轮现作威怒六足金刚。首臂各六生水牛上。摧伏一切诸恶毒龙与恶风雨损有情者令调伏故。放金色光者显能除遣恶龙等也。与彼西方广目天王及将无量诸龙富单那众而为眷属。余如文矣。从此第四北方菩萨。
经。北方金刚药叉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铃放琉璃色光与四俱胝药叉往护其国。
解曰。梵云药叉此云威德。又翻为尽能尽诸怨故。如彼经云摧一切魔怨菩萨也。依前法轮现胜妙身事智圆满得自在故。手持金刚铃者铃音震击觉悟有情。表以般若警群迷故。依教令轮现作威怒净身金刚。示四臂身摧伏一切可畏药叉。常于昼夜伺求方便夺人精气害有情者令调伏故。放琉璃色光者显能除遣药叉等也。与彼北方多闻天王及将无量药叉无量逻刹娑众而为眷属。余如文矣。从此第五中方菩萨。
经。中方金刚波罗密多菩萨摩诃萨手持金刚轮放五色光与四俱胝菩萨往护其国。
解曰。言金刚波罗密多者此云到彼岸也。如彼经云转法轮菩萨也。依前法轮现胜妙身。行愿圆满住等觉位也。手持金刚轮者毗卢遮那佛初成正觉请转法轮以表示也。又以法轮化导有情令无数量至彼岸故。依教令轮现作威怒不动金刚。摧伏一切鬼魅惑乱诸障恼者令调伏故。五色光者显具众德破前诸闇也。与天帝释及将无量诸天而为眷属。余如文矣。从此第三立像供养。
经。是五菩萨摩诃萨各与如是无量大众于汝国中作大利益当立形像而供养之。
解曰。作大利益者谓五菩萨各作己利护诸世间。当立形像者随于所在以彩画等作其形像。尊敬供养如别轨仪。从此第二菩萨敬承于中分三。且初第一菩萨敬承。
经。尔时金刚手菩萨摩诃萨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却住一面。
解曰。彰敬承也。从此第二明有经处。
经。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本愿承佛神力十方世界一切国土若有此经受持读诵解说之处我当各与如是眷属于一念顷即至其所守护正法建立正法。
解曰。我等本愿者一即本愿二即承佛神力也。于一念顷者明其迅速守护建立般若法故。从此第三明除灾难。
经。令其国界无诸灾难刀兵疾疫一切皆除。
解曰。上二句标下二句列七难三灾是所除故。从此第二明护国法于中分二。初明有胜法后说陀罗尼。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明有胜法。
经。世尊我有陀罗尼能加持拥护是一切佛本所修行速疾之门。
解曰。陀罗尼者此云总持。神力加持威灵无匹。摧邪殄恶名陀罗尼。出体辨类如前释故。能加持拥护者谓诸国王建立正法。及于所在受持之者皆拥护故。是一切等者此陀罗尼密申实相观照般若佛。从彼生因彼成佛即为出生速疾门故。从此第二明除灾难。
经。若人得闻一经于耳所有罪障悉皆消灭况复诵习而令通利以法威力当令国界永无众难。
解曰。所有罪障者谓。若一闻三障皆灭。况能诵习修行通利。令家令国有诸灾难耶。从此第二说陀罗尼于中有二。且初第一标彼同说。
经。即于佛前异口同音说陀罗尼曰。
解曰。明同说也。从此第二说陀罗尼于中分二。初明三归依后正明宗旨。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总标三归。
经。娜谟啰怛娜怛啰夜耶。
解曰。梵云娜谟此云归命。梵云啰怛娜此翻云宝。梵云怛啰夜野此翻云三。彼云归命宝三此云归命三宝。谓由持经诵陀罗尼者密语乃云归命三宝也。何须归依。自下谨依三藏金刚顶瑜伽经梵夹对翻解也。如彼经云归依佛陀者即得诸佛五菩萨等一切菩萨与诸眷属皆来加护。谓诸菩萨尊敬菩提心见发菩提心。归依佛者常加护故。归依达摩即得帝释并诸眷属四天王等皆来加护。谓由帝释往因危难得般若法加护获益常尊敬故。归依僧伽即得色究竟天五净居等并诸眷属皆来加护。谓诸菩萨及声闻僧居彼天中住现法乐常尊敬故。从此第二别明三归于中分二。且初第一明归佛宝。
