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义深,非实证难以彻解,这是不争的事实。
史上常有人惊讶于六祖惠能大字不识一个,却能正解佛经,其中有何奥妙?
奥妙在于六祖亲证实相,就自然、自动获得了真经里经常提到的无师智。
无师智就是:无须导师教授,自然懂得佛法里的根本智,知晓真经所言何义,深法所述何旨。
这是因为,大乘佛法所揭示的是不可思议、难以言传的生命实相,任何行者只要亲证那不可思议、远在人智之外的实相,再读佛经就会知道佛在说什么,说的究竟是什么,亦即,他能透过文字表相直达本质。因为他知道那些文字不是本质,而是指向本质的手指。也就是说,他能读出散布在文字中的“密码”,完全知晓哪些是佛陀指“月”的手指,哪个才是佛陀所指的“明月”。
因为他已亲证本源,自然知道何为本源。
先说手指。
大家都知道实相难以言传,而诸佛菩萨为救拔众生,只能“不可说而强说之”,又因那“月”无形无相难以描述,诸佛菩萨说它时,只能说它不是什么,没有什么,无法说它就是什么。所以,佛经里大量关于究竟实相的描述,多是无无无,不不不,非非非的句式。如 :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无大无小,无生无灭,非住非动,不进不退,犹如虚空无有二法”(《无量义经〉)。
“是法无想离诸想,无念离诸念,无取无舍,无戏论无恼热,非此岸非彼岸非陆地,非痴非明……无行无相无有恼热,无念过诸念,无心过诸心,无向无背,无缚无解,无妄无妄法,无痴无痴法无有痴网,无名无言,无说无不说,无尽无不尽,无行无行相,无道无果,无离过诸离,无思惟无杂糅,不取不舍,无得不可得,除诸谛除贪恚痴,非实非虚妄,非常非无常,非明非不明,非闇非照不在心”(《佛藏经》)。
这些无无无、不不不、非非非是遮诠表达(遮诠:从反面说明事理。与”表诠”共称二诠。如说盐不淡是遮诠,说咸是表诠。说水不干是遮诠,说湿是表诠),是指“月”的手指,说的是法界实相无相无为也无别,没有色身,没有意识,没有彼此、大小、善恶、生灭之类的二元分别,对立对待,而不是说实相里什么都没有,什么都是空,或者是非此非彼在中间,不落两边取中道等等。
但是,未亲证实相的学人往往望文生义、依文解义,甚至断章取义,抓个名相就跑,轻率轻易地把它解作或什么都没有,或不落两边而取中之类的,也就是说,生生地把指月的手指当月亮了。
他们不晓佛经义深,不能单从字面解读,尤其当这些文字只是指示月亮方位的手指,而不是月亮本身时,你非要望文生义依文解义,你就完全弄反了方向——这手指指向的是彼岸,你却误以为它说的是此岸;这手指指向的是本质,你却误以为它说的是现象。而现象和本质正好相反(因为现象是幻相),在现象界成立的,在本质那边不成立;在本质即彼岸成立的,在此岸现象界却不成立。你望文生义,就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了。
比如大家非常熟悉的“无修无证”,“无智无得”,它说的是,在真正的存有,即彼岸法界那里,是没有修、证、智、得这类事的(因为法界没有色受想行识,没有眼界耳界乃至意识界等,只有万千同体一切即一、不生不灭如如不动的something),但是,望文生义者却非常武断且几乎异口同声地解成了在此岸无须修无须证,无有智也无有得,完全不知“无修无证,无智无得”说的是彼岸实相,更不知身处此岸的你当然必须经由修行亲证彼岸真如,才能真正获悉原来真如法界没有修、证、智、得这些事,就像真如法界没有人我(小我)时空,没有生灭垢净这类事一样,而且也只有亲证真如,才能真切知晓原来真如就深深地覆藏在自身的染心之下,它既不是从外觅得,也无须从外觅得。
而“犹如虚空无有二法”同样被广泛误读。佛其实已经明说无有二法,意为只有一法,无有任何“一”之外的法(所以叫一真法界),也无有任何二元对立的法,可是人们对这真正的法义视而不见,只看见“犹如虚空”四个字,便兴高采烈地解成象虚空一样空无所有,全然不知佛说的是:只有如虚空般广大、无相无为无别的实相这一法!(之所以用虚空作喻,取的是其广大无别,而非空无所有。)如此误读,除了轻薄轻率、无力深思完整领会以外,大概也因为,下意识里更愿意作这样的顽空解,因为一旦判定空无一法,实相亦无,自然就不用修不用证,不求醒不求觉,贪嗔痴照旧,你我他皆欢喜了。
这相距的何止十万八千里?完全是南辕北辙啊。
“是真实相法,不可入不可取,不可舍不可贪,不可说 断语言道……无道断道至于无道”——《佛藏经·诸法实相品》
“不住此岸不住彼岸。不住中流不可思议。非思惟所及。不高不下。无系缚无解脱。非有智非无智。”——《度一切 诸佛境界智严经》
“无有一法而是如来所觉所 证。何以故。于诸法中无觉无证。此是如来所证所觉。”(《大乘遍照光明藏无字法门经》。
这样的经文在大乘经典里比比皆是,对此,人们很容易望文生义作出误读,同时倍感困惑,因为前面佛可能刚刚说了要修要证要离痴离妄,怎么这里又说了一系列的无无无,不不不?
