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三提倡
一,未证悟前不固执己见(尤其关于第一义,因须实证才能真解彻解),不过早固化自己的认知, 虚心向学,始终保持开放求索的状态。
二, 懂得感恩,知过忏悔,见善随喜,时常回向,而非随顺我执,得少为足,贡高我慢,嫉愤覆心。
三, 多读经多学法 ,常修心常修定。只唯佛智,不随魔说; 只依正法,不依个人。
骄傲是学佛的天敌
学佛人首先应该牢记,未证悟前众生都是凡夫,凡夫都是认假作真颠倒妄想的,所以,千万不要我执当头我慢山高,得少为足自以为是,否则是无法真学到佛智,真理解佛智的。因为佛法里的第一义是对宇宙生命实相的发现与揭示,这个实相与众生的常识截然相反,且无法以人智思维钻研推敲抵达,须因缘成熟时静极生觉证入实相方能彻解。
可惜人们常常忘了这一点,或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或生吞活剥自以为是,或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未实证前就言之凿凿地确认自己的认知, 且因之演绎出各种 PK 斗诤,甚至不惜上演山头争雄,宗派纷争,而 不知其实都还是盲人摸象、各执一端而已。
更有表面上学佛修行,行出世间法,实际上或潜意识里仍然是五浊恶世的那一套,只是换个领域争强斗勇争名夺势而已。
有同修说得好,学佛首先得把自己的心调柔软了,顺服佛智顺服真理,时时警惕我执我慢,坚决告别刚强难化,绝不以各种理由各种藉口赞助、支撑自己的骄傲执着、刚愎自用。
与真佛子共勉。
释迦佛到底悟到了什么?
“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一释迦佛成道后的第一句话。
如来智慧德相,又名如来藏、如、如如、真如、法性、佛性、真常自性等。
佛早已成佛,此生是为众生示现成道过程——经由禅定,亲证真如,瞬间证真破幻,洞悉生命奥秘诸法实相:
无相真如才是真有,有相众生及其所见皆是幻相……若经由修行亲证实相,便可结束在幻有三界的生死轮回……
这也是佛来此娑婆的大事因缘——唤醒众生。
佛法本质
佛法本质上是关于生命实相的真理。般若智慧揭示了众生是从哪里来的,本质是什么;唯识教观回答了幻界依何法则演绎,如何演绎。佛法还揭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类如何达至不生不灭自在永在。
所以佛法绝不仅仅是宗教,更不仅仅是哲学!
本期人类做过的最愚蠢的事莫过于,将佛法归类为宗教之后便将 Ta 束之高阁,然后一心一意地在幻界里打打杀杀,沉沉浮浮……
三言知谛
三句话助您了解佛法真谛:
一,有相世间是无相真如的投影、幻现。
宇宙、众生貌似真实,其实是本觉真如(《四十二章经》称作灵觉)或直接或间接的投影。色身会死,灵觉不死,生生死死的只是躯壳,灵觉不生不灭自在永在。但众生不察,以妄为实,沉溺幻有,认假作真,孜孜以求,争执打斗,辗转轮回,好不辛苦好不冤枉!
二,智者应该知幻即离,借假修真,解脱升华。
明白此间是幻相,色身是假有,当然不应继续沉溺执着,而应弃幻即真,借假修真,经由修行超出幻界,结束一世又一世的生死轮回,回到“常乐我净”的一真法界。
三,如何修行? 小乘修三学,大乘行六度。
小乘勤修戒、定、慧;大乘广行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佛诞日有感
想象一下三 D 投影投出来的一个空间,其中有男人女人小孩老人, 还有花鸟虫鱼,街道商店,各式物品各种利益。
里面的男女老少不知道自己只是被投影出来的立体影像,误以为一切皆实,自我真有,并在其中孜孜以求志在必得,生生死死爱恨情仇,如醉如痴苦苦挣扎……
这时,一个早就从此空间穿越出去的觉者不忍众生继续在幻相里沉迷受苦,以他已具备的神力又把自己投送到这个空间来,穷尽一生告诉众人此间是幻境,色身是幻相,但幻相背后有真有,应该遵循他指引的路径超出幻界,才能回到真正的存在,并且从此不必生生死死六道轮转感受剧痛……
在此末法时代,有多少人真正信解他,感恩他,追随他而不是仅仅求他护佑?在他的信众里,能够真解其深智苦心或者努力去解其深智苦心的有多少?
再入幻境唤醒大众的是佛陀,沉迷幻相不肯信不肯出的是众生 。不同处仅在于众生是真如的投影而非代码所投,众生成道超出后也不是回归源代码而是成就无相真身,圆满成佛后同时具备报身、化身。
看了这段文字心有所动,能作片刻思索者,恭喜您,您还有超出的希望。
真如的影像
如果你无法理解色身是真如本觉幻化而成,那换一个角度也许就能理解了,即:色身是真如的影像。
这影像“如幻如化如水中月”(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语),貌似真实,其实是幻相。
众生不察,误以为真,沉溺其中颠倒妄想,孜孜以求,竹篮打水,循环往复,永无出期。好不辛苦,好不冤枉!
佛发现了这个真相,慈心不忍,用尽一生游行八方化导众生,试图将众人从酣梦中唤醒。
而能否醒来,端看你受不受佛教,信不信真理了。
佛法是从古印度的生命观发展出来的吗?
亲证真如你就知道佛法不是从古印度的生命观发展出来的,而是诸佛证真破幻,获悉宇宙生命实相后自然生发出来的。
如果与外道的生命观有部分重合,那也是由于生命的实相只有一个,外道也有可能发现这个实相而已。就像《奥义书》记载的若干西域先贤,就像东土的老子。
这奥秘是须实证方能真知彻解的,人智很难理解更无力想象。佛法真谛难就难在这里,也因此被误读曲解了两千多年,包括部分有大德宗师之衔的论师。
能够理解上述话语的学人相信也不会太多。
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而少数人往往会被多数人嘲笑——无论是嘲笑他们转述的实相,还是嘲笑他们作为觉者的角色。
春风不度玉门关
“那些听不见音乐的人认为随乐起舞的人疯了!”