经。娜莫阿哩夜吠路者娜野怛他[薩/子]多夜啰诃谛三藐三没驮野。
解曰。娜莫者归命也亦云稽首亦云顶礼也。阿哩夜者此云圣者。吠路者娜野者此云遍照。亦云大日。如世间日唯照一边。昼照夜不照照一世界不照余世界。但得名日不得名大。毗卢遮那名大日者色身法身普周法界。十方世界悉皆照曜。若人称名归命礼拜则得法界诸佛菩萨圣贤八部加持卫护也。怛他[薩/子]多夜者此云如来。啰诃谛者此云应供。亦云害怨亦云不生也。三藐者此云正也。三没陀野者此云等觉。顺此方言即云归命圣者遍照如来应供正等觉即本师也。此阙法宝下宗旨中广明法宝故此略也。从此第二明归僧宝。
经。娜莫阿哩野三满多跋捺啰野冒地萨怛嚩野摩贺萨怛嚩野摩贺迦噜抳迦野。
解曰。娜莫如前。阿哩野者此云圣者。三满多者此云普亦云遍亦云等也。跋捺啰者此云贤也。言野字者依声明法。八转声中第四为声。为彼作礼故名为也。下诸野字皆准知也。谓此菩萨说三密门广明行愿。若有诸佛不修三密门。不依普贤行愿。得成佛者无有是处。若成佛已于三密门普贤行愿。有休息者亦无是处故归命也。冒地萨怛嚩野者旧云菩提。今云冒地。旧云萨埵今云萨怛嚩。于五字中此方语略。略彼三字但云菩萨也。摩贺萨怛嚩野者此云大勇猛者也。摩贺迦噜抳迦野者此云大悲者。顺此方言即云归命圣者普贤菩萨大勇猛大悲者也。由归此故则得十方诸佛菩萨悉皆加护。谓佛菩萨修三密门行普贤行。得证胜果故常加护。此上总明归佛僧竟。从此第二正明宗旨于中分三。初明观行次明三密门后结明果德。初观行中文分为二。且初第一总标所为。
经。怛你也他。
解曰。此云所为古云即说。从此第二广明观行有十六句。于中分三。初十二句别明因位。次有两句总明果位。后有两句明佛菩萨母。初明因中文分为四。一明本后智二明实相智三明二利智四明大普贤地。初本后智文分为二。一根本智二后得智。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明智灯句。
经。枳穰娜钵罗你闭。
解曰。梵云枳穰娜者此翻云智也。钵啰你闭者此翻云灯也。由此智灯破无明闇也。瑜伽释云以无所得智为方便。无智无得即成般若波罗密多智灯。普照一切法界无分别故。从此第二明根本句。
经。阿乞叉野句势。
解曰。阿字者上声呼也。此翻为无。然梵本中作此阿字为随声便作恶字呼。经上恶字即此阿字也。乞叉野者此翻云尽也。句势者此翻为藏。即前智灯为无尽藏也。瑜伽释云阿字为种子。种子有二义一者引生二者摄持。至下当悉。言阿字者诠一切法本不生义。然此阿字是诸字母能生一切字也。若得阿字门瑜伽相应则得诸佛无尽法藏。则悟诸法本来不生。由如虚空一相清净平等无二即是根本无分别智。从此第二明得后句。
经。钵啰(二合)底婆娜嚩底。
解曰。钵啰底婆娜者此云具也。顺此方言具辩才也。瑜伽释云钵啰字为种子。钵啰字者诠般若波罗蜜多无所得也。由证诸法本来不生故。获诸佛无尽法藏。于后得智中具四无碍解辩说自在。从此第二明实相智文有四句。且初第一明实相句。
经。萨嚩没驮嚩卢枳谛。
解曰。言萨嚩者此云一切也。言没驮者此云觉也。嚩卢枳谛者此云所观。即一切佛所观实相也。瑜伽释云萨字为种子。萨字者诠一切法平等义也。住瑜伽者能缘所缘悉皆平等智证真理。入法駃流即同无边一切诸佛所观察故。从此第二明圆成句。
经。瑜誐跛哩你涩跛(二合)宁。
解曰。言瑜誐者旧云瑜伽此云想应也。跛哩你涩跛宁者此云圆成。圆满成实名圆成也。顺此方言圆成相应也。瑜伽释云瑜字为种子。瑜字者诠一切乘无所得也。观智相应证圆成理。即于诸乘教理行果悉皆证得一真法性也。从此第三明甚深句。
经。俨避罗努啰嚩誐系。