这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经文里的“密码”。这些文字并非字面上的意思,而是拐了弯,埋了伏笔的。它是指月的手指,你不要停留在这些文字本身,而应顺着它说的无觉无证、无缚无解看过去(打个近似的比方:猜灯谜的时候,你是不能把迷面的文字当真的,只可顺着那文字看过去,才能找到谜底)——如果慧根深厚,因缘成熟,有一天你也许会霍然明白,这些“没什么没什么没什么”原来说的是“什么”!(此顿悟之谓也,即瞬间理悟。这也是为何佛不直接说破,而是留下空间让弟子去参去悟的原因。奈何到了像法、末法时代,太多人连细思深思都不肯,直接抓个名相就跑,真真空负了佛陀一番苦心)。何况起始一句已提示:“是真实相法,不可入不可取,不可舍不可贪”—佛已明示,这些“不不不”说的是“真实相法”而非此岸幻相!在真实相法里,没有觉证、得果这回事,没有入取、舍贪这回事,因为实相无相无别无为无二……
同样,“无有一法如来觉证”说的是:没有任何有相有为的法是如来觉证,如来觉证的是无相无为无生无灭的本觉真如(这层意思,证道者自然明白,未证者若深思细参,其实从紧接着的“于诸法中无觉无证。此是如来所证所觉”一句也可大致领会,至少不会认为如来无所觉证)。但不少人却简单粗暴地解成如来无所觉无所证,无所觉证就是圆觉,就是彻悟——聪明的人们就这样兜了一圈,满心欢喜地回到无明原地了。
至此,如果你还不能理解实相无相,无相的实相又或直接或间接幻化出有相众生及其所执持的万象万法,你就想想现在的全息投影:影像这边有人有物、有生有死、有造有作、活色生香斑驳芜杂,影像的本源却没有这一套,只有一堆由010101之类的代码编成的无人无物、无生无死、无色无味、无声无嗅、寂静单一的程序……
所以,学人读深经时,应该知道无无无、不不不、非非非等文字都是指月的手指而非月亮本身;知道它们描述的是彼岸实相而非此岸幻相;知道此岸是幻相,彼岸是本源,幻相有相却是假是空,本源无相却是真是有;知道本源与幻相截然相反,身在此岸幻界就应修应证,抵达彼岸法界才无须修证;知道证得后将获悉真如法界无一切相、一切行,继续往前修将成就无相真身,“得佛身恒住如如”,而未证时须修一切善业、行一切当行,努力破幻证真,抵达彼岸。这样,就能避免那些南辕北辙的误读曲解,尽可能准确地理解佛法深义,使自己尽快进入殊胜的“胜解行地”,从而疾行于通往证悟得果的大道上,而不是象那些误读曲解又自信满满的人那样,背道而驰,愈行愈远。
再来看“月”。
在不同的经典里,表“月”的名相略有不同,但意义相同。大致有:如、如如、真如、如来藏、如来智慧德相、佛性、佛藏、无为、本际、实际、法性、法界、法身、妙明元心等(之所以有诸多不同名相,部分原因是不同的译者选择不同的词汇来传译)。中国禅宗则称作自性、本心、真心、本来面目。
如《胜天王般若波罗密经》:
“世尊。何等为法界。 佛告胜天王言。大王。即是如实。
世尊。云何如实。
大王。即不变异。
世尊。云何不异。
大王。所谓如如。
世尊。云何如如。
大王。此可智知非言能说。何以故。过诸文字离语境界口境界故。无诸戏论无此无彼。离相无相远离思量。过觉观境无想无相。过二境界过诸凡夫。离凡境界过诸魔事。能离障惑非识所知。”
什么是法界?佛说“即是如实”。意为:法界就是真如这个实相。而且,这个实相是“离相无相远离思量”的!