那些看不见生命实相的人认为说空说幻的人病了。
也总有人只解空幻,不解幻相何来,不解怎样才能证真破幻。或堕顽空见,或堕伪心法,或认当下即是,这种种,当然可以理解,但是, 这真的不是实相!
实相是: 相空“如”有(真如、如来藏)。亲证真如,大梦方觉。
证真者寥若晨星,如实言者就成了孤独的“异类”。
所以,老子微言大义,隐晦幽深;庄子借梦说梦,解者自解; 后世真人(虽然真正得道的真人也是少而又少)索性隐没山野,踽踽独行。他们的传承也是宁缺毋滥。
只有佛家苦口婆心,谆谆开示,期望打开缺口,令人悟入佛之知见,六度万行修真去。
然而,佛渡有缘人,若无善根宿缘,真理也就是微风吹过,波澜不惊。 甚至,春风不度玉门关……
学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对
学佛能否学好,很重要的一环是发心。你是为了向佛求教,以期了解生命实相,找到破解生老病死的密码,还是懵懵懂懂,不知所以,或者财色名势,另有所图。甚至只为贴上“深刻”的标签,只为证明自己对。
有些人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就错了,本末倒置。不是努力去研读真经,且实修跟上,下大功夫(包括与同修交流)尽可能理解无上甚深微妙法,而是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抓个名相就跑,以为佛法就是自己理解的那样,然后就到处PK,以证明自己深刻,证明自己对。甚至只是为了压人一筹。
更有甚者,只要符合自己心思的,自己能够理解的就是对的,反之则错(这也是伪经伪心法能够大行其道的原因)。而不知凡夫都是颠倒见,佛智恰恰与人智截然相反,是需要停止八识的幻化演绎,能所双亡,因缘成熟时由定发慧证入实相才能真正抵达的。
真学人至少应该有一个起码的态度:学佛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对,而是要找到对的理解,也就是要正解佛智。
所以再次与同修共勉:
未证悟前不固执己见,不过早固化自己的认知, 虚心向学,始终保持开放求索的状态。
多读经多学法 ,常修心常修定。只唯佛智,不随魔说; 只依正法,不依个人; 广行六度,不偏一二。
不须增,却须减
身在此岸的众生要成佛,从究竟意义上说,不须增,却须减。因为必须把无始来密密麻麻覆盖在真常自性(即真如、佛性)上的厚厚尘垢剔除掉,才能把本有的佛性发显出来,才能证得实相, 入成佛“门槛”(即使读经学法,修福修慧,也是为了更好地做这个减法)。所以佛教弟子闻思修,戒定慧,三轮体空行六度。没有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凡夫是成不了佛的。切勿被那些并未真解佛智、抓几个名相说几句玄义的伪大师所误导。
换句话说,要从色身生生世世所漂流的幻界回到不生不灭的真常法界,是需要累世精进修行的, 并非心识一转即可到家,或者“本来是佛,不假修行” ,何况,很多人连什么是佛什么是觉都沒弄清楚。
即使亲证实相入第六地现前地了(依《无量义经》示),也还得持续修行,再历时一大阿僧祈劫经过六个阶位才能成佛。
所以还是那句话,老实读经,老实修行。仅仅抖机灵、斗机锋、耍嘴皮,是入不了正道断不了生死的。
再说真相
有人觉得佛法说空说幻让人难以接受。
首先,有相的万有是幻相,其本质为空,这是我们的生命及其所在世界的真相,你可能不理解,可以不理解,但它就在那里,无法驱除,无法抹去。
其次,相是空是假,但有真正存在的东西,即真如——灵觉。而且这灵觉是不死的,永在的。并没有真的生和死,生死只是灵觉幻化出来的“假我”的一场场立体大梦……
第三, 经由学习佛智,实修实证,人能亲证实相,冲破幻网,脱离轮回,抵达没有生死病痛、唯有常乐我净的真常彼岸!
如果未能勘破幻相证知实相,众生将一世又一世地在幻界轮转,一世又一世地体验生老病死爱憎别离,并有很大概率因为无明贪爱造恶而在下一生掉入下三道受苦受报。
“法宝能为诸天宝阶。听闻正法得生天故。法宝能为坚牢大船。渡生死海到彼岸故。法宝犹如转轮圣王。能除三毒烦恼贼故”。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如佛所示,听闻正法、理解并践行正法至少能渐除三毒,得生天果报。学人认真研读真经,了解生命实相,依佛教示老实修行,即使当世未能证道得果,下一世也能生作天人,或往生佛国刹土,兜率内院。
了解这些后,您还觉得佛法不是大智慧大慈悲吗?
活得好好的为何要学佛?
因为你需要知道生命的真相,了解生命从何而来,它如何循环往复,如何认假作真,生命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人如何能够“不老也不死”……
凡夫以为所见即一切,却不知,真相大都隐在“水下”。
只有诸佛和证道的菩萨洞悉了生命奥秘,并尽力将它揭示予众生。
所以人们需要学佛,且需要依佛所教努力修行。
为什么轮回是苦海?涅槃是永死吗?