解曰。俨避啰者此云甚深也。努啰嚩誐系者此云难测。谓前圆成甚深难测也。瑜伽释云俨字为种子。俨字者诠真如法无来无去性离言诠。唯自觉圣智离相而证故云甚深难测也。从此第四三世圆成句。
经。底哩野(三合)持嚩跛哩你涩跛宁。
解曰。底哩野持嚩者此云三世。跛哩你涩跛宁者此云圆成。即三世圆成也。瑜伽释云底哩野三字是梵一字以为种子。诠一切法真如平等尘沙功德性自成就也。此真如法虽遍一切体非世也。然过现未从虚妄生。是不相应行蕴所摄是有为。故真如虽遍不同彼故。从此第三明二利智文有四句。且初第一菩提心句。
经。冒地质多散惹娜你。
解曰。冒地质多者此云正觉心。散惹娜你者此云能生也。顺此方言即前三世圆成能生菩提心也。瑜伽释云冒字为种子。冒字诠一切法无缚义也。若知自身菩提之心自性成就三世平等犹如虚空。离一切相则能了知一切有情心及诸佛心皆如自心本来清净。则起大悲深生矜慜。种种方便令诸有情离苦解脱得至究竟无缚无解。是为广大菩提心也。从此第二明灌顶句。
经。萨嚩毗矖迦毗色讫谛。
解曰。萨嚩毗矖迦者此云一切灌洒也。毗色讫谛者此云所灌也。会意翻云以灌顶法而灌其顶。灌顶法者彼经有五。所谓宝冠印契及水光明名号而灌顶也。瑜伽释云萨字为种子。萨字者诠一切法无染著义。由观自他及诸佛心同一真如得同体悲。是故获得不染不著。则得十方一切诸佛法雨灌顶获胜地也。谓十地中地地皆得胜上灌顶三业加持。于无量修多罗演说自在广利他故。从此第三法海出生句。
经。达磨娑誐罗三步谛。
解曰。言达磨者此云法也。娑誐啰者此云海也。三步谛者此云出生顺此方言。谓从法海出生无碍解无断尽也。瑜伽释云达字为种子。诠一切法染净二体皆不可得。以正体智断本识中俱生智障。则成法海流出教法广利乐故。从此第四无间听闻句。
经。阿暮伽室啰嚩儜。
解曰。言阿字者上声短呼。言暮伽者此云无间断。古译云不空者谬也。室啰嚩儜者此云间也。顺此方言于诸佛所无间听闻。瑜伽释云今依声论释无间者。阿字为种子者诠一切法本来寂静本来涅槃。由证此法遍周法界诸佛刹土大集会中。于诸佛前所闻教法悉皆忆持永不忘故。从此第四明大普贤地句。
经。摩贺三满多跋捺啰步弥涅哩野谛。
解曰。摩贺者此云大也。三满多者此云普也。跋捺啰者此云贤也。言步弥者此云地也。涅哩野谛者此云出生。顺此方者从前诸地所修行愿能出生此大普贤地。即十地后等觉地。然瑜伽中从凡至圣总为四地。一者胜解行地通目地前。二者普贤行愿地通目十地。三者大普贤地即等觉地。四者普照曜地即成正觉地也。依彼释者摩字为种字者。诠一切法我法空也。谓瑜伽者断微细障证我法空。即超出此大普贤地证普照照曜成等正觉。福智庄严受用法身俱圆满故上明因竟。从此第二总明果位文有两句。且初第一果圆满句。
经。尾野(二合)羯啰拏跛哩钵啰跛你。
解曰。上之五字此云受记。下之六字此云获得。顺此方言获得受记。即是先得受记今获满足也。瑜伽释云尾野字为种子。尾野字者诠一切法毕竟不可得。由果圆满究竟证得一切诸法自性寂静自性涅槃。能证皆同一性不增不减常圆满故。从此第二明礼敬句。
经。萨嚩悉驮娜么塞讫哩谛。
解曰。萨嚩悉驮者此云成就人。即是十地诸菩萨成就人也。娜么塞讫哩谛者此云作礼。礼有二义。一者礼彼般若之法。二者礼彼成正觉人。具此二义故十地者之所作礼也。瑜伽释云萨字为种子。萨字者诠生灭义。于萨字中有其阿字诠无生义。然果位中由证阿字不生不灭体常坚固。犹若金刚胜用自在。即能普现无边应化种种利乐示有生灭。实无生灭也。上明果竟。从此第三明佛菩萨母文有两句。且初第一出生菩萨句。
经。萨嚩冒地萨怛嚩散惹娜你。
解曰。言萨嚩者此云一切也。冒地萨怛嚩者此云菩萨也。散惹娜你者此。云出生。顺此方言出生一切菩萨也。瑜伽释云萨字为种子。萨字者诠一切法无等义也。由观此字心与真如平等。平等一相清净即是般若波罗密多。出生一切菩萨地故。从此第二佛世尊母句。