如,如如是同义词。“云何如如”?佛说“此可智知非言能说”。意为:什么是如如? 这需要般若智才能真知,不是语言能够描述的。这里的智指的是般若智,也就是经由实证而达至的对于生命实相的洞悉。非指一般世间的智慧。
如《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
“法同等如如, 其生性即如 。法若是真实, 非如不可得……一切非如法 ,等住于如中。 觉了是如已, 无过无功德 。”
如、如如都是名词,而非介词。“法若是真实, 非如不可得”说的是:若说真实之法,除真如(如来藏)之外没有别的,亦即:真如才是真有之法,其余皆是幻化之法——真如所化。
“觉了是如已, 无过无功德”则是说:觉证到这真如,即知真如法界无有过错或功德这类事。
如《度一切 诸佛境界智严经》:
“文殊师利。菩提者如实句。如实句者。如菩提相不离如实。色受想行识不离如实。如菩提相地界不离如实。水火风界不离如实。如菩提相眼界色界眼识界不离如实。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亦不离如实。此谓如实句。”
如实之“如”仍是名词,即真如,非介词。“菩提相不离如实。色受想行识不离如实”意为:无论是觉悟之相还是五蕴身都离不开真如这个实相,因为五蕴身是真如所化,而觉悟则是亲证到真如这个真有,从而证真破幻,大梦骤醒。
后面的经文同样意为现象界的一切皆离不开真如这个实相,亦即“色不离如,如不离色,色即是如,如即是色”。因为,一切现象,皆是真如所化,真如来显(或直接或间接)。
如《入法界体性经》:
“法界不生不灭,其法界无染无净,其法界无浊无乱,其法界中无可灭者,亦无生者。”
这里的法界和其他经典里的法性、法身都是如、真如、如来藏的同义词,与单字的“法”意思不同。单字的“法”多指幻界的万物万象及其规律规则。
法界也叫一真法界,指的就是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真如(如来藏)。它只有一,没有二,无相却真有,无为却永在。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无染无净……
如《中阿含经》:
“多闻圣弟子因定便得 见如实、知如真,因见如实、知如真,便得厌,因厌便得无欲,因无欲便得解脫,因解脫便知解脫,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更受有,知如真。阿难!是为法法相益,法法相因,如是此戒趣至第一,謂度此岸,得至彼岸。”
“见如实,知如真”:见到真如这个实相,知道真如才是真有。在《中阿含经·习相应品》里,“见如实,知如真”象咏叹调般,周期性地出现在经文里。说明佛在“一时说法”讲四阿含时,也已经讲了最究竟最彻底的第一义诸法实相,且明确说了 “见如实,知如真”方“谓度此岸,得至彼岸”。可惜后世学人多因不“会”而视若无睹,且自信满满地各种乱解。
如 《佛说大乘随转宣说诸法经》:
“世间一切众生妙明元心。本来清净无诸垢染。圆满十方湛然寂静。犹如虚空本无尘翳寂然清净。众生眼病空华发生。华生华灭病眼所见。眼翳既消空华亦灭。清净虚空本来不动。妙明元心亦复如是。本来清净无诸垢染。”
妙明元心者,真如、法性之同义词。虽名心,却与幻身里的妄心无关,它是“本来清净无诸垢染,圆满十方湛然寂静”的!