涅槃不是永死,而是抵达不生不灭的彼岸,不再受形有色身,或虽无形相仍有个体意识(无色界众生)。有个体意识就还在三界轮回,就有可能业力尽了从天上再掉落人间。
有色身就有生老病死,爱憎别离,忧悲苦恼……
成佛以后也有报身,但那个身体不是肉身,而是金刚不坏身,故没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人年轻时比较少有老、病、死的苦,老了就知道苦不堪言(如果没有修行的话,很大概率会病痛缠身),这是一。
第二,如果沒修出去,始终在六道里轮回,那掉到地狱恶鬼的机会比生而为人的机会大得多的多,且时间更长(地狱恶鬼道的时间之长不是人类能想象的)。由于人很容易因私做恶,故有很大概率下一生掉到下三道受苦受报,那种报应煎熬是很可怕的,所以佛才教大家要修行,要超越出去,摆脱生死轮回。
超越后或进入涅槃法界,或继续往前修,最终成佛。
成就佛道当然是最圆满的——既无生死苦痛,又能法身、报身、化身三身俱足。
佛法为何叫作不死药?
因为佛法告诉你,没有真的生和死,生死是假象,色身是假有,真正的存在是无相的,且不生不灭自在永在。
如果你获悉这个生命实相,而且依佛所教老实修行,终有一天,你能证真破幻,超出幻有三界,回到没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真常彼岸。
佛和所有觉者经实证发现了这个惊天奥秘,佛出生于世的大事因缘就是将此奥秘广为传播,教导人们经由修行,脱离生死。
故说佛法是不死药,菩萨道是康庄道。
“若人壽百歲,不見生滅法,不如生一日,得見生滅法。 若人壽百歲,不見不死道,不如生一日,得見不死道。”——《法句经》
涅槃是消亡吗?
当年为强身开始打坐,第三天就在定中见到金光闪闪的释迦牟尼佛,而那时我尚未学佛(这也是后来学佛的缘起)。
读经后才知道那是报身佛。
佛还有无相的真身,也叫法身。
涅槃不是消亡,而是回到无相的法界,不再受幻有三界的“后有”,从而不再有生老病死,忧悲苦恼。
真佛子修行的目标就是:或解脱,此身灭后不受后有,进入无余涅槃;或继续修行菩萨道,传法度人(包括天人),直至最后成佛
——不仅解脱,还能得佛身恒住如如,成为具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一切种智并三身成就的佛。
本来是佛,不假修行?
众生悉有佛性,并不等于众生都能证到佛性,都能成佛。就像金矿虽然含有金子,但矿石本身还不是金子,必须经过冶炼才能产出金子。
众生要经由修行才能证到佛性,证道后还要继续修行菩萨道,历经累世多劫,最后才能成佛。
并不是“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以及“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之类的。
恰恰相反,对凡夫来说,平常心是颠倒见,是认假作真。
成佛的一大前提恰恰是必须颠覆平常心,即,必须知晓眼前万有是幻相假有,真正的存有是无相的,从而努力去证得那无相的存有……
只有亲证那真正的存有,人才能从大梦中醒来,也才能继续精进修行,一步步地践行菩萨道,最终成佛。
也说“心能转物”
首先“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之类的出自伪经论。这是大前提。
现在人很爱玩“心能转物”,以为既然一切都是心造的,心识一转,即同如来了。
心这个词有两个指向:
一指妙明元心,就是本觉真如、如来藏。那本觉真如藏得很深很远,你只能累世用功努力去证得它,并无可能驱使它、使用它来转物(很多学人甚至不知道有它的存在);而即使证到它,你和如来也还有一大阿僧祈劫的距离。
二指妄心,即幻身里的心识,八识。在这能显像表达万法的“识”里,占比最多的是业力, 即储存业力种子的仓库“阿赖耶识”,并不是一般人以为的心识。
所以,一般人以为的心,即幻身里的心意识,是无法转物的;而真心,则是需要去实证、去发显的,不是幻身可以驱使的(就象“水月”可以经由修行见到“天月”,但绝无可能驱使“天月”一样)。“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一类,充其量只是个美好愿望。
没有持续的闻思修戒定慧,或者六度万行,时时觉照,修身修心,你连自己的情绪都掌控不了, 哪有可能去转物转外境呢?更不用说要断生死流、开涅槃门了。
世人好简也好捷径,所以“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一类的说法很受欢迎,一直都在大行其道。真学人应该真知道修行须着力处、用功处,远离那些华丽词藻,空洞口号。
何况成佛是有硬指标的:成就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具体请读《菩萨道树经》),且三身圆满,须历经三大阿僧祈劫才能修成,并非心识一转就同如来了。
关于“当下即是”
受伪经伪师误导,学人常说当下即是,敢于承担——多么省事,多么美好!只要敢于承担,当下即是,即身即佛了。谁不喜欢这样的开示这样的捷径?
然而然而,真的当下即是实相吗?
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下即是妄想。这才是事实。
别忘了佛所教授的是三十七道品、五戒十善六度万行。
证悟则须在福德资粮备齐的前提下,能所双亡,真如乃现。
古德则说,证悟须三世帝王福, 七世状元才,所以应努力修福修慧,福慧双修。
菩萨行者即使登地了,也还有十地和等觉妙觉共十二个阶位,须持续修行,地地增进……
天底下没有马儿又能跑又不吃草的事,想成道成佛,超出三界,没有长期持续的精进修行是不可能的。若坚信当下即是,那最大的可能是:永远在当下幻界的六道里穿梭往来,轮回不已。
若不真学实修广行六度,当下即妄想当下永轮转才是事实。
关于无分别
无分别是真如法界的属性之一,因真如法界只有一没有二,没有任何区别对待,是万千同体一切即一的。它既无须分别,也无法分别。
证无分别法是亲证实相的另一种表述。
只有亲证实相才能彻解无分别法。
菩萨道行者观一切有相有为法空,是行无分别法;坐禅时无念无着不作任何分别,是行无分别法。
这都是必须的。
但是,不等于在世间行走不应分别、无须分别,因为世间是有相有为法——虽然这个“相”和“为”本质上是假有,但你在假有的世间就难免假有的分别,否则过马路不分别不看红绿灯立刻会被撞飞。
即使是亲证实相的行者,只要他还在此岸行走,还在渡人行菩萨道,他也必须在具体事项上有分别,因为他需要因病与药因材施教,而这个过程显然离不了分别。
在充满对立分别的此岸,面对是非,面对善恶,当然免不了分别,当然必须分别。用无分别法来抹杀此岸的是非善恶,暂且不论其动机,单就实质而言,是把彼岸的标准拿到此岸来执行了。这其中的错位显而易见。
警惕偷天换日自欺欺人
为何知空知幻知影知响,却还须大作梦中佛事、端坐水月道场, 而不能既然空幻就乱破戒狂作恶呢?