经。婆誐嚩底没驮么谛。
解曰。婆嚩底者敌对翻云具福者。会意译云世尊。言没驮者此云觉也。言么谛者此云母也。顺此方言佛世尊母婆伽梵者男声呼也。婆誐嚩底者女声呼也。二俱会意译云世尊。若依声明敌对译者。婆伽云破梵翻云能。能破四魔名婆伽梵。又云薄阿梵依声明论分字释云。薄名为破阿名无生梵翻为证。智能证阿名为阿梵。由阿梵故能破烦恼。故佛世尊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增不减。具如是德名薄阿梵。又云薄伽梵薄伽云福智梵翻为具。会意译云。由具福智庄严满足名薄伽梵。亦是男声。瑜伽释云婆字为种子。婆字者诠一切法有不可得。由心染故有生死。由心净故有涅槃。彼二离心俱不可得。谓由般若为生了因。即能出生一切诸佛故名为母。上十六句如瑜伽经中亦属普贤十六行也。从此第二明三密门。
经。阿罗奶啰奶阿啰拏迦啰奶。
解曰。此十二字其义深密唯佛能知。依字释者亦得名为三业清净。阿字门者诠一切法本来不生也。啰字门者诠一切法离尘义也。奶字门者诠一切法无诤义也。由知诸法不生故。离尘由离尘故得无诤。名阿啰奶也。迦字门者诠一切法无造作义也。啰字门者诠一切法清净义也。奶字门者诠一切法无诤义也。由知诸法无造作故清净。由清净故得无诤名迦啰奶也。阿字门者诠一切法本来寂静也。啰字门者诠一切法无垢义也。拏字门者诠一切法无诤义也。由知诸法寂静故无垢。由无垢故得无诤名阿啰拏也。迦字门者诠一切法无造作也。啰字门者诠一切法无分别也。奶字门者诠一切法无动义也。由知诸法无造作故无分别由无分别故不动。由不动故证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得无住道名迦啰奶也。从此第三结明果德。
经。摩贺钵啰枳穰播啰弭谛娑嚩贺。
解曰。言摩贺者此云大也。钵啰枳穰者此云极智也。播啰弭谛者离义到义也。依声明论分句释云播蓝伊(上声)多伊多者此岸也。播蓝者彼岸也。乘大极智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得无住处大涅槃也。娑嚩贺者此岸到涅槃彼岸。得无住处大涅槃也。娑嚩贺者此云成就义。亦云吉祥义。亦云圆寂义亦云息灾增益义亦云无住义。今取无住义即是无住涅槃。依此涅槃尽未来际利乐有情无尽期故名娑嚩贺也。上言种子者有其二义。一者引生义二者摄持义。且如十字合成一句。以初一字而为种子。下之九字所有观智。依初别生。又下九字摄入初字。即是初字摄持余九。由此而言若知一法即知一切法。若知一法空即知一切法空。能于一字专注观察修诸行愿。一切行愿皆得圆满。即陀罗尼总持义故。又此已上义差别者摄前长行为十六句。摄十六句为十二字。摄十二字为其十字。摄彼十字归一地字。从广至略渐深。一字现前周于法界。性相平等至究竟位。观行次第如别轨仪广分别耳。从此第三世尊印述。
经。尔时世尊闻是说已赞金刚手等诸菩萨言善哉善哉若有诵持此陀罗尼者我及十方诸佛悉常加护诸恶鬼神敬之如佛不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解曰。善哉善哉印所说故。诸佛同护尊敬母故。鬼神敬仰法威力故。当得菩提获胜果故。从此第三诸王获益于中分三。且初第一标诸国王。
经。大王吾以此经付嘱汝等毗舍离国憍萨罗国室罗筏国摩伽陀国波罗痆斯国迦毗罗国拘尸那国憍睒弥国般遮罗国波吒罗国末吐罗国乌尸尼国奔吒跋多国提婆跋多国迦尸国瞻波国如是一切诸国王等皆应受持般若波罗蜜多。
解曰。付诸国王令受持等尊建正法永无众难。此中所列十六大国与旧经文同小异。与大集经月藏分第十六大毗婆沙一百二十四梵音不同。不可和会。从此第二大众惊叹。