如《大般若经》:
“尔時,佛告舍利子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是真如甚深微妙。”
“善现,若一切如来、应、正等觉真如,若一切有情真如,若一切法真如,无二、无二处,是一真如,如是真如无别异故,无坏、无尽,不可分别。善现,一切如来、应、正等觉依深般若波罗蜜多,证一切法真如究竟,乃得无上正等菩提,由此故说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诸佛,是诸佛母,能示诸佛世间实相。善现,如是如来、应、正等觉依深般若波罗蜜多,能如实觉知一切法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由如实觉真如相,故说名如来、应、正等觉。”
注意“如是真如甚深微妙”,“证一切法真如究竟,乃得无上正等菩提”,“由如实觉真如相,故说名如来、应、正等觉”——是证真如这个甚深微妙的真有,而不是什么证空性!(空性是真有显现后证伪的结果,无法直接证得)
如《大方等如来藏经》:
“譬如菴罗果,内实不毁坏。种之於大地,必成大树王。如来无漏眼,观一切众生。身内如来藏,如花果中实。
无明覆佛藏,汝等应信知。三昧智具足,一切无能坏。是故我说法,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如果成树王。”
“开彼如来藏。疾成无上道”:开显昭示如来藏这个真有,(以助众生)尽快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
可以说,几乎每部大乘真经都会或隐或显谈到真如或其同义词如来藏、佛性、法界、法性等——如你所见,小乘经典也谈到了,只是众人视而不见而已——这些名相就是佛指的“明月”(虽然从本质上说,这名相也是假名言说,但我们尚在此岸要沟通交流就离不开假名言说,所以,不要再用“佛无所说”这个彼岸实相来否定在此岸的不得不说并以此为高明了)。这“月”无相却真有,无生却永在,它是众生由来,万象本源,而且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自在永在。
或问,如、如如、真如、如来藏、佛性、法性究竟是什么?
这当然须实证方知,实证乃达。
一千多年前,一位西来的得道高僧在其翻译的《佛说四十二章经》里也已提示:
“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如是知识,得道疾矣。”
有些学人只知只解幻界的缘起性空,不知不察幻界的众生乃真如缘生(以投影幻化的形式),故读经时只见“指”不见“月”,对诸多表“月”的名相或者视而不见,或者见而不解,终于导致头也不回地走向断灭论、顽空见,与佛反复揭示的诸法实相背道而驰,客观上走到了佛法真义的对立面——学佛却学成了佛最反对的断灭论且不自知,真是莫大的讽刺莫大的悲哀。
面对无上甚深的微妙经典,学人未证前至少应该牢记一条原则:佛法揭示的实相不可思议难以言传,难以言传的实相自然不应望文生义依文解义——因为其中有太多无法言表的内涵——更不能断章取义,片面演绎,而应该:
第一,尽可能了解佛经里的“密码”,悉心体会“以隐密相转正法轮”的相关经文的言外之义。
第二,遇到似乎自相矛盾的经文,应该反复研读完整领会,不能断章取义,抓个名相就跑。
因为佛说法绝不会自相矛盾(这说的当然是真经,伪经不在此列。伪经往往故弄玄虚辞不达意逻辑混乱),一定是你把指向彼岸的经文误解作此岸的现实了,如果完整体会整部经文而不是断章取义,误读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比如前面说要修要证,那是就此岸说的,后面又说无觉无证,那说的则是彼岸光景。而只要身在此岸就必须修必须证,只有这样才能证得那无修无证的彼岸真如,也只有亲证真如,才能大梦骤醒,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此身灭后入无余涅槃,彻底超出此岸的生死轮回。
重点是,未亲证真如的你此刻就在有身相、有意识、有生死的此岸幻界,千万別默认自己已经到达无身相、无意识、无生灭的彼岸法界。
(是否已达彼岸,唯一的标准是藏得很深的真如是否赫然现前,从而瞬间获悉生命奥秘诸法实相,绝不是有些人误认的“一切看空,空亦空掉”便是彻悟,便是圆觉。)
第三,实修跟上,按佛所示勤行六度,福慧双修(尤其不应忽视禅定)。只要同步实修,般若智慧就能渐次增长,就能更快地达成理悟,乃至终有一天证悟得道,大梦真醒。