因为你还在幻有之域,你就必须执行幻有之域的“标准“,而幻有之域的铁律之一就是因果报应。就好像北京严冬时澳洲是盛夏,你身处严冬就必须着衣穿袜,而不能赤裸上身还开冷气。你要是非把北京当澳洲,赤裸上身还开冷气,而且一味蛮干坚守,等待你的必然是 感冒—肺炎—冻僵—死亡。 只有当你亲证真如抵达真常,而且“所做已办,不受后有”,进入涅槃,不在此幻界出入了,你才可以无视幻界的“标准”。而那时,你是无相的“如如不动身”了,你还会想着娑婆世界那套贪嗔痴慢、破戒作恶的无聊把戏吗?
不守戒,就不能抵达守戒破戒无别的境界;不修证,就无法登陆无修无证无智无得的彼岸。这是铁律,真常彼岸不是斗斗机锋绕绕玄义调调心境就可以抵达的。
经教里大量关于究竟实相的阐述当然是真理,绝无虚妄,但你不能偷天换日,把你未证得的实相拿来当作眼前可以进入的境界,又破戒又作恶,又不修又不证,且自认高明以为究竟——那不是高明,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终将聪明反被聪明误。
想把空无本质与幻有现象彻底弄清楚的学人,建议好好学习《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佛早就把道理预备在那里了。
如果人人修行成就,六道就少了一道吗?
佛法的根本要义是:
众生及其所执持的万物万象是水中月,镜中像,是假有幻有;幻相背后有真有,众生应该借假修真,弃幻即真,超越升华……
如果人人修行成就,最后是“水月”们都回归本源,不在水里无谓地起伏飘荡了,即,不在六道里轮回,没有生死之苦了。也就是说,不会再有幻界的六道了,而不是六道里少一道……
当然,这是很难实现的,因为,总会有人认假作真,以妄为实。甚至是,大多数人都无法听闻佛法信解佛法,所以,大多数人根本无法从连绵了无数无数劫的立体大梦中醒来。
如何理解《金刚经》的三段论?
是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这样的三段论在《,金刚经》大量出现。由于其义甚深,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误读。
“如来说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其真义是:
世界是幻相,本质是空,故说“即非世界”;但因众生身在幻界须指称它,故 “是名世界”。
名者,假名言说之意。
《金刚经》大量出现的三段论对应的都是:
现象—本质—现象,即 幻界—法界—幻界。
也就是说,世界属于现象界,由于现象是幻相,在本质上(即法界)它并非真有,故否定它,“即非世界”。
但在现象界里需要言说指称,故又从假名的角度肯定它,“是名世界”。
不少学人于此类三段论不明所以,故或者一头雾水,或者干脆简单地作顽空解了。
信仰里的三大口号
因信称义,信即永生——基督教某些宗派的口号。直接忽略了践行平等、公义、博爱的基督精神。
一声佛号念到底,倚仗佛力生净土——佛教里最受欢迎的“易行道”。基本无视佛所教导的修行从来都是三十七道品,以及小乘戒定慧,大乘行六度。
心能转物,即同如来——伪经首创,大咖纷应。偷天换日,以妄心代真心,以调心代六度,于客观上销解了佛法里难觉难知难证、须实证亲证方真觉真醒的本觉真如、微妙佛性。
以上三大口号契合了好捷径、盼速成,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人性弱点, 故所向披靡,从者如流。
法义有三层
色法(物质);
心法(精神。亦即幻身里的妄心幻识);
“如”法(真如。身心背后的真正存有)。
不同悟性、不同德行的人只能解到不同的层级,这真的是没办法。多由累世积淀的业力所决定。
有些人望文生义生吞活剥,抓个名相就跑,或只解空幻,或只解到心法这层,或误认当下即是,距离真正的佛法深智还有十万八千里,却不继续研修参悟,精进实修求证,直至真解真达,而是闭目塞听,夜郎自大,得少为足,固步自封,再也听不进任何正见,坚定地认为自己的解读已经到家已是无比正确,完全不知第一义是“言语道断 心行处灭” 难以言传的,闻思之慧无法直接通达,恰如佛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所说:“般若波罗蜜甚深微妙,闻慧粗浅不能得见,第一义故思不能量,出世法故修不能行……般若波罗蜜如是甚深,凡夫、二乘所不能见。何以故?譬如生盲不见众色,七日婴儿不见日轮”——般若智不只须实证契入方能彻解,也必须是实证契入方为成就(虽然这也只是成佛的最重要一步),并非调调心,转转念就即身即佛了。
望文生义得少为足者就像井底之蛙,只是一瞥区区井水上的天空倒影,就以为自己已经是翱翔在空中的雄鹰了。
三问
一个整天我我我的人怎能证到无我?
一个热衷向外求求求的人怎能证到无生?
一个只知心心心的人怎能止息妄心?
为何三心不可得?