经。时诸大众阿修罗等闻佛所说诸灾难事身毛皆竖高声唱言愿我未来不生彼国。
解曰。时诸大众者总也。阿修罗等者别也。诸灾难者谓七难等。时浊恶故七难等因恶业增故。不生彼者有二义也。大悲方便毁不愿生。报力下劣实不愿生。从此第三诸王获益。
经。时十六王即舍王位修出家道具八胜处十一切处得伏忍信忍无生法忍。
解曰。舍王位者有实舍位身随出家。有舍王位高慢心故。发菩提心即出家道也。余八胜等具如前矣。大文第三闻法获益于中分二。且初第一大众获益。
经。尔时一切人天大众阿修罗等散曼陀罗花曼殊沙花婆师迦花苏曼那花以供养佛随其种性得三脱门生空法空菩提分法。
解曰。尔时一切等者同闻众也。初二诸天花后二人中花。此若实花如文应悉。若变现者准上应知。随其种性者三乘种性也。得三脱门及生空者通三乘得也。言法空者唯大乘得也。菩提分法者亦通三乘具如前矣。然般若法得三乘果者如大般若五百九十三。善勇猛言唯愿世尊哀愍我等为具宣说如来境智。若有情类于声闻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无漏地。于独觉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于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性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乃至而于三乘性不定者闻此法已速发无上正等觉心。则般若法非唯大乘亦令二乘得自果故。从此第二菩萨获益文复分二。且初第一获诸胜忍。
经。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散狗勿头花波头摩花而供养佛无量三昧悉皆现前得住顺忍无生法忍。
解曰。菩萨众多云无量数。散赤红等二色莲华。三昧及忍如前释也。从此第二现身成佛。
经。无量无数菩萨摩诃萨得恒河沙诸三昧门真俗平等具无碍解常起大悲于百万亿阿僧祇佛刹微尘数世界广利众生现身成佛。
解曰。无量等者明菩萨广也。恒河沙三昧者明三昧多也。真俗等者谛境辨悲明具德也尘刹成佛广利乐故随前所闻皆获益矣。
嘱累品第八
大文第三明流通分。辨来意者上广正智下显悲深。虽佛智悲常无间断约文前后随有偏增。于此下文明诸诫故。释品名者嘱谓付嘱累即重累。荷佛重累故名嘱累。又以此法嘱付诸王。贺累弘宣令佛种不断。又嘱般若累代流传令除灾难利乐有情如大品经嘱付声闻。法花经中付诸菩萨。当根摄益随别不同。此令三宝久住。非王不能建立。满请主所为故嘱付非余。分文解者大分三段。初标所付法。次广明诸诫。后问名奉行。初所付法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标时付法其义者何。
经。佛告波斯匿王今诫汝等吾灭度后正法欲灭后五十年后五百年后五千年无佛法僧此经三宝付诸国王建立守护。
解曰。今诫汝等者诫谓教诫。约敕义故此与诸戒。有差别者随心转戒。由定道故不随心戒。胜思愿故。此中诫者佛大悲故。恐灭度后正法隐没。诸有情等十恶转增长劫轮回无救护者。诫诸王等令建立。故又诫凡圣任持守护则诸国境永无灾难故。经等言无不摄故。后五等者是正法像法末法时也。如大乘同性经下卷云。如来显现从兜率下。乃至住持一切正法一切像法一切灭法。如是化事皆是应身也。又善见论云。初一千年若诸弟子勤行精进得阿罗汉果。第二千年得第三果。第三千年得第二果。第四千年得于初果。从此已后是我末法准论文。正法之时多得无学。像法之时得前三果。末法之时不得道果。又如别记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此三别者。