三心不可得,是就实相说的。即,从本质上说,三心皆为幻有,故其本质是假是空。因为真正的存有是无相的,既无色身,也无色身里的妄心,无论是过去心还是现在心、未来心。
但是众生现在身处幻界,显然既有幻身也有妄心。
重点是,幻身妄心均是假有,在假有这个意义上说三心不可得。
不要只听二传手的
回到真经,回到原典,看看佛是怎么说的,佛所教导的修行又是什么?
不要只听二传手、N传手的,他们有可能把你带到沟里去……
更不要贪便宜、图捷径,把修行变成折扣大比拼——解脱道上从来没有捷径可走。
流行不等于正确,宗门不直接等于佛门。当宗门所倡与佛法根本精神相违背时(不可否认,这种情况时有发生),当然应该依、也只应依佛说。
谁在无明?
有问:无明的主体是什么?是真如吗?
无明的主体不是真如,而是真如投影幻化出的众生。
众生不知色身是幻,认假作真,分别执取,孜孜以求,一世世地轮转在生死幻海中,故曰无明,曰颠倒。
佛广转法轮,就是教众生明白实相后精进修行,以期证真破幻,结束轮回。
只要亲证真如,幻相破局,轮回就中断了,下一生就可以“不受后有“,回到“常乐我净”的真常彼岸了。
这是生命真相,并非只是宗教。但多数人难以信解。
第一世是怎么来的?
这个问题问得好。
若要究根问底,则众生的第一世是由真如幻化而来的。因为是幻化,无须第一世的业因;也因是幻化,故是假有,虚妄不实。
这也是佛为何告诫众生: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应破无明(不知是幻),借假修真。
六道是真实还是幻梦?
我们的色身是本觉真如投影幻化而成,我们所见是业力(阿赖耶识)在前六识和第七识配合下的显像表达。所以,造恶者命终时自会看见地狱,坠入地狱,并在其中备受煎熬。也就是说,地狱为应坠地狱者的神识显现,天界则为应受天人福报的善良人的神识显现,人的母胎则显现给依业力应转生人间的人的神识。
此生我们都转生为人,所以我们所见外境即宇宙万相大体相同。我们所处的外境很像客观存在,其实它是我们的意识在业力支配下解读执持的结果。我们会遇到什么人什么事,相信什么反对什么,很大程度是由业力决定的。
地狱天堂准确说也是意识的一种解读,但它会以貌似客观的外境呈现给我们。所以虽然是幻相,只要你没修出幻有三界,你的心就会分明领受那个果报,无论善报恶报你都会真切领受。
所以佛才教导众生要经由修行结束颠倒妄想,终止神识在六道里的不停轮转,告别假有幻有的此在,回到不生不灭、自在永在的彼岸。
佛法深义的极简表述
佛法第一义也可极简地表述为: 相空“如“有,相幻“如”实(如者,真如、如来藏); 人们可以经由修行亲证真如,冲破幻网,抵达真常。
即,此岸万有是彼岸真如(灵觉)的投影幻现,故此岸万有本质为空,彼岸真如实际是有。
具体说,灵觉投影化现出有情个体,有情个体内的主宰是灵识。 形体灭了,灵识不灭,出去再投胎再出生,然后再死亡再投胎,依据所造业力一世世地在六道里轮转。
如果修出三界,不受形了(包括无色界的无色之有),就没有个体的识了,只有灵觉。而灵觉是万千同体、一切即一,而且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这在佛法里也表述为一真法界,表述为真常彼岸——与有相的、如幻如化的此岸相对而言。
故佛说无我(无小我),无身(无身相),无寿(无时间),无形(无空间)。因为所有这些我、人、寿、形只是水中月镜中像,虚幻而不实,真正存在的是一切即一如如不动的灵觉(大我)。
人如果经由修行证真破幻,继续往前修, 最后可成就三身(法身,报身,化身),以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回到一真法界——得佛身恒住如如,起诸变化,力通自在,不生不灭自在永在。
真正理解以上法义并践行之,你就理解了大乘佛法的核心要义,就进入了殊胜的“胜解行地”。
关于无中生有
无者,无相;空者,相空。并非真无,全无,断灭,顽空。
无相却有实,故能生万有。道家所谓无中生有,实为无相化生万有,并非空无能生万有。
相空真如有,如如生万法,佛家所谓甚深缘起是也。恰如无人无物之程序在空中投射出人、物俱全的立体影像。
真如者,本觉也,亦名法身、法界、佛性、自性、如来藏、如来智慧德相等等。
末法众生常有无明却偏执、智低却矫慢者,故每见生吞活剥,以偏概全,言之凿凿,不容置喙诸行状,而真觉者希,睿智者少,自然谬见者众,真知者寡……
惟愿真佛子深研真经,精进实修,跳出颠倒妄想、偏执我慢之泥沼,以期有朝一日云开雾散,得睹一真法界之“真容”,从而真正从大梦中醒来。
关于“八不”
佛经里如《心经》说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其他经典说的“无修无证无智无得”“不常不断非一非异”等等,说的都是实相。也就是在实相那边,即一真法界,是没有二元对立的,没有生灭垢净、断常来去这一套,只有如如不动、无相无为的本觉真如。而在现象界,也就是本觉真如投影幻化出的我们所在的此岸,则有生灭断常、一异垢净等等这些事情及其对立分别。
故正确的中道、中观是:相空“如”有(真如、如来藏)。此岸相空,彼岸“如”有。换言之,有相有为的人、法本质是空(因是水中月镜中像),无相无为的真如才是真有(恰如能投出立体影像的程序代码)。并不是通常误解的不一亦不异,非空也非有,不落两边取中之类。
“不落两边即中道”的错误认知无论出自何方“神圣”,根源都是尚未实证,望文生义,以人智硬解佛智导致的(他们显然忘了佛智无上甚深不可思议,远在人智之外,完全无法依分析推理思维演绎抵达……)
更不是“一切无所有,实相亦无”,“诸法毕竟空,空亦空掉即是圆觉”之类——那不是中道,而是佛常批评也最反对的顽空见、断灭论。
“佛性者即真解脱。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又解脱者名不空空。空空者名无所有。无所有者。即是外道尼犍子等所计解脱。而是尼犍实无解脱。”——《大乘涅槃经》
关于“看山还是山……”
就佛法而言,正确的“三步曲”应该是:
第一步,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步,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不过,是假山假水。
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真正的存有是无相的。应该经由修行脱离“假山假水”,回到真常法界。
有禅师认为第三步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并在禅宗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影响了众多学人。其实,这是不对的。这种认知等于幽幽地划了一个圆,又回到无明原地了。佛法等于白说了。
生命的填充物
人世间所有的愿望欲望,包括跃马扬鞭,建功立业,男欢女爱,传宗接代,享受作乐等等,其实都是暗助人们忘却空虚的。或者反过来说,是遮蔽人们,使其l免于深入探寻生命真正意义的。
即使是一般的工作、事业和社交活动等等,都是有上述功能的。都是把生命的空间填满,让你忘却空虚。
一个人假如空下来了,什么都不做,又没有修行的话,是会强烈地感觉到空虚的。
这里说的是哲学意义上的空虚,不是价值判断上的。
即,如果没有上述那些填充物,人其实是很容易发现浅显的空性的。如果能由此而进一步探究,接触佛法,开始修学,就能一步一步地往前走,最终碰触到生命的实相,于某个瞬间恍然大悟,并重新校正人生航向……
从而让自己此生的生命,真正具备意义。
说食不饱
为何“说食不饱”?
口说吃食而不真吃,当然无法饱腹。
不是不能说、不应说,而是光说不行,必须付之实践,动手去做。
何为“知解狂徒”?
只知只解却不实修,且固执地认为知解就是一切的人,古德称为知解狂徒。
不是不应知、不应解,而是知解的同时必须实修跟上,努力实证。
有些学人专注“玩机锋”“抖机灵”“斗嘴皮”,既不读经,也不坐禅,更不五戒十善,六度万行,而且不以为病,反以为高。
这类“口头禅”甚至还不如知解狂徒,他们连认真读经、思维佛法都不肯,只满足于、停留在一点可怜的世智辨聪。他们的做派往往导致世人对禅宗的误解,以致招来“禅宗原来不坐禅”的讥讽……
修行一定要打坐吗?
佛的教示里,无论小乘的三学还是大乘的六度,都有禅定,而禅定首先必须经由打坐才有可能。
看看佛在世时,佛弟子的修行有不打坐的吗?佛和诸菩萨阿罗汉的很多造像都是盘腿静坐态。
打坐不是修行的全部,但离开打坐说修行,坦率地说,近乎笑话……
佛成佛了还每天打坐,读经的学人经常可以在经中读到:佛从定起,佛入于三昧等。
佛还每天打坐,哪个凡夫敢说自己无须打坐可入真定?
至于“行也禅,坐也禅”等等,那是成就者的境界。而且即使已经成就,也仍需每日坐禅,否则,不要指望老来能够少病少恼,更不要指望寿终时能预知时至,潇洒坐化。
到底有我还是无我?
无小我,有大我,故曰同体大悲。
无假我,有真我,故说皆有佛性。
恰如月在天上,影现众水。水里的各个月亮是假月,假我,但天上独有的那轮明月却是真月,真我。不但真我,还是各个水月背后的共有,大我。
如何驾驭奔腾不息的内心?
常作如梦观、如幻观。
每天打坐增加定力。
同时勤于观心,善能摄心。
随时观照觉知自己的内心,监测它的动向,看它或悲或喜,或忧或恼,或波澜不惊或涟漪乍起……总之妄心一动,立刻觉照,并回溯前因。这时你会发现,相关情绪在你观照时即刻中止,不会再发展成连天大火甚至失控了。所谓不怕念起,就怕觉迟,随时做观心觉照的训练,久而久之,你将能掌控情绪,安处定境,不会再作妄心妄念的俘虏。
见佛将得佛法大利益
不少佛经都讲到见佛将得佛法大利益,并非如一些人宣扬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就是伪经伪师的危害,把真正的佛说给颠覆了)。见佛有“定中见”,有“梦中见”,都是很好的,都是佛菩萨来加持,有时还有具体的提示。能够极大地增强佛子信心,提升佛子的修行。
对临终的佛弟子来说,更是非常重要的讯息,提示神识将去往何方。
“有四种善梦得于胜法。何等为四所谓于睡眠中梦见莲华。或见伞盖。或见月轮。及见佛形。如是见已。应自庆幸我遇胜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若有睡梦见莲华 及以梦见于伞盖
或复梦里见月轮 应当获得大利益
若有梦见佛形像 诸相具足庄严身
众生见者应欢喜 念当必作调御人”
——佛说出生菩提心经
大乘真经一定是佛说
凡是主张大乘非佛说的,无论他是著名的佛学博士还是戴着光鲜亮丽的导师头衔的,一定是没摸到无上甚深微妙法的边的。
因为,如果知道佛法深智在说什么,就一定知道只有佛和亲证生命实相的菩萨才说得出这甚深法义,而亲证实相的真菩萨一定不会假冒佛名写经,他只会造论诠释佛法。
所以,大乘真经只有佛会说,一定是佛说。
至于伪经,以及在传播过程中有凡夫因各种动机添加进去的私货,它本来就不是佛法,不属佛说。不在此讨论之列。
名声大就是高僧大德吗?