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然法花金刚俱言五百。此言五十。其意者何。如记法住经以百分配也。取后五十举其衰位。如人百龄以后五十渐就衰退以喻法也。由前好世弘建非难。后恶时故皆嘱矣。又如婆沙。一切有宗说正法五百年。虽说八敬由不行故。大众部说正法千年非全不行。亦有行故。虽有二文多依后说。又法住记云。十六阿罗汉各将无量眷属。于人寿渐增至七万岁时已。本愿力用其七宝为佛造窣堵波。释迦舍利自然流入塔中。后佛舍利塔总陷入地。至金刚际时诸罗汉化火烧身入般涅槃。次有七俱胝独觉出世化诸众生。至人寿渐增减八万岁时一时各般无余涅槃。次后弥勒佛出世也。又莲花面经最后佛法灭尽时如来舍利陷入龙宫。龙宫法灭陷入金刚际。次后七日七夜天地大黑。有外道空中声言沙门瞿昙法今灭尽。我等当得教化一切法界众生。发此语已现身陷入阿鼻地狱。次后弥勒佛出世也。无佛法僧者如河少水亦得称无。故就前三以经付嘱。若全无者何所付焉从此第二宣说修行。
经。今我四部诸弟子等受持读诵解其义理广为众生宣说法要令其修习出离生死。
解曰。言四部者出家在家各二如上。言出离者三乘修习皆出生死。从此第二广明诸诫于中分三。初广明诸诫次诸王敬承后大众伤叹。初明诸诫文分为七。第一自恃破灭诫。文复分三。且初第一标建立人。
经。大王后五浊世一切国王王子大臣自恃高贵破灭吾教。
解曰。言五浊者依俱舍论第十二云。所谓命浊劫浊烦恼浊见浊众生浊也。所言浊者如俱舍云。劫灭将末寿等鄙下犹如滓秽说为浊故。正理三十二云极鄙下故应弃舍故。如滓秽故故名浊也。总言五者带数释也。释别名者如瑜伽论四十四云。一者命浊如于今时寿短促故。二者劫浊渐次趣入三灾中劫损资具故。三烦恼浊有情多分习近非法贪嗔痴等所扰恼故。四者见浊有情多分坏灭正法虚妄推求五见增故。五有情浊有情多分不识父母不见怖畏诸恶增故。此次第者寿及资具钝利作业果缘因等依苦集故成。有处说利钝作业感内外果依治断故。出五体者寿依命根依识为性。劫浊有情以蕴为性烦恼与见心所为性。一种四现五蕴为体。立所以者如正理云岂不寿劫。有情三浊牙不相离。见浊即用烦恼为体。五应不成。理实应然。但为次第显五衰损极增盛故。何等为五。一寿衰损时极短故。二资具衰损少光泽故。三善品衰损欣恶行故。四寂静衰损展转相违成諠诤故。五自体衰损非出世间功德器故。又俱舍云由前二浊寿命资具极衰损故。由次二浊善品衰损乐自苦故。或损在家出家善故。由后一浊衰损自身身量色力念智勤勇及无病故。此对治者由三善根起诸正见。修十善行果胜妙故如常分别。一切国王者赡部洲中一切国王也。王子大臣者如文悉也。谓此三人力用自在遥承付嘱建立正法而不建立。自恃恃高贵乃破灭矣。从此第二明其非法。
经。明作制法制我弟子比丘比丘尼不听出家修行正道亦复不听造佛塔像白衣高座比丘地立与兵奴法等无有异。
解曰。制我弟子者不令出家也。修行正道者头陀等也。造佛塔像者制造佛像制造塔像也。白衣高座者在家出家高下座立。此二非法如喻悉也。从此第三结明不久。
经。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解曰。由初一故传者全无。由后五故有而不久。从此第二国土破灭诫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标能制人。
经。大王破国因缘皆汝自作恃己威力制四部众不听修福。
解曰。制修三学习戒定慧。制修供养真福业事。从此第二明其非法。
经。诸恶比丘受别请法知识比丘共为一心牙相亲善齐会求福是外道法都非我教百姓疾疫无量苦难。
解曰。别请用掌毁如外道。由出家众不善守护。作此非法乱正因。故制修福业为不善因。恶鬼恶龙作诸苦难。从此第三结明破灭。