名声大并不一定就是高僧大德。不是真高僧真大德 能否真解佛经深义就还是个问题。
“为圣人說我內身自所证法、为諸凡夫說觉观境界”——《解深密经》
从客观效果说,深经的确是为证道的圣者说的,因为其深义须亲证实相才能真解,而亲证实相的觉者古往今来屈指可数。
真解的说了众生很大概率也不解,甚至会排斥。因为众生多未实证,更因为早被望文生义、生拉硬拽的一干伪师伪论洗脑了。当然少数慧根深厚者除外。
这就是悖论。末法时代尤甚。
顿悟不是成佛
顿悟不是成佛,只是成佛路上的重要一环。
顿悟有理悟和证悟两种。其中,证悟才是有大力量,能从根本上把凡夫转入圣位的。
证悟是真如现前,瞬间获悉宇宙生命实相,从而证真破幻——层层叠叠的幻网就此裂开,无法再将行者笼罩拘禁蒙蔽。依《无量义经》示,真如现前入第六地。证道的行者将会更坚定地践行菩萨道,且不会退转。
但他还有六个阶位,还须一大阿僧祈劫的修行才能成佛。
所以,顿悟只是觉悟,还不是成佛。
如何修行才能成佛,只有佛才知道,也只有佛才会有正确的教示。所以,应依佛说修行,而不是依尚未成佛的各式“大师”。
尚未成佛却自信满满地教人如何修证佛法如何成佛,不是因无知而无畏,就是别有用心,另有所图。
为什么佛是如来,不是如去?
首先,如是真如,来是来显,即,真如化现出色身佛,来到此岸有相世界教化众生,曰真如来显。所以,当然是如来,而不是如去。
如来者,如有所来,实则无来。众生亦是如有所来,实则无来。
为何?
恰如月在天上,影现众水。水月是天月的影子,但天月并没有真到水里来。
真如也没有真到世间来,众生只是真如的影像。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有相众生皆为幻生,并非真生。
但幻相背后有真如。
真正的存有,真如,是不生不灭,如如不动,自在永在的。生生死死的只是它的幻化之物,即众生的肉身。
大乘佛法的核心就是掲示开显此实相,教导众生经由修行超出幻界,回到无相无为、无二无别、不生不灭、自在永在的真常彼岸。
从此不再饱受轮回之苦。
一个事实
梦中人往往认为醒来的觉者莫名其妙。因为梦中人只能理解梦中事,就像井底之蛙无法理解井外的广袤与丰饶。
同样,有些人很容易认同轰鸣作响的假高人伪大师,因为他们说的你能懂——不但能懂,伪师往往还会迎合你,迁就你,当然,更多的是吓唬你控制你,端看他骗财骗色的需要;而真明师说的可能很多地方你会听不懂,因为他诠释的是佛陀深智,是与人智截然相反的无上甚深微妙法。
无论如何,多数人只会也只愿拥抱自己所能理解的。
末法时代,伪经往往比真经受欢迎也是这个原因。因为伪经是人智,说的大多你能懂,不懂的地方,是它故意大玩文字游戏,生造名相绕来绕去故弄玄虚(真经读多了你就知道佛说法绝无此风格),而这些,你不懂也不丢人,因为你知道大家都不懂。让人似懂非懂颇显高深,又不时冒出从真经里抓来的几个金句,所以伪经很受欢迎。
而真经深义则多数人都不懂,因为是佛智,佛智所宣实相不可思议难以言传,须实证方能真正契入完全领会,而实证者少而又少寥若晨星,所以大量真经就被束之高阁,“门前冷落车马稀”。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放光般若波罗蜜经》《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大方等如来藏经》《大般泥垣经》以及鸠摩罗什法师译的《佛说首楞严三昧经》等等珍贵经典几人知,几人读?
一种现象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大中华圈,一些基督徒忙着秀“因信称义”的优越感,同时念念不忘破斥别人拜偶像;一些“佛教徒”忙着指出别人的知见不正确,不时操心别人是否未证言证。
道家的行者相对安静,打坐,筑基,炼精化气,炼神还虚,为早日飞升精进修行……
正法时代,行者寻觅证悟者,是为了向他靠拢,求得指点;末法时代,有些人操心证悟事,是为了确保自大,确保不被超越(至少下意识里如此)。
其实预防未证言证的最好办法是:你精进修行, 抢先证入。因为只有证者能知证或非证,单凭师说或几句理论是无法真正辨明的。
未证言证是大妄语,其人自受恶报。
斥证为未证,则你是妄语是诽谤,你受恶报。
真修行人不会操心他人证境,只会严于律己。你精进修学证入圣位,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你自然就是护法菩萨,弘法明师,否则,你的所作所为可能恰与初衷相反。
一个建议
如果你亲证实相,你自然会知道什么样的“经论”是伪经谬论;
如果你读过上百部真经,很大概率你也不会被伪经迷惑,无论它有多么著名,无论你曾经多么喜欢它,也无论有多少“大师”热情洋溢地为它背书……
所以,如果想就某经的真伪展开辩论,建议你先认真读上一百部真经——坦率地说,这时你才有辩经的资格。因为,至少此时你已熟悉真经的主旨、内涵、语言、结构和叙述风格了。你会明白那些绕来绕去、故弄玄虚、生拉硬拽、似是而非,且充斥着各式生造名相的东西绝不可能出自佛口。
如果幸运的话,你也会明白,对你的心思、合你的胃口不是判断真伪的标准,某些“大师”的热赞与推广也不是。
是否符合佛一向的说法风格,是否契入佛法真谛才是真正的标准。
不知“水月”之上有“真月”能证悟吗?