经。当知尔时国土破灭。
解曰。如文悉矣。从此第三法灭不久诫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标能作人。
经。大王法末世时国王大臣四部弟子各作非法。
解曰。此总标也。从此第二明其非法。
经。撗与佛教作诸过咎非法非律系缚比丘如彼狱囚。
解曰。依德有德如教修行。横为遏咎非法拘摈如狱囚故。从此第三结明不久。
经。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解曰。结也。从此第四随因感果。于中分三。初标自毁人次非法获报后举喻释成。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标自毁人。
经。大王我灭度后四部弟子一切国王王子百官乃是住持护三宝者而自破灭。
解曰。四部弟子者住持众也。国王百官者立护众也。教依此二得住世间。不持不护即破灭故。从此第二举喻彰过。
经。如师子身中虫自食师子肉非外道也。
解曰。如师子身中虫者如莲花面经。佛告阿难譬如师子。若命终者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啖食。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自毁坏故。如彼经中但喻出家。今此经中具明四众不能行护喻同彼故。从此第二坏法获报于中分三。一顺现报二顺生报三顺后报。初中复二且初第一明诸恶。
经。坏我法者得大过咎正法衰薄民无正行诸恶渐增其寿日减无复孝子六亲不和天龙不祐。
解曰。坏我法等者两句标也。正法衰薄等者明邪行也。诸恶渐增等者恶行渐增寿命短促也。无复孝子等者家无孝子六亲不和也。天龙不祐者八部天龙舍而去矣。此第二明灾怪起。
经。恶鬼恶龙日来侵害灾怪相继为祸纵横。
解曰。恶鬼恶龙者恶鬼疾疫恶龙旱涝风雨不时也。灾怪相继者众难竞起也。言从横者南北为从东西为横明其四方有灾难矣。从此第二明顺生报。
经。当堕地狱傍生饿鬼。
解曰。当堕等者作不善业有上中下。于三恶趣受异熟果。从此第三明顺后报。
经。若得为人贫穷下贱诸根不具。
解曰。明后报也。从此第三举喻释成。
经。如影随形如响应声如人夜书火灭字存毁法果报亦复如是。
解曰。如影随形者影与身俱喻顺现也。如响应声声灭响应喻顺生也。如人夜书火灭字存者。火喻作业字喻熏习。火字二现喻一现种。举己见边显不见。故火业虽灭字种不亡。招顺后报近远必熟。又现等有几。何业定招染善胜因如常分别。从此第五佛法不久诫。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标制法人。
经。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王子大臣。
解曰。设法人也。从此第二明其非法。
经。与我弟子横立记籍设官典主大小僧统非理役使。
解曰。西国出家者不立记籍亦无主典。僧中统摄悉皆无矣。非理役使者同俗策役也。从此第三结法不久。
经。当知尔时佛法不久。
解曰。如文悉也。从此第六受邪撗制诫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标依法人。
经。大王未来世中一切国王四部弟子当依十方一切诸佛常所行道建立流通。
解曰。建立三学即常道故。从此第二明其非法文复分二。且初第一明起非法。
经。而恶比丘为求名利不依我法于国王前自说过患作破法缘。
解曰。不依我法者三学之外尽非佛法。附近破法以事应知。从此第二明横制法。
经。其王不别信受此语撗立制法不依佛戒。
解曰。诸部律说随佛所制。当如法行。佛所不制不应横制。制即非矣。从此第三结明不久。
经。当知尔时法灭不久。
解曰。如文悉也。从此第七自作破国诫文分为三。且初第一标自作人。
经。大王未来世中国王大臣四部弟子。
解曰。标其人也。从此第二明其非法。
经。自作破法破国因缘身自受之非佛法咎天龙舍去吾浊转增。
解曰。自作破法者谓四部众不能依教如法修行也。破国因缘者国王大臣自不持正建立正法也。此二相资正法隐没。天龙不护五浊增故。从此第二结过无尽。
经。若具说者穷劫不尽。
解曰。近结此文浊恶无尽。远结上六种类无尽也。从此第二诸王敬承于中分二。且初第一诸王悲恸。
经。尔时十六大国王闻说未来如是诸诫悲啼号泣声动三千天地昏闇光明不现。
解曰。诸王悲泣震动大千。日月不现即昏闇也。从此第二依教敬承。
经。时诸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语不制四部出家学道当如佛教。
解曰。如文悉矣。从此第三大众伤叹。
经。尔时恒河沙等无量大众皆共叹言当尔之时世间空虚是无佛世。
解曰。伤叹恶时正慧失灭。住持教没即无佛故。从此第三问名奉行于中分二。初问经名后明奉行。初中复五且初第二仁王发问。
经。尔时波斯匿王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经我等云何奉持。
解曰。问名奉持也。从此第二世尊为答。
经。佛告大王此经名为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亦得名为甘露法药若有服行能愈诸疾。
解曰。此经名者初即仁王请问。从请主以标名。次即依德彰能愈生死之疾。深累尚遣况浅近灾咎而不灭者乎。从此第三明经功德。
经。大王般若波罗蜜多所有功德犹如虚空不可测量。
解曰。随诸句义如空不测。从此第四能护王臣。
经。若有受持读诵之者所获功德能护仁王及诸众生。
解曰。经力深妙随读护持。大悲威光等无高下。从此第五喻显受持。
经。犹如垣墙亦如灭壁是故汝等应当受持。
解曰。护家护国二喻受持。从此第二大众奉持。
经。佛说是经已弥勒师子月等无量菩萨摩诃萨舍利弗须菩提等无量声闻欲界无量天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阿修罗等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解曰。大众闻法喜跃奉行也。良贲嗟居像季圣不亲睹。虚陶玄运悲捧余辉。旧疏传经久盈区宇。今属巨唐御历四海光临。再译斯经。诏令赞述。良贲僧中至下。岂敢筌蹄。但以经发纶行。微萤助日询诸旧辙。夕愓临深词旨疏芜。尤增惭惧。请夫宗匠详而正焉。
采集经论诸要旨 附赞般若妙难思
以斯片善施群生 愿共速登无上觉
仁王经疏卷下三终
法师智炬高明词峰迥秀。亲凭梵夹弘阐微言幽赜真宗演成章疏开如来之秘藏示群有之迷津贯玉联珠钩深致远再三披阅颇谓精详传之招提永为法宝也。
沙门良贲言伏奉今年二月十一日。恩命令在内于南桃园修撰新译仁王般若经疏微僧寡学惧不称 旨洗心[泳-永+修]虑扣寂求音发明起自于天言加被仰凭于 佛力咸约经论演畅真乘亦犹集群玉于昆山纳大川于溟海火生于木与七耀而俱明识转于智体一相而等照成道者法也载法者经也释经者疏也广度群有同于大通是菩提心如 陛下意谨以今月八日缮写毕功文过万言部有三卷施行窃惭于愚见裁成异于 圣恩并陀罗尼念诵轨仪一卷承明殿讲密严经对 御记一卷今并同进轻尘 玄鉴只畏无任谨奉表陈进以闻沙门良贲诚欢诚惧谨言。
永泰二年十一月八日奉
诏内修疏沙门良贲上表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