有人能理解此岸现象界一切法,本来无生,也知道要证无生法,却不知道证无生是亲见那不生不灭的本源,从而确凿地获悉此岸万有只是那本源的投影,此岸万有是幻生而非真生。
他们完全不知不察真有,更不知,真有在色身及其心识之外,所以经论里才有彼岸之说,才有“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之论。
”有此树者必有此影,若无彼树亦无彼影。若不见树而言见影,无有是处。”——《大般泥垣经》
证无生证的是树影的本源——树,就像水中月须直见天上月,才能明白自己只是它的投影而非真月。如果你不知道有个天上月,只知道水月是假月,只想在水里找假月的证据,你是永远也找不出来的。所以,只知假有不知真有,更不知真有是什么,你就永远无法证悟,永远无法真正从酣梦中醒来。
坦率地说,这就是伪师伪论的危害——未经实证就言之凿凿,以人智谬诠佛智,生生遮蔽了真正的诸法实相,误导航向伤人慧命,径直把学人带到沟里去……虽然其本意或许未必如是,但不可否认,客观效果就是这样。
又有人把真如解作真实,甚至一些佛学大词典也如是解。其实,严谨地说,真如不是真实,而是真正存在的、如如不动的、无相无为、无二无别、无生无灭的something ,恰如《大般若经》宣示的:
“ 善现,若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真如,若一切有情真如,若一切法真如,无二、无二处,是一真如,如是真如无别异故,无坏、无尽,不可分别。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依深般若波罗蜜多,证一切法真如究竟,乃得无上正等菩提,由此故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能示诸佛世间实相。”
误解第一义的“大师”还认为此岸万有不存在,而不是假有假存在——这种认知,近乎睁着眼睛说瞎话。如果不是假存在而是不存在,那你是什么?为什么有个你在这里著书立说,误导学人?
就像梦中的一切并非真有,你可以说梦的本质是假是空,但显然,你不能说没有梦,梦不存在。
开悟的人不能说自己开悟?
没有不能说这一说。只有未证言证是错,是大妄语。
末法时代,悟者多不言悟,更大的原因是说了也白说,懂的人很少,徒招攻击而已(人性如此)。
当99.99999999999%的人还在酣梦中时,警醒之言很大概率会被讥为梦话。
除非那是佛陀所说。
但佛陀深智也被大量误读曲解……
是否证道,是否真正彻悟,唯一的标准是藏得很深的真如是否赫然现前,从而瞬间获悉生命奥秘诸法实相,绝不是有些人误以为的“一切看空,空亦空掉”便是彻悟,便是圆觉。
大乘要旨
简捷地说,大乘佛法其实就是告诉你,你的身体和所遭遇所参与的一切都是假的,你应该抽身却步,回到真的那边去,以避免竹篮打水,无端受罪。
回到真常那边,你可以无相无为,不生不死,如如不动,寂然安住(涅槃);也可以继续往前修,最终成就有大神力且三身具足的佛——既可以有无相的真身(法身),有相的金刚不坏身(报身),也可以有再临人间的肉身(化身,就像两千多年前来此娑婆的释迦文佛)。
在假的世界里,人们不知是假,误以为真,拼命地为假的“我”鞍前马后,挣扎打斗。所以,这个假的世界充满了人为的打打杀杀,沉沉浮浮,爱恨情仇,悲风秋歌;也不可避免地遭遇自然的生老病死,成住坏空,错谬乖张,生离死别。即使暂时春风得意,尽享富贵荣华,也往往付出机关算尽、恶业傍身的代价,导致后世的坠落三途,饱尝恶果,前路遥遥,难有出期。
所以,佛才教导众生要出离,要修行,要超越。
但是,众生冥顽,或者不信,或者信却不修,或者愿修却不精进,只想抄近路,走捷径,于是,各种有意无意迎合人性的伪经、伪论、伪大师应运而生,大行其道。
众生在他们的“教导”下,更晕更迷更懈怠更偷工减料了,结果必然是:只好继续在假的世界里生生死死,轮转不休,受苦受报……
何为真佛子
真佛子是真知道佛是大觉大智大慈悲,佛法是无上甚深微妙法,未证前众生都是无明凡夫,所持乃是颠倒见,发心要学佛智慧,了解宇宙生命实相,愿精勤实修,努力做一个从梦中醒来的人。所以,他既肯也能在持续的学修过程中汲取正法正见,逐步扭转颠倒妄想,以期越来越接近佛智,突破无明,而绝不会固执己见贡高我慢,浅尝辄止得少为多,更不会宗派至上到处斗诤,不行六度专好捷径,不愿精进只愿取巧。
真佛子即使暂时无法理解无上甚深微妙法义,也能理解苦,空,无常,听佛教诲,努力闻思修,戒定慧。而不是只求护佑,只求福利,只求支持我执,满足我慢,唯愿既得佛法光被,又能贪嗔痴慢诸事如意。
或者至少深信因果知晓轮回,勤修五戒十善,懂得修心,愿意正己,而不是好话照说,坏事照做,错会佛意,百无禁忌,乃至认邪为师认贼作父,以顽空为高明为究竟……
需要同时指出的是,我执我慢严重且刚愎自用的人,学佛往往难有长进。因为他很容易固执己见,几乎总是原地踏步,却常常洋洋自得。
大乘行者功课
依经示,大乘行者应作如下功课(其中一、二可并行,其余为递进):
一,修十善业,三十七道品。
此是基础,可单独修,也可与六度同时修。修到起心动念皆是善 。
二,三轮体空行六度: 布施 持戒 忍辱 精进 禅定 智慧 ,亲证无生。
包括学习经典,思维法义,观空知幻,由定发慧(此慧非八识小智,乃般若深智,须证入实相方真得真通),直至亲证真如,洞悉生命奥秘诸法实相。
三,广修“方愿力智”。
证悟后继续广修方便波罗密、願波罗密、力波罗密、 智波罗密。
四,上升兜率内院,行一生补处菩